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解密独角兽,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密独角兽 共 筑中国未来 新经 济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 调研2018 普华永道独角兽CEO调研2018 解密独角兽 共筑中国未来新经济解密独角兽目录 主席 致辞 主要 发现 第一章 市场概览 第二章 调研分析 机遇篇 洞悉趋势,把握机遇 创新篇 技术为王,数据驱动 人才篇 人才引擎,磅礴动力 运营篇 以攻为守,打造品牌 资本篇 新政迭出,拥抱资本 挑战篇 未雨绸缪,化解风险 趣味篇 大浪淘沙,成功秘笈 第三章 研究方法 01 03 05 09 09 13 17 19 23 27 29 331 2018年,可以称为是中国经济新时代的开局之年,经济增长的引擎逐渐 由投资端向消费端转移。资本的青睐,强劲的内生增长动力和国内市场 的巨大潜力均为创新型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近几年,中国大力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见成效,创新创业呈现出 蓬勃的活力,一批极具潜能的独角兽企业脱颖而出。它们当中,大部分 都在引领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方向,被视为科技 革新的领跑者和经济增长的风向标。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消费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同时也成就了包括 腾讯、阿里、百度和京东等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我们相信,假 以时日,今天的这些独角兽企业也有将成长为未来的行业巨头。 独角兽企业的成长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中国证监会近期推出的新 规,为科技独角兽企业开辟了上市和回归的绿色通道,之后,我们将在 A股市场看到更多超级独角兽的身影。 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消费和服务升级、新技术的场景化应用以及新生 代行为习惯的变迁,被受访企业CEO们视为未来三年最大的发展机遇; 与此同时,新技术和新业务模式的涌现、激烈的人才竞争以及数据安全 等问题,也被高管们视为最大挑战。 主席致辞2 赵柏基 普华永道亚太及大中华区主席 2018普华永道独角兽CEO调研报告勾勒了一幅中国新生代科技领军企业的 商业图景。借调研的契机,我们近距离观察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轨迹、生存 状态和战略布局。企业的领航者们分享的成功法则和趋势洞见,包含以下几个 方面: 技术创新是独角兽企业制胜的核心要素。不同于过去,未来独角兽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将更大程度上依靠技术和数据驱动。独角兽企业要在前沿和原创技 术方面发力,将科技创新转换成商业价值,实现盈利和长期发展。 新一轮消费升级的浪潮孕育了新的商机。80、90后成为了消费的主流,他们 的想法和消费习惯更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便捷化,而技术的进步也让精准 挖掘消费者需求成为了可能。企业应把握机遇,利用场景化思维推动产品开 发和服务升级,提升品牌价值。 开放性人才战略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多数独角兽企业都处于快速扩 张期,吸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打造企业文化是高管们实现未来可持续增长 的优先战略。如何有效吸引、管理和激励以90后为主的员工群体,是独角兽 企业发展的关注重点。企业要给予人才成长的空间,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 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实现共同的愿景。 在市场环境不断颠覆、技术更新迭代提速的现在,资本光环下的独角兽企业需要 加速夯实核心竞争力、积极拥抱新变化,同时把握理性生长的平衡,才能最终经 受住市场的检验。资金链风险、团队管理不善,又或者客户信任度下降等因素皆 有可能导致独角兽企业的黯然离场。客观评估经营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性,提前 做好风险防范,才能行稳致远。 再次感谢百余名企业高管拨冗与我们分享其对科技趋势、行业现状和企业家精神 等议题的思考和洞察,这将帮助我们深入把握独角兽企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为更 多成熟型以及成长型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贵的借鉴,进一步挖掘经济新动能,与 新经济共同成长。3 1.洞悉趋势,把握机遇 新技术的不断出现被超过一半(57%)的受访高管认为是最具影响力的外部因 素。未来三年将是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消费和服务升级、新技 术的场景化应用、千禧一代主力消费人群的崛起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消费增长等 被独角兽企业CEO们视为未来1-3年的最大机遇;与此同时,适应技术革新、消 费者行为的变迁及新业务模式的涌现被高管们视为最大的挑战。 2.技术为王,数据驱动 大数据被76%的高管们视为是未来1-3年对于业务发展和产品研发最具影响力 的新兴技术,仍在人工智能(67%)和云计算(42%)之前独居榜首。调研发现, 在披露信息的受访企业中,有超过六成的独角兽企业研发投入占总成本比率在 20%以上,显示出独角兽企业不惜重金,打造技术优势。此外,科技驱动型的 独角兽企业占比最高,有40%的受访企业视技术和数据为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 势,且运营时间较长的独角兽更倾向于将数据视为其最核心竞争优势。 3. 心无旁骛,合作共赢 超过半数(54%)的独角兽企业倾向于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实践各种不断涌现的 新技术,远超内部研发(23%)和人才招聘(12%),傲居榜首。他们更希望关注自 身擅长的技术领域,开放合作和共赢是其最大化层出不穷新技术应用的主要途 径。 4. 拥抱资本,以攻为守 控制成本和增强盈利能力并未入围独角兽企业未来1-3年的三大优先战略,多数 企业更关注人才(77%)、品牌(74%)和企业文化(71%),反映出中国市场依旧 处于高速发展期,独角兽可以从市场上获得较充裕的资本支持。 5. 义无反顾,打造品牌 独角兽企业高管们将品牌打造视为未来三年的三大优先战略之一。新生代消费 习惯和主张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理解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深层次需求,并相应 调整营销渠道和市场战略,是独角兽企业面临的挑战之一。超过半数的受访独 角兽企业的营销成本占总成本的比率在20%以上,充分体现出独角兽企业对 于品牌和市场的重视程度。社交媒体是独角兽普遍认为最有效的市场和营销渠 道,其次是合作伙伴和意见领袖。 主要发现4 6. 功成名就,时不我待 四分之三的受访独角兽企业运营时间在八年以内,四分之一企业运营时间甚至不 满四年。身处一个快速迭代、风口频现的时代,新创企业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加 速奔跑,在比以往更短的时间内实现华丽转身功成名就,跻身于头部公司的行 列。接近七成的独角兽创始团队中有两次或以上的创业者,体现了独角兽企业高 管们强大的创业基因,及越战越勇的魄力。 7. 人才引擎,磅礴动力 独角兽企业掌门人以70后和80后为主,员工平均年龄处于25-30这一年龄段。鉴 于多数独角兽企业都处于快速扩张期,高管们将吸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打造 企业文化分别视为排名首位和第三的未来可持续增长的优先战略。最紧缺人才类 型为技术开发能力(71%)、企业高级管理能力及领导力(65%)、市场营销能力 (57%)。此外,超过六成的受访企业表示每12个月之内会有组织架构的改变, 传统企业往往不会有如此高频的组织架构变动,这体现出独角兽企业对组织灵 敏度的高要求,另也说明员工需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 8. 新政迭出,融资破局 在披露信息的企业中,65%的企业未来两年内有上市计划。适时的政策面辅助 也为初创企业带来上市良机,证监会正在改革A股上市制度以吸引海外上市的独 角兽回归,港交所推出的“同股不同权”机制也颇具吸引力。调研发现,最受独 角兽公司青睐的资本市场为港股(43%),其次是美股(25%)和A股(23%)。 9. 立足本土,掘金海外 受访独角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首选地区是亚太(31%)、“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19%)和北美(18%)。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和日韩被独角兽企业视为最佳亚太投 资地。另有约五分之一的受访企业表示目前暂无海外扩张计划,或许这主要得 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规模,多数企业选择先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再去海外市场开疆拓土 。 10. 未雨绸缪,化解风险 独角兽企业经历的主要危机类型包括资金链风险、人才被竞争对手挖角和客户 信任度下降等。目前有近五成的独角兽企业尚没有危机应对计划及预案,因此 企业应未雨绸缪,做好风险防范,同时要积极拥抱颠覆性的变化,理性生长才 能经受住市场的检验。欢迎参阅普华永道独角兽CEO调研 2018 。 笼罩在资本光环下的独角兽,真容若隐 若现,为了近距离了解独角兽的企业生 态和发展轨迹,普华永道开展了面向中 国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高管的调研。 独角兽有珍稀之意,可遇而不可求,互 联网时代带来了商业的变革,也见证了 独角兽企业诞生频率和速度的加快。中 国并肩美国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最多的 市场。中国独角兽在行业、资本和发展 轨迹上,与美国有差异,但也不乏相似 之处。中国独角兽的发展生逢其时,政 策上的助推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为其迎 来了资本市场的黄金时代,机不可失, 失不易来。 第一章: 市场概览 5 注:如无特别标注,市场概览部分的数据皆来自鲸准数据和普华永道分析,统计时间截止到2018年3月底。 6 地域分布 按数量统计,独角兽企业多扎堆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四地,这不仅 归功于这些地区的创新水平和技术成熟度、高素质人才汇集及政策落地的便捷 性,也得益于区域内头部科创公司的带动作用。 行业分布 独角兽企业涵盖了电子商务、金融科技、消费生活、交通/汽车、医疗健康、教育、旅游、房 产家居、企业服务、物流、文娱传媒/体育/社交媒体、硬件和新兴科技等领域。 各行业独角兽数量占比 苏州 杭州 武汉 北京 上海 深圳 广州 厦门 香港 南京 36% 1% 1% 1% 2% 25% 2% 2% 12% 2 7% 2% 3% 4% 4% 5% 5% 5% 8% 9% 9% 11% 11% 12% 12% 新兴技术 旅游 其他 房产家居 教育 物流 硬件 医疗健康 消费生活 电子商务 金融科技 交通/汽车 文娱传媒/体育/ 社交媒体 企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