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XX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环境影响报告表全本公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 项目名称 :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 建设单位 :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 2014 年 05 月 04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编制 1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 建设单位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晋建英 联系人 晋建英 通讯地址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 联系电话 13801204972 传真 邮政编码 102209建设地点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 立项审批部门 北京市昌平区卫生局 批准文号 昌卫医字 20141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门诊部医疗活动 占地面积 (平方米) 83 绿化面积 (平方米)0 总投资 (万元) 1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 评价经费 (万元) 1.0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7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是由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新建的一家诊所,注册地点为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拟建项目建议范围为内科、中医科、口腔科。目前正处于准备阶段,预计 2014 年 7 月可投入运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北京市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条例规定, 该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报请昌平区环保局审批。项目名称: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 建设地点: 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地理位置详见图 1。 2项目投资: 项目总投资 1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 1 万元。 建设单位: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 企业性质: 门诊部医疗活动。 企业定员: 企业定员 5 人,其中医生 3 名,护士 1 名,管理人员 1 名。 营业时间: 8: 3017: 30,年工作时间为 250 天。 经营范围: 内科、中医科、口腔科。 主要诊疗设备: 本项目主要诊疗设备清单详见表 1。 表 1 建设项目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单位 1 紫外线消毒车 1 辆 2 蒸汽压力消毒锅 1 台 3 氧气瓶 1 个 4 血压计 1 台 5 叩诊锤 1 个 6 牙科治疗椅 1 把 7 光固化灯 1 台 8 超声洁治器 1 台 9 高压灭菌设备 1 台 10 过滤消毒池 1 套 原辅材料消耗: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2。 表 2 本项目主要原材料消耗表 序号 原料名称 数量 1 压舌板 800 个 2 纱 布 100 卷 3 一次性口杯 1500 个 /a 4 医用棉球 10kg/a 5 75%酒精 1000ml/a 建设内容及接待规模: 本项目租用已有建筑作为诊所的经营用房,该房屋占地面积为 83 m2,建筑面积为 83 m2;设有诊疗室、口腔室、中医室、治疗室、药房和口腔 3候诊区等,预计日均接待就诊人员约 6 人,年接待 1500 人。 周围环境概况: 建设项目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 区1幢15 号,该商业用房共一层,本项目位于该房屋的南侧,本项目北侧是宝义通达汽修厂,南侧是流星花园三区内绿地及道路,西侧是文华西路,东侧是小区内停车场。西北侧 14 m 处是樱桃蒲公英幼儿园(2 层),西南侧 17 m 是流星花园三区 29 号楼(11 层)。 建设项目周边关系及噪声监测布点示意图见图 2,平面布置示意图见图 3。 能源、动力消耗: 建设项目冬季采暖 由流星花园三区供暖锅炉房供暖,夏 季采用空调制冷,故本项目主要能源、动力消耗为水、电。 水: 本项目用水主要为医疗用水,包括口腔治疗、医疗设备清洗用水及员工清洗用水。本项目每日平均接待就诊人员约 6 人,治疗用水量按 10 升 /人 日计,每日平均用水量约为 0.06m3,则年用水量为 15 m3;员工清洗用水量按 25 升 /人 日计,则日生本项目 流星花园三区 29 号楼 樱桃蒲公英幼儿园 4活用水量为 0.125m3,故年用水量为 31.25 m3。年用水总量为 46.25 m3。 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统一供给。 电: 本项目用电主要为空调、照明 及医疗设备等用电,年耗电量约 2500kwh,由市政供电网络统一提供。 本项目不设职工食堂和员 工宿舍,员工用餐统一外购。 本项目目前所用设备不涉及电离辐射及放射源问题。 环保投资: 环保投资约 1 万元,主要用于医疗废水处理,医疗废物的消毒、收集、回收等投资。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本项目周围主要为临街商铺、幼儿园,居民住宅及道路,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无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5 N 本项目位置 图 1 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 6 图 2 建设项目周边关系及噪声监测布点示意图 N图例: 本项目 噪声监测点:宝 义 通 达 汽 修 ( 1 层) 绿 地 文 华 西 路 北京晋仁德堂咨询有限公司诊所 ( 1 层)樱桃 蒲公英幼儿园( 2 层)流星花园三区 29 号( 11 层) 14 米 17 米 7.3 米 11.4 米 7图 3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诊疗室 危废间 N图例:危废间位置 消毒池位置 消毒池 治疗室 药房 配液室口腔室 中医室 口腔候诊区 走廊 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 地理位置 北京市东西宽 160km,东至密云县花园村之东,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30;西至门头沟区东灵山顶,地理坐标为东经 11520。东西相差经度 205。北京市南北长 176公里,北至怀柔区石洞子村北,地理坐标为北纬 4105;南至大兴区榆垡镇南,地理坐标为北纬 3928。南北跨度 137。 昌平区地处北京西北郊,位于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交汇处,东临顺义区,南与朝阳区、海淀区毗邻,西与门头沟区和河北省怀来县接壤,北与延庆县、怀柔区相连,地理坐标为东经 115 50 17至 116 29 49, 北纬 40 02 18至 40 23 13之间,素有“京师之枕”的美誉。昌平区是北京的中郊区,辖区总面积 1352km2,目前南部地区已被列入市区规划,最南端距市中心区仅 4km,境内交通便捷,八达岭高速路、立汤路、六环路、京承高速路、北京城市铁路等交通干道穿行其间,将昌平与市区以及周边省市紧密联系起来。 2. 地形、地貌 北京的西、北和东北群山环绕,东南是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大平原。平原的海拔高度在 20 60m,山地一般海拔 1000 1500m,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 2303m,为北京市最高峰。北京市平原面积 6390.3km2,占 38;山区面积 10417.5km2,占 62。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 东南低。 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 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 ,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 昌平区地处温榆河冲积平原和军都山的结合地带,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形成一个缓坡倾斜地带。南俯北京小平原,西部、北部为山区、半山区,以南口及居庸关为界,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北部山区称军都山。山区海拨 400 800m,最高峰(高楼峰)海拔 1439.3m。昌平区平原 552km2,占 40.8,山区、半山区面积 800km2,占 59.2%。 9项目所在地地区地势平坦, 地形起伏很小, 为南口洪积扇与洪积冲积平原过渡带,由西北向东南逐渐低平,坡度均在 1%左右。该区域地面的表层为第四系松散洪积物,从地表至 5、6 m 深度的土层为中等压缩性粘土,该深度以下为级配良好的密实卵石层。工业区范围内工程地质属一类地区,根据平原地区工程地质综合评价,适宜建设大型建筑。本地区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潜水的含水层岩性为砾石。水位较浅,埋藏深度约 510 m,属强富水区,含水层厚度 6090 m,单井出水量在 20003000 m/a。该层水的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是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层,含水层岩性为多层砂卵、砂砾石,埋藏深度在 70 m 以下。该层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少量是侧向径流的补给水。 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山区的径流补给。 3. 气候、气象 北京市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晴燥。多年平均气温 12,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 -4,绝对最低温度 -22( 1951 年 1 月 13 日) ;最热在 7 月份,平均气温 26,绝对最高温度 42.6( 1942 年 6 月 15 日) ;在海拔 500m 以上的山区平均气温 8,较平原地区低 3-4。无霜期 180-200 天。 北京是我国东部沿海少雨区之一, 多年平均降水量 630mm 左右。 因受地貌影响,各地区有别:在西南、西、北部山前地区,多年降水量达 700mm 左右,为多雨区;平均地区降水量为 600-650mm,为次多雨区;在背山区降水量较少。 在一年中,降水分配明显不均:以夏季( 6-8 月)为最多,占年降水量的 76以上,汛期时可占全年降水量的 80;而春季和冬季降水仅有 10-60mm 左右。在年际分配上,每隔 6 年左右出现一个丰水年,最长持续时间为 3 年;每隔 7 年左右出现一个枯水年,持续时间为 2 年,偏枯为 4 年;年降水量的丰枯变化幅度也较大。北京冬、春两季多风沙。冬季多偏北或西北风,夏季多偏南或东南风,春、秋两季则两种风向 10交替出现。但全年仍以偏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 2.4m/s,月平均风速以 4 月份为最大,为 3.3m/s。 昌平区的常年平均风速为 2.4m/s,一年内 4 月份平均风速最大, 5-10 月平均风速较小。各季盛行风向春、夏季西南偏南,秋、冬季东北偏北。风向、风速的日变化规律以采暖期为例:东南东、东南风和偏西风出现机率较小,且平均风速 2.0 m/s。一日中:夜间 23 时次日 12 时偏北风出现机率较大,日出前后偏北风频率较高,午后风向转为偏南风,16 时18 时偏南风频率较高。其中白天风速大于夜间,中午 12 时左右风速较大。静风一般在午夜前后出现。 昌平区的年平均气温为 12.9。年均降水量为 609mm,其中 6 至 9 月份的降水量占年降水总量的 80左右,春季( 3-5 月)不足 10,而冬季( 11-2 月)的降水量仅为 1.5-2。 4. 地质及水文条件 北京地区地下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大型地下水系统,其赋存条件、空间分布、运动和演化规律受区域构造、地层岩性、气象水文和各种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控制和影响。依据含水介质类型和地下水赋存条件等,将北京地区地下水划分为三种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潜水和承压水) 、岩溶裂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该区域地面的表层为第四系松散洪积物,从地表至 5-6 m 深度的土层为中等压缩性粘土,该深度以下为级配良好的密实卵石层。 评价区的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孔隙潜水的含水层岩性为砾石,水位较浅,埋藏深度约 5-10 m,该层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第四系孔隙承压水是该区域地下水的主要开采层,含水层岩性为多层砂卵、砂砾石,埋藏深度在 70 m 以下,该层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少量是侧向径流的补给水。该区域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约 1.4 亿 m3,为富水区。基岩裂隙水埋藏较深,其补给来源主要是山区的径流补给。 115. 地表水 北京市境内共有大小河流 200 多条,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河,均属海河水系,永定河为最大河流,斜贯本市西南部,向东南流至天津市入海河。潮白河上游有北京市最大的密云水库,下游经潮白新河入海。北运河流经天津市与永定河汇合。 拒马河主要流经房山区。 泃河流经平谷县至天津宝坻县入蓟运河。全市共有水库 85 座, 其中密云水库、 官厅水库是北京两大地表水源基地, 总库容 93.5亿 m3,占全市水库总库容的 92.98%,是全市城市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 昌平境内的主要河流温榆河属北运河水系,其上游有北沙河、南沙河、东沙河与蔺沟河四条支流,北沙河、南沙河、东沙河汇流于沙河镇,蔺沟河在曹碾村附近注入温榆河。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昌平区军都山麓 ,是源于昌平区的唯一水系。北沙河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北,河流走向为西北向东南, 穿警报铁路桥,于十三陵 水库下游入东沙河。南沙河下游于老牛湾村入 昌平区内,后入沙河水库。东 沙河位于昌平区中部,由德胜口沟、锥石口沟和老君堂 沟汇入十三陵水库,以下流经 沙屯,于沙河镇汇合北沙河入沙河水库。蔺沟河位于昌 平区东南部,由牤牛河、白浪 河、钻于岭沟、八家沟于犬东流乡小东流村附近汇合, 在前、后蔺沟村附近入温榆河 。另外区域内水体还有京密引水渠、十三陵水库、桃峪口水库、沙 河水库、王家园水库、响潭水库等。 6、 生态资源 北京市林地总面积 1054280.8 公顷。其中乔木林地 619243.2 公顷、灌木林地321455.6 公顷、未成林地 33316.0 公顷、苗圃地 19570.4 公顷、疏林地 4833.8 公顷、其他林地 4024.7 公顷、宜林荒山荒地 51837.1 公顷。全市林地总面积中,山区林地面积 880907.3 公顷,平原地区林地面积 173373.5 公顷。全市林木绿化率(林木覆盖率)49.99%,森林覆盖率 35.47%。 北京市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有野生动物 416 种,其中兽类 46 种,鸟类 340种,爬行动物 21 种,两栖动物 9 种。全市分布有豹、麋鹿、东方白鹳、褐马鸡等 10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白枕鹤、猎隼、勺鸡等 50 余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12目前全市已有各级自然保护区 20 个,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 8.3%。随着北京生态建设的进行,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展, 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昌平区全区约有植物20多万种, 植被类型因受气候及地貌的 影响而成条带状分布,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林地面积总 6 4260.37 公顷,占土地总面 积的 47.83,灌木林占 69.33,有林地、疏 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占 27.22 。林地覆盖率为 38%。 7. 土壤和植物 北京地区的土壤属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褐土地带。但是,由于受到海拔、地形差异、成土母质、地下水高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类型。 昌平区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土壤以中性褐土为主,土质多为亚粘性。植物以陆生草本,木本植物为主,同时也有零星沼生植物被。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北京市总面积为 16410.54 km, 所辖 16个行政区 (县) 及 1个市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分为城区,包括东城、西城;近郊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区;远郊区,包括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区;远郊县,包括密云、延庆县,以及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根据环境功能区划,东城、西城区为首都功能核心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为城市功能拓展区,通州、顺义、昌平、大兴及房山的山前平原地区为城市发展新区,平谷、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及房山的山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昌平区位于北京城区北部, 与城区相邻。 该区的北部由于邻近市区, 交通条件好,且环境由于南部郊区,是北京市城区发展的备用地。第三产业是带动昌平经济繁荣的前卫力量,旅游、房地产和商业是昌平最有特色,也最有优势的三大产业,是昌平最有发展前途的经济成份。 2013全年昌平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0%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 60亿元,增长 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32500元和 16750元,增长 8.5%和 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1.48%;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4%。 13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系统制定实施了清洁空气、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等一系列行动计划。以 PM2.5治理为重点,健全空气重污染应急体系, 53处非正规煤炭储运场所全部清退,农村地区减煤换煤 11.8万吨,退出污染企业 20家,淘汰老旧机动车、燃煤锅炉改造、供热计量改造等年度任务超额完成。坚决治理污水直排,未来科技城、马池口再生水厂投入试运行,沙河再生水厂二期启动建设,引入社会资金“打捆”运作了“ 6+4”镇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项目。 59处积水点改造、东沙河北沙河清淤等工程按期完成,东小口沟等河道治理扎实推进,全区实现安全度汛。高标准完成 4.9万亩年度平原造林任务,京津风沙源治理、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景观提升等项目有序实施,收缴建设代征绿地 124万平方米,林木绿化率提高到 65.9%。深入开展 “拆违打非 ”专项行动,全面整治违法“大棚房”项目,率先启动小产权房拆除工作,全年拆除违法建设 680处、 106.5万平方米,市级挂账项目销账率达到 82.1%。利用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土地卫片执法检查成果,研究制定了土地和城乡规划管理共同责任机制“ 1+7”文件。建立环境秩序“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制度,强化联合执法,挂账整治突出环境问题 5621件。组建了区环卫中心,理顺了区镇村三级环卫管理体系。 19项环境建设提升重点项目全面完工。 全年累计安排 4.4亿元资金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预计三次产业比例达到 1.6: 42:56.4,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分别提高到 14%和 25%,三产完成增加值、投资额、财政收入约占全区总量的 56%、 89%和 63%。科技商务产业聚集态势初显,驻昌金融投资类企业累计达到 1037家。文化、旅游、商贸等产业融合发展,乐多港假日广场开工建设,金隅万科广场、泰华龙旗广场、华联回龙观 2号店开业运营。 30个年度重大工业项目按期推进,科兴生物新疫苗产业基地、神雾热能节能减排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竣工投产。 成功举办首届北京农业嘉年华, 都市型现代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新增注册资金增长 3.5倍, 18个央企项目成功落户,三一集团总部搬迁进展顺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中关村昌平园企业总数突破 2100家,产业总收入增长 23%,企业利润总额将近翻一番,入园亿元级企业达到 142家,累计 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登陆“新三板” 。初步建立了未来科技城成果转化跟踪服务体系,央地双方已共同筛选出 47个重点科技项目。成功召开了第二次科技创新大会,顺利通过全国 14科技进步示范区复审验收,专利授权量增长 32.2%。 项目所处的东小口镇下辖白坊村、半截塔村、陈营村、单家村、店上村、东小口村、贺家村、霍家营村、兰各庄村、芦家村、 马连店村、太平庄村、魏窑村、中滩村、小辛庄村、狮子营村等 16 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 3229.11 公顷。 东小口镇处于北京市中轴线北端,是 昌平区最南端的平原大镇,毗邻奥运森林公园,位于北苑和清河两大 组团之间,南邻亚运村,西接 中关村上地高科技园区,东连望京现代化住宅区,地处 奥运商圈和空港经济圈交汇处 ,属于昌平区、朝阳区、海淀区的黄金三角地带。镇域内城铁 13 号线横 穿东西,地铁 5 号线、111 国道纵贯南北,外接京藏高速公路、京承高速公 路。辖区还拥有 1.3 万亩 首都绿化隔离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四通 八达的交通,不断改善的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环境,优雅宜人的居住环境,给东小口镇的发 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5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大气、水环境现状评价依据 2012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 1. 空气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的区域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按照环发 2012 11号“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通知”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2012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仍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2012年本市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0.028 mg/m3、 0.052 mg/m3、 0.109 mg/m3、 1.4 mg/m3。与 2011年相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分别下降 1.5%、 5.5%和 4.4%,一氧化碳年平均浓度持平。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评价,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吸 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 9%。全年空气中臭氧存在局地超标现象,各监测点臭氧小时浓度值分别超标 75小时296小时,共分布在 76天中。全市大气降水年均 pH值为 5.34,酸雨频率为 28.1%。 2012年,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在 0.022至 0.042 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在 0.030至 0.064 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在 0.082至 0.126 mg/m3。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评价,各区县空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昌平区、顺义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和延庆县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值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他区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超标。 2012 年昌平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 0.029mg/m3、 0.040mg/m3、 0.097mg/m3,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均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的要求。 162. 水环境 ( 1)地表水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为北侧 4 km 的温榆河,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V类标准。 根据北京市环保局水环境质量公示信息, 2014 年 02 月, 温榆河现状水质为 V3 类,不能满足 IV 类水体功能要求,主要污染物是 COD、 BOD、氨氮浓度高,超标严重。河流有大量的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在该区域有多条比较大的排污明渠,将生活污水排入到河流内。 ( 2)地下水 2012 年,全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立体分层监测结果显示,深层水质较好,浅层水质较差;中北部地区水质较好,南部地区水质较差,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第一含水层组( 50m) :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一含水层组总面积的47.9%,较差监测井占 48.1%,极差监测井占 4.0%;第二含水层组( 50100m) :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二含水层组总面积的 60.4%,较差监测井占 39.5%,极差监测井占 0.1%;第三含水层组( 100180m) :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三含水层组总面积的 90.1%,较差监测井占 9.9%;第四含水层组( 180300m) :优良、良好监测井分布面积占第四含水层组总面积的 98.5%, 较差监测井占 1.5%.超标指标主要为总硬度、锰、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氨氮等。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基本稳定,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氮,其监测井超标率和地下水超标面积没有明显变化。受北京市天然地质构造和城市化发展所导致的污染及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等影响,地下水中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和硝酸盐氮等主要污染物含量持续较高。 3、声环境 为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地周围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4 年 3 月 20 日对项目所在地及厂界进行了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项目北侧与宝义通达汽修厂相邻,因此至设置了3 个监测点位,即东厂界、南厂界和西厂界,测定期间气候稳定,无雨雪,风力三级 17以下,监测方法按照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进行,监测结果详见表 3,监测点位详见图 2。 表 3 建设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结果 dB(A) 监测点 监测位置 昼间噪声 备注 1#东厂界 52.5 小区内停车场 2#南厂界 53.2 小区内绿地 3#西厂界 54.1 文华西路 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声环境质量处于比较好的水平,项目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中 1 类区标准。 4、生态环境 该项目所在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类型正在从原有的农业生态向城市类型转变。区域内大面积的农田已经和即将被占用进行城市居 民住宅的开发建设。目前周围的土地陆续被用于城市开发建设项目。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建设项目位于昌平区东小口镇流星花园三区 1 幢 15 号, 根据现场调查将项目东北侧 14 米的樱桃蒲公英幼儿园和东南侧 17 米的流星花园三区 29 号居民楼作为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级别: 大气:二类区; 地下水:类区; 地表水:类区; 声环境: 1 类区 18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 空气环境 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限值。2. 水环境 地表水东沙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中类标准;项目 pH DO 高锰酸 盐指数 CODCrBOD5NH3-N 标准值( mg/L) 6 9(无量纲 ) 3 10 30 6 1.5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中的类标准。 3. 声环境 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中的 1 类区标准。 类别 昼间噪声( dB(A)) 夜间噪声( dB(A)) 1 55 45 项目 SO2 NO2 PM10 PM2.5 TSP NOX 1 小时平均 500 200 250 24 小时平均 150 80 150 75 300 100 年平均 60 40 70 35 200 50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标准限值( 单位:mg/L) 1 PH 6.5-8.5 2 高锰酸盐指数 3.0 3 亚硝酸盐 0.02 4 挥发酚 0.002 5 总硬度(以 CaCO 3计) 450 6 锰 0.1 7 溶解性总固体 1000 8 硝酸盐(以 N 计) 20 9 氨氮 0.2 10 氰化物 0.5 11 氯化物 250 12 硫酸盐 250 13 六价铬 0.5 14 氟化物 1.0 19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1. 废水 医疗废水执 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 放限值中预处理标准;氨氮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单位: mg/L ,粪大肠菌群、 pH 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1 粪大肠菌群 5000 个 /L 2 pH 6-9 3 CODcr 250 mg/L 4 BOD5100 mg/L 5 SS 60 mg/L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8466-2005) 6 氨氮 45 mg/L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 2. 噪声 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中 1 类标准 : 标准限值 类别 昼间噪声 夜间噪声 1 类 55 45 3. 固废 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医疗固体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 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必须满足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中的有关规定。 总 量 控 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 2011 年 12 月 1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以国发 201142 号印发) ,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种主要污染物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 于分解实施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2012 年大 20指 标 气污染控制措施)任务的通知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 (京环发 2012143 号) 和昌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环保局关于昌平区建设 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昌政办发 20137 号) ,第三条中对排放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和不能接入城镇集中污水处理 系统建设项目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实行总量控制。 本项目涉及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主要为外排污水(包括医疗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 CODCr、氨氮,根据工程分析及影响预测计算结果,本项目产生的水污染物总量为 CODCr: 0.00814 t/a、氨氮: 0.00148 t/a,污水最终经由市政污水管网排入清河污水处理厂处理。根据昌 平区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有关规定实施细则(试行) 第三条,本项目不属于“排放生产废水的工业项目,不能接入城镇集中 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项目” ,因此本项目产生的CODCr和 氨氮不需要进行总量削减替代。 2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项目流程简述(图示) : 本项目内科、中医科就诊人员诊疗程序如下图所示 : 本项目口腔科就诊人员诊疗程序如下图所示 : 本诊所内没有放射类仪器设备,不存在电离辐射环境污染问题; 本项目中医科只是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不涉及熬药、煎药程序。 患者治疗 患者检查 污水 固废 噪声 治疗结束 每天由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清运,并进行处理 。进入消毒池处理达标后外排口腔检查 患者进入门诊 污水 固废 噪声 治疗结束 每天由北京金州安洁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清运,并进行处 理。 进入消毒池处理达标后外排治疗(补牙、洗牙、镶牙) 22主要污染工序: 1. 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用水主要是医疗用水和生活用水,每日用水量约为 0.185 m3(医疗用水量为 0.06 m3, 生活用水量为 0.125 m3) , 每年用水量约为 46.25m3(医疗用水量为 15 m3,生活用水量为 31.25 m3) 。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主要是患者治疗、医护人员清洗及医疗设备清洗等产生的医疗废水和清洁卫生等生活污水。废水排放量占用水量的 80%,则年排放废水总量为37 m3。 由于医疗废水中沾染病人的血液等,其中含有某些致病菌,具有传染性,按国家环保法规要求,医疗机构须建有污水处理设施, 20 张床位以下医疗机构排放的污水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排放。本项目医疗废水处理设施主要为消毒池和投药装置,医疗废水用专用排水管引至中医室地下防渗消毒池内(消毒池设计大小为60cm40cm50cm) 。详见图 4。 图 4 污水消毒水槽 本诊所内不设厕所,工作人员使用的是文华西路西侧的公共厕所,因此不计入本项目的废水排放。本项目设置单独的医疗废水消毒池,对诊疗室、口腔室等产生的医疗废水通过单独管路集中排至消毒水槽,当达到一定水位后投加消毒剂(次氯酸钠) ,含消毒剂的废水在水箱内处理 1.5 小时(消毒时间由进出水阀门控制,保证消 23毒时间) ,经消毒处理达标后的医疗废水再排入到市政污水系统。 医疗废水工艺流程详见图 5。 医疗废水 消毒水箱市政污水管网细格栅消毒剂接触消毒1.5小时以上排污管道图 5 医疗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本项目医疗废水主要为清洗废水,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医疗废水经消毒处理后,废水中粪大肠菌群500 个/L,外排废水能够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中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 水污染物排放限值中预处理标准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 07-2013)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污水经过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进入清河污水处理厂。 本项目经过消毒后的医疗废水水质详见表 4。 表 4 本项目外排混合污水水质 项 目 污染物名称 浓度( mg/L) 排放量( t/a)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CODCr220 0.00814 250( mg/L) BOD590 0.00333 100( mg/L) SS 60 0.00222 60( mg/L) 粪大肠菌群 500 个 /L 1.85107个 /a 5000 个 /L 医疗废水( 37m3/a) 氨氮 40 0.00148 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307-2013) 2.废气 建设项目冬季采暖由流星花园三区集中供暖锅炉房供暖,本项目不新建其他取暖设施,无锅炉房燃烧废气产生。诊所内不设职工宿舍和食堂,没有餐饮废气排放。诊疗过程也没有废气产生。 3. 噪声 该诊所只是简单的诊断,开药、输液、牙科治疗等,没有大的噪声设备,主要噪 24声源来自就诊人员的噪声、 高压灭菌设备及超声洁治器等, 室内噪声值不超过 65 ( A) ,设备均置于室内,经采取减振、建筑 物隔音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