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Table_Industry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 报告 2018 年 06 月 27 日 通信 云计算驱动下的 ICT 变革与投资 机遇 Table_Main Table_Title 评级:增持(维持) 分析师:吴友文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8050001 Email: wuywr.qlzq 分析师:陈宁玉 执业证书编号: S0740517020004 电话: 021-20315751 Email: chennyr.qlzq Table_Report 相关报告 2018.06.14 2018.05.06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企业 IT 业务向云迁移大势所趋,视频、 IOT、 AI 等新业态更 依赖云计算新技术。 从 2006 年亚马逊推出弹性计算云,云计算技术经过十多年发展 逐渐成熟 。 云计算实现了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时间和空间灵活性, 重构 了 ICT 生态 , 企业客户逐步使用云计算而减少对传统 软件和 IT 硬件的采购,传统 IT 巨头转型云计算较晚处于劣势。 美国市场率先看到这个趋势, 2014 年 GE 开始全面拥抱云计算, 60%的计算负载迁移到 AWS 上去, 2016 年初视频巨头 Netflix 关闭了其最后一个数据中心,将 视频、客户数据等业务全部转移至 AWS 云平台。 根据 IDC 测算,AWS 将用户新设备部署时间缩短了 97%, 5 年的生命周期 TCO 成本减少 60%以 上。 面对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大中型企业们也纷纷转向云厂商来寻求解决方案。 美国资本市场云计算风起云涌 , 公有云寡头垄断趋势明显 。 美国云计算产业链 格局大致 形成:基础平台 IAAS 由巨头垄断、传统 IT 企业和新兴IT 公司积极发展 PAAS 和 SAAS 层业务。 亚马逊 2018Q1 实现 营收 510 亿美元,同比增长 43%,净利润 16 亿美元。其中 AWS Q1 云业务收入高达 54.4 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 49%, AWS Q1 营业利润为 14亿美元,占亚马逊总利润 19.3 亿美元的 73%。 亚马逊股价一骑红尘,2015 年至今上涨了 455%,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除 AWS 外,虚拟化龙头 VMware, IaaS 代表公司 Rackspace, SaaS 代表 Salesforce、 workday、 servicenow 等都有非常亮眼的超额收益。相对于 SaaS领域的百花齐放, IaaS 是拼资源、拼规模、拼研发的行业形态,寡头垄断趋势明显。 2017 年公有云市场 AWS 占据 47%的市场份额,高于微软、 IBM、谷歌市场份额总和的两倍,美国 Big Four 共占 64%的市场份额。 Synergy 预计 2018Q1 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 达 150 亿美金,包括 IaaS、 PaaS 和托管 私有云,去年同期增长 44%, 2018Q1 增长加速高达 51%。 中国 云计算 进入 产业拐点, ICT 巨头抢滩公有云 。 随着云计算市场规模扩大,微软云、阿里云和谷歌云市场份额都在增长, IDC 数据显示 , 阿里云在中国云计算 IaaS 市场份额 47.6%,是市场第二名的 5 倍。 公有云市场,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亚马逊 AWS 和微软 Azure,被合称为全球云计算“ 3A”。 2018Q1,阿里云营收 43.85 亿元,同比增长 103%,季度营收连续 12 个季度翻番 , 2017 年全年收入超过111 亿 。 相比之下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不到美国十 分之一,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我们看到 Azure、 AWS、 IBM、 VMware 等国际云服务商争相进入中国市场,国内以阿里、腾讯、华为、紫光为代表的企业积极布局公有云 ,市场竞争加剧,而格局未定 。 自 2017 年 3 月 Cloud BU 成立后,华为云的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均增长了 3 倍。 未来有望成为和阿里、腾讯并列的第一梯队云厂商,甚至有超越腾讯云的可能性。 云计算驱动下的 ICT 生态变革与投资机会 。 云计算是对传统 IT 的替代和颠覆,云 寡头对于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集中 布局, 相对于原来的企业客户 在 产业链上有更强的议价能力, 且云 技术 也带来基础设施 架构的变化 ,对 ICT 产业链的 IDC、 CDN、网络设备、服务器和芯片 等层面产生深远影响,部分 领域将改变原有市场格局。 我国云计算发展 滞后于美国,自 2007 年引入 概念 至今已基本完成 云服务的落地布局。 来自下游大中小企业的需求十分强劲,视频、 IOT、 AI 新技术应用持续推进 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 。 2018Q1 全球 24 家主要 ICP 资本支出激增至 270亿美元,环比增长 20%,同比增长 80%,创 历史单季最高水平。资本开支大部分用于新建和扩张大型数据中心。 我国 阿里、腾讯、百度、华为等云计算服务商 竞争加剧, 在 云 基础设施方面的 争夺性布局,使得支出增长自 2015 年以来 持续表现强劲。 IaaS 领域将率先迎来投资良机,软件企业云转型 SaaS,以及创新型的 SaaS 服务公司开始逐步 展开 。 投资建议: 看好云计算服务商的成长性,以及云基础设施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IaaS 基础设施领域 IDC/CDN 重点关注: 万国数据(美股)、网宿科技、宝信软件、光环新网、数据港 等。 SaaS 服务商重点关注: 金蝶国际(港股)、用友网络、广联达、会畅通讯、恒为科技 、泛微网络等。网络设备厂商重点关注: Arista(美股)、紫光股份(新华三)、星网锐捷、盛科网络(创业公司) 等。服务器与超融合架构关注: 浪潮信息、中科曙光、深信服 等。光芯片与器件关注: 中际旭创、昂纳科技(港股)、光迅科技、新易盛、博创科技 等。 风险提示事件: 云计算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市场系统性风险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2 - 行业深度 研究 内容目录 企业 IT 云迁移大势所趋 . - 3 - 云计算: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的弹性交付 . - 3 - 企业 IT 业务向云迁移,新经济更加依赖云技术 . - 6 - 全球云计 算大发展, IaaS 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 - 10 - 美国云计算引领全球,处于大众化应用阶段 . - 10 - 云计算资本盛宴, IaaS/PaaS/SaaS 的投资机遇 . - 12 - 公有云市场寡头垄断趋势明显 . - 16 - 中国云计算进入拐点, 巨头抢滩公有云 . - 18 - 国内公有云迅速崛起,私有云占比仍较大 . - 18 - ICT 巨头抢滩公有云,国内市场格局未定 . - 21 - 阿里云与 AWS 比较分析 . - 23 - 云基础设施投入与 ICT 产业变革 . - 27 - 云数据中心的规模 化集中化 . - 27 - CDN 市场形成新格局,关注云安全与边缘计算 . - 31 - SDN 改变云网络架构,网络设备的白盒化 . - 34 - 服务器的白盒化与计算架构的多样化 . - 38 - 投资建议 . - 41 - 风险提示 . - 46 - 云计算市场发展不及预期;产业链细分市场竞争加剧;市场系统性风险 . - 46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3 - 行业深度 研究 企业 IT 云迁移大势所趋 云计算 :实现 计算、存储 、网络 资源的弹性 交付 云计算是基于网络提供的按需的、共享的、可配置的计算以及其他资源 。云计算最早于 2006 年 Google CEO Eric Schmidt 提出 ,自从 2006 年 3月,亚马逊推出弹性计算云。 经过多年发展,云计算从概念走向实践。云计算最初的目标是 对资源的管理,管理的主要是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三个方面, 实现 计算、网络、存储资源的时间灵活性和空间灵活性。 云服务 核心理念 是 以租代购、按量计费为企业带来弹性的 ICT 资源 , 降低企业 IT 设备和人员成本, 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 图表 1:云计算本质 是资源到架构的全面弹性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从 云计算 技术发展历程看,经历了物理机、 虚拟化 、 公有云 三 阶段。 物理机阶段,企业和个人购买 PC 计算机或服务器,需要考虑购买 CPU、内存、硬盘 硬件配置的大小,缺乏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比如对采购时间和配置大小没有办法灵活调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虚拟化技术应运而生,以虚拟化技术起家的公司 VMware 成立于 1998 年,可以实现从物理设备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 的 CPU、内存、硬盘中虚拟出一 部分 给客户 , 虚拟化软件业务实现快速增长。随着数据中心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演进,发明了算法 (Scheduler)来进行成千上万台服务器资源池的调度,根据用户需求快速自动完成资源池的配置,后期虚拟化 开源技术 KVM、XEN 日趋成熟 , VMware 霸主地位受到撼动 。 目前主流是四种虚拟化技术分别是 VMware 的 ESX、微软的 Hyper-V、开源的 XEN 和 KVM。 亚马逊基于开源的虚拟化技术,开发了一套自己的云化软件 , 2005 年推出 AWS 服务,建立起全新的 IT 服务模式,市场进入公有云时代 。 AWS虽 使用了开源的虚拟化技术,但云化的代码是闭源的。 Rackspace 和NASA( 美国航空航天局 ) 合作创办了开源软件 OpenStack,众多传统IT 厂商和创新企业加入开源社区开发形成自己的公有云或者私有云服务。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4 - 行业深度 研究 除了亚马逊、谷歌、 VMware 等在云计算 技术 领域拥有 领先实力的公司以外,开源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司进行云计算系统开发的基础, 开源 +自研 成为 国内 主要云服务商 的阿里云 、 腾讯云等 的技术研发方式 , 云计算 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云计算 的四种部署方式: 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和 边缘云 。 公有云与私有云的 主要 区别是 云计算技术厂商 系统部署在第三方的数据中心服务还是部署在用户的数据中心, 部分用户 将一部分业务放在公有云,安全性要求高的业务放在私有云, 同时使用公有云和私有云服务,云厂商将两个部分连接起来做统一管理称为混合云。边缘云 是比较新的概念, 以分布式服务器形式存在,相对于中心化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边缘云基础设施更靠近终端侧,能够及时响应终端,为物联网时代低时延高可靠快速处理的应用服务提供支持,目前部分云巨头厂商已经开始布局。 图表 2: 云计算四种部署模式特点比较 私有云 公有云 混合云 边缘云 性能 非常好 中等 良好,通过内部缓存活动内 容以提高使用体验 较好 管理方式 自行管理 第三方管理 使用者与第三方共同管理 第三方管理 安全性 最安全,所有存储都是内 部部署 良好,取决于服务供应商 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非常安全,因为集成选项添 加了一个额外的安全层 良好,取决于服务供应 商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成本 较高,需要内部资源,如数据中心空间,电力和冷却等 低,即用即付模式,对公司内部存储基础设施无要求 中等,缓存内容保存在内部,对内部存储设施有要求 较高,相对公有云,规模小,部署离最终用户更近 可扩展性 有限 非常高 非常高 非常高,性能好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云计算 三种 服务 和市场划分 : IaaS、 PaaS 和 SaaS。 计算、网络、存储三种资源 我们常称为基础设施 Infranstracture, IaaS 将计算、网络、存储抽象后提供资源级产品, 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长期运营经验的积累,主要替代传统 IT硬件功能,是重资产的服务模式,也是规模经济的行业。 PaaS将资源操作封装后提供应用级产品, 被称为互联网的操作系统,重点不在于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是重于构建和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所以比较少有独立的服务商。 SaaS将 1个或者多个应用封装后提供服务产品 ,主要替代传统软件的功能,采用 Web 技术和 SOA 架构,通过互 联网向用户提供多租户、可定制的应用能力,大大缩短 软件产业的渠道链条,使软件提供商从软件产品的生产者 转变为应用服务的运营 者 。 架构即服务 (IaaS):向客户提供处理、存储、网络以及其他基础计算资源,客户可以在其上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用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但是可以控制操作系统、存储、发布应用程序,以及可能有限度地控制选择的网络组件 。 平台即服务 (PaaS):客户使用云供应商支持的开发语言和工具,开发出应用程序,并发布到云基础架构上。客户能控制发布应用程序和可能的应用程序运行环境配 臵 。 Container 技术 是软件交付的集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5 - 行业深度 研究 装箱,使得用户应用部署更加快速便捷。 软件即服务 (SaaS):客户所使用的服务商提供的运行在云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客户端设备所访问。客户不管理或者控制底层的云基础架构,包括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甚至独立的应用程序机能 。 总结下云计算三大服务的 目标客户群体: IaaS 服务商主要向企业、政府部门等机构客户提供 IT 基础设施服务, PaaS 服务商主要向开发者及独立软件公司 ISV 提供开发环境服务,而 SaaS 主要向企业及个人客户提供应用软件服务。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6 - 行业深度 研究 企业 IT 业务 向云迁移 , 新经济更加依赖 云技术 Netflix、 GE 为代表互联网和工业巨头 上云 ,企业 IT 业务大规模云迁移。相对于 IT 自建模式,云计算便于 统一部署业务,统一运维,企业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弹性申请计算资源。例如 全球最大在线视频公司 Netflix 已经关闭自己所有数据中心,将业务负载全部搬到 AWS 上去, 解决了高峰时段容量激增的问题 , GE 已经将 60%的计算负载迁移到 AWS 上去。截止 2015年底数据,北美的云计算收入已经占到全部 IT支出的 6.5%,全球 500 强中 50%以上的公司不同程度的应用云计算技术。我们预计目前北美市场云计算渗透率已经达到 10%以上。 图表 3: 传统 IT 模式与云计算三种 服务 模式 图表 4: 使用 AWS 服务后应用的 5 年 TCO 来源: Cisco,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IDC( 2015), 中泰证券研究所 云计算改变 IT 行业“游戏规则”。 传统 IT 基础架构 的硬件主要 包括网络、存储、服务器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 相对于 IT自建模式,云计算 对传统 IT 基础架构部分做了标准化的功能划分,有三个推动业务模式创新的关键属性:成本灵活性、业务扩展性及市场适应性。 例如 IDC 在 2015 年发布的 量化 AWS 的业务价值 中指出, AWS 云服务,用户部署新设备的时间缩短了 97.1%,对业务需求的响应时间缩短了 97.6%。 降低 IT 基础设施成本 和运维成本, 按照 5 年的生命周期来计算, AWS 用户每个应用的总体拥有成本平均减少 63.9%。 成本灵活性 ,云可以使企业不再需要单独构建硬件、安装软件,从而将之前固定的 IT 成本转变为灵活的可变成本,可以在有需要的时候为需要的东西付费; 业务扩展 性 ,云可以使企业在扩展能力不受限制的前提下快速配置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且不会积压大量资源。 市场适应性 ,云可以使企业快速地调整流 程、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如今经济环境下,应对飞速变化的客户需求能力已成为一项非常关键的竞争优势。 云计算 迅速 蚕食传统 IT 市场 份额 。 2013-2015 年,传统 IT 龙头企业损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7 - 行业深度 研究 失的利润 达 74 亿美金 ; 与此同时 , 亚马逊 AWS 的利润 则 增加 了 12 亿美金 , 传统行业损失的利润是 AWS 获得利润的 6 倍 。一方面, 传统 IT企业 的 市场份额正在被云计算迅速蚕食 ; 另一方面 , 更多的企业用户倾向于选择云计算 。根据 RightScale 在 2016 年针对 1060 个来自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专业人士的调查结果, 95%的被调查者已经使 用或正在评估 IaaS。 图表 5:亚马逊的利润来自传统 IT 企业的亏损 图表 6: 95%的被调查者已经或正在评估 IaaS 来源: Thomson Reuters, Morgan Staney,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RightScale,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2017 年公有云市场渗透率 粗略 测算 2017 年 (亿美元) 整体 IT 支出 公有云 公有云占比 全球 35300 1535 4.35% 中国 3864 35 0.91% 中国占全球比例 10.95% 2.28% 来源: Gartner, 中泰证券研究所 两个角度对公有云市场占比的测算: Gartner 最新预测, 2017 年全球 IT支出 达到 3.53 万亿美元,其中,中国的 IT 支出 24730 亿元人民币(约合 3864.06 亿美元 ),约占全球 IT 支出的 10.95%。 2017 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 1535 亿美元 ,中国公有云市场 224.46 亿元人民币(约 35.07亿美元),约占全球公有云市场的 2.29%。 从 IT 支出的角度考虑 , 按照Gartner 数据口径测算,全球与中国市场公有云占 IT 支出的渗透率分别为 4%-5%和 1%左右,数据口径可能有一定偏差但整体公有云市场渗透率较低,仍在发展的初期 阶段 ,美国云计算市场发展较早相对成熟,我们预计北美市场公有云渗透率在 10%以上。 从 IT 负载项的承载角度考虑 , 中国 信通院的数据显示, 2016 年全球 IT 工作负载增加到了 1.6 亿项,其中在传统 IT、公有云、私有云的分布比例已经达到 73%、 15%、12%, 承载在云上的 IT 负载已经占到了整个的四分之一以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8 - 行业深度 研究 随着 云计算 占 IT 支出占比不断提高 , 最终会主导整个 IT 产业 。 我们将云计算 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 ( 1) 替代服务器和传统 IDC,此时云计算在 IT 支出占比小于 10%,这一时期云服务商主要通过价格战来“圈地”,行业整体毛利率不高; ( 2) 逐步替代软件和软件渠道,此阶段云计算在IT 支出占比大于 10%小于 35%,云服务的客户达到一定规模, SaaS 逐步替代传统软件销售,利润来源多元化、毛利率快速提升; ( 3) 替代传统集成公司、咨询公司,此阶段云 计算在 IT 支出占比大于 35%,基于云计算的系统集成和咨询公司逐步替代传统 IT 服务商,云计算开始主导整个 IT 行业。目前,在国内及全球 大部分 IT 市场上,云计算的支出占比都在不断提高,但均低于 10%。我们预计美国 已经超过 10%, 处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其他大部分国家云计算处于发展的第一阶段,中国及部分国家增速迅速。 Bain Company 预测, 2020 年云计算的需求将在全球 IT 营收增长中占 60%的比例。 图表 8: 公有云发展的三个阶段 来源:中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9:评估公有云服务商的最重要因素 图表 10: 中国市场企业公有云接受度 来源: 中桥调研咨询( 2017), 中泰证券研究所 来源: 中桥调研咨询( 2017), 中泰证券研究所 新经济加速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的普及 。 云服务既可以降低互联网创新企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9 - 行业深度 研究 业初创期的 IT 构建和运营成本,又可以帮助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而降低运营风险。 美国新出现的互联网公司 90%以上使用了云服务 ,美国 CDN 渗透率达到 90%。亚马逊、谷歌、微软、 Rackspace 等云服务的企业用户数均超过 10 万量级。 面对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大中型企业们也纷纷转向云厂商来寻求解决方案。 用户选择云服务商的时候,首要考虑的三个因素为稳定性、安全性和网络质量。 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政策监管完善以及大型企业上云的示范效应,企业对于公有云安全性的担忧正在发生改变。 中桥相关调研显示, 2014 年,中国市场公有云的接受力度还不到 7%。 2016 年底,有 41.9%的受访企业已经部署和考虑在未来 24 个月部署公有云, 25.9%的企业虽然还未有公有云的部署规划,但正在评估公有云。预计未来两年,近 50%的企业级用户采用公有云 。 中国用户云计算需求的持续快速提升,推动公有云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应用和普及。 信息技术成为 重要 生产力, 视频、 IOT、 AI 等新业态更加依赖云计算新技术。 云计算可以为各行各业产生的大数据提供精准分析和弹性计算能力 。 人工智能技术立足于神经网络 , 利用输入的数据自行模拟和构建相应的模型结构 , 进行深度机器学习 ,显著增加了对算力的需求。 云计算为人工智能的提供了近乎无限的运算能力。 相对于传统经济以云作为补充资源来降低 IT 开支,新经济下,企业级用户或产业平台基于云通过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叠加效应,能够更快将新技术转化为业务的新价值点,从而实现业务创新和产业格局全面升级。云计算的持续演进,云计算平台对未来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保证用户云平台之上的持续创新能力,决定着云计算的长期投资回报率。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 重要声明 部分 - 10 - 行业深度 研究 全球 云计算 大发展 , IaaS 市场 马太效应加剧 美国 云计算 引领全球 , 处于大众化应用阶段 美国是云计算行业的先行者 ,产业早期启动 受益 于 Google、 Amazon 等企业的大力 研发投入和 宣传 推动 。 概念引入阶段 ( 2005 年前后 ): 云计算相关的基础概念与技术最初在美国的互联网公司的实验室中被提出及测试。 Google 首席执行官埃里克 施密特在于 2006 年的“搜索引擎大会SES”首次提出“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这一概念, 同年亚马逊推出云计算弹性服务, 云计算的发展也由此拉开序幕。 企业推广阶段( 2005-2008 年):伴随着 VMware、 Citrix 等虚拟化技术相关公司发展,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等云计算所依赖的基础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 Amazon、 Google 等美国互联网企业率先进行云计算相关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并开始推出相 关业务。 广泛应用阶段( 2008-2011 年):依靠本身的按需配置、成本较低的优势以及龙头企业的不断推广与完善, 2008 年后 云计算在美国开始逐渐被大型企业、 政府 接受,企业开始依照自身的情况与需求部署公有云及私有云,开发者也出于成本与便利的考虑,越来越愿意在云平台上开发云应用,整个美国云计算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大众普及阶段( 2011 年后):经过此前的迅速发展, IaaS 等云计算服务的安全性、可靠性得到广泛认可与接纳;同时,伴随着越来越多开发者选择更灵活、便捷的 PaaS 云平台进行应用开发;此外,包括 Dropbox、Evernote、 Office365 在内的高质量云应用被开发出来,其云协作的便利性得到了个人消费者的认可,云计算服务对象开始由企业也拓展至社会大众,整个产业已形成完整的价值链与生态环境。 图表 11:中美云计算发展阶段对比 来源: IDC,中泰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