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Q3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报告,2018 年 11 月 7 日,目 录,1、 新能源汽车 .3,1.1、 行业数据:Q3 动力电池装机量高速增长,锂电材料价格总体下降.31.2、 营收:整体增速放缓,价格下降明显.71.3、 毛利率:整体持续下滑,负极/动力电池环比回升 .81.4、 净利润:Q3 整体增速转负.91.5、 营运能力: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正常增加 .10,2、 新能源发电 .11,2.1、 光伏:“531”影响显现,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112.2、 风电:行业数据持续向好,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承压.15,3、 电力设备.18,3.1、 一次设备:低压电器表现突出,特高压放量在即 .193.2、 二次设备:配网自动化建设持续推进,工控自动化增速放缓.21,4、 投资建议.225、 风险分析.23,板块分述:新能源汽车:,2018Q1-Q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样本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速为+54%/+28%/+25% , 增 速 不 断 下 降 ; 扣 非 净 利 润 同 比 增 速 为+76%/+16%/-12%,受到毛利率下滑的影响,2018Q3 整体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由于补贴退坡及结构性产能过剩影响,行业整体承压,龙头企业的优势已经显现。短期来看,宁德时代及负极材料板块业绩有望维持稳定增长;中期来看,海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随着补贴退出及市场放开,以中上游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机遇。,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531”新政影响在三季度逐步显现,前三季度样本公司营收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6.8%/1.2%,单三季度营收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0.5%/-12.8%。11 月 2 日,能源局召开“十三五”太阳能建设中期成果座谈会,涉及“十三五”整体建设规划、补贴电价制定等。国家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不变,政策逐步明朗有利于行业信心修复、下游电站建设再度规模化启动。,风电方面,样本公司实现营收 317.5 亿,净利润 39.2 亿。风电三季度单季度招标规模达到 7.2GW,增幅持续扩大(18.0%),拉动主机以及零部件厂商相关设备以及EPC需求增长;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565小时,维持同比增长,风电行业整体回暖得到验证。风电设备供应商竞争加剧,招标价格下降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设备供应商盈利能力承压,龙头企业凭借成本控制优势不断提升市占率水平。,电力设备:,前三季度一二次设备实现营业收入 2699.8 亿,同比增长 14.5%;实现净利润 165.8 亿,同比增长 3.7%。一次设备中,低压电器厂商发挥龙头优势,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自动化水平、加强渠道布局,“开源”+“节流”推动营收与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2018 年 9 月,能源局公告 9 项输变电项目建设规划,涉及 12 条特高压线路项目,将在今明两年先后核准,相关订单落地有望为相关设备供应商贡献业绩增量。,二次设备方面,工控自动化受宏观经济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行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相关上市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7.8%,较上半年 19.1%同比增幅有所放缓。长期看,自动化升级改造以及进口替代空间广阔仍将支撑我国工控行业保持稳健增长;配网建设持续推进,自动化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实现营收与净利润稳健增长。,风险分析:,新能源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电网投资规模不及预期,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1、新能源汽车我们选取了 26 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公司,对这些公司的历史数据及2018Q3 的业绩进行分析和总结。各子板块选取的公司如下:原材料:钴板块包括华友钴业、寒锐钴业、格林美;锂板块包括赣锋锂业、天齐锂业。正极材料: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天力锂能。负极材料:璞泰来、贝特瑞。电解液:多氟多、天赐材料、新宙邦。隔膜:恩捷股份、沧州明珠、星源材质。动力电池: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锂电设备: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星云股份、金银河。电机电控:大洋电机、蓝海华腾、方正电机。1.1、行业数据:Q3 动力电池装机量高速增长,锂电材料价格总体下降2018 年 1-9 月,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 72.1 万辆,与去年同期的39.8 万辆相比,增长了 81.1%;新能源汽车产量累计 73.5 万辆,与去年同期的 42.4 万辆相比,增长了 73.0%。总体来看,2018 前 9 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较快,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基数较低且本年补贴退坡之前的产销量较高。2018Q3 单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0.6 万辆,同比+50.7%,环比+14.2%;新能源汽车产量为 31.6 万辆,同比+51.9%,环比+20.2%。,图 1:2016-2018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单位:万辆),图 2:2016-2018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单月产量(单位:万辆),图 3:2016-2018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单位:万辆),图 4:2016-2018 年 9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单位:万辆),根据中汽协的数据, 2018 年 1-9 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45.1万辆,同比+74.7%;插电混动乘用车累计销量为 17.6 万辆,同比+166.3%;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累计 9.4 万辆,同比+27.0%。2018Q3 单季度,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 19.2 万辆,同比+53.6%,环比+11.4%;国内插电混动乘用车销量为 7.8 万辆,同比+122.9%,环比+35.6%;国内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为 3.6 万辆,同比-14.3%,环比-10.1%。,图 5:2017-2018 年 9 月 EV 乘用车/PHEV 乘用车单月销量(单位:万辆),图 6:2017-2018 年 9 月新能源乘用车单月销量结构,图 7:2017-2018.09 EV 乘用车累计销量(单位:万辆),图 8:2017-2018.09 PHEV 乘用车累计销量(单位:万辆),( 9,图 9:2016 年-2018.09 国内新能源商用车单月销量(单位:万辆)2018Q3,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13.2Gwh,同比+47.8%,环比+18.9%;2018Q1-Q3,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28.7Gwh,同比+94.7%。另外,锂电材料价格方面:(1)NCM523 正极材料价格自 5 月份起开始下降,整个三季度价格总体下降接近 20%;(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 Q3 下降约15%-20%;3)电解液价格 6 月-8 月保持地位震荡, 月份价格上涨约 10%;(4)湿法隔膜价格 Q3 下降超 20%;(5)负极材料价格 Q3 基本保持稳定。,图 10:2017-2018Q3 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图 11:2018 年以来 NCM523 正极材料价格图 13:2018 年以来电解液价格,图 12:2018 年以来磷酸铁锂价格图 14:2018 年以来湿法隔膜价格,1.2、营收:整体增速放缓,价格下降明显,2018Q1-Q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样本公司整体营收同比增速为+54%/+28%/+25%,增速不断下降。 Q1 增速较快的原因是去年同期基数低,而且 2018 版补贴政策于 2018 年 6 月份起执行,Q1 行业整体出货较多;价格方面,部分板块 Q3 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下降。具体来看:,原材料-钴: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96.5%/+65.3%/+23.4%,根据 Wind 经济数据库统计的价格数据,2017Q1-2017Q4 硫酸钴均价为8.0/8.6/8.8/10.0 万元/吨,2018Q1-2018Q3 均价为 12.9/13.3/10.0 万元/吨,分别同比+61%/+54%/+15%,2018 年 10 月份以来均价为 9.0 万元/吨,同比 2017Q4 价格-10%;此外,2018Q1-Q4(截至 2018 年 11 月)四氧化三钴均价同比+72%/+30%/+19%/-8%。因此,预计 Q4 原材料-钴板块营收增速承压。,原材料-锂: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1.0%/+23.4%/-1.1%,根据 Wind 经济数据库统计的价格数据,2018Q2-Q4(截至 2018 年 11 月)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同比-9%/-42%/-50%,由于长单锁价,营收增速下降存在滞后性。预计 Q4 原材料-锂板块营收增速承压。,正极材料: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36.1%/+23.0%/-9.2%,剔除杉杉股份后增速分别为+97.4%/+78.5%/+48.9%。根据 Wind 经济数据库统计的价格数据,2018Q1-Q4(截至 2018 年 11 月)NCM523 三元材料均价同比+35%/+24%/+8%/-13%。预计 Q4 三元正极材料板块上市公司营收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负极材料: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8.9%/+32.5%/+31.7%,整体来看,与其他锂电材料不同的是,负极材料价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我们预计 Q4 负极材料上市公司营收将保持稳定增长。,电解液: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0.9%/+4.1%/+2.8%,根据Wind 经济数据库统计的价格数据,2018Q1-Q4(截至 2018 年 11 月)电解液价格同比-42%/-40%/-19%/-15%。,隔膜: 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6.0%/-1.8%/-2.6%,根据 Wind经济数据库统计的价格数据,2018Q1-Q4(截至 2018 年 11 月)中端湿法隔膜均价同比-9.0%/-33.4%/47.1%/-56.7%。,动力电池: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74.2%/+21.6%/+61.4%,其中,宁德时代营收同比增速为+155.2%/+16.7%/+72.2%,动力电池龙头增速更快。,锂电设备: 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00.8%/+59.0%/+76.7%,剔除先导智能后,增速为+61.5%/+28.5%/-4.2%,国内动力电池集中度不断提升趋势下,整体扩产进度放缓。,电机电控:2018Q1-Q3 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7.9%/+1.2%/+0.1%,与,2017 年同期相比,增速明显下滑。,表 1: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收入同比增速变化,17Q1,17Q2,17Q3,17Q4,18Q1,18Q2,18Q3,原材料-钴原材料-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53.6%19.2%48.8%N/A22.0%,42.1%44.1%93.8%N/A15.2%,70.7%58.4%116.4%30.4%12.3%,77.1%56.0%-7.3%22.4%36.2%,96.5%61.0%36.1%28.9%20.9%,65.3%23.4%23.0%32.5%4.1%,23.4%-1.1%-9.2%31.7%2.8%,隔膜(剔除恩捷) 30.3%,26.4%,26.0%,14.2%,-6.0%,-1.8%,-2.6%,动力电池锂电设备电机电控,7.5%81.5%29.3%,24.2%73.1%28.8%,21.3%95.9%16.2%,-6.6%90.8%20.3%,74.2%100.8%7.9%,21.6%59.0%1.2%,61.4%76.7%0.1%,图 15: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收入同比增速变化1.3、毛利率:整体持续下滑,负极/动力电池环比回升总体来看,受到补贴退坡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产能过剩的影响,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绝大部分板块毛利率同比持续下滑。其中,与 2017 年同期相比,毛利率下滑比较明显的板块包括:原材料(-10.7pcts)、隔膜(-6.3pcts)、动力电池(-4.2pcts)、原材料-钴(-3.5pcts)等;环比 Q2有所回升的板块包括:负极材料(+2.3pcts,价格稳定,环保限产影响减弱)、动力电池(+0.4pcts,成本压力缓解)、电机电控(+0.6pcts)。表 2: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毛利率,17Q1,17Q2,17Q3,17Q4,18Q1,18Q2,18Q3,同比变动(pcts),原材料-钴原材料-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27.2% 28.8% 27.7% 28.8% 30.5% 32.9% 24.2%55.9% 53.9% 58.6% 58.3% 63.0% 58.5% 47.9%25.6% 22.8% 20.9% 28.7% 23.0% 20.5% 20.2%31.7% 32.8% 33.6% 30.8% 32.5% 29.2% 31.5%32.4% 30.0% 28.0% 27.1% 30.8% 26.3% 25.1%,-3.5-10.7-0.7-2.1-2.9,隔膜(剔除恩捷) 52.8% 53.4% 46.2% 50.8% 53.0% 54.1% 39.9%,-6.3,动力电池锂电设备电机电控,36.3% 36.3% 34.6% 36.9% 32.4% 30.0% 30.4%39.1% 39.7% 32.7% 37.6% 39.5% 34.9% 34.6%21.2% 21.4% 19.3% 24.3% 19.8% 17.8% 18.4%,-4.21.9-0.8,图 16: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毛利率1.4、净利润:Q3 整体增速转负2018Q1-Q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样本公司整体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为+76%/+16%/-12%,由于毛利率下滑且收入增速下降,2018Q3 整体扣非净利润增速同比下滑。具体来看:原材料-钴: 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17%/+72%/-4%。原材料-锂: 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8%/+14%/-35%。正极材料: 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6%/+24%/+13%。负极材料: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11%/-8%。电解液: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1%/-54%/-55%。隔膜: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0%/-45%/-71%。动力电池:剔除宁德时代后,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39%/+28%,宁德时代扣非净利润增速为-38%/+138%/+89%。锂电设备: 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98%/+55%/+70%。电机电控:2018Q1-Q3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59%/-34%/-60%。表 3: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变化,17Q1,17Q2,17Q3,17Q4,18Q1,18Q2,18Q3,原材料-钴,1025.6% 454.7%,690.4%,668.1%,216.7%,72.1%,-4.2%,原材料-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38.4%83.7%N/A-21.7%,56.2%13.1%N/A-33.1%,49.1%96.5%43.8%-31.0%,280.4%261.1%-4.1%-47.2%,87.8%55.6%37.9%-30.5%,14.0%24.2%11.1%-54.2%,-34.5%12.7%-8.2%-54.5%,隔膜(剔除恩捷) N/A,N/A,12.8%,-14.4%,-40.1%,-44.9%,-71.2%,动力电池(剔除宁德时代)锂电设备电机电控,-42.4%65.5%-13.0%,31.0%133.8%-19.4%,-0.3%72.8%-32.4%,-90.8%107.2%-51.6%,4.6%98.4%-59.3%,-39.2%54.7%-33.5%,27.8%70.4%-60.2%,图 17:2017Q1-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变化,1.5、营运能力:存货/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正常增加,2018 年以来,除了锂电设备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同比有所增加,环比来看,大部分板块周转天数环比减少。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方面,原材料-钴板块同比减少,其余板块同比增加。总体来看,数据表现与补贴退坡的影响相匹配。,图 18:2016Q2-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板块存货周转天数,图 19:2016Q2-2018Q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板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2、新能源发电,2.1、光伏:“531”影响显现,企业盈利能力承压,“531”之后国内新增装机同比大幅下滑,截至 2018 年 9 月底,光伏累计装机 34.5G,较去年同期下降接近 7GW;单季度新增装机约 11GW,较去年同期下降近 40%,9 月单月新增装机不足 2GW。图 20:“531”新政后光伏新增装机规模明显下降,下游需求骤降叠加中游设备端新增产能投放,产业链价格大幅下滑。 2016年开始,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明显提速,产业链各环节积极扩产,新增产能于2018 年开始陆续释放,在需求不振的情况下,各环节产品价格遭遇断崖式下降,挤压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图 21:2013 年-2017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快速增长,图 22:硅片企业积极扩产,表 4:“531”新政以来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资料来源:Solarzoom,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我们选取 23 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覆盖光伏制造设备、原材料(多晶硅)、设备(硅片、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运营商。2018 年前三季度,所选光伏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整体实现营收 1161.6 亿,同比增长 6.8%;综合毛利率 30.1%,同比微增 1pcts;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2 亿,同比微增 1.2%。23 家公司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 20 家,占比接近 90%;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达到 12 家,占比略超 50%,产能扩张叠加三季度下游需求下降,光伏产业链自 6 月初价格快速下降,部分上市公司毛利率水平下降,整体行业净利润增长幅度低于营收增长幅度。表 5:2016 年-2018 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重点行业盈利情况,“,从经营数据看,相关企业前三季度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162 天,平均存货周转天数 160 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 19 家,占所选光伏企业数量比重达到 83%;存货周转天数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7 家,占比接近 74%。补贴拖欠(三季度开始第七批补贴陆续到位)、 531”之后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取消存货增长对行业上市公司存货以及现金周转产生较大影响。,表 6:2017 年-2018 年前三季度光伏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情况,531”新政对行业相关企业影响在三季度体现更为明显。单三季度,相关上市公司实现整体营收 367.2 亿,同比下降 0.2%;实现归母净利润 39.9亿,同比下降 14.8%。国内需求骤降降以及海外客户观望导致三季度光伏行业整体需求快速下降,价格下降导致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大幅下跌。,表 7:2017 年-2018 年单三季度光伏主要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分产业链环节看看,三大主要环节:上游制造设备环节存量订单收入逐步确认,1-9 月实现营收 41.4 亿,同比增长 29.4%,实现净利润 7.9 亿,同比增长 40.4%。中游光伏设备(硅片、电池片、组件)1-9 月实现营业收入545.9 亿,同比增长 13.4%;实现净利润 27.3 亿,同比下降 12.7%。下游运营/EPC 环节看,1-9 月实现营业收入 405.3 亿,同比增长 3.8%;实现净利润 31.5 亿,同比增长 18.9%。整体看新政出台对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影响:对制造设备端影响相对滞后,现有在手订单确认保障营收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中游设备环节对下游需求反应最为敏感,价格下降直接拉低相关产品毛利率,导致营收微增的情况下,净利润仍出现同比下滑。,表 8:2017 年-2018 年单三季度光伏行业各环节盈利情况,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关于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成果座谈会,会议议题包括光伏后续补贴支持政策、“十三五”光伏装机规划以及2019 年相关光伏政策,相关发展政策明确以及建设规模、补贴等落地。中长期光伏发电仍然是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2.2、风电:行业数据持续向好,相关企业盈利能力承压,风电装机规模稳健增长,经营性数据持续改善。风电新增装机维持较高景气度,截至 9 月风电累计并网规模已达到 175.9GW,其中 2018 年 1-9 月新增风电装机 12.6GW,平均利用小时数 1565 小时;全国弃风电量 222 亿千瓦时,同比减少 74 亿千瓦时。弃风率持续得到改善,以弃风严重的新疆地区为例, 2018 年 19 月弃风电量 90.3 亿千瓦时,较去年同期下降 11.4%;弃风率 24.5%,同比下降了 4.8 个百分点。,图 23: 2018 年 Q3 风电新增与利用小时数持续增长,招标规模增长验证行业景气度回升,招标价格下降幅度缩窄。2018 年1-9 月,国内公开风电机组招标量为 23.9GW,同比增长 11.7%;三季度单季度招标容量 7.2GW,同比增长 18.0%。目前 2MW 以及 2.5MW 机组为风电市场主要机型,参考 2.0MW 机组招投标价格,2018 年 9 月投标均价为3,196 元/千瓦。近四个月降幅环比收窄,9 月份均价稳定不变;2.5MW 级别机组投标均价为 3,351 元/千瓦,9 月份投标均价增幅为 0.6%。,图 24:2015 年-2018 年 Q3 风电行业招标规模(单,图 25:风机价格下跌趋势逐步企稳,位:GW)我们选取 11 家前三季度实现盈利的主要风电企业,2018 年 1-9 月,所选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7.5 亿,同比增长 7.0%;综合毛利率 25.5%,同比提升 0.5pcts(剔除 2018 年新上市风电运营公司江苏新能,平均毛利率为21.6%,同比下降 3.4pcts);实现净利润 39.2 亿,同比增长 2.2%(剔除2018 年新上市风电运营公司江苏新能,实现净利润 36.0 亿,同比下降6.2%)。表 9:2016 年-2018 年前三季度风电行业重点行业盈利情况从经营数据看,相关企业前三季度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201 天,平均存货周转天数 167 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 9 家,占所选风电企业数量比重达到 82%;存货周转天数增长的上市公司数量达到7 家,占比接近 65%。原材料供应紧张、发电补贴拖欠等因素的导致风电行业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以及存货周转天数增加。表 10:2017 年-2018 年前三季度风电行业主要公司经营情况,分板块看,风电运营板块上市公司集中在港股,A 股中江苏新能一家为纯运营标的,受装机规模增长带动,2018 年 1-9 月实现营收 11.2 亿,同比增长 8.9%,实现净利润 3.2 亿,同比增长 24.1%。制造环节看,主机厂金风科技实现营收 178.2 亿,同比增长 4.8%,实现净利润 25.0 亿,同比 6.0%;所选零部件企业合计实现整体营收 128.2 亿,同比增长增长 10.1%,实现净利润 11.0 亿,同比下滑 9.8%。在下游装机规模逐步回温而原材料持续涨价的背景下,主机龙头金风科技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仍能维持营收与净利润稳定增长,而其余规模相对较小的零部件厂商则呈现营收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比下滑。,图 26:2017 年至 2018 年前三季度江苏新能营收增长,图 27: 2016 年至 2018 年前三季度金风科技营收增长,图 28:2016 年至 2018 年前三季度零部件板块营收与毛利率,我们认为,风电建设景气度有望持续,带动主机以及零部件厂商需求增长;同时,弃风率下降以及装机稳步增长将持续推动风电运营企业盈利能力增长。3、电力设备电网投资整体放缓,特高压以及配网仍将是未来建设重点。电网投资直接受全社会用电量需求增长带动,进入“十三五”我国电力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2014 年至 2016 年国家能源局大力推动特高压建设,我国电网投资整体维持高位。2017 年之后,特高压核准进度大幅降低(2017 年仅一条新增核准线路),我国电网投资整体增速放缓。,图 29:2010 年-2017 年我国电网投资情况,图 30:2006 年至 2016 年我国特高压投资情况,2018 年 1-9 月,全社会用电量合计 5.1 万亿度,同比增长 8.9%,整体维持平稳增长态势; 2018 年上半年电网完成投资 2036 亿,同比下降 15.1%,电网投资进一步放缓。2018 年 9 月,为促进三北地区新能源外送、拉动基建增长,国家能源局下发 9 项输变电工程建设规划,涉及 12 条特高压线路建设,按照单条直流投资 200250 亿,单条特高压交流对应投资 150200亿,整体拉动电网基建投资约 2000 亿,按照电网建设中设备占比 4050%测算,带来相关设备需求 400500 亿,后续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相关产品订单以及收入有望迎来增长。表 11:规划涉及重点输变电建设项目配网方面,国家发改委于 2015 年公布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总投资规模不低于 2 万亿,其中 2015 年不低于 3000 亿,“十三五”配网改造计划总投资规模约 1.7 万亿,按照每年 3000-3500 亿配,网投资估算,配网建设改造仍有万亿左右空间,同时增量配网建设也有望带动相关配网设备以及工程需求增长。,图 31:2016 年-2020 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金额,我们采用中信行业分类,电力设备板块(一次设备+二次设备)2018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99.8 亿,同比增长 14.5%;实现净利润 165.8 亿,同比增长 3.7%。由于行业整体技术壁垒较低、市场竞争激烈,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销售价格两端挤压,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相关上市公司营收实现平稳增长,但盈利增速明显低于营收增速。,图 32:2016-2018 年前三季度电力设备板块(一次+二次)营收增长情况,3.1、一次设备:低压电器表现突出,特高压放量在即,采用中信行业分类,2018 年前三季度一次设备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650.6 亿,同比增长 18.8%;实现归母净利润 90.5 亿,同比增长 5.1%。从经营数据看,一次设备板块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152 天,较去年同期缩短 7 天,存货周转天数 98 天,较去年同期缩短 8 天,回款速度以及存货流转有所优化。,图 33:2016 年-2018 年前三季度一次设备盈利情况,分重点细分领域看:,特高压领域:高毛利率特高压产品占比降低、大宗商品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以特高压相关公司为代表的输变电设备公司营收以及净利润均出现大幅下滑。我们认为,后期特高压建设启动将带来相关订单,特高压核心设备供应商盈利能力有望迎来修复。,图 34:2016 年至 2018 前三季度许继电气盈利情况,低压电器领域:以正泰电器、良信电器为代表的低压电器厂商作为细分行业龙头,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加强渠道布局以及行业客户开发,并通过增加自动化产线等手段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持续推动净利润增长。,图 35:2016 年至 2018 前三季度低压电器相关公司盈利情况,3.2、二次设备:配网自动化建设持续推进,工控自动化增速放缓,采用中信行业分类,2018 年前三季度二次设备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049.2 亿,同比增长 8.4%;实现净利润 75.4 亿,同比 2.6%。从经营数据看,二次设备板块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84 天,较去年同期增长 12 天,平均存货周转天数 117 天,较去年同期增长 3 天。图 36:2016 年-2018 年前三季度二次设备板块盈利情况,分重点细分领域看:,智能电网:智能电表与用电采集系统维持低位(预计 2018 年全年智能电表招标规模在 3000-4000 万台较低水平),相关企业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拓展配用电整体解决方案降低国内招标规模下降影响。受益配网改造、增量配网项目以及配网自动化建设以及优质资产并表,二次设备龙头国电南瑞收入与盈利均实现稳健增长。,图 37:2016 年至 2018 年 Q3 炬华科技盈利情况,图 38: 2016 年至 2018 年 Q3 国电南瑞盈利情况,工控自动化:工控自动化下游相对分散,面向各个制造业,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2018 年年初以来,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叠加中美贸易战影响,工控自动化板块景气度自二季度以来逐步下行。我们选取 12 家工控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2018 年前三季度实现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07.8 亿,同比增长 17.9%;实现净利润 26.6 亿,同比下降-0.1%,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由于:1)上游元器件涨价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工控板块相关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 34.4%,同比下滑 1.4pcts 以及 2)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占比提升。表 12:2016 年至 2018 年前三季度工控行业主要公司盈利情况我们认为,工控受下游行业景气度影响较为明显,但考虑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拉动以及人口红利逐步消退,我们仍然看好工控自动化板块未来长期增长。4、投资建议新能源汽车:我们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前景,中短期来看,(1)趋势之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表现出能量密度提升+成本下降+细分环节出清的特征,行业正在由政策驱动逐步转向市场驱动。(2)趋势之二:动力电池领域多种技术路线更替发展,中短期最重要的两个技术路线是高镍三,元和硅碳负极。(3)趋势之三:海外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随着补贴退出及市场放开,以中上游为代表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望迎来新的机遇。结合我们对三季度财报的总结和分析,建议关注宁德时代(动力电池龙头,300750.SZ)、璞泰来(负极材料龙头,603659.SH)和新三板企业贝特瑞(负极材料龙头,835185.OC)等标的。,新能源发电:光伏方面,“531”新政后,行业下游需求快速下降导致中上游产业链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新建产能投放叠加需求骤降,中短期行业持续洗牌、落后产能出清,长期看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由于具备技术优势以及规模优势,伴随落后产能出清龙头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推荐隆基股份(单晶硅片龙头,601012.SH),建议关注通威股份(高效电池片以及多晶硅料龙头,600438.SH)以及林洋能源(受益产业链价格以及系统装机成本下降的工商业分布式电站运营商,601222.SH)。风电板块行业招标以及新增装机持续向好,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招标价格下降影响,行业公司整体业绩承压,龙头公司凭借优秀的技术积累与成本控制能力,市占率持续提升,建议关注金风科技(风电主机龙头,002202.SZ)与天顺风能(风塔龙头,002531.SZ),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