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协同办公市场态势分析报告,2018年03月,细数云端协同办公的变化,云协同办公市场的变化:云协同办公服务重塑市场边界,构建生态业务协同,云协同厂商的变化:云协同厂商已有明显格局划分,但各类厂商业务侧重点各有不同,云协同用户的变化:企业用户更加注重云协同产品的服务能力和安全性,并且2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开始接受云协同办公产品, 云协同办公将产业链各端联系在一起,使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形成协同网络,实现企业内部及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相互协作。, 老牌协同厂商:专注于为大型企业及政务单位做深度定制化业务,同时推出针对中小型企业用户的云端协同产品; 新兴协同厂商:从以任务管理为核心的工具型协同产品向协同办公平台发展,提供即时通讯、文件管理等服务;, 互联网公司:将企业协同办公与即时通讯联系在一起,通过接入不同的应用和服务,把企业所需的各种场景接入到一个客户端,形成办公平台。, 过去三年,企业用户选型云协同办公产品时,其关注点从“品牌的影响力” 转向“厂商的服务能力”; 影响企业用户最终决策的因素也由“品牌影响力”转向“产品安全有保障”。,基于云端协同作业,构建全生态链业务协调 过去企业与产业链各端相互割裂,最终用户被淹没在无穷无尽的信息源中,云协同办公打破了这种壁垒,将企业与产业链各端连接在一起,企业内外部及合作伙伴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相互协作,随时随地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在喜欢的设备上进行沟通协调,实现企业与产业链各端的深度协同。,企业,直接合作伙伴A,直接合作伙伴B,间接合作伙伴,产业链,间接合作伙伴,洞察、获取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数据驱动企业运营,推进企业与产业链各端深度协同,企业与产业链各端进行连接,云协同平台,用户,合作伙伴,客户,云端协同办公服务重塑企业与市场边界 过去企业内部的管理及与外部的沟通更多的遵寻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内部的信息传递、外部的沟通协作需要层层递进,管理层级较多,组织界限明显,面对日益复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云端协同办公服务打破了原有办公方式的壁垒,以企业自身业务为核心将各种供需和合作关系连接起来,使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形成协同网络,构建高效协同组织。既弥补了企业自身资源不足的劣势,又有利于对整个服务生态的全局化管理,提高了整体的办公效率。内外协同企业,全局化管理,信息同步资源共享,实现,典型厂商泛微,为大型集团化企业和政务单位做深度定制管理业务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标准化的移动协同OA平台提供轻量级的一体化云OA平台,以任务协作、流程审批、沟通为核心,可与PC、移动、第三方应用等多端口对接。,老牌协同厂商作战方式,一方面专注于以满足中大型组织的流程审批和协同工作为核心需求的市场的同时,另一方面推出自己的云端产品,同时与微信、钉钉等移动应用打通,为用户提供全平台协同办公系统。,老牌协同厂商锻造“深度”内力 T研究通过对云协同办公市场的调研,将其分为以下三类:老牌协同厂商、新兴协同厂商、互联网公司。不同类型的厂商进入市场的方式及提供的服务有所差异。老牌协同厂商(部分),典型厂商Worktile,收费模式:10人以内免费,免费功能有消息、任务、日历、网盘服务对象: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工具型软件核心功能:任务管理协同其他功能:文件管理、即时通讯、OA系统产品特色:不限存储,以满足中小型企业的任务管理和协同工作。,新兴厂商强化“特色”技能新兴SaaS协同厂商(部分)新兴SaaS协同厂商作战方式这类厂商主要以任务管理协作起家,同时各厂商基于自己的产品特性,提供如即时通讯、文件管理等功能,,适用对象:适用于中小型企业的平台型产品核心功能:统一通讯收费模式:免费,但在扩定DING次数和网盘扩让方面收费其他功能:第三方应用与服务、OA系统、文件管理产品特色:将沟通与协同办公整合到一起,互联网公司作战方式,钉钉、企业微信这类互联网公司主打移动办公平台,从企业沟通切入,将企业协同办公与即时通讯联系到一起。厂商自己开发一些基础的OA功能,然后通过第三方集成将一些优质功能聚集在一个产品内,形成一个开放平台,满足企业多种需求场景。典型厂商钉钉,搭建“平台”是互联网公司型产品的优势,互联网公司(部分),54.0%,49.0%,38.4%,38.2%,7.6%,7.7%,12.8%,2015年,2016年,2017年,500人以下73.5%,501-2000人18.8%,2000人以上,“云”应用开始被大型企业用户接受 调研数据显示,近三年2000人以上的企业应用云协同办公产品的数量有所上升。相较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由于体量庞大、组织复杂等特性,其转型是一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可能会对企业内部流程或企业文化造成冲击,但转型利大于弊,不仅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还能不断改善客户体验。而云协同办公产品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可以打通企业内部各单位、部门、组群、员工之间的信息孤岛,整合各种资源,包括与外部合作伙伴及客户的联系,打破了时间、空间、组织的界限,使企业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办公效率,大型企业可以以此为云转型进行试水。云协同办公企业用户规模变化,63.9%63.0%,44.5%41.2%41.2%,品牌影响力大产品功能丰富产品性价比高厂商产品更新发版能力强产品应用成熟,2016年,30.5%29.0%28.0%25.0%22.9%,服务能力安全能力产品特点操作体验最佳实践,2017年,54.9%,38.8%34.7%27.9%26.4%,品牌影响力大产品性价比高厂商产品更新发版能力强产品功能丰富产品应用成熟,2015年,28.7%24.7%24.7%23.5%22.9%,产品安全有保障品台开放性较好操作体验佳品牌影响力大售后服务有保障,2017年,57.6%52.5%52.5%,39.8%39.0%,品牌影响力大产品功能符合企业的管理需要性价比高出于产品与服务一体化目的考虑售后服务有保障,2016年,64.6%,30.6%29.1%27.1%25.0%,品牌影响力大售后服务有保障出于产品与服务一体化目的考虑产品功能符合企业的管理需要性价比高,2015年,“产品安全”影响最终采购决策,企业用户对云协同办公产品的“服务”和“安全”需求更高 企业服务主要采取“产品+服务”的商业模式,这也是目前行业比较看好的模式之一。对于云协同办公市场而言,其产品涉及的管理流程较为标准化,随着协同产品的越发成熟,各厂商的产品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同质化现象,因此,用户在选型时对其服务能力更加注重。 云计算不能完全杜绝数据泄露、数据破坏和资源侵占等情况,同时无法对计算平台进行评估。因此,随着云协同办公产品的应用普遍,用户对产品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选型开始看重“服务能力”,重构更高效的业务流程和作业方式,实现运营模式升级转型SaaS应用系统有提升了企业全局数据掌控能力上下游合作伙伴都开始采用SaaS产品/服务,公司需要适应这种变化,SaaS的“敏捷性”,满足了公司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IT支撑能力要求获得到SaaS服务提供商搭建的生态链所带来的其他便利来自政策的推动,能够给公司带来一些实际的收益SaaS的应用导入,一定程度控制了IT建设、运维的直接投入公司基于云计算技术平台,重新梳理并规划了新一代的IT业务系统架构公司移动作业方式的实践,直接带动了SaaS应用的导入,来自高层的直接推动,以SaaS应用为切入点积极尝试新的技术模式作为尝试并且SaaS应用能够满足当前业务支持需求,14.2%,19.4%,27.0%26.1%23.2%22.6%21.3%20.3%,18.1%,26.5%22.7%,SaaS实践所期待的业务成果,颠覆需求提前预测,未知的客户需求,或者创造新的客户需求,同时构建新的行业价值链,重新定义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创新需求利用各种创新技术,扩大了客户互动范围,改变其在所处业务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或者尝试开拓新市场,寻找新的业务收入机会。优化需求,通过优化当前运营模式的效率,积极升级产品和服务,改善客户响应,增加新的交付渠道,为客户呈现更出色的服务体验。,企业的消费升级才是推动云端协同服务发展的基础 在消费级市场发生大规模消费升级的同时,企业服务市场也进行着他们的升级。过去企业在部署云端应用与服务时,更多的追求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优化,但是现在,大部分企业更加关注技术的创新及新领域的开拓,更有甚者,部分“头脑强大”的企业开始挖掘新的客户需求,创造新的生态,系统。,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