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 报告 2018 年 04 月 24 日 百威英博 伟大的啤酒并购与整合 剖析 百威英博全球并购成功之因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 : 分析师:范劲松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7030001 电话: 021-20315733 Email: fanjsr.qlzq 联系人:龚小乐 电话: Email: gongxlr.qlzq Table_Profit 基本状况 上市公司数 90 行业总市值 (百万元 ) 2454678.05806575 行业流通市值 (百万元 ) 2238277.27076839 Table_QuotePic 行业 -市场走势对比 公司持有该股票比例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2017.12.20 2018.02.07 Table_Finance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百威英博发展至今已是一家 2100 亿美元市值的公司,目前公司占有全球销量 30%的市场份额, EBITDA 利润占比更是高达 55%。公司是 21 世纪并购做的最成功的典范,它的成功值得国内啤酒乃至整个消费品领域学习。 本文详细分析了百威的管理以及激励制度的独特之处、管理成本的手法、整合效果差异的原因以及公司的竞争优势, 以便于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公司乃至啤酒行业。 百威英博的历史就是一本并购史。 不断的并购扩张是百威英博成为全球啤酒霸主的核心驱动因素,百威英博借助资本运作在全球市场大肆收购 ,市值也不断膨胀 。 近二十年来 并购狂人百威英博 在亚太地区 也 一直未停下收购的步伐, 不仅如此, 同时还在华积极建厂。 2017 年,百威英博在全球市场和中国市场业绩表现优秀,营收和 EBITDA 利润率增长强势。 纵观百威英博各种眼花缭乱的并购,我们发现优秀的管理能力是并购成功整合的前提,百威英博历次成功的并购 整合 拥有“配方 ”。 首先将 3G资本 优秀 的企业文化 和管理经验 植 入 被收购公司,贯彻 3G 资本的节俭简约理念,然后注入 合伙人、成立精英团队负责管理和运营 被收购公司,在新公司大力削减成本,再配合 3G 资本的可变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高效整合新公司实现效益大幅提升, 百威英博市占率和利润率都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整合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竞争格局和习惯,与收入水平关系不大。 巴西整合效果强于中国,主要系巴西饮酒习惯与中国不同,且 我们发现利润 率与市场份额相关,与经济水平 关系不大;另外一点原因是 百威英博在巴西的市占率达到 70%,几近垄断,在中国却仅排第三。 百威英博在华发展势头良好 , 竞争优势明显 。 在销售模式上,通过大客户分销体系与电商并举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推进 , 向中高端啤酒线上消费蓝海发力、向二、三线城市发力。 2017 年京东啤酒销量排行榜第一,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领先啤酒品牌 ;此外, 百威英博还兼具 管理运营、品牌、盈利能力和营销四大突出优势, 1)百威英博优秀的管理运营能力使得百威英博的营业利润率远高于国内啤酒企业,它的整合周期也比华润短: 百威的营业利润率增长率峰值出现在并购次年,而华润则出现在并购的后两年 ; 2) 品牌多,议价能力强。 百威英博 旗下经营了 500多个啤酒品牌,拥有最多的全世界一线啤酒品牌,按照品牌溢价能力搭建品牌金字塔,百威英博位于品牌金字塔顶端,有极强的品牌溢价能力 ;此外百威英博通过 多品牌的梯次搭配, 既 树立 了 自身国际化的高端形象 ,又 覆盖 了 更多的消费人群,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进一步 提升品牌广度和厚度 ; 3) 费用管控到位, 盈利能力强 。 体现在 百威英博一直提倡永不停歇的成本控制,在国内啤酒厂商中销售 费用率 和管理费用率 稳定保持在低位 ;且百 威吨价 是国内其他啤酒的 2 倍至 3 倍, 牢牢占据国内高端啤酒品牌首位。因此, 这两方面 的优势使得百威英博在华虽市占率仅排第三,但是毛利率和净利率最高, 利润率是青啤的三倍,燕京的四倍 ; 4) 精准营销,不断激活品牌。 百威英博 为推广啤酒文化、抓住-10%0%10%20%30%40%50%60%70%食品饮料 (申万 ) 沪深 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2 - 行业深度 研究 80 后和 90 后年轻群体这一啤酒消费主力,不遗余力地用脑洞大开的创意,一次又一次地引领着潮流。公司在品牌营销上做得十分出色,提升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粘性。 百威的发展对我国啤酒借鉴颇多。 我们认为,制度是基础,百威派遣合伙人制度,灵活奖惩制度充分激发了核心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强化管理是手段 ,对于没必要的环节或者效率低下的工厂,百威可以做到立即消减或者关停,而国内考虑颇多;不断地品牌投入是永葆不败的必备,对于产品品牌力的激活,注入新的元素,国内啤酒尚有不足。 投资建议: 国内的并购已经键入尾声,从百威的发展史看得出来,随着集中度的提升利润率有望提升。当下 啤酒行业人均销量变化不大。而消费升级、单价提升将是未来啤酒行业发展需求端的核心驱动力,格局优的标的有望持续受益。 国内 啤酒行业正在进入新阶段, CR5 有望逐步向CR4 甚至是 CR3 变化。若五家变四家甚至变成三家,或者份额拉开,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区域 市场主导企业的盈利能力都证明了行业格局改善后竞争趋缓费用存在下降的可能,盈利能力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按照现有的格局推演,我们认为行业受益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华润、百威英博、青岛啤酒、嘉士伯(重庆啤酒)、燕京啤酒。 风险提示:因不可抗要素带来销量的下滑;市场竞争恶化带来超预期促销活动。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3 - 行业深度 研究 内容目录 成长路径:并购而来的“啤酒王国” . - 5 - 扩张并购打造的国际啤酒龙头 . - 5 - 百威英博在华大肆收购 建厂, 2017 业绩表现不凡 . - 8 - 高效整合:效益大幅提升 . - 10 - 深度植入文化“基因”:派 遣合伙人管理被收购公司 . - 10 - 精英制度:寻找“ PSDs”,建立精英化薪资机制提升整合效率 . - 11 - 削减成本:裁员关厂缩减成本 . - 11 - 整合效果: 2008 年巴西业绩喜人 . - 13 - 饮酒习惯和市场份额差异:巴西和中国整合效果差距明显 . - 14 - 解读百威英博在华发展之道 . - 17 - 销售模式:大客户分销体系与电商渠道并举 . - 17 - 优势突出,发展后劲足 . - 18 - 百威的发展对我国啤酒的借鉴 . - 23 - 消费升级之下,高端和精酿啤酒有望驱动百威业绩加速成长 . - 23 - 投资建议 . - 25 - 风险提示 . - 26 - 图表目录 图表 1:百威英博的三大全球品牌营收增长 9.8% . - 5 - 图表 2:百威英博保持领先的利润率和现金流 . - 5 - 图表 3: 2017 年,百威英博在全球市场上实现营收和 EBITDA 的强劲增长 . - 5 - 图表 4: 百威英博并购大事件 . - 6 - 图表 5: 不断的并购扩张促使百威英博的市值不断膨胀 . - 6 - 图表 6:百威英博全球并购史 . - 6 - 图表 7:百威英博中国并购史 . - 8 - 图表 8:百威英博近年建厂 情况(不完全统计) . - 8 - 图表 9: 2017 年百威英博在全球的业绩 . - 9 - 图表 10:百威英博在华市场份额提升,暂居第三 . - 9 - 图表 11:百威英博整合路径 . - 10 - 图表 12:百威英博创造协同效应 55%是削减成本 . - 11 - 图表 13:削减成本十大方式 . - 11 - 图表 14:百威英博中国区关厂汇总 . - 12 - 图表 15:英博与安海斯 -布希合并后销量跃居首位 . - 13 - 图表 16:英博与安海斯 -布希合并后营收跃居首位 . - 13 - 图表 17:英博与安海斯 -布希合并后跻身全球消费品第三 . - 13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4 - 行业深度 研究 图表 18:新百威英博 :相互补充性的啤酒供给 . - 13 - 图表 19 拉美北部整合效果惊人,效益大幅提升 . - 14 - 图表 20:巴西销量、市场份额和吨酒价格大幅上涨 . - 14 - 图表 21:拉美北部和亚太市场利润率对比 . - 15 - 图表 22:中国白酒人均消费量高于啤酒,巴西相反 . - 15 - 图表 23:中国白酒消费占比高于啤酒,巴西相反 . - 15 - 图表 24:巴西和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对比 . - 15 - 图表 25:各地区 EBITDA 利润率水平 . - 16 - 图表 26:各地区对应国家的市场份额 . - 16 - 图表 27: 3G 资本南美洲收购史 . - 16 - 图表 28:各品牌在华市场份额 . - 16 - 图表 29:百威英博销售渠道结构 . - 17 - 图表 30:百威英博发力电商, 2017 年京东啤酒销量排行榜第一 . - 18 - 图表 31:百威英博营业利润率是其他啤酒企业的 2-3 倍 . - 18 - 图表 32:百威英博营业利润率增长峰值在并购次年 . - 19 - 图表 33:华润营业利润率增长峰值在并购后两年 . - 19 - 图表 34:品牌溢价能力与吨价正相关 . - 20 - 图表 35:百威在华产品一览 . - 20 - 图表 36: 2017 年,中国高端啤酒销量占比中百威英博最高 . - 20 - 图表 37:百威英博销售单价前五大厂商中最高 . - 21 - 图表 38:百威英博销售费用率稳定 维持在低位 . - 21 - 图表 39:百威英博管理费用率稳定维持在低位 . - 21 - 图表 40:百威英博毛利和净利率远高于国内企业 . - 22 - 图表 41:毛利和净利率较高主要是产品定价较高 . - 22 - 图表 42:百威风暴电子音乐节 . - 22 - 图表 43:百威英博打造浸入式戏剧寻找 Mr. X . - 22 - 图表 44:中国每百升价格增长 VS 美国 /巴西 . - 23 - 图表 45: 2017 年 1-11 月百威啤酒销量和利润占比 . - 23 - 图表 48:中高端产品销量逐年提升 . - 24 - 图表 49:中高端产品收入逐年提升 . - 24 - 图表 50:美国精酿啤酒产量 . - 24 - 图表 51:美国精酿啤酒市场份额 . - 24 - 图表 52:百威英博 ZX Ventures 亚太首家精酿工厂 :武汉精酿工厂 . - 25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5 - 行业深度 研究 成长路径:并购而来的“啤酒王国” 扩张并购打造 的 国际啤酒龙头 百威英博 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也是全球五大消费品公司之一。 百威英博旗下 经营 了 500 多个啤酒品牌 。 2017 年实现营业收入 564.44 亿美元 、 净利润 79.96亿美元 。 销量全球占比近 30%(含萨博米勒), EBITDA利润 占比近 55%。 公司核心品牌包括三大全球旗舰品牌 百威、时代和科罗娜, 2017 年营收增长 9.8%;国际品牌贝克、乐飞和福佳以及本土品牌如中国的哈尔滨啤酒、雪津啤酒等 。 此外,百威英博还生产 和销售软饮料,尤其是 在 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 。 图表 1: 百 威英博的三大全球品牌营收增长 9.8% 图表 2: 百威英博保持领先的利润率和现金流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2017 年, 百威英博在全球市场上实现营收和 EBITDA 的强劲增长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百威英博的历史就是一本并购史 :精准选择本土市场份额高的最优品牌作为并购标的,通过并购快速抢占新市场。 不断的并购扩张是百威英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6 - 行业深度 研究 成为全球啤酒霸主的核心驱动因素,百威英博借助资本运作在全球市场大肆收购 ,市值不断膨胀 。 2004 年与巴西当时产量排名第五的安贝夫合并,一举超越南非米勒 成为全球最大 啤酒集团,占世界啤酒市场份额11.5%; 2008 年收购 世界第三大啤酒集团安海斯 -布希公司 , 在米勒大本营美国称霸; 2016 年收购 全球第二 南非 米勒, 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使得全球的龙头地位更为清晰, 新公司 成为名副其实的行业巨无霸。 图表 4: 百威英博并购大事件 来源: Bloomberg、 百威英博年报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 不断的并购扩张促使百威英博的市值不断膨胀 来源: Bloomberg、 百威英博年报 、 中泰证券研究所 百威英博近年来 频频发力 精酿啤酒和 非酒精饮料市场。 2015 年, 百威英博成立 ZX Ventures 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投资、收购的精酿啤酒品牌。 2016 年百威英博收购 了 一家专门生产并销售含酒精的汽水饮料品牌 SpikedSeltzer 的公司 Boathouse Beverage, 2017 年百威英博收购美国非酒精的功能性饮料厂 Hiball 和 上海精酿啤酒品牌拳击猫,意图直指 精酿啤酒和 非啤酒领域。 图表 6: 百威英博全球并购史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7 - 行业深度 研究 年份 公司 国家地区 说明 1991 Borsodi Sorgyar 匈牙利 第一次跨国并购 1995 John Labatt Ltd 加拿大 进军加拿大 1997 南京金陵啤酒厂 中国 持股 60%,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2000 Whitbread 英国 进军英国市场 2000 Bass 英国 一跃成为成为世界前三位的啤酒酿造商 2001 Diebels 德国 进军德国市场 2002 Becks 德国 斥资 22.4 亿美元 2002 珠江啤酒 中国 斥资 1.6 亿,持股 24% 2002 浙江开开集团 中国 斥资 3500 万元,持股 70% 2004 金狮集团 马来西亚 斥资 2.63 亿美元,整体获得金狮集团在华的 11 家啤酒厂 2004 Interbrew 与 Ambev 合并 比利时 、巴西 合并后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集团,占世界市场份额 11.5%,销售额达 2020 万吨, 119 亿美元 2004 哈尔滨啤酒 中国 斥资 55.8 亿港元,持股 100% 2006 Quinsa 南美 斥资 12 亿美元,持股比例由 56.7%增至 91.2% 2006 福建雪津啤酒 中国 斥资 58 亿人民币,持股 100% 2008 Anheuser-Busch 美国 斥资 520 亿美元,并购后销量 4.6 亿升,居世界第一位,比排名第二的 SABMiller 多 2.59 亿升 2011 大连大雪啤酒 中国 持股 100% 2011 河南维雪啤酒 中国 斥资 5.2 亿人民币,获取维雪产能约 15 万吨,借机进军河南市场 2011 Goose Island 美国 斥资 3880 万美元收购这个兴起于芝加哥的精酿啤酒品牌 2012 Grupo Modelo 墨西哥 斥资共 217 亿美元,分四次增持至 100%,并购后年产量达 400 亿升,比排名全球第二的 SABMiller 多 2.59 亿升 2013 亚洲啤酒 中国 斥资约 25.08 亿人民币,持股 100% 2014 Oriental Brewery 韩国 斥资 58 亿美元,该公司每年利润额占韩国啤酒产业的 82% 2014 Ginsber 中国 斥资 38 亿人民币,持股 100% 2014 江苏大富豪啤酒 中国 斥资 16 亿人民币,持股 100% 2016 SABMiller 南非 以 1140 亿美元的总购买代价收购全球第二大啤酒制造商 南非米勒公司 (SABMiller) 2016 Boathouse Beverage 美国 Boathouse Beverage 是美国 Hard Seltzer 汽水酒品类的先锋 2016 Hopt 精酿啤酒电商 Hopt 拥有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为主的欧洲国家的消费者线上购物数据 2017 开吧 比利时 收购比利时风味精酿啤酒酒吧 2017 拳击猫 中国 收购上海精酿啤酒品牌拳击猫 2017 Wicked Weed 美国 收购美国经酿酒厂 Wicked Weed 2017 Hiball 美国 100%全资收购饮料公司 Hiball 2018 Weissbeerger 以色列 Weissbeerger 的核心产品是一款名为 Beverage Analytic 的软件应用,专门针对生啤销售市场设计,通过实时监控酒吧内生啤销售情况来帮助啤酒制造商们更加灵活地感知市场、增加营收。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8 - 行业深度 研究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百威英博在华大肆收购建厂, 2017 业绩表现不凡 近 二十年 , 百威 英博 在亚太地区一直未停下收购的步伐。 百威 前身安海斯 -布希公司 1995 年开始试水中国市场,最初水土不服迅速扑街 ; 2004年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安海斯 -布希 一举收购 哈啤,一战成名 ;同年英博啤酒集团 收购了马来西亚金狮集团的啤酒业务, 并 获得了 湖南白沙、湖北金龙泉、浙江 KK 等区域啤酒品牌 ; 其后更是大砍大杀, 扩张的脚步从未停止。不仅如此, 百威英博在收购的同时,还在华积极建厂 。 2017年 12 月 6 日,百威英博在亚太地区产能最大的位于福建莆田 的 啤酒工厂正式竣工投产,该工厂满负荷 下 每年 可 生产 150 万吨啤酒,包括百威、雪津等啤酒品牌。 图表 7: 百威英博中国并购史 来源: ,公开信息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8: 百威英博近年建厂情况(不完全统计) 时间 收购方 收购标的 股权比例 交易金额 (百万) 标的产能 (吨) 收购吨价 (元 / 吨) 交易介绍 1997 百威 南京金陵啤酒厂 60% 持股 60% ,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2002 百威 珠江啤酒 24% 斥资 1.6 亿,持股 24 % 2002 百威 浙江开开集团 70% 斥资 3500 万元 2004 百威 哈尔滨啤酒 100% 斥资 55.8 亿港元 2004 百威 金狮集团 斥资 2.63 亿美元,整体获得金狮集团在华的 11 家啤酒厂 2006 百威 福建雪津啤酒 100% 2011 百威 大连大雪啤酒 100% 2 0 0 0 0 0 2011 百威 河南维雪啤酒 5 2 0 . 0 0 1 5 0 0 0 0 1 2 6 6 . 6 7 维雪产能约 15 万吨,借机进军河南市场 2013 百威 亚洲啤酒 100% 2 5 0 8 . 6 6 2014 百威 Or ie n tal Br e w e r y 斥资 58 亿美元,该公司每年利润额占韩国啤酒产业的 82% 2014 百威 金士百啤酒 100% 3 8 0 0 . 0 0 3 0 0 0 0 0 2 3 0 3 . 0 3 斥资 38 亿元 2014 百威 江苏大富豪啤酒 100% 1 6 0 0 . 0 0 100 万吨 2017 百威 拳击猫 1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9 - 行业深度 研究 时间 地点 项目 2015 年 黑龙江佳木斯 斥资 6 亿元建设的一期五十万吨现代化工厂 2016 年 云南昆明 产能 100 万千升啤酒项目 2016 年 四川资阳 90000 听 /小时罐装生产线扩建项目 2017 年 福建莆田 在亚太地区产能最大,满负荷可以每年生产 150 万吨啤酒 2018 年 湖北武汉 武汉精酿工厂 来源: 公开信息、 中泰证券研究所 百威英博在中国 的 营收和 EBITDA 利润率表现不凡,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暂居第三位。 2017 年,百威英博在中国的收入增长了 7.3%,百威英博的产品在华持续的 “ 高端化 ” ,让每百升啤酒的收入增长了 6.2%,而销量则 仅增长 了 1.1%;虽然中国啤酒市场整体萎缩,但百威英博的市场份额增长了 0.9%, 四季度则增长了 3.4%,暂居第三位; 在第四季度,EBITDA 在华“ 恢复了健康的同比增长 ” , 2017 全年 EBITDA 同比增长34.7%, EBITDA 利润率增长 591 个点至 28.9%。 图表 9: 2017 年百威英博在全球的业绩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0: 百威英博在华市场份额提升,暂居第三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10 - 行业深度 研究 来源: 百威英博年报、 中泰证券研究所 高效整合:效益大幅提升 并购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并购后的整合则由于各方的摩擦困难重重,纵观百威英博各种眼花缭乱的并购,我们发现 优秀的管理能力是并购成功整合的前提, 百威英博 历次成功的 并购 整合 拥有一个固定的 “配方 ”:首先将 3G 资本 优秀 的企业文化 和管理经验 植 入 被收购公司, 贯彻 3G资本的节俭简约理念, 然后注入 合伙人、成立精英团队负责管理和运营被收购公司,在新公司大力削减成本,再配合 3G 资本的可变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高效整合新公司实现效益大幅提升。 图表 11: 百威英博整合路径 来源: 3G 资本帝国、 中泰证券研究所 深度植入文化“基因”:派遣合伙人管理被收购公司 百威英博 经历大大小小数十次收购 ,一直 秉持着一个理念:即 通过派遣深受百威英博企业文化洗礼的人去管理被收购公司 , 将百威英博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运用到每一个被收购公司中。 2004 年 3 月 , 美洲饮料与英特布鲁合并, 马塞尔带领的整合委员会 、新任财务主管费利佩和2005 年任职英博 CEO 的薄 睿 拓强势进驻英博,为英博注入新的文化和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华润雪花 青岛啤酒 燕京啤酒 嘉士伯 百威英博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11 - 行业深度 研究 管理风格:可变薪酬制度、削减陈本等,他们的介入很快就看到了初步成果。 2005年上半年,英博的利润同比 2004年宣布交易时增长了 11%,而销售额增长了 5.5%。 精英制度:寻找“ PSDs”,建立精英化薪资机制 提升整合效率 百威英博 大股东 3G 资本的创始人之一认为做大企业的核心就是人才,所以百威英博 非常重视人才,大力提倡精英制度:即招聘那些 出身贫穷、非常聪明、具有强烈致富欲望的人。为保证公司精英可以保持不断努力工作的状态和对公司的忠诚度,百威英博 还建立了精英化的薪资机制:可变 薪酬制度和股权激励 。 实行 股权激励 以提升整合效率: 英博 在 2008 年收购了百威并承担了它的债务, 为保证 快速削减开支、完成公司整合,公司给 CEO 薄睿拓和另外 39 位高管设置了 激励措施 : 公司向 他们 提供 市 价 达 10 亿美元的2800 万份股票期权 , 获得股票的条件是 在 2013 年前成功将公司的债务减少一半。 在此激励下, 薄睿拓和他的团队 提前两年 实现了这一目标。 削减成本 :裁员关厂缩减成本 百威英博 并购后的 整合策略偏向于削减成本、优化结构,符合百威英博“ 收购 、 削减成本 、 再次收购 ”模式。 百威英博背后的大股东 3G 资本在并购之后会采取多种手段加速整合和发挥行业协同效应 , 2008 年合并安海斯 -布希 之后 , 经过一系列整合措施,不到一年时间削减了 10 亿美元的开销,并出售了近 90 亿美元的资产, 节约了成本费用、拓宽了海外市场, 百威英博市占率和利润率 都 得到了显著的增长。 图表 12: 百威英博创造协同效应 55%是削减成本 来源: 百威英博官网 、 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3: 削减成本十大方式 整合方式 年份 事例 效果 裁员 2008 年 裁员约 1400 人,约占美国员工总数的 6% 渠道和区域管理更扁平直接,减少人工成本并提高效率 2016 年 3 年内分部实施裁员 5500 人 2016 年 北美高端啤酒部门销售人员裁员约 380 人,比例超过 9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12 - 行业深度 研究 2016 年 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人员预计要砍掉 20% 出售非主营资产 2008 年 出售了近 94 亿美元的资产,包括布希公园和海洋世界 剥离资产缓解债务负担 2009 年 出售旗下 4 家位于美国的饮料罐生产厂 2009 年 以 9 亿美元出售青岛啤酒 27%的股权 2009 年 以 18 亿美元出售韩国东洋啤酒 在原材料上节约成本 2008 年 使用更小的酒瓶标识和更薄的玻璃来制作啤酒瓶 节约成本 2008 年 采用更薄的纸板包装 2008 年 使用碎米代替整粒大米酿造啤酒 降低产品个性以节约成本、扩大消费人群 2008 年 将可以增添百威啤酒独特口感的“山毛榉木发酵工艺”的两家供应商缩减至一家 每年节省约 5500 万美元,虽然独特性降低使美国消费者部分流失,但因此更迎合了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2008 年 用低成本的啤酒花代替原来酿造百威啤酒不可或缺的可以为啤酒增添一种清爽的苦味的高品质啤酒花 Hallertauer Mittelfr h 降低酒精含量 2012 年 时代、百威和贝克啤酒的酒精含量从原来的 5%降低至 4.8% 节约成本 缩减员工福利 2008 年 公司为高管们配备的黑莓数量从 1200 部下降到 720 部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百威英博成功削减了 10 亿美元的开销 2008 年 出售私人飞机机队,高管们出行搭乘商业航班的经济舱 2008 年 停止免费发放啤酒 2008 年 取消发放圣路易斯红雀队的免费比赛门票 2008 年 管理层住三星级酒店,有时候还会与同事合住一个房间 2008 年 管理层在餐馆吃饭只点最普通的饭菜,最多加一瓶啤酒 节约运输成本 2016 年 向特斯拉订购 4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