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指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健康、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全年地区生产总值首破2万亿元,同比增长7.3%,与2016年持平。投资结构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8%,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工业投资增长加快;居民消费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2%;对外贸易持续回暖,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6%。产业结构向优,广西三次产业增速分别为4.1%、6.6%和9.2%,第二、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增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8%,近15年来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提高。质量效益向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同比大幅提高。物价涨势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同比上涨1.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结束了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全年同比上涨7.6%。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农民工用工总量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近百万人脱贫。开放合作向深,边民互市贸易额、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稳居西部和边境省区第一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积极取缔“地条钢”,有效化解落后产能;采取支持农民工购房、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因城施策”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等措施,促进商品房库存消化周期有效缩短了1.4个月;出台降成本28条为企业减负约400亿元;扶贫、就业和社会保障等薄弱环节财政投入持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北部湾港集群效应持续凸显,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成为广西首批CEPA示范基地。重点行业稳健发展,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去库存加速,住房成交量快速上升,房地产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4%,仍较快增长;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对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14%,金融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3.2%和2.8%,城市空气优良率、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达90%。2017年,广西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能持续提升。广西社会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全年新增3421.4亿元,同比多增804.5亿元。存款增长有所放缓,年末存款余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全年新增2420.8亿元;贷款保持稳步增长,年末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年新增2585.6亿元。信贷结构有所优化,企业贷款占比为68%,固定资产贷款占比为46%,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生产回暖提供了持续有力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涉农、“两权”、扶贫及创业等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对脱贫攻坚和薄弱环节的投入进一步加大。金融体系去杠杆有序推进,货币市场和票据市场价升量减,委托投资及资产托管等表外业务增长有所放缓。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1%,低位小幅回升;小微企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涉农贷款利率仍保持下降,企业融资成本总体2平稳。但信贷资源主要向国有企业及房地产集中,对工业、制造业、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投入不足。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信贷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及一些跨市场金融风险隐患仍需重点关注。银行、证券和保险协同发展,金融改革稳步推进。银行业稳健经营。资产总额和负债总额分别增长8.5%和8.2%;税后净利润增长21.2%,经营状况好转;贷款不良率1.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有所改善;“引银入桂”取得新进展,国家进出口银行进驻广西,村镇银行实现地市全覆盖目标,银行主体不断丰富;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较年初提高1.8个百分点,流动性水平合理适度。证券业稳步发展。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12家;证券交易总额同比下降2.5%。保险业较快发展。新增保险从业人员2.6万人;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0.4%;财产和人身保险保障功能较好发挥。农村金融和沿边金融改革持续推进。“三农”事业部改革进一步深化,县级农商行达标组建工作顺利开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交易平台建设日趋完善,面向东盟的外币现钞跨境调运通道成功搭建,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政府债券发行与置换工作开展顺利。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716.6亿元,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诚信园区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实施启动,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普及度提高;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机制日趋完善。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自治区成立60周年,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很强。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1战略新使命、北部湾城市群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央明确新增财力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总体向西部地区倾斜,都对广西形成重大的政策利好。广西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在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及公路、铁路、通信等一批重大产业和基建项目的引领下,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力将持续提升。随着系列生态文明及民生工程的深度推进,消费将加快优化升级。随着全球市场回暖,新一轮“加工贸易倍增计划”的实施,外贸进出口将迎来较快增长。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温和上涨,但需关注生产价格持续上涨向消费价格传导。2018年,广西金融业将全方位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聚焦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辖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继续加大金融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支持力度,持续推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打造金融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海洋经济、绿色金融、科技金融等示范点和示范区。做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收官工作,为打造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门户争取更多金融政策,支持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1 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3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5(一)银行业稳健经营,信贷较快增长.5(二)证券业稳步发展,交易量有所下降.7(三)保险业较快发展,保险功能较好发挥.8(四)融资规模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8(五)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9(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9二、经济运行情况.10(一)投资增长基本稳定,消费和外贸回暖.10(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服务业成为增长新动力.11(三)价格水平合理增长,居民收入较快增长.12(四)公共预算收支总量创新高,民生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2(五)房地产运行保持活跃,旅游业快速发展.12(六)“两区一带”协调发展.13三、预测与展望.14附录.16(一)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金融大事记.16(二)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7专栏专栏 1:广西建立重点项目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显成效.7专栏 2:广西金融助推“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初显.14表表1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5表2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表3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证券业基本情况.84表4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险业基本情况.8表5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9表6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9图图1 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5图2 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6图3 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6图4 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图5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8图6 1978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10图7 1980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10图8 1978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0图9 1978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10图10 1985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实际利用外资额及其增长率.11图11 2000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际增长率.11图12 2001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12图13 1978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收支状况.12图14 2002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3图15 20162017年南宁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13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7年,广西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稳步增长,融资结构不断优化,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区间。银行、证券、保险业协调发展,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一)银行业稳健经营,信贷较快增长 1.机构数量持续增加,金融主体不断丰富。2017年末,广西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8.5%;负债总额同比增长8.2%;全年实现税后净利润379.1亿元,同比增长21.2%。2017年,中国进出口银行进驻广西,全区新增5家村镇银行。表 1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据来源:广西银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广西金融工作办公室。2.各项存款增速波动回落。2017年末,广西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同比下降2.3个百分点。主要受银行业金融机构压降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影响,全年各项存款新增2420.8亿元,同比少增263.4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图 1 2016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3.各项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年末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2585.6亿元,同比多增64.5亿元。新增的各项贷款中,从投向主体看,68%为企业贷款;从投向品种看,46%为固定资产贷款,为“一带一路”建设和企业生产回暖提供了持续有力的信贷支持。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同比分别多增240.5亿元和225亿元。“两权”抵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倍,业务覆盖全部8个试点地区。扶贫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8%,对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但制造业贷款减少,新增民营企业贷款占企业贷款比重仅为2.5%。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图 2 2016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图 3 2016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4.表外业务增长有所放缓。2017年末,占表外业务75%左右的金融资产服务类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18.9%,增速同比回落90个百分点;担保类表外业务余额同比下降3.7%;金融衍生品类表外业务余额小幅萎缩,同比下降2%。信用卡业务较快发展拉动承诺类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17.9%。5.贷款利率低位回升,存款利率小幅下降。2017年,主要受利率较高的个人消费贷款快速增长拉动,广西金融机构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81%,同比提高31个基点。弱势和重点领域贷款利率仍实现下降,其中,小微企业、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涉农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9%、4.31%、4.58%和5.79%,同比分别下降9个、22个、13个和5个基点。民间借贷加权平均利率24.63%,同比下降259个基点。广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加权平均利率0.91%,同比下降4个基点。表 2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图 4 2016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总体风险可控。广西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加强银行业金融风险监测分析,探索存款保险处置功能,对发现的高风险问题机构主动适时采取措施防控风险,推进风险有效处置化解。2017年末,广西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7%,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1.1亿元,关注类贷款和逾期907天以上贷款分别比年初下降148.8亿元和46.2亿元。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较年初提高1.8个百分点,流动性水平充裕。广西列入重点对象整改类的互联网金融企业11家,不合格存量规模已完成整改90%。7.银行业改革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区分行设立“三农” 渠道管理中心和“三农”互联网金融管理中心,对75个县支行实施差异化授权,重点推进临桂、北流支行“放权搞活”试点,切实加大涉农和县域信贷支持。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步开展县级农商行达标组建工作,4家农信社成功改制为农商行。专栏 1 广西建立重点项目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 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显成效2017年,为促投资、稳增长,落实“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广西产业转型升级,广西统筹推进了一批重点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和政府有关部门构建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促进贷款与项目精准对接。一、广西开辟重点项目建设“三大主战场”广西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一带一路”项目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反映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广西重点项目建设方向。其中,广西自治区层面重大项目每年由自治区发改委公布并统筹推进,2017年共推出项目772项,总投资15699亿元,年度投资超过2000亿元;“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主要涵盖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跨境金融、人文交流、境外项目等多个重点领域,目前已推出近200项,总投资6000亿元;“四个一百”产业转型升级项目400项,其中新兴产业培育项目、传统产业改造项目、产品升级与工业强基项目、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项目各100项,总投资约4000亿元。二、重点项目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成功搭建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围绕广西重点项目建设“三大主战场”,联合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两次召开大型政银企对接活动,达成现场贷款意向近1200亿元。同时,搭建重点项目政银企对接长效机制,在广西金融业信息交互平台专门开设“融资项目库”栏目,为金融机构提供实时查阅的最新重点项目基本信息及融资需求信息,并向广西各层级金融机构开通查询权限。各金融机构自上而下分解任务,把重点项目列为优先支持对象,在操作上开辟绿色通道,实行流程优先、产品优先、规模优先,精准高效地实现项目对接。三、金融服务广西重点项目建设成效突出目前,多家金融机构总部与广西达成战略合作,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准入、担保、价格、额度等方便采取灵活优惠的融资政策,持续为广西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各金融机构推出了“表内+表外”“商行+投行”“传统+创新”“境内+境外”等100多种融资服务模式,有效满足多元化项目融资需求。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通过“融资项目库”平台向广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布重点项目1372项,项目总投资 25556亿元;广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为近600项重点项目提供融资近1800亿元,同时已列入融资计划的项目近千项,计划融资近万亿元。(二)证券业稳步发展,交易量有所下降1.证券期货市场主体快速增加。截至2017年末,广西共有境内上市公司36家,1家证券公司,1家基金公司,新增新三板挂牌公司12家、广西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384家、证券分公司8家、证券营业部10家、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9家。 2.直接融资渠道有所拓宽。2017年,广西直接融资总额688.8亿元。其中,股票融资和国内债券融资分别为7.7亿元和681.1亿元。广西首单扶贫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金额15亿元,为扶贫项目建设开辟了低成本融资渠道。3.证券交易量有所下降。2017年,广西证券交易总额3.4万亿元,同比下降2.5%;期货成交量3525万手,成交金额1.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2%和14.7%。8表 3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证券业基本情况注: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额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数据来源:广西证监局、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三)保险业较快发展,保险功能较好发挥1.机构主体日趋完善。2017年,广西新增保险经营主体1家,新增保险公司分支机构69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47家;广西保险从业人员新增2.6万人。2.保险业务平稳增长。2017年末,广西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65.1亿元,同比增长20.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18.3%;人身险保费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21.6%。保险密度为1156.8元/人,同比增长19.3%;保险深度为2.8%,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049.1亿元,同比增长11.8%。3.保险功能较好发挥。2017年,广西保险业共为全区提供财产和人身保险保障39.3亿元,同比增长22.8%;保险赔付支出181.8亿元,同比增长14.4%。表 4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保险业基本情况数据来源:广西保监局。(四)融资规模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1.社会融资较快增长,直接融资占比下降。2017年,广西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421.4亿元,同比多增804.5亿元,其中直接融资占1.2%,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受债券利率走高等市场行情影响,全年广西企业债券融资仅新增33.9亿元,同比少增163.9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图 5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2.市场资金面偏紧,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2017年,广西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累计发生债券回购6.1万亿元,同比增长1.4%,累计净融入资金7220亿元;累计发生现券买卖7705亿元,同比下降75%。广西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员交易金额2463.7亿元,同比下降52.8%,同业拆借正逐步回归调剂金融体系内部资金余缺的传统模式。广西债券回购和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2.98%和3.29%,同比分别提高69个和52个基点。3.票据贴现价升量减,市场回归理性。2017年,广西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1596.7亿元,同比下降23.5%;累计办理票据贴现892.6亿元,同比下降22.4%;累计发生票据转贴现7234.6亿元,同比下降61.5%。广西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4.59%和4.32%,同比分别提高134个和139个基点。9表 5 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表 6 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4.外汇交易市场日益活跃,资产配置全球化趋势明显。2017年,广西银行代客结售汇总规模2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7.9%。其中,结汇金额69.2亿美元;售汇金额144.3亿美元;全年结售汇逆差75.1亿美元,同比增长9.7%。5.黄金市场业务持续增长。2017年,广西黄金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正规黄金市场活跃度进一步提升,辖内各类机构黄金市场业务累计成交金额5224.3亿元,同比增长5.1倍,其中代理上海黄金交易所业务占比超过95%。6.政府债券发行与置换工作开展顺利。2017年,广西总计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716.6亿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新增债券491.6亿元,置换债券1225亿元,置换进度达100%,有效缓解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地方政府债券加权平均利率为4.04%,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五)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1.跨境人民币业务稳步推进。2017年,广西人民币跨境收支总额1249亿元,继续位列西部12省(区)和8个边境省(区)第一。广西22家银行的310个分支机构开办了跨境人民币业务,2835家企业办理人民币跨境结算,103个国家和地区与广西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推动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在广西银行间市场挂牌交易。2017年,人民币对柬埔寨瑞尔成交18笔,成交金额258万元人民币。人民币对越南盾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30笔,成交金额3039万元人民币。2.搭建面向东盟的外币现钞跨境调运通道。中国银行在广西设立东盟货币现钞兑换中心。2017年,广西3家银行累计调入117亿越南盾和15509万泰铢等东盟国家货币现钞,金额折合3400万元人民币。3.建立互市贸易信息共享机制。开发与海关数据连接的边民互市贸易跨境资金监测服务平台,平台雏形基本形成,各项功能模块建设正稳步推进。4.推动中越边境地区反假货币合作取得进展。2017年10月,建立“跨境反假货币工作(南宁)中心”。在此基础上,跨境反假货币工作防城港分中心和东兴工作站成立并正式运行。(六)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1.广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全区金融机构月均查询征信系统逾62万次,广西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全年受理信用报告查询100万笔。全区创建诚信园(商)区36个,金融机构对与银行未建立信贷关系的3.2万户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全区4个市、88个县(区)建立农户信用信息系统,金融机构向371.6万信用户累放贷款2924亿元。2.支付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广西银行卡收单业务监管平台,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持续协助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开展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专项整治,持续规范支付服务市场秩序。不断优化支付系统功能并确保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启动实施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大力普及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切实提升支付便民惠民服务水平。深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巩固支付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成果,有效提高城乡支付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3.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组织全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392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约157万份,受众消费者约156万人次。部署全辖开展支付服务领域金融消保专项检查。全年受理投诉10242件,群众满意率100。二、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广西经济运行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96.3亿元,同比增长7.3%,与上年同期持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955元,比上年增加3928元。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6 1978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一)投资增长基本稳定,消费和外贸回暖1.投资增速缓中趋稳,增长内生动力增强。2017年,广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908.3亿元,同比增长12.8%,与2016年持平。投资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速分别下滑7.2个和13.7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增长同比加快6.5个百分点,投资内生活力增强。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7 1980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2.传统消费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稳定回升。2017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13亿元,同比增长11.2%,增速连续两年回升。汽车、石油类和中西药品类商品销售增长平稳,三类商品合计对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到70.7%。消费模式不断提档升级,旅游总消费较快增长,计算机、智能家电、新型数码产品等升级类商品销售额均增长10%以上。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8 1978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3.进出口持续回暖,对外投资继续深化。2017年,广西货物进出口总额572.1亿美元,同比增长20.1%。其中,出口增长19.8%,进口增长20.5%,贸易逆差2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形势出现好转。数据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图 9 19782017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2017年,广西实际利用外资8.2亿美元,同比下降7.4%。外资流入广西规模最大的行业是制造业,占比71%,其次是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广西对外协议总投资额22.1亿美元,中方协议投资额17.1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对东盟国家中方协议投资额8.3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