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Word 文档 -可编辑  编制单位: XX 制药有限公司  二 O 一七年十二月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1.1 项目提要  . 4 1.2 编制依据  . 7 1.3 项目单位概述 . 9 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 11 1.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12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 14 2.1 项目建设背景 . 14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 15 第三章     建设条件  . 18 3.1 自然资源丰富 . 18 3.2 原材料供应充足  . 18 3.3 其他条件  . 19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 20 4.1 市场需求  . 20 4.2 社会需求  . 20 4.3 生态改善  . 21 4.4 经济发展  . 21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 22 5.1 建设任务和规模  . 22 5.2 项目建设方案 . 23  2 5.3 项目建设标准和实施进度安排  . 42 第六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45 6.1 组织及工作制度  . 45 6.2 项目管理机构 . 46 6.3 劳动定员  . 46 6.4 人员培训  . 47 6.5 项目运行管理 . 47 6.6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 49 第七章   社会评价  . 51 7.1 社会评价的目的  . 51 7.2 社会评价的原则  . 51 7.3 社会评价的方法  . 51 7.4 社会影响分析 . 51 7.5 互适性分析  . 55 7.6 社会风 险分析 . 55 7.7 社会评价结论 . 55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57 8.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取费标准  . 57 8.2 项目投资估算 . 57 8.3 资金来源  . 60 第九章    财务评价  . 62 9.1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 62  3 9.2 评价周期  . 62 9.3 各项取费标准 . 62 9.4 分析结果  . 63 9.5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 63 9.6 利润总额及分配  . 64 9.7 财务分析  . 64 9.8 不确定性分析 . 64 9.9 财务分析结论 . 66 第十章    项目法人简介  . 67 第十一章    环境影响评价  . 68 11.1 环境影响  . 68 11.2 环境保护措施及评价  . 69 第十二章    结论  . 71  4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1.2 项目建设单位  1.1.3 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安庆市岳西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皖西南边陲,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 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 ”, 1998 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为国家中药材基地县(全县药材现有植物类 1024 种,动物类 79 种)。全县现辖 24 个乡镇、 182 个行政村,总人口 40.1万。项目建设地分布于岳西县的白帽镇(白 帽村、双畈村、深村村)、古坊乡(古坊村、下坊村)、河图镇(河图村、岚川村)、店前镇(银河村、店前村、天台村)、来榜镇(斑竹村)、菖蒲镇(菖蒲村、西畈村)。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20000 亩(苍术 10000 亩;茯苓 1000亩;柴胡 2500 亩; 灵芝 6500 亩),其中岳西县白帽镇 8000 亩(白 5 帽村苍术 3000 亩、 灵芝 1000 亩;双畈村柴胡 1300 亩、苍术 1000亩;深村村苍术 500 亩、柴胡 1200 亩),古坊镇 2000 亩(古坊村苍术 1000 亩、  灵芝 500 亩;下坊村茯苓 300 亩、 灵芝 200 亩),河图镇 5500 亩(河图村苍术 2700 亩、 灵芝 1400 亩;岚川村苍术 400 亩、茯苓100 亩、 灵芝 900 亩),店前镇 2000 亩(银河村苍术 400 亩、 灵芝 500 亩;店前村苍术 300 亩、茯苓 500 亩;天台村苍术 200 亩、茯苓 100 亩),来榜镇 1000 亩(斑竹村苍术 500 亩、 灵芝 500 亩),菖蒲镇 1500 亩(菖蒲村 灵芝 1000 亩、西畈村 500 亩),配套建设相关作业道路、灌溉设施、购置生产机械和运输工具等。  2)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岳西县白帽镇),基地占地面积 20亩,工程内容包括生产车间、仓库、药材 种植和加工技术辅导培训室、恒温室、食堂、卫生间等建构筑物以及道路绿化工程方面等。  (3)建设期限  建设期 2 年( 2018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  1.1.4 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 6826 万元,其中自筹资 5000 万元,银行贷款1826 万元。资金按构成分列如下:  1土地租赁费 10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4. 65%; 2药材收购及种子采集费 3942 万元,   占顼目总投资的 6 57. 75%; 3农业生产资料费 8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17%;  4采收加工设备仪器购置费 2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43%:  5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费 12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76%:  6加工基地建设费 45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6.59%:  7科技支撑费 23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3.37%:  8其它费用 7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1.03%:  9建设期利息 200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93%:  10流动资金 500. 00 万元,占总投资的 7.32%。  1.1.5 项目经营模式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1)项目经营模式  1)种植基地  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公司 +基地 +农户 ”的模式,项目单位向农户提供优质种苗、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及种植技术,由公司基地技术人员负责组织农户,按照中药材有机种植生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种植,并按照 3600 循环经济管理模块进行管理和生产。  2)加工基地  严格按照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借鉴日本津村 GACP 生药可追溯体系、 SBP 生药制作规范,强化中药材初加工品质保证和外 7 贸出口质控要求。  (2)项目可持续发展能力  1)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药材种植基地由于使用了有机种 植方式,从而从源头保证了项目中药材的品质,同时也能满足日本等国外对绿色中药材的需求,种植中又保证了种植区生态环境的有序利用。  2)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实施后直接受益山区农民达 5000 户(按户均 4 亩),亩均年收入增加千元以上,同时利用项目区生境循环种植,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动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3)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项目的示范带动效应可有效引领岳西县乃至大别山区合理开发资源,实现巨大社会效应,推动人与自然深度和谐;项目的设施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区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促进了当地绿色中药材产 业的发展。  1.1.6 项目支撑单位  安徽中医学院、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安徽安村中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  1.2 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 8 见 ” 。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2011-2020 年 ) 。  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的通知(食药监 2013 208 号 )。  4、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发展规划( 2013-2020 年)的通知(农经发 【 2012】 9 号 )。  5、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皖政 办 【 2010】68 号 )。  6、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 01 0 年)。  7、安庆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 (2010-2019)( 2010 年)。  8、安徽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标准(试行) (2012年 )。  9、安徽省中药材优质种子种苗基地标准(试行)( 2012年)。  10、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  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9 1.3 项目单位概述  1.3.1 项目建设单位  安徽九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8 年 2 月,主要经营范围涉及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领域, 公司 前身为九九堂中药材经营部。自 70 年代经营中药材销售以来,通过 30 多年的中药材经营管理,凭借与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日本津村株式会社安村中药公司、安徽中医学院等国际、国内知名药业公司长久稳定的合作基础,成立后的公司逐步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市场信誉度极高,客户关系稳定可靠 。  多年来公司除大力改进茯苓的种植、加工技术和生产条件外,还通过大额的资金投入来积极稳定苍术、桔梗、柴胡等传统中药材的种植和 加工生产,先后完成苍术切芽分株、套种增产、防疫防枯、低温干燥、防潮祛霉等多项技术革新,为提高药材产量、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原产药材市场信誉等做出了积极努力。同时公司借助日本津村  GACP 生药可追溯体系及 SBP 生药制作规范,在 3600 循环经济管理模块的总控下,通过分块实施有机种植方式,进一步提高地方常规药材总产量和绿色品质,并传承和革新了皖西南地区特色、稀有药材产品的品质。先后获评 315 质量信誉单位、安庆市十一五先进扶贫龙头企业等荣誉。   10 1.3.2 技术依托单位  1)安徽中医学院,国家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国 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是安徽省第七至第九届文明单位。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100 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4 项。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400 余项,其中承担国家“ 973”计划、国家“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料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 100 余项,科研经费 2 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 300 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 余项。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 盟。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称号。  2)日本津村株式会社是日本 700 多家汉方药生产企业中规模最大的生产厂和经销商,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企业近 20 年研究开发了 129 种汉方药,产品覆盖日本三岛、美国、韩国、东南亚和我国台湾和香港,在亚洲和世界植物药市场上影响很大,其中药原材料产区以  中国为主,越南、韩国及印度、东南亚等地区产出为辅,为世界知名汉方药生产集团,也是世界级中药材消耗大户。  3)安徽安村中药开发有限公司是由安徽省外经 厅下属的安徽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与日本国株式会社津村于 1990 年 3 11 月 12 日共同出资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中药的种植、加工生产及其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工作,药材栽培生产基地遍布安徽省全境和其它省外地区,每年向日本出口生药近千吨。  4)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是同仁堂集团麾下的子公司,恪守同仁堂“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堂训,秉承“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的宗旨,“质量第一、诚信为本、客户至上、绿色健康”的质量方针,以发展药材、饮片及其衍生物的生产为主要经营方向。  通过同以上公司的 合作,项目种植生产加工出产等方面都有了重要的披术和人才支持,种植生产加工一体化也有了规范化、效率化的保障。  1.4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1.4.1 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基础条件较好,能有效依托岳西县特有的自然资源,能实现农民增收和项目区农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具有较强的辐射性和示范带动性。项目建设可切实调整农村种植和生产结构及农村经济结构,使脱贫致富落  到实处。经过分析,项目投产后经济收益明显,项目经济技术可行。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安徽九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力量雄厚,承建 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强,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良好 12 的社会信用,企业流动资金充足,项目自有资金落实。通过项目的实施能够获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带动岳西县的经济发展和绿色中药材的产业化发展,项目可行。  1.4.2 论证结论  经过对本项目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表明:项目经济可行、技术先进可行、土地落实、企业自有资金落实,已具备建设条件。同时项目生态与经济效益兼备,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可行。  1.5 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中药材对适生环境要求较为严格。建议强化区划,细化适生栽培区域。  2、 种苗供应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公司应将其作为项目建设的重点,制定相关的技术和经营保障措施。  3、该项目为种植项目,投入大、生产周期长。因此,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完善项目组织机构建设,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制订详细实施计划,加强工程质量和建设资金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建设效果。  4、为保证项目区的可持续发展应努力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实行整体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二是走科技创新之路,通过引进优质适用的中药材品种。实行筛选、繁育和推广,大力推广   13 农业综合科技措施,在项目区逐步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科学化中药材 生产模式;三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大力推广中药材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有机的绿色中药材产品,把用地与养地结合起来,以求土地的永续利用;四是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增加投入实行示范带动,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利用先进、适用科技和优良品种,促进推广和普及。   14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中草药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医疗药品现代中成药制药原料,自古以来在人类救死扶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生活及医疗中,中医医疗仍然具有西医药不可替代的一面,特别是针对疑难杂症、传 染性病毒疫病有独特、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其医疗效应是西医药无法可比的。中药材产业是我国医药经济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医药,特别是植物药、天然药等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中药材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趋势。国际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成为潮流。工业的发展和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用天然药物代替化学药品已成为今后国际医药发展的趋势,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加入 WTO 后,国际社会对中药的认识不断提高,因此,中药材产业的产值都在递增,据统计中药产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 20%,利润和利税平均每年增长 20%。  但是我国的中草药材主要来源于天然野生自然资源,很多宝贵的药种由于人口不断增长、生态受到破坏,加之多年来不断的采挖,使野生中草药材不断减少,有的面临濒危处境,市场资源药品供应已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地方经济困难的制约,良种及肥料的生产投入严重不足,加之申药材科技措施还处于摸索阶段,良种、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加上生长周期长, 15 致使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长期处于生产规模扩不大,产品出不来,供不应求的现象,形成了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生产格局。加之科技经费不足,生产种植不规范、产前投入不足,导致种植药材产量不高或 不能增收,严重影响了种植积极性,从而导致扩展基地困难重重,土地利用率极低,生产难以实现优化配置,严重阻碍了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因此,实施中药材产业发展生产基地建设,作为调整县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意义重大,非常必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市场实行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明显增强,经济面临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新形势;尤其是在中国入世以后,农业和农产品将面临着更大的冲击和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一种历史大背景下。因此,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县农业领域的科技创 新、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安庆市岳西县中药材由于面积产量规模小,生产周期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中药材生产产品的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面临新的形势,以中药材为原材料的中成药品已上千种,药材销售市场看好,原材料严重不足,产 16 品供不应求。为此尽快建设规模型中药材基地,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品种结构,着力解决增加中药材产前投入问题,提高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及种植水平,形成基地规 模品牌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化进程,已是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将逐渐向世界开放,中成药不仅在亚洲需求量大,近年也成为美洲、欧洲医药市场的热销品,这不仅给我们带来享受国际农业分工与合作的良好机遇,也使我们面临国际农产品激烈竞争的巨大挑战。中药材是中国的第一大优势,发展中药材,是我国实现中国祖传医疗为全人类服务的经济发展战略。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提高产量及质量使中药材生产向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业方向发展。  2.2.2 项目建设的意义  (1)对调整岳西县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意义  岳西县地理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二、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上,投入大、收入少、效益差,农民增收  难度大。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缺乏覆盖面广,影响大的龙头企业,加之岳西县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化项目推广难度大。本项目以中药材人工栽培为建设内容,以龙头企业为 17 主体带动广大山区农户在退耕地和坡耕地上人工栽培中药材。因此,项目建设符合岳西县的实际情况,可切实调整项目实施地的衣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并为区域内农业产 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示范。  (2)对增加农民收入的意义  岳西县社会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山区农户还未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中药材市场潜力巨大,通过项目实施,可极大增加山区土地的产出效益,达产后每亩山地每年收益远远超过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对解决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巩固生态工程建设成果有重要意义。   18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自然资源丰富  岳西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纬 30. 51,东经 116. 21),大别山腹地,平均海拔 600 米, 是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总面积2398 平方公里,东西相距 68 公里,南北相距 59 公里,典型的纯山区县。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 14.4,年平均降水量 1445. 82 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 2070.5 小时,无霜期 213 天。气候条件非常适宜。  3.2 原材料供应充足  项目区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 73%,生物资源极为丰富,  被专家称为“是一座生态保存发育完好的天然花园”。 1998 年,被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县。岳西县自然资源丰富,已被发现的乔木、灌木 600 余种,竹类 12 种,花卉、草类品种繁多,动物 79 种,矿产 16 种。岳西是国家中药材基地县,素有“江北小药库”之称,是全国六大中药材基地县之一。全县药材现有植物类 1024 种,动物类 79 种,矿物类 33 种,总蕴藏量 7.5 万吨,其中茯苓、天麻、杜仲、麝香、石斛等 30 余种名贵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中药材在当地采挖种植时间长,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管理、初加工经验,技术人才充足,项目建设所需的种子、种苗 19 充足。  3.3 其他条件  中药材为药用植物对水、温度、土壤、气候等环境要求不高,既能在高寒山区轮歇地和瘠壤地正常生长,也可在一般耕地上栽培,人工规范化种植条件下药材亩产稳定 。中药材种植效益明显,投资回报率高,且在岳西县有较长的中药材种植传统,所以该项目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和推广。   20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预测  4.1 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家对中药发展的重视,中医药将全面走向世界。目前,我国中成药的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年销售额已从 1980 年近 10 亿元增加到现在的 400 多亿元(约合 50 亿美元),天然植物药品是目前国际市场的热点,年增长率超过10%,到 2010 年,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的贸易将突破 2000 亿美元,中药市场需求量大。我国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群 体。  项目产品均属于中成药制品中用量较大品种,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近十年来,各中药材价格稳中有升。据专家预测,随着我国加入 WTO 以及中医药被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地道中药材的需求量将以每年 10%的速度递增。上述产品作为用量大且野生药材产量下降的大宗药材品种,其增长幅度将会高于平均水平,只要严格按照 GAP 标准生产出绿色、无公害、质量好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是广阔的。  4.2 社会需求  岳西县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山高坡陡,海拔高差悬殊,地形结构复杂。农民收入很低,“三农”问题特别突出。中药材产业在岳 西县农业结构中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发展 21 中药材种植,进行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县建设小廉社会的步伐。  4.3 生态改善  项目中药材种植为 2 3 年一茬,较一般农作物周期长,因而耕作次数减少降低水土流失。采用 GAP 标准生产技术,化肥用量少,农药用量少且为低毒易分解低残留品种,能有效避免土壤、水体、空气污染,故该项目对实施地的生态保护有积极作用。  4.4 经济发展  项目建成后与种植玉米比较,项目区农民平均每亩地可增收3000 元;基地建设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发展、繁荣与稳定;对当地农业产业结 构调整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22 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  5.1 建设任务和规模  5.1.1 建设原则  (1)种植基地建设原则:  1)基地要建设在立地条件好,适宜中药材生长的林下阴湿处。  2)尽量集中连片建设,便于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与管理。  3)基地要建在无公害的立地环境中。  4)交通、供电、供水条件良好。  (2)加工基地建设原则:  1)设计中要广泛采用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工艺技术。  2)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和国家执行标准进行设计。  3)主要设备的选型以围绕质量目标和 经济目标进行的原则。  4)坚持“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5)环保、消防、安全卫生设施,要贯彻“三同时”原则。  5.1.2 建设规模  (1)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 20000 亩(苍术 10000 亩;茯苓 1000亩;柴胡 2500 亩;灵芝 6500 亩),其中岳西县白帽镇 8000 亩(白帽村苍术 3000 亩、灵芝 1000 亩;双畈村柴胡 1300 亩、苍术 1000亩;深村村苍术 500 亩、柴胡 1200 亩),古坊镇 2000 亩(古坊 23 村苍术 1000 亩、灵芝 500 亩;下坊村茯苓 300 亩、灵芝 200 亩),河图镇 5500 亩(河图村苍术 2700 亩、灵芝 1400 亩;岚川村苍术 400 亩、茯苓 100 亩、灵芝 900 亩),店前镇 2000 亩(银河村苍术 400 亩、灵芝 500 亩;店前村苍术 300 亩、茯苓 500 亩;天台村苍术 200 亩、茯苓 100 亩),来榜镇 1000 亩(斑竹村苍术500 亩、灵芝 500 亩),菖蒲镇 1500 亩(菖蒲村  灵芝 1000 亩、西畈村 500 亩)。  (2)建设中药材加工基地,基地占地面积 20 亩,建设地点位于安庆市岳西县白帽镇。  5.2 项目建设方案  5.2.1 种植基地建设技术方案  (1)建设期限  种植基地建设年限为 2 年。  (2)种子 及种苗需求量  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详见下表:  项目名称  种植(经营)面积(亩)  单位需种量(公斤/亩)  合计种子需求量(公斤)  苍术  10000 200 2000000 茯苓  1000 1500 窖 /亩  1500000 窖  柴胡  2500 1.50 3750  24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种子需求量表  ( 3)种苗组织和供应  建设所用种子及种苗由公司无偿提供给农户。种苗为公司自有苗圃基地繁育提供。  (4)种植、栽培技术方案  1)苍术  选地  应选择通风凉爽,地形为宜东晒避西晒、半阴半阳的坡地为好。土壤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或砂壤土为好,不可选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  整地  每亩施用有机肥 800-1000 公斤,苍术需肥量很大,尽量多施用。根据地块大小作成宽 1-1.2m,长度适宜的高厢,厢里呈龟背形,厢沟宽 30-40cm,沟深 15-20cm。  播种前准备  1切制前处理:  储藏:如果收浆后的根茎不立即栽种,可放置在土质地面的室内备用,方法是一层黄沙,一层种根茎地堆积,堆积高度不超过 1 米,以免发热 腐烂。种堆的中央用稻草扎柱作为通气孔。  筛选:将有病虫害和发育不良的种苗剔除,决不可将带病虫害的种苗混入大田栽种,以免交叉污染。  灵芝  6500 2.00 13000  25 2切制  切制方法:按留有芽头的自然节横切,禁止纵切。应将种根茎上已经萎缩的须根用剪刀剪除,新鲜种苗不必去须根。  切制后根茎大小 3cm 3cm 左右,切制后的根茎重量 15 克左右。无芽头太小的种根茎,但必须在尾部破皮。  3切制后处理  收浆:将切制好的种根茎晒半天或一天后,用草木灰拌种。  栽种材料预处理:将切制好的种根茎浸泡消毒。  播种  于 11 月到次年 3 月开行沟点种,栽种时要将种苗或种根茎的出芽部分朝上,然后盖细土。行距 30cm,株距 20cm,栽种深度 6-9cm(种茎较小的种植深度适当浅一点,行株距适当缩小,反之亦然)。  田间管理  保苗越冬:直播的需在越冬前施冬肥。将腐熟厩肥或堆肥等施入穴播的穴中或条播的沟中,施后用细土覆盖。育苗移栽的留苗床不施冬肥,而以细土覆盖沟中,覆土厚度 12 厘米。  间苗定苗:苗高 3 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苗高 1 0 厘米时进行定苗。穴播的每穴留壮苗 23 株,条播的株距 1520 厘米定苗。  中耕除草:一般中耕除草 3 4 次。 前 2 次结合间苗和定苗时进行,第三次在 7 月上旬前后,第四次在 8 月上旬前后中耕时 26 宜浅耕,第二、三次中耕时应将抽苔苗割断。  追肥:幼苗期不可施用过多的有机肥,以免幼苗生长过旺造成早抽苔。生长中后期可适当增施有机堆肥,每亩 2000 公斤。  病虫害防治  病害: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防治方法:实行轮作,最好选用生荒地栽培,起高畦,确保排水顺畅。种苗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浸泡 30 分钟,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处理。  虫害:蚜虫、红蜘蛛为害新嫩叶,防治方法:用鱼藤松酯合  剂喷杀。蛴螬蛀咬根部,防治方法: 用蓖麻叶磨粉制成的植物性农药灌穴可防治。  2)茯苓  选地  选择场地要求背西北朝南或背西北朝东南,通风向阳的山坡,地势以 15 - 30 度的缓坡利于排水,土质偏沙、中性及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地块。春节前后进行挖场翻耕,一般要求不得浅于 50cm,除去杂草、石块、树根等杂物,然后顺坡挖窖,窖深60-80 厘米,长和宽据木段多少及长短而定,一般长 90 厘米,窖间距为 20- 30 厘米。然后曝晒,苓场四周开好排水沟。接种前 1周按 I5g/遍撒白蚁粉,防治白蚁危害。  同时于头年秋冬,将松木剃枝并依松木大小将树皮相间纵削 27 3- 10 条,俗称“剥皮留筋”。削面宽 3 厘米,深入木质部 0.5 厘米,使松木易于干燥并流出松脂。削好的松木就地架起,使其充分干燥,当松木断口停止排脂、敲着有清脆响声时,再锯成 65- 80厘米长的木段,置通风透光处备用。约至 6 月份把木段排入窖内,每窖排三到数段,粗细搭配,分层放置,准备接种。  菌种准备  菌种也叫引子,分菌丝引、肉引和木引三种。现多用菌丝引。  ( 1)菌丝引是经人工纯培养的茯苓菌丝,菌丝母种用组织分离法分得。但最好用茯苓孢子制种,方法是应用 8-9 千克的鲜菌核置盛水容器上,离水约 2 厘米,室温 24 - 26,空气湿度 85%以上,光线明亮,仅 1 天后菌核近水面就出现白色蜂窝状子实体。2 0 天后子实体可大量弹射孢子。此时即可无菌操作。切取干实体 1 厘米 2,用 S 形铁丝钩吊挂在 PDA 培养基上, 2 8培养。 2 4 小时后,孢子萌发为白菌丝,经纯化培养即得母种。母种可用PDA 培养基斜面扩大为原种。将原种再接到栽培种培养基上,25 - 28条件下培养 1 个月后,菌丝充满培养基各部,即得供接木段用的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的重量组成为:松木屑 76:麸夫 22:石膏粉 1:蔗糖 1,水适量,使含水量在 65%左右。拌匀后装入广 口瓶和聚丙烯塑料袋中,常规灭菌后接入原种。  (2)肉引为新鲜茯苓的切片。选用新挖的个体,中等大小,每个 250 - 1000 克,浆汁足的茯苓为好。  (3)水引指肉引接种的木料,即带有菌丝的木段, 5 月上旬, 28 选取质地泡松、直径 9 - 10 厘米的干松树,剥皮留筋后锯成 50厘米长的木段。接种用新挖的鲜苓,一般 10 千克木段的窖用鲜苓 0.5 -0.7 千克。用头引法接种,即把苓种片贴在木段上端靠皮处,覆土 3 厘米,至 8 月上旬就可挖出。迭黄白色,筋皮下有明显菌丝,具茯苓香气者作木引种。  接种和管理接种下窖  接种时间一 般选在 5-6 月,先挖好窖沟,深 30cm,宽 30cm,长 80cm,窖底呈 20-300 斜坡。下窖时将两条或三条段木并排靠拢放入窖沟内,然后在削去树皮部位撒播填满菌种,在菌种上再盖上一些树叶、木片、木屑等填充物,以保护菌种。最后覆盖约10-15 cm 厚,呈龟背形的疏松沙壤土。  (1)菌丝引接种选晴天,将窖内中、细木段的上端削尖,然后将栽培种瓶或袋倒插在尖端。接种后及时覆土 3 厘米。也可把栽培种从瓶中或袋中倒出,集中接在木段上端锯口处,加盖 1 层木片及树叶,覆土。  (2)肉引接种据木段粗细采取上二下三或 上一下二分层放置。接种时用干净刀剖开冬种,将苓肉面紧贴木段,苓皮朝外,边接边剖。接种量另据地区、气候等条件而定,一般 50 千克木段用250 - 1000 克种苓。  (3)木引接种将选作种用的木段挖出锯成 2 节,一般窖用水引1-2 节。接种时把木引和木段头对头接拢即可。接种季节随地区而异,气温高的地区 4 月上旬进行,气温低则可于 5 月上旬一 6 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