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2页
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2页
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2页
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2页
出口计算机及其附件技术指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用说明: 1、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将至少半年更新一次; 2、本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电子文本使用 PDF 格式,浏览须安装Adobe 公司免费提供的Adobe Acrobat软件。简体中文版可点击Adobe Reader 6.0下载。 3、用户可在线浏览,或将 PDF 文件下载到本地机器后阅读。 4、如有疑问或意见建议请与商务部世贸司联系,电子邮件:dstdiv3mofcom.gov版权声明: 出口商品技术指南版权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所有,供公众免费查阅。未经商务部授权,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将其用于任何商业盈利目的,不得转载、摘编、变更或出版出口商品技术指 南。经商务部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违反上 述声明者,商务部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1 编 制 说 明 一、编制目的 近年来我国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出口额逐年递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我国加 入 WTO,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出口的贸易环境也更加开放更加多元化,但仍存在不少制 约出口的因素,如: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关税下调,我国价格优势减弱;贸易竞争方式呈多样化等。 其中由于国际竞争导致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新的贸易保护措施,特别是技术性措施等对我国产 品出口的影响日益突出。这些措施通常是以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 物生命、健康和保护环境并且不防碍国际间正常的贸易为前提制定的。 本指南主要介绍了出口国或地区的进口技术要求、合格评定程序等,旨在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 中、销售和出口过程中注意我国与出口地区技术方面的差异,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最终扩大我国 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出口。 二、编制原则 通过分析目前影响我国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出口的技术性措施的制定目的入手,以在国家 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健康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制定的技术性措 施为研究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并结合企业自身在出口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主要出口地区的技 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考虑其他影响出口的因素,并对共性的出 口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本指南的资料来源以各机构的官方出版物、网站等给出的原文为主,力求科学、严谨;在对大 量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后,尽可能给出数据图表,注重实用性、操作性,对于时效性较强 的内容,同时给出了相关内容的网址以方便企业进行实时跟踪。 三、主要内容 1)计算机及相关外设产品基本情况 2)计算机及相关外设产品市场准入情况的综述 3)计算机及相关外设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异 4)计算机及相关外设产品出口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5)出口目标市场污染控制的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6)计算机及相关外设产品出口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7)对于出口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几点建议 2 本指南共对 10 个出口目标市场所涉及的国家或地区的安全、EMC、环境(能耗)及 ROHS 等 方面的二十多个技术法规、近四十个标准或技术要求、以及十几个合格评定程序和其他的市场准入 条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企业提供相关建议/解决方案十条。 四、有关说明及建议 本指南主要针对企业在出口时所遇到的安全,EMC,ROHS 及环境(能耗)等主要方面的技术 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等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介绍,并不涉及进出口关税、市场营销等非技术性的 贸易问题,其目的也是希望在出口前或出口过程中遇到相关技术问题时,对企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时间紧迫,指南中存在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给予指正。 课题组 2008 年 12月 3 目 录 一、适用范围. 1 二、出口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基本情况概述. 1 1. 商品名称.1 2. 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最新海关统计口径 .4 3. 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近 5年来的进出口总额统计.4 4. 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近年来的主要出口目标市场.9 5. 我国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主要优势.11 6. 潜在目标市场 .12 三、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市场准入情况综述. 16 1. 世界各国或地区有关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市场准入方面的技术法规要求 16 1.1 关于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的要求.17 1.2 关于产品能效方面的要求.17 1.3 关于产品污染控制的要求.24 2. 各国和地区在技术性贸易措施中针对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采用的标准 24 3. 各国和地区关于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认证标志介绍.28 四、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安全与电磁兼容国际标准与我国标准的差异. 37 1. 概述.37 2. 主要差异和分析 .37 2.1 电气安全标准.37 2.2 电磁兼容标准.38 2.3 污染控制标准.43 五、出口目标市场的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48 概述.48 1. 欧盟.48 1.1 概述.48 1.2 技术法规要求.49 1.3 标准要求.51 1.4 合格评定程序.64 2. 俄罗斯市场 .72 2.1 概述.72 4 2.2 市场准入要求.72 2.3 认证制度.75 2.4 国际互认情况.76 3. 美国及北美市场 .76 3.1 概述.76 3.2 技术法规要求.77 3.3 标准要求.77 3.4 合格评定程序.85 4. 日本. 101 4.1 概述.101 4.2 技术法规要求.101 4.3 标准要求.102 4.4 合格评定程序.105 5. 韩国. 111 5.1 概述.111 5.2 技术法规要求.111 5.3 标准要求.112 5.4 合格评定程序.116 6. 澳大利亚/新西兰 . 121 6.1 概述.121 6.2 技术法规要求.122 6.3 标准要求 .123 6.4 合格评定程序.123 六、出口目标市场污染控制的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127 1. 欧盟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 127 1.1 技术法规要求.127 1.2 合格评定要求.143 2. 美国及北美市场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146 2.1美国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146 2.2 北美市场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151 3. 日本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 151 5 3.1 技术法规要求.151 3.2 标准要求.152 3.3 合格评定要求.153 4. 韩国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 154 5. 澳大利亚/新西兰技术法规要求、标准差异和合格评定程序介绍. 154 5.1 澳大利亚.154 5.2 新西兰.155 七、出口商品应注意的其他问题. 156 1. 专利问题. 156 1.1 出口前的专利问题.156 1.2 出口到达目的国后的专利问题.156 1.3 应对专利侵权的处理.156 2. 绿色消费(Green Consumerism). 158 2.1 概述.158 2.2 噪声及循环回收方面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要求的简单介绍.159 八、对于出口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几点建议. 160 1. 了解目标市场的基本情况. 160 2. 产品应具备适当的认证标志. 160 3. 进一步了解目标出口市场国家和地区的供电情况 . 161 4. 配备符合目标出口市场国家和地区要求的插头或带插头的电源线. 162 5. 在产品设计时适当地选择与安全有关的元器件 . 162 6. 关注标准更新 . 163 7. 适时启动暂停、取消程序. 163 8. 注意保持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163 9. 利用国际互认或国际合作寻求认证捷径 . 163 10. 充分利用 CB报告. 164 附录 1 各国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IEC标准)的差异 附录 2 世界各国和地区供电电源电压和频率 附录 3 世界各国和地区电源插头、插座的形式和尺寸 6 表 2.1 对应海关编码中的计算机类产品列表(2007年). 1 表2.2 归为一类的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列表. 4 表 2.3 2003 年至 2007 年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的年出口额及主要出口省份列表 . 5 表 2.4 2003年2007年出口主要目的国和地区出口额列表. 9 表 2.5 各国和地区单位劳动成本列表. 11 表 2.6 2003年2007年其他出口国家或地区列表. 13 表 3.1 世界各国或地区关于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安全与电磁兼容性能要求一览 表. 19 表 3.2 各国和地区计算机及其相关外设产品能源效率标准及能源标签的强制性要求 一览表.23 表 3.3 各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设备产品认证执行的标准和检测项目一览表26 表 3.4 各国能效测试标准一览表. 28 表 3.5 各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设备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一览表. 30 表 3.6 各国能源标签计划及要求一览表. 34 表 4.1 CISPR35与 CISPR24 的测试要求. 42 表 4.2 SJ/T 11363-2006中对电子信息产品的组成单元的分类. 43 表 4.3 SJ/T 11363-2006中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44 表 4.4 电子电气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标准列表. 45 表 4.5 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及含量. 47 表 4.6 我国在该领域组织制定的标准. 47 表 5.1 欧盟成员国和部分北欧国家标准中加入标准偏离情况一览表. 52 表 5.2 IEC 61000-6-1 和 EN 61000-6-1两个标准的抗扰度要求 . 57 表 5.3 欧盟及欧洲国家能耗计划要求一览表. 58 表 5.4 欧洲认证标志一览表. 64 表 5.5 CE 标志模式的变型模式. 68 表 5.6 B级数字设备 FCC与 CISPR辐射发射限值. 80 表 5.7 一等级 ENERGY STAR 计算机的能耗要求(2007年 7月 20日生效) 82 表 5.8 US Energy Star显示器的能耗要求 . 82 表 5.9 一等级电源和电源管理准则(2007年 7月 20日生效). 82 表 5.10 US Energy Star打印机&传真机关键技术要求. 82 表 5.11 US Energy Star标准尺寸打印机 A 3,A4,或 8.5”*11”纸张尺寸的打印机和 打印/传真一体机能耗要求表. 83 表 5.12 US Energy Star A3纸打印机能耗要求表 . 83 表 5.13 US Energy Star大/宽幅面打印机 A2 或 17”*22”或更大纸面能耗要求表 83 7 表 5.14 US Energy Star彩色打印机 A3,A4,或 8.5”*11”纸张尺寸能耗要求表 83 表 5.15 US Energy Star标准尺寸的复印机(1997年 7月 1日生效) 能耗要求表 83 表 5.16 US Energy Star大幅面复印机(1999年 7月 1日生效)能耗要求表83 表 5.17 US Energy Star 标准尺寸多功能设备(1999 年 4 月 1 日生效)能耗要求表 . 84 表 5.18 US Energy Star大幅面多功能设备能耗要求表 . 84 表 5.19 US Energy Star 可升级式数字复印机(1999 年 4 月 1 日生效)能耗要求表 . 84 表 5.20 US Energy Star 大幅面可升级式数字复印机(1999年 4月 1日生效)能耗要 求表. 84 表 5.21 US Energy Star扫描仪的能耗要求 . 84 表 5.22 UL 认证标记. 86 表 5.23 特殊用途开关 UL 跟踪检测频次表. 91 表 5.24 CSA认证标志列表 . 93 表 5.25 无意辐射体认可形式列表. 95 表 5.26 MET认证标志列表. 98 表 5.27 ETL认证标志列表. 99 表 5.28 日本 Top Runner 计划的计算机能耗目标值. 104 表 5.29 日本 Top Runner 计划的复印机的能效目标值. 104 表 5.30 日本 ECO-LABEL 自愿性标志对能耗的要求. 105 表 5.31 日本电气设备和材料安全法的合格评定要求. 105 表 5.32 韩国 Energy Saving Office Equipment & Home Electronics program112 计算机能耗要求列表. 112 表 5.33 韩国 Energy Saving Office Equipment & Home Electronics program113 显示器能耗要求列表. 113 表 5.34 韩国 Energy Saving Office Equipment & Home Electronics program113 打印机能耗要求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