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XX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合水油区 王昌寺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长庆油田 分 公司 水电厂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 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合水油区 王昌寺 110kV 输变电工程 建设单位 长庆油田分公司水电厂 法人代表 童建平 联系人 武晓鹏 通讯地址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 联系电话 029-86023072 传 真 邮政编码 710075 建设地点 庆阳市 合水县 立项审批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 长庆油田分公司 批准文号 长油( 2013) 261 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 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155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550 总投资 (万元) 7934.1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8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08%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 投产日期 2015 年 9 月 项目内容及规模: 1、 项目 建设的 由来和 必要性 合水 油区隶属于长庆油田陇东油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境内。 陇东油区开发单位有长庆油田第二、七采油厂,超低渗第一、二、四项目部,油区内主要输油管线有第二输油处进行管理。 2015 年陇东油区油气当量将突破千万吨,其中陇东油区的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均将产 原油百万吨,成为陇东油区新的主力区块。自 2008 年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开发以来,发展速度和用电负荷增长较快,但电网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油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在陇东 油区内的环江、合水、镇北、华庆 4 个油区建设 110kv 输变电系统,不仅能及时解决目前陇东油田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满足用电负荷增长的需求,形成油田完善有效的电网覆盖、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管理水平,而且为长庆油田实现油气当量 5000 万吨目标和建设“西部大庆提供了电力保障” 。因此油区输变电 系统的建设 是十分必要 和迫切的。 本工程 位于合水油区内 , 属于 陇东油区输变电系统的一部分,工程建 设符合长庆油田陇东油区电网和甘肃省陇东电网的建设规划 。 - - 2 本工程建设内容包括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 110kv 输电线路,并完善变电站至周围 3 座 35kV 变电站的供电线路,而本次评价内容仅包括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110kv 输电线路。 2、 地理位置与交通 工程拟建 变电站位于 庆阳市合水县固城乡唐洼村, 地理坐标 北纬 35 51 2.4 、东经 108 13 5.6 , 西南距 211 国道 25.5km, 由乡 镇 道路与之相联; 110kv 输电线路从变电站出发,向东布设至 西华池镇 的 合水 110kv 变电站 , 地理位置与交通 详见图 1。 3、 工程概况 根据合水油区用电负荷增长需求、供电可靠性要求以及油区分布情况,在油区中心建设 110kV 变电站 1 座及其 110kv 输电线路 ,并完善变电站至周围 3 座 35kV变电站的供电线路。 建设规模 主变容量 规模 新建 110KV 变电 站 1 座,主变容量为 2 20MVA。 变电进出线规模 本工程为双电源供电,建设 110kv 进线 2 回 , 35kV 出线间隔 6 回,建设 4 回,预留2 回; 10kV 出线 8 回,建设 5 回,预留 3 回。 线路工程 本工程主、备电源均引自合水 110kv 变电站, 线路采用 LGJ-150,长度 2 30km。 建设内容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 配电装置区、主变基础、 10kV 配电室等,以及其他配套辅助工程 , 同时建设 110kv 输电线路 , 完善 35kv 供电线路, 建设内 容 详细 见表 1,设备清单见表 2。 表 1 主要建设内容表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主体 工程 110kV 配电装置区 1 座,占地 2100m2 主变基础 2 座, 每座 占地 85m2,钢筋混凝土基础 10kV 配电室 1 间,建筑面积 132m2,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5kv 电容器基础 2 座, 每座 占地 56m2,钢筋混凝土基础 10kv 电容基础 2 座, 每座 占地 40m2,钢筋混凝土基础 辅助 工程 控制室 1 间,建筑面积 6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通讯室 1 间,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值班室 2 间, 每间 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 - 3 工具间 1 间,建筑面积 2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库房 1 间,建筑面积 35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避雷针 塔 4 座,钢筋混凝土基础 站内 道路 总 长 370m,宽 5m,混凝土路面 电缆沟 1 号主变: 长度 20m,宽 1.0m,深 0.8m 2 号主变: 长度 47m,宽 1.0m,深 0.8m 110kv 线路 主、备电源均引自合水 110kv 变电站,线路采用LGJ-150,长度 2 30km 公用 工程 消防 推车式 二氧化碳 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手提式 二氧化碳 灭火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材箱 环保 工程 废水 事故集油坑 1 座,容积 8m3;事故排油管 20m; 电 缆沟蓄水坑 8 座,每座 8m3; 化粪池 1 座,容积 20m3; 噪声 选用低噪声变压器 ,进行绿化, 高噪声源设备设置隔音间 固废 生活垃圾箱 8 具 电磁干扰 减少 分相设备,多采用三相设备,最大可能采用倒三角和三角形架线方式, 增加 进出线和线路架设高度;2.2m 高的实体围墙,长度 440m 水土保持及绿化 站内设截排水沟,绿化面积 1550m2,绿化系数 15% 生活办公设施 会议室 1 间,建筑面积 4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资料室 1 间,建筑面积 18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餐厅 1 间,建筑面积 35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厨房 1 间,建筑面积 28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宿舍 7 间, 总 建筑面积 230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房 1 间,建筑面积 9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水厕 1 间,建筑面积 9m2,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表 2 项目主要设备 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主电力变压器 SSZ11-20000/110 台 2 2 110kv 断路器 LW30-126/2000A.31.5kA 台 5 3 110kV 电流互感器 / 台 5 4 110kV 电 压 互感器 / 台 6 5 110kV 避雷器 / 台 6 6 110kV 隔离开关 三相(接地) 台 4 7 110kV 隔离开关 三相 台 8 8 35kV 避雷器 单项 只 1 9 35kV 避雷器 氧化锌 只 2 10 35kV 电流互感器 LJW-150/5A 台 2 11 35kV 电压互感器 / 台 6 12 35kV 户外高压并联电容器 / 套 2 13 35kV 单项隔离开关 / 台 2 14 清孤线圈 调匝式 套 1 15 10kV 避雷器 只 24 16 10kV 隔离开关 / 只 96 17 终期 主电源 钢芯铝铰线 LGJ-150/35 km 100 架空地线 GJ-50 km 40 - - 4 18 终期 备用电源 钢芯铝铰线 LGJ-150/35 km 100 架空地线 GJ-50 km 40 建设进度 本工程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 正在 建 设之中 , 110kV 线路 尚 未 建设 , 计划于 2015 年9 月进行试运行。 4、选址 选线、占地 与总平面布置 选址选线与占地 建设单位重视选址选线工作,先后与 甘肃省电力公司 、设计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交换意见,最终确定 王昌寺 110kv 输变电工程 选址、选线 方案。 选址与占地 工程可研通过变电站的选址对比,确 定本工程变电站建设地点位于 固城乡西约 1km处 的 小堡子村 ,处于合水县通乡沥青道路旁,交通便利;站址位于 该站址位于油区负荷中心, 周边有庄 230 井区和庄 73 井区等,系统布局合理,转供电能力强。 通过本次 评价现场实地踏勘调查,从环境角度分析,站址处于 固城川道内, 地势空旷、平坦、没有地物干扰,进出线方便,站址附近 100m 范围没有特殊敏感保护目标 ,同时周围 500m 范围内无军事设施、电视台等。变电站 占地 10331m2,占地性质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 旱 地 , 四面开阔,利于进出线及站区排水,符合 35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 GB50059-92)中站址的选址 要求, 亦 符合 陇东油区产能建设规划和陇东油区电网建设规划的 要求 。 选 线 与占地 本工程 为双电源供电, 主、备 用 电源均引自合水 110kv 变电站, 长度 2 30km。 主 、备用 供电源 线路 长度 均为 30km, 电源线路沿途共 跨 越 35kv 线路 1 次 , 10kv线路 1 次, 低于线路 4 次, 跨越 G211 国道和合水 -固城的乡级道路各 2 次 ,乡村通讯线路 2 次 ; 而 备用电源线路沿途共穿越 35kv 线路 2 次, 乡村通讯线路 2 次 。主备用电源 线路塔基占地 1224m2,占地性质永久占地,占地类型为旱地 、草地 。 具体线路路径 见附图 2、附图 3。 从线路走经上看,沿线周边交通条件较好,便于施工和维修,避开了居民密集等敏感区,无工矿企业和军事等重要设施,无城镇规划区和不良地质地带,无需调整出线间隔和搬迁。评价认为工程选址选线基本可行。选线在设计施工时应进行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评估和制定水土保持方案。 总平面布置 变电站 站场呈规则的 长方形 , 两台主变压器布置在 中部 ; 10kV 配电装置 布置在室内,- - 5 与 值班室、 控制室等办公设施联合 布置在站区中 南 部,方便进出站区。进线架构布置在站区 北侧 、出线架构布置在站区 西侧和 南 侧 , 布局设计在遵守 35kV 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原则的基础上,功能布局和出入口设置合理,布局紧凑节约用地,利用建筑体形的围合,将 变电站 的功能序列与环境空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可满足 变电站 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 总平面布置合理 。 站区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3。 5、能源消耗及给排水 供热、制冷 本工程 变电站采用电暖器采暖 ;夏天主控制室、通讯室等采用分体柜式空调进行制冷。本工程无煤、油等燃料消耗。 给排水 变电站 供水方式为 罐车拉水 供给,可以满足 变电站 内用水要求。 本项目劳动定员 9 人,人均用水量以 95L/d 取值,则生活用水 0.86m3/d。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0.69m3/d,采 用化粪池收集定时清掏、收集后的堆肥后还田。 变电站排水采用雨污分流, 雨水沿 变电站 道路两侧地下排水沟排放站外沟渠 。 其他原料用量 本站其他原料主要有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用绝缘油,用量较少。 6、 消 防 本工程变电站位于 合水县固城乡 ,消防协作依托 合水 三级消防站,该消防站位于变电站西南 28km处。 站区总平面布置、各建构物防火间距、站内道路等均按消防要求设计,不设消防给水,配置 推车式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手提式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灭火器材箱 ,以及消防桶和消防锨等设施 。 7、 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本项目总定员 9人,每班 4人,控制部分采用微机监控系统。 工作制度:全年运行,一班制, 24小时 /班。 8、 环保 投资估算 本 次 评价根据项目污染治理内容 ,初步估算 环保投资 86.0 万元,占项目建设总投资 ( 7934.19) 的 1.08%。 投资概算 详 见表 3。 表 3 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算一览表 序 号 分类 环保设施及措施 投资费用(万元) 1 废水 事故集油坑 3.0 事故排油管 2.0 - - 6 雨污分流系统及 化粪池 20.0 2 噪声 选用低噪声变压器增加费用 基础隔震、减震措施 20.0 3 固废 垃圾桶 1.0 4 废机油 由有资 部门统一处理 、冷却油厂家回收 - 5 电磁干扰 增加 进出线安全高度降低电磁干扰 10.0 实体围墙 20.0 6 绿化 绿化 10.0 7 合计 86.0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为新建工程, 工程建设前站址所在地为 旱地 , 无与本工程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和主要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 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地形地貌 工程所在地区 处 于 陇东黄土高原边缘地带,境内有子午岭横穿于南北,将全县切割成两大部分。整个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子午岭又高于东北部,海拔高程 979 1682m 之间。 地质构造与地震 工程所在地区在 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台地,祁连褶皱系与西秦岭褶皱系的交界地段 , 位于陕甘宁盆地(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属于祁吕贺兰山字形构造 体系东部的伊陕盾地,是我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控制的大型内陆盆地之一。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 GB18306-2001)的划分,站址场地的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 0.05g,地震烈度为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 水文地质 工程所在地区 地下水类型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和碎屑岩孔隙裂隙承压水两 大类。 潜水 - - 7 潜水主要为第四系风积黄土层裂隙孔隙潜水(塬区黄土层裂隙孔隙潜水、梁峁区黄土层裂隙孔隙潜水)和河谷第四系冲积层孔隙潜水。 承压水 承压水属碎屑岩 孔隙 裂隙承压水,主要 有 下白垩系的 环河组 和宜君 洛河组。 气象 工程所在 地区 具有显著的大陆型半湿润气候特征。因受季风影响,冬半年多西北风,夏半年多东南风,冬夏冷热显著,冬冷历时长,夏热时间短,春秋两季则为过渡季节。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多风,秋季多雨,冬季干寒。 主要气候气象 见表 4。 表 4 合水县 多年 各气象要素统计表 气象要素 单位 数值 气温 年平均 7.4 极端最高 36.7 极端最低 -27.7 年平均降水量 mm 570.6 年平均蒸发量 mm 1460 风速 平均 m/s 1.6 主导风向 NNW 日照时数 h 1980 无霜期 d 179 最大冻深 冻土 深度 标准冻深 cm 82.3 干燥度 度 1.7 相对湿度 % 58 水文 工程所在地区 主要河流为固城川。 固城川是马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子午岭林区的午亭子,流经固城、吉岘两个乡,在吉岘沟门前出境,流入宁县的南义乡,于宁县的赵家小台汇入马莲河。在 合水 县境内河长 63km,平均比降 1.8%,流域面积 694km2,多年平均流量 0.46m3/s。 动植物 工程所在地区 主要以农业植被为主,其 次为 荒草 和灌丛, 乔木林 和 建设 用地均较少 ;野生动物组成比较简单,种类较少,多为常见种类,物种组成以小型兽类和鸟类为主。 据了解,区内无珍稀树种及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行政区划、人口分布与社会经济 合水 县 位于甘肃省最东部,踞陕、甘两省交界 。 全县 下 辖 9 乡 3 镇, 5 个社区居委会,80 个村民委员会, 498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7.5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15.24 万人,总面- - 8 积 2941.79 km2。 2012 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 37.57 亿元,农业增加值 6.49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50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68.26 亿元,财政大、小口径收入分别为1.87 亿元和 1.3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120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17530 元 . 文化 卫生 合水县县域内县级文化单位健全,城区分别建有图书馆、新华书店、电影院、此外在各乡镇和行政村设有文化站及村文化室 。县域医疗卫生已全面实行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 合作医疗,城市居民覆盖率达 99%以上; 在各乡镇设 地段医院、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据调查,当地的人群健康状况良好,无地方病史。 文物保护 据调查,评价区内无风景名胜保护区、文物保护等特殊环境敏感点。 - - 9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电磁、无线电干扰、声环境等): 本 次 环评的环境空气、地表 水质量 监测 ,引用我所 超低渗透油藏第一项目部合水油田 2011 年 25 万吨产能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的监测数据, 由 庆阳市环境监测站 2011年 5 月完成 。 声环境 质 量和工频电场、磁场 现状监测由 甘肃省科源核与辐射安全技术中心2013 年 9 月 完成 。 环境空气质量 本次引用的 太莪村大气监测点位于 本工程 拟建 变电站北侧 5km 处, 与 本工程所在地区地形条件一致,能够反映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见 表 5。 表 5 监测结果统计一览表 单位: mg/m3 监测项目 TSP NO2 SO2 监测日期 日均值 小时值 日均值 小时值 日均值 2011.5.10 0.285 0.028-0.034 0.028 0.004-0.008 0.006 2011.5.11 0.233 0.028-0.031 0.028 0.004-0.009 0.004 2011.5.12 0.200 0.026-0.031 0.027 0.003-0.006 0.004 2011.5.13 0.239 0.027-0.032 0.027 0.004-0.005 0.005 2011.5.14 0.227 0.027-0.032 0.027 0.003-0.007 0.005 2011.5.15 0.198 0.025-0.031 0.025 0.003-0.005 0.003 2011.5.16 0.280 0.026-0.033 0.027 0.003-0.005 0.004 二级标准 0.3 0.24 0.12 0.5 0.15 超标率 % 0 0 0 0 0 最大超标倍数 0 0 0 0 0 由监测结果可知,评价区 TSP、 SO2、 NO2均满足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空气质量良好 。 地 表 水环境 质量 本次引用的 固城川新村断面 位于 本工程变电站 东侧 3.5km 处 ,监测结果见表 6。 表 6 地表水 水质 监测结果表 断面 监测时间 浓 度( mg/L) pH 值 COD 挥发酚 NH3-N S2- 石油类 - - 10 由监测结果可以看出,监测点 各项指标的 监测结果均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类标准 限值要求, 地表水水质良好 。 噪声 环境 质 量 本次 噪声现状评价采用现场监测的方式进行 ,监测方法按 声环境质量标准测量方法进行,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 监测结果见表 7, 合水 110kv 变电站 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8。 表 7 王昌寺 110kv变电站 站 址 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噪声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等效声级( Leq) 标准值 超标情况 点号 位置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场界 噪声 1 北场界 43.5 39.6 60 50 0 0 2 西场界 41.4 38.6 0 0 3 南场界 40.7 38.5 0 0 4 东场界 43.1 39.8 0 0 环境 噪声 5 站场周围 唐洼村方波家 41.2 38.4 0 0 6 110kV 输电 线路两侧 唐泉沟村 白得禄家 43.3 39.5 55 45 0 0 7 侯彩萍家 43.5 39.6 0 0 8 董小花家 43.1 39.4 0 0 9 王喜林家 43.2 39.2 0 0 10 唐尚旭家 43.5 39.2 0 0 表 8 合水 110kv变电站 站址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噪声 类别 监测点位置 等效声级( Leq) 标准值 超标情况 点号 位置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场界 噪声 1 北场界 43.6 39.8 60 50 0 0 2 西场界 43.5 40.4 0 0 3 南场界 43.1 40.2 0 0 4 东场界 44.6 40.8 0 0 从环境噪声监测 结果看, 王昌寺 110kv变电站和 合水 110kv变电站 站址四面场界噪声 ,均符合声环境质 量标准中 2 类标准 ,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 站址附近 的唐洼村方波家环境噪声也达到标准要求; 110kV 输电线路两侧的唐泉沟 5 户居民的环境噪声均符合声环新村 2011.5.13 14.1 0.001 0.457 0.02L 0.01L 8.44 2011.5.14 13.9 0.001 0.478 0.02L 0.01L 8.43 2011.5.15 13.4 0.002 0.461 0.02L 0.01L 8.3 类标准 20 0.005 1.0 0.2 0.05 6 9 超标率( %) 0 0 0 0 0 0 最大 超标倍数 0 0 0 0 0 0 - - 11 境质量标准中 1 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 工频电 磁场 及 无线电干扰场强度 本次新建的王昌寺 110kv变电站 , 以及 类比监测 的合水 110kv变电站的 站址 周边 1000m范围内 无广播电视增益设施, 站址 进 出 线下端为空地。 站址的工频电场、磁场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本次现场调查期间,通过对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和合水 110kv 变电站 站址周边附近 村庄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结果看, 广播 收听音质较好,电视收视已普及,电视收视人口多而广,电视收视以有天线接受锅为主,从收视效果看,采用无线天线接受的电视,收视效果良好。根据现场监测, 各 厂界 无线电干扰水平均低于标准限值。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 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9, 合水 110kv 变电站 现状监测结果见表 10。 表 9 王昌寺 110kv 变电站 周围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 工频 电 场强度 ( kV/m) 工频 磁 场强度 ( mT) 无线电干扰 dB ( V/m) 变 电 站 场 界 北场界 0.0068 32.5 10-6 31.1 西场界 0.0075 22.3 10-6 30.5 南场界 0.0108 41.4 10-6 31.5 东场界 0.0224 75.8 10-6 33.6 敏 感 点 站场 周围 唐洼村 方波家 0.0089 36.1 10-6 27.6 110kV 输电 线路 两侧 唐 泉 沟村 白得禄家 0.0204 75.8 10-6 32.5 侯彩萍家 0.0167 81.5 10-6 32.3 董小花家 0.0154 75.6 10-6 31.8 王喜林家 0.0125 78.1 10-6 32.4 唐尚旭家 0.0102 85.6 10-6 31.5 标准值 4.0 0.1 46 表 10 合水 110kv 变电站 周围电磁场、无线电干扰现状监测结果 测点位置 工频 电场 强度 ( kV/m) 工频 磁 场 强度 ( mT) 无线电干扰 dB ( V/m) 变 电 站 场 界 北场界 0.0158 55.1 10-6 32.6 西场界 0.0854 207.5 10-6 42.5 南场界 0.0767 243.2 10-6 40.7 东场界 0.0302 125.6 10-6 36.7 标准值 4.0 0.1 46 - - 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经调查 , 评价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属 要 特殊保护地区 。本工程 环境保护目标 详 见表 11 和图 5、图 6。 表 1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设施 主要保护目标 保护内容 位置 保护级别 变电 站址 电磁辐射、无线电干扰强度 和 环境噪声 唐洼村 1 户、 4 人 位于站址东北 100m处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 GB8702-88)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2008) 输电 线路 电磁辐射、无线电 干扰强度 唐泉沟村 5 户、 18人 线路走廊两侧 30m 生态环境 地表植被 站址及塔基基础开挖 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 - 13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声环境:王昌寺 110kV 输变电工程变电站站址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2 类区标准。线路经过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1 类区标准;线路跨越和位于公路、铁路及河流两侧 40m范围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4a 类标准。 环境空气:变电站区域、输电线路沿线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水环境:变电站周围受纳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 14 2002) 标准。 污 染 物 排 放 标 准 废水:排放执行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表 4 中一级标准 ; 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执行 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24 1998)推荐值,即以 4kV/m 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 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 无线电干扰:执行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l5707 1995)的规定。按照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 (GBl57071995)规定,晴天条件下,输电线路边导线外 20m 处,频率为 0.5MHz 的无线电干扰限值 46dB( V /m)(110kV 电压等级 );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l25232011),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l23482008)2 类标准 ; 固体废物贮存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 2001),危险废物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l8597 2001)。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本工程无总量控制 指标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 15 主要污 染工序: 一、施工期 1、 工程占地 本工程 变电站 共需占地 11555m2, 其中站址占地 10331m2,线路塔基占地 1224m2,均属永久性占地 。 占地类型为 旱地、草地 ,施工临时占地主要为原有生产路 。 2、 施工扬尘 工程 施工过程 地基 开挖、填埋、装运土石方,建筑材料堆放以及在装修等过程 必然会形成大面积的裸露地面,使各种沉降在地表上的颗粒物粒子等成为扬尘的天然来源。 3、 施工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是挖土机、推土机、装载机和搅拌机等设备,声级一般在 8090dB(A)。对周围声环境质量可能造成影响。 4、 施工污水 施工 人员预计约有 20 人,施工人员不设施工营地,由当地水电大队统一解决食宿。因此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是搅拌砂浆 、清洗施工设备等少量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石油类 等。 5、 施工固废 施工建设过程,将会产生一定的挖方和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该 工程 估算 建筑垃圾固体废弃物 量约有 20m3外运处置 。 二、运行期 主变 110KV配电 装置 35、10KV配电 装置 主控楼 土地占用、植 被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 施工期 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噪声 运营期 - - 16 1、 废水 变电站 劳动定员为 9 人, 用水主要包括办公、盥洗卫生、食堂和冲洗水用水, 用水总量为 0.86m3/d,废水产生量为 0.69m3/d, 主要污染物有 SS、 COD、 氨氮 等。 2、 噪声 变电站 运行期主要噪声源有主 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这些噪声分别属电磁噪声。类比调查合水 110kV 变电站 主变压器 73.6dB( A) , 电抗器 65.8dB( A)(离 声源 1m 处) 。工程拟采用低噪声设备, 主变压器 可 控制在 65 dB( A)以下,电抗器 可 控制在 55dB( A)以下 。 3、 固体废物 变电站 主要的固体废弃物为生活垃圾,仪修、维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变压器冷却油。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 0.5kg 计,生活垃圾产生量约 4.5kg/d,由当地卫生部门统一收集运往指定地点处置 、 。 危险废液 变电站运行 过程 检 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变压器冷却油,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这些物质均 属于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危险废物,废机油产生量按 0.5L/次,年产生量 1L。 4、 电磁辐射及无线电干扰 变电站主要污染源有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以及输电线路产生电磁辐射。本工程设备 选用低 辐射低 噪声变压器 , 增加 进出线高度降低电磁干扰,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强度较低。根据的类比合水 110kV 变电站厂界电场强度最大值为0.0954kV/m,磁场场强度最大值为 243.2 10-6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 42.5dB( V/m);西峰 合水 110kV 线路 电场强度最大值 0.0686kV/m,磁场强度最大值为 425.6 10-6 mT,无线电干扰最大值为 42.3dB( V/m)。 综上所述, 本工程 主要环境影响因子为 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 电场和磁场、无线电干扰 ,以及变电站废水、噪声、固废, 以及 检 修产生的废机油和变压器冷却油 等危险固废。 - - 17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 及产生量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大气 污染物 / / / / 水污 染物 生活污水 COD 500mg/L, 0.13t/a 0 氨氮 30mg/L,0.01t/a 0 SS 200mg/L, 0.05t/a 0 固体 废物 一般固废 生活垃圾 1.64t/a 0 危险废物 废机油、变压器油 1 L/a 0 噪 声 本工程运行后,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属电磁噪声。本站选择低噪声设备, 主变压器控制在 65 dB( A)以下,电抗器 55dB( A)以下, 并对总平面布置进行了优化, 变电站 围墙外 1 米处噪声水平可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另外变电站与 唐洼村最近一户 居民相距 100m, 噪声对 其 影响 小 。 其 它 据实际监测和类比测试, 110kV 变压设备站围墙外场强值低于 4kV 的评价标准;工频磁感应强度远低于 0.1mT 的暂行标准限制, 110kV 变电站的无线电干扰值均不大于 46dB( V/m),一般情况下对周围人员的活动无不良影响。 主要生态影响: 本工程共需占地 占地 11555m2, 其中站址占地 10331m2,线路塔基占地 1224m2,均属永久性占 地 , 占地类型 旱地、草地 。线路占地面积不大,且走径多为偏远山塬,不占耕地。永久性占地对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小。 变电站 建设过程占压 土地、破坏植被,致使土地裸露,会造成一定水土流失,对局部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项目建成后, 变电站 绿化用地采用点带结合绿化,充分利用 变电站 内空地和道路两侧绿化,绿化面积 1550m2,补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把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范围。 线路施工中因为基础开挖及回填,占用土地等造成水土流失和地表水植被的破坏,对当地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短暂影响,但线路占地面积不大, 线路杆塔的占地面积 1224m2, 且线路走径为荒野山塬,地表植被破坏有限 。 工程建设期应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建立规范化施工操 作规程和制度,合理安排施工次序、季节、时间,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与施工队伍管理, 并制定建设期环保- - 18 监理计划,实行环境监理,确保在施工过程环保措施得到落实。 通过建设期的环境监理和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落实 ,工程对生态环境 影响不大。 环境影响分析 - - 19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一、施工扬尘影响 一般施工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及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结构、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难于定量。本次施工扬尘影响评价采用类比法。 据对 某建筑施工场地扬尘进行 实地监测,从监测结果(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