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伦敦经济月刊( 2013 年 1月) 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 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 展望 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 : 梁 婧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 电 话 : 010 - 6659 4097 签发人:陈卫东 审 稿: 宗 良 周 景彤 联系人 : 梁 婧 李 艳 电 话: 010 - 6659 4097 对外 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 材料 2017 年 11 月 22 日 2017 年 第 30 期 (总 第 201 期 ) 从 “ 三 步走 ” 到 “ 两阶 段 ” : 中国现代化进 程 的历 史 与未 来 十九大 报告 提出 “我 们 既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 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 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同 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分两个阶段 来 安排 。这 是对前期 “三 步走 ”战略 的继 续 和深入 , 意味着在 2020 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 化国家 将 成为 新 的奋斗目标 。本文梳理了从“三 步走 ”到 “两 个 一 百年 ”再 到 新 时代 “两 阶段 ” 的 发 展与演 进,这 些战略目标 具 有 系 统性 、继 承性 、连 续性 ,同时立 足于中国实际 与 时俱进 , 目标的 内 涵 也不断 调 整和丰富 。从 过去的实践 、未 来发展条件看 ,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可期。预 计 我国人均 GDP 将在 2021-2025 年期间超过12000 美元, GDP 规模将在 2030-2035 年期间超过美国 ,在 悲观情形下 ,到 2050 年 我国人均 GDP 大 约为美国的 31.2%,乐 观情形下约为美国的 41.6%。 国际金融研究所 宏观 观察 2017 年第 30 期(总第 201 期) 1 从“三 步走 ”到“两阶 段 ”:中国现代化进 程 的历 史 与未 来 十九大 报告 提出 “我 们 既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 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 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同 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分两个阶段 来 安排 。这 是对前期 “三 步走 ”战略的继 续 和深入 , 意味着在 2020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 化国家 将 成为 新 的奋斗目标 。本文梳理了从“三 步走 ” 到 “两 个 一 百年 ”再 到新 时代 “两 阶段 ” 的 发 展与演 进,这 些战略目标 具 有 系 统性 、继 承性 、连 续性 ,同时立 足于中国实际 与 时俱进 , 目标的 内 涵 也 不断 调 整和丰富 。从 过去的实践 、未 来发展条件看 ,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可期。预 计 我国人均 GDP 将在2021-2025 年期间超过 12000 美元, GDP 规模将在 2030-2035 年期间超过美国 ,在 悲观情形下 ,到 2050 年 我国人均 GDP 大 约为美国的 31.2%,乐 观情形下约为美国的 41.6%。 一、从“三 步走 ” 到新时代 “两 阶段 ”战 略目标的演 进 集 中 力 量进行 社 会主义 现 代化建设是 我 国宪法规定的 国 家根本任务 ,为 实现这一总 任务 , 在不同历史时期 、不 同发展阶段 ,从“三 步走 ” 到 “两 个 一 百年 ”再 到新时代 “两 阶段 ” ,我国领导集体 提出了 相 应的发展战 略(附表)。这 些战略目标 具 有开创性 、继 承性 、连 续性 ,为建 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 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 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 (一)“三步 走 ”战 略的 形 成与 发 展 新 中国成立后 ,我 国开始 探 索新历史时期国家建设道路 。 1963 年 中 央 工作会议提出 国 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考虑 ,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的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 年第 三届 全 国人大一次 会 议 正 式 提出了实现 “ 四个现代化”问题,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75 年 第四2 2017 年第 30 期( 总第 201 期 ) 届 全 国 人 大 一 次会议上 重 申并明确 时 间 ,提 出 第一步在 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 20世纪内,全面实 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这 一时期的目标 总 体较为冒 进 ,但 也为 后期 部署 提 供了 经 验借鉴 。 改 革开放后 ,新 一代领导集体 继 承了 “四 个现代化 ”的 战略构想 ,但立足 于基本国情 , 也认 识 到 任 务的 艰 巨性和挑战性 ,赋 予了现代化新的内涵 ,规划 步骤也更加科学 具 体 。 1979 年 邓小平 会见日本 首 相 时 指出 中 国要实现的现代化 是 中国式的现代化 ,是 小康 之 家式的现代化 。建 设小康社会 的 阶段性目标逐渐清晰 , 1982 年党 的十二 大 正式 提 及小康目标 ,制 定到 20世 纪末分两步 走 达到小康水平的 目 标规划 。之 后 ,邓 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 了 更加 全 面和长远的 思 考 。 1987 年 党的十三大 明 确了 我 国国民经济发展 “ 三 步走 ” 战 略 ,不 仅分 两 步在 20 世 纪末 实 现国民 生 产总值比 1980 年 翻两番 ,并 且要在 21 世 纪中叶 人 均国 民 生产总值达到中等 发 达国家水 平,基 本实现现代化 。 (二)“两 个 一 百年 ” 目标 的提 出与发展 面 临 世 纪之交 ,我 们党对 “三 步走 ”战略 中第三步 开 始进行 规 划 。 1992 年 党的十四 大 提到在 20 世 纪 90 年代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侯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此基础上 ,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的时侯,就能够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三步发展目标。“两 个 一 百年 ”目 标初步提出 。五 年之后 ,在 对 历 史、 当 前和未来 发 展阶段 和 内外部条件 做 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 , 党的十 五 大 做 出 具 体部署 ,提 出 建党一百年 ( 2021 年) 时 使 国民经济更加发 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建国一百年( 2049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 第一个百年 的 前十年 ,要 实现 国 民生产总值 比 2000 年翻 一番 。 2002 年 党的十六大 更 具体 地 设计了 第 一个百年目标 ,提 出要在 21 世 纪头 二 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 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 提出了 涉 及经济 、社 会主义民主 、教 育科技文化医疗 、可 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目标 ,其 中 国内生产总值到宏观 观察 2017 年第 30 期(总第 201 期) 3 2020 年要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此 后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 为未来一段时间的 重 点奋 斗 目标 。 2007 年 党的十七大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提 出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年比 2000年翻两番,首 次纳入了人均 GDP的 量化指标 ,社 会主义现代 化 国家 内 涵中增加了 “和 谐 ”二 字 。 2012 年 党的十 八 大 首 次纳入居民人均收入目标 ,提 出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年翻一番,并 正式概括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新 时代 “两 阶段 ”的 提出 综 合 国 际国内形势和 我 国发展条件 ,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 ,这 也是未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报 告 提 出 从现在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并 对 向第 二个百年 奋 斗目标 进 军的 路 线进行了细化 ,提 出 从2020 年 到 2035 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 21 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 仅把基本实现 现 代化 目 标的时间提前了 15 年,还增 加了 “美 丽 ”两 字 , 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国家的内涵 。 二、从“三步走”到 新时代 “两 阶段 ” 战略目标演进 的 特点 第 一 ,具 有 系 统性 、继 承性 、连 续性 。 从“三 步走 ” 到 “两 个 一 百年 ”再 到新时代 “两 阶段 ”, 党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路径是 在统 一框架体系内 一 步步清晰 化、具 体化 。 1987 年 的 十 三大正式提出 的“三 步走 ”战 略 给 出了 中 国经济 和社 会发展的总轮廓 ,规 划了 从 1980 年到 21 世 纪中叶的 长 远 发 展 目 标 。 1980 年到 2000 年 这二十年间 是 较 为 具体 的 中期目标 ,即 国 民经 济每十年翻一番 ,而 到 21世 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则 确 立了 长 期发展的 总 方向 。特 别值得注意的是 这 次会议 进 一步明确了 经 济发展的根本是 要 实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人 民过上小康生活 。 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 也 成为之后 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 。随 着 21世 纪的来临 ,我 们党开始对 “三 步走 ”战略4 2017 年第 30 期( 总第 201 期 ) 的第三步进行 具 体部署 。 2000 年到 2020 年 这二十年 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成 为部署的重点 。党 的十 五 大 、十 六大 、十七 大 、十 八大都 提 出了 到 2020 年 经济翻番 的 目标 。 2017 年,我 们 即将 迎来 “两 个一百年 ”奋 斗目标的 历 史交汇期 ,既要 全面建成 小 康社会 、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要 向第二个奋斗目标进军 ,党 的十九大对 2020 年 到 21 世 纪中叶 提 出了 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 “两阶 段 ”战 略 ,对 第 二 个奋斗目标 的 路径进一步具体化 。 表 1:历 次党代会设定的经济目标与实际对比 党 代会 指 标 时 间 计 划 完 成 十 三大 ( 1987) GDP 1980-1990 翻 一番 2.4 倍 1990-2000 翻 一 番 2.7 倍 十 五大 ( 1997) GDP 2000-2010 翻 一 番 GDP: 2000-2010 年 2.7 倍。 2010-2016 年 1.6倍。假 定 2017 年 实际增速为 6.8%,未 来 3 年 平均增速为 6.3%以 上就可以达到 翻 一番 目 标 。 人 均 GDP: 2000-2016 年 3.9 倍。 城镇 居民收入 : 2010-2016 年 1.5 倍。未 来 4 年平均增速 需 达 7%以 上可达 翻 一番 目 标 。 农 村居民收入 : 2010-2016 年 1.7 倍。未 来 4 年平均增速为 4.4%以 上就可以达到 翻 一番 目 标 。 十 六大 ( 2002) GDP 2000-2020 翻两番 十 七大 ( 2007) 人均 GDP 2000-2020 翻两番 十 八大 ( 2012) 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2010-2020 翻 一 番 注:均以 1980 年 为基期计算实际值 第 二 ,立 足于中国实际 与 时俱进 ,具 有科学性 、务 实性 。 在 继 承 过 去 “现 代化 ”战 略构想的 基 础上 ,邓 小平 结 合中国人口 多、底 子薄的国情 , 1979 年就 曾 指 出中 国 式的现代化是小康之家 , 1982 年更明 确提出 摆 在第一 位 的任务 是 在 20 世 纪 末实现 现 代化的 一 个初步目标 ,就 是达到 小 康 水 平 。在以 经济建 设 为中心 、坚 持改革开放 思 想的指 导下 ,围 绕着 解 决从贫困到 温 饱 、从 温饱到 小 康的 发 展问题 ,各阶 段 战 略目标 与全面 建 设小康社会 进 程 密 切联系 ,并在 相应的年代 节 点设定了翻番的 经 济指标 。从 各阶段的完成情况来看 基 本都超 计 划完成 (表 1),这 也体现了 制 定目标的务实性 和 科学性 。今 年十九大更是针对我国进入新时代、 社 会 主 要矛盾已 从 过去 “ 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 间的 矛盾 ” 转 化为 “人 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 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等 背景 , 强调追求更有效率 、更 有质量的增长 。宏观 观察 2017 年第 30 期(总第 201 期) 5 同 时 ,将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 15年, 未来我 们 不仅是富起来 ,更 要强起来 ,不仅要实现现代化 ,更 要 成 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表 2:全 国 人 民小康生活 水 平的 基 本标准 主 要指标 指 标 全 国 2000 年 2010 年 2016 年 经 济发展 人 均 GDP(元 ) 2381 6136 9831 物 质生活 人均收入 (元 ) 城 镇 : 1440 农 村 : 665 城 镇 : 3623 农 村 : 1314 城 镇 : 5537 农 村 : 2208 人均居住 (平 方米 ) 城 镇 : 20.3 农 村 : 24.8 城 镇 : 31.6 农 村 : 34.1 城 镇 : 36.6 人均蛋白质摄入量 城乡交通状况 恩格尔系数 (%) 城 镇 : 39.4 农 村 : 49.1 城 镇 : 35.7 农 村 : 41.1 城 镇 : 29.3 农 村 : 32.2 人 口素质 成人识字率 (%) 90.9 95.1 96.4 人均预期寿命 (年 ) 71.2 75 76.1 婴儿死亡率 ( ) 28.8 13.5 9.2 精 神生活 教育娱乐支出比重 电视机普及率 生 活环境 森 林覆盖率 16.6 21.6 21.6 农 村 初 级 卫 生 保 健基本 合 格以上 县 百分比 注:收 入指标 以 1980 年 为基期计 算 第 三 ,战略 目标的 内 涵不断 调 整和丰富 。 从经 济 量 化指标 看,最 初的 “三 步走 ”战略 主要针对国民生产总值 ,之 后不断丰富为人均 GDP、人 均收入等指标 。小 康社会和 现代化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奋斗目标 ,随 着 我 国形势和阶段 的 变化和发展 ,其 内涵 也 有所 调 整 。在 发展初期 ,小 康主要是使人民摆脱 贫困,解 决温饱 问 题 ,使人民 普 遍 丰 衣足食 、安 居乐业 ,收 入 增 长是主要 标 准 。 1987 年邓 小平提到 以 1980 年 为基数 实 现人均 国 民生产总值翻番达到 500 美 元 ,到 20 世 纪末 再翻 番 人 均达到 1000 美元 ,更 重要的是第三步 在 21世 纪用 30到 50年再 翻两番 ,大 体 上 达到人均 4000美 元 。20 世 纪 90 年 代 中 期 ,国 家统计局 与国 家计委 、农 业部共同 制 定了 全 国 人 民小康生活 水 平的 基 本标准 、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三套小康标准,主 要包括 经 济 水 平 、物质 生活 、人 口素质 、精 神生活 、生 活环境 与 社会 保 障五个方面 ,每 一方面都 有 相应的具 体 指标 (表 2)。党 的十六大正式提出 全 面建设 小 康社会的 奋 斗目标 ,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6 2017 年第 30 期( 总第 201 期 ) 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 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 ,除 了 物 质生活外 ,还 特别注重 人 民 精 神生活 、民 主权利 、生 活环境 ,实 现社会 全 面进步 。随 着我国 综 合国力的大幅提升 ,全 面 脱 贫提上 日 程 ,也 成为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指标之一 。十 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到要确保到 2020年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 脱 贫 。此 外 ,现 代化的内涵也 不 断发展丰富 ,最 初 “四 个现代化 ”目 标 更 注重物质文明的建设 。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 ,“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发展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并指 出 要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协 调发展 , 全 面建成小康 社 会是实现现代化的 基 础 。 党 的 十 七大在过去建设富强 、民 主 、文 明的 社 会 主 义现代 化 国家中增加了 “和 谐 ”二 字 ,党 的十九大进一步加入了 “美 丽 ”二 字 。 三、新时代“两 阶段 ”战略 目标 的前景与测算 (一)前 景判 断 在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基础上 ,此 次十九大提出 “我 们 既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 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又 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 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向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这 意味着在 2020年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后 ,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代 化国家 将 成为 新 的奋斗目标 ,这 是对前期 “三步走 ”战略 的继 续 和深入 。同 时 ,在 战 略 步骤上 将 分 两 个阶段来安排 ,一 是从 2020到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 化,二 是从 2035 年 到 21 世 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虽 然 现 代化建设目标实现 时 间较过去计划提前了 15年,对 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 有 所提高 ,但 这是基于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 、 适 应我国发展实际作出的必然选择 ,从 过去的实践 、未 来发展条件看也具有可行性 。 从历 史实践看 ,我 国 社 会主义现代 化 建设 进 程远超预期 。 经济建设 方 面 , 自 1978年 改革开放后 ,我 国体制机制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我 国 逐步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培育和发展,产 业 体 系不断 发 展完善 。各 个时期经济目标都提前实现 ,如 1990 年较 1980 年 GDP 翻番目标 提 前到 1987 年实 现 , 2000 年宏观 观察 2017 年第 30 期(总第 201 期) 7 较 1990年 GDP翻番目标提前到 1997年 实现 , 2020年 较 2000年 人均 GDP翻 两番在 2017年 就 可 以实现 ,各 年 GDP 实 际增速也均要高于政府预期目标 (图 1)。我 国 GDP 总 量目 前稳居世界第二 , 占美国的比重从 1980 年 的 6.7%上 升到 2016 年 的 60%。 社会建设方 面 , 人 民生活 水 平大幅度提高 ,居 民收入稳步增长 ,城乡居 民恩格尔系数从 1980年的 60%左 右降到 2016 年 的 30%左 右 ,人 们物质文化生活 得 到了极大的丰富 。人 口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 15 岁 以上成人 识 字率从 1982 年 的 65.5%提 高到 2015 年 的 96.3%,人 均受教育年限 提 高到 10 年 以上 。 2016 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 13 亿人,参保覆盖率稳固在 95%以上。居 民的人均预期寿命 从 1980 年 的 67 岁 提高到 2015 年 的76 岁。 政治建设 方 面 , 积 极推进 行 政体制 改 革 ,通 过简政放权 、放 管结合 、优 化服务等转 变政府职能 ,释 放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 ,积 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推 进全面依法治国 ,全 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 生态文明建设 方 面 , 对 环保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制 定 完 善了 大 气污染 防 治 行 动计划 、环 境 保 护法 等 一系列 环 境保护 法 律法规 ,将环境保护相关指标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考评体系,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单 位 GDP 能 耗 从 1980 年 的 2.664 吨 标准煤 /万 元降低至 2015年 的 0.662吨 标准煤 /万 元 。过 去 现代 化各领域的 较 快发展为未来 全 面建设 社 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奠定了 坚 实的基础 。 图 1: GDP 政 府预期目标与实际增速 ( %) 数 据来源 : Wind 从 未来条件看 ,我 国 对 全面建设 社 会 主 义现代化国家 已作出全面部署。 经 过近 406810121416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GDP:不变价 :同比 政府预期目标 :GDP:同比8 2017 年第 30 期( 总第 201 期 ) 年 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 能 力明显提高 ,过 去短缺经济和供给不足状况已发生根本性改变 ,但 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偏 低 、与 需求 的 变化升级不适 应 等问题日益突出 。根 据形势的变化 ,此 次 十 九大报告 并 没有对经济增长速度给出具体的 要 求 ,而 是 更 加强调更高质量 、更 高效率 、更 加绿色的经济发展 。未 来 我国 将坚持质量第一 、效 益优化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形 成实体经济 、科 技创新 、现 代金融 、人 力资源 协 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不 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 竞争 力 。与 此同时 ,人 民 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仅 是 对物 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 ,在 民主 、法 治 、公 平 、正 义 、安 全 、环 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因此,未来 我国现代化建设将是物 质 文明 、政 治文 明、精 神文 明 、社 会文明 、生 态文明全面提升的现代化 。沿 着十九大 在 各方面所作 出部 署 继 续努力 ,未来 基本实现 现 代化 并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问题不大 。 持 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将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 虽 然此次 报告 弱化了经济增速 指 标 ,但这 并不意味着 不 需要经济增长 , 未来要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 ,保 持 持 续 稳 定的经济增长 是 基 础, 我 国 经 济 也 仍 有 保持中高速增长 的 有利条件 。从供 给看 , 虽然人口数量型红利在减弱,但人口质量型红利正在形成与积累,这既有利于促进劳动力与产业升级的对接,又能延缓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资本相对充裕,我国国内总储蓄与 GDP 之比要远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也要高于日、韩、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这能为资本形成奠定基础。我国坚持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向不会变,这将有助于促进经济运行效率的提升,释放新一轮的改革红利。 从 需求看 , 中 国人 口规模大 ,中 产阶级数量 不 断扩大 ,市场 需求广阔, 全 面 脱 贫的 实 现也有助于 拉 动消费和需求 。同 时 ,城镇化建设和中西部发展是挖掘内需潜力的重要着力点。与发达国 家相比,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2016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5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 41.2%,未 来城市化的进一步 发 展 将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还会拉动消费的强劲增长。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较大,东部地区人均 GDP 接近中高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是 引领转型 升 级和开放创新的 主 力军 ,而中西部地区具 有资源丰富 、成 本较低等优势 ,通 过后发优势 抓住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产能转移的机会,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宏观 观察 2017 年第 30 期(总第 201 期) 9 (二)前 景测算 综 合以上分析 ,我 们对未来 中美 两国经济发展进行估算 。在 估算 中有三 点要特 别注意 ,一 是 估算用 的是对实际经济增速的假定 ,计 算出 的是基 于某个基 期 不变价 的实际值 ,与 名义值不同 ,并 且 估 算期越长 ,实 际值与名义值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 是 不 同基期的选 择 对估算影响较大 ,在对 比 估 算结果时弄清所选择的基期 是 前提 。三 是 在 进行国际比较时 ,人 均 GDP 比 GDP 规 模更有意义 ,基 期的影响也相对更小 。基 于此 ,我们 选 取 2016年 为基期进行测算 。同时,我 们适当参照日本 、韩 国经济 下 台阶 时 的经济增长情况 ,日 本 、韩 国分别 从 1973 年、 1996 年 开始从过去的高速增 长逐 步放缓 ,日本 在 1974-1991 年这 18 年间 平均增速为 4.1%,韩 国在 1996-2014 年 这 19 年 间平均增速为 4.1%。考 虑到 我 国仍 有 较多保持较快增长的 有 利条件 ,我们预计,我国经济增速下降幅度将小于日本、韩国。 表 3:中 美 GDP 与 人均 GDP 测 算与比较 乐 观情 形 国 家 指 标 2016 2020 2025 2035 2050 美 国 GDP 18.6 20.6 23.4 30.2 44.4 人 均 GDP 57467 62085 68155 82843 114075 中 国 GDP 11.2 14.5 19.7 33.8 63.6 人 均 GDP 8123 10383 13953 24034 47477 中 国 /美 国 GDP 60.2 70.4 84.2 111.9 143.2 人 均 GDP 14.1 16.7 20.5 29.0 41.6 悲 观情 形 国 家 指 标 2016 2020 2025 2035 2050 美 国 GDP 18.6 20.6 23.4 30.2 44.4 人 均 GDP 57467 62085 68155 82843 114075 中 国 GDP 11.2 14.5 19.7 32.1 47.6 人 均 GDP 8123 10383 13953 22808 35550 中 国 /美 国 GDP 60.2 70.4 84.2 106.3 107.2 人 均 GDP 14.1 16.7 20.5 27.5 31.2 注: GDP 单 位为 万 亿美元 ,人 均 GDP 单 位为美元 ;以 2016 年 为基 期,作者推算 综 上所 述, 结合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总体呈 下 降趋势 ,假 定 我国 2021-2025 年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