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乡村振兴已是国家战略 : 乡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新战略的出现表明,农村建设发展已经上升为最高国家战略,在当前三农问题凸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及农村贫困人口集中等现实背景下,该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仍将有广泛而密集的配套政策出台,从而持续驱动农村建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从 2018 年起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进入了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的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牵头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已经印发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的细化政策也处于酝酿之中,三农工作新阶段的新政策有望在后期密集落地。 乡村振兴担负的历史使命 : 首先,通过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重点领域,且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其次,未来单独依靠城镇化这一架马车拉动经济压力较大,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 ;最后,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而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 , 乡村 振兴战略可以有效改善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状况 。 乡村振兴所蕴含的市场机遇 :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给市场提供一些全新的机遇 : 农业强 :新一轮的农村建设启动 农村美 :“绿水青山”更为长效 农民富 :大众消费基础更为扎实 风险提示: 1. 农村基建投资持续 低于预期; 2. 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 Tabl e_Title 2018 年 07 月 24 日 乡村振兴战略:历史使命与市场机遇 新经济研究系列之九 Tabl e_BaseInfo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陈果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10001 chenguoessence 021-35082010 彭玮骏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8040003 pengwjessence 夏凡捷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70002 xiafjessence 相关报告 关于中国新经济的十大思考 2018-01-05 国内外共同作用,迎接第三次进口替代浪潮 2018-02-06 全方位解码“独角兽” 2018-03-03 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与结构分化 2018-03-11 CDR 全解析及我们的思考 2018-03-28 长风破浪,信息革命助力新经济 2018-05-03 2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乡村振兴已是国家战略 . 3 1.1. 十九大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稳步进行 . 3 1.2. 振兴乡村战略承前启后,三农工作进入新阶段 . 5 2. 乡 村振兴担负的历史使命 . 7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乡村振兴 . 7 2.2. 城乡协调发展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 . 8 2.3. 乡村振兴有助减缓农村老龄化趋势 . 9 3. 乡村振兴的 机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 10 3.1. 农业强:新一轮的农村建设启动 . 10 3.2. 农村美:“绿水青山”更为长效 . 11 3.3. 农民富:大众消费基础更为扎实 . 12 图表目录 图 1:乡村振兴“三步走”目标任务 . 3 图 2:乡村振兴战略要点 . 3 图 3:部分省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一览 . 5 图 4:国家三农政策演 进历程 . 5 图 5: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现实背景 . 6 图 6: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较农村仍有较大差距 . 7 图 7:省份间的人均纯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乡村振兴理当因地制宜 . 7 图 8:三大产业对于 GDP 贡献情况 . 8 图 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弱势 . 8 图 10:农村的消费能力空间大,后劲足 . 9 图 11:各年龄层人口结构变迁 . 9 图 12: 2010 年农村老龄化已高于城镇 . 10 图 13:近年来村 庄公用设施建设投入增长较快 . 11 图 14:农村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远远不足 . 12 图 15:国家财政对扶贫的投入近年来增长迅速 . 12 图 16: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较快 . 13 图 17:城乡每百户平均耐 用消费品拥有量 . 13 表 1: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扶持乡村振兴 . 4 表 2:中央一号文的“三农”主题步入新阶段 . 6 3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乡村振兴已是国家战略 1.1. 十九大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稳步进行 乡 村振兴战略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指出要按照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要求推进现代化农村建设。新战略的出现表明,农村建设发展已经上升为最高国家战略,在当前三农问题凸显、城乡二元结构突出以及农村贫困人口集中等现实背景下,该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仍将有广泛而密集的配套政策出台,从而持续驱动农村建设。在十九大之后的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乡村振兴的 “三步走”规划 ,以及重塑城乡关系、改善农村经营制度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要点。 图 1: 乡村振兴“三步走”目标任务 图 2: 乡村振兴战略要点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018 年来,中央出台了更多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从战略层面上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建设之于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地位。 2018 年初,中央公布了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部署实施正式开始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 初稿亦在此期间形成。在此后的两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央均对农村问题做出了重要表态,而在 2018 年 7 月 5 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胡春华进一步强调了要部署落实战略规划,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 另外,根据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 2018年 7月 17日的发言,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2022 年)已于近期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 。 据 经济参考报 报道 , 乡 村振兴法目前已经启动了立法相关程序,到 2020 年之前有望正式发布 ,随着政策的持续落地,乡村振兴战略或将进入落地实施的快车道。 4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1:中央密集出台政策扶持乡村振兴 会议 /重要讲话 日期 内容 中共十九大 2017 年 10 月 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 立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 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2017 年 12 月 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强调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提出必须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 习近平在江苏徐州市考察时讲话 2017 年 12 月 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中央一号文件 2018 年 2 月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 ;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 。 全国两会 2018 年 3 月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臵改革;改革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提高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 1000 万以上。 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时讲话 2018 年 4 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 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乡村振兴。 中央政治局会议 2018 年 5 月 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2022 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臵,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要求落到实处。 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讲话 2018 年 6 月 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要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移风易俗,为农民减轻负担。 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2018 年 6 月 要注重精准扶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注重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衔接,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有机结合,推动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三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 2018 年 7 月 紧扭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保持定力和韧性,持之以恒抓好各项举措落实,不断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习近平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 2018 年 7 月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臵,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 资料来源: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国家发改委,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各省市的乡村振兴战略政策 。 一方面 , 各地根据自身的地域特点提出了 相应的特色政策,例如辽宁省提出了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升优质白酒产量和发展海洋农业,而贵州省依托其在大数据方面的积淀主推特色电商创业园和电子商务特色村镇;另一方面,各省的政策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共性,体现了国家高度一致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例如各省均提出要发展优势产业、支持乡村旅游业、鼓励农业技术提升等。一部分省份已经发布了乡镇振兴战略的总体规划,例如 山东省于今年 5 月份正式发布了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 年),提出了要优化城乡空间,推动农村新旧动能转换等政策 ,另一部分省份 如 安徽省也已完成了乡村 振兴战略规划的编制,正处于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的阶段。 5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3: 部分省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项目一览 资料来源: 各省政府官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振兴乡村战略承前启后 , 三农工作进入 新 阶段 早在乡村振兴战略正式提出之前,政府已经在各大重要会议和政策文件上持续关注三农工作,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对早期政策的肯定性总结延续,也是对未来发展的新要求。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例,三农工作作为一条重要的主线贯穿了历届大会,关注的重点也不断深化。此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提出、“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开展等也为乡村振兴埋下了伏笔。 图 4: 国家三农政策演进历程 资料来源: 中国政府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中央一号文件是另一大对外公布三农工作政策的窗口。 自 1882 年到 1986 年 中央一号文件6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连续 5 年聚焦三农,之后 自从 2004 年中央一号文件重新聚焦在农业主题起 ,中央一共发布了 15 份一号文件,长期重点关注“三农”问题 。 图 5: 我国“三农”政策制定的现实背景 资料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政策重点的变迁,折射出十几年来中国“三农”问题的矛盾点和中央的着 眼点: 2004-2008 年是第一个阶段:农民收入过低是“三农”主要矛盾,这一阶段主题是农民增收,手段有免征农业税、城市支持农村等; 2009 年 -2014 年是第二个阶段:土地流转成为这一阶段的主题,对农村的改革步伐深入到要素层面; 2015 年 -2017 年是第三个阶段:主题是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现代化、三大产业融合发展、结构调整等。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从 2018 年起中央一号文件的重点进入了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期农村建设的主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正牵头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已经印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细化政策也处于酝酿之中,三农工作新阶段的新政策有望在后期密集落地。 表 2:中央 一号文的 “三农”主题步入新阶段 阶段 年份 主题 关键词 第一阶段: 解决农民收入过低 2004 农民增收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强化对农业支持 200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农业税免征 20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2007 现代农业 现代科学技术、产业体系、经营形式、发展理念 2008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第二阶段: 深化土地流转改革 2009 农业稳定发展 土地流转承包 2010 统筹城乡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 2011 水利改革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阶梯式水价制度 2012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投入、财政投入 2013 现代农业 土地流转、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 2014 农村改革 农村金融、农地改革、农村基础设施 第三阶段: 农村供给侧改革 2015 农业现代化 农村法治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6 农业现代化 农业供给侧改革、绿色农业、补齐短板、产业融合 2017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 第四阶段: 乡村振兴战略部署 2018 乡村振兴 发展提升、绿色乡村、乡村文化、机制创新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7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乡村振兴担负的历史使命 2.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一个字的差别体现出更为坚定的决心。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 :“从现在到 2020 年 ,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 。 通过乡村振兴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领域,乡村相比于城镇,收入和生活质量都依旧存在着较大差距。 图 6: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相较农村仍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 党中央2013 年首次提出精准扶贫,五年来,全国农村累计脱贫 5564 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脱贫攻坚的目标,是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图 7:省份间的人均纯收入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性,乡村振兴理当因地制宜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中央农办主任韩俊曾表示“还要处理好实施乡村振兴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系,这两者是内在统一的,乡村振兴的前提是摆脱贫困,打好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就贫困地区而言, 2020 年之前的乡村振兴,核心还是脱贫攻坚,确保 2020 年现行标准下农31,790 10,772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 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湖南 河南 广西 云南 贵州 四川 江苏 浙江 广东 8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可以预见的是,精准扶贫的重点区域也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实施乡村振兴在短期有利于实现脱贫目标,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因地制宜培育新产业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基因。 2.2. 城乡协调发展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 2017 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 8134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049 万人,城镇化率达到 58.52,比上年末提高 1.17 个百分点。城镇化过去一直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乡差距也被不断拉大,而城镇也日渐面临基建空间缩小,高生活成本等问题,未 来单独依靠城镇化这一架马车拉动经济压力较大,城乡协调发展才能为经济提供长足动力。 图 8:三大产业对于 GDP 贡献情况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城镇化必然是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乡村振兴应该与城镇化并驾齐驱、共同推进。 图 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呈弱势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第三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一产业 0%1%2%3%4%5%6%7%8%9%1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亿) 占全社会比重( %) 9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0:农村的消费能力空间大,后劲足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3. 乡村振兴有助减缓农村老龄化趋势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 65 周岁 及以上人口15831 万人,占总人口的 11.4%,而老龄化问题在农村表现得更为突出。 图 11:各年龄层人口 结构变迁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 注 : 2017 年数据为抽查数据,其余年份为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按照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2010 年农村老年人口(按照 65 岁及以上算) 6665 万人,城镇老年人口 5225 万人,不仅在数量上更多,在比例上,农村老年人口占比 10.06%,城、镇老年人口占比分别 7.68%和 7.97%。另外,彼时位于 55-74 岁的人群农村( 11790 万人, 17.8%)也显著高于城镇( 9616 万人, 14.4%),这部分人口将在 2020 年成为老龄人口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12.20%12.40%12.60%12.80%13.00%13.20%13.40%13.60%13.80%14.00%14.20%14.4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乡村社零总额(亿) 乡村社零占全社会比重( %) 0%20%40%60%80%100%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17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10 投资策略 主题报告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2: 2010 年农村老龄化已高于城镇 资料来源: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乡村振兴战略 可以有效改善日趋严重的农村老龄化状况。 目前外出务工的收入优势缩小且外出务工人员积累了技能和经验,所以回乡就业和创业具有现实基础,安庆市就提供了一个很鲜活的例子。据国家统计局安庆调查队安庆市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成效调研报告中数据显示, 30 名受访者最后一年外出打工时月平均收入为 5667 元,返乡创业后的人均月收入为 6247 元,平均水平较打工时增长了 10.23%。调研结果显示, 30 名受访返乡创业者之前多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务工,回乡创业从事工业 22 人,主要为服装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属于农业或农村服务业的有 7 人,主要为畜禽或水产品养殖、休闲观光农业开发等。 3. 乡村振兴的机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大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乡村振兴”战略为“三农”问题 的解决指明了道路, 2018 年“ 1 号文”中明确指出:到 2050 年,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全面实现。 “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 富”是 “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终目标, 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也 给市场提供一些全新的机遇 。 3.1. 农业强:新一轮的农村建设启动 2018 年“ 1 号文”明确指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提出要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从我们统计的历年城镇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占比可以发现,90 年代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向城镇的倾斜越来越大,而农村获得的投资份额持续下滑,到 2017 年已经低于 1.5%。在农村基建落后的短板明显的同时,城镇基建也日益饱和,建设收益持续下滑。因此,在国 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将农村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新一轮农村建设,也就成了必然之举。 “ 1 号文”明确 提出:把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加快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电网、物流、信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其中,农村公路的建设是重点之一,据今年 2 月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在西部的贫困地区建制村通硬化路,中央补助的标准在“十一五”时期是 20 万元 /公里,到“十三五”已经提升到 60 万元 /公里。“十三五”期间已经累计安排中央资金超过 2700 亿元来 支持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仅 2017 年就投入了 700 多亿元。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乡 镇 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