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度报告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2018年1月“ 塑造消费的未来”系统行动倡议报告,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合作编写3. 序言 4. 执行摘要 6. 各大企业为何需要锐意变革? 8. 未来市场会催生何种运营模式? 19. 整个社会如何合力打造更光明的未来? 24. 结论 25. 附录 27. 相关研究与致谢 29. 尾注 世界经济论坛2018版权所有。目录禁止以任何形式或手段复制或传播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包括影印和录制,或通过信息存储和检索系统进行复制及传播。编号3105173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序言萨丽塔 纳雅( Sarita Nayyar),世界经济论坛北美分部( World Economic Forum LLC)首席运营官扎拉 因吉利齐安( Zara Ingilizian),世界经济论坛北美分部( World Economic Forum LLC) “ 消费的未来”系 统行动倡议负责人兼执行委员会成员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整个生产、分销和消费系统的转型。技术创新规模空前,新的挑战不断涌现,催生了新的价值创造机遇,助推各大企业实现包容性发展。若要制胜数字化颠覆时代,企业必须占据创新高地,主动进行自我颠覆,积极寻求行业合作,努力推行包容性增长战略。在这一风云突变的时代背景下,世界经济论坛推出了“塑造消费的未来”系统行动倡议,其中设想了一个高度个性化、高度互信的未来,在这一设想中,技术已然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日常体验更为轻松愉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倡议纵览全局,就“如何利用技术颠覆优化消费模式,为商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可持续的福祉”这一问题交付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该系统行动倡议于2016年 6月推出,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旨在打造前瞻性场景的项目,并绘制了相应的路线图,以适应快速演进的消费格局。该倡议的首个项目“塑造零售业的未来”深入剖析了零售业(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群体)在未来十年内如何继续发展,而这离不开高度互联的消费者和由众多技术支撑的业务模式。2017年,“未来运营模式”项目探讨了企业为何必须实现转型,为创新业务模式提供支持,并将颠覆性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融入企业业务的方方面面,以便提升整个企业的效益。本报告由世界经济论坛与埃森哲合作编写,旨在助力各个领域的领导者驾驭行业颠覆。为了撰写这份报告,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以深入了解当前的环境并勾画未来愿景。立志探索第四次工业革命中诸多未知领域的各类企业很可能遇见本报告中提及的各项挑战,因此,本报告中关于未来的各项洞察分析也适用于这些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运营模式的转变会改变员工的岗位角色,而这要求员工具备新的技能,适应全新的工作方式。为了降低就业风险,私营和公共部门可以利用本报告中提及的方法,积极推进员工队伍转型战略,以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同时确保共享经济繁荣。 只有各方倾力合作,才能共创繁荣的未来,从而惠及企业乃至整个社会。我们谨代表本论坛“消费的未来”系统行动倡议团队,对在编写本报告时发挥关键作用的各方致以诚挚的谢意:由奥利弗 怀特(Oliver Wright) 领导的埃森哲团队、项目指导委员会以及所有接受访谈和出席研讨会的参与者。 执行摘要 引言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持续赋能消费者,曾经遥不可及的业务模式也正在变为现实。要想制胜未来,企业必须强化自身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能力,这意味着企业必须彻底改变现有运营模式。在高度颠覆性的世界中,企业需要打造敏捷持久的运营架构,推动构建包容性社群,方可实现全面革 新。本深度报告描绘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的未来愿景,列出了数字化时代的企业必须具备并融入其运营模式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待解决的重大社会挑战以及需要采取的相应行动。大势所趋:推动企业转型正如2017年塑造零售业的未来报告所探讨的那样,未来十年间,消费者的选择之多和控制权之大可谓前所未有。他们将面对日益丰富的产品与服务,并且多数是根据个人偏好而定制。在此期间,随着电子商务普及率从 10%激增至 40%以上,用于满足消费者期望的全新创新方法将不断涌现。这些转变凸显了数据利用和共享程度再创新高的重要性,消费者对于隐私、安全性和透明度的担忧也与日俱增。尽管消费者和市场领域暗藏着巨大机遇,但有证据表明,目前企业业务转型的速度和规模并未达到预期要求。自2000年以来,标准普尔500指数中41%的消费企业已被收购或停业。此外,当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预计有半数将在未来十年内被淘汰出局。要在行业动荡中制胜未来,企业必须积极应新于时,寻找自己的出路。要想实现这一点,企业必须彻底颠覆运营模式的各个要素,包括如何治理、如何部署流程和技术、如何安排员工开展工作,以及企业所打造的生态系统。重塑运营模式时,企业不仅需要着力提升运营效率,还需要综合考量所有利益相关方(消费者、员工、股东、社区和环境)的利益。展望未来: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未来企业消费者格局在未来10年内的变化速度将远超过去40年。批发业的巨变将重新定义业务的各个要素。随着科技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逐渐融合,行业界限日渐模糊。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最佳的体验,企业必须利用广泛的生态系统,而不是闭门造车。曾经的竞争对手也需要相互合作,打造“合作竞争”关系,实现单打独斗所无法创造的价值。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由一小群个人打造虚拟组织,用于协调整个生态系统,以设计、制造、销售并分销产品和服务。对于所有数字化企业而言,消费者是永恒不变的核心,企业必须在与消费者互动的整个过程中全方位挖掘消费者价值,从而推动企业增长。随着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企业也要颠覆现有业务,把握并扩展新的机遇。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型企业将日益扁平化,并雇佣更多临时工。企业核心的小型管理团队能够借助数据,更为精确地指导一线员工的活动。前台和后台的重复任务完全实现自动化,分析技术的使用也使得一线员工能够自行作出决策。这两大颠覆性变化同时出现并不断发展,大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力。员工队伍将进一步转型,由内部员工、自由职业者甚至消费者组成。持续学习将成为常态,员工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软”技能和“硬”技能。未来,员工将专注于开展自我引导型项目工作,在自身职业生涯和个人发展中的自主权之大可谓前所未有。4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着力转型:未来运营模式的基本特征仅仅增“量”还远远不够。要想让上文描述的未来愿景成为现实,运营模式的各个要素均需具备七大变革性特征,以构建全新理念和结构,确保在这个数字化颠覆的新世界中永葆经济活力。 理念: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发生深刻转变1.以人为本:对于未来的企业而言,核心目标之一是助力员工为消费者交付令人满意的成果,同时切实强化与员工的互动和合作,推动内部创业和终身学习2.与时俱进:在高度敏捷的企业内部开展业务,通过打造自我组织型团队、更强调取得进展而非追求完美,以及迅速开展行动,不断重塑和调整企业架构3.精益求精:数据分析和其他技术的应用转变了各项职能,最终改变了每位员工的角色 结构:企业架构和执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4.生态系统: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网络使得网络中每个企业均能取得单打独斗所无法实现的成就;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消费者解决方案和相关能力,并共享各项数据,确保每个企业能够清晰了解自身的核心能力,同时借助其他企业的能力5.模块化:企业内部的各业务部门打造“即用型”结构,利用内部能力创造价值,从而有效推动新业务创意、初创企业、收购案和外部能力的发展和集成6.柔性化:企业在需要时可以招聘到最优秀的人才,从容补充员工缺口并管理员工,打造包括正式员工、公司附属企业、合作伙伴、公共人才和消费者组成的就业模式,满足企业需求 经济活力:有责任持续保证绩效并实现可持续性影响7.持久发展:全面应用其他六大特征,专注于实现可持续的营利性增长,与社会整体价值观保持一致,建立持久的信任,保证透明度影响:解决社会挑战,打造更光明的未来要想变革未来的运营模式,社会各方必须共同努力,包括员工在数字化企业工作的能力,流动劳动力市场中的员工安全,以及推动自主选择和保护信息的措施。要想尽可能降低风险并提高价值创造潜力,在这些关键领域打造公私部门合作伙伴关系可谓至关重要。 数字化时代的员工赋能要想革新技术驱动型运营模式,不仅需要为各岗位制定全新的数字化技能要求,还需要迅速调整现有岗位。目前,快速消费品(CPG)行业中54%的工作具有实现自动化的潜力,而零售业的这一数据为40%。因此,企业必须为员工提供支持,助力其掌握新的专业技术、分析能力和人际关系技巧,同时采用新的工作方式,以满足数字化时代工作岗位的需求。 灵活保障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转而采用更灵活的运营模式,那些采用非传统就业模式的员工也应当获得不逊于传统就业模式的社会保障。企业需要提供新的就业合同,在信息透明和可转移福利的支持下,实现就业的灵活性。政府、行业和个人必须合作编制这些新合同,这对于促进柔性劳动力、大幅提升员工技能、支持岗位流动并最终确保员工福利至关重要。 消费者数据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注定将大获成功,消费者数据使用量的指数级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最近的调查发现,57%的消费者对企业如何使用其信息表示担忧,41%的消费者表示,公司只有提高透明度,他们才能对公司的产品/ 服务抱有信心。为了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行业参与者必须谨慎保护消费者数据的隐私和安全,同时以完全透明的方式利用消费者数据。总而言之,未来十年间,技术驱动型变革的进程将不断加速,为消费者、员工和企业创造巨大价值。运营模式的转变能够促进实现这些全新的增长机遇,有望大幅推动社会发展,但也有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为了构建包容型社会,关键利益相关方必须在重点领域加强合作,积极管理行业颠覆,共同打造更加光明的未来。 5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41%50%49%53%各大企业为何需要锐意变革?颠覆性技术、全新业务模式和智慧型消费者正在加速行业变革。企业必须大力转型方可生存下去。过去数十年间,规模最大的快消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牢牢占据着行业主导地位,在线性价值链中打造整体规模效益。大型商店售卖的产品种类丰富,价格诱人,只要能够按预期交付,就能赢得消费者忠诚度。拥有和销售大型全球品牌的企业不再拥有“免死金牌”。这一趋势为快消业与零售业之间的长期共生关系带来了进一步挑战。制造商开始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创新产品常常由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推出。在许多行业部门中,小型快消企业贡献了逾半数的行业增长。对整个行业的分析表明,未来,行业价值的一半将来自新的增长源1。零售商和电子商务企业均在积极打造自有品牌。规模最大的五家电商巨头在全球电子零售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生动阐释了如何利用生态系统实现创收。自 2000年以来,标准普尔 500指数中 41%的消费行业企业已经破产、被收购或停业2。当前标准普尔500指数公司中预计有半数将在未来十年内被淘汰出局3。五大零售业巨头在全球电子商务市场中占有49%的市场份额4。2016年,美国食品与饮料行业53%的增长来自于小公司,而传统企业只占2%5。企业必须转变战略,并对运营方式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对于目前处于行业前沿的传统企业而言,其运营模式面临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挑战。对于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而言,第四次工业革命主要提供了三大驱动因素:1. 颠覆性技术人们越来越擅长综合应用各项创新技术,因此,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呈指数级增长。这些“组合技术”使得新晋企业也能打造崭新的消费者互动方式,从而创造、交付并获取价值。企业不再依赖于昂贵的电视广告来打造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行业准入壁垒进一步下降。组合技术也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去年发布的零售业的未来报告概述了八大技术对于消费行业价值链的影响。在过去的12个月内,相应影响的变动和深化速度远超预期。例如,我们不妨看一看3D打印企业如何缩短研发、规模化生产和分销周期。曾经,快速原型设计是3D打印的核心;如今,技术进步已经推动3D打印企业转型成为主动调整运营规模的制造商(即能够灵活敏捷地积极调整运营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制造商)。这些变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例如,企业的生产流程更贴近最终消费者,实现制造业的“回本溯源”。(有关这些变革的更多信息,请参见附录A。)2. 推广全新业务模式新型业务模式不断涌现,使得企业能够轻松交付能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针对性产品。行业参与者不会采用“单打独斗”的业务模式,而是综合利用一系列模型实现灵活运营。没有企业能够独立完成所有工作。之前习惯于“单打独斗”的企业需要成为“生态系统推动者” ,而系统的整体影响力将作为成功与否的评估因素之一。这一能力不断演化,最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持续调整工作内容,还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如何创造经济价值。3. 智慧型消费者组合技术和全新业务模式的推广使得习惯使用互联网的消费者能够采用多种方式发现商品、购买商品并与企业互动,因此,购物者期待度也水涨船高。消费者不仅能够直接提出想要什么商品,还可亲身参与价值链的各个阶段,充当开发人员、营销人员、销售人员甚至员工。这一消费者价值等式的根本性变化使得曾经的驱动因素(成本、选择和便利度)变得更为重要,同时将控制和端到端体验也纳入考虑范围。6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搜索“ 最好的化妆品”搜索“ 最好的纸巾”搜索“ 便宜的化妆品”搜索“ 便宜的纸巾” 2010年10月1日2010年10月1日2007年2月1日2007年2月1日252550507575100100平均值平均值2014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图 1:消费者搜索数据分析在许多情况下,提供个性化体验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成本因素。对谷歌搜索数据的分析6显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寻求“最好”而非“最便宜”的产品;这一趋势既适用于化妆品等高触感产品(high-touch product ),也适用于纸巾等实用产品(utilitarian product)。 这意味着企业不再仅仅向消费者销售产品,而是与消费者构建更深入、更持久且互动程度不断提高的合作关系,预测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企业应转移重心,摒弃过去追逐市场份额和收入最大化的思维模式,着眼于积极创造实质性的消费者价值。例如,食品企业可能不再仅仅销售食品,而是参与打造健康饮食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例如绿色包装食品、个性化营养订阅,以及身心健康指导。在此场景中,参与者的重点不是尽可能提高该企业利润,而是最大程度实现整个系统的价值,并助力各利益相关方(消费者、合作伙伴和企业自身)持续创造价值。要想一直立于不败之地,面向消费者的企业必须围绕行业利润池的重要变动(行业内的利润来源和具体分布),打造能有效应对的运营模式,设计相应的企业和生态系统架构,不断挖掘全新机遇。未来,利润池将集中在消费者领域。企业在寻求收入机遇时,既要提高消费者价值,又要在节约成本和实现消费者成果间实现巧妙平衡。 7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的运营模式必须满足三大核心原则和七大基本特征,确保企业转型成为符合未来需求的新型企业并在不断变革的世界中利于不败之地。 图 2:未来运营模式的三大核心原则未来市场会催生何种运营模式?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精益求精企业架构和执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生态系统、模块化、柔性化经济活力持久发展理念结构未来运营模式的特征未来运营模式以消费者为中心,必须具备以下涉及理念、结构和经济活力的特征。“ 理念”概述了企业的愿景、目标和工作方式中所需的重大文化变革。“结构”描述了生态系统内的整合措施和旨在促进人才和能力流动的内部平台。“经济活力”将确保实现持久和可再生的业务影响,同时推行可持续发展实践。 理念: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发生转变以人为本未来,公司 将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目标的引导 下,侧重于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成果。技术将融入消费者互动的方方面面,这一目标能够将员工与消费者联系起来,实现消费者、企业和品牌间的有机互动,并在文化以及消费者体验中嵌入真实性和个性化元素。以此为目标的企业能够尽可能发挥个人的主动性,每位员工都能为实现企业目标作出独特贡献,同时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潜力。员工可制定专属的“企业课程”,并通过不断学习实现自身技能发展。各级员工能够制定明确的决策标准并管理成果,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非被动地开展工作。这些员工可以成为“内部创业者”,在大型企业体系内秉持创业者理念。Andela公司内部有一句名言 :“ 自主学习,由你做 主 ”。只有自主地学习,方可取得成功。有责任持续保证绩效并实现可持续性影响杰里米 约翰逊(Jeremy Johnson ) - Andela公司首席执行官8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案例研究:Picnic公司 以人为本,智慧运营Picnic是一家荷兰的在线杂货店,送货模式类似于传统的“送奶工”模式,由“送货员”定期将货物送至同样的家庭。Picnic雇佣送货员时会综合考虑其人际沟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拥有出色的综合能力,送货员往往能赢得客户信任并成为其固定的送货员。通常这些送货员知道如何更好地解决客户所面临的问题,这一点十分重要,也是Picnic的独特优势。如果缺少产品,送货员可以自行决定在临近的商店购买或在其他时间补送货。Picnic还与送货员共享数据,以方便送货员主动解决问题。两年前就开始在Picnic购物的大多数客户忠诚度很高,年均购物次数达到40次。由于获客成本很低(75%的Picnic顾客来自口碑宣传)且最后一英里配送效率极高(本地交付,一直送到消费者家门口),每位客户均可有效提高企业运营的毛利。因此,与其他企业相比,在以人为本的企业中,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关键的领导技能包括调动恰当资源的能力(而非根据员工任期决定),以及了解如何采取最佳行动以实现突破性成就的能力。这一转变被宝洁(P&G)欧洲区总裁加里 库姆(Gary Coombe )称之为“公仆式领导”。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洁领导层秉持“自下而上”的指导战略,依靠初级团队成员获取技术洞察或社交媒体领域的新兴发展趋势。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行业中,未来领导者需要接受这一理念,并将其方法扩展至“学生式领导”:寻求导师,并向非传统的颠覆者学习,以保持较高水平的市场知名度。领导者必须采用全新的持续学习理念,这与当今许多企业中的“命令和控制”式领导形成了鲜明对比。与时俱进未来运营模式的特征之一是企业的敏捷力。目前,只有15%的行业领导者认为其企业的运营模式能够快速地响应不断变换的市场条件,而超过 62%的数字化颠覆者认为其运营模式能够实现这一点7。与时俱进的企业将不断评估外部环境,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进行快速调整。这些企业将打造自我组织型团队,基于项目开展工作,并有机制定全新计划。相关团队将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更强调取得进展而非追求完美,采用“企业车库”模式迅速开展实验并开发可快速测试的“最简可行产品”,从成功和失败案例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团队还将主动开展实验并培养相应能力,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动态并快速创新,最终推动所有利益相关方实现创 收。案例研究:Instacart公司 快速实验Instacart的服务网络覆盖面极广,总购物人次超过数百万。因此,该企业可在现实环境中迅速开展极具统计学意义的各类实验。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杂货配送企业在每天不同时点开展了数百次实验,时间长度从2 到 4周不等。Instacart公司首席商务官尼兰 甘纳瑟朗( Nilam Ganenthiran)表示,在Instacart的 “实验文化” 中,员工必须从容面对快速失败,因为只有10%-20%的实验能够取得成功。案例研究:Graze公司 极致敏捷总部位于伦敦的Graze公司是一家天然食品企业,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同时将产品销往英国和美国的零售商,并提供订购业务,每月为订购客户邮寄定制的零食盒。Graze公司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护栏指标”(涉及主要目标并未提及的其他维度,防止可能出现的负面结果)以及独立计划,通过一系列冲刺项目实现了敏捷运营。入驻Sainsburys超市仅仅七周后,Graze就推出了一系列替代产品,并跟进了包装开发、制造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将替代产品投放市场后,相关团队即采用“测试和学习”方法,根据产品上架后几天内的销售结果,实时调整产品。精益求精未来运营模式不仅拥有快速演进的能力,也能利用技术创新定义全新工作方式,通过海量数据持续进行改进,以优化决策和相关活动。数字化将渗透至每个职能区域;运营流程中也将大力应用智能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以提高效率和准确率,同时解放人类员工,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和工作效率提升。最近,有不少新闻提及了被称为“终结者”的未来,在这一反乌托邦场景中,机器人取代了人类。然而,研究成果和市场范例均表明,我们将迎来“钢铁侠”式的未来:技术增强了人类的能力,打造出能力两倍于非增强型员工的“超级员工”8。这离不开企业理念的巨大转变以及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技术不再是 IT部门的专属。相反,每个业务部门和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技术带来的新机遇,并将这些技术融入日常工作中。目前,只有33%的企业认为自己具备这一能力9。与此同时,IT的作用将不断增强,侧重于识别和应用颠覆性技术,利用组合技术制定全新战略。因此,未来,每位员工都会充分利用技术的力量,每家企业都将转型成为技术驱动型企业。9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总部位于纽约的3D打印初创企业Voodoo Manufac-turing使用组合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车间的生产效率,实现了技术人员、机器人、 3D打印机、AI和其他技术的无缝融合。该企业的内部设计软件能够管理和协调从下单到发货的整个流程。机器学习技术使各项流程日益简化。Voodoo还应用机器人技术自动执行目前由技术人员执行的工作(例如,机器人会“拾取”已完成的印刷板并将干净的印刷板放入打印机中)。 Voodoo坚信,未来,机器人将负责清洗零件、确保产品质量,以及自动包装和运输,而人工技术支持则负责排除故障,持续提高生产线效率。除了应用技术以外,数据思维和分析能力将成为决定未来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落实技术以及了解客户和消费者的基石。虽然几乎没有企业质疑数据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公司尚未完成真正成为数据驱动型企业所需的巨大变革。在未来的运营模式下,数据会被视为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构建整个企业大厦的基本元素,采用自上而下授权+ 员工积极配合支持的方式进行管理。对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企业而言,要想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进一步深入挖掘消费者洞察。随着变革步伐的加快,企业要想成为常青树,必须大幅扩展并不断更新数据。只有拥有海量数据,领导者和员工才能快速作出最佳决策。数据驱动型企业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自上而下进行授权,领导者积极使用数据,推动改进数据并将数据视为企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确保企业内部的每位员工和每个组成部门都能充分利用数据 数据科学和实时数据系统为公司内部的每个职能岗位和角色提供指导性见解 跨业务模式、跨职能和跨项目团队汇集数据并实现无缝流动案例研究:Voodoo Manufacturing公司 组合技术的力量借用软件开发术语,制造业的未来是“敏捷的”,而非“瀑布式的”。乔纳森 施瓦茨(Jonathan Schwartz ) - Voodoo Manufacturing联合创始人27%50%传统消费行业企业中27%的流程实现了数字化。消费行业颠覆者中50%的流程实现了数字化10。 基于无可争议的事实,迅速作出明确决策;只需原来十分之一的时间即可推动决策落实案例研究:StitchFix公司 利用数据科学提供前沿造型服务 这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按需造型服务和服装订购企业将预测数据科学与人类技能相结合,实现了良性循环,利用统一的销售、营销、研发和供应链来培育并维持消费者相关度。StitchFix 共有80 多位数据科学家,将运营的各个领域有机互联。人类造型师能够通过算法了解客户最有可能偏好和购买的服装。同时,供应链还能利用数据科学确定最佳物流,优化商品交付流程。最后,我们可以从来自客户的实时反馈中提炼出服装特征方面的海量消费者偏好数据,StitchFix会使用这些数据预测性地设计出自有品牌系列11。10 消费市场的未来运营模式案例研究: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平台 通过数据共享挖掘农业综合企业价值 Farmers Business Network(FBN)是总部位于美国的分析和商业平台,旨在汇集来自农民的数据,帮助农民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平台参与者负责贡献其个人数据,这些数据会被纳入一个意义重大且体量庞大的数据库中。利用这一协作模式,所有参与者都能共享平台的洞察分析并从中受益。参与FBN 平台的农民的玉米产量比平均产量高出9%,大豆产量高出11%。这表明优质的数据和信息能够助力农民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提高产量。此外,FBN还搭建了首个国家电子商务购买系统,帮助农民购买农业投入品、提高特色作物的溢价并参与信贷计划。最初,部分农民不愿意与竞争对手分享信息,不过,随着农民的口口相传,FBN 的知名度和覆盖面均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意识到数字化农业经济蕴藏的巨大利润以及在大整合时代开展大规模农业的优势。结构:企业架构和执行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生态系统未来运营模式将实现结构转型,将生态系统作为公司战略的重中之重。生态系统的覆盖面远远超出现有的供应商/客户价值链关系,涵盖了各大跨行业参与者,这些参与者一起定义、制定并执行客户和消费者解决方案,从而助力开拓全新的市场。生态系统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众多参与者之间潜在合作关系的深度和广度:在生态系统中,每个参与者均能参与制定消费者解决方案或为其提供必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