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送审 件)  项   目   名   称 :          XX110kV 输变电工程           评价单位(盖章):     XX 省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国  家  环  境  保  护  部  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1 - 目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4 环境质量状况  . 17 评价适用标准  . 23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4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7 环境影响分析  . 31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78 结论与建议  . 84  - 2 - 附件附图  建设项目环境审批登记表  附件 1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关于确认 贵州省 110kV以上电网改扩建工程 2011 年建设内容的函  附件 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  附件 3 贵州电网公司文件,黔电计 2013418 号 关于 XX110 千伏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补充报告的审查意见 ;  附件 4 贵安新区国土资源局关于湖潮 110kV 变电站工程站址及线路方案的规划审查意见 ;  附件 5 贵安新区建设规划管理 委员会建设规划管理局,黔贵安管建规函 201346 号贵安新区建设规划管理局关于对征求湖潮 110 千伏输电工程站址及线路方案意见的复函 ;  附件 6 贵阳市城乡规划局花溪分局文件,“关于湖潮 110kV 输变电工程线路调整方案征求意见函的复函”  附件 7 建设项目辐射环境监测报告;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XX110kV 变电站平面布置、外环境关系 及 监测布点图;  附图 3 竹林 220kV 变电站平面布置、外环境关系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 4 本项目线路路径、外环境关系 及 监测布点图;  附图 5 本项目 杆塔一览图;  附图 6 本项目 基础一览图;  附图 7 现场照片 - 1 - 建设项 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贵阳供电局  法人代表  尚春  联  系  人  范丽萍  通讯地址  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 186 号  联系电话  13985506885 传真    邮政编码  550003 建设地点  XX110kV 变电站位于 XX 乡 上午村山河碑组 , 竹林 220kV 变 湖潮变 110kV 变110kV 输电线路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境内  立项审  批部门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批准文号  关于确认 贵州省 110kV 以上电网改扩建工程 2011 年建设内容的函  建设性质  新建 改 扩 建 .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hm2) 变电站: 3071m2 输电线路: 4905m2 绿化面积  ( hm2)  500 总投资  (万元)  8722 其中:环保  投资 (万元 ) 42.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48%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期  2014 内容与规模   一、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背景  截至 2012 年底,花溪电网 最大负荷已达 186MW,全年供电量 7.59 亿千瓦时,主要由 9 座 110kV 变电站供电,总变电容量 597.5MWA。 2012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为更好更快的发展贵州经济,规划在贵阳东部与安顺西部之间规划新建贵安新区,而湖潮变所处的花溪区湖潮乡是贵安新区的核心区范围,并且将由原来的一个普通乡镇成为贵安新区未来的行政中心,这一重大外部条件的变化势必带来用电负荷的快速增长。就湖潮变供区来看, 2013 年其最大负荷为 14MW,主要依靠相邻电网的 10kV 线路供电。随着贵安新区的快速发展,预计 2015 年、 2017 年湖潮变供区供电负荷将达 55MW、 61MW,仅靠现有电网的供电能力将不能满足本区域负荷  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新建 XX110kV 输变电工程以满足贵安新区发展的需要,优化和改善配电电网网架结松,提高供电可靠性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贵阳 供电局 委托 XX 省 核工业辐射测试防护院 (委托书见附件 2) 对 XX11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编制依据   - 2 - 1、采用的国家标准、规范名称及编号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 法;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39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  ( 6)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7)国家环境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程规范  (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  (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 HJ2.8-2008) ;  (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 HJ/T2.3-93) ;  (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 HJ2.4-2009) ;  (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 HJ19-2011) ;  ( 6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 HJ/T10.3-1996) ;  ( 7)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附录)( HJ/T24-1998) ;  ( 8)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 HJ/T-10.2-1996) ;  ( 9)高压架空送电线、变电站无线电干扰测量方法( GB/T7349-2002) 。  三、确定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的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部令第 2 号),确定本工程环境技术 文件的形式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四、规划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  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在 关于确认 贵州省110kV 以上电网改扩建工程 2011 年建设内容的函 ,对本项目进行了立项 , 见附件 1。贵州电网公司以黔电计 2013 418 号 关于 XX110kV 输变电工程 可行性研究 补充报告的 审查意见 明确了本项目的建设规模 ,见附件 3。   - 3 - 本项目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011 年本) ( 2013 年修 订 ) 中第一类鼓励类(电网改造及建设)项目,符合国家 现行 产业政策。  五、建设内容及项目组成  1、项目的建设内容  XX110kV 输变电工程建设规模为:  ( 1) XX110kV 变电站新建工程   主变容量:终期 350MVA,本期 250MVA; 110kV 出线:终期 4 回,本期 3回( 其中一回至竹林 (西郊) 变,二回至后午变 ); 10kV 出线:终期 36 回 ,本期 24回。 10kV 电容器 组 :终期 325000kVar,本期 325000kVar。 本次评价按照本期规模进行评价。  ( 2) 220kV 竹林 变至 110kV 湖潮 变 110kV 单回 线路工程  本项目输电线路的建设内容为: 新建 220kV 竹林变 110kV 湖潮变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长约 23.6km,本工程线路从竹林(西郊变)出线与 110kV 西养线 同塔双回架设 1.3km, 同塔双回架设线路 导线呈垂直排列;线路单回塔架设段 22.3km,导线呈三角排列;全线导线采用 1 JL/G1A-300/40 型钢芯铝绞线,共设杆塔 109 基,塔基占地4905m2。新建线路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境内。 本次环评线路部分按本期规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10kV 西养线不属于本工程评价线路,由建设方另外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评价,该线路目前未建设。  ( 3) 220kV 竹 林 变间隔扩建工程  220kV 竹林变电站 于 2009 年 9 月投入试运行, 位于 贵阳市花溪区金竹镇 烂 泥村,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以 “ 黔环函 201128 号 ” 文关于贵阳供电局西郊 220kV 输变电工程等八个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通过 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目前 220kV竹林 变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220kV 竹林 变电站现有规模为: 主变 2180MVA; 220kV 出线间隔 4 回; 110kV 出线间隔 7 回 ; 无功补偿 23MVar。  本工程扩建 220kV 竹林变电站 1 回 110kV 出线间隔及相关电气一、二次设备,不新增占地 ,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扩建后 220kV 竹林变规模为: 主变 2180MVA; 220kV 出线间隔 4 回; 110kV 出线间隔 8 回; 无功补偿 23MVar。 由于间隔扩建对变电站周围电磁环境基本无影响,因此 本次环评 仅对 220kV 竹林 变电站 110kV 间 - 4 - 隔扩建侧 进行评价。  ( 4)光缆通信工程  沿湖潮变西郊变 110kV 线路同步架设一条 OPGW 光缆,光缆芯数为 24 芯,线路长度为 23.6km。 鉴于光纤通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对其不再进行专门评价。  2、工程概况  项目组成和主要设备选型分别见表 1-1 和表 1-2。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表 1-1     XX110kV 输变电工程项目组成表  名称  建设内容及规模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施工期  营运期  XX110kV变电站  主体工程  该变电站为室 内 变电站, 主变、 110kV 配电装置和10kV 配电装置均采用户内布置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  生活垃圾、  水土流失  等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项目  本期 规模  终期 规模  主变( MVA)  250 350 110kV出线(回)  3 4 10kV 出线(回)  24 36 10kV 电容器组  2 2 5000kVar 3 25000kVar 辅助工程  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化粪池( 2m3)  事故油池( 15m3),进站道路 50.0m 同上  生活污水、事故废油  办公及生活设施  主控 楼 通信综合楼、值班传达室 、厕所 等  生活污水 、  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绿化  适当绿化   220kV 竹林变至110kV 湖潮变110kV 线路工程  主体工程  新建 220kV 竹林变 110kV 湖潮变 110kV 线路工程,线路长约 23.6km,本工程线路从 竹林 变出线与 110kV 西养线(非本工程线路)同塔双回架设1.3km, 同塔双回架设段线路导线 呈垂直 逆相序 排列;线路单回塔架设段 22.3km,导线呈三角形排列;全线导线采用 1 JL/G1A-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共设杆塔 109 基,塔基占地 4905m2。新建线路位于贵阳市花溪区境内。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扬尘、噪声  生活污水  生活垃圾  工频电场  工频磁场  无线电干扰 、噪声  辅助工程   办公及  - 5 - 生活设施  绿化   光缆通信工程  沿新建线路同塔架设 24 芯 OPGW 复合光缆  噪声、生活污水   竹林220kV 变电站110kV 间隔 扩建  主体工程  为主变室外布置架空出线变电站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  项目  现有  本期  本期扩建 后  / 主变( MVA)  1180 / 1180 均已建成,本  期均利旧  220kV 进出线(回)  4  / 4 110kV 进出线(回)  7 1 8 扬尘、  噪声、  生活污水 、生  活垃圾  辅助工程  给、排水系统,站内道路,事故油池( 40m3),化粪池( 10m3)  均已建成,本期  均利旧  生活污水、事故油  公用工程  站外道路 50m 噪声、扬 尘  办公及生活设施  主控楼、值班室和厕所  生活污水、生活垃圾  表 1-2  主要设备选型  设备  型号  XX110kV 变电站  110kV 主变压器  主变:采用 三相三绕组油浸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  主变型号: SZ11-50000/110 电压比: 11081.25%/10.5kV 数量:本期 2 台 ,终期 3 台  110kV 电压级设备  选用开断能力为 40kA,动稳定水平为 100kA 的国产户内GIS 设备,额定电流 2000A。  10kV 电压设备  10kV 配电装 置 KYN-12 型移开式开关柜,户内双列布置;开关柜内配置真空断路器  10kV 无功补偿  选用成套装置屋内布置,容量为 5.01Mvar,配电抗率为 5%的干式铁芯电抗器。  220kV 竹林变至 110kV湖潮变110kV 线路工程  导线  1 JL/G1A-300/40 型钢芯铝绞线  电缆  ZR-YJLW03-Z-64/110kV-1630 地线  OPGW-24B1-100 绝缘子  XWP4-100 型、 LXHY4-100 型钢化玻璃绝缘子。  杆塔名称  塔型  导线排列方式  基数  基础  单回 直线塔  1C1X1-ZM1、1C1X1-ZM3 三角排列  39 掏挖式基础,直柱式大板基 - 6 - 单回 转角塔  1C1X1-J1、1C1X1-J2、  1C1X1-J3、  1C1X1-J4、  1C1X1-JD 三角排列  52 础,斜柱式基础  单回直线杆  110Z1 三角排列  5 单回转角杆  110J40、 110J90 三角排列  5 双回直线塔  1C2X1-Z1、1C2X1-Z3 垂直排列  3 双回转角塔  1C2X1-J3、  1C2X1-JD 垂直排列  5 合计   109  竹林 220kV 变电站 110 间隔扩建  110kV 电压级设备  断路器: 选用户外 SF6 单断口瓷柱式断路器  隔离开关:选用双柱水平开启式隔离开关  电流互感器:采用 SF6 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采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3、本次评价内容  ( 1) XX110kV 变电站  主变容量: 2 50MVA; 110kV 出线: 1 回(至 220kV 竹林 变 1 回); 10kV出线: 24 回。 10kV 并联电容器: 2 2 5000kVar。  ( 2) 220kV 竹林变至 110kV 湖潮变 110kV 线路工程  新建 220kV 竹林变至 110kV 湖潮变 110kV 单回 线路 ,长度约 23.6km。  ( 3) 220kV 竹林变扩建一回 110kV 间隔  六、项目总布置 及选址选线的 合理性分析  1、 XX110kV 变电站  ( 1) 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XX110kV 变电站拟选站址位于 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上午村山河碑组 (目前统一规划为贵安新区) ,距离乡道约 50m, 变电站东侧约 85m 处为一处居民敏感点,乡道位于变电站南侧,北侧和西侧均为农耕地。 该站址已取得 贵阳市 贵安新区 国土资源局和建设规划管理 局的同意意见,该站址地势开阔,站址在五十年一遇洪水水位之上,不受山洪威胁。站址地质构造简单,场地稳定。站址附近有乡村公路相通 ,交通便利,沿途道路桥梁满足主变运输要求。站址的具体位置见附图 1。   - 7 - 站址周围的外环境关系见附图 2。 拟建站址所在区域为城区规划用地,不涉及基本农田。拟建站址处无居民居住,不涉及拆迁。该选址具有如下特点:站址符合 贵阳市城市规划要求;站址附近无军事设施、飞机场等重要无线电保护设施,地势开阔;站址附近无重要文物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 、饮用水源保护区 等特殊生态敏感目标;交通条件较好,有利于施工和运行管理;站址附近无地下矿藏、管线及文物,无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站址高程满足 50 年一遇洪水位要求;站址周围评价范围内没有电磁辐射影响源。综上所述,该区域外环境关系、交通、地质、水文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均较好,满足变电站选址的环保要求。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站址选择是合理的。  ( 2)平面布置及合理性分析  XX110kV 变电站布置方式为室内布置,变电站占地面积 0.3071hm2。站内设配电装置楼,变电站大门设在站区 西南 侧,事故油池位于站址 西北侧 侧,化粪池位于站址东 南 侧。其中配电装置楼分为两层: 一层平面布置: 10kV 配电装置一层 东 侧,向 东出线 ; 两 台主变压器分别布置于 10kV 配电 装置西侧,占两层高度 ; 10kV 电容器布置于一层 东南角,紧挨 10kV 配电装置;警传室位于一层南侧 。 二层平面布置: 110kV配电装置 布置在二层 东 侧 ; 卫生间布置于二层西 南角,主控室布置于二层西侧 。 变电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平面布置整齐紧凑,进出线方便,功能分区明显,满足工艺流程要求;利用已有乡道,尽可能减少进站道路的长度,减少运输距离,维护方便;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现行规程规范要求;站区入口、主要建筑入口附近,以及围墙边应适当绿化。从工艺和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合理。  ( 3)竖向布置  整个站区占地较小,场地高差较小,站区竖向规划按平坡式规划布置。  ( 4)给排水  站区给水:本工程用水引接自城市自来水。  站区排水:本变电站站区排水包括有生活污水、地面雨水、事故油等。站内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收集后用于站区周边绿化;站内雨水采用管道有组织排水,排出站外;站区内修建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 - 8 - 池,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  2、竹林 220kV 变电站  ( 1)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扩建竹林 220kV 变电站 1 个 110kV 出线间隔及相关电气一、二次设备 ,不新增占地,变电站内其它设施均不变, 不涉及重新选址, 从环保角度讲,选址合理。目前竹林 220kV 变电站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 2)平面布置  竹林 220kV 变电站布置方式为室 外 布置,变电站占地面积 0.5600hm2。站内 主控室位于站区东南侧、值班室位于站区西南侧、事故油池位于主变北侧、化粪池位于主控室东南侧、进站道路于站区西侧引进, 220kV 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西侧, 110kV 配电装置布置于站区东侧。竹林变电站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具有以下特点:平面布置整齐紧凑,进出线方便,功能分区明显,满足工 艺流程要求;利用已有乡道,尽可能减少进站道路的长度,减少运输距离,维护方便;遵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国家现行规程规范要求;站区入口、主要建筑入口附近,以及围墙边应适当绿化。从工艺和环保角度分析,该总图布置合理。  ( 3)竖向布置  整个站区占地较小,场地高差较小,站区竖向规划按平坡式规划布置。  ( 4)给排水  站区给水:本工程用水引接自城市自来水。  站区排水:本变电站站区排水包括有生活污水、地面雨水、事故油等。站内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收集后用于站区周边绿化;站内雨水采用管道有组织排水,排出站外;站区内修 建事故油池,当主变压器事故时,其绝缘油可经事故排油管排入事故油池,废油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  3、输电线路  ( 1)线路路径方案拟定原则  以原有线路和变电站方位为基准实行路线方案选择;  避让沿线城市、乡镇规划区以及风景区,尽最大可能满足市、县、乡的规划要求;   - 9 - 尽量靠近现有公路(高速公路除外),充分利用各乡村公路以方便施工及运行维护。  合理选择江河跨越点及跨江方案。  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避让级通信线、无线电设施以及电台。  避让油气田、矿区、炸药库。  尽可能减少与已建送电线路的交叉跨 越,尤其是减少交叉跨越电压等级较高的送电线路,以降低施工时的停电损失和赔偿费用。  尽可能避开林区、自然保护区和沿线规划的森林公园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林木砍伐赔偿费用。  除上述之外,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对送电线路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比较后选择出最佳路径方案。  ( 2)线路路径  根据 贵州能达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的 XX110kV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本项目线路路径确定了 两 个方案进行比较,见下表:  表 1-3  本工程 两 个线路路径方案比选方案情况表  方案  项目  路径方案 一(推荐方案)  路径方案 二  比较结果  线路长度 (km)、曲折系数  23.6km、曲折系数 1.32 24.1km、曲折系数 1.34 方案 一 较优  冰区  10mm 23.6km 24.1km 相当  地        形  概况  属低山、浅丘地区  属低山、浅丘地区  相当  丘陵  80% 70% 方案 一 较优  一般山地  20% 30% 高山大岭  0% 0% 海  拔  高  程  1200 1300(m) 1200 1300(m) 相当  地质情况  粘土 30%,松砂石50%,岩石 20% 粘土 30%,松砂石50%,岩石 20% 相当  林木砍伐  全段森林覆盖率一般,估算林区长度1.5km,需砍伐树木约13 棵。  全段森林覆盖率一般,估算林区长度 2.2km,需砍伐树木约 25 棵。  方案 一 较优  杆塔使用情况  全线使用杆塔 109 基  全线使用杆塔 111 基  方案 一 较优   - 10 - 实施情况  沿线所沿公路段,都已基本成型,工程实施条件良好  沿线所沿公路段在贵安新区核心区道路未成型,施工实施条件较差  方案 一 较优  交通情况  交通条件较好,小运 距离约 0.4 公里。  交通条件较好,小运距 离约 0.5 公里。  方案 一 较优  主要交叉跨越 情况  穿越 220kV 线路 3 次,跨越 高速公路 1 次、铁路 2 次、 35kV 线路 7 次、 10kV 线路 8次。  穿越 220kV 线路 3 次,跨越 高速公路 2 次、 铁路 2 次、 35kV 线路 7次、 10kV 线路 8 次。  方案 一 较优  协议办理  协议办理 均 完成  / 方案一较 优  比较结果 : 从环境角度分析,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线路长度较 短 , 且 沿线地质条件良好,无大的不良地质现象,施工难度较低;方案一砍伐树木较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方案一人力运距较小,方便施工和运行期维护。故本环评同意设计推荐方案(方案一),推荐方案路径如下:  线 路路径由竹林 220kV 变出线后,与 110kV 西养线共塔向南走线 1.3 公里后,单回跨过绕城高速路,沿正在建设中的贵安大道北侧走线,至龙昌坡跨过贵安大道再沿贵安大道与贵昆铁路之间走线,经婆娘洞、猫洞、湖潮公社南侧、打鼓洞、沙坡、对门寨向左转跨贵昆铁路、沿规划的铁二院环线平行走线,到大元头左转,跨规划的铁二院环线向南走线,最后由谷井寨进入 110kV 湖潮变电站,线路长度约 23.60 千米。  线路路径山体厚重,地形坡度平缓,塔位地质情况较好,地质灾害不发育 ,高程在 1200 1300m变化,相对最大高差约 100m,线路沿 线各类地形比例:丘陵 80%、山地 20%。本工程线路路径具有下列特点: 线路在竹林 220kV变电站出线侧约 1.3km与待建 110kV西养线同塔双回挂线, 节约占 地面积; 线路沿线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文物保护区、 森林公园 、饮用水资源保护区 等 其他 需要保护的生态敏感区; 尽量缩短线路路径,降低工程造价; 充分利用线路沿线的公路以方便施工运行; 贵阳市贵安新区规划 建设局同意工程 110kV线路路径。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本工程线路路径选择是合理的。  ( 3)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根据现场调查了解,本工程线路已尽量避让集中 民房,不跨越民房。线路对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距离按照 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2010) - 11 - 规定执行,见表 1-4。  表 1-4 输电线路导线对地面及交叉跨越物之间的最小距离一览表  序号  被跨越物名称  间距( m)  备注  1 居民区  7.0 线路位于评价范围内有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2 非居民区  6.0 线路位于评价范围内无居民敏感目标的区域  3 公路路面及机耕道  7.0  4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树木  4.0  5 最大自然生长高度果树  3.0  6 220kV 电力线路  4.0  7 110kV 及以下 电力线路  3.0  本工程输电线路 位于 贵阳 市 花溪区 境内 。线路 在设计线路路径时,已尽可能避让民房 , 沿线没有跨越民房情况。  本工程交叉跨越情况见表 1-5。  表 1-5  本项目交叉跨越情况一览表  被跨越物  跨越次数  备  注  220kV 线路 (穿越)  3  220kV 清林回线一次,220kV 岩林线一次、 220kV清筑回线一次  35kV 输电线  7 / 10kV 输电线  8 / 高速公路  2 / 铁路  2 / ( 4)林木砍伐  根据设计规程的相关要求,本项目树木砍伐原则是:  对集中林区尽量避让,不能避让时尽量加高铁塔,以减少树木砍伐;   对地势低处,考虑树木自然生长高度后净空距离大于 4.0m的树木可不砍伐,灌木一般不砍伐;   应保证导线对树木的垂直净空距离和风偏后的净空距离满足设计规程 4.0m的要求。对生长高度较高、树木倒下后会危及线路安全的树木应砍伐。  据调查,本项目 线路大部分林木较稀疏,局部为林木茂盛区,林木为松、杂树,经济林木 和 灌木, 本项目 建设共砍伐杂树约 13棵 , 均为塔基占地处的林木砍伐,不砍伐施工通道。  七、清洁生产原则的符合性  本项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了保 障工程正常运行及确保送电工艺可靠,其设备选型及选用材质满足送电需要,能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因此, - 12 - 工程符合清洁生产原则。  八 、项目拆迁及安置  本项目变电站拟建站址范围内无住户,工程建设没有拆迁问题。本项目线路工程位于 贵阳 市 花溪区 境内,在进行线路路径拟定时,已尽可能避让民房,本工程输电线路不涉及工程拆迁;从后面的预测可以看到,本输变电工程不涉及环保拆迁。  九 、工程占地情况  XX110kV变电站:本项目变电站占地面积为 0.3071hm2。站址位于 贵阳市花溪区上午村山河碑组, 站址占地不涉及基本农田。  输 电线路:本工程 架空段 输电线路共用杆塔 109基,塔基永久占地约 0.4905hm2,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约 0.32hm2,牵张场临时占地约 0.19hm2。  竹林 220kV变电站 110kV间隔扩建 位于 竹林 220kV变电站 内,不涉及新增占地。  十、运营期工作人员  XX110kV变电站为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正常运行期间,每班仅有 1名保安值班。  十 一 、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  变电站:本项目变电站站址位于 贵阳市花溪区上午村山河碑组 ,变电站进站道路从已有乡道引接,引接长度为 50m,交通便利,满足大件运输的要求。  输电线路 :线路沿线可利用公路及机耕道较多,交通条件较好,其运输地形为丘陵占 80%,汽车运输平均运距 1.1km,人力运输平均运距为 0.2km。  2、施工工序  XX110kV变电站:新建 XX110kV变电站施工工序主要为场地平整、修建围墙、构筑基础、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约 6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15人左右,民工 25人左右。  输电线路:输电线路施工工序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施工周期约 6 个月,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10 人左右,民工 20 人左右,需临时占用少量土地用于施工进出走廊、施工开挖、填方、施工人 员及车辆活动。  竹林 220kV 变电站 间隔扩建施工工序主要为设备运输、设备安装,施工周期约需15 天,间隔扩建平均每天需布署技工 5 人左右,民工 10 人左右,施工期集中在站内进行,无临时占地。  3、土石方 平衡   - 13 - 变电站:变电站挖方量约 2145m3,填方量约 1962m3, 余方约 183m3, 用于平整进站道路 ,不需设置 弃 土场。  输电线路:线路塔基施工挖方量约 3924m3,填方量约 3138m3, 线路工程产生的余土 ( 786 m3) 平摊于各个塔基区内,无弃土外运。  十 二 、施工组织措施  本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6。  表 1-6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  序号  名称  单位  变电站  输电线路(含通信工程)  合计  1 占地面积  永久  hm2 0.3071 0.4905 0.7976 临时  紧线场  m2  0.19 0.19 临时占地  m2  0.32 0.32 合计  m2 0.3071 1.0005 1.3076 2 挖方  m3 2145 3924 6069 3 填方  m3 2145 3924 6069 4 总 投资  万元  5086 3636 872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 程 XX110kV 变电站及 110kV 输电线路 为新建工程,无原有污染问题。  竹林 220kV 变电站已建成投运, 值班人员的 少量生活污水 经经化粪池收集后 , 用于 农田施肥 ,不 直接进入地表水体 ; 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收集处理; 事故油经管道排入事故油池 ( 40m3) ,收集后的事故废油由有资质单位进行回收,没有外排。 竹林 220kV 变电站在运行期间没有收到环保投诉,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问题。   - 14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气象、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的云贵高原东斜坡地带,地处东经 1060710707,北纬2611至 2722之间。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自治州的翁安、龙里惠水、长顺四县接壤,西靠安顺地区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土地总面积 8034km2,占全省面积的 4.56%。  贵阳市域境内 10km 以上河流共 98 条,其中长江流域 90 条,珠江流域 8 条,主要河流有长江水系的乌江、南明河、猫跳河、鸭池河、暗流河、鱼梁河、谷撒河、息烽河和洋水河以及 珠江水系的蒙江。人工湖泊主要有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 花溪水库 等。  本工程线路路径所经地段,线路杆塔大多处于山顶、山脊或斜坡上,地势均较高,地下水位对杆塔影响不大。线路路径选择时,对不良的地段进行避让,线路场地区域地质稳定,工程地质条件良好,适宜建筑。  本工程沿线地下水为第四系土层中孔隙水、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大气降雨补给。据地区经验,场地地下水各腐蚀类介质含量较低, 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基本无腐蚀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及第 1 号和第 2 号修改单的划分,场地地震基本烈度 为 ,地震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二、气候、气象条件  贵阳市气候具有明显的高原性季风气候特点,系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一般年均降雨量 1200 毫米左右 ,历史上以阴雨天多著称,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雨量减少,大雨集中在每年六、七月间。年平均温度 15.3 ,最热月 (7 月 )平均温度 24 ,最冷月( 1 月)平均温度 4.6 ,历史上最低温度为零下 9.5 ;极端高温 39.5 。春秋气温、晴雨多变,光、热、水同季,相对湿度大,无霜期 270 天左右。工程所在区域的气象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