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2018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 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中国民 生银行研究院 2018 年 12 月 课题组成员 组 长: 黄剑辉 (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 成 员: 应习文 (总撰) 王静文 任 亮 张雨陶 孙 莹 袁雅珵 伊 楠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 内容提要 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党的十九大 明确 提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好这对主要矛盾,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对此,需要全面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现状,找准和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从供给侧入手,着力解决好当前存在的发 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美丽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为此,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在总结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指数( GCI)、国家统计局综合发展指数( CDI)等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筛选了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基础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知识经济与创新等 12大类指标(归纳为“ 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创新驱动 ”三种类型),与美国、欧洲、日韩、新兴市场国家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世界平均水平等进行横向比较,梳理、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差距,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形成了题为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2018)的报告。 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对比结果 1、 改革开放 40载,经济发展成果卓越, 但与 先进 发达国家相比 差距及 发展空间仍 较 大 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 的快速发展, 中国 已连续 8 年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7年中国 GDP总量为 122377亿美元 , 占全球的 15.2%( 美国 为 193906亿美元 , 占 全球 的 24.0%) ,较 2016年提高 0.4个百分点。若以购买力平价计算, 中国 GDP占全球比重为 18.3%( 美国 为 15.2%) ,连续 四年 高于 美国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人均 GDP为 8827美元,排在全球第 73位,距高收入国家 平均水平( 4.12万美元 ) 仍有较大差距。 2017年 中国经济同比增长 6.9%,较 2016年加快0.1个百分点,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 26.8%,低于 2015年的 32.4%, 但 仍是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 2、 经济结构仍需改善,制造业占比全球前列,城镇化空间巨大 从经济结构来看,服务业与消费占 GDP比重仍低于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水平。2017 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51.6%,最终消费占 GDP 比重为52.6%,均与 2016年持平。 2017年中国制造业占 GDP比重为 29.3%,超过韩国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II 列主要国家第一位。新型城镇化仍为 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017 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 58%,较 2016 年上升 1.2 个百分点,略高于世界平均和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仍具有巨大的城镇化空间。 3、 货币扩张速度放缓,财政支持力度加大 2017年中国的通胀率为 1.6%,较 2016年下降 0.4个百分点,显著低于其他“金砖国家”。 2017年中国广义货币占 GDP的比重为 202.6%,较 2016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货币扩张速度放缓,但仍在日本之后居世界第二。 2017年中国财政赤字占 GDP 的比重为 3.9%(不含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收入和结余资金 ),超过3%警戒线, 主要源于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仍好于美、英、日等主要国家。 至 2017 年末 , 中国公共债务占 GDP 的比重为 47%,较 2016 年上升 2.8 个百分点,债务水平总体平稳可控。 4、基础设施进步明显,仍有提升空间 2017年中国人均用电量为 4550千瓦时,较 2016年增加 270千瓦时,是 1975年的 23.8 倍,但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2017 年中国的公路网总里程达 477.4 万公里,比 2016年增加 9.4万公里 ; 密度为 49.7公里 /百平方公里,好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与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差距仍较大 。 2016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已超过 12.7万公里,密度为 1.32公里 /百平方公里 ; 按世界银行口径(不计资源运输等专线)密度为 0.7公里 /百平方公里,仍远低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水平,但高铁里程占全球 60%以上。 2017年中国民航客运量为 5.51亿人次,列世界第二,较 2016 年增加 0.63 亿 人 次;但人均年飞行次数仅为 0.4 次,仍低于世界平均值( 0.53 次)。 2017 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 54.3%,较 2016 年提升 1.1 个百分点,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水平相当; 2017年 百人手机账户数量为 104.6个,首次突破 100大关,但仍低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5、人均自然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下降趋势有所扭转 2017年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为 2075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值的 40%;人均耕地面积仅为 761平方米,不到全球平均值的 一 半 , 且 1960年以来 下降 了 约 50%;森林覆盖率为 21.7%,低于世界平均值( 30.8%)。 2017年中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为256亿桶,占全球总量的 1.56%,人均为 18桶,是世界的 1/12;已探明天然气储量为 5.2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 2.6%,人均 3767立方米,仅为全球均值的14.5%; 2017年已探明煤炭储量 1388亿吨,人均为 100吨; 2017年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的铁含量为 72亿吨,人均 5.25吨,低于全球人均值( 11 吨)。 6、 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及预期,基础医疗 和 教育与世界领先国家差距较大 2017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5.32 ,较 2016年下降 0.54个千分点,其中出生率 12.43 ,较 2016 年下降 0.52 个千分点,表明“全面二孩”政策效果不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II 及预期。 2016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为 76.3岁,较 2015年增加 0.2岁,高于世界平均( 72.0岁)的水平,但距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 2017年中国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数量为 24.4 人,较 2016 年增加 1.3 人。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为 57.2张,较 2016 年增加 3.5 张。基础医疗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 2017 年中国每万人教师数为 92.8 人,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87.9 人)。 2017 年识字率为95.2%,较 2016年上升 0.4个百分点。 7、 高等教育水平总体提升,仍在不断追赶发达国家水平 2017 年中国 24 岁以上高等教育学历人口比重为 21.4%,较 G20 国家平均29.8%的水平、 OECD国家平均 36.5%的水平仍存在差距。中国 2016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 48.4%,较 2015 年大幅上升 5 个百分点,已接近欧美国家 50%以上的毛入学率。 2015年中国预期受教育年限为 14年,仍比发达国家少 2至 4年左右。总体看几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正在加快追赶发达国家。 8、 税收保持稳定,仍有一定减税空间 中国 2017年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为 28.4%( IMF口径),较 2016年上升0.2个百分点,保持平稳。 2017年中国人均税收收入为 1541美元,较 2016年小幅上升 118 美元, 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7 年中国税收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为 17.7%,较 2016年上升 0.5个百分点,与主要国家相比处于中游水平,仍存在一定减税空间。 9、 金融业占比继续回落,保险业发展较快 2017 年中国金融业占 GDP 的比重为 7.9%,较 2016 年下降 0.3 个百分点,在金融业严监管背景下连续第二年出现回落。 2017 年中国私人部门银行信贷余额占 GDP的比重为 156%,比 2016年下降了 1个百分点,为多年来的首次下降,反映私人部门信贷扩张回落。 2017年中国股票市场交易额占 GDP的比重为 140%,主要源于股 票市场活跃度的下降,在主要国家中仍仅次于美国。 2017 年中国保费收入占 GDP的比重为 4.57%,较 2016年显著提升了 0.41个百分点,近年来持续发展较快。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未来中国保险业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10、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水平有所提高,节能减排空间仍较大 中国 2016年平均 PM2.5浓度为 56.3微克 /立方米,尽管较 2015年小幅下降0.1微克 /立方米,但仍远高于发达国家水平,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空气质量仍待提升。单位 GDP能耗下降明显, 2017年中国单位 GDP能耗为每美元消耗 152克标准油 当量,较 2016 年下降了 5 克,能耗水平有所改善。但该水平仍高于世界 127 克 /美元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单位 GDP 碳排放继续改善, 2016 年中国单位 GDP 碳排放为 0.519 千克 /美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IV 元,较 2015 年显著下降了 8.9%,不过仍高于全球平均值( 0.314 千克每美元) 。 11、 适龄劳动 人口 比重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 2017年中国失业率为 3.9%,比 2016年下降 0.1个百分点。 2017年中国适龄劳动人口比重为 71.7%,较 2016年下降 0.5 个百分点,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6.3个百 分点。从绝对数量来看, 2017年适龄劳动人口较 2016年减少 0.13%,已连续第二年负增长。 2017年中国城镇 非私营单位 就业人员税前平均年收入为 67569元,约合 11007 美元,较 2016 年提高 834 美元,连续第二年突破 1 万美元。实际工资收入增速较快,达 8.2%,是世界工资水平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 2018年中国平均年度最低工资为 2868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最低工资占人均 GDP的比重为 32.5%,处于世界中等水平。 12、 科技研发与创新投入及产出总量较大,专利数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2017 年中国科研经费支 出占 GDP 的比重为 2.13%,较 2016 年上升了 0.02个百分点,但仍只有世界领先水平的一半左右。 2017 年中国科研人员全时当量的绝对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但每万人全时当量仅为 29.0人,尽管较 2016年提高了 0.9人,但仍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国际专利数量较快增长,连续第三年保持全球第一。 2017 年源于中国的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 35.25 万件,较 2016 年增长 9.3%。但人均仅为 2.54件,较 2016年增长 0.2件,但仅为韩国的 1/10。 2016年中国高新技术出口额为 4960 亿美元,列世界第一,但人均只有 358 美元,较韩国、德国差距巨大,仅为韩国的 15.6%。 三、政策建议 通过上述 12大类、 50项指标的比较,可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界的位置进行较准确的研判和定位。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认识和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现状,找准和世界领先国家的差距,重点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致力于通过提供基于民主法治、科学论证、积极有效的高质量新制度供给,促进加快对外开放、对内放活进程,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转型,聚焦解决我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持续改善生态民生,不断推进建设现代化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1. 系统总结 40年经验 ,持续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40年的源流回溯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应该从供给侧入手持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永恒主题。 应该将改革开放的治本之策,置于优先位置;财政、货币政策,是治标的辅助性政策。需要系统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 将 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V 复兴的中国梦 而 不懈奋斗。 2、认清差距,找准定位,着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 从与全球平均及各主要经济体发展水平比较看:一是我国的许多总量指标已达到世界前列,部分指标已居世界首位;二是我国在一些人均指标上也开始超越中等收入国家,进入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三是许多指标还在不断改善,且增速较快。 在整体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开始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包括货币与债务的扩张、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大、人口红利拐点已过等,都是新时代面临的新考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通过与世界领先国家的细项比较,我们能够得 以了解哪些领域发展还不充分,从而可形成化解新矛盾的巨大动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3. 建立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按照“四分法”全面 厘清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建设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加快打造民主法治、以人为本、强化市场、公共服务型的政府对 中国 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建议将经济社会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划分为四大领域 : 第 一 大领域为“战略性领域”, 如“一带一路”相关的金砖银行、亚投行、国开行等,需要政府及专门机构牵头,市场适时跟进 ; 第二 大领域为“公共服务领域”, 包括铁路、电力等公共性领域,由于存在自 然垄断或极强外部性,应该由政府主办; 第三大领域为“民生领域”, 涵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四大民生领域,需要政府、市场双到位、齐发力。政府负责公平,市场负责效率; 第四大领域为“竞争性领域”, 即完全市场化性(竞争性)领域。应由市场运作,政府负责监管与提供服务。 4、 大力推进以“四个三”为整体框架的全面改革 一是“三组供求关系全面改善”。 第一组供求关系 , 是制度供给与发展需求的关系 。 从政府端入手,持续推进改善制度供给,致力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政府、市场“双到位”;第二组供求关系 , 是金融供给与实体需求之间的关系 。 从金融供给主体入手,大力促进金融有效供给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匹配,构建多层次、市场化、广覆盖新型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实体“双发展”;第三组供求关系 , 是企业供给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 。 从实体经济的外企、国企、民企等生产力供给主体入手,实现国企、民企“双进步”。 二是“新三驾马车全面提速”。 第一驾马车是“改革开放”,即 改革 制度、开放市场;第二驾马车是“创新创造”,即创新模式,创造新品;第三驾马车是“生态民生”,即改善生态,提升民生。 三是“三大供给主体全面发展”。 三大供给主体即国企、民企、外企,要积极改革国企、大力 发展民企、留住吸引外企。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 VI 四是“三次产业全面升级”。 夯实农林牧渔业的基础性保障作用,着力实现农业现代化;坚持工业强 国 战略,着力实现工业现代化;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着力实现服务业现代化。 5、 坚持扩大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是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推动对外双向投资贸易往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新一轮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 一方面,不断完善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方式,促进外贸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联动, 加快“引进来”;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着力提高对国际市场的出口比重,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档次和品牌附加值,大力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二是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国内自贸试验区,形成“遍地开花”的全方位对开放格局。 要找准 各 自贸区特色定位,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强各自贸区之间的协同、错位发展,打造梯度发展的全方位立体开放格局,同时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要战略的实施。 三是明确重点开放领域,逐步将开放领域从制造业拓展至服务业,以扩大开放促进产业升级。 应加快推 进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推行富有竞争力的对外开放政策,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有序放宽市场准入,将吸引外资由以往以制造业为主转变为以中高端制造业和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为主。 6、加快科技创新,完善产权保护,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 一是加快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进一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积极推进“互联网 +”及“中国制造 2025”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二是完善产权保护体系。 要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 , 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将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 制度环境;三是激发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思维和创业勇气,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人力资本的质量,促进我国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创新红利转变 。 7. 加快落实减税降费措施,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切实有效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充分激发企业经济活力。 一方面,应 进一步推动更大规模 、成效 更加明显的 减税 降费措施,如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落实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和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等 , 使减税降费政策更好惠及 实体经济 企业,有效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 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 济秩序,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市场 。 降低、减少部分领域的民间资本准入门槛,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充分激活民营经济活力。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VII 8、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着力解决空气、水、土地等环境污染问题,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 理,落实减排承诺。 9、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医疗、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红利” 一是 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基础上,研究进一步鼓励生育政策,同时 在税收、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方面切实减轻养育家庭的负担,强化鼓励生育的公共服务 ; 二是 以 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综合运用多方面措施,促进生产者效率的提高,即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加快开放服务业,积极改善医疗、教育和人民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全面放开二胎的情况下注重劳动力质量与结构的提升,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力资本红利”,在劳动力要素上实现供给 升级。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 I 目 录 第一部分 编制说明 . 1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 2. 指标的设计与选取 . 1 3. 关于本研究所采用方法论的有关说明 . 3 第二部分 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 12 大类经济社会指标对比 . 5 1. 生产力水平 . 7 1.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 7 1.2 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国内生产总值 . 8 1.3 人均 GDP . 9 1.4 经济增长 . 10 2. 经济结构 . 11 2.1 服务业占 GDP 的比重 . 11 2.2 制造业占 GDP 比重 . 12 2.3 最终消费占 GDP 的比重 . 13 2.4 城镇化率 . 14 3. 宏观经济稳定 . 15 3.1 通货膨胀率 . 15 3.2 广义货币占 GDP 的比重 . 16 3.3 财政盈余 /赤字占 GDP 的比重 . 17 3.4 公共债务占 GDP 的比重 . 18 4. 基础设施 . 19 4.1 人均用电量 . 19 4.2 公路网密度 . 20 4.3 铁路网密度 . 21 4.4 (人均)民用航空客运量 . 22 4.5 互联网普及率 . 23 4.6 百人固定电话 /手机账户数 . 24 5. 基础自然资源 . 25 5.1 人均水资源量 . 25 5.2 人均耕地面积 .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