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告聚焦业绩成长个股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行业专题研究 证券分析师:江维娜 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证书编码: S0980515060001 联系人:徐衍鹏 2017年 3月 8日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行业专题研究 麻醉和精神类药物专题研究报告 目 录 投资摘要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 “ 垄断 ” 之源起 全 /局麻药 、 肌松药:手术量增长是驱动力 麻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精神类用药:最具潜力的专科药领域之一 相关上市公司业务比较 &投资建议 投资摘要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 “ 垄断 ” 之源起 。 根据 2005年 CFDA颁布的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我国对 “ 列入麻醉药品目录 、 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 实行管制 。 此处所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药政管理上的概念 , 与药理学上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不是一个范畴 。 据统计 , 国内临床使用的被列入管制目录的麻醉药品有 22个 , 精神药品有 34个 , 56个管制类精麻药物 2015年样本医院总销售额为 19.9亿( 占精麻药物总体的 28%) , 其中排名前七的品种销售额在总体中占比达 82%。 可以看出 , 所谓严格管制的精麻类药物是临床该用药领域中的一部分 , 即大约 1/3市场份额的精麻药 ( 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占大多数 ) 是属于国家严格管制 , 具有极高政策准入壁垒;其它普通的精麻药并不在特殊管制之列 。 全 /局麻药 、 肌松药:手术量增长是驱动力 。 静脉注射全身麻醉用药以丙泊酚主为 , 右美托咪定安全性高 ,是未来重要潜力品种;依托咪酯由于无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 , 可用于中老年 、 心脏病患者 , 在短时手术中应用也逐渐增加 , 因此整体市场仍快速增长 。 15年国内全 /局麻药 、 肌松药市场增速下降到 8.8%, 但随着新一轮招标启动 , 16年前三季度销售增长明显加快 。 随着国内老龄人口的增加 、 各类重大疾病的高发 、 各种新的治疗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 , 国内手术治疗的刚性需求仍然增长强劲 , 驱动麻醉用药市场快速增长 。 麻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 阿片类麻醉镇痛药是目前临床镇痛效果最好的药物 , 临床需求增长迅速 。 国内麻醉镇痛药市场保持高速成长 , PDB样本医院市场用药规模从 2010年的 5.7亿元增长2015年的 20.9亿元 , 5年 CAGR为 29.7%。 前三大用药品种地佐辛 、 瑞芬太尼 、 舒芬太尼在 2016年前三季度的样本医院销售额分别高达 7.44、 2.27、 1.90亿元 , 并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 精神类用药:最具潜力的专科药领域之一 。 中国有 1.73亿人口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精神类疾病 , 其中包括9000万抑郁症患者 , 以及一千多万精神分裂症患者 , 这是精神类药物最主要的两个治疗领域 。 国内精神科医疗资源缺乏 , 精神药物市场潜力巨大 。 1990年以来全球精神类药物市场规模从 1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 70亿美元以上 , 这与抑郁症的高发 、 全球精神卫生专科医疗资源投入加大 、 知识普及 、 药企临床用药推广等因素密切相关 。 相比之下 , 国内精神用药市场仍处于初期成长阶段 , 2010年以来 , 国内样本医院的精神类药物市场规模从 12.5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 24.7亿元 , 5年 CAGR达 14.6%。 投资摘要 投资建议 1) 麻醉药品 :推荐 恩华药业 ( 专注精神和麻醉用药领域的龙头企业 , 首次覆盖 , “ 增持 ” 评级 ) 、 仙琚制药( 营销改革助力制剂业务市场快速拓展 , 首次覆盖 , “ 增持 ” 评级 ) 、 人福医药 ( 麻醉镇痛药市场的龙头企业 , 制剂出口打开长远发展空间 , 首次覆盖 , “ 增持 ” 评级 ) ; 2) 精神药品 :目前国内精神用药市场原研药企仍占据近一半的份额;本土企业竞争激烈 , 单个品种销售过千万的企业并不多 。 精神药物市场 , 学术推广是关键 , 对国内企业而言 , 加大对精神科的覆盖和营销推广是未来在国内精神用药市场取得领先的关键 。 推荐恩华药业 ( 梯队产品线 +450人的营销队伍在国内企业中最具竞争优势 ) 、 建议关注华海药业 、 康弘药业 、 京新药业等 几家已有部分产品布局 , 有望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机会发挥其制剂优势 , 对进口产品进行替代 。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资料来源: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根据 2005年 CFDA颁布的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我国对 “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 实行管制 。此处所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是指 “ 列入麻醉药品目录 、 精神药品目录的药品和其他物质 ” , 它是药政管理上的概念 , 与药理学上的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不是一个范畴 。 分类 用途 代表药物 镇痛药 全身麻醉 镇静 巴比妥类、地西泮 短暂性记忆缺失 氯胺酮 基础麻醉 巴比妥类 诱导麻醉 硫喷妥钠、氧化亚氮 镇痛 阿片类 麻醉类镇痛药 骨骼肌松弛 琥珀胆碱 非麻醉类镇痛药 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阿托品类 降温 氯丙嗪 局部麻醉 局麻 利多卡因 表:药理学范畴的麻醉药品分类 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麻醉镇痛药由于具有较强的成瘾性而大多被列管制范围,其它麻醉药视其成瘾性程度, 只有少数 被列入管制范围。 资料来源: 药理学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不同类麻醉药物的作用机制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成瘾性的严重程度是监管部门决定是否将某药品纳入特殊管制目录的依据,因此成瘾性高的阿片受体药物及部分中枢神经系统药物被实施严格管制。 资料来源: CFDA、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2013年 , CFDA联合公安部 、 卫计委发布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 ( 2013年版 ) 和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 (2013年版 ) , 自 2014年 1月 1日开始执行 。 其中 , 精神药品分为第一类精神药品和第二类精神药品 , 第一类精神药品的药物依赖性更强 , 在管理方面和麻醉药品同样严格;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则相对宽松 。 所公布目录共包括 270个品种 , 但只有其中部分产品在我国生产和使用 ( 其它品种目前国内临床已不应用或尚未应用 , 因此也无相应的药品批准文号 ) 。 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包含的品种情况 分类 目录中包括的品种数量 其中在我国生产及使用的品种 麻醉药品 121种 ( 22个)可卡因、罂粟浓缩物、二氢埃托啡、地芬诺酯、芬太尼、氢可酮、氢吗啡酮、美沙酮、吗啡、阿片、羟考酮、哌替啶、瑞芬太尼、舒芬太尼、蒂巴因、可待因、右丙氧芬、双氢可待因、乙基吗啡、福尔可定、布桂嗪、罂粟壳 精神药品 1类 68种 ( 7个)哌醋甲酯、司可巴比妥、丁丙诺啡、 -羟丁酸、氯胺酮、马吲哚、三唑仑 2类 81种 ( 27个)异戊巴比妥、格鲁米特、喷他佐辛、戊巴比妥、阿普唑仑、巴比妥、氯硝西泮、地西泮、艾司唑仑、氟西泮、劳拉西泮、甲丙氨酯、咪达唑仑、硝西泮、奥沙西泮、匹莫林、苯巴比妥、唑吡坦、丁丙诺啡透皮贴剂、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咖啡因、安钠咖、地佐辛及其注射剂、麦角胺咖啡因片、氨酚氢可酮片、曲马多、扎来普隆 政策准入门槛高的“精麻药”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管制措施 环节 管制措施 研发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临床试验,不得以健康人为受试对象 生产 总量控制,定点生产, CFDA根据需求量制订年度生产计划 CFDA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确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并根据年度需求总量对数量和布局进行调整、公布 从事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生产以及第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生产的企业,由CFDA批准;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生产的企业,由省级药监局批准(同普通药企的设立一样) 流通 定点经营。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企业,由 CFDA批准。目前总共有 3家全国性麻醉药品和 1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企业,分别是国药、上药、重庆医药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得零售 使用 医疗机构应取得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方可购买使用 麻醉药品和 1类精神药品采用红处方, 2类精神药品采用白处方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制订最高出厂价格和最高零售价格管理 资料来源: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表: CFDA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企业数量的限制 分类 品种种类 定点生产企业家数 麻醉 药品 主要品种原料药同品种 1 2家 主要品种单方制剂同品种(含不同规格) 1 3家 含麻醉药品主要品种的复方制剂同品种(含不同规格) 1 7家 精神 药品 原料药同品种 1 5家 第一类精神药品单方制剂同品种(含不同规格) 1 5家 第二类精神药品单方制剂同品种(含不同规格) 1 10家 资料来源: CFDA、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 显示为 -是指样本医院中无销售数据 , 可认为市场销售极少 , 忽略不计 ) 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包含的品种 2015年重点城市医院销售额(单位:元) 麻醉药品 销 售额 1类精神药品 销 售额 2类精神药品 销 售额 瑞芬太尼 266,110,633 丁丙诺啡 17,241,860 地佐辛及其注射剂 793,584,216 舒芬太尼 222,102,508 氯胺酮 149,706 咪达唑仑 92,799,948 羟考酮 164,031,001 三唑仑 7,336 曲马多 53,421,051 芬太尼 98,718,676 哌醋甲酯 - 唑吡坦 41,889,039 吗啡 42,069,267 司可巴比妥 - 喷他佐辛 36,998,916 福尔可定 (复方 ) 26,273,358 -羟丁酸 - 布托啡诺及其注射剂 24,889,282 氢吗啡酮 6,355,002 马吲哚 - 奥沙西泮 21,404,843 哌替啶 1,492,239 合计 17,398,902 咖啡因 20,771,415 布桂嗪 947,949 丁丙诺啡透皮贴剂 17,241,860 可待因 912,571 艾司唑仑 14,262,048 美沙酮 671,798 劳拉西泮 10,953,717 二氢埃托啡 8,847 阿普唑仑 7,017,792 阿片 555 氯硝西泮 5,601,292 可卡因 70 苯巴比妥 3,310,146 罂粟浓缩物 - 地西泮 2,363,853 地芬诺酯 - 扎来普隆 862,657 氢可酮 - 硝西泮 87,368 蒂巴因 - 氟西泮 80,910 右丙氧芬 - 麦角胺咖啡因片 15,391 双氢可待因 - 异戊巴比妥 - 乙基吗啡 - 格鲁米特 - 罂粟壳 - 戊巴比妥 - 合计 829,694,474 巴比妥 - 甲丙氨酯 - 匹莫林 - 安钠咖 - 氨酚氢可酮片 - 合计 1,147,555,744 56个管制类精麻药物 2015年样本医院总销售额为 19.9亿, 其中排名前七的品种销售额在总体中占比达 82%。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表:样本医院 2015年精麻类用药市场规模 用药系列 销售金额(亿元) 麻醉镇痛药 20.9 全 /局麻药、肌松药 26.6 精神障碍用药 24.7 合计 72.2 管 制 类 麻 醉药 品 和 精 神药品 , 19.9亿 , 占比 28% 图:样本医院 2015年管制类精麻药在整体市场占比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精麻类药物的监管体系:“垄断”之源起 通常所说的精麻类药物可分为三个系列:麻醉镇痛药 、 全 /局麻药与肌松药 、 精神障碍用药 。 2015年这三类药物的 样本医院市场规模约为 72.2亿元 , 按经验倍数估算的行业市场规模在 300亿元左右 。 通过对前面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目录中的品种梳理可以看出 , 所谓严格管制的精麻类药物是临床该用药领域中的一部分 , 即 大约 1/3市场份额的精麻药 ( 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占大多数 ) 是属于国家严格管制 , 具有极高政策准入壁垒的;其它普通的精麻药并不在特殊管制之列 。 全 /局麻药、肌松药:手术量增长是驱动力 资料来源: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全 /局麻药、肌松药 : 核 心品种占据大部分市场 表:临床主要全身麻醉用药比较 分类 药物名称 麻醉特点 呼吸循环抑制 作用 临床应用 临床用量 发展趋势 静脉 麻醉 (占七成市场) 丙泊酚 起效快,半衰期短( 0.5-1小时), 苏醒快而完全 ;乳剂有注射疼痛 抑制呼吸和循环作用较强,这是丙泊酚最大缺点 主要应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和镇静。可用于麻醉科、 ICU;尤其适于门诊手术等 1989年上市,是临床最主要的全麻用药,国内市场预计在 40亿以上 目前以乳剂为主;水溶液可减轻疼痛等副反应是未来趋势 右美托咪啶 起效慢,苏醒慢(半衰期 2-5小时), 效价高,兼具 镇静 与镇痛作用 无明显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 用于全麻时的诱导及维持;用于全麻时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的镇静 2000年美国上市,近年来用量增长迅速,不断替代咪达唑仑。价格较高,属中高端用药 目前国内市场 15亿元左右,未来3-5年有望达到40亿元以上 咪达 唑仑 起效快( 2-3分钟),代谢慢( 2-3小时),在体内蓄积。 水溶性 ,不需脂溶 明显抑制呼吸,对循环也有轻微抑制 主要用于麻醉过程中镇静,如在 ICU 中的长效镇定;适于心血管手术、颅内手术等 1980s开始应用于临床 二类精神药品,管制严格,市场成熟,国内规模4亿左右,保持自然增长 依托 咪酯 安全性高,也可用于中老年、心脏病患者 ; 起效快,半衰期短,苏醒快,适于短时手术 无抑制,循环稳定是其最大优点 ;但对肾上腺皮质有抑制作用,可外源补充来克服 用于全麻诱导,近年来在短时手术麻醉(无痛人流、电休克、内窥镜等门诊小手术)应用增长迅速 1972年在美国上市,由于安全性较高,近年来临床应用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市场 2亿左右,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吸入 麻醉 七氟烷 可控性较好,起效慢,苏醒快;需要依赖麻醉机 不影响呼吸系统,对循环系统影响小 适用于麻醉诱导、儿科、内镜检查等小手术 1990s开始临床应用,目前在吸入麻醉剂市场占比超八成 与静脉麻醉互补,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发展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样本医院全 /局麻药、肌松药市场规模增长情况 (单位:亿元) 12.9 15.4 18.4 20.8 24.5 26.6 23.0 0% 5% 10% 15% 20% 25% 0 5 10 15 20 25 3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销售收入 增长率 2010年以来 , 国内 PDB样本医院市场的全 /局麻药 、 肌松药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 到 2015年达到 26.6亿元 , 5年CAGR达 15.6%。 其中 2015年增速较之前明显下滑 , 为8.8%, 核心品种丙泊酚 、 右美托咪定等增长下滑明显 。 但在 2016年随着全国各省份新一轮招标的开展 , 各大品种的销售增长明显回暖 。 全 /局麻药、肌松药:手术量增长是驱动力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手术次数(单位:万人次) 严控过度医疗 : 2015年 10月 , 卫计委联合多部门发布的 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提出要对住院的人次人头比要重点监控 , 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增幅要逐步降低 。 过去国内临床存在的过度医疗现象在医改深化的当下将被遏制 。 手术治疗的刚性需求仍在迅速扩张 , 驱动麻醉用药市场的增长 。 随着国内老龄人口的增加 、 各类重大疾病的高发 、 各种新的治疗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 , 国内手术治疗的刚性需求仍然增长强劲 , 而麻醉用药市场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 2103 2130 2388 2646 2904 3273 3690 3983 4383 4555 0% 2% 4% 6% 8% 10% 12% 14%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医疗机构住院病人手术次数 增长率 19.6 21 25 0% 5% 10% 15% 20% 0 5 10 15 20 25 30 2014 2015 2016 郑大一附院年手术量 增长率 资料来源: 医院网站 、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2016年手术量增长 较快推测与当年新建成的郑东院区新院区投入使用有关 图:全国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近三年手术量 (单位:万人次) 全 /局麻药、肌松药:手术量增长是驱动力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YOY (2014) YOY (2015) CAGR (2010-2015) 全麻药 丙泊酚 494 557 655 716 827 846 704 15.4% 2.4% 11.3% 七氟烷 260 312 337 362 411 472 398 13.5% 14.9% 12.7% 右美托咪定 21 53 110 177 282 356 363 59.3% 26.1% 76.2% 咪达唑仑 53 62 73 79 90 93 75 14.5% 2.9% 11.9% 依托咪酯 19 25 32 39 47 55 52 21.1% 18.2% 24.1% 局麻药 罗哌卡因 57 61 68 71 81 81 71 15.2% -0.5% 7.1% 利多卡 因 (复方 ) 10 15 21 28 35 37 32 25.8% 7.2% 30.7% 达克罗宁 8 12 19 23 27 34 29 15.2% 27.3% 33.3% 利多卡因 16 18 18 16 18 20 19 11.7% 9.1% 4.0% 肌松药 阿曲库铵 200 263 334 386 417 446 374 8.0% 7.0% 17.4% 罗库溴铵 36 53 62 68 81 81 61 18.9% -0.2% 17.8% 乙哌立松 19 23 25 29 35 42 34 22.7% 19.5% 16.6% 表:样本医院全 /局麻药、肌松药市场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全 /局麻药、肌松药 :国内主要麻醉用药的市场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2010年样本医院全身麻醉药市场格局 丙泊酚 57% 七氟烷 30% 右美托咪定 2% 咪达唑仑 6% 依托咪酯 2% 其它 3% 丙泊酚 七氟烷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其它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 2016年前三季度样本医院全身麻醉药市场格局 丙泊酚 44% 七氟烷 25% 右美托咪定 22% 咪达唑仑 5% 依托咪酯 3% 其它 1% 丙泊酚 七氟烷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依托咪酯 其它 全 /局麻药、肌松药:全身麻醉药市场格 局 变 化( 2016 vs 2010)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表:样本医院主要全 /局麻药、肌松药品种季度销售变动情况(单位:百万元) 2015下半以来 , 各省份根据卫计委 70号文的要求陆续启动新一轮招标 , 样本医院的全 /局麻药 、 肌松药销售增长明显加快 , 这一点从主要品种在 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销售额情况也可以得到验证 。 季度 丙泊酚 七氟烷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罗哌卡因2 0 1 4 Q 1 1 8 5 . 8 8 5 . 7 9 2 . 5 5 5 . 8 2 2 . 9 1 7 . 62 0 1 4 Q 2 2 1 5 . 0 1 0 6 . 2 1 1 0 . 1 7 1 . 9 2 2 . 3 1 9 . 72 0 1 4 Q 3 2 2 2 . 3 1 1 3 . 3 1 0 7 . 8 7 9 . 1 2 3 . 2 2 2 . 72 0 1 4 Q 4 2 0 3 . 4 1 0 6 . 0 1 0 6 . 8 7 5 . 5 2 1 . 8 2 1 . 22 0 1 5 Q 1 1 9 2 . 5 9 9 . 4 9 7 . 5 7 3 . 5 2 2 . 1 1 8 . 82 0 1 5 Q 2 2 1 4 . 5 1 1 1 . 9 1 1 8 . 6 8 9 . 1 2 3 . 4 2 0 . 52 0 1 5 Q 3 2 2 7 . 5 1 2 9 . 8 1 1 8 . 1 9 7 . 1 2 4 . 6 2 1 . 52 0 1 5 Q 4 2 1 1 . 5 1 3 1 . 3 1 1 2 . 1 9 6 . 2 2 2 . 7 2 0 . 02 0 1 6 Q 1 2 2 2 . 5 1 2 9 . 0 1 1 1 . 9 1 0 5 . 0 2 4 . 8 2 1 . 42 0 1 6 Q 2 2 3 6 . 2 1 3 2 . 6 1 2 9 . 6 1 2 9 . 8 2 5 . 0 2 3 . 82 0 1 6 Q 3 2 4 5 . 2 1 3 6 . 9 1 3 2 . 8 1 2 8 . 1 2 5 . 0 2 5 . 3全 /局麻药、肌松药 :随招标推进, 2016年销售增长逐渐回暖 麻 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麻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图:样本医院麻醉镇痛药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2010年以来 , 国内麻醉镇痛药市场保持高速成长 , PDB样本医院市场用药规模从 2010年的 5.7亿元增长 2015年的 20.9亿元 , 5年 CAGR为 29.7%。 阿片类麻醉镇痛药是目前临床镇痛效果最好的药物 , 临床需求增长迅速 ( 特别是在癌症疼痛 、 其他慢病疼痛领域用药需求增长明显 ) , 相关药物的市场空间巨大 。 5.7 7.8 10.9 14.1 17.7 20.9 18.6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0 5 10 15 20 25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销售收入 增长率 图: 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指南 资料来源: WHO、 中华康网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YOY (2014) YOY (2015) CAGR (2010-2015) 地佐辛 21 114 269 450 621 794 744 37.8% 27.9% 106.4% 瑞芬太尼 104 128 155 194 229 266 227 17.9% 16.1% 20.6% 舒芬太尼 72 96 128 160 191 222 190 19.6% 16.4% 25.3% 羟考酮 32 43 61 84 132 164 148 57.0% 24.7% 38.9% 丙帕他莫 21 30 57 94 127 136 120 34.7% 7.1% 45.4% 芬太尼 81 87 95 92 95 99 68 2.7% 4.2% 4.1% 对乙酰氨基酚 +羟考酮,复方 42 49 56 63 69 74 61 9.8% 7.8% 12.2% 布洛芬 +可待因,复方 29 37 41 42 46 51 43 11.2% 9.9% 11.8% 曲马多 46 56 58 54 56 53 40 4.1% -4.7% 2.8% 吗啡 36 37 39 39 42 42 30 9.5% -0.6% 3.4% 表:样本医院麻醉镇痛药市场主要产品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单位:百万元)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麻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样本医院主要麻醉镇痛药品种季度销售变动情况(单位:百万元) 国内临床主要麻醉镇痛药物地佐辛 、 瑞芬太尼 、 舒芬太尼等在 2016年以来的单季度销售增长明显 。 季度 地佐辛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羟考酮 丙帕他莫 芬太尼2 0 1 4 Q 1 1 2 3 . 3 4 5 .1 3 7 .7 2 6 .1 2 6 .3 2 2 .12 0 1 4 Q 2 1 6 3 . 4 5 9 .7 5 0 .8 3 3 .0 3 1 .8 2 3 .72 0 1 4 Q 3 1 6 4 . 2 6 2 .4 5 0 .4 3 7 .2 3 7 .4 2 5 .92 0 1 4 Q 4 1 6 9 . 7 6 2 .1 5 1 .8 3 5 .3 3 1 .3 2 3 .12 0 1 5 Q 1 1 7 0 . 6 5 4 .6 4 5 .9 3 6 .3 2 9 .1 2 4 .62 0 1 5 Q 2 1 9 9 . 1 6 8 .1 5 7 .0 3 9 .0 3 4 .2 2 5 .72 0 1 5 Q 3 2 1 5 . 5 7 3 .8 6 1 .4 4 5 .4 3 8 .9 2 6 .22 0 1 5 Q 4 2 0 8 . 3 6 9 .6 5 7 .9 4 3 .4 3 3 .4 2 2 .22 0 1 6 Q 1 2 1 9 . 9 6 7 .6 5 6 .2 4 7 .5 3 7 .2 2 2 .02 0 1 6 Q 2 2 6 2 . 3 7 6 .8 6 6 .4 4 7 .9 4 0 .7 2 2 .32 0 1 6 Q 3 2 6 2 . 2 8 2 .7 6 7 .1 5 2 .5 4 1 .9 2 3 .3麻醉镇痛药:镇痛市场的主力保持快速增长 精神类用药:最具潜力的专科药领域之一 精神类用药:最具潜力的专科药领域之一 根据柳叶刀杂志 2009年的报道,中国有 1.73亿人口患有各类不同程度的精神类疾病, 其中 包括 9000万抑郁症患者,以及一千多万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也是精神类药物最主要的两个治疗领域 。 而 美国 有 1/4的人口,即大约 6100万人患有精神类疾病(其中 1300万人是严重精神类疾病),其中,抑郁症 2100万人,精神分裂症 240万人 。 国内精神科医疗资源缺乏,精神药物市场潜力巨 大。中国 只有 1.6万名精神科医生,即每 10万人口平均拥有 1.26名精神科医生,而这个比例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 ,也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3.96人 。 精神科床位数量方面也同样存在巨大差距。医疗资源缺乏,导致精神药物市场渗透率极低,潜力巨大。 根据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估计,中国的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中大约只有 5%接受了专业诊疗。 资料来源: WHO、 CNKI、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数据统计时间为 2008-2009年 表:中国精神科医疗资源水平与国际平均差距巨大 每十万人口拥有的人均精神科床位数量 每十万人口拥有的人均精神科医生数量 中国 13.2 1.26 国际平均 43.6 3.96 资料来源: MEDCO HEALTH 美国精神类药物 服 用人群规模不断扩大 图:美国男性与女性服用精神类药物的人口比例变化( 2001 vs 2010) 12% 21% 15% 26% 0% 5% 10% 15% 20% 25% 30% 男性 女性 2001 2010 资料来源: MEDCO HEALTH 图:美国不同年龄层服用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人口增长比例( 2010年与 2001年比较) 100% 294% 299% 71% 139% 213% 216% 88%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10-19 20-44 45-64 65+ 男性 女性 资料来源: OECD, BUSINESS INSIDER 图:全球发达国家地区每千人中服用抗抑郁药的人口比例 8% 11% 13% 16% 23% 24% 0.0 0.1 0.1 0.2 0.2 0.3 0.3 20-44 45-64 65+ 男性 女性 资料来源: MEDCO HEALTH 图: 2010年美国不同年龄层人群服用抗抑郁药物的人口比例 美国精神类药物 服 用人群规模不断扩大 全球精神药物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资料来源: OECD Health Statistics 2015 图:全球 OECD国家抗抑郁药消耗量增长 情况( 2013 vs 2000) 1990s年以来全球抗抑郁药市场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抑郁症发病率的提高; 抑郁症相关知识的普及; 各国家和地区对抑郁症诊疗的重视 , 相关精神卫生专科医疗资源投入加大; 抗抑郁药生产企业的大力推广; 抑郁症诊疗指南对用药的指导加强 , 如 WHO建议抑郁症患者需要在恢复后继续服药 12个月; 医生处方行为的加强 , 如从过去抗抑郁药主要用于重度抑郁症 , 目前已被广泛用于轻度抑郁 、 焦虑 、 社交恐惧症等 。 资料来源: IMS、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全球精神类药物市场规模(单位:百万美元)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1990 1995 2000 2005 2009 资料来源: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精 神药物的作用机制分类 表:主要中枢神经递质、相关受体及药物 中枢神经递质 对应靶点 主要功能 涉及相关的精神疾病及治疗药物 乙酰胆 碱 ( ACh) 乙酰胆碱 M受体为主,另有少量 N受体 学习、记忆、觉醒、运动 1.梅奈特基底核的胆碱能神经元减少,导致老年性痴呆,对应药物为中枢拟胆碱药; 2.纹状体内的 ACh与多巴胺两者含量失衡,若 Ach过多导致帕金森病(对应药物为 M受体阻断药),若多巴胺过多导致 Huntington舞蹈病(对应药物为 M受体激动药)。 -氨基丁 酸 ( GABA) 受体分为 GABAA、 GABAB、 GABAC三种,脑内主要是 GABAA受体 脑内最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GABAA受体是一些镇静催眠药和抗癫痫药的作用靶点 兴奋性氨基 酸 ( 谷氨酸 Glu) NMDA受体、非 NMDA受体( AMPA受体及 KA受体)、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内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在学习、记忆、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去甲肾上腺 素 ( NA) 与躁狂症、抑郁症的发病密切相关。临床上一些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抑制 NA的再摄取转运。 NA摄取抑制 药 ( SNRIs) : 地昔帕明、马普替林、文拉法辛 、 曲唑 酮、度洛西汀、米氮平、 丙 米嗪等 ( 它们通常 也 能抑郁 5-HT的再摄取) 多巴 胺 ( DA) 中枢 DA投射有 4条通路,分别为黑质 -纹状体通路、中脑 -边缘通路、中脑 -皮层通路、结节 -漏斗通路; DA受体包括 D1样受体( D1、D5亚型)和 D2样受体( D2、D3、 D4亚型); 参与大脑的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等功能 中脑 -边缘通路和中脑 -皮层通路中特异性存在 D4亚型受体,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 I型精神分裂症与这两个通路亢进有关,因此临床药物主要为 DA受体拮抗药;氯氮平对 D4亚型受体有高亲和性; 黑质 -纹状体通路的 DA功能减弱导致帕金森病,因此临床主要药物用以补充 DA功能的绝对不足; 位于突触前膜的 DA转运体可以再摄取突角间隙中的 DA,从而使其失活; DA转运体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相关,因此它也成为研发精神类药物的重要靶点 第一 代 抗精神病药物 : 氯丙嗪、奋乃静 5-羟色 胺 ( 5-HT) 5-HT受体多而复杂,已知有 7种亚型 功能广泛,参与心血管活动、痛觉、精神情感活动等 突触前膜的 5-HT摄取转运体是抗抑郁药的主要作用靶标,由此诞生了一类重要的抗抑郁药: 5-HT再摄取抑制剂( SSRIs),包括氟西 汀、 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及西酞普 兰 、艾司 西酞普兰 ,即抗抑郁药的“六朵金花” 。 第二 代 抗精神病药物 : 氯氮平、利培酮 精神类药物以多巴胺 、 5-HT受体拮抗剂为主 , 抗抑郁药则以它们的再摄取抑制剂为主 。 资料来源: PDB、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整理 图:样本医院精神药物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2010年以来 , 国内样本医院的精神类药物市场规模从 12.5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 24.7亿元 , 5年 CAGR达 14.6%; 市场保持快速增长的驱动力来自国内精神类患病人群规模的扩大 , 特别是抑郁症等疾病;而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也使得各类精神疾病更为人们所熟知 , 诊疗率提升推动用药市场的增长 。 12.5 15.2 18.3 20.5 23.1 24.7 20.0 0% 5% 10% 15% 20% 25% 0 5 10 15 20 25 3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销售收入 增长率 国内精 神类用药:最具潜力的专科药领域之一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6Q1-Q3 YOY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