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计算机行业:贸易冲突环境下相关行业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计算机行业 贸易冲突环境下 相关 行业 的 影响 Table_Summary 贸易冲突环境下中国公司可能受影响范围 一、服务器、网络设备、视频监控及其他硬件 (如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涉及可能额外加征 关税;二、中国的软件技术业几乎不 直接 受 关税 影响;三、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部件供给如果受到限制,可能对业务造成冲击。 贸易冲突对细分行业影响 服务器业供应链 端 ,关键部件对中国断供不符合美方企业利益。市场端,由于可采用美国本地采购生产、美方也依赖中国供应链及中国公司管理运营成本优势等因素,加征关税对中国厂商虽有影响但实际冲击不大。 中国网络设备商若无自研芯片,仍面临一定的供应链风险。产品出口方面,中国公司拥有人力、管理运营成本的优势,但由于整机可能被征收10%25%关税,对其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视频监控业总体供应链 国产比例 较高。市场端,中国厂商价格优势较明显,但加征关税及其他非关税壁垒仍会对在美市场份额和盈利带来影响。 产业链国产化率较低细分领域更容易规避加税影响 ICT 基础设施公司可以通过美国本地化生产、海外生产等方式规避部分加征关税影响。其中,较大比例成本依赖海外进口零部件的计算机整机、网络设备的产业链向海外转移相对容易,而零部件国产率较高的视频监控行业,产业链转移的难度和代价都相对更高。 态势进一步发展的三种可能 一、双方立场都不松动:中方政策不改变,美方启动报复措施,如禁止中国云计算服务进入美国,收紧美国芯片公司和中国的技术合作;二、双方均有条件妥协:中方的一部分限制性条款有条件放宽(如云计算牌照),同时在一些涉及 底线的条款上坚持,则对中方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三、中方作出较大让步:中方和美方通过谈判达成和解,取消之前一切的报复措施。这种情况下中方相关企业可能面对较大冲击。 限制中国技术类投资及换取在中国宽松投资条件 根据 301 报告,美国认为在尖端技术的引进和并购过程中,中国政府从资金、政策、组织架构等维度为企业投资提供了大力支持。从美方关注点推测, 未来美国对中国 ICT 领域的相关限制及诉求可能包括 :约束我国对美国 ICT 领域投资并购、限制我国科技企业在美建立研发中心、要求我方放宽美国 ICT 企业在中国的行业限制(如云计算)、获取在中国更宽松投资的条件(如使中国放弃 “强制性技术转让 ”等)。 风险提示 加税清单落地范围和加税幅度可能较大的风险。贸易冲突持续升级的风险。 为规避关税进行产地 /产业链向境外转移的进程可能不及预期、带来运营管理上的成本上升及对公司业务的平稳运营带来冲击。 Table_Grade 行业 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8-09-08 Tabl e_Chart Table_Aut hor 分析师: 刘雪峰 S0260514030002 02160750605 gfliuxuefenggf 分析师: 郑 楠 S0260518010002 020-60750000 zhengnangf 分析师: 张 璋 S0260517120006 021-60759787 zhangzhanggf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钱砾 021-60750604 qianligf 联系人: 庞 倩倩 020-87555888 pangqianqiangf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目录索引 投资要点 . 4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分析 . 6 关税政策演变 . 6 关税政策行业特征 . 6 非关税壁垒 . 6 美国科技企业对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态度 . 6 针对性加税对 ICT 基础 设施行业影响 . 8 服务器 /存储 . 8 网络设备 . 11 监控设备 . 13 行业影响 分析 . 14 特别 301 调查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影响 . 16 贸易冲突对技术类投资限制的分析 . 18 相关公司贸易冲突环境下影响的具体分析 . 21 浪潮 信息 . 21 紫光股份 . 21 千方科技 . 21 亿联网络 . 21 网宿科技 . 21 中科创达 . 22 石基信息 . 22 四维图新 . 22 纳思达 . 22 光环新网 . 22 风险提示 . 22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图表索引 图 1: 17 年服务器出货量份额 . 8 图 2: 17Q4 桌面 CPU 出货量份额 . 9 图 3: 17Q4 GPU 市场份额 . 9 图 4: 17 财年 Intel 部分财务数据(亿美元) . 9 图 5: 2017 年机械硬盘( HDD)出货量份额 . 10 图 6: 18Q1 固态硬盘( SSD)出货量份额 . 10 图 7: 17Q4 DRAM 市场份额 . 10 图 8: 18Q1 以太网交换机市场份额 . 11 图 9:中国市场 DVR SoC 芯片市场份额 . 13 图 10:中国市场 IPC SoC 芯片市场份额 . 13 图 11:中国视频监控市场全球占比推算 . 13 图 12:海康、大华、宇视境外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 . 13 图 13:中国针对美国的的对外投资额度变化(亿美元) . 18 图 14:中国针对美国对外投资中技术相关投资细项(百万美金) . 19 表 1:美国历次对中国特别 301 调查情况 . 16 表 2:部分焦点领域的政策现状和相关公司 . 17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投资要点 贸易冲突环境下中国公司可能受影响范围 服务器、网络设备、视频监控及其他硬件产品(如打印机等办公设备)涉及 可能 额外加征 关税; 中国的软件技术业几乎不 直接 受 关税 影响 ;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部件供给如果受到限制,可能对业务造成冲击。 贸易冲突对细分行业影响 服务器整机 产品,核心部件 为 CPU/GPU、内存、硬盘 , 进口依赖程度高 。 其中CPU/GPU被美国公司垄断,但由于已 垄断 获取产业链 大部分利润、 X86生态受到 ARM生态挑战、研发费用高昂需要中国市场利润支撑等因素, 向中国 全面断供不符合美方企业利益 。内存、硬盘等领域美国未形成绝对垄断,因此 也不会断供而 放弃市场份额 。 服务器 类 整机 出口上, 由于可采用美国本地采购生产 模式 、美方也依赖中国供应链及中国公司管理运营成本优势等因素 (毛利 率 -净利率 差小) ,加征关税对中国服务器厂商虽然有影响但实际冲击不大 。 以太网交换机 市场,除思科和华为、 Juniper 等设备商具有自研芯片 外, 厂商大多采用博通芯片。 无 自研芯片的国内 设备 商,仍然面临一定的供应链风险 。产品出口 方面 , 中国公司拥有人力 、 管理运营成本的优势, 但是 由于整机 可能被征收 10%25%关税 , 对 其 产品 在美国 价格竞争力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视频监控 业, 供应链国产比例 较高 。在 市场端,中国 厂商 价格优势较明显, 但是加征关税及其他非关税壁垒仍然会对 其 美国 的市场份额和盈利带来 一定 影响。 总体上, ICT基础设施 公司可以通过美国本地化生产、海外生产等方式 规避部分加征 关税 影响 。其中,较大比例成本依赖海外进口零部件的计算机整机、网络设备的产业链 向 海外转移相对容易,而零部件国产率较高的视频监控行业,产业链转移的难度和代价都相对更高 。 另外,若某些领域美国市场原本 中国 公司 的 市场空间就是相对受限的,则贸易冲突对公司业绩带来的边际影响相对较弱。 态势进一步发展的三种可能 双方立场都不松动:中方政策不改变,美方启动报复措施,如禁止中国云计算服务进入美国,收紧美国芯片公司和中国的技术合作; 双方均有条件妥协:中方的一部分限制性条款有条件放宽(如云计算牌照),同时在一些涉及底线的条款上坚持,则对中方企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中方作出较大让步:中方和美方通过谈 判达成和解,取消之前一切的报复措施。这种情况下中方相关企业可能面对较大冲击。 限制技术类投资 美 国认为,在尖端技术的引进和并购过程中,中国政府从资金、政策、组织架构等维度为 企业 投资提供了大力支持 (如 走出去战略 , 对外投资审批制度, “鼓励”境外投资的行业, 国企 、国有银行、产业基金等政府相关主体参与投资。 ) 根据 301报告美方关注点推测,未来美国对中国 ICT领域的 相关 限制 及诉求 可能包括:约束我国对美国 ICT领域投资并购、限制我国科技企业在美建立研发中心、要求我方放宽美国 ICT企业在中国的行业限制(如云计算)、获取在中国更宽松投资的条件(如使中国放弃“强制性技术转让”等)。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风险提示 : 加税清单落地范围和加税幅度可能较大的风险。贸易冲突持续升级的风险。 为规避关税进行产地 /产业链向境外转移的进程可能不及预期、带来运营管理上的成本上升及对公司业务的平稳运营带来冲击。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美国对华 贸易 政策 分析 关税政策演变 美国对中国商品 针对性 加征关税清单 , 目前公布出来的分为三批 。整个关税政策的演变过程如下: 6月 15日公布第一批 、 第二批 共计 1102种商品,加 征 25%关税。其中第一部分818种商品约 340亿美金,这部分商品征税于 2018年 7月 6日生效。第二部分 284种商品约 160亿美金,美方表示还将进一步商定,并进行公众听证,最终再予以确认。 7月 10日公布 第三部分约 2000亿美金加税商品清单,拟加征关税 10%,表示在开征之前还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征询。 7月 23日公告将于 7月 24-25日针对第二部分 加税商品清单 进行公众听证 。 8月 1日公告,考虑将 7月 10日公布的第三批 2000亿美金加征税率从 10%提升到25%。书面建议期为 8月 30日 9月 6日。 8月 7日公告最终确定了第二批加税清单为 6月 15日公告的 284种 商品中的 279种,并于 8月 23日开始征收。 8月 17日公告,于 8月 20日 8月 24日及 8月 27日针对第三批 2000亿美金加征关税清单进行公众听证。 关税 政策 行业特征 从行业来看, 第一批 340美元加税清单和 第二批 160亿美元加税清单(合计 500亿), 主要面向“中国制造 2025” 相关产品,加征关 税 25%,其品类大致包括化工原料、钢铁 -铝制品、发动机、电动马达、机械设备、农业设备、半导体和液晶设备、电压变换器、二极管(不包括 LED)、集成电路(处理器、存储器、放大器、其他)、轨道交通相关、拖拉机、摩托车和自行车、温度计 /指南针 /气体液体测量计 /计速计转速计 /万用表 /电离辐射计等紧密仪器、光纤 /光纤连接器等, 涉及 ICT行业产品主要为上游加工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终端整机类尤其是计算机行业产品的并不多。而第三批 2000亿美元加税清单涉及的范围较广,更多地涉及到一些 ICT整机类产品。 非关税壁垒 关税主要针对的是实物商品销售 。 除了直接的商品征税外 , 美国政府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开展业务 , 技术相关领域的投资收购政策也逐步趋严 ,对 中国 及全球的 ICT产业 中长期发展 也产生了一定 影响。 美国科技企业 对 加征中国商品关税态度 据 9月 6日 CNN报道,戴尔、思科、 Juniper、 HPE(惠普) 四家美国大型科技公司写信给 美国贸易代表 ( USTR) 办公室 , 要求 在 可能到来的新一轮 2000亿美金中国进口商品关税 清单中被豁免 。 他们 担心关税的增加会 增加 其 网络设备的成本、损害公司的财务状况甚至导致美国就业岗位的减少。价格 的上升会对客户 、 小企业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数据中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心带来负面冲击。这一关税将阻碍对美国政府至关重要的创新产业,如云计算和 5G。 信中提到“ 如果 USTR对网络设备及附件强行征收 1025%的额外关税 , 会对包括美国公司 、 工人 、 客户 、 美国消费者和更广泛的美国经济 、 战略目标在内的美国利益 , 造成广泛的 、不同程度的损害。” 信中还写到: “考虑到 潜在受冲击的贸易的巨大体量,这一税收会冲击 总计 超过 230亿美金 的进口,并且为美国消费者每年创造潜在的税务负担在 23亿 57亿美金之间 (对应 10%25%的税率 ) ”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针对性加税对 ICT 基础 设施行业影响 ICT基础设施 行业,上市公司中涉及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服务器 /存储、网络设备、监控设备 及其他硬件产品(如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 可能涉及额外加征 关税;中国的软件技术业几乎不直接受关税影响 ;以芯片为代表的关键部件供给如果受到限制,可能对 相关公司 业务造成冲击。 服务器 /存储 服务器是一个每年全球约 600亿美金的巨大市场,中国公司在其中占有约 20%的出货量份额。 (来源: Gartner) 图 1: 17年服务器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 Gartner, 广发证券发展 研究中心 服务器行业涉及上游的核心部件主要是 CPU、内存、硬盘三大件及 GPU。在这些核心部件的供应上,主要依赖进口 。 从供应端来看,美国在 CPU、 GPU上拥有全球性的垄断地位, CPU几乎由 Intel和 AMD两家垄断。 GPU基本由 Nvdia和 AMD垄断,且第一名遥遥领先第二名。桌面 CPU市场 Intel份额接近 90%,而在服务器 CPU市场, Intel一度占到 99%左右( AMD Zen架构产品 将使 AMD18年 份额有所回升)。 Intel 2017年 数据中心集团 (主营产品为服务器 CPU)营收 174亿美金。而据Gartner数据, X86服务器全球市场 18年营收为 598亿美金。 考虑到服务器10%20%的毛利率空间, CPU在服务器成本中的整体占比约在 34成 (根据具体机型和配置,占比会有更大的波动)。 Dell EMC 17.9% HPE 15.9% 浪潮 6.4% 华为 6.4% 联想 5.5% 其他 47.9%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图 2: 17Q4桌面 CPU出货 量 份额 图 3: 17Q4 GPU市场 份额 数据来源: tomshardwar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tomshardware,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然而我们认为除非 出现 极端情况 , 否则 CPU和 GPU厂家限制向中国出口可能性不大 : 首先,美国 CPU和 GPU厂家通过全球性垄断,已经获取了计算机硬件产业链的大部分利润。 2017年 Intel的销售毛利率达到 62%, Nvdia达到 60%,中国提供 PC/服务器 整机产品并不对美国在该行业的核心垄断地位和利益造成巨大威胁。 第二 , Intel目前所处的 PC市场 、 服务器市场仍不断受到 ARM生态的挑战。 GPU市场的复苏主要驱动来自 AI和区块链,然而区块链市场已经逐步向 ASIC专用芯片市场发展( 如 比特大陆 等 ),而 AI市场也不断涌现出专用芯片厂家( TPU、寒武纪、 Movidus、地平线等等)。主动退出中国这样一个巨大市场,进而给新的生态系统发展机会是不明智的。 第三 , CPU和 GPU属于高研发投入行业,需要充足的 利润来保证研发的领先性,从财务角度来说 ,退出中国这样巨大的市场( Intel 2017年约 24%),缺少中国市场贡献的利润,可能影响公司自身的研发和运营。 图 4: 17财年 Intel部分财务数据(亿美元) 数据来源: Wind, 广发证券发展 研究中心 Intel 87.8% AMD 12.0% Other 0.2% Nvdia 66.3% AMD 33.7% 020406080100120140净利润 研发费用 估算中国市场毛利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23 行业深度 |计算机 机械硬盘 ( HDD) 市场 ,虽然 美国公司占有 七成 以上的份额 , 但是对中国厂家仍然有第三大供应商日本东芝可以选择 。而且在代表未来方向的固态硬盘 SSD市场上,美国公司在和日韩系厂商的竞争中尚未取得压倒性的竞争优势,因此更不会贸然让出市场。 图 5: 2017年机械硬盘 ( HDD)出货量 份额 图 6: 18Q1固态硬盘 ( SSD) 出货量份额 数据来源: Forbes,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 Digiliant,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在 DRAM市场上 , 韩国厂商占有了 3/4的市场份额,美国公司主导能力相对更弱,更加不会主动放弃中国市场。 图 7: 17Q4 DRAM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 Dramexchange, 广发证券发展 研究中心 综上 , 我们认为 除非出现极端情况 ,美国对 中国 服务器及存储行业的供应链 实施 全面禁供的可能性不大 。然而上述核心部件市场的缺失,仍然为我国的服务器行samsung 32.2% SK Hynix 8.1% Toshiba 9.4% WDC 15.4% ADATA 1.7% Intel 8.9% Kingston 5.5% Lite-On 3.6% Micron 9.7% Transcend 1.9% Others 3.6% samsung 46.0% SK Hynix 28.7% Micron 20.8% Nanya 2.5% Winbond 0.8% Powerchip 0.5% Others 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