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能源汽车行业2019年投资策略分析报告,2018 年 12 月 10 日,目 录,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来临,龙头充分受益.21.1 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 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21.2 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61.3 从中游来看,伴随全球化、高端化趋势,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9二、光伏:平价上网新周期起步,高端制造龙头机会凸显.112.1 从周期看行业,平价上网新周期逐步来临.122.2 光伏占比提升空间巨大,2019 年恢复增长.132.3 从平价上网和政策变动看未来国内装机量提升 .152.4 全球装机有望加速扩大,新兴市场持续贡献增量.192.5 高端制造之硅料环节:国内先进产能释放有望持续推进进口替代.202.6 高端制造之硅片环节:单晶趋势确立,龙头企业树立坚固成本及技术壁垒.252.7 高端制造之电池片&组件环节:关注未来高效化产品应用对行业带来的变化.28三、风电:装机有望持续增长,关注龙头盈利改善情况.313.1 弃风限电改善,装机容量有望持续增长.313.2 风机招标量持续增长,招标价格已逐步好转.38四、投资评级与建议.38五、风险因素.40,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表 目 录1: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情况变化(万元/辆 R 为续驶里程,公里).42: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53:部分国外汽车厂商新能源车型规划情况 .94:动力电池企业开拓整车厂情况.115:度电成本对单位投资及利用小时数敏感性分析.126:光伏平价上网收益率测算模型关键指标敏感性分析 .167:我国三期领跑者项目情况.178:光伏扶贫相关政策情况 .189:多晶硅产品品质主要影响因素.2110:截至 2017 年全球万吨级多晶硅生产企业产能情况 .2411:第三批领跑者基地对组件效率及功率要求情况.2812:国内主要企业对异质结电池项目布局情况.3013:我国陆地和海上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3214:涉及新能源消纳有关的输电工程统计.3515:各地分散式风电建设规划.37,图 目 录,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新能源汽车指数(884076.WI)变化情况.22: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变化 .33: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同比变化.34: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变化情况.35:各月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变化情况.66: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占新能源车销量比重.67:纯电动乘用车 2018 年 1-9 月分级别销量占比 .68:纯电动乘用车分级别销量占比 .79:插混乘用车分级别销量占比.710: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及增速 .711: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全球比重变化 .712:2018 年前 10 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813:2018 年前 10 月国内插混乘用车销量排行.814:2018 年前 10 月美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排行.815:2018 年前 10 月美国插混乘用车销量排行.816:2017 年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1017:2018 年 1-8 月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情况.10,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8:中游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出货量市占率 2017.10 与 2018.10 对比情况 .1019:宁德时代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情况. 1120:主要可再生能源 2010-2017 年度电成本下降.1221:光伏上网电价下降(单位:元/kwh) .1222:至 2050 年全球能源结构变化情况.1323:我国历年光伏新增装机及同比变化(单位:GW).1424: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及未来变化预测情况(单位:GW).1425:光伏指数(884045.WI)变化情况.1426:光伏电站收益率测算基本假设 .1627:截至 2017 年全球主要国家累计装机容量各类型电站占比 .1928:我国历年户用分布式电站装机规模及占总装机比例.1929:未来全球光伏装机规模变化.2030:全球光伏装机新兴市场装机规模(单位:GW).2031:德国未来分类型光伏装机变化情况(单位:GW).2032:西班牙未来分类型光伏装机变化情况(单位:GW).2033:通威股份 2017 年多晶硅产品生产成本构成.2234:OCI 单位产能 CAPEX 变化情况(美元/Kg) .2235:多晶硅生产成本曲线.2236:国内主要多晶硅企业当前产能与扩产产能对比(单位:万吨) .2437:一级料多晶硅出厂价(含税,元/Kg).2438:单多晶硅片价格及价差变化情况(单位:元/片).2539:我国历年单晶市占率及未来占比预测.2640:全球单晶市占率及未来占比预测.2641:隆基股份历年硅片非硅成本下降路径(元/片) .2642:CCZ 工艺和传统直拉工艺区别 .27,2018 年 12 月 10 日, 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周期来临,龙头企业将充分享受红利。 1、我们看好行业发展阶段的转变,2019 年将是起步之年: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政策驱动到市场驱动。 1)全球化:电动化大趋势和积分制政策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在 2019年逐步落地。 2)高端化:国内企业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全球配套服务能力增强,在电池、,中上游材料等环节已领先于全球;未来产业升级和政策完善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向高端,化发展,而宁德时代等中游巨头的崛起也将带动产业链高端化的匹配。 3)市场化:从中上,游产业链来看,经历过去一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产业链整体价格已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展望 2019 年,高品质、低成本产能将陆续释放,并继续带动产品性价比提升。 2、景气度分化,重视龙头公司投资机会。优质龙头公司率先进入和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新周期,盈利能力和增速将有望保持较好水平,迎来较好投资机会。 光伏:平价上网新周期起步,高端制造龙头机会凸显。 1、平价上网新周期将在 2019 年起步。从行业周期看,行业的下行周期已逐步临近低谷,酝酿着新的向上周期。新的周期将是平价上网周期,将带动光伏行业真正的全球市场化发展:1)国内市场,我们看好受政策纠偏及平价上网带来的从 2019Q2 逐步启动的光伏装机行情;2)国外市场,我们看好新兴市场装机启动以及双反取消、成本下降带来的德国等传统装机大国装机规模恢复性增长。 2、国内制造端将在新周期中完成升级,龙头投资机会明显。在新的周期中,我国将在高品质硅料、高效电池等环节完成突破,实现光伏制造端真正在全球引领发展:1)硅料环节拥有较高的品质和成本壁垒,国内优质企业具有综合性价比优势,将产生新寡头格局;2)硅片环节单晶发展趋势已基本确立,龙头企业未来通过持续降本及扩大产能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3)电池片与组件环节需要关注高效化产品应用对行业带来的变化。 风电:装机有望持续增长,关注龙头盈利改善情况。 1、行业基本面继续向上。2018 年风电装机实现恢复性增长,前三季度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增长 30%;前三季度国内公开招标量为23.9GW,同比增长 11.7%。 2、未来看,2019 年有望亮点呈现。我们认为无论三北地区还是中东部地区,装机规模均有提升空间:三北地区来看,投资预警机制很好的提升了预警区域风电消纳能力,进而带来装机规模增长,未来特高压建设也将对消纳能力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新能源及电气设备行业 2019 年投资策略本期内容提要:,新周期起步之年证券研究报告,中东部地区来看,受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发展进程加速影响,装机规模有望持续提升。总体看 2019 年行业将会实现继续复苏,装机量将会维持较好的水平,其中海上风电和分散式风电可能是未来亮点。 投资评级与建议:一、投资评级: 首先,从行业周期看: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产业经历过去一段时间低谷后,均酝酿着新的发展,2019 年将是新周期起步之年:新能源汽车受益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起步;光伏受益平价上网新周期起步。 其次,从风险偏好看:我们认为新周期的起步之年将是行业比较好的投资窗口期,在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光伏平价上网这一周期阶段,行业质的变化对估值的提升将有望超过去和未来的,其他阶段。 基于此两点,我们上调行业评级至“看好”评级。,二、投资建议:从具体的,投资选择看: 1、新能源汽车建议从三个方面挖掘投资机会:1)高端乘用车产业链核心标的:宁德时代、三花智控、旭升股份等;2)产业链中壁垒高环节:璞泰来、恩捷股份等;3)核心环节以及还可以做大的环节:比亚迪、当升科技、新宙邦等。 2、光伏:重视龙头的戴维斯双击投资机会。真正有扩产能力的优质龙头公司在行业低谷期进一步提升市占率,新周期来临时,将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公司:通威股份、隆基股份、阳光电源、林洋能源、正泰电器等。 3、风电:压力已释放,关注龙头企业机会。从行业供需、招标情况看,制造端的压力已有一定程度的释放;建议关注金风科技等龙头的投资机会。 风险因素:市场化推进程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政策配套不达预期风险;产能释放导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贸易摩擦风险等。,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43:切片环节出片率变化趋势 .2844:单片硅片厚度变化趋势(单位:m).2845:异质结电池与传统晶硅电池对比.2946:松下异质结电池实验室转换效率变化情况 .2947:HIT 电池生产工艺.3048:PERC 电池生产工艺.3049:叠瓦组件示意图.3150:我国陆地 70 米高度风功率密度分布.3251:风电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 .3252:我国历年弃风率变化情况 .3253:我国历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及同比变化.3354:近三年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 .3455:预警地区近年来弃风率变化情况.3456:红六省历年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变化情况(单位:万千瓦) .3457:我国各地区历年新增装机量变化情况(单位:MW) .3658:我国各地区历年新增装机容量占比.3659: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与总装机容量变化情况 .3660: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比.3661:我国分散式风电相关政策内容 .3762:我国风电设备分季度公开招标容量(GW).3863:月度风机公开投标均价(元/KW).38,350%300%250%200%150%100%50%0%,450%400%,一、新能源汽车: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大周期来临,龙头充分受益1.1 全球共振发展起步,2019 年将逐步步入新周期从长周期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进入成长的新阶段,由国内到全球、由低端到高端、由补贴驱动到市场驱动,2019 年将是起步之年。从历史上看,2014 年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初创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目前仍处于成长期的起步阶段。2014 年被认为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元年,渗透率突破 0.1%,2014 年之后,行业快速发展,新增投资不断增加,2017-2018 年进入产能释放阶段,供给过剩叠加补贴退坡导致中上游企业盈利能力承压。未来龙头投资机会明显。经历过去一年的产能释放周期后,产业链整体价格已经下移到相对合理位置,未来高品质低成本产能有望陆续释放,将继续带动产业性价比提升。在行业高端化和市场化趋势下,龙头企业将足以“以量补价”,未来逐步进入底部向上周期,目前时点是较好的布局期。图 1:新能源汽车指数(884076.WI)变化情况500%,201301,201307,201401,201407,201501,201507,201601,201607,201701,201707,201801,201807,201901,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冲经济周期下滑,目前处于渗透率提升的最好阶段。2018 年前 10 个月,我国汽车产量为 2322.60 万辆,同比下降 1.1%,自 2018 年 7 月以来呈持续下滑态势,其中 9-10 月降幅均在 9%以上。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实现逆势增长,前 10 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 87.90 万辆,同比增长 69.95%,渗透率由 2017 年的 2.7%提升至 3.8%。根据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至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 20%以上。,探索发展期,政策鼓励快速发展期,骗补调整期,技术进步、补贴退坡、集中度提升,产能过剩、中上游盈利下滑,全球化高端化,市场化,图 2:我国历年汽车产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变化,20%15%10%5%0%5%,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10,汽车产量(万辆),同比变化,新能车渗透率,图 3: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同比变化,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50200150100500,新能源汽车产量(万辆),同比变化,价格下降和去产能已到中后期,加速市场化进程产能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提升。过去的三年,行业快速发展,各环节都积极扩大产能,同时,国家政策又明确将其列为七大发展产业之一进行大力扶持,各路资本争相涌入。这些资金大多用于新产能的建设,这些产能在 2017-2019 年集中释放,带来产品性价比持续提升。目前价格下降和产能去化已基本处于中后期。从过去一年来看,行业产能释放,但需求不足以支撑这么多的产能,因此 2018年中上游材料价格普遍承压,但是目前这种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即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在价格下跌情况下,之前盲目扩张的中低端产能、落后产能都要被市场淘汰,逐步实现出清。目前中低端产能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加之部分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行业调整已进入中后期。图 4: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价格变化情况,政策加速行业高端化、市场化进程。从历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来看,除补贴幅度退坡外,政策支持高端化车型的趋势明显,体现在 2018 年补贴政策中取消对续驶里程低于 150 公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支持,同时对续驶里程高于 300 公里的新能源乘用车的补贴额度甚至高于 2017 年的水平。 2016 年补贴政策中提到 2019-2020 年补助标准将在 2016 年基础上下降 40%,我们预计 2019 年补贴政策将进一步提升补贴门槛,降低补贴额度,引导行业产品走向更高能量密度等中高端发展,进而引导行业走向市场化。,表 1:我国历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情况变化(万元/辆,R 为续驶里程,公里),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100R150,150R200,200R250,250R300,300R400,R400,R50,201620172018.02-062018.06-12,2.502.001.400,4.503.602.521.50,4.503.602.522.40,5.504.403.083.40,5.504.403.084.50,5.504.403.085.00,3.002.401.682.20,积分制将接棒补贴政策,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动力。2019 年补贴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退坡,积分制的推出将强化市场化因素,接力补贴政策成为发展新动力。积分政策鼓励高续航里程、低电耗的纯电动汽车,面对积分的压力,车企也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品质,开发出更能创造需求或真正满足需求的产品,更好、更健康地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在中国汽车行业大体量的带动下,积分制的推出亦将引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带来全行业的升级。表 2: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备注(1)R 为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况法),单位为 km。(2)P 为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单位为 kW。(3)标准车型积分上限为 5 分。(4)车型积分计算结果按四舍五入原则保留两位小数。,车辆类型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标准车型积分0.012R+0.820.16P,1. 对纯电动乘用车 30 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 100km/h,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工况法)不低于 100km,且按整备质量(m,kg)不同,纯电动乘用车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kWh /100km)满足条件一、但是不满足条件二的,车型积分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 1 倍计算;满足条件二的,按照 1.2 倍计算。其余车型按照0.5 倍计算,并且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条件一:m1000 时,Y0.014m+0.5;10001600 时,Y0.005m+13.7。条件二:m1000 时,Y0.0098m+0.35;10001600 时,Y0.0035m+9.59。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驱动模式续驶里程不低于 50km。纯电驱动模式续驶里程不满 80km 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车型,其条件 B 试验燃料消耗量(不含电能转化的燃料消耗量)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 19578-2014)中车型对应的燃料消耗量限值相比应当小于 70%;比例不小于 70%的,车型积分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0.5倍计算,并且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纯电驱动模式续驶里程在80公里以上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车型,其条件A试验电能消耗量应当满足纯电动乘用车条件一的要求;不满足的,车型积分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 0.5 倍计算,并且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3. 燃料电池乘用车续驶里程不低于 300km,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功率不低于驱动电机额定功率的 30%,并且不小于 10kW 的,车型积分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 1 倍计算。其余车型按照标准车型积分的 0.5 倍计算, 并且积分仅限本企业使用。积分制将在 2019 年行业市场化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双积分政策自 2018 年 4 月开始实施,规定 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10%和 12%,从乘联会数据看,双积分政策确实起到了推动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的作用。2018 年 4 月之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基本没有突破 10%,而自双积分政策实施以来,各月积分比例均在 11%以上,2018 年 1-9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为 12.2%,已可满足 2020 年要求(仅是行业整体层面满足,具体车厂情况仍有差异),而 2017 年同期仅为 5.5%,全年占比也仅为 6.8%。展望 2019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制强制实施,将进一步带动行业市场化发展。,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201711,201712,201801,201802,201803,201804,201805,201806,201807,201808,201809,图 5:各月份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变化情况25%20%15%10%5%0%1.2 从下游来看:全球化、高端化趋势来临从车型来看,行业高端化趋势明显。2018 年前 10 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72.54 万辆,超市场预期,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比重提升至 82.5%。而从乘用车销量内部结构看,高端化车型销量占比明显提高。纯电动车型中,A00 级占比由 2017 年的 69%降至 2018 年前三季度的 51%,A 级车占比由 23%提升至 32%。插混车型中,A 级车占比由 82%降至77%,C 级车由 0%提升至 6%。今年受补贴政策“过渡期”设置影响,前 5 个月 A00 级车占比均在 60%以上,但自 6 月以后占比迅速下降至 40%以上,同时 A 级车由不足 30%提升至 4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