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HK2013052HP-B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报批 版) 项目名称: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 程 建设单位: 安 顺 供 电 局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编 制 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 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 治 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 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安顺供电局 法人代表 周宏伟 联系人 江 工 通讯地址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 南华路 64 号 联系电话 0853-3512058 传真 / 邮政编码 561000 建设地点 站址: 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坝县马场镇川心村代家坡 输电线路: 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坝县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 变电站占地: 6521 输电线路占地: 35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3100 总投资 (万元 ) 5333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 55.5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4 评价经费 (万元 ) /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1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甘河 110kV 变电站 站址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马场镇供电片区 , 马场片区目前只有青鱼110kV 变和昆山 35kV 变 。 随着该区域施工用电负荷及生产负荷增长, 昆山变总负荷将达到29.3MVA,其负荷已远远超过其准带负荷,而 110kV 青鱼变距离马场 区域负荷较远, 现状电网的容量已不能满足负荷快速增长的需求,供电能力不足,且没有备用容量, 待贵安新区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投运后,目前由昆山变带的多数负荷将转接到 110kV 甘河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得到提高。贵安新区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投运将对该区域网架得到加强 ,用户的电能质量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 为满足 贵安新区马场片区电力负荷发展的供电需求,巩固马场片区 35kV 网架结构,提高用户的供电可靠性和提高用户的电能质量 , 安顺供电局 计划建设 平坝甘河 110kV输变电工程 (以下称 “本工程 ”) 是十分必要的 。 2 工程进展情 况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 2013 年 8 月, 安顺电力设计研究院 完成了本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工程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 安顺 供电局委托(见附件 1),武汉华凯环境安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我公司)承接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013 年 10 月,我公司对本工程周围进行了实地踏勘,调查并收集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有关工程资料,并委托 武汉国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进行了电磁环境及声环境现状监测,在此基础之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技术导则、技术规范,结合本工程的实 际情况,进行了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工作,编制了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 ( 报批 版) ,报请 审批 。 3 评价依据 3.1 法律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起执行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 );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996 年 4 月 1 日起执行);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9 月 1 日起执行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1 日起执行 );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 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起执行 );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通过修改并公布施行);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1 日起执行 );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2 年 11 月 19 日起执行, 2007 年 12 月修订);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3.2 法规 ( 1)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 年 10 月 9 日起执行); ( 2)风景名胜区条例( 2006 年 12 月 1 日起执行); ( 3)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1987 年 9 月 15 日起执行, 1998 年 1 月修订); (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 11 月 29 日起执行); (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1999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 ( 6)国务院国发 200038 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3 ( 7) 国务院国发 200539 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 8) 国务院国发 201135 号国务院关于 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 9) 国务院国发 201142 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的通知 。 3.3 部委规章 ( 1)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管字第 201 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 3)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文件 环办 200465 号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 ( 4)国家环境保护局令 第 18 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5)环境保护部 环发 201298 号 关于切实加 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6)环境保护部 环发 201277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 7)环境保护部办公厅 环办 2012131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输变电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通知 ; ( 8)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 ( 2013 年 5 月 1 日 起实施 ) 。 3.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 1)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3.5 行业规范 ( 1)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程( GB50059-2011); ( 2)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352-2006) ; ( 3) 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 ; ( 4)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路、变电站工频电场和磁场测量方法( DL/T988-2005)。 3.6 评价标准 ( 1)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 (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 4)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 ( 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 3.7 评价 因子及 范围 (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变电站:以站址为中心、半径 500m 范围区域内,重点为 100m 范围内。 输电线路:线路走廊外两侧各 30m 带状区域范围内。 ( 2)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围墙外 2000m 范围内,重点为 100m 范围内。 输电线路:线路走廊两侧各 2000m 带状区域内 ,重点为 30m 范围内 。 ( 3)噪声 变电站:围墙外 200m 范围内。 输电线路:线路走廊外两侧各 30m 的带状区域。 ( 4)生态环境 变电站:围墙外 300m 范围内。 输电线路:线路走廊外两侧 300m 范围内。 4 工程概况 本 工程组成及评价工作范围见表 1。 表 1 本 工程 规模及环评工作范围 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 评价工作范围界定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本期建设规模 1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1 回,无功补偿容量为 36012kVar,终期建设规模 363MVA 主变压器, 110kV 出线 4 回,无功补偿容量为 96012kVar, 变电站为全户内 GIS 布置,站区 拟征地面积 6521m2。 本期建设规模 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 新建青鱼变电站 甘河变电站 110kV 输电线路,线路路径全长 14.5km,其中同塔双回路架 设2.0km,本期单侧挂线,单回路架设 12.5km。 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青鱼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 本期对侧青鱼 110kV 变电站扩建 1 个 110kV出线间隔 , 扩建在站内进行,不新增征地 。 属于本次评价范围 4.1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概况 4.1.1 站址概况 5 甘河 110kV 变电站 站址 位于 贵州省贵安新区平坝县马场镇川心村代家坡 东 南 约 175m,黔中大道北侧 约 50m。 目前拟建站址现状为 农用旱地 ,种植 玉米等农 作物。 变电站站址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4.1.2 变电站建设规模及工程内容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本期建 设规模为: ( 1)主变压器容量: 163MVA。 ( 2) 110kV 出线: 架空 出线 1 回。 ( 3)无功补偿: 36012kVar 电容器。 甘河 110kV 变电站 终期建设规模为: ( 1)主变压器容量: 363MVA。 ( 2) 110kV 出线: 4 回 ,在本期基础上预留 3 回 。 ( 3)无功补偿: 336012kVar 电容器。 4.1.3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 甘河 110kV 变电站 为全户内 GIS 布置。 配电装置楼地面上建筑共分三层布置, 一层布置10kV 配电装置室、主变压器、并联电容器室、消防气瓶室、工具间、泵房及警传室等,其中10kV 配电装置室布置于户内配电装置楼的一层南侧,向南方向电缆出线,主变压器布置于配电装置楼一层的北侧,并联电容器室、消防气瓶室、工具间、泵房及警传室等布置于户内配电装置楼的一层西侧,二层布置 110kVGIS 配电装置,电缆层布置于地下一层,变电站进站道路由站区 东侧规划道路 引接 。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总平面布置图参见附图 2。 4.1.4 变电站给排水 ( 1)给水 甘河 110kV 变电站由川心村的自来水管网引接 。 ( 2)排水 甘河 110kV变电站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站内雨水经雨水口、检查井收集后排入站区南侧黔中大 道市政雨水管网中,变电站为无人值班有人值守变电站,生活污水产生量很少,站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达标后用于站区绿化不外排。 4.1.5 变电站事故油池 变电站内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在发生事故或者检修失控时有可能引起变压器油泄漏,因此变电站设有事故油池,事故油池设在地下,变压器下铺一层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并与事故油池相连,一旦排油或漏油,所有的油水将渗 6 过卵石层并通过油槽到达集油池。本工程变电站总事故油池容积 为 38m,可以满足变压器绝缘油发生全部泄漏时不外溢。 4.1.6 变电站工程 拆迁 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现场踏勘,工程站址现为 农用旱地 ,无需拆迁的建构筑物。 4.1.7 变电站主要经济指标 甘河 110kV 变电站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2。 表 2 甘河 110kV 变电站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项 目 单位 指标 1 总征用地面积 m2 6521 2 围 墙 内面积 m2 3103 3 总建筑面积 m2 1711 4 站内 绿化面积 m2 400 5 站内道路面积 m2 800 6 进站道路面积 m2 285 7 站内 绿化率 % 12.9 8 变电站总投资 万元 3831 4.2 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 概况 4.2.1 工程 规模 本 期工程 新建 1 回青鱼变电站 甘河变电站 110kV 架空输电线路 , 线路走线大体上为由西北 往 东南 ,线路 均位于贵安新区平坝县 境内。新建 110kV 线路长约 14.5km,其中同塔双回路架设 2.0km( 单侧挂线 ) ,单回路架设 12.5km。 4.2.2 线路路径选择原则 根据本工程特点,线路路径选择原则如下: ( 1) 尽量 避让各类生态敏感区、居民密集区 ,当必须穿越时,应尽量避开各类生态 保护目标 的核心区、缓冲区以及主要景观区域。 ( 2) 线路路径尽可能避开林区、果木林等,当必须穿 越时,应尽量选取最窄处通过,以减少砍伐树木;应尽可能少拆迁房屋及其它建筑物,应尽量少占农田;应尽可能避开地形、地质复杂和基础施工土石方开挖量大或排水量大的地段 。 ( 3) 尽可能避开林区或沿林区边缘通过,在线路无可避免的林区和经济作物区范围内,尽量使用高塔,采用跨越方式,对山坡、沟谷的林木尽可能保留;尽量使用设计档距大、导线横担短、根开小的铁塔,减少土地占用,减小线路走廊 。 7 ( 4)设计、施工阶段应禁止滥砍伐林木,禁止林区吸烟;应加强对各种野生动物的保护,禁止猎杀各种野生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应加强 对水资源的保护,避免对河水、井水等的污染。 ( 5)综合考虑施工及运行维护的方便,充分利用现有市政道路,减少新建或改建公路并减少线路长度,减少线路转角、方便施工和运行。 ( 6)避免地质不稳定地区对输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 4.2.3 线路路径走向及其合理性分析 ( 1)线路路径走向 线路始于青鱼 110kV 变电站 110kV 侧构架,出线转向北沿 35kV 靑新线外侧行走,在杨家湾跨过 35kV 青新线后沿山上走向,在烂坝村 南侧 ,线路跨过贵黄路、跨过贵昆铁路、跨110kV 平马 I、 II 线后经大陇、白马洞、跨过 35kV 青 昆线、 35kV 湖昆线,沿嘉禾寨后山走至马鞍上后沿黔中大道 北侧向东 走向至 代家坡西南侧进入新建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新建线路 路径长 约 14.5km,其中同塔双回路架设 2.0km,本期单侧挂线,单回路架设 12.5km。 架空线路路径详见附图 3。 ( 2)合理性分析 本工程 110kV 架空线路采用同塔双回 (单侧挂线)及单回来 的架线方式,减少了线路走廊范围; 线路路径尽可能避让了林木密集区、经济作物区,采用跨越设计,减少通道砍伐 ,减少了对现有植被的破坏,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线路避开了环境敏感地形, 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线路 尽量避开了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厂房, 尽量少占用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减少了对公众的影响。 本工程线路亦取得了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经济发展局(林业)的同意意见(见附件 7), 因此,线路路径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是合理的。 4.2.4 导线 和地线 根据工程可研设计资料,本工程新建 110kV 架空 线路导线采用 JL/G1A-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导线的结构和物理参数详见下表 3。 表 3 架空输电线路 导线、杆塔及基础 情况表 名 称 新 建青鱼变电站 甘河变电站 110kV 输电线路 导线型号 JL/G1A-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绞线结构 (股数 /直径 mm) 铝: 24/3.99 钢: 7/2.66 总 截 面( mm2) 338.99 总 直 径( mm) 23.94 8 计算拉张力( kN) 87.6 单位长度重量 (kg/km) 1133 4.2.5 杆塔、基础及导线对地距离 ( 1)杆塔形式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 送电线路 为 单 回 路 架设 ,部分双回路架设单侧挂线 , 杆塔 采用的具体模块为 1C1X1 和 1C2X1,本工程新建杆塔 共 50 基。 本工程 的杆塔一览图 具体见附图 4。 ( 2)基础 根据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本工程拟建线路所经区域地貌 主要 为 山地、高山 ,根据本工程的地质地形 特点较多,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结合 杆塔形式和施工条件, 本工程 杆塔基础采用 钢筋混凝土现浇 基础 、大板式基础、立柱基础、斜柱式基础、掏挖基础、孔桩基础等多种样式的塔基基础 。 本工程的基础一览图具体见附图 5。 ( 3)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按照 110kV 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进行控制,具体取值如表 4 所示。 表 4 不同地区 110kV 线路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最小允许距离 序号 项 目 110kV 线路 最小距离 备 注 1 导线对 居 民区地面 7.0 最大弧垂 2 导线对非居民区地面 6.0 最大弧垂 3 导线与建筑物之间最小垂直距 离 5.0 最大弧 垂 4 边导线对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 4.0 最大风偏 5 边导线与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 2.0 无风情况 6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垂直距离 4.0 最大弧垂 7 导线与树木之间的净空距 离 3.5 最 大 风偏 8 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及城市街道行道树距 离 3.0 最大弧垂 9 导线对公路最小垂直距离 7.0 最大弧垂 10 导线对 河流最小垂直 距离 (百年一遇洪水 位) 3.0 最 大 弧垂 11 导线对电力线最小垂直距离 3.0 最大弧垂 4.2.6110kV 架空线路 工程拆迁 9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 告及现场踏勘, 110kV 架空线路沿线不存在工程居民拆迁。本次环评要求从环保角度出发,在线路附近常年住人房屋处工频电场强度大于 4kV/m 或磁感应强度大于 0.1mT 时一律拆 迁。 4.2.7 线路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线路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5。 表 5 本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名称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 起 止 点 青鱼 110kV 变电站 甘河 110kV 变电站 回 路 数(回) 1 设计电压( kV) 110 新建线路长度( km) 14.5(架空) 沿线地形情况 30%平地, 40%山地 , 30%高山 交叉跨越情况 跨越等级公路 5 次,铁路 1 次, 110kV 线路 2 次, 35kV 线路 3 次, 10kV 线路 12 次 ,河流 1 次 线路总投资(万元) 1502 4.3 青鱼 11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 4.3.1 青鱼 110kV 变电站 现有工程概况 青鱼 110kV 变电站 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青鱼塘,建于 2009 年 9 月, 2011 年 6 月投运,为户外 常规 变电站 ,变电站现有规模为主变压器 1 40MVA, 110kV 出 线 1 回。 4.3.2 青鱼 110kV 变电站 前期工程环境保护手续履行情况 变电站前期工程于 2011 年 6 月建成投运。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于 2013 年 9 月以 黔环函【 2013】 443 号关于安顺供电局幺铺 220kV 输变电工程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函同意该工程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见附件 3)。 4.3.3 青鱼 110kV 变电站 本期扩建工程概况 甘河 110kV 变电站 本期 110kV 出线 1 回,引自 青鱼 110kV 变电站 。对侧 青鱼 110kV 变电站 需扩建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站内需建一个出线间隔的设备基础,土建工程量包 括 2 个断路基础、 3 个隔离开关基础、 2 个 CT 支架及基础、 1 组避雷器支架及基础、 1 台电压互感器支架及基础、 1 个端子箱基础、操作小道 20 ; 800X800 电缆沟 15m,需拆除 12 根 3m 高的支架及支架基础。 扩建工程在预留场地上进行,无需征地。 站内的场地、道路、给水、排水、事故油池等辅助设施一期工程已经按终期规模建成,本期无需改扩建。 4.4 工程与产业政策及规划的相符性 10 本工程属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第 21 号令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修正) ( 2013 年 5 月 1 日 起实施 ) 中的 “电网改造及建设 ”类项目,为 “鼓励 类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以 关于补充确认 2013 年省重大工程重点项目 “贵州省 110 千伏以上电网工程 ”建设内容的函 (附件 2)下达了 平坝甘河 110kV输变电工程 的建设投资计划。 贵州贵安新区管理委员会 规划 建设管理 局以 黔贵安管规建函201354 号文件 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关于对征求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站址及线路方案意见的复函 批复了本工程变电站站址 及输电线路的 方案(附件 5),因此,符合 贵安新区 城市总体规划。 综上所述,本工程与国家产业政策、 贵安新区 总体规划 是相 符的。 4.5 清洁生产原则的符合性 为了保障工程正常预运行及确保输变电工艺可靠,其设计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4.6 环保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为 5333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 55.5 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 1.04。工程环保投资具体如表 6 所示。 表 6 工程环保投资及费用估算表 序号 项 目 投资估算(万元) 一 工程环保投资 45.5 变电站工程 变电站青苗、经济作物补偿费 6.5 站区绿化费 3.5 变电 站事故油坑及卵石 8 变电站事故油池 6 化粪池 0.5 输电线路工程 输电线路青苗、经济作物 补偿费 5.5 输电线路 植被 补偿及 恢复费 及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措施费用 15.5 二 其它环保费用(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费) 10 三 环保投资及费用合计 55.5 四 工程总投资 5333 五 环 保 投资及费用占总投资比例 1.04 11 4.7 工程建设计划 本工程计划于 2014 年 建成 投产。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 问题 12 1 与本项目有关 的原有污染源情况 平坝甘河 110kV 输变电工程 属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为新建项目,不属于改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搬迁项目,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3 1 自然环境简况 1.1 地形地貌 拟建场址地势平坦,场地地貌类型为溶蚀残丘、洼地地貌类型,自然地貌为农用旱地,种植玉米等农作物。场海拔高度在 1265m1263m 之间,最大高差约 2m,场地稳定性好,适宜建站。 线路所经地区主要以山地、高 山为主,有部分平地,山地占 40%,高山和平地各占30%。本工程拟建站址、输电线路实景现状照片详见图 1。 图 1 拟建站址、输电线路的实景现状照片 1.2 地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构造单元属杨子准地台 -黔南台陷 -贵定南北向构造变形区,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 T1a),地层呈单斜层状产出。场地内及附近没有区域性断裂通过,场地稳定。受地质构造作用及风化作用影响,场地内岩体较破碎,站址影响范围内未发现对场地稳定性具颠覆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适宜建设变电站。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GB50011-2010),站址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 0.05g, 类场地地震特征周期为 0.35 秒。 经过勘察,本场地内未发现土洞、溶洞、塌陷、沟滨等不良地质作用,在钻探深度甘河 110kV 变电站站址地形地貌 甘河 110kV 变电站站址地形地貌 新建 110kV 输电线路途经区域 地形地貌 新建 110kV 输电线 路途经区域 地形地貌 14 范围内亦未发现有断裂通过迹象,场地稳定,场地适宜建设变电站。 1.3 水文 本 工程所在 地表水属 乌江猫跳河 水系, 本项目全部位于红枫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其中约 3.4km处于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对侧青鱼 110kV变电站扩建间隔亦位于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内,其余均位于红枫湖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 红枫湖位于贵阳市中心以西 28公里,建于 50年代末,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乌江水系支流猫跳河进行梯级开发而形成的省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水库之一,位于梯级开发的第一级。设计正常水位高程 1240m,相应水面面积 57.2km2,库容 6.01亿立方米,死水位高程1127.5m。是以城市供水为主要功能、灌溉、发电、旅游为辅助功能的大型人工水库。入湖河流为羊昌河、麻线河、后六河、麦翁河 。 依据 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 1994年 4月 18日省人民政府颁发实施) , 红枫湖 水体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 GB3838-2002)中 类水质标准。 本工程拟建输电线路跨越 马场河 ,该 水系 为一般 农灌水,位于红枫湖水源保护区准保护区内, 线路采用一档跨越的方式跨越,不在 水 内立塔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水质标准 。 1.4 气候特征 工程所在区域属于暖温冬干型,为高原型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全县常年平均气温 15.0 。当地气候详细特征见表 7。 表 7 气候特征一览表 项目 特征值 多年平均气 温 ( ) 15.0 多年最高气温( ) 40 多年最低气温( ) -10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 78 多年平均降水量( mm) 1129.5 多年平均风速( m/s) 5 多年主导风向 NE 1.5 植被 本工程站址植被现状为农田,种植玉米等作物。线路沿线植被主要为 松树、杉树、毛竹等自然植被、葡萄等经济植被和玉米等农业植被 。 15 本工程变电站及输电线路周围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区域 , 项目穿越红枫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平坝云台山 -斯拉河省级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 。建设区域不涉及国家级、省级珍稀保护动植物。 甘河 110kV变电站周围及输电线路沿线 植被覆盖情况参见图 2。 图 2 站址周围及输电线路沿线植被覆盖情况 1.6 水土保持现状 本工程建设区水土流失方式以降水及地表径流冲刷为主,土壤侵蚀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以面蚀为主。水土流失程度以微度、轻度为主。 2 社会环境简况 甘河 110kV变电站位于贵安新区,新区地处贵州省域地理中心,位于贵阳市环城高速和安顺市环城高速之间,东至贵阳城区,西至安顺城区,北至斯拉河,南至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行政总面积约 1865km2,其地理轮廓呈矩形状。 贵安新区包括贵阳市下辖清镇市的红枫湖镇 (以及 5个社区),花溪区的石板镇、党武镇( 2013年撤乡设镇)、湖潮乡、麦坪镇( 2013 年撤乡设镇),安顺市下辖平坝县的鼓楼街道办事处、安平街道办事处( 2013 年撤销城关镇,设立 2 个街道办事处。新区 2012年常住人口约 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 27万人,城镇化率约为 38%,农村人口约甘河 110kV 变电站站址 植被现状 新建 110kV 架空 输电线植被现状(高峰山风景区) 新建 110kV 架空 输电线植被现状 新建 110kV 架空 输电线植被现 状(高峰山风景区) 16 44万人,其中行政村平均人口规模约 1000人。 新区 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约 100亿元,计算人均 GDP约 1.41万元,略高于安顺市(人均 GDP1.01万元),远低于贵阳市(人均 GDP2.60万元)。现有各类园区 7个,包 括清镇职教园、清镇物流园、石板金石产业园、党武大学城、夏云工业园、羊昌工业园以及西秀工业园的部分范围,总建设面积约 2km2。目前,新区内产业以职教、物流业、轻工业、冶金、化工产业为主,此外还有少量规模的航空航天装备制造产业、采掘业和建材业。 3 环境 保护目标 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现场踏勘资料,本工程穿越重要生态敏感区 : 红枫湖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平坝云台山 -斯拉河 省级 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 , 此外, 本工程线路穿越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评价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等 其他生态环境敏感区 。 居民类 环境保护目标为位于变电站站址及输电线路附近的居民点,具体如表 8 及图 3图 5 所示。 表 8 本工程环境 保护目标 汇总表 序号 名称 性质及功能 方位及最近距离 影响因子 规模 /备注 一、甘河 110kV 变电站 1 川心村 居民区 NW: 175m W: 190m E、 H、 R、 N 约 50 人, 西侧最近为代 *家,为二层平顶房屋,西北侧 最近为陈*家,为一层平顶房屋 二、配套 110kV 输电线路 2 马场镇 平寨 社区 居民区 N: 20m E、 H、 R、 N 约 20 人,最近一户为王 *家,为二层平顶房屋 3 烂 坝 村大陇组 居民区 NE: 30m E、 H、 R、 N 约 10 人, 最近一户为甘 *家,为一层平顶房屋 三、生态环境敏感区 生态敏感区域 性质 行政区域 本工程与其方位及距离 环境影响因素 红枫湖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平坝县 本工程取得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同意意见,见附件 12, 输电线路穿越红枫湖风景名胜区 3.4km,新建杆塔约 11 基 ,对侧青鱼 110kV 变电站扩建间隔亦位于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内 施工影响 工程占地 景观 平坝云台山-斯拉河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 平坝县 本工程取得平坝县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同意意见,见附件 10, 输电线路穿越平坝云台山 -斯拉河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 7.45km,新建杆塔约 25 基 施工影响 工程占地 景观 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跨越处为二级保护区和 平坝县 本工程取得贵安新区环境保护局及贵阳市两湖一库管理局同意意见,见附件 11、附施工影响 工程占地 17 区 准保护区 件 12。 本工程均位于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 约 3.4km 输电线路及对侧青鱼110kV 变电站扩建间隔 处于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新建杆塔约 11基 ,其余 ( 110kV 甘河变电站及 10.9km 输电线路) 均位于红枫湖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准保护区内 ,新建杆塔约 39 基 1、本工程不涉及 HJ19-2011中定义的特殊生态敏感区,涉及重要生态敏感区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和平坝云台山 -斯拉河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 ,线路穿越 红枫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植被、景观、水体。对保护目标的保护要求,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减少 植被破坏及 水土流失。 注: E-工频电场, H-工频磁场, R-无线电干扰, N-噪声 图 3 本工程拟建站址与周围环境 保护目标 位置关系图(监测布点图) 18 图 4 本 工程拟建线路与马场镇 平寨 社区位置关系图(监测布点图) 图 5 本工程拟建线路与烂坝村大陇组位置关系图(监测布点图) 19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根据本工程所在区域的环境现状,位于 平坝云台山 -斯拉河风景名胜区高峰山景区和红枫湖风景名胜区内的线路和变电站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中 一 级 标准 ,位于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二 级 标准 。 2.声环境 变电站周围评价范围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 类标准,位于交通干线两 侧一定范围(与 2 类区相邻为 30m)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标准。 环境 保护目标 位于农村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 类标准, 输电线路邻近或跨越公路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范围(与1 类区相邻为 45m)区域时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 4a 类标准,邻近或 跨越贵昆铁路(属于声环境质量标准中 5.3 中第一类穿越既有铁路干线),线路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噪声昼间 70dB(A),夜间55dB(A)执行。 3.水环境 本工程 位于红枫 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 和准保护区内,按照贵州省地面水域水环境功能划类规定( 1994 年 4 月 18 日省人民政府颁发实施) ,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 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执行标准值参见表 9。 表 9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及无线电干扰评价标准值 项目 评价标准 标准来 源 工频电场 居民区 4kV/m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1998) 工频磁场 居民区 0.1mT 无线电干扰 46dB( V/m) 0.5MHz、边导线(变电站围墙)外20m 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15707-1995) 2.噪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