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 报告2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内容提要】 2018年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军民融合的组织管理、工作运行和政策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仍存在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法治还不健全,督导评估还不够全面深入。2019年将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落实之年,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法治化之年。预计在军地部门的协力推动下,随着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法治建设逐步完善和重大项目落地,军民融合将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推进,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关键词】 军民融合 发展形势 展望军民融合发展开启新征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统一领导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改革创新不断推进、重大项目不断落实,2019年军民融合必将驶入加速发展轨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蓬勃兴旺局面。一、对2019年形势的基本判断(一)国家发展环境将深刻调整2018年以来,中美两国之间发生多起贸易摩擦。美国继续加强对华防范和遏制,中美关系将长期维持既合作又竞争、既对话又摩擦的局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面,双方竞争性更加突出。朝韩关系走向缓和,但不排除出现反复的可能。全球非传统安全威胁日趋上升,恐怖主义和互联网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仍处在高风险期。2018年11月的APEC峰会在没有发表领导人宣言的情况下闭幕,这是APEC成立并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以来的第一次。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7160亿美元,特朗普总统签署了“重建”军队的行政命令。俄军以新一轮军事改革为契机,制订实施第五版国家武器装备计划,积极筹划部署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着重构建核威慑和空天防御两大能力。欧盟启动防务联盟,批准了25个成员国签署的防务领域永久结构性合作,将设立总额55亿欧元的欧洲防务基金,用于协调、补充和扩大成员国的防务研发投资以及国防设备与技术的采购,提高经济效益。预计2019年,美国将继续推行“美国优先”的对外政策,可能导致各个多边机制的权威下降,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从内部发展需求看,伴随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将提出更高要求。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出发,必须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起国家一体化战略体系和能力。(二)组织管理体制将不断完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立足地方实际,按照“确需、精简、高效”的原则,相继设立了省级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目前,31个省级党委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相继组建运行,初步形成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一领导,各领域分工协作、各地区具体落实的中央、省(区、市)军民融合管理体制。预计2019年,在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省级军民融合领导管理机构和工作机构将逐步实现由人员融合、机构融合迈向业务融合和运行融合,军地协调、横向协调将更加顺畅;省级军民融合委对区域军民融合统筹统揽能力将显著加强,与军队有关领导机构的协调关系将明确和理顺,配套政策和协调机制将加快完善,督导评估将不断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加强、措施将更为有力。(三)重点领域军民融合将向纵深发展2018年,交通、通信、气象、基础数据、标准计量等基础领域统筹取得显著成效,空域管理改革、数据资源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等7部委联合印发通知,要求积极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国防科工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转制为企业实施方案的批复,兵装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成为本次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获得批复的第一家转制单位,标志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工作开始迈入实施阶段。武器装备发展围绕装备预研、军品市场准入、军工技术转化、军民资源共享等重点环节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进入关键阶段,军地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提速,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范围扩大,军事人才培养体系、专业人才评价管理体系、军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使用体系等逐步完善。军事后勤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十大体系稳步推进,军队保障社会化正由传统的衣食住行向保险、医疗、物流、金融等新要素新领域全面拓展。国防动员系统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与应急应战服务相统一的组织动员力、快速反应力和支援保障力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国防动员体系加快构建。预计2019年,各重点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将加快向纵深迈进。基础领域,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好贯彻国防需求,基础资源共享以点带面逐步突破,气象基础设施布局和应用不断统筹优化。国防科技改革走向深入,在国家保密、人员编制等相关制度理顺后,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将快速稳妥推进,军工资本化进入新阶段;武器装备采购供应运行机制将更加协调顺畅,国防知识产权认证、军品定价议价规划改革、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将继续稳步推进。军民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重大工程项目逐步展开、创新要素有效融合,军民协同创新体系将加速构建。军队保障社会化范围将不断扩展,文化建设军民融合不断深化,拥军优属优抚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国防动员力量体系建设有序推进,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向新领域不断拓展,国防动员现代化将开创新局面。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四)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将率先实现突破2018年,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海洋权益和海洋开发统筹设计不断强化,海洋领域军地协调、科海协同机制加强,蛟龙号等一批海洋装备取得突破,“智慧海洋”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海上丝绸之路”探索继续推进,民用航天发射活动活跃。网络空间领域“民参军”模式创新取得突破,国家网络空间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网信自主可控产业生态体系加快构建,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网络空间安全防护能力不断增强。日趋复杂的生物安全形势倒逼我国加快统筹生物安全能力建设,民用领域生物技术战略筹划引领作用加强。新能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装备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军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通过模式创新推动新能源技术和装备发展。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创新探索初具成效,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保持稳步高速增长,国内互联网巨头加大力度展开战略合作与投资并购,加速布局AI生态,无人驾驶、无人机、智能安防等领域应用进展较为突出。预计2019年,随着我国军民融合相关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在军民双重需求拉动下,新兴领域军民融合有望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海上丝绸之路”的探索开发将继续推进,海洋装备将向军民融合和“智慧海洋”方向快速发展;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将更加规范,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需求将快速增长;生物领域将成为军民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一批具有军民两用特征的重点项目将部署实施;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战场感知等技术将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将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先导性技术领域。019年中国军民融合发展形势展望(五)法治保障水平将迈上新台阶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对军民融合发展法规文件清理作出全面部署。10月15日,第十九届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军民融合法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任务,军民融合综合立法及配套法规制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军民融合发展法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日程。预计2019年,军民融合的法治保障水平将迈上新台阶,将重点抓好关于加强军民融合法治建设的意见的贯彻实施。综合性立法将迈出重要步伐,军民融合发展法进入立法实施阶段。军民融合领域立法进程将提速,尽快实现重点领域立法全覆盖。法规清理将继续推进,通过立改废释并重,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制度的时效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营造军民融合规范化发展的法治环境。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随着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步伐不断加快,一些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更加凸显,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关注。(一)组织管理体系存在薄弱环节2018年底,党政军统揽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架构基本形成。然而,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层面看,困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管理体制问题仍然有待解决。一是以各级融办为中心的新型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跨军地、跨部门、跨区域的组织管理权责边界亟待明确,各领域横向纵向统筹协调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二是军民之间政策和规划的衔接联动机制尚未建立,跨部门跨领域制度障碍制约了军地之间、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政策协同,军民融合政策规划执行的系统性、可操作性不强。三是新兴领域军民融合组织协调机制有待健全,网络空间、人工智能等领域需求对接、组织实施、成果使用等机制和路径设计需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和突破。(二)优势企业民参军的体制机制壁垒尚未打破据军委装备发展部近期公布的数据,过去6年间获得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的民企由500余家增至2300余家,民参军“去门槛”初见成效。然而,制约大量优势企业民参军的体制机制壁垒依然存在。一是民参军审查许可机制存在不合理性,导致民企进入非常缓慢。例如“武器装备科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