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16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2016 ) 风险评估、政策模拟及其治理 “中国宏 观经济形 势分析与 预测”课 题组 上海财经 大学高等 研究院 二一六 年七月 报告摘要 在 中国正处于以全面深化 改革跨越中 等收入陷阱 的关键时期,近年来中 国宏观经济 的 持续下滑 , 实体经济 整 体疲弱, 给 实现 2020 年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伟大 远景目标 带 来许多挑 战。课题 组 认为: 由于经济政策 缺乏系统性 和前瞻性, 治理管控氛 围导致市场 信号紊乱, “国进民 退” 加 剧,有 效去 杠杆不 足,致使结 构和 资源配 置扭 曲,经济 主体 对 未来 经济 信心 缺失 ,产出 缺 口难以 收窄 。 具体 表 现在居民 消费 倾向下降 明显 , 民间 投资 增长 出现 断崖式 下滑 ,外企 与民 企 持续 外迁,人 民币 贬值压 力和 资本外 逃风 险依然 存在 , 用工 成本 持续上 升,劳动力 市场用人 需求 疲弱, 企业 违约风 险陡 显,商 业银 行坏账 大幅 上升,系统 性金融 风险 居高不 下。并且 , 在增长乏 力 的同时, 通 缩风险依 然 存在。 基于 IAR-CMM 准结构宏 观经济预 测 模型的情 景 分析和政 策 模拟所得 的 预测,课 题 组 测 算, 2016 年下半年 中 国经济增 长 率将继续 下 探, 具 体预 测结果如 下 : (1 ) 在基 准情景下 ,2016 年 1-5 月总体经济数据的回 升 ,主要源于 国有资本 驱 动的大规 模 基建投资 与系列 楼 市刺激 政策 带来的 部分 热点城 市房地 产 暴涨 ,此类需 求侧 刺激政 策不仅 其 短期 保增 长 作 用已呈现 边际 递减趋 势, 而且没有 从 根本上 解决 经济发 展和 改革中 深层 次动力 机制 问题, 由 此带来 的中 长期副 作用 还会延 滞供 给侧结 构性 改革和向 现代 市场 经济 转型的步 伐 。 尤其 在房地产 领域 ,不但同时 存在部 分热 点城市 价格 泡沫破 裂风 险与多 数城 市房地 产高 库存难 去 的风险 ,更 重要的 是, 该行业 占用 了 大量 金融 资源, 抑制 和 延滞 了对 供给侧 改革 至关重 要 的新兴 产业 的发展 。 加 之当前 全球 经济疲软 ,以英国 脱欧 和美国 总统 大选等 事件 所引发 的外部环 境 不确定性 的 持续,使 得 中国经济 在 短期内很 难 借助外力 回暖 。 展望 2016 年 下半年, 经济 形势依然 不容乐观, 压力重重。 所有这些 现 象都表明, 在经 济 发展机 制没 有理顺、市 场化的 经济 发展动 力受 梏 的 背景 下, 内部 经济结构的扭 曲、 外部 经 济环境 的波 动、内外 金融 风 险的 发酵,使 得经 济内生 性下 滑的压 力仍 在加剧 ,难以 形成 稳定的复 苏 基础,因 此 中国经济 继续 下行仍然 是大概率 事 件。课题 组 对中国宏 观 经济 2016 年下半年 表 现的主要 判断 如下: 考虑到宽松货币和财政政策对通胀的滞后影响, 最近部分 城市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升, 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食 品价格与PPI 的上升预期,课题组认为广义通胀的风险也值得密切关注。 预测 2016 年全年实际 GDP 增速约为 6.4%,而经校正后的 GDP 增速约为 5.9%。同时,2016 年中国 CPI 增长 1.9%,PPI 下降 2.8% ,消费增 长 10.1%,投资增长 9.6%,进口下 降 5.7%, 出口下降 4.2%,M2 增长13.3%,年内人民币兑 美 元汇率将 会 贬至 6.9 CNY/USD (一年期人 民币无本 金 交割远期 外 汇交易价 格 所隐含贬 值 幅度); (2 )乐观情 景 1-5 月的刺激政 策伴随着 5.3%的长期均 衡劳动生 产 率的提高: 导 致 2016 年下 半年失业 率 低于基准 0.3 个百 分点, 全年 实际 GDP 增长 6.85%, 参考校正 GDP 增速 6.27% ; (3 ) 悲观 情景 1 主要发达 经济体平 均 增速低于 基 准 0.5 个百分点使得 2016 年下半年我国出口 下 降 1.5%:导 致 全年实 际 GDP 增长6.34%,校正 GDP 增速为 5.82%; (4 ) 悲观情景 2 1-5 月刺激政 策 没有伴随 长期均衡 劳 动生产率 的 改变:导 致 2016 年下半年失业率 高 于基准 0.93 个百分点 ,全年实 际 GDP 增长 5.62%,校正 GDP 增速为 5.15%; (5 )悲观情 景 3 2016 年下半年 民间投资 增速低于 基准0.8 个百分点: 导致 全年实际 GDP 增长 6.25%,校正 GDP 增速为 5.73%; (6 ) 悲观情 景 4 考虑 过 剩产能行 业 大面积违 约 带来不良 贷款 率截至 2016 年末高于 基准 2.3 个百分点 : 导致全年 实 际 GDP 增长 5.53% ,校正 GDP 增速为 5.1%。按照目前发 展 态势,课 题组判断 ,2017 年中国进一步出 现 经济增速 放 缓是大概 率 事件。 结 合短中长期 的视角来看 ,课 题组对 近年来中国 经济增速持 续下滑的根 本原因及 如何 扭转经济 下 滑趋势有 以 下主要观 点 : 1. 近 年来中国 经济增速放 慢, 最主要 的原因并非 是潜在经济 增长率的 大幅下滑。 无论 是 从内在 逻辑 分析, 还是 从历史 视角 的分析 ,或 是量化 的实 证数据 都得 不到潜 在经 济增长 率 大幅下 降的 结论。 首先 ,一个 简单 的判断 就是 :即使 要素 边际收 益递 减规律 发生 作用, 像 任何国 家的 经济一 样, 其潜在 增长 率也一 定是 一个缓 慢下 降的过 程, 绝不会 在短 短几年 内就下滑 偏 离了改革 开 放以来的 经 济增速均 值 约 3 个百分 点;其次 , 当前中国 经 济国企 做 大 的现象 愈演 愈烈, 民营 经济的 发展 空间进 一步 受到严 重挤 压,各 类资 源配置 扭曲 大幅度 上 扬使得 其配 置效率 持续 下滑, 加上 民间投 资、 消费双 双下 滑,经 济主 体的信 心没 有得到 改 善,实 际增 长率和 潜在 增长率 的负 向缺口 不可 能缩小 ;再 次,不 要低 估改革 开放 和民营 经 济大发 展的 威力。 历史 表明, 如能 进行市 场化 深层次 制度 性改革 ,提 高市场 效率 和激发 人们的积 极 性是关键 , 会对潜在 增 长率产生 意 外的极大 效 果。 上 世纪 80 年初翻两 番的目标 , 上世纪 90 年代初小平 南 方谈话和 随 后确立市 场 经济体制 改 革目标 , 及 本世纪初 加 入 WTO 的 例 子都说 明了 此点, 这也 被四位 俄罗 斯裔经 济学 家近期通过 模型的 量化 分析得 到了 类似结 果:改革 与 不改革对 经 济增长的 影 响差别巨 大 ,年增长 率 相差近 3 个 百分点, 其 结论和上 面偏离改 革 开放以来 的 经济增速 均 值约 3 个百 分点相同 。 2. 当 前中国经 济持续下滑 的原因是多 方面的,直 接原因是经 济政策的导 向目标出 现混 乱 。近年 来很 多政策 缺乏前瞻性 和 系统 性性 ,政 策目标 经常 随意改 动, 对经济 主体 的经济 激 励机制 也出 现问题 ,对 市场释 放了 大量混 乱的 信号, 产生 了很多 政策 不确定 性,市场运 作 机制受到损 害,市 场配 置资源 的有 效性下 降,市场主 体由 此对未 来的 信心严 重受 挫。这 种混 乱 直接 体现 在 ,各 政府 部 门在 贯 彻落实 中央 决议精 神的 执行力 上和 应对经 济下 滑的具 体举 措 方面 都有 较 大 问题 ,也就 是: 十八届 三中 、四中 、五 中全会 所提 出的决 议精 神和发 展 理念没 能真 正得到 有效 执行和 落地 ,没有 进行 深层次 市场 化制度 改革 ,许多 领域 改革推 而 不动, 停歇 不前甚 至是 倒退, 不作 为甚至 反向 作为的 现象 严重, 民间 信心不 振, 导致了 决 议和现 实反 差巨大 的严 重激励 不相 容,改 革和 发展及 稳增 长在打 架, 在稳增 长短 期方面 的 具体对 策和 举措上 出现 了偏差 ,发 展的逻 辑和 治理的 逻辑都出现 了很 大问题 ,没 有解决 好 两者间 的相 辅相容 的辩 证关系 ,没 有解决 好是 “政府 还是 市场, 是国 企还是 民企 ”这样 “ 谁去做 ”和 “怎么 做” 的关键 性、 方向性 问题 ,思维 僵化 ,仍然 还是 一如既 往的 “重政 府轻市场 、 重国富轻 民 富、重发 展 轻服务” 。 3. 中 国经济中 短期内要恢 复较高增速 ,经济政策 的科学制定 仍然起到关 键作用。 如果 财 政政策 和货 币政策 不与 结构性 改革 相挂钩 、相 融合、 相促 进,其 增长 效应都 是短 期的, 治 标不治 本, 并且从 实际 效果看 正呈 现边际 递减 的趋势 。当 然,如 果一 定要以 短期 稳增长 为 前提来 考虑 宏观政 策应 对选项 ,课 题组认 为, 在经济 下行 压力增 大, 且货币 政策 宽松的 效果有限 的 情况下, 当 前最适宜 的 政策选项 是 通过财政 政 策的适度 刺 激和引导 , 控制风险, 确 保经济 在合 理区间 运行 。具体 可实 施更加 积极 的结构 性减 税、减 费政 策,对 冲人 口、土 地成本刚 性 上涨对企 业 的负面冲 击 ,同时加 大 对民生公 共 领域的投 资 并推广 PPP 模式, 其 代 价是需 要适 度增加 财政 赤字。 同时 ,由于 当前 物价水 平相 对比较 稳定 ,还存 在一 定的政 策 空间来 进一 步降低 法定 准备金 率, 向市场 注入 流动性 ,且 其对投 资促 进的政 策效 果要比 简单 的 降息 好, 但要 注意 有效、 定向 降准, 以防 止普降 可能 带来的 金融 资源错 配的 进一步 恶化。 4. 中国 经济要 实现经济较 高增长的长 期可持续性 ,就必须推 进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 ,尤 其 补上良 性制 度供给 不足 的短板 。供 给侧结 构性 改革首 要任 务应该 是体 制机制 的改 革及其 改 革落地 的执 行力问 题。 首先要 解决 好效率 驱动 的问题 ,改 革影响 市场 效率的 不合 理制度 环 境和监 管架 构,解 决政 府职能 定位 的问题 ,以 此解决 好政 府与市 场和 政府与 社会 的治理 边 界,使 之成 为一个 好的 市场经 济。 同时, 不应 人为地 将发 展的逻 辑和 治理的 逻辑 对立起 来 ,将需 求侧 发力和 供给 侧改革 拆分 开来, 将短 期增长 和中 长期发 展割 裂开来 ,那 样容易 引 起争议 ,甚 至可能 有反 作用, 反而 使得改 革的 共识消 解、 动力耗 散。 中国必 须要 进一步 解 放思想 ,坚 持改革 开放 ,提高 市场 效率的 供给 侧结构 性改 革是关 键, 提振民 间信 心是关 键 ,以此 平衡 好供给 侧结 构性改 革和 刺激需 求端 才是关 键, 建立有 效市 场和让 政府 要在维 护 和服务 方面 发挥好 的作 用,提 供各 种所有 制公 平自由 竞争 的环境 ,让 民营经 济大 发展才 是中国应 对 经济困境 的 指标和治 本 之策。 关键词: 宏 观经济预 测 ;政策模 拟 ;情景分 析 ;长期治 理 课题组(成员简介见附录): 负责人: 田 国强 学术顾 问:查涛 首 席专家: 黄 晓东 成员(按 姓 氏拼音排 序 ): 陈杰、 陈媛 媛、 陈旭东 、 程瑾、 李 哲、 林立国 、 宁磊、 王 玉琴、 巫厚 玮、 吴化斌 、 杨轶波 、 杨有智、 张 敏、赵琳 、 周亚虹、 朱 梅 本报告联 系 人:陈旭 东 (021-65903125,chen.xudongmail.shufe.edu ) 目录 概述 . 1 一 、中国 宏观经 济发展 的即期 特征与 主要风 险 . 13 (一)2016 年以来中 国宏 观经济发 展呈 现的主要 特征 . 13 1. 工 业企业 利润小幅 回调 ,实体经 济总 体低迷 . 13 2. 消 费增速 放缓,结 构有 所变化. 16 3. 投 资价格 增速和投 资数 量增速持 续走 低,民间 投资 增速出现 较大 幅度下滑 . 23 4. 全 球贸易 萎缩背景 下, 进出口持 续负 增长,短 期难 改观 . 27 5. 社 会融资 总量大增 ,人 民币贷款 主体 地位未变 . 35 6. 国 际资本 继续流出 中国 ,人民币 汇率 短期温和 贬值 ,长期将 继续 下行 . 38 7. 劳 动力市 场求人倍 率下 降,用人 需求 和求职人 数存 在地区性 、行 业性差异 . 48 (二)中 国宏 观经济下 一步 发展面临 的内 部主要风 险 . 56 1. 通 货紧缩 风险依然 存在 . 56 2. 中 国政府 债务总体 可控 ,但地方 债务 总量较大 ,需 警惕债务 风险 。 . 64 3. 需 要高度 警惕积极 财政 政策对经 济可 能造成的 长期 负面效果 。 . 67 4. 银 行体系 不良贷款 比例 快速上升 . 70 5. 房 地产投 资反弹后 劲不 足、市场 风险 继续 . 78 6. 劳 动力市 场摩擦风 险持 续,刺激 政策 效果未达 到长 期均衡水 平 . 82 (三)中 国宏 观经济下 一步 发展面临 的外 部主要风 险 . 92 1. 美 国经济 持续复苏 . 94 2. 欧 元区经 济整体改 善但 伴随较大 不确 定性 . 95 3. 日 元被动 升值给复 苏乏 力的日本 经济 更添阻碍 . 95 4. 新 兴经济 体表现分 化, 整体低速 增长 . 96 二 、基准 条件下 2016 年中国 主要经 济指标 增速预 测 . 97 三 、不同 情景下 的主要 经济指 标预测 及其政 策 应对 . 100 (一)不 同情 景下的经 济预 测与政策 应对 . 100 1. 全 球增长 持续减弱 . 100 2. 社 会融资 刺激对于 劳动 力市场的 影响 . 102 3. 民 间固定 资产投资 增速 下滑,房 市前 景堪忧 . 103 4. 商 业银行 不良贷款 风险 攀升 . 105 (二)不 同情 景分析基 础上 的政策力 度选 项 . 106 1. 货 币政策 力度需求 . 107 2. 财 政政策 力度需求 . 108 3. 配 套政策 需求 . 109 四 、中国 经济增 长下滑 劣势难 止的原 因诊断 . 111 (一)中 国潜 在经济增 长率 并没有大 幅下 滑的三重 判断 . 111 (二)增 长下 滑劣势难 止是 执行力和 具体 举措出了 问题 . 113 五 、深化 供给侧 结构性 改革为 增长注 入动力 . 115 (一)供 给侧 结构性改 革最 根本的是 有效 市场制度 供给 . 115 (二)供 给侧 结构性改 革必 须注重发 展与 治理两个 逻辑 . 119 (三)供 给侧 结构性改 革需 要解决不 作为 和反作为 问题 . 122 附 录:上 海财经 大学高 等研究 院简介 . 124 附 录:课 题组成 员介绍 . 126 1 概述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项目课题组基于上 财高等研究院中国量化准结构宏观预测模型 (IAR-CMM) 所建立起来的情景分析和政 策模拟,分别从基准情景(假设美联储在 2016 年不升息)、乐观情景(假设 1-5 月的刺激政策伴随着 5.3%的长期均衡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 2016 年下半年失业 率低于基准 0.3 个 百分点)、悲观情景 1(假设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低于基准 0.5 个百分点使得 2016 年下半年我国出口下降1.5%) 、 悲观情景 2 (假设1-5 月刺 激政策没有伴随长期均衡劳动生产率的改变,导致 2016 年下半年失业率高于基准 0.93 个百分点) 、 悲 观情景3 (假设2016 年下半年民间投资增速低于基准0.8 个百 分点) 、 悲 观情景4 ( 假设截止2016 年末不良贷款率高于基准2.3 个百分点)进行 数值模拟, 所得的预测结果显示,2016 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仍然有较大的下行压 力,2016 年全年要实现6.5%-7%的GDP 增长目标困难重重。在以上情景分析结果基 础上,课题组同时根据全社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中长期贷款构造实体经济运行 指数对增长数据进行了校正。尽管课题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仍抱有很强的 信心,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仍然在高位而没有明显下跌,但所有结果都显示中短期 内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容乐观。 在本报告中,课题组提示了短期内中国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部潜在经济风险的 加大趋势,并给出了在不同情景下有助于实现 2016 年 全年 6.5%增长目标(校正增 长目标6.0%) 所需要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组合, 并给予详细的分解说明。 但同时, 如之前系列报告那样,课题组也继续认为,在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增速放缓、产能总 体过剩、债务率居高不下的大背景下,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与结构性改革相 挂钩、相融合、相促进,其增长效应都是短期的,治标不治本,且从实际效果看正 呈现边际递减的趋势。高强度的财政与货币刺激政策中长期代价将十分巨大,尤其 需要谨慎使用。 课题组再次呼吁,中国应将改革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全面推进依2 法治国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个发展 理念上来, 以市场化、 法治化、 和谐发展的结构性改革来同步解决做什么、 谁去做、 怎么做的问题,从根源上解决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大量越位、错位及在维护市场公平 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严重缺位的问题。 为此, 未来需要将需求侧发力和供给侧改革、 短期增长和中长期发展有机结合,其关键是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行松绑放权和市场化 制度性改革,正确理解发展的逻辑和治理的逻辑及处理好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经济走 势及主要问 题 1.消费增速放 缓, 结构有 所变化。 与2015 年相比, 自2016 年年初以来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和实际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2016 年前5 个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 总额名义增速为10.2%,较 2015 年 全年平均下降0.5 个百 分点, 当月实际增速从2015 年12 月的10.7%下降到2016 年5 月的9.7%, 特别地,2016 年4 月的实际增速只有 9.3%, 扣除春节因素的影响, 创下2005 年以来新低。 从分项来看, 家用电器和音像 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以及服装类等名义和实际增速均有所下降,显示了有些类 型商品的市场需求已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增长空间逐渐减少,加上基数的逐渐增 大,由此造成增速逐渐减缓,显现出增长后劲不足。另一方面,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一些商品如中西药品类、日用品类、家具类、书刊杂志类、体育娱乐用品类以及汽 车类消费实际增速平稳或上升,特别是中西药品类,价格有明显的上升,这说明人 们对健康的消费需求强劲。由此说明消费已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结构性变化,随着生 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增长的潜力需通过供需两端 的改革来挖掘。 2.投资价格和 数量增速持 续下滑, 民间投资增速 出现更大幅 度下滑。2016 年以 来, 投资价格延续了2015 年以来的负增长趋势, 且逐渐扩大, 投资领域的通缩风险 持续积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持续下滑,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最严重, 房地产业投资增速次之, 基建投资再次之。2016 年1-5 月,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增长降至9.6%,创2001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更降至4.6%, 低于2015 年同期5.4 个百分点, 已经并将继续严重拖累第二产业投资; 房地产业投 资累计增长 7.7%,与 2015 年同期相比上升 1.6 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投资构成支3 撑。 基础建设投资增长19.75%,高于 2015 年同期1.1 个百分点。 从资金性质来看,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出现大幅下滑,由 2015 年全年的 10.1%继续大跌至 2016 年 1-5 月的3.9%,创历史新低,而制造业和房地产业是民间投资流向的主要行业。课 题组判断,虽然政策性基建投资增速大大高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但在民间投资增 速大幅下滑和地方政府较高的债务压力下,政府难以通过基建投资来达到拉动经济 的目的。 3.全球贸易萎 缩背景下, 进出口持续 负增长, 短期难改观。2016 年1-5 月, 全 国进出口增速持续低迷,出口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负增长,进口跌幅有所收窄,被 动型贸易顺差增速略有放缓; 旅游贸易进口急剧扩张, 导致服务贸易逆差急剧增加, 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很大压力。2016 年 1-5 月,进出口总额为 14101.27 亿美元, 同比下降 8.6%,其中,出口总额为 8138.12 亿美元,同比下降 7.3%;进口总额为 5963.14 亿美元, 同比下降10.3%; 顺差为2174.98 亿美元, 比2015 年同期增加48.37 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6 年1-5 月, 服务贸易总额为3169.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2.5%,其中,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 1098.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8%;服务贸易进口总额为 2070.29 亿美元,同比增长 23.4%;服务贸易逆差为 971.35 亿美元, 比2015 年同期增加204.02 亿美元。 课题组测算, 中国的出口和进 口的汇率弹性 的绝对值都远小于 1,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改善作用有限,也不会 大幅增加进口需求。而出口和进口的收入弹性 4.国际资本继 续流出中国 , 人民币汇 率短期 温和 贬值, 长期 走势下行 。 中国长 期以来的国际收支顺差常态已被打破,2016 年一季度,国际收支总差额为-840.91 亿美元,资本继续流出中国。其中,经常账户差额为393.44 亿美元,比2015 年同 期减少459.08 亿美元; 资本账户差额为-1.12 亿美元, 比2015 年同期减少2.91 亿 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差额为-1233.22 亿美元,比2015 年同期减少106.04 均大于 1,显示出口和进口均对需 求敏感,且出口尤其敏感。因此,中国出口的恢复将主要取决于世界经济回升和国 际对华产品需求的改善。 汇率弹性:汇率每变动1%,引起的出口或进口变动的百分比。 出口收入弹性:主要贸易伙伴国GDP 每变 动1%,引起的出口变动的百分比。 进口收入弹性:中国GDP 每 变动1%,引起的进口变动的百分比。 4 亿美元;此外,净误差与遗漏项为-391.83 亿美元,比 2015 年同期增加 137.68 亿 美元。资本流出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服务贸易逆差部分抵消了贸易顺差对国际收 支的贡献;第二,在美联储加息预期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下,国际资本大幅 流出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波动性也在不断增加;第三,中国资本走出去的步伐在 加快,成为带动国际收支差额下滑和资本流出中国的又一因素。综合以上来看,中 长期人民币依然面临着贬值压力。更长期的汇率走势将受到各国货币政策、中国经 济转型发展以及供给侧改革是否到位等基本面的影响。 5. 通 货紧缩风 险依然存在 。 2016 年前5 个月受以猪肉和鲜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 影响,CPI 有所上升, 同时由于2015 年价格较低的基数效应和以原油为代表的部分 大宗商品价格的回暖以及2016 年春季后房地产的火爆, 带动了PPI 同比增速的大幅 回升。 但从 GDP 平减指数水平值来看, 扣除季节性因素后, 自2014 年一季度以来整 体价格指数基本保持不变, 并且根据课题组的模型预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