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材市场供给回顾及2019年投资分析报告,2019年1月,目录索引,供给: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电炉钢和板材占比 2016 年起持续提高.4一、产能:预计 2018-2020 年粗钢产能为 10.36、10.09、9.81 亿吨,累计减少 7.2%、短流程占比提升.7,(一)总量:最大概率情形下,预计 2018-2020 年产能为 10.36、10.09、9.81 亿吨,,三年累计减少 7.2% .8,(二)结构:2017 年白名单钢企长、短流程粗钢产能占比分别达 92%和 8%,预计,未来短流程占比趋增.12,二、产量:沿供给钝化与边缘产量线索围绕成本曲线的再均衡.14,(一)2018 年回顾:供给钝化与边缘产量扩张下的曲折路径生长.14,(二)2019 年展望:外部约束宽松下围绕成本曲线的重新平衡.22,三、投资策略:纷扰渐弱,供给围绕成本曲线再均衡.30四、风险提示.31,图表索引,图 1:2016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粗钢产能首现净减少.4图 2:2013-2018 年我国月度粗钢日均产量(单位:万吨/天).5图 3:2016-2018 年我国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与钢材产量累计同比增速.5图 4:2013-2017 年我国粗钢产量结构 .5图 5:2008-2018 年我国钢材产量结构变化.6图 6:地方、中央政府层面均提出要逐步淘汰 1000 立方米以下高炉,且后续政策均强调落后产能出清时限.11图 7:2018 年供给整体高增,但炼铁环节增长缓于整体.14图 8:2018 年钢铁行业总体产能利用率整体提升.15图 9:2018 年长流程产能利用率渐臻高位.15图 10:2018 年电炉产能利用率波动扩张.16图 11:2016 年以来供给弹性系数逐渐下滑,但 2017 年下半年以来盈利的解释能力有所增强.17图 12:2017-2018 年行业盈利呈现稳定中枢下波动扩张特征(单位:元/吨).18图 13:2014-2018 年我国钢铁企业废钢消耗量及炼钢废钢比 .19图 14:2017 年以前生铁、粗钢产量增速大体一致,2017 年以来两者出现明显背离 .20图 15:提高废钢比带来的产量位于成本曲线末端,一旦盈利收窄,这部分产量会迅速收缩(单位:元/吨).20图 16:从高低品位价差来看, 2016 年以后钢厂开始提高其入炉铁矿石品味(单位:美元/吨) .21图 17:高品位矿带来的供给增量对盈利敏感性较高,一旦盈利收缩或替代产量增加,矿石品位将会随之降低.22图 18:2018 年限产条件下的成本曲线与均衡状况图示.25图 19:无限产条件下的成本曲线与均衡状况图示.25图 20:2019 年成本曲线与均衡状况图示.26图 21:钢铁行业吨钢盈利与粗钢产能利用率同向变动 .26图 22:钢铁行业盈利中枢和在产高炉产能利用率中枢持续抬升.27图 23:2018 年螺纹钢毛利与盈利钢厂占比变化.27图 24:2015 年至今高炉检修比例及高炉检修限产比例推算 .28,表 1:2014-2018 年钢材品种产量结构(单位:万吨).6表 2:各央企及省市已设定的“十三五”期间去产能目标及 2016-2017 年的去产能情况(单位:万吨).9表 3:综合考虑产能压减、产能置换与环保倒逼后的产能时间序列表现.12表 4:2014-2018 年我国钢铁行业废钢消耗量及炼钢废钢比.19表 5:在 2019 年盈利中枢下降 a%的假设下,2019 年生铁产量及增速测算 .29,Table_Summary,2016 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2016-2017 年全国淘汰粗钢产能 1.43 亿吨(全国总口径披露的 2016-2017年共淘汰粗钢产能 1.15 亿吨以上)。产量上,钢厂为充分创利已通过提高废钢比、高炉入炉品位等多方式来实现铁水和粗钢的增产;结构上,电炉粗钢产量占比持续提升,板材产量占比持续提升、长材和管材产量占比震荡下降。对于 2019 年,我们的判断如下:一、产能:预计 2018-2020 年粗钢产能为 10.36、10.09、9.81 亿吨,累计减少 7.2%、短流程占比提升参考现有政策对钢铁行业去产能的要求,我们判断 2018-2020 年钢铁,(,产能仍将持续收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供给侧改革;(2)减量置换;(3)城市钢厂搬迁; 4)对不符合高炉最小容积、转炉最小公称容量的设备实施减量置换改造升级;(5)某些城市整体退出钢铁产能,部分方式本质上均为减量置换。在最大概率情形下,预计 2018-2020 年产能为 10.36、10.09、9.81 亿吨,三年累计减少 7.2%。结构上,预计短流程占比趋增。二、产量:沿供给钝化与边缘产量线索围绕成本曲线的再均衡2018 年钢铁供给端维持高增且产能利用率稳健扩张,但分结构来看,受限产影响生铁环节并未贡献充分的增量,粗钢产量增速显著快于生铁产量增速(2018 年前 10 月两者分别为 6%和 2%)。究其根源,2018 年供给端处于供给钝化与边缘产量扩张的交错窗口期,其中废钢比与入炉铁矿石品位的提高是限产下供给仍高增的主要原因。展望 2019 年,政策诉求由改革转向稳增长,限产等外部约束将渐进式宽松但不确定性增强,边缘产量的扩张倾向将收敛,并沿成本曲线往复均衡运动。综合分析成本曲线与供给均衡,在相同盈利水平下,2019 年的产量大概率高于 2018 年,但边缘产量收缩会对冲限产放松带来的影响,形成风险缓冲。同时,基础产量的成本提升(可能对应着低品位矿、焦炭价格提升),总成本下降(可能对应着高品位矿、废钢价格下降)。在理性人假设下,钢铁行业吨钢盈利与粗钢产能利用率同向变动;即粗钢产能利用率为吨钢盈利的函数,CU=F()。如果 2019 年盈利中枢与2018 年持平,基于模型推算,2019 年生铁产量将较 2018 年增长 2.7%,这与我们前述理论分析结论一致。如果 2019 年吨螺纹钢毛利较 2018 年分别下滑 10%、20%、30%、40%和 50%,2019 年生铁产量将较 2018 年分别增长 0.6%、-1.4%、-3.4%、-5.5%和-7.5%。至于粗钢产量,我们判断:由于限产约束放松且盈利中枢下移,长流程钢厂产能释放相对充分,要素替代开始出现,转炉废钢比可能将回落到一个偏低的水平。2019 年粗钢产量增速将开始向生铁产量增速回归,甚至可能低于生铁产量增速,这或将一定程度上缓冲限产放松带来的供给释放。三、风险提示:供给侧改革进程不达预期;环保政策方向及执行效果弹性较大;模型设定偏误、假设不合理等导致预测值与真实值偏差较大;数据口径不一致测算存偏差。,Table_Chart,Table_AuthorTable_ReportTable_Contacter,供给: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电炉钢和板材占比 2016年起持续提高自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以来,钢铁行业“去产能”成效显著,产能初现衰减。根据我们对各省、市经信委等各部门发布的2016-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情况公示表的整理可知, 2016-2017年全国共淘汰粗钢产能1.43亿吨(全国总口径披露的2016-2017年共淘汰粗钢产能1.15亿吨以上)。图1: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我国粗钢产能首现净减少,“,需要说明的是,工信部发布的连续粗钢产能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粗钢产能共计12亿吨;根据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淘汰粗钢产能1-1.5亿吨、将粗钢产能控制在10亿吨以下(截至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11.3亿吨)。从产量上来观测:供给侧改革以来,行业盈利持续改善,叠加环保高压背景下,钢厂为充分创利通过提高废钢比、铁矿石入炉品位等方式来增加铁水和粗钢产量。2018年1-10月,我国粗钢产量达78245.80万吨、同比增6.40%;我国月度日均粗钢产量均高于历史同期水平;2018年9月我国粗钢日均产量高达269.48万吨/天(年化粗钢产量为98361.42万吨),创历史新高。从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来观测: 地条钢” 2017年上半年的彻底出清叠加2017年环保高压状态持续使得自2017年开始,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增速开始分化。 2017年开始,粗钢产量累计增速明显快于钢材,2018年两者增速逐步收敛;环保高压限制焦炉、高炉产能释放得加增产钢水方式运用日趋成熟,生铁产量增速明显弱于粗钢、钢材。,0%-5%-10%,20%15%10%,876,105%9,131211,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粗钢产能(亿吨),粗钢产能同比增速(右轴),(1)粗钢产量结构: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电炉粗钢产量占比持续提升、转炉粗钢产量占比持续下降。 2017年,我国电炉粗钢产量达0.77亿吨、同比增52.16%,占粗钢产量占比达9.32%(2015年仅为5.90%);转炉粗钢产量达7.54亿吨、同比降0.33%,占粗钢产量占比达90.68%(2015年为94.10%)图4:2013-2017年我国粗钢产量结构,(2)钢材产量结构: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板材产量占比持续提升、长材、管材产量占比震荡下降。2018年1-9月,我国板材产量达3.84亿吨、同比增2.06%,产量占比高达46.7%(2015年为43.5%);长材产量达3.59亿吨、同比增1.28%,产量占比高达43.7%(2015年为44.0%);管材产量达0.55亿吨、同比降21.10%,产,210200,230220,图2:2013-2018年我国月度粗钢日均产量(单位:万吨/天)280270260250240,20132016,20142017,20152018,-4%-6%-8%,0%-2%,图3:2016-2018年我国粗钢产量累计同比增速与钢材产量累计同比增速10%8%6%4%2%,2016,2017,2018,粗钢累计同比,生铁累计同比钢材累计同比,7.65,7.68,7.56,7.57,7.54,0.48,0.54,0.47,0.51,0.77,6%5%,7%,9%8%,10%,210,3,4,765,8,9,2013,2014,2015,2016,2017,转炉粗钢产量(亿吨),电炉粗钢产量(亿吨),电炉粗钢产量占比(右轴),备注:2018年产量结构数据仅更新至2018年1-9月表 1:2014-2018 年钢材品种产量结构(单位:万吨),长材产量,板材产量,管材产量,其他钢材产量,钢材产量合计,2014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8 年 1-9 月,5117349381481074585135898,4774348859518854810338361,88989827976079275519,47434282404829372324,11255711235011380010481882101,我们在2018年12月1日发布的2019年投资策略之需求:地产趋弱、基建托底、制造业承压,预计需求稳中小降报告中对2019年钢铁行业需求进行了展望。我们认为2019年钢铁行业需求整体呈现稳中小降的格局,其中地产趋弱、基建托底,大制造业需求下行,预计全年粗钢需求为7.55亿吨,环比降0.7%。本篇作为2019年钢铁行业投资策略的第二篇,我们将着重分析钢铁行业供给产能规模及结构变化,主要回答如下两个问题:(1)2019年钢铁产能同比如何变化?结构如何变化?(2)2019年钢铁产量同比如何变化?,45% 43% 45% 44% 43% 42% 42% 43% 46% 46% 47%,70%60%,量占比达6.7%(2015年为8.7%);其他钢材产量达0.23亿吨、同比降21.50%,产量占比达2.8%(2015年为3.8%)。图5:2008-2018年我国钢材产量结构变化100%90%80%,50%40%30%20% 45.1%46.7%44.9%45.7%46.6%46.7%45.5%44.0%42.3%43.7%43.7%10%0%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长材占比,板材占比,管材占比,其他占比,一、产能:预计 2018-2020 年粗钢产能为 10.36、 10.09、9.81 亿吨,累计减少 7.2%、短流程占比提升,根据2016年10月工信部发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淘汰粗钢产能1-1.5亿吨、将粗钢产能控制在10亿吨以下(截至2015年我国粗钢产能11.3亿吨)。截至2015年,工信部披露的连续口径数据显示我国粗钢产能120000万吨;基于各地区公布的去产能公示,各省市2016-2017年已去化粗钢产能达14261万吨;由此可得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粗钢产能达105739万吨。如果按照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2016-2017年全国口径已累计淘汰粗钢1.15亿吨以上,基本已完成产能出清及产能总量控制目标;那么,2018-2020年,粗钢产能将如何变化?,河北作为国内钢铁生产第一大省,在钢铁行业去产能、超低排放改造等多项工作的执行上走在前列;叠加河北省日前已出台2018-2020年钢铁行业去产能方案,我们将以河北作为出发点来研究未来钢铁产能的变化趋势。,根据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2018-2020年压减钢铁产能4000万吨左右,到2020年底全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 。2018-2020年,河北省钢铁产能将进一步收缩,方式包括:供给侧改革、减量置换、不符合炉容和公称容量设备减量置换;且“十三五”钢铁产能压减任务(供给侧改革任务)与其他方式相互独立。其中:,( (,1、 2018年压减炼钢产能1175.25万吨。 1)唐山市压减炼钢产能500万吨; 2)减量置换压减炼钢产能63万吨;(3)推动廊坊市整体退出11家钢铁企业(已在2018年之前退出2家)压减炼钢产能384万吨,再加上2017年因个别企业产能退出时间较晚没来得及验收无法计入当年任务的炼钢产能228万吨。,2、2019年压减炼钢产能2867万吨。(1)压减炼钢产能347万吨以完成“十三五”压减任务;(2)减量置换压减炼钢产能93万吨;(3)廊坊、张家口、石家庄三市通过省外转移和减量置换压减退出炼钢产能700万吨;(4)通过对全省100吨以下 转炉和1000立 方米以下高 炉全部实 施减量置 换改造 升级减量 置换压减 退出炼钢产能1270万;(5)城市钢厂搬迁减量置换压减退出炼钢产能457万吨。参考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和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我们判断:2018-2020年钢铁产能仍将处于持续收缩过程中,其中去产能的方式包括且不限于:(1)供给侧改革;(2)减量置换;(3)城市钢厂搬迁;(4)对不符合高炉最小容积、转炉最小公称容量的设备实施减量置换改造升级;(5)某些城市整体退出钢铁产能,部分方式本质上均为减量置换。,鉴于此,我们将从上述多样化的产能去化方式出发,系统性地对2018-2020年钢铁行业供给端变化进行分析以期得到较为合理的判断,产能分析遵循以下逻辑:,(1)+以2015年年底的产能为基数:这包括工信部公布的粗钢产能总量(宏观,口径),及其公布的三批设备白名单(微观口径);,(2)-考虑产能直接压减带来的边际减量:各地区所设定的目标、进度以及退,出产能设备清单(微观口径);,(3)-考虑产能置换过程所带来的边际减量:主要是政府官网所公布的产能置,换方案(微观口径);,(4)-考虑环保新标所导致的产能退出:主要是由于环保高压下,不符合容积,要求的高炉、转炉减量置换退出带来的边际减量(微观口径);,(5)+新增产能部分:实际上,根据2018年1月1日实施的新的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钢铁行业产能建设必须通过产能置换方式,且不能净增加产能,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们不考虑这一部分带来的产能增量。,基于上述逻辑,本文尝试理清产能去化及存量产能的时间序列表现,并试图理,解其区域结构与流程结构。,(一)总量:最大概率情形下,预计 2018-2020 年产能为 10.36、10.09、9.81 亿吨,三年累计减少 7.2%,1、供给侧改革:2018-2020年全国仍至少需要淘汰4891万吨的炼钢产能基于中央设定的去产能目标,各省市及央企进一步具体制定了其“十三五”期间的去产能目标。我们可以梳理各省市及央企已设定的“十三五”期间钢铁工业去产能目标和具体进展。基于可得数据:央企及省市“十三五”期间预计淘汰炼钢产能达1.91亿吨(含超计划淘汰产能),其中2016年、2017年分别已淘汰9448万吨和4813万吨,“十三五”期间钢铁产能去化的目标完成率达74%;如若各省市严格执行前期发布的钢铁工业去产能目标,2018-2020年全国仍至少需要淘汰4891万吨的炼钢产能。,详细数据参见表2,其中有两点需要注意:(1)地方制定的目标与全国目标并非一致,且去产能进度统计方式亦有不同,且部分地区可能未公布去产能目标及进度;因此基于分地区口径加总计算的全国去产能计划、进度与基于政府总体口径计算的全国去产能计划、进度并不完全可比。(2)河北省已于2018年7月4日发布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计划2018-2020年通过减量置换、改造升级、产能转移和城市钢厂搬迁的方式退出钢铁产能4028万吨,河北4913万吨的“十三五”目标为2016年制定,括号内的7459万吨的“十三五”目标为2016-2017年已淘汰的3431万吨钢铁产能与2018-2020年计划淘汰的4028万吨的钢铁产能之和。,表 2:各央企及省市已设定的“十三五”期间去产能目标及 2016-2017 年的去产能情况(单位:万吨),省、市重庆,“十三五”去产能目标炼铁产能 炼钢产能400,2016 年已淘汰炼钢产能517,2017 年已淘汰炼钢产能289,2018-2020 仍需退出产能0,“十三五”目标完成率201.48%,内蒙古黑龙江广东央企辽宁福建江西湖北河南贵州广西吉林湖南云南四川河北江苏天津浙江山东山西甘肃新疆安徽全国,243100136125498997082200527-,676103501614602445433338240220205108504536004913 (7495)1750900503150065530070066319152(21734),6761030710196024454333382402202051085037642016245803703032700144901109448,556550595000000000507718076341800527325095644813,0000000000000271031482(4064)5363502007033301565154894891(7473),182.09%110.66%102.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94.04%82.83%69.84%(45.89%)69.37%61.11%60.24%53.13%49.62%48.00%26.43%26.24%74.46%(65.62%),2、产能置换:2018-2020年产能置换将减少1465万吨粗钢产能,2018年1月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官网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钢铁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式发布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方法(简称方法)。方法提出,继续做好产能置换工作,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体而言:,严格产能置换规范,严禁新增产能,加强责任监督与违规惩戒:(1)用于产能置换的冶炼设备须在2016年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备案去产能实施方案的钢铁行业冶炼设备清单内,2016年及以后建成的合法合规冶炼设备也可用于产能置换。(2)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地条钢”产能、落后产能、在确认置换前已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设备产能,不得用于置换。(3)建设项目备案前产能置换方案须正式公告,建设项目投产前产能出让方须拆除用于置换的退出设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监督落实,确保退出设备拆除到位。(4)对存在重复置换等弄虚作假行为以及方案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依规实施联合惩戒;对审核把关不严、监督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和中央企业,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向全国通报,并依照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严格减量置换,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1)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实施减量置换。(2)各地区钢铁企业内部退出转炉建设电炉的项目可实施等量置换,退出转炉时须一并退出配套的烧结、焦炉、高炉等设备。 3)未完成钢铁产能总量控制目标的省(区、市),不得接受其他地区出让的产能。,我们梳理了目前各省市已公布的产能置换方案,就其高炉、转炉、电炉的置入置出进行分类统计与加总。由于部分产能置换方案并不公布具体的置入、置出时间(即便已经公布,实际置入置出相较于方案可能仍有出入),因此我们在此不考虑时间维度,取假设为目前已公布产能置换将于2020年以前完成。根据各地公布的产能置换方案,2018-2020年需置出产能共1.60亿吨,需置入产能共1.45亿吨,产能净减少1465万吨,其中长流程净减少、短流程净增加。,3、环保倒逼:仅考虑河北, 2019-2020年产能净减少1270万吨;考虑重点区域,,2019-2020产能净减少3092万吨,2018年5月7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文件在明确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实施主体、改造范围、改造要求及改造期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不符合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的生产设施(列入淘汰的企业或设施不再要求实施超低排放改造),首次提出:(1)进一步提高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对经整改仍不符合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的要求和列入产能置换方案中的设施,由地方政府予以关停淘汰;(2)逾期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优先予以关停淘汰;加大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钢铁产能压减力度,淘汰13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 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焦化室高度在4.3米及以下、运行寿命超过10年的焦炉 。2018年6月29日,唐山劳动日报发布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唐山高质量发展访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树成,徐树成指出:到2020年要全部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 100吨以下转炉和180平方米以下烧结机,并逐步淘汰1500立方米以下高炉、150吨以下转炉,全市钢铁企业整合至30家以内、2025年减少至25家左右。2018年7月4日,河北省推进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工作会议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方案(2018-2020年),其要求2018-2020年再压减钢铁产能4000万吨左右,明文在2019-2020年对全省100吨以下转炉和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全部实施减量置换改造升级(共计可退出炼钢产能1270万吨、炼铁975万吨) 。,图6:地方、中央政府层面均提出要逐步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且后续政策均强调落后产能出清时限,通过上述政策分析可知:(1)随着环保高压常态化和趋严化发展,钢铁行业炼铁、炼钢设备的准入门槛将逐步提高,最小高炉容积、转炉公称容量限制正逐步成为新阶段钢铁行业出清落后产能的新动力,不排除该项政策从唐山、河北、重点区域延伸至全国的可能性。(2)从政策发布的时间轴来观测,政策逐步细化、要求逐步明晰,如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的政策均提出需在2020年全部淘汰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该项政策的落地将逐步提速。,此外,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对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进程提出明确的时间要求:(1)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要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2)2020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简称“重点区域”)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2022年底前,珠三角、成渝、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乌昌等区域基本完成;(4)到2025年底前,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力争实现超低排放。我们推测:(1)不满足最小高炉容积、转炉公称容量的炼铁、炼钢设备将不进行钢铁超净排放改造;(2)上述设备须在规定的超净排放改造时间之前全部淘汰。综上,我们预计在2020年10月底前,重点区域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将全部淘汰;2025年底前,全国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100吨以下转炉将全部淘汰。我们判断在行业目前不允许新增产能、盈利高企的背景下,上述产能均将通过产能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的方式退出。,此外,我们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前述章节中将披露产能置换项目中产能置出的设备产能剔除(无法区别产能置出的真实逻辑是受累环保、其他),为避免重复计算,在此,我们仅计算尚未披露产能置换项目、设备不满足最小容积及最小公称容量的产能数据,并假定2018-2020年非重点区域不满足最小容积及最小公称容量且暂未披露产能置换项目的产能将不会主动退出。如若仅考虑已有确定方案:(1)河北:2019-2020年净减少产能1270万吨,均为长流程。(2)重点区域(剔除河北)(征求意见稿阶段):2019-2020年净减少产能1822万吨,均为长流程。(3)重点区域(征求意见稿):2019-2020年净减少产能3092万吨,均为长流程。4、综合:最大概率情形下2018-2020年产能为10.36、10.09、9.81亿吨,三年累计减少7.2%我们认为最大概率情形为【产能压减+产能置换+环保倒逼(仅河北)】,因为这三者为已有方案当中确定带来产能退出的部分,而重点区域未明确要求退出100t以下转炉。在最大概率情形下,2018-2020年产能预计为10.36、10.09、9.81亿吨,三年累计相对2017年减少7.2%。表 3:综合考虑产能压减、产能置换与环保倒逼后的产能时间序列表现,2015,2016,2017,2018E,2019E,2020E,产能压减,产能规模(亿吨),12.00,11.06,10.57,10.41,10.25,10.08,+产能置换,同比变动(%)产能规模(亿吨),-12.00,-7.87%11.06,-4.35%10.57,-1.54%10.36,-1.57%10.15,-1.59%9.94,同比变动(%),-,-7.87%,-4.35%,-2.00%,-2.04%,-2.09%,+环保倒逼(仅河北)+环保倒逼(重点区域),产能规模(亿吨)同比变动(%)产能规模(亿吨)同比变动(%),12.00-12.00-,11.06-7.87%11.06-7.87%,10.57-4.35%10.57-4.35%,10.36-2.00%10.36-2.00%,10.09-2.66%10.00-3.54%,9.81-2.73%9.63-3.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