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hina Mobile 2020 Action Plan for Industries Integrated with Internet Plus JOEE /前言/PrefaceCHAPTER ONE第一章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 +”的助力者 004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 006为行业“互联网 +”提供一流服务 021为行业“互联网 +”探索模式创新 028为行业“互联网 +”营造共赢生态 030CHAPTER TWO第二章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 +2020 行动计划 032教育 034医疗 048交通 0 70政务 0 80金融 104能源 121农业 133制造 142互联网 153商贸 159旅游 168目录Contents1 JOEE /32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前言 /Preface连接未来共创行业互联网 + 新发展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万物互联”、“互联网 +”将社会生产和生活推向从人到物 、到“连接一切”的新生态,“连接”成为数字化时代的重要基础和根本特征,引领着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的新阶段。我们看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各行业“互联网 +”计划正从蓝图变为行动,G20 杭州峰会上中国首倡全球共同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时代已然到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借助“互联网 +”的东风,整合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实现跨行业、跨领域的泛在连接和信息流动,创造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我们看到,“连接”不仅带来各行业信息数据、应用能力、数字转型的大释放,更是带来生产力质的飞跃,开拓经济转型增长的新空间。我们清楚,通信产业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正在深刻地改变用户的行为,快速迭代的新产品、迅速多变的新体验,正在不断加速传统运营商的转型与变革。中国移动积极谋变、主动应变,抓住数字化时代万物互联机遇,提出全面实施“大连接”战略,不断拓展连接广度和深度,着力做大连接规模,做优连接服务,做强连接应用。我们相信,凭借中国移动在行业市场深耕数年的经验,凭借各行业合作伙伴的认可与支持,我们将携手共进,开创行业“互联网 +”新发展,连接数字经济新未来。我们集聚了中国移动多年来在产品研发、项目实施、行业拓展等方面积累的智慧和成果,汲取了行业伙伴提供的宝贵经验和建议,面向公众发布了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 + 2020 行动计划(2017 版)。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我们始终心系国计民生与行业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行业创新,努力做好行业“互联网 +”的助力者,将客户的信赖转化成我们持续向前的动力。我们期待,和你一起前行! JOEE /4 5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在“互联网 +”时代,任何行业都将被新型信息技术和新模式所推动而发生变革,而变革的深浅快慢与行业本身的特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需要各方明确角色定位,形成合力,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效能。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这个角色的定位,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包括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互联网 +”推动行业变革的先决条件,即是让新型信息技术向行业的信息基础设施下沉,汇集平台化数据,从而驱动跨企业、跨行业、跨分工领域的泛在连接和海量信息流动。为行业“互联网 +”提供一流服务包括通信保障服务,ICT服务,渠道与客户服务。通信的本质是服务,中国移动成为全球最大运营商的关键是提供了世界一流品质的服务。“互联网 +”服务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有赖于端到端、全程可监控的服务和多元化、专业化的融合计费服务,通过专业化系统集成与运维服务,完善行业“互联网 +”基础设施的运营;另一方面需结合遍布全国、服务送达乡镇的实体营业厅,电商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电子渠道以及一点服务全国的专业客服等三类资源,提供一流综合服务。为行业“互联网 +”探索模式创新包括商业模式拓展,合作模式升级、组织架构优化。在商业模式上,经典的B2C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互联网+”新经济的需要,B2B2C(个人用户)、B2B2E(企业员工)和 B2B2M(企业生产运营设备)商务模式已经兴起,并将会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行业和市场的认可。为行业“互联网 +”营造共赢生态行业各方将依托面向业务流的行业发展模型,逐层深入行业核心领域,迭代行业应用创新。同时,中国移动已在多个行业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建设成功经验,实现了行业壁垒的跨越,并取得了良好的收效。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强强联合,在行业领先者的引领下更快更好的促进行业“互联网 +”生态圈互惠共赢。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 +”的助力者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 +”的助力者第一章CHAPTER ONE JOEE /6 7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53% 64%通信服务收入市场份额2016 上半年 2016.6移动客户市场份额移动客户数(亿户)2015.68.1723%58%4G2/3G4G渗透率2016.108.601.905.003.606.27133.9%2016 上半年2015 上半年手机上网流量(PB)995.42327.959% 88%4G 网络手机上网流量 / 手机上网流量2015.6 2016.64G 流量占比提升 全国最广的 WLAN 覆盖,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中国移动在WLAN网络建设和覆盖方面具有巨大先发优势,已完成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53.5万个热点,440万个AP建设。行业WLAN产品累计使用人数超过2000万人,平均每日增加用户近 2 万人。行业WLAN业务是指中国移动基于已有或新建WLAN网络为集团客户提供定制化WLAN网络租用的服务。根据网络部署方式的差异可分为专享版和共享版: 专享版: 为集团客户定制专用的 WLAN 网络,客户按照租用 WLAN 接入设备(AP)和专线的数量付费。 共享版 : 基于中国移动已有 WLAN 网络开放名为 and-Business 特有能力,供多个集团客户共同使用,客户按实际使用时长统一付费。行业 WLAN 产品支持集团客户定制专用网络的功能及场景包括:网点无线覆盖:在企业合作商户、机场、火车站、酒店等场所内提供WLAN公共服务,可改善网点用户体验,提升企业服务水准。广告全网投放:定制 portal 登录页面,向用户宣传全网多省份统一的企业形象、推送线上广告,扩大品牌及产品知名度。区域安全管理:在景区、商圈、楼宇等公共区域部署 WLAN 网络,采集用户及区域信息,及时为远程监控及管控提供重要信息参考。精准营销推广:结合用户手机号、微信、APP 的 SDK 等多种认证方式,精确指向个人用户,提供根据位置、时间或浏览习惯等信息开展广告线上及短信推送等精准营销活动。1. 通信通信网络是中国移动的传统优势。依托全球最大的 2G、4G 接入网与 100G 传输网,辅以根植于网络的融合通信、视频、支付、定位等多种业务能力,为行业“互联网 +”提供了优质的管道和多样的服务。1 全球最大的 4G 商用网络,提供随时随地的无线接入历经 4 年多的建设和发展,中国移动已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用户数最多的 4G 移动网。为落实“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中国移动紧抓时间窗口打造 4G 精品网,使得领先地位得以巩固。截至 2016 年三季度,4G 基站已超过 143 万个,全球占比 33。目前 4G 用户总数已达到 5 亿,渗透率超过 58.1,全球占比 31。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 133.9,其中 4G 网络流量占比提升至 88。今年以来,中国移动 4G 依然着力提升连续覆盖、广域覆盖和深度覆盖水平,确保客户感知,已部署小基站 10 万个,基本满足客户需求。在提升覆盖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中国移动在 313 个城市推出VoLTE高清语音服务,可同时支持语音和上网,缩短电话续接时间,将掉线率下降至几乎为零。于此同时,超过 300 座城市部署了载波聚合技术,可同时支持上行双载波和下行三载波。4G 终端稳步发展,入网机型近 3000 款,千元机占比达到 70以上,其中超过 570 款手机支持 VoLTE。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11st JOEE /8 9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3 全球最大的 100G 传输网络,提供高速稳定的有线接入截至2016年10月,中国移动省际骨干传送网光缆总长度达到12.1万公里,带宽达到285.7T;省内骨干传送网光缆长度达到 22.6 万公里,带宽达到 547.4T;地市出口业务电路总带宽达到340.2T。骨干网和省网广泛采用以100G波道为主的OTN网络,是全球最大的100G商用传送网。接入网提供了 PON、PTN、MSTP、SDH 等多种接入方式,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严格的差异化服务质量保障。中国移动骨干线路全部为近年投资新建的高品质光缆,参数指标均优于国际和国内行业标准,并已面向下一代传送网开展超低损光纤和 400G 传输的现网部署准备工作。 构建全球最大规模 IP 骨干网,实现专线宽带高速高质增长中国移动拥有两张 IP 骨干网,其中 CMNet 承载互联网业务,IP 专网承载语音和集团客户等MPLS VPN 业务。截至 2016 年 11 月,CMNet 骨干网容量已达到 34T,覆盖了全国 340 个地市。目前中国移动 CMNet 正在进行新平面的建设,采用世界最先进的 400G/1T 大容量集群平台,以100G 链路为主,建成后将达到 180T 容量,成为全球最大的 IP 骨干网。IP 专网容量达到 8T,全网共计拥有1000余台路由器,采用MPLS VPN组网,提供了比互联网质量更高的服务,在网络安全、用户体验等方面具备绝对优势。全球领先的 IP 骨干网可为各类用户提供更高的接入带宽,更快的访问速度,更优的服务质量。上半年公司服务的集团客户超过 300 万家,集团通信和信息化收入份额接近行业三分之一。此外,中国移动主推 50M 以上宽带产品,截至 2016 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有线宽带客户增长势态良好,净增 2048.1 万户,总数达到 7551 万户,增长率达到 27.1。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7 广覆盖的国际网络和多样化的国际业务,助力企业走出去中国移动于 2010 年 12 月正式组建了国际有限公司 CMI,负责专业化运营国际业务。中移国际总部位于香港,目前在北京设有代表处,在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阿联酋、南非、巴西等 17 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海外分支机构。截至2016年9月底,国际漫游业务已通达255个国家和地区的438家运营商,其中已经与129 个方向的 140 家运营商开通了 LTE 国际漫游业务。1/2/3 元区语音漫游开通方向已经覆盖所有国际漫游业务通达地区,3/6/9 元区(包 3MB 数据流量)漫游开通方向达到 189 个,数据包天漫游开通方向达到 121 个。全球连接话音运营商达到 240 个,跨国运营商及企业客户数达到 928 个。目前,中移国际海外 POP 点(网络服务提供点)数量达到 67 个,国际传输带宽达到 10.4TB,与周边 9 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陆缆直连,在 25 条海缆上拥有资源,其中参建海缆 7 条,连接通达全球;互联网及 VPN 网络已覆盖亚太、欧美等热点流量区域;以香港寰球网络中心为起点,正加快全球自有数据中心的布局。同时中移国际聚焦国家战略,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努力打造由海陆缆、POP 点、数据中心立体结合的信息高速公路。 新一代企业融合通信,提供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的办公协同服务融合通信产品基于中国移动的通信优势和信息化技术,提供云总机、云企信、云视讯业务,助力企业客户实现安全可靠的跨地域、移动化办公协同,以及跨终端、多方式的高效沟通。云总机提供融合语音业务能力,可通过有线或 4G 网络承载,支持固话分机、手机分机、跨省分机互通,提供全网互通的 125339 语音会议,降低沟通成本,提升办公效率。云企信以企业通信录为基础,提供丰富的CT能力如即时消息、多媒体会议;具备ICT整合能力,提供企业信息化的统一入口;使企业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进行高效沟通与协作。云视讯采用全 IP 技术提供高品质、专业级的融合会议服务,主打高清、融合体验,支持专业高清视频终端、手机、固话等多种终端灵活接入,通过全系列终端全面覆盖客户需求,为企业客户营造身临其境的高清体验。同时,融合通信产品可通过标准接口与组件实现业务能力开放,支持与电子政务行业应用无缝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业务形态。 JOEE /10 11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 端到端的安全防护能力,提供多层次的安全产品与服务中国移动在长期的系统建设与运营中,已形成包含“云、管、端”各个环节、全方位多维度的安全能力。基础设施安全中国移动已在云、IDC 等产品中建设了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具备主机安全检测、应用安全检测与防护、异常流量清洗等多种安全能力。基础网络安全TD-LTE 网络采用分层的密钥生成体系、自主设计的安全算法等方式提供完善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能力,确保移动通信空中传输安全;固网提供MPLS VPN、IPsec等手段保障传输安全。通信安全推出和密话VoLTE 加密通信产品。面向党政军等行业客户,提供基于 4G VoLTE 加密通信解决方案,具有硬件独立、一话一密、终端定制、操作方便、国家权威认证等优点。终端安全推出和管家MDM,解决军队智能手机使用面临的设备安全、数据安全、信息泄露、上网管控等问题,通过多样有效的管控手段,让使用者“放心用、不泄密”、使管理者“可监管、可追查”;推出小绿伞校园安全手机,面向校园及家长,规范学生手机使用时间,让学生真正安全的使用手机。认证安全推出 SIM 盾安全认证类产品。面向行业客户,提供基于手机 SIM 卡的安全认证解决方案,具有安全级别高、携带使用方便、适用范围不受限于终端等多种优点。安全服务中国移动已获得权威机构颁发的安全服务系列资质,具备向行业客户提供包括安全评估、渗透测试、风险预警、安全咨询、等级保护测评等多种安全服务的能力。通过广泛的、多样化的安全增值服务,有效帮助客户提升自身安全防护水平。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中国移动直播产品 基于 4G 的视频能力,提供移动化、高清化、智能化的视频服务中国移动面向行业客户提供以 4G 为核心,针对传统视频业务全面升级的高清视频服务,包括4G 千里眼视频监控、小微视频监控、4G 多媒体对讲、4G 远程定损等产品。业务基于标准化、集中化的运营级平台,采用金融级加密技术,保证数据安全。支持移动车载、手持单兵等终端设备接入,用户可通过手机客户端、VoLTE 终端等移动方式实时查看高清视频。针对各行业不同视频应用需求,提供车牌 / 人脸识别、区域监测、视频数据分析等智能化功能。通过与公安、交通、金融、教育、旅游、医疗、环保等行业需求相结合,4G 移动化的视频服务将为各行业工作者带来便捷、直观、高效的全新管理方式。为满足大型商务活动直播和行业定制直播的需求,中国移动打造了高清流畅、低延迟、高并发的网络直播“云直播 中国移动和声和影音视频平台”。依托先进的流媒体实时处理技术、功能强大的导播台、开放的视频能力以及电信级的安全保障,和声和影音视频平台为教育、医疗、金融等行业提供校园电视台、医疗直播课堂、金融直播直播间等行业专属直播服务,为大型商业活动,如赛事活动直播、婚礼直播、产品发布直播、峰会论坛直播等,提供高清、流畅、实时的直播服务。通过从采集端、云服务端到播放端一站式的全套 SDK 及 API,使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将直播服务无缝、快速、便捷地对接到自己的业务平台。中国移动 4G 视频应用 JOEE /12 13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10 多精度定位能力,提供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位置服务依靠广覆盖的基站、WiFi和GPS等基础资源,中国移动是国内最专业的位置信息服务商之一,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可提供手机号码定位、终端定位等多种位置服务。手机号码定位是通过无线基站获取手机位置信息的定位方式,由 GSM 网络获取移动用户所在的蜂窝小区号,并将此蜂窝小区对应的位置信息作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城市定位精度 200-400 米、郊区 1000 米,返回经纬度、详细的地理信息描述等。终端定位是手机客户端软件通过调用内嵌式定位 SDK 实现自定位,融合了 GPS、基站、Wi-Fi 等多种定位方式,具有定位精度高、覆盖率广、定位速度快等出色的性能。中国移动位置服务目前已覆盖40多个行业近2万家企业,提供多样化类型的服务平台和解决方案,包括针对互联网出行领域的“和地图”出行平台、12585 呼叫中心;针对金融、物流、紧急救援、保险、交通、人员管理、家电、芯片和可穿戴设备的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针对手机号码定位、终端定位和GIS地图服务的位置能力开放平台;针对城市实时路况、公共安全预警、人流拥堵信息、店面选址和户外广告屏评估的大数据服务等。 全新支付体验,助力跨界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中国移动和包业务向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了领先的综合性移动支付业务,让客户享受方便快捷、丰富多彩、安全时尚的远程与近场支付体验。基于全新的支付能力,与各个行业跨界融合,共同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和包安全可靠的远程支付能力,在互联网支付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基于互联网,中国移动向用户提供通过PC或手机终端完成网上购物、充话费、生活缴费等业务。目前,已接入优质互联网商家(京东、当当等)3 万余家,上千个生活缴费事业项目拓展到全国 31 个省,全行业覆盖最广、缴费项目最多。已与 100 多家全国和地方银行建立合作,拥有庞大的资金流量。2016 年,全网注册用户超过 2 亿,全年月均使用用户超过 1 个亿。预计全年业务累计交易额超过一万亿,且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快捷时尚的近场 NFC 支付能力,汇聚支付亮点,成为各行各业的新宠儿。基于 NFC-SWP 标准,将日常所用的公交卡、银行卡、工作证、会员卡等装进手机里,让用户在便利店、商场、公交地铁享受刷手机消费的全新支付体验。截止 2016 年 11 月中旬,可下载的卡应用接近 190 个,包括 82个金融应用,76 个带市政公交功能的应用;全网和包 (NFC) 业务用户 1334.4 万。为了迎合众多苹果手机用户,2016 年推出了针对苹果手机的全卡产品、以及手环、苹果皮等可穿戴设备,将会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全新的近场支付将助力经济增长,改善公共服务质量,节约公共资源。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将吸引更多用户,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中国移动积极拓展市场,加大对受理环境的改造。预计在2016年底将实现“百城百校”的目标,即全国范围内百座城市的公交地铁,百所企业学校的校企一卡通均实现 NFC 手机刷卡。多种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企业用户资源共享。中国移动和包不但为个人用户提供精彩丰富的远程、近场支付服务,还为企业客户量身定制资金收付、资金归集及下拨、批量付款等服务,还提供电子券和话费赠送等电子化营销服务等个性化解决方案,与社会行业和企业共享 8 亿中国移动用户资源。中国移动自主研发搭建了 TSM(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开放平台,力求跨界合作,互利共赢。打造全球最大的 NFC 应用开放平台,具备应用接入、测试、上传、发布、下载、删除共赢的移动支付生态圈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11 网络软件化,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网络服务传统 IP 网络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变革的阶段,基于 SDN 和 NFV 的网络软件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网络架构和基础协议方面都会产生深刻影响。中国移动正在云计算、网络、终端等环节加速引入新技术,推动通信基础设施向软件化转型。在专线领域,基于SDN技术可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可管理的 vCPE 终端,替代传统重载的 CE 设备,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为用户提供自助开通管理VPN的功能,减少了运营开销。在云计算领域,提供了基于 SDN 架构的 VPC 业务,除为用户提供基础计算、存储外,还可提供虚拟防火墙、虚拟负载均衡等服务,并对用户开放了可定制的灵活管理界面。在骨干网方面,可利用 SDN 进行流量优化,保障重要客户的服务质量。企业总部 企业总部vCPEvCPE统一控制节点vCPE企业分支 企业分支 企业分支传统专线以宽带为核心全手工部署、配置及开通开通时间长达数周增值业务缺乏,客户满意度低不支持 VPC 多租户新型 S-VPN 以服务为核心vCPE 即插即用集中的控制与业务管理提供即使、按需的增值业务:DDos、IPS、BOD、Qos. .支持 VPC 多租户,实现灵活等应用管理功能和SIM卡空间分配、安全认证等管理功能。采用“开放合作、竞争发展”的策略,与各行业进行跨界合作,开放 NFC 能力(包括客户端调卡能力和 NFC 平台对接能力 )。2013 年,中国移动与银联已经完成了首次跨行业TSM平台对接。未来将延续开放合作的道路,充分发挥中国移动的用户群以及规模优势,探索商务模式,引导打造共赢的移动支付生态圈。 JOEE /14 15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4 自主研发专用通信芯片模组,支撑多种物联网应用随着物联网业务不断发展,无线模组在更多的行业重要性逐渐突显,中国移动聚焦“能源、汽车、安防监控、家电、摩托车”等行业市场,推出数十款 2G/4G 通信模组。物联网专用通信模组采用高集成化设计,全面提升产品抗潮防湿、抗震动等性能,并以严格的质量管控形成车规级、工业级产品。2016 年 11 月 15 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国移动举行了以“共建安全生态、共享万物互联”为主题的品牌发布会。隆重发布的首款内置eSIM的芯片及模组,面向远程抄表、车联网、智能家居、可穿戴、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应用场景,为海量客户提供低成本、低功耗、高安全性、高稳定性、高集成度的终端产品及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设备定位、金融终端、医疗终端、远程抄表等行业领域与合作伙伴完成产品设计和测试,并逐步推向市场。预计2016年全年模组销量可实现150 万片,自主品牌占比超过 90%。5 数十款数字化物联网产品,服务上千万物联网客户中国移动依托开放平台、物联网专网、通信模组的核心优势,在个人家庭市场方面,聚焦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和车联网等市场,推出标准数字化产品路尚、行车卫士、和路由、找Ta 等,并通过十多种电子渠道(智品商城(自有)、移动商城(自有)、天猫、京东等)销售。在物联网行业应用方面,中国移动聚焦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园区、智能照明、安防监控、智慧金融、智慧农林、节能环保和智慧城市等行业应用领域推出“云-管-端”一体化的行业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提供物联网行业解决方案相关咨询、设计、集成、运维等综合服务。2. 物联网1 中国移动依托物联网专网“云-管-端”核心能力,服务20000+行业合作伙伴,为 3800+ 万物联网终端提供通信服务,推动产业开放、合作、共赢。中国移动把握“互联网 +”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物联网。面向未来,中国移动推出大连接战略,提出在今天中国移动已有 8.6 亿用户的基础上,使中国移动的连接总量在 2020 年翻一番,即连接总量要超过 17.5 亿。中国移动在全球率先完成了基于 3GPP 标准的 NB-IoT 端到端商用产品实验室验证,并启动端到端外场试验。与此同时,中国移动还启动了国内首个基于 3GPP 标准的 eMTC 端到端商用产品的实验室测试。 开放的 OneNet 云平台,降低企业成本中国移动物联网开放平台是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基于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特点打造的开放平台和生态环境,适配各种异构网络环境和协议类型,支持各类传感器和智能硬件的快速接入和大数据服务,提供丰富的 API 和应用模板以支持各类行业应用和智能硬件的开发,能够有效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和部署成本,满足物联网领域设备连接、协议适配、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大数据分析等平台级服务需求,平台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截止2016年11月,平台接入设备近500万台,平台开发者人数达 20000 余人,注册企业用户数达 2000 多家。 3 物联网专网专卡,提供高可靠、广覆盖的连接服务物联网专网是中国移动为了适应数量急剧增长的物联网终端,保障丰富的码号资源以及高质量的可靠网络,而搭建的一套物联网业务专属通信网元设备,以及专属的 11 位长的 147 号段、13 位长的 10648 号段等码号资源。物联网专网卡(简称物联卡)具有如下特点:一点接入,全网服务,无漫游费;提供测试期、沉默期计费以及流量池计费;提供自助账务信息查询和告警服务;提供通信状态查询及告警服务;提供位置定位能力及空中写卡能力,为用户开放API接口,方便用户运营和维护物联卡。截至11月底,中国移动物联网专网已支持 2G、3G 和 4G 业务,物联卡用户数超过 3800 万。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可靠终端GIS 地图智能告警专业后台650 度耐高温阻燃、IP66 防水防尘可视化管理,一目了然针对停电、误开灯、单灯故障智能告警可针对复杂使用场景制定个性化的场景模式 JOEE /16 172020行动计划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前言壹贰中国移动致力做行业“互联网+”的助力者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2020行动计划 高可靠、智能化的数据中心网络,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互联中国移动拥有全球最大的 100G 传输网络和全球领先的 IP 骨干网,数据中心采用 100G 带宽直连骨干网,总出口超过 30T,网络可用性达到 99.999%。基于 SDN、NFV 技术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灵活配置,实现网络资源和云资源的协同调度和灵活应用,为客户提供云网协同的高品质体验。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网络中国移动云计算产品体系3. 云计算中国移动依托遍布全国的云计算资源和全球可达的精品网络,助力行业客户从传统 IT 向云计算转型,为“互联网 +”提供新型基础设施。基于运营商独有的云网协同优势,使服务触达最广泛的用户,使用户享受最佳的体验。1 遍布全国、高等级的云计算资源,服务全球中国移动拥有遍布全国的数据中心资源,依托北京、广州、呼和浩特、哈尔滨、上海、贵州贵安和香港 7 大集团级数据中心,31 省 +7 超过 100 个省级数据中心,形成“直管 + 全网”辐射全国的资源布局。机柜数量超过 10 万,其中星级机房超 70 个。中国移动致力构建低能耗、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引入场地优化、智能冷却、电源改造等诸多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能效价值,其中呼和浩特和哈尔滨绿色数据中心,设计 PUE 达到 1.4 以下。中国移动倾力打造“移动云”,规划建设全国规模最大的资源池布局。基于广州南方基地、北京国际信息港、哈尔滨、呼和浩特、长沙构建 5 个大规模云计算资源池,辅以 31 省边缘节点。资源池之间通过专线互联,实现业务跨区域的高速、低延迟、大带宽、高 QoS 互通。通过全网协同,既满足热点地区的资源需求,又提供低成本的绿色数据中心资源,更覆盖属地化资源诉求,为客户提供高等级资源服务。中国移动云计算资源分布为行业“互联网 +”打造精品能力3 自主可控的云计算产品,获得业界权威认证移动云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存储、安全等核心技术,率先通过ISO20000、ISO27001 认证,及公安部等级保护测评(DJCP)三级评测;首批通过工信部的可信云服务认证,并获得可信云金牌运维认证,电信级运维保障确保业务不中断,数据不丢失、不泄漏;通过国际权威云安全 C-STAR认证,可为客户提供高等级的 DDOS 防护等安全服务,是政府采购云服务的首选云服务商保障客户系统的安全可控。资源布局(云资源池)(云资源池)(云资源池)(云资源池)中国移动(香港)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哈尔滨)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呼和浩特)数据中心南方基地(广州市)国际信息港(北京)(云资源池) JOEE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