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养老产业深度研究:“养老服务+养老社区”,关注细分领域长期发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Table_ Title 2015 年 11 月 20 日 商贸零售 Tabl e_Summary 养老 产业 深度研究 : “ 需求 增长 +模式变革 ” ,行业 将迎 重大 投资窗口期 ; “ 养老 服务 +养老社区 ” , 关注细分领域 长期 发展 养老产业 需求巨大, 行业 或迎 投资 窗口 期 。 我国 目前 已步入 老龄化 社会 , 截至 2014 年底, 60 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 2.12 亿 人, 65 岁 以上老人 达到 1.38 亿人,“421” 家庭 模式 及 空巢 老人问题凸显 催生 养老行业 需求 的强势 增长 并 显现 供给 的 显著 不足 ,我们 估计 目前 养老服务业 市场 容量 或 已 超过 4 万亿 元 , 且未来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 到 2020 年 或将突破 7.7 万亿 。 我国 养老 产业已经 进入了投资窗口期, 伴随养老 意识提升, 需求 或将 进一步 提升。 厘清政府 与市场 关系 , 社会力量将 成为 发展 养老 产业的主力。 我国目前养老服务业主要 为 公办机构 提供 养老 服务 ,存在资源失衡和服务质量低 等 问题,多元化养老模式 重要性 愈发突出 。未来我国养老 产业的发展 将 着重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社会力量 或将 成为 未来 养老产业 发展与 改革 的 主 力 ,推动 行业向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转型。 传统养老 模式 变革 预期 强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受传统文化影响 , 我国目前养老模式以 家庭养老为主 , 老龄化程度 的 加深 与城镇化的变迁 愈发使得 传统家庭养老 模式 已 无法 满足老年人 的 多元化 需求 , 养老模式 存在 强烈变革预期。我们预期 , 未来 较 短期 内, 上门 养老服务 模式 将会率先发展,并结合信息化趋势,打造“互联网 +”养老,提高 居家养老 的老人 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 长期来看, 市场化 投资 将会兴建 一批 商业化 养老社区 ,并由 专业化运营商 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分担居家 养老的 压力。 目前发达 国家中,美国及日本已经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市场化养老机制,其中,对养老 地产 +金融 +专业服务模式或值得重点参考,而对护理人员的培养 或应 将成为 我国 未来行业发展的重心之一。 未来养老产业三段式发展,两种模式先后发展,养老服务企业规模化整合是趋势。 未来我国养老产业将呈现三段式发展:第一阶段 2010-2020 年 ,养老产业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内企业在养老产业有初步的布局,上门养老服务业和相关的养老信息化服务有望率先发展;第二阶段 2021-2035 年 , 养老产业 繁荣 发展 , 上门养老服务业进一步升级完善 ,商业养老社区将迎来发展,各类养老服务商将迎来整合,形成若干规模化养老服务企业;第三阶段 2036-2050 年 ,老龄人口增速放缓 , 养老产业也趋于成熟 。 我国养老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关注具备先发优势标的。 我国的养老服务业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建议 积极 关注具备先发优势和 优秀商业模式 的企业,推荐 南京新百(上门养老服务), 金陵饭店(生态养老公寓) ,建议关注 双箭 股份(养老院),湖南发展(医养结合),凤凰股份(文化养老地产),上实发展( CCRC 养老社区), 风险提示:养老社区 接受度 低于 预期, 上门 养老服务需求低于预期 。 Table_Bas eInf 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同步大市 -A 维持评级 Table_ First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Table_C har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Table_C han geRat e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7.59 6.80 10.27 绝对收益 26.02 5.80 61.64 Table_Au tho r 刘章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5050001 liuzmessence 021-68765076 Table_C ontac ter 报告联系人 张璐芳 021-68766135 zhanglf2essence Tabl e_Re port 相关报告 “双十一 +国企改革 +教育产业化”三条板块推荐主线 2015-11-02 商贸零售 :校企改革:万亿优质高校资产证券化加速推进 2015-10-19 商贸零售 :职业教育新纪元, 万亿市场沐春风 2015-10-13 2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人口特征 +社会环境 ”构筑养老产业需求基础 2 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需求巨大 . 4 1.1.1 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占比逐年增加 . 4 1.1.2 传统人口红利减弱,生产型社会转型消费型社会 . 6 1.2 “家庭结构 +思想观念 ”转变带来养老产业发展新契机 . 7 1.2.1“421 结构”导致空巢老人现象严重,催生社会性养老需求。 . 7 1.2.2 老年人观念转变打开新型养老服务市场空间 . 8 2. 我国养老产业现状:现阶段主要由政府承担,社会力量养老萌芽初现 9 3. 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未备先老 /未备先老 +政策催化”推动社会力量走上养老舞台,构建多元化养老格局 12 3.1“未富先老 /未备先老“催生养老产业急切需求 . 12 3.2 政策催化,引导社会力量成为建设养老产业的主角 . 13 4. 养老服务业:养老产业的基础,多模式养老服务大势所趋 14 4.1 养老服务业模式:轻资产模式上门 /社区养老服务率先起飞 . 14 4.2 上门养老服务模式适合我国居家养老为主的现状,将率先发展,信息化升级上门养老服务 “互联网家 ”养老未来可期 . 15 4.3 市场化投资打造养老地产新格局 . 18 4.4 专业社区运营商助力社区养老模式大发展 . 20 5.外国养老产业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1 5.1 美国:成熟的上门养老和社区养老模式 . 21 5.1.1 上门养老服务提供商,服务居家养老: AFAM 公司 . 21 5.1.2 “地产 +金融平台” REITs 模式,养老地产投资商 :HCN 公司 . 22 5.1.3 规模化、专业化养老社区运营商: BKD 公司 . 25 5.2 日本:发达的上门养老介护服务,文化背景类似经验值得借鉴 . 27 5.2.1 日本养老产业发展历程:政府负责到市场调控的转型,大力发展上门养老服务. 27 5.2.2 日本养老服务模式:公立养老院饱和,养老社区和上门养老服务分担养老压力. 28 6. 未来养老产业发展趋势:需求 全面释放 ,市场化 /多元化 /服务商规模化,两种模式先后发展 29 6.1 养老产业 繁荣发展 期: 2021-2035 年 . 29 6.2 上门养老服务将率先发展,结合信息化趋势,“互联网 +养老”呼之欲出 . 30 6.3 社区养老模式蓄力发展中,社会力量引领变革 . 31 7.投资标的分析 31 7.1 南京新百:三胞集团重要资产证券化平台,养老服务业的先行者 . 31 7.2 双箭股份: A 股首家养老服务中心落地标的,或依托和济颐养院输出养老服务 . 32 7.3 湖南发展:医养结合 &养老地产,打造养老产业大平台 . 33 7.4 凤凰股份:牵手医疗机构,打造文化养老地产项目 . 35 7.5 上实发展: CCRC 养老社区拓荒者,社会力量建设养老地产的典范 . 35 7.6 金陵饭店:依山傍湖,生态养老公寓极具潜力 . 36 3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我国于 2000 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 . 5 图 2: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超过 2 亿人 . 5 图 3:我国总人口将于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 6 图 4: 1990 年之后我国人口出生率稳定在 2%以下 . 6 图 5: 2010 年之后,我国传统数量型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 7 图 6: “421 结构”导致空巢老人现象严重 . 8 图 7:老年人受教育水平逐渐提高 . 8 图 8:我国机构养老床位总数量约 500 万张 . 9 图 9:养老模式多元化趋势已现 .11 图 10: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 GDP 仅为 1200 美元 . 12 图 11:养老产业各模块联系紧密 . 14 图 12:重资产模式:养老地产提供养老服务 . 15 图 13:轻资产模 式: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 15 图 14:上门养老服务模式:目前主要是日常照料和急救 . 16 图 15:信息化养老原理和功能 . 17 图 16:依托养老地产的养老服 务内容系统化而全面 . 18 图 17:专业化运营商将养老服务带入社区 . 21 图 18: REITs 模式适合养老社区的投资 . 22 图 19: REITs 联营委托经营模式模式激励效应良好,可复制性强 . 23 图 20: HCN 投资分布 . 24 图 21: HCN 收入组成 . 24 图 22: HCN 总资产增长迅速 . 25 图 23: HCN 的 EPS 波动较大 . 25 图 24: BKD 收入结构图 . 26 图 25: BKD 收入逐年增长 . 27 图 26:我国未来养老产业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 . 30 图 27:南京新百或将整合平台资源,进军养老服务业 . 32 图 28:上实发展是上海实业集团旗下重要资产证券化平台 . 33 表 1:养老机构存在 “哑铃形 ”问题,中等水平养老机构供给不足 .11 表 2:政策全面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养老产业 . 13 表 3:各方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养老社区投资 . 19 表 4: BKD 业务分类 . 26 表 5:日本养老产业发展历程值得我国借鉴 . 28 表 6: Natali 四类主营业务 . 32 表 7: CCRC 养老社区项目启动后,上实发展多次获得集团资产注入 . 33 4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人口特征 +社会环境” 构筑 养老产业 需求基础 我国养老 产 业需求巨大 ,市场 容量 超 4 万亿 元 。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 截至 2014 年末, 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 2.12 亿 人 , 占总人口的 15.5%; 65 岁 以上 人口 1.38 亿 人 。 2014 年 养老行业 市场 容量 或已 达到 4.1 万亿元 。其中 , 养老 机构产业 : 根据 2014 民政统计年鉴, 截至 2014 年 末全国养老院床位共计 约551.4 万 张, 假设 平均 每张床位 价格为 3500 元 /月 , 2014 年末 我国 养老院每千人床位数 仅为 约 25 张 ,相较 国际 上 50 张 左右的 标准 ,市场 存在翻倍需求。 预计 养老 机构 市场 容量约 4700 亿元 。 养老服务产业, 根据国家 老龄委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报告 ,全国失能 半失能 老人 或 已达到 4000 万人 , 该部分 老年人对养老服务需求较高, 假设 该类 人群 月 均服务消费支出 为 4000 元 /月 , 渗透率 为 70%, 则 失能 及半失能老人服务市场规模 约 为 1.35 万 亿元 ; 目前 空巢老人 家庭率 达 50%以上 ,大中 城市达到70%以上, 而 根据 OECD 的调查结果显示, 13%老人接受长期护理, 扣除 失能老人的情况, 假设 非 失能老人 长期护理的费用为 2500 元 /月 ,则非失能老人服务市场规模 约 2300 亿元 。 而 根据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 (2014) 统计 ,除 护理 服务外, 上门 为老人 进行 家政服务 等子 领域 市场 规模或已达到 1500 亿元。 截至 2014年底 养老 服务市场 规模 合计 约 1.73 万亿 元。 养老用品 产业 ,主要 包括 老年保健品、康复及护理用品、助行视听用品、老年家居用 品 等 。 截至 2014 年底 农村老龄人口约占总老龄人口的 63%,假设农村老龄人口 每月 养老用品支出为 300 元 /月 ,城市老龄人口养老用品支出为 1200 元 /月 ,则 市场容量 约为 1.61 万亿元 。 养老金融 产业, 保守 估计 老年人健康保险 年均 交费约 500 元 /人, 城市 老龄 老年人 健康保险 渗透率为 50%,农村老年人健康保险渗透率为 20%的情况下,市场容量约为 330 亿元 。 养老 地产产业, 根据“ 9037“的 养老 指导 方针, 3%为 机构养老, 平均 每年新增建筑面积 约 1300 万 方 ,假设 单价为 2 万元 /平方 米,则市场容量 约 为 2600 亿元 。 若以 4.1 万亿的市场 容量 计算,养老产业 占 GDP 的比例为 6.44%,而根据 Gibsion( 2008)的研究,美国养老服务消费占 GDP 的比例为 22.3%,根据 Gianelli(2010)的研究 , 欧洲养老产业产值占 GDP 比例约 20.1% 36.8%。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深化,老龄产业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预测研究 2014, 2020 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空间将达到 7.7 万亿元,到 2030 年 将达到 22.3 万 亿元。 我们认为 , 我国养老产业 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容量 , 并且市场容量将不断扩大 , 是绝对的朝阳行业,发展养老产业是政府和市场双方面的诉求,未来 20-40 年间 ,养老产业将会迎来大 发展。 1.1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产业需求巨大 1.1.1 人口基数大,增速快,占比逐年增加 我国老龄人口基数庞大,提供了养老行业发展的需求基础,而老龄人口的增加和占比增加推动养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我们认为,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老龄人口将会持续快速增长,而养老产业也会随之高速发展。 根据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一个国家 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 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5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年型社会或老年型国家。 根据国家统计年鉴, 截止 2014 年底 , 我国 65 岁以上老人 已经达到 1.38 亿人 , 占总人口比例 10.06%, 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 。 图 1: 我国于 2000 年 前后 进入老龄化社会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年鉴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未来,我国老年人将以较快速度增长。我国于 2000 年前后进入老龄化社会, 根据 2013年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目前我国中年人口基数( 40-59 岁)远多于少年人口( 0-19 岁),而医疗条件的发展将会延长老龄人口的平均寿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决定 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老龄人口将快速度增长 , 40-59 岁的人群将在 20 年内步入老年化,意味着在 20 年间我国将会有 4.2 亿人年龄超过 60 岁,成为新的老年人。 图 2: 我国 60 岁以上老人超过 2 亿人 数据来源: 2013 年 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根据 OECD(经合组织)的预测, 2015 年到 2030 年 ,我国人口增速将会放缓,我国总人口将于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 14.53 亿人, 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逐年增加 ,65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 1990 年的 5.8%,增长到 2010 年的 8.4%,到 2030年将达到 16.2%,届时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会达到 2.4 亿人左右,较 2015 年的老年人口数翻了一番。 0.88 1.38 6.96% 10.06% 0.00%2.00%4.00%6.00%8.00%10.00%12.00%0.000.501.001.50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65岁以上人口及占比 65岁以上人口人数(亿) 占总人口比例 1.53 1.54 2.32 2.03 2.56 1.71 2.03 11.26% 11.29% 17.04% 14.93% 18.85% 12.54% 14.89%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00.511.522.53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人数(亿) 占比( %) 6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3: 我国总人口将于 2030 年左右达到峰值,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 数据来源: OEC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1.2 传统人口红利减弱,生产型社会转型消费型社会 传统数量型人口红利不可能长期持续。 我国人口抚养比在 1970 年以后迅速下降,一直持续到 2010 年左右。这也意味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的不断上升, 劳动供给一直处于充足状态, 形成传统的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人口 数量型 红利的时代已经步入尾声 。我国政府 在 1973 年出台了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和少生,并在 1979 年推出了独生子女政策。这一政策使得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由 1970 年的 3.3%骤降至 1980 年后的 2%以下。 到 2000 年以后 , 出生率稳定在 1.2%左右。出生率的下降和稳定决定了人口红利不可能长期持续。 图 4: 1990 年之后我国人口出生率稳定在 2%以下 数据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伴随 传统人口红利的递减 ,养老产业迎来向上 拐点 。 2010 年,我国总抚养比触底,达到35%左右的最低点,之后抚养比开始上升,传统人口红利减弱。根据人口学者陈友华 给5.8% 6.9% 8.4% 11.7% 16.2% 22.1% 23.9% 0.0%5.0%10.0%15.0%20.0%25.0%30.0%0246810121416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人口(亿人)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 %) 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峰值 14.53亿人 37.91 33.43 23.01 18.21 19.68 14.64 051015202530354019651967196919711973197519771979198119831985198719891991199319951997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出生率( ) 7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出 的 定义 ,总抚养比 59%时为人口负债状态 ,按照此标准,我国将会在 2035 年左右结束传统人口红利的状态 。我们认为,传统人口红利的结束,是我国由生产型社会转为消费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都会将建设消费型社会作为一个发展重点,大力发展消费服务业。而养老产业作为消费服务业中的重要部分,同时是维持社会公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将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随着老年人数量和占比的不断增长,养老产业的在经济中占的比重会变得越来越大。 图 5: 2010 年之后,我国 传统数量型 人口红利逐渐减弱 数据来源: OEC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 家庭结构 +思想 观念 ”转变带来养老产业发展新契机 1.2.1“ 421 结构”导致空巢老人现象严重,催生社会性养老需求。 我国于上世纪 70 年代实施独生子女政策, 如今,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已经开始进入老年 ,产生“ 421“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妇需要赡养四个老人并养育一个孩子 。“ 421”家庭模式作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是一 种 风险型的家庭架构,对养老而言更是如此。 截至 2010 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平均有 3.2 个子女,到 2020-2030 年间 , 随着计划生育一代普遍进入老年期 , 全国老年人口平均子女数将下降到 2 个以下 。 独生子女的情况 不仅使父母早早步入空巢的阶段, 让其 经历 更长的空巢期,同时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老人们能从独生子女身上获得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亲子交往、精神慰藉都是非常有限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建立在“儿孙满堂“、”养儿防老“的文化基础上,而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普及,这一基础被很大程度上削弱了 。 根据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 , 2010 年,全国 65 岁以上空巢老人 有 4150 万人,到 2015 年底 , 空巢老人 将超过 5100 万人,占老年人口的 1/3。 “ 421 结构”和 ” 空 巢家庭 “ 将成为我国 21 世纪前半叶的主要趋势, 这对于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形成了强烈冲击 ,使得 公众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强。 48.07% 38.15% 53.45% 63.04% 37.90% 25.10% 22.65% 24.04% 10.17% 13.06% 30.80% 39.00%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2020202220242026202820302032203420362038204020422044204620482050总抚养比 儿童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2010年,抚养比触底,人口红利减弱 2035年左右,抚养比超过 53%,人口红利结束 2030年,老年人口超过儿童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8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6: “ 421 结构”导致空巢老人现象严重 数据来源: 网络信息整理,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2 老年人观念转变打开新型养老服务市场空间 新一代老年人观念逐渐变得开放 。 我国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60、70 后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长大的,接受了时代变革的文化冲击。比起现在已经进入老年的 40、 50 后,在今后 10-20 年间 即将步入老年阶段的 60 后和 70 后,思想更加开放,受旧观念束缚更少。 此外 , 老年人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 65 岁以上的人群, 75%都是小学及以下的学历水平,受过专科以上教育的人口不到 0.5%。 而 今后 20 年间即将 步入老年 的 45-65 岁间的人群中 ,大部分人已经受过中学教育 , 在 40-44 岁的人群中,受过专科以上教育的人群占比已经超过 10%。 图 7: 老年人受教育水平 逐渐 提高 0%10%20%30%40%50%60%70%80%90%100%35-39 40-44 45-49 50-54 55-59 60-64 65+小学以下( %) 中学( %) 专科( %) 本科及以上( %) 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9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数据来源: 民政统计年鉴,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我们认为,随着 40-59 岁的人群逐渐步入老年,社会的养老观念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届时老年人的心态会更加开放,愿意尝试新兴的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模式有望迎来大发展;更高的教育水平和更开放的理念也让老年人对新科技有着更好的接受力,对“互联网 +”养老的发芽创造了土壤 。 2. 我国 养老 产业现状 :现阶段 主要由政府承担 , 社会力量养老萌芽初现 我国 2000 年左右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养老产业的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承担。我国目前绝大多数老人采取“无服务”居家养老模式。在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模式中,机构养老是目前我国目前的主流模式,全国各地机构养老入住人数约 300 万,占所有老人比例的 2%。近年来,机构养老床位数增长较快, 2013 年底,全国机构养老床位数近 500 万。 但我国目前的养老机构,大部分还是由政府来建设并运营的,根据老龄服务业发展报告 2014,我国民营养老机构仅占 28%,以北京为例,北京 共有养老机构 340 家左右 ,其中民办的养老机构约只有 100 家, 还有一些养老机构 是国有企业下属的,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养老机构仅占 20%-30%( 2012 年 数据 )。 图 8: 我 国 机构 养老床位总 数量约 500 万张 数据来源: 民政 统计年鉴,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虽然我国养老机构床位供给在增加中,但其存在结构性问题,使得有些养老机构人满为患,有些养老机构门可罗雀,而总体养老机构入住率却并不高,我们认为,要建立更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改变目前公办养老机构为主的养老服务模式。公办养老机构具有一定福利性质,政府兴建的 老年社会福利院、敬老院 、老年服务中心等都是非盈利机构,福利性质的公办养老机构缺乏市场化的调控,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资源分配失衡 ,一些大城市内,服务设施齐全的公办养老院“一床难求”, 北京市第一、第四、第五养老院的入住率常年为 100%, 在 每年能腾出来可供新人入 住的床位不足 100 张 的情况下仍有超过 1000 人在排队入住,而在一些偏远地区,服务设施不完备的养老机构,尤其是农村敬老院的入住率却不高,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 显示,全国养老机构 平均 空臵率 达到 48 之高, 养老机构资源分配失衡严重 ; 其次 , 公立养老机构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长期来看,完全靠财政补贴来支持养老机构的发展是不合理的, 社保基金 的财政补贴 从 2003 年到 2013 年增长了 12 倍,大大加重了10 报告类型 /股票名称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政府的财政负担,未来,我国老龄化程度会不断加深,而依靠增加财政补贴来发展养老产业显然是不 具备持续性的, 并且从 国际化经验来看,养老产业不应由政府来完全包揽,以福利化水平较高的英国为例,政府福利性老年住宅在机构养老型老年住宅中所占比例仅为 15%,未来,我国这种依靠政府财政补贴建立养老产业的模式亟待改变。 我国目前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