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8年冬季刊 第93期全球创新1000强高效创新者的制胜之道关注六大关键领域,充分利用研发投资,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作者: 巴里雅鲁泽尔斯基 (BARRY JARUZELSKI) 罗伯特史沃里克 (ROBERT CHWALIK) 布拉德戈艾雷 (BRAD GOEHLE)strategy+businessissue931专 题创 新专题创新1000插图AdamMcCauley高效创新者的致胜之道关注六大关键领域,充分利用研发投资,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作者:巴里雅鲁泽尔斯基、罗伯特史沃里克、布拉德戈艾雷史丹利百得(一家市值127亿美元的工具制造商)的项目团队在施工现场考察产品使用情况时发现,斜切锯和台锯等工具所需的电压高于电钻和圆锯等手持工具的常用20伏电压系统,为此,施工方需使用延长线或汽油发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这两个方案都存在不足,前者较为不便且易引起安全隐患,后者会产生噪音与污染。基于实地考察的结果,史丹利百得研发出了得伟FlexVolt无绳电动工具和电池组,该系列产品自2016年推出以来,受到专业承包商的大力追捧,为公司创造了3亿美元的增量销售。2专 题创 新strategy+businessissue933巴里雅鲁泽尔斯基barry.jaruzelskipwc是普华永道思略特的创新思想领袖。他是普华永道美国合伙人,常驻新泽西州弗洛勒姆帕克,主要为高科技和工业品客户提供企业和产品战略以及核心创新流程的转型咨询服务。他于2005年首创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并于2013年被 咨询杂志评为最知名的25位顾问之一。罗伯特史沃里克robert.t.chwalikpwc是思略特的高管顾问,他主要为汽车、工业品、石油和燃气企业打造从战略到实施的全方位制造和产品创新能力。他是普华永道美国合伙人,常驻 纽约。布拉德戈艾雷brad.goehlepwc是思略特的高管顾问,专注战略创新和产品开发,协助航天、国防、汽车和工业品领域的企业开发产品和组合战略,进行工程管理和企业转型。他是普华永道美国的总经理,常驻弗吉尼亚州阿灵顿。“绳索是施工现场最大的痛点之一。”史丹利百得全球工具和存储部门的人力资源副总监斯蒂芬苏巴西奇(Stephen M. Subasic)说, “客户向项目团队反馈,希望得到更多无绳产品。”但是,终端用户已对现有的20伏工具进行了大量投资,难以舍弃,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FlexVolt系统的出现打破了僵局。“我们在电机和电池中运用新兴技术,使得FlexVolt系统能自动调节并适应工具电压。该单电池平台不仅解决了当前工具使用的痛点,还能升级下一代工具。”苏巴西奇说道。鲜有公司能快速将突破性创新理念转化为实质的市场成功案例,但史丹利百得做到了,这得益于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陈出新,高效利用研发资金。在今年的全球创新1000强研究中,我们照例对1000家研发支出最多的上市公司进行分析,并确定了高效创新者,即以五年为一个阶段,七项财务指标均优于同行、研发支出占总销售额的比重低于同行的公司(详情参见“2017年高效创新者”;欲了解2007年、2012年和2017年高效创新者名单,请前往strategy-business/topinnovators)。创造卓越绩效绝非易事,维持优异表现更是难上加难。但是这些高效创新者的成功再次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发现: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支出与其整体财务绩效之间没有长期关联。相反,公司如何利用资金和资源来创造贴近客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是关键所在。此外,公司的人才、流程和决策质量也很重要。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发支出总额上升了11.4%,创下782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反映了各个地区、各行各业的研发支出普遍增长 (详情参见“全球创新1000强概况”)。2017年进入高效创新者榜单的88家公司的销售额增长(2012年null2017年)是其他创新1000强的2.6倍,市值增长为2.9倍,且其研发强度(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比重)低于行业中间值。这些高效创新者遍布各行各业,包括苹果、阿迪达斯、史丹利百得等家喻户晓的品牌,也涵盖艾玛迪斯集团(总部位于西班牙的全球旅游解决方案和软件供应商)、DIC株式会社(一家日本特种化学品公司)等知名度较小的企业。我们在今年的研究中调整了分析方式,以明确高效创新者的与众不同之处。我们采访了目标企业的创新带头人,并研究其创新项目。我们还对869位高管进行调研,了解其创新工作重点、变革创新方式、创新模式以及成果。专 题创 新专题创新410002017年高效创新者大北公司基立福海德堡水泥*海克斯康海克曼制药*银捷尼科爵士制药凯傲集团通力集团龙沙集团*路易威登美敦力游乐科技迅达控股英国天空广播舜宇光学科技爱生雅大金工业DIC株式会社KDDI株式会社*基恩士久保田株式会社大林组株式会社参天制药软银集团斯巴鲁住友重工*希森美康瑞声科技浙江大华技术吉利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亨通光电江苏恒瑞医药江苏中天科技乐视网信息技术网易中国电力建设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腾讯新疆金风科技* CSL有限公司大熊制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福特土耳其公司格伦马克制药翰昂系统*韩国晓星鲁宾有限公司马恒达和硕联合科技宝成工业硅品精密工业太阳药业*台湾积体电路卡迪拉医疗* 两 度 入围高效创新者榜单*三度入围高效 创 新者榜单奥驰亚集团 *阿美特克*苹果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加拿大贝尔集团伊士曼化工*艺康英特格*豪洛捷马林克罗制药迈兰制药瑞思迈*雷诺兹烟草希悦尔集团思佳讯SS&C技术控股*史丹利百得赛默飞世尔科技泰森食品威朗制药沃尔格林联合博姿*阿迪达斯艾玛迪斯集团亚玛芬体育亚萨合莱卜瑞乐杜尔公司依视路菲亚特克莱斯勒*费森尤斯医疗其他地区中国日本欧洲北美注: 2017年高效创新者的评估基于2012至2017年度的表现。近期事件或财务状况的变化会影响评级。资料来源: Bloomberg数据、Capital IQ数据、思略特分析专 题创 新专 题创 新strategy+businessissue935全球创新1000强概况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研发支出达到782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11.4%,是2017年增长率的四倍(当时支出增长率为3.2%)。全球创新1000强的收入也上升了11.4%。研发强度,即创新支出占收入的百分比,较2017年(4.5%)保持不变,维持14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研发和 收入”)。研发支出20强的总支出为2145亿美元,占全球创新1000强总体研发支出的27.4%。亚马逊以226亿美元的研发支出第二年蝉联榜首,较2017年大幅增长40.6%。Alphabet以162亿美元的研发支出稳居第二(见图“研发支出20强”)。Facebook从2017年的第20位大幅跃升至第14位。的支出增长轨迹已发生变化。2017年前,计算机和电子品行业的研发支出连续五年以上增长乏力,我们在去年的研究中预测医疗行业可能在2018年跃升为研发支出最多的行业,但实际情况是计算机与电子品行业的增长更为强劲。赛诺菲和西门子重新跻身研发支出20强(两家公司分别于2016年和2012年跌出榜单)。研发支出20强中97%来自软件与互联网、汽车、医疗、计算机与电子品四个行业。除航空与国防、化工与能源之外,其他行业的研发支出在2018年都有所增长。四大主要行业的研发支出占总体的76%,但这些行业排名注: 由于四舍五入,总和可能存在偏差。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研发支出$22.6$16.2$15.8$15.3$13.1$12.3$11.6$10.8$10.6$10.2$10.0$8.5$8.0$7.8$7.7$7.3$7.1$7.1$6.6$6.1$214.512.7%14.6%5.7%6.8%20.9%13.7%5.1%18.9%13.8%25.4%3.9%17.0%5.1%19.1%14.6%5.0%3.6%5.4%15.1%6.2%11.6%40.6%16.3%14.1%6.8%2.8%-5.7%15.3%-8.7%16.0%0.8%2.6%-11.1%9.6%31.0%-2.7%-9.9%-9.2%8.7%5.8%4.9%7.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亚马逊Alphabet 大众汽车三星英特尔微软苹果罗氏强生默克丰田诺华福特Facebook辉瑞通用汽车戴姆勒本田赛诺菲西门子研发支出20强2018年,研发支出20强的支出总额为2145亿美元,亚马逊以226亿美元的研发支出位列榜首。标红公司自2005年起一直位列全球研发支出20强榜单1254369712811101520141316192423合计2018 2017 公司2018单位:十亿美元较上年变化研发强度1.71.61.41.10.42005 20142010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研发和收入2018年,全球创新1000强的收入和研发支出持续攀升。2005年起2.01.91.81.51.31.00.91.2收入研发支出研发支出占收入的百分比2018专 题创 新专题创新61000但是今年,计算机与电子品行业的研发支出激增130亿美元,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三星和苹果,尽管医疗行业的研发支出持续增长,计算机与电子品行业仍独占鳌头。软件和互联网企业的研发支出连续数年不断攀升,似乎有望在2018年超过汽车行业。但是今年,汽车行业的研发支出(可能集中于电子软件和自动驾驶)大幅增加16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因此稳居第三。不过,软件与互联网企业的增长轨迹显示其上升态势仍将持续(见图“各行业研发支出”)。2018年,各地区企业的研发支出均有上涨(见图“各地区研发支出”),中国和欧洲增长最为显著。中国企业的研发支出增幅最大,达34.4%,且在全球创新1000强名单中,中国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长16%(详情参见“中国研发创新的成功案例”)。欧洲企业紧随其后,其研发支出增长达14%,上榜企业数量增加7%。北美、日本和其他地区企业的研发支出呈个位数增长,上榜企业数量有所减少。但北美上榜企业数量仍占据领先优势(软件与互联网行业占比61%、医疗占49%、航空与国防占47%、计算机与电子品占38%,见图“各地区研发支出按行业细分”)。各地区研发支出按行业细分全球创新1000强中,61%的软件与互联网公司以及49%的医疗公司来自北美地区。欧洲其他地区中国日本北美软件与互联网计算机与电子品注:由于四舍五入,总和可能出现偏差。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 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20%24%27%22%8%15%34%34%9%9%38%15%15%15%17%49%31%11%4%5%17%27%22%29%6%工业品医疗航空与国防 汽车 化工与能源61%15%17%6%2% 47%31%19%3%资料来源: Capital IQ数据、 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0 $20$40 $60 $80 $100$120$140$160$180$200软件与互联网汽车工业品化工与能源航 空与 国防各行业研发支出医疗、软件与互联网行业的研发支出连续多年持续增长 。单位:十亿美元2005 2015 20202010预测计算机与电子品医疗欧洲日本北美2017-18变化其他地区各 地 区 研 发 支出 中国和欧洲的研发支出增长最为显著,分别为34%和14%。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 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0$50$100$150$200$250$350$300单位:十亿美元2005 2014 20182010+7.8%+14.0%+9.3%+8.6%+34.4%中国专 题创 新专 题创 新strategy+businessissue937入围高效创新者名单的中国企业显著增加我们对那些增长和盈利能力优于竞争对手的企业进行单独分析,并指出他们的创新实践如何不同于表现平平或增长缓慢的业内同行。我们的分析显示,高效创新者和其他绩效卓越的公司都具有六个核心特征。尽管执行力度各不相同,前五个特征在这些企业中都普遍体现,但只有最佳创新者具备第六个特征。1. 高度匹配创新战略和业务战略2. 企业文化大力支持创新3. 领导层积极参与创新计划4. 对终端用户进行深入了解5. 严格控制项目选择6. 以上五个特征十分突出,且能融会贯通,创造变革市场的独特客户体验。对于希望提高研发投资范围和成果的公司而言,钻研高绩效企业的战略将大有裨益。探索高效创新者我们在2006年发起了高效创新者分析, 共有94家企业符合标准,2007年,共有118 家企业入围高效创新者榜单。今年的研究确定了88家高效创新者, 分析比较了他们在三个阶段(2002-2007年、 2007-2012年和2012-2017年)的绩效。仅 有苹果和史丹利百得两家企业三度入围高效创 新者榜单,苹果公司是硅谷卓越创新的典范, 也长期稳居“十大最具创新精神公司”榜单 前列(详情参见网站strategy-business/2018innovation1000)。 自高效创新者榜单推出以来,可以明显看到中国企业的上榜数量高歌猛进,从2007年占总数的3%增加到2017的17%,净增长超过400% (详情参见“中国研发创新的成功案例”)。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1.00.50.01.52.02.5高效创新者绩效指标 2017年的88家高效创新者的关键财务指标优于其他创新1000强。高效创新者/其他创新1000强的绩效指标比3.02.62.52.11.11.0市值增长率 2.4销售增长率营收增长率总利润增长率相对股东总回报率2.9平均营业利润率平均毛利率专 题创 新专题创新81000欧洲高效创新者的数量也显著增加,从2007年的18%增加到2017年的30%。与此同时,高效创新者榜单中的美国公司数量下降了45%、日本减少8%、其他地区减少23%。2007年至2017年,电信、消费品、医疗、工业品、汽车、航空与国防领域的高效创新者数量增加,而化工与能源、计算机与电子品、软件与互联网领域的企业上榜数量有所减少。纵观这三个阶段,2007年,计算机与电子品行业的上榜企业数量最多;2012年计算机与电子品、医疗行业并列第一;2017年医疗行业跃升为第一。2012年至2017年,高效创新者的营业利润率和毛利率与其他创新1000强相差无几,但其他五项财务指标的优势显著,总利润增长率是其他创新1000强的2.1倍,市值增长率为2.9倍(见图“高效创新者绩效指标”)。对比三个阶段,尽管相对股东总回报率略有增长,高效创新者在总利润增长率和营收增长率这两个财务指标上的相对表现却出现下滑。这可能表明全球创新1000公司的整体绩效有所提升。此外,数据还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高效创新者在2007年至2012年期间(经济危机和初步复苏阶段)的绩效远超其他公司,这表明在经济危机时期,高效创新者的恢复速度和能力都更胜一筹,总利润增长率为其他创新1000强的6.6倍、营收增长率为7倍、相对股东回报率为13.4倍,遥遥领先其他企业(见图“高效创新者的三阶段绩效”)。成功创新者的五大特征在分析受访者对创新实践和战略问题的回答时,我们发现增长快速的企业(43%的受访者)和增长与同行持平(48%)或较慢(9%)的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认为公司绩效优于竞争对手的受访者对待创新的态度及创新方式都与高效创新者如出一辙。 1. 战略匹配度表示自己所在企业的绩效优于同行的受访者更有可能谈及战略匹配。在这群人中,77%的人认为其企业的创新战略与业务战略高度匹配或基本完全匹配。相比之下,认为自己所在企业增长与同行持平或略慢于同行的受访者中,分别有54%和32%持以上观点。企业盈利能力上也存在类似差异。注:每个绩效年度(2007、2012、2017)包含前五年的数据。例如,2017年榜单基于2012年至2017年的数据。资料来源:Capital IQ数据、 汤森路透Eikon数据、思略特分析42068高效创新者的三阶段绩效,2007-2017经济危机和初步复苏阶段(2007-2012年),高效创新者的绩效明显优于其他创新1000强。收增长率总利润增长率 相对股东总回报率2.22.77.06.62.52.42.113.4 3.7 20022007 20072012 20122017 高效创新者/其他创新1000强的绩效指标比141210专 题创 新专 题创 新strategy+businessissue939在过去11年间,我们根据创新模式将企业细分成三种:需求搜索型、市场阅读型、技术推动型,他们在战略匹配度方面存在差异。在今年的调查中,来自需求搜索型企业的员工占到受访者总数的34%(注意:数字已四舍五入)。这些企业在提出新构想时会让客户直接参与其中,然后开发原创产品和服务,并将其推向市场。来自市场阅读型企业的员工占受访者的23,这些企业能快速跟进市场趋势,通过密切关注其市场、客户和竞争对手来构思创意,主要侧重于通过对当前产品的渐进式创新来创造价值。还有44%的受访者来自技术推动型企业,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内部技术专长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推动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变革,希望运用新技术满足客户已知和未知的需求。鉴于需求搜索型企业认为自己还算相对成功,因此从创新模式这个角度来分析受访者的回答可以发现明显差异:65的需求搜索型企业表示自己的盈利能力高于同行,而38的市场阅读型企业和43的技术驱动型企业持有这一看法。需求搜索型企业的收入增长率(59)高于市场阅读型(35)和技术推动型(36)。值得注意的是,84%的需求搜索型企业认为他们的创新战略和业务战略高度匹配,但只有48%的市场阅读型企业和53%的技术推动型企业持这一观点(见图“需求搜索型企业重视战略匹配”)。高效创新者也十分关注战略匹配。艾玛迪斯集团公司的研究、创新和风投负责人马里昂梅纳热(Marion Mesnage)说道:“我们的目标是让业务战略与创新战略保持高度匹配。目前战略匹配度已经有所提高并会在此方面继续努力。”艾玛迪斯集团是一家市值58亿美元的全球企业,总部位于西班牙,主要运营全球旅游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务。过去,公司的研发力量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而如今越来越关注客户需求,并在公司业务部门内寻找发展机会。这些业务部门为航空公司、酒店、旅游运营商、保险公司、汽车租赁和铁路公司、渡轮和邮轮公司、旅行社和个人游客提供服务。梅纳热说,“我们正在进行战略冲刺,将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人聚集在一起,最终目标是共同制定我们的下一波创新主题。” 总部位于日本,主营印刷油墨、有机颜料和合成树脂的全球制造商DIC近年来也采取行动,将公司的研发活动与其业务战略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DIC有两个部门负责研发任务。专注于渐进式创新且直接面向客户的技术部门,与业务战略始终保持同步,并与业务部门密切合作。公司执行官和研发总经理川岛清高(K iyot a k a Kawashima)说:“这些业务活动紧密关联。预算控制和管理都是由业务部门负责,他们确定技术和研发的主题。”另一个专注于基础创新的部门也与业务战略紧密结合,但在决定推行哪些项目上拥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2. 企业文化大力支持表示所在企业的营收增长速度快于竞争对手的受访者中,71%的人认为企业文化与创新战略高度或完全匹配。相比之下,认为所在企业营收增长速度与竞争对手持平或略慢于对手的受访者中,分别仅有53和33的人持上述观点。由于文化战略匹配度不同所产生的差异也体现在了企业盈利上。我们还通过对比创新模式发现各个企业在企业文化与战略匹配度方面存在的差异。 技术推动型 市场阅读型需求搜索型企业重视战略匹配 来自需求搜索型企业的受访者反映在此类企业中,业务战略与创新战略高度匹配。匹配度低匹配度高 匹配度中等84%需求搜索型资料来源:思略特分析14%2%48%37%15%53%36%11%专 题创 新专题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