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8年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 白 皮 书 (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8年8月 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信息 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白皮书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 言 在国际通信中,国际光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国际光缆的互联互通水平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际通信水平。据 TeleGeography报告显示,全球 95%以上的国际数据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海底光缆是当代全球通信最重要的信息载体。自 1993 年中国第一条海底光缆 -中日海底光缆正式开通以来,海底光缆已成为中国与全球连接的最重要方式, 自中国出发的海底光缆可直接通达北美、 亚洲沿海、欧洲和非洲,中国已与美国、日本、 新加坡、英国等区域重点国家实现直接网络互联1。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海底光缆产业,已经具备从传输设备、海底光缆到系统集成 和施工维护等各环节的自主能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实施, 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对中国网络全球化服务提供能力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对中国海底光缆产业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 企业应积极参与海底光缆全球布局,积极推动相关海底光缆的建设和产业发展。1这里指的中国海缆,是指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参与运营、并在中国登陆(包括在大陆和香港登陆)的海缆。 目录 一、国际光缆发展态势 . 1 (一) 国际通信中海缆仍然是主导作用 . 1 (二) 全球海缆布局竞争日趋激烈 . 1 (三) 互联网巨头成为海缆建设的新生力量 . 2 (四) 海缆与数据中心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 3 (五) 国际海缆互联互通将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 . 4 二、中国国际光缆发展现状 . 6 (一) 跨境陆缆连接周边国家 . 6 (二) 国际海缆通达重点国家 . 7 (三) 光缆产业蓬勃发展 . 9 (四) 国际海缆发展相比仍显不足 . 9 三、中国国际光缆发展前景 . 10 (一) 信息通信设施互联互通是“ 一带一路” 重要合作内容 . 10 (二) 国际交往和生产要素流动促进国际海缆的发展 . 10 (三) 互联网企业海外业务拓展促进国际带宽需求增长 . 12 (四) 中国地缘优势孕育着广阔海陆缆协同发展空间 . 13 四、中国国际光缆发展建议 . 14 (一)服务“ 一带一路” ,加快全球化海缆布局 . 14 (二)优化登陆站布局,合作打造海缆网络支点 . 15 (三)完善政策法规,优化国际海缆发展环境 . 16 (四)鼓励全球运营,海外业务与网络协同发展 . 17 (五)加强国际合作,探索海缆陆缆联运模式 . 17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2018 年) 1 一、国际光缆发展态势 (一)国际通信中海缆仍然是主导作用 地理环境决定了海缆在国际通信中的重要性。 人类生活的地球是个巨大的球体,约有 71%的表面积被海 洋所占据,大洋洲、美洲大陆与亚欧非大陆之间没有直接陆地连接。 全球近 200 个国家中仅有 44个没有海岸线的内陆国,不能直接依靠 国际海缆通信,但内陆国一般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最大内陆国哈萨克斯坦面积达 271.7 万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内陆国埃塞俄比亚 拥有人口约 1 亿。目前从全球范围来看,国际通信主要依靠海缆,全球 95%以上的国际通信流量都是通过海底光缆进行传输的,海缆在国际通信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国际通信中海缆的主导作用不会改变。 国际通信除了应用海缆外,还有陆缆和卫星等方式。内陆国家由于缺乏海岸线不能建设海缆登陆站,一般采用陆缆和卫星方式。近几年,卫星通信虽然有较快的发展,出现了 o3b 等新型卫星互联网业务提供商,但带宽提供能力相对海缆明显不足,仅在一些岛屿和内陆 国家有部分市场。陆缆相对海缆而言,虽然具有建设和维护成本较低 的优势,但由于缺乏联合运营模式,陆缆多限于临近国家间的通信场景,跨越多个国家的陆缆组网运营, 还不成熟, 几无成功案例。 可以预见, 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国际通信中海缆仍将起主导作用。 (二)全球海缆布局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 资源、政策和地理加快海缆中心的形成。 从目前全球海缆布局情况来看, 美国、 英国、日本、 新加坡、 香港等凭借优越的地理通达性、信息资源丰富等优势,已经成为许多国际海缆的起点或者关键节点。其中, 美国是谷歌、Facebook、 亚马逊等全球顶级互联网企业所在地,内容资源丰富、汇聚全球互联网流量,造就美国在全球海缆中心的地位,网络通达全球;新加坡和香港的地位区位优势明显,政策开放,服务业发达,吸引众多互联网巨头的数 据中心落户,促进各方向海缆接入,海缆的聚集带动国际业务转接功能日益发达。 新兴市场积极谋划改变海缆市场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起步,泰国、印度尼西亚、阿联酋、阿曼、芬兰、智利等国家已经意识到国际海缆对于促进信息资源汇聚、 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大意义,纷纷出台政策或战略,吸引海缆在其境内登陆。2016 年,泰国政府拨款 50 亿泰铢给泰国国有电信运营商 CAT 电信 (CAT Telecom)用于开发新的海缆路径,从 2017 年开始对新路径进行投资;芬兰政府支持企业推动北极海缆建设,力图打 通东亚到芬兰、直至德国的信息通道;智利政府积极谋划通达中国的跨洋海缆,与亚洲实现直联;印度塔塔电信在 2004-2005 年完成对美国 Tyco 全球海底光缆网络、加拿大公司 Teleglobe 公司的收购后,持续拓展全球海缆布局,升级海缆系统容量,已成为全球网络资源最为丰富的跨国电信公司之一。 (三)互联网巨头成为海缆建设的新生力量 海缆俱乐部仍是国际海缆建设主要模式。 国际海缆项目涉及登陆国审批事项众多、建设和运维费用巨大、项目运营风险较高,因此,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2018 年) 3 海缆俱乐部建设模式应运而生。海缆俱乐部方式由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业务需求共同投资一个海缆项目,一是 利益共享、费用分担,投资方按权益进行海缆资源分配,运 营维护费用也由各成员分摊;二是保障业务来源,作为利益相关方,各企业成员会积极疏导业务流向,充分使用自己参投的海缆资源,保 证在最短时间能够收回投资;三是由各国企业负责办理其国内审批事 项,可保障顺利获得相关施工许可。 互联网巨头成为全球跨洋海缆的重要参与力量 。 从传统海缆建设运营主体来看,海缆俱乐部主要是以电 信运营企业为主;私营海缆业主有基础电信企业,也有金融财团组建的项目公 司。近年来,为了满足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互联需求,谷歌、微软、Facebook 等美国互联网巨头正在成长为国际海缆建设的主导力量, 目前互联网巨头参与投资建设的国际海缆已经超过 15 条 ,重点方向包括北美-欧洲、北美-亚洲、北美-南美。 (四)海缆与数据中心协同发展趋势明显 互联网内容源访问的流量流 向主导全球海缆网络架构 。在传统国际电信业务中,双向交互的 话音业务、用于分支机构组网的专线电路业务是国际电信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两项业务也曾经是决定国际网络架构的主要业务。随 着互联网在全球的推广普及,内容源开始决定业务流量流向,各国运营商为向用户提供全球可达的互联网访问需要与更多的内容源连接,欧美国家因拥有丰富的内容源而带动全球流量向这些国家流动,进而促进国际 光缆向这些国家聚集,互联网流量流向决定了新的全球海缆网络架构。 海底光缆以超大的传输容量、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2018 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4 相对低廉的成本,为全球互联网快速发 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全球数据中心互联开始影响着海缆建设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数据中心在全球范围优化部署,不仅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全球部署数据中心,电信运营商也在建设区域性 服务数据中心。数据中心之间数据流动,带宽需求多、电路颗粒大、 带宽增速快,实现数据中心之间电路资源灵活配置和调度、满足长期业务发展需求是互联网巨头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数据中心互联成为互联网巨头参与国际海缆建设的重要目的,谷歌是最早开始参与海缆建 设的互联网巨头,其业务应用遍布全球,拥有 30 多个全球 服务的数据中心,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互联需求巨大, 单纯依靠租用运营企业带宽已不能很好满足其发展需要,这促使谷歌公司开始自建海缆以满足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 目前微软、Facebook 等互联网企业也都参与了海缆建设,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之间的互联。海缆提供信息传输通道、数据中心承担信息存储和处理,在此基础上取得信息枢纽地位的发展路径日益清晰。 (五)国际海缆互联互通将迎来重要发展窗口期 多年以来,全球国际互联 网带宽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根据TeleGeography 数据, 全球国际互联网带宽年增长率保持在 30%左右,2013 年至 2017 年增长了 196Tbps, 目前已达到 295Tbps。 未来几年,随着全球数字经济的深入推广,大数据 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流量增长还会持续提升。 国际互联网流量的持续高速增长将引发又一个国际海缆建设高峰。从海底光缆近 30 年来的发展历程来看,海底光缆曾有 2 次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