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2019年煤机装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18年09月17日,2,核心观点宏观背景:2018年,国内宏观经济方面的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变化在于政策推进降杠杆。从行业角度,更多领域增长放缓,进入存量经济模式;而从企业角度,更加依赖于内生的、技术性的、轻资产的发展模式。能源需求增长,供给经历收缩:我国的原油、原煤2017年产量相对前期高点回落幅度分别达到10.7%和11.4%。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1-7月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赖度分别升至70%和40%以上;煤和褐煤进口1.75亿吨,同比增长15.0%。近期三大石油公司均召开专题会议,围绕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等部署工作。煤机需求回升,更新置换为主:根据统计局数据,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从2012年5,286亿元,回落至2017年的2,648亿元,2018年初步显示企稳的状况。从微观角度来看,煤机企业从2017年开始订单好转,2018年继续保持强劲势头。以天地科技为例,2017年新签订单212亿元,同比增长56%;2018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元,同比增长30%。考虑到煤机设备8-10年的使用寿命,以及前期过剩保有量随着供给侧改革得到消化,未来几年更新需求有望稳步提升。我们认为除了更新需求以外,煤机装备的弹性来自于煤炭行业产能置换的新项目建设配套装备。龙头企业坚守,竞争力不断提升:根据行业投资计划和企业订单状况,我们预计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仍仅为高点的50%左右,但龙头企业可比口径的业务收入,有望恢复到接近甚至超过历史新高的水平。我们认为这既有设备占煤炭投资比重提升的影响,也有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的贡献。以天地科技、郑煤机为例,2018年上半年,均有细分可比业务的营业收入超过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天地科技的预收款项已超过历史高点接近60%。投资建议:能源装备正迎来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拐点,其中,煤机装备在更新需求推动下,正处于强有力的复苏过程。煤机装备龙头企业的订单、营收和利润处于快速增长过程,未来通过持续的竞争力提升,有望在存量市场获得长期发展,重点看好天地科技、郑煤机等优秀企业表现。风险因素:煤炭行业的投资政策具有不确定性;煤炭价格大幅波动影响煤炭企业设备更新需求释放;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企业在手订单的利润率。,第一部分:煤企效益改善,投资正在企稳,4,图: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图: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与营收、利润的增速比较,煤炭行业:投资增速滞后于收入和利润增速,煤炭投资正在企稳:我国煤炭行业投资在2012-2013年形成高点,然后经历深度回落,2017年投资额为2,648亿元,仅为高峰期的50%。2018年以来,煤炭行业投资呈现企稳的状况,1-7月累计值较上年同期微幅下滑0.7%。此轮周期滞后拉长:2012年以前,煤炭行业处于供需快速增长期,因此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比收入、利润增速的拐点仅有一年左右的滞后。2016年以来,国家通过供给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使国内煤炭供需趋于平衡,煤价回升后带动煤企的营收和利润好转,从而提振行业投资,总体来看滞后期拉长。从煤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相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来看,2008-2015年,这一比值平均为16.1%,而2017年为10.4%。,图:我国原煤产量和煤炭消费量(亿吨),图:中国的煤炭产量和煤炭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煤炭行业:经历收缩后,供需趋于平衡,供需收缩后趋于平衡: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在2013年达到高点后都出现回落,而在2016年以来,通过供给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产量下行幅度更大,因而扭转了供需失衡的状况。根据BP全球能源统计,以热值衡量的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在203-2016年下降幅度分别为10.7%和4.1%,而2017年以来逐步进入了产量和消费量温和回升的状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1-8月,我国原煤产量为22.8亿吨,同比增长3.6%;进口煤炭为2.0亿吨,同比增长14.7%。考虑2013-2017年煤炭行业投资处于下行期,供给增长已显著放缓,未来构建供需基本平衡的格局概率较高。5,6,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在国内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之下,国务院颁布一系列政策旨在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在于:1.严格控制新增产能;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与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产能;3.严格控制超能力生产,引导企业实行减产化生产。,16-17年全国分别退出产能2.9、2.5亿吨,超额完成任务。,表:近年煤炭行业去产能与机械设备相关政策,表:全国煤炭去产能计划表(万吨),2018计划退出23001000465106269036119558456,省份山西贵州山东河南内蒙古河北陕西四川安徽辽宁黑龙江重庆云南江西湖南甘肃江苏,2017计划退出 实际退出2000 22651500 1749351 3512000 2012810 810941 1125751300705 705959292 7610 264169 169279 33922 226240 24018 18,2016-2020计划退出1000070006460625454145103470633033183304024772300208818681610991836,合法产能9346516688164801773777974929739465752916149567010505319273662558321954571837,湖北,800,906,福建,226,244,600,1236,北京广西吉林宁夏青海中央企业全国,全部退出23731413224731.5亿吨,246689713227032.5亿吨,1501000+1.5亿吨,全部退出4733821222761268582491,42069137508685777358068,时间201320152016201120142015,机构国务院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务院能源局发改委环境保护部能源局,文件名称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通知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促进煤炭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能源自主创新和能源装备专项项目的通知,内容概述去产能关闭9万吨/年及以下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鼓励优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小煤矿;一律停止核准新建生产能力低于30万吨/年的煤矿。2015年全国关闭、退出煤矿1052座,产能6391万吨/年;改造煤矿数量202座,产能1388万吨/年。从2016年开始,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化解淘汰过剩落后产能8 亿吨/年左右,通过减量置换和优化布局增加先进产能5 亿吨/年左右,到2020 年,煤炭产量39 亿吨。机械化鼓励500万吨/年及以上矿井、薄煤层综合采掘设备,1000万吨级/年及以上大型露天矿关键设备。到2020年,煤炭工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资源适度合理开发,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85%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62%以上。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能源装备技术改造和能源自主创新领域及重点方向。,图:36家煤炭上市企业的预付款项及其增长率,图:36家煤炭上市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及其增长率,煤炭行业:从财务报表看煤企的资本支出,随着利润好转、资产负债率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的资本支出能力改善。我们统计了煤炭开采行业36家上市公司(不含中国神华,因电力等产业占其资本支出比例较高),从企业的预付款项、投资现金流(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等指标来看,行业的资本支出意愿是有明显好转的,但从绝对额来看处于低位水平。从多家上市公司披露的资本支出计划来看,在煤炭主业方面资本支出主要内容是维持生产、安全投入等。我们认为,设备的更新置换,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随着下游煤炭行业利润率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未来更新置换需求将逐步升温。7,第二部分:更新需求复苏,龙头表现积极,9,图:煤炭行业投资及其中的工器具购置,图:煤机行业代表企业的煤机装备业务的营业收入(亿元),煤机装备:经历多年下行,2017年开始复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煤炭行业投资构成中的工器具购置,从2012年的1,668亿元,下降为2016年的872亿元,其占整个煤炭投资额的比重,也呈现缓慢下降的状况。由于煤机行业销售规模并没有确切的统计,而煤机行业50强企业榜单中,集团公司与下属子公司也是均可参加评选,因此并不能简单加总得到。以2011年为例,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的工器具购置为1,591亿元,煤机行业50强销售收入合计为851亿元,但扣除明显的重复统计后为700亿左右。如果跟踪代表企业的具体业务,例如,天地科技的采煤机械、郑煤机的液压支架、三一国际的煤矿机械、中煤能源的煤矿装备,加总营业收入,2011-2013年高点水平为220亿左右,2016年下降为112亿左右,而2017年升至155亿元。,图:天地科技的新签订单及其增长率,图:天地科技的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百万元),天地科技:订单强劲回升,预收款项创新高,天地科技:新签订单依然保持较高增长。2017年天地科技新签订单212亿左右,同比增长56%。18年上半年新签订单124亿,同比增长30%,订单整体呈现强劲复苏的趋势,预计18年全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长应该也在30%以上。考虑到煤机交付周期,17/18年新签订单将有效保障18/19年公司收入保持相当幅度的增长。从公司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微观指标的变化,也能够检测到公司订单与经营的持续提升。公司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显著提升是从17年上半年开始,而且预收账款与预付规模的差距有扩大趋势,这体现公司新接订单预期强烈,进行材料购置等预付项目意愿也随之增强。截止至二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再创新高已经接近历史高峰时期的1.6倍左右。10,图:郑煤机母公司营业收入,图:郑煤机母公司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存货,郑煤机:液压支架业务大幅改善,郑煤机:液压支架业务收入利润大幅改善。由于郑煤机公司汽配板块不断扩大,我们对主营液压支架的母公司报表进行分析,2017年开始公司液压支架业务明显改善,18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速提高至近60%。公司上半年整体煤机板块实现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 213%,同时订单增多、应收账款回款增加。从公司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三个微观指标的变化,也能够检测到公司订单与经营的持续提升。公司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显著提升也是从17年上半年开始,而且预收账款与预付规模的差距也有扩大趋势。截止至二季度末,公司预收账款再创新高已经接近历史高峰时期的2倍左右。11,图:煤炭机械业务营收,图:煤机产品市占率变化,三一国际:煤矿机械产品市占率不断提升,2018年上半年公司煤机业务实现12.4亿,其中掘进机实现收入5.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37%;综采设备业务实现收入3.95亿元,同比增幅显著,达287.25%。掘进机、综采等煤机产品占有率大幅提升。相较于2017年,2018年上半年公司掘进机业务市占率上升9.4ppts达到56.4%;而新兴业务发展也不甘示弱,支架业务上升8.2ppts,市占率成功突破二位数达到12.2%;采煤机也提升4.2ppts达到5.5%。12,图:煤机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及增速,图:中煤能源煤机装备业务月度产值(万元),中煤能源:煤机装备业务保持高速增长,中煤能源:煤机装备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上半年中煤能源的煤机装备业务实现30.10亿元收入,同比增长34%,增长幅度与去年全年39%的增速相当,继续维持较高增速。从月度产值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煤机产值整体增幅较高,体现了煤炭行业产能扩张中的季节性。13,图:4家公司煤机业务合计营收及增速,图: 4家公司煤机业务合计营收与行业占比,行业结构:市场规模仍处底部,龙头份额显著提升,我们对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业务分解。我们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业务从公司整体业务提出得到煤机业务;而天地科技的煤机业务则为整体业务扣除煤炭销售、技术安全、环保业务、分部间抵消计算得出;中煤能源则选取煤矿装备制造业务加入统计。18年上半年度4家公司在煤机设备板块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53.4%,达近十年的增速高点。结合国家统计局披露的煤炭开采行业工器具购置固定资产完成额,4家公司煤机业务营收占比从16年开始呈现提升趋势,从过去5年平均17%的占比提升到17/18H1约23%的行业份额。14,15,图:行业3家煤机上市公司历年三费及期间费用率,图:18H1行业3家煤机上市公司费用率同比下降幅度,企业盈利:费用率集体降低,天地规模优势凸显,三费分析:从17年开始,3家企业期间费用率总体呈现降低趋势,2018H1期间费用率降至历史低点15.8%。其中,天地科技对三费的管控最为有效,期间费用率下降4.9%,三一国际与郑煤机也分别下降3.2%和1.5%。销售费用率的下降成为共同特征,天地科技规模优势凸显。上半年,郑煤机、天地科技、三一国际的销售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1.2、1.3、3.2个pct;而天地科技费用率的下降还要受益于规模优势,其管理费用率上半年降幅达到2.9个pct。,企业竞争力:人均产出明显回升,今年上半年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并未出现好转,两家代表性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出约9亿元,其中郑煤机为-3.48亿元,天地科技为-5.6亿元。我们认为这与需求周期触底回升产能扩张有关。2017年以来行业需求好转,企业产能不断恢复,体现在现金流上即为公司购买商品、员工工资支出的上升。其中上半年合计购买商品等支付现金125亿元,同比增长246%,是现金主要流出部门;而支付员工薪酬20亿元,同比增长14%,增幅低于收入和订单增长。行业人均产值回升。从人均产值来看,选取的3家公司人均产值在2017年均有提升,其中天地科技为65.7万/人,仅为历史高点的一半左右,后续随着排产率提升将继续带来人均产值提高。16,图:郑煤机与天地科技购买商品、支付员工工资的现金支出(百万元),图:人均产值对比(万元/人),图:天地科技分项业务的收入(百万元)和毛利率,图:天地科技分项业务的净利润(百万元)和新签订单,天地科技:利润构成与订单增长,天地科技2017年新签订单212亿元,同比增长56%,接近2013年高点水平(219亿元),其中,煤机装备订单120亿元,同比增长110%。2018年,我们预测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5-30%。从业务细节来看,天地科技的市场份额呈现扩大态势,煤机装备毛利率在2017年创出历史新高,而煤机装备的营业收入在2018-2019年有望持续创出新高。煤机装备目前以更新需求为主,行业格局已经大幅优化。企业接单来看,2017年行业复苏首年整体订单盈利水平一般,而2018年是选择优质客户,显示龙头企业的议价能力,并指引2019年有望提升利润率水平。17,第三部分:定量化测算,未来弹性显著,18,图:煤炭开采与洗煤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表:未来3-4年我国煤炭新增产能统计,煤炭投资结构与新增需求,2017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648.38亿元,同比下降12.3%;18年前7个月行业投资同比下降0.7%,降幅明显缩窄,投资增速有复苏迹象,18年末有望迎来三年期投资规模向上增长的拐点。根据统计局数据,06-16年间全国煤炭投资累计完成额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约30亿吨,平均1200元/吨的单位总投资,再乘以30-38%(所有设备)和70%(三机一架)得到230-280元/吨就是单吨新增产能对应的的综采设备投资。根据国家能源局估计截至2017年12月底,核准且进入联合试运转产能3.74亿吨,其中约1亿吨属于设备已经购置到位产能。考虑新建煤矿需要三年左右时间以及联合试运转半年,假定2.92亿吨新增产能将在之后的3-4年逐步释放投产。19,图:煤机更新需求测算逻辑,图:未来3年煤机更新需求规模测算,更新需求:未来3年迎来更新高峰,三机(掘进机、采煤机、刮板机)使用寿命较短,在6-9年之间,一架(液压支架)寿命较长,在8-10年之间。则第T年的煤机更新需求可以用T-9T-5(三机)以及T-9T-7(一架)求和测算,由于2011-2014年为煤炭机械设备投资的高峰期,因此2017-2020理论上是更新换代的高潮。考虑实际平滑情况,我们对期间需求进行了分比例近似测算。20,图:煤机设备3大需求来源,图:未来3年产能置换带来的综采设备需求测算,未来弹性:产能置换需求,根据“十三五规划”需要完成置换产能5个亿,未来3年平均约1亿新增产能/年,对应综采设备投资200-300亿元/年。17年底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强调以建设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为发展方向,并提出到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39亿吨,置换5亿先进产能、提高机械化程度目标。目前支持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叠煤矿、灾害严重煤矿、长期停工停产煤矿加快退出。上述几类煤矿的相应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可提高为200%。未来3年产能置换潜力巨大。综合考虑新增需求、更新需求和产能置换三重需求,综采设备市场规模有望从17年550亿提升至2020年的1200亿。21,22,风险提示 国内和海外宏观经济变化导致机械产品需求大幅波动的风险。以工程机械、集装箱、能源装备等产品为例,其需求分别对房地产和基建投资、集装箱航运、能源价格等具有高度敏感性。而对于铁路轨交设备、3C自动化、锂电设备等采购主体相对集中的行业,单一客户的订单招标和项目交付对相关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具有重要影响,需注意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相关设备企业的盈利波动风险。近期,贸易争端仍处于演化过程,如加征关税等行为进入实施,对出口相关国家占收入比重较高的企业将形成需求减少或盈利下降的压力。 如果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将压制机械企业盈利能力。机械企业通常采取成本加毛利的方式进行定价,而转移成本压力的力度取决于行业竞争情况、行业产能利用率,以及企业的主动策略行为。在零部件等配套设备领域,主机厂与供应商存在合作关系变化的风险 。 企业创新业务和外延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机械企业普遍有进行新业务拓展,特别是在3C自动化、半导体设备、新能源设备等领域,技术进步、产品突破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