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镇2017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镇2017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镇2017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镇2017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 镇 2017 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XX 县 XX 镇财政所 2017 年 12 月 31 日 XX 镇 2017 年村级转移支付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 根据上级要求对我镇 2017 年村管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 县 XX 镇是益阳市的工业重镇、湖南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村镇,地处 XX 县东南端,与长沙市宁乡县、益阳市赫山区接壤,居于三县交界之处,属于长株潭经济圈 1 小时辐射范围内。镇域面积 229.7 平方公里,人口 12.8 万,辖 29 个行政村, 3 个社区,镇城镇规划区常住人口 5.9 万,建成区面积 4.8 平方公里。距 XX 县城 32 公里,益阳 40 公里,宁乡 44 公里,长沙 74 公里,省道 206 线穿镇而过,途经境内的益娄衡高速和省道 S206 线灰煤公路段、灰泥公路前期工作已经启动;洛堪铁路在 XX地区设有货站,交通十分便利。因境内石灰石、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素有“建材之乡”、“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投资过亿元的有湖南 XX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四家龙头企业,是一个以建材工业为主、集贸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城镇。 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及实施情况: 1、年初党委政府用文件的形式将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根据各村人口、面 积、历史等各项因素科学合理的将所有资金分配到各行政村,做到公开公正透明。 2、制定村级财务制度,并实行村账镇代理制度,严控“三公”经费的使用。资金由镇财政按时用转帐的形式拨付到各村帐户,保证了资金的安全。 3、制定村级目标考核制度,对村主要工作职责和政府中心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4、各村年初向镇党委政府递交了年度经济发展计划及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责任状。 5、由镇纪委牵头在每年的四月对上年度村级转移支付及其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制度 。 三、项目绩效情况 1、新农合参保率和新农保参合率均达 90%以上; 2、村干基本报酬较去年增长 8.9%。具体为支部书记为年均 26268元发放( 2189元 /月),村主任及其他村干部分别按支部书记的 90%和 70%发放,即村主任 23641 元( 1970 元 /月),其它人员 18387 元( 1532 元 /月),确保了各村干部队伍的稳定; 3、在职村干基本报酬、退休村主干困难补助发放及时率 100%,确保了各村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4、各村办公经费拨付率 100%,保障了各村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5、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 变化较大。如:完成金沙洲村、杨家湾村、企石村 3 个单位的河道疏浚工作;完成 205 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整改,完成 19 家禽畜养殖场的关停工作。 6、惠农资金兑现率和农民负担卡发放率达 100% 以上; 7、经党政办的电话调查和下村走访,人民群众对村支两委班子和村干部的满意度比较高,电话调查的满意率在 97%以上; 四、项目评价结论 1、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有了一定的保证。现在财政逐年增加的转移支付资金,使各村在保障正常运转的同时,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普惠制公益事业建设。如全年各村完成公路窄加宽 34.07 公里、提质改造公 路 14.373 公里,硬化农村公路 8 公里,已完成危桥改造 5座,甘泉山村金矿桥正在加紧施工,确保春节前通车,完成安保工程12 公里。 2、确保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的稳定。农村税费改革后,村集体取消了三提五统,村级经费难以保障。再加上并村并组,村干部角色已悄然发生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强调村干部的贡献已然行不通,一定的经济保障是维持村干部队伍稳定的基础。如全年所接到村民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同比下降 30%,维稳工作效果较好,“十九大”“两会两节”“八一”等特殊会议、节日特护期维稳工作均名列全县先进行列。 3、为 管理型,知识型,年轻化村干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村级转移支付逐年增加,村干工资也逐年增加,对有志于带领乡民共同致富、开创一番事业的返乡青壮年以及立志实现自我价值、敢为人先的大学生村管们也解除了部分忧虑。如:全镇各村农林牧副渔增加值3.54 亿元,同比增长 3.4%。 XX 镇也荣获“ 2017 年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乡镇”, XX 佛座坳蔬菜专业合作社已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新流转土地 4.78 万亩, 50 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 180 户,新培育专业合作社 4 家,家庭农场达到 8 家。 五、建议 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经济遭受打击,以前靠集体支撑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停滞不前。基层组织和农民迫切希望村级转移支付能加大力度,逐步将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公益事业建设项目纳入范围。 XX 县 XX镇财政所 2017 年 12 月 3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