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 2012】 669 号 宏观策略: 研究员 尹丹 0755-23991697 yindancitcisf 从业资格号 F0276368 投资咨询号 Z0011352 近期相关报告: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点评: 区域经济发展再添新亮点 基建相关板块将首先获益 2019-02-19 中国近期房地产相关政策动向点评:房地产政策紧缩进入平台期 因城制宜导向下局部松动可期 2019-02-18 中国 1 月社会融资数据点评:稳增长政策开始起效 社融及新增人民币贷款双双创新高 2019-02-15 中国 1 月通胀数据点评 : 通缩风险有序释放 关注通胀回归节点 2019-02-15 中国 2018 年经济数据点评 :经济数据仍旧承压 但经济结构调整蕴含转机 2019-01-22 中国 12 月通胀数据点评 :CPI 重回“ 1时代” 通缩风险暂不足为虑 2019-01-10 12 月全球制造业景气度观察 :全球制造业颓势未改 经济承压考验紧缩货币政策 2019-01-04 11 月社会融资数据点评 :宽货币传导不通畅 政府宽信用意愿加强 2018-12-13 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 策略 专题报告 2019 3-1 中国消费 升级之辨 以及 对 未来消费相关 政策 的思考与展望 专题 摘要: 当“消费升级”成为热门话题 2014 年开始 , 最终消费 支出在我国 GDP 增长 贡献率中的占比 再次 超过 资本形成 ,并且 此后二者 贡献率 的差异 形成 了 “ 劈叉 ”的 局面 , 消费支出 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年攀升,对 拉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 ,“消费升级”在 最近几年 越来越多 地被提及 。本篇 报告我们将分为 两个 部分 进行 讨论,首先对消费升级 进行 详细的描述和定义,然后基于 这一 标准,再讨论实现目标的路径 。 对消费升级的再定义 通过厘清 一些误区和片面解释 ,消费 升级的 概念从 单一变得 多元 而立体。 从需求侧来看,消费升级指的是每一个消费个体 的 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愿的增强, 同时 消费群体的 消费状况普遍出现改善 ; 从 供给侧 来看,消费升级 指的 是产业结构 完善, 并具备持续的创新力 。从整体 的角度考量, 如果 需求侧和供给侧出现了以上的改善,消费的 增长 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在 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稳定下来 ,进而 能够为经济 增长 提供 源源不断 的动力。 中国未来消费相关政策的几条可能路径 从我们 对消费升级 全方位 的定义出发 , 未来中国 消费 相关政策 从 需求侧和供给侧有多种 政策可以实施。 1. 从 需求侧而言, 消费者 是消费的基础 , 改善 人口 结构 、 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应该是我们 必须 考虑的 问题 , 一条 较快的路径 是将“抢人 大战 ”的 马太效应转化为区域综合发展的合力、同时考虑引进外国高质量 人才 ,而一条较缓的路径则是 通过 一系列政策 改善 人口生育意愿。 2. 从 供给侧而言 , 由于我国 的消费已经进入了集约型增长的 阶段 ,这就 要求 我国的产业 结构 及时进行调整, 以顺应这些变化 , 走传统 +创新 两手 抓的道路。 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2 / 20 目录 一、引言:当 “消费升级”成为热门话题 . 4 二、说到消费升级,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对消费升级的再定义 . 5 2.1 量变引起质变,但量变不等于质变 . 5 2.2 顺应中国人的消费理念,关注消费意愿 . 6 2.3 商品和服务两条腿走路,不应偏废 . 13 2.4 小结:什么是消费升级 . 14 三、中国未来消费相关政策的几条可能路径 . 14 3.1 改善人口结构 . 14 3.2 优化传统产业,鼓励新兴产业 . 16 图 目录 图 1: 自 2014 年以来最终消费支出取代资本形成,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 . 4 图 2: 全球前四大经济体零售销售同比增速对比 . 6 图 3: 收入 vs 支出 (中国 ) . 7 图 4: 收入 vs 支出 (美国 ) . 7 图 5: 收入 vs 支出 (日本 ) . 7 图 6: 收入 vs 支出 (德国 ) . 7 图 7: 全球前四大经济体国民总储蓄率及预测值对比 . 7 图 8: 失业率 vs 消费 (美国 ) . 8 图 9: 失业率 vs 消费 (日本 ) . 8 图 10: 股指 vs 消费 (美国 ) . 9 图 11: 房价 vs 消费 (中国 ) . 9 图 12: 两万元的 “大哥大 ”早已被均价千余元的智能手机取代 . 9 图 13: 中国、美国及德国基尼系数比较 . 10 图 14: 各收入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年增速 . 10 图 15: 生命周期对消费的重要意义:美国婴儿潮的启示 . 12 图 16: 移民对消费的重要意义:德国的启示 . 12 图 17: 美国、日本及德国净移民移民 . 12 图 18: 各年龄组人口占比 (中国 ) . 12 图 19: 各年龄组人口占比 (美国 ) . 12 图 20: 各年龄组人口占比 (日本 ) . 13 图 21: 各年龄组人口占比 (德国 ) . 13 图 22: 三大产业对中国 GDP 同比增速的拉动 . 14 图 23: 三大产业对美国 GDP 同比增速的拉动 . 14 图 24: 人口自然增长率对比 . 16 图 25: 房地产销售与家电销售 . 17 图 26: 房地产销售与建材家居销售 . 17 图 27: 公路网密度 (2017)对比 . 17 图 28: 人均公路长度 (2017)对比 . 17 图 29: 千人汽车保有量 (2017)对比 . 17 图 30: 汽车市占率 . 17 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3 / 20 表 目录 表 1: 零售销售同比增速数据统计指标对比 . 6 表 2: 五等分分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极值比 . 11 表 3: 2019 年初各地掀起新一轮人才引进浪潮 . 15 表 4: 中国制造 2025 包含的十大领域 . 18 表 5: 现代化服务业 . 19 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4 / 20 一、 引言 :当 “ 消费升级 ”成为 热门话题 2014 年开始 , 最终消费 支出在我国 GDP 增长 贡献率中的占比 再次 超过 资本形成 , 并且 此后二者 贡献率 的差异 形成 了 “ 劈叉 ”的 局面 , 消费支出 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年攀升,对 拉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因此 , “消费升级” 在 最近几年 越来越多 地被提及 。 2018 年 9 月 20 日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 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 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 公布 , 对于“消费 升级 ”的 讨论被推向了新 高度,讨论 焦点主要 集中在 两个问题 之上 : 其一, 中国 究竟 有没有 发生 消费升级? 其二 ,为了促进消费升级, 应该 出台哪些相关政策? 对相关 政策的 广泛 讨论是 有益 ,但是 我们注意到 , 对“ 消费升级 ”的理解 存在很大 的偏差, 有时 甚至仅仅是把 “消费升级”当做 一个噱头 抛出 来, 通过单一 数据或者个别现象 就 对 升级与否加以 定性,最终得到 的 政策 建议 甚至是 南辕北辙、自相矛盾的。 正如 医生 不能 抛开剂量谈 药效 ,我们在 对 消费升级进行分析及政策展望时也不应 抛开定义 谈 结论 。因此 , 本篇 报告我们将分为 两个 部分 进行 讨论,首先对消费升级 进行 详细的描述和定义,然后基于 这一 标准,再讨论实现目标的路径 。 图 1: 自 2014年 以来 最终消费支出取代资本 形成 , 成为 我国 经济 增长 主要 拉动力 单位: % 资料来源: Wind 中信期货研究部 -100-80-60-40-20020406080100120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GDP增长贡献率 :最终消费支出 GDP增长贡献率 :资本形成总额GDP增长贡献率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5 / 20 二 、 说 到 消费升级,我们 究竟在 谈论什么? 对 消费升级的 再定义 2.1 量变 引起质变,但 量变 不等于质变 在讨论 消费升级 时 ,最常见的一个误区是 将消费 增速的上升等同于消费升级,相应地 ,将消费增速的下降等同于消费降级。 如果 我们仅观察 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的增速, 中国 在进入 新世纪以后消费 增速享受了一轮长达 8 年 左右的中枢上移 ,一度高达两位数,但是 自 2009 年金融海啸 席卷全球 以后 , 中国 的消费 增速 开始 走下坡路 ,在 去年四季度 回到 8-9%的 区间 。 但是 ,看到 中国社会 品零售 总额 跌破 10%就 疾呼 中国 消费 风光不再 、中国消费实际是在降级,是 非常 站不住脚的结论。 从 中国和 美国 、日本 和 德国这几 个 消费大国 的 零售 增速 进行不太严谨的 横向对比 ,我们可以大致看出,中国在过去 十几年间 经济增速的均值高达 两位数 , 远远 超过其他三国的水平 ;且经过 90 年代 末的一番 “ 缠斗 ”,自 2000 年 以后,中国的 零售 销售 增速 全面超过 美国 ,并且 至今 仍在全球 前四大经济体中 稳居 首位。 这一方面 说明中国 尽管 2008 时 自身的增速 高点 相比 确实 下滑了不少,但是与其他国家 的 绝对值相比 ,这个 增速仍然 可圈可点 。 那么中国 和其他三国的区别何在呢? 我们 注意到,虽然消费增速平均水平或许不及中国,但是 其他 三国消费增速的方差都显著低于中国。换句话 说 ,这些国家的消费增速波动比较小, 不仅 实现增长,而且能够做到可持续增长。 即便增速 不那么高,但是 只要 能维持一定增速, 也可 积沙成塔 。 中国 作为新兴经济体, 过去的 高增速 源于 基数 相对 较低 , 上升空间很大 。 但是随着 中国在近些年 逐步 坐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 基数 已经变得 相 当 可观 ,增速 下滑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效仿 其他发达国家,找到一个 合理 的增速 区间 , 在较长 的时间里 把 消费增速稳定在这个区间里 ,才能 实现 消费的量变 (消费总量 不断累积 ), 为 消费的质变 (消费升级 )打下 坚实的基础。 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6 / 20 图 2: 全球 前四大经济体 1零售销售同比增速 对比 单位 : % 资料来源: Wind 中信期货研究 部 表 1: 零售销售 同比增速数据 (1995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 )统计 指标 对比 国家 均值 方差 中国 13.40 26.45 美国 4.14 14.75 日本 0.05 7.08 德国 1.2 9.68 资料来源: Wind 中信期货研究部 2.2 顺应中国 人的消费 理念 ,关注 消费意愿 曾经 有一句 风靡 全国的广告词 :“只买对 的,不买贵的。 ”这其中 暗含了中国 式消费者的 一种消费理念: 注重性价比 。 因此 , 我们 在讨论消费升级的 时候 ,对于同类商品 或服务的 消费升级,绝对不能简单粗暴地将 消费者选择 更贵 的商品 或服务 等同于 消费升级,消费者买 “便宜货” 的 就等同 于消费降级 。对于 中国消费者而言,买得起不等于 一定 会 买,买得值才是关键 , 这是消费意愿的问题。 就 个体而言 , 消费 意愿与收入、 收入 预期 以及 性价比 有关 。 首先是 收入 , 或者说可支配收入。 消费者如果 可支配收入 更高, 就会 有更多的 钱 可 用于消费 , 潜在 的 消费能力 也就更高 。从 中国、美国、 日本 和德国的 数据 对比来看 ,收入 和支出的增速显现出一定 同涨同跌 关系, 但 中国 (相关系数 0.19, 下同 )和德国 (0.12)的相关 性显著低于美国 (0.65)和日本 (0.80)。 除了 有 数据 口径差异之外 , 上述 国家 国民 储蓄观念 的 不同 或许是造成 收入 支出 相关性差异的 一种 解释。 中国 有句俗语 : “晴带雨伞 ,饱带饥粮 ”,而中国 的 储蓄率 尽管近年 不断 下降 ,但是 国民 未雨绸缪 的 观念 依然 存在, 令中国 的储蓄率在绝对值上仍然 远高于其他 三个国家。1 根据 IMF 对各国 GDP 总量 的 2018 年 排名 , 前四大经济体分别为美国、 中国 、 日本 和德国,本文将主要关注中国与 上述 其他 三国 的 相关 情况对比,下文将不再作说明。 -20-100102030401995-011995-101996-071997-041998-011998-101999-072000-042001-012001-102002-072003-042004-012004-102005-072006-042007-012007-102008-072009-042010-012010-102011-072012-042013-012013-102014-072015-042016-012016-102017-072018-04中国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同比 美国 :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 :同比日本 :商业销售额 :零售 :同比 德国 :零售销售 :同比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7 / 20 美国国民 是超前消费的典型,信用卡文化造就了 其 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 。 较高的储蓄率对于中国 的 消费升级来说 是个 好消息, 这说明 消费 升级仍然 存在空间。 图 3: 收入 vs支出 (中国 ) 单位 : % 图 4: 收入 vs支出 (美国 ) 单位 : % 资料来源: Wind 中 信 期货研究 部 图 5: 收入 vs支出 (日本 ) 单位 : % 图 6: 收入 vs支出 (德国 ) 单位 : % 资料来源: Wind 中 信 期货研究 部 图 7: 全球 前四大经济 体国民 总储蓄率 及 预测值对比 单位 : % 资料来源: IMF 中信期货研究 部 0510152025303540451993-121995-031996-061997-091998-122000-032001-062002-092003-122005-032006-062007-092008-122010-032011-062012-092013-122015-032016-06可支配收入 :住户部门 :同比 GDP:最终消费支出 :同比-15-10-5051015201930-121935-071940-021944-091949-041953-111958-061963-011967-081972-031976-101981-051985-121990-071995-021999-092004-042008-112013-06美国 :GDP:不变价 :个人消费支出 :同比美国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不变价 ):同比-8-6-4-202468101981-121983-121985-121987-121989-121991-121993-121995-121997-121999-122001-122003-122005-122007-122009-122011-122013-122015-122017-12日本 :GDP:2011价 :私人消费 :同比日本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同比-2-101234561997-031998-051999-072000-092001-112003-012004-032005-052006-072007-092008-112010-012011-032012-052013-072014-092015-112017-012018-03德国 :GDP:不变价 :私人消费支出 :同比德国 :劳动力成本指数 :同比01020304050602013-122014-042014-082014-122015-042015-082015-122016-042016-082016-122017-042017-082017-122018-042018-082018-122019-042019-082019-122020-042020-082020-122021-042021-082021-122022-042022-082022-122023-042023-082023-12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8 / 20 除了 当下的收入水平, 收入预期 对 消费意愿的 影响力 同样重要。 失业率 的 变动、 居民 手中持有的资产的涨跌 等 因素会 产生 财富效应, 进而 让 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以及 资产产生增加或者减少的预期,进而影响当 前 的消费行为 。 在此 我们不妨 推演 一下 失业率 2对消费 意愿 的影响 。以 美国和日本为例,表观数据来看, 失业率 和消费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 当失业率较低 、 就业市场非常景气 时 , 居民 即便失业,也能很快地找到下一份工作,因此 对 未来的收入比较乐观,这种乐观情绪 会助长 消费行为 ; 相反,当失业率较高 时 , 即使 不换工作也有被裁员的 可能性 , 这种 恐慌情绪令居民对 未来 收入的稳定性 发生质疑 , 消费 意愿 就会 打折扣。 图 8: 失业率 vs消费 (美国 ) 单位 : % 图 9: 失业率 vs消费 (日本 ) 单位 : % 资料来源: Wind 中 信 期货研究 部 类似地 ,我们可以看看 居民 持有资产 的 涨跌 对 消费意愿的影响 。一个 例子是美国 股市 , 我们 可以看到 标普 500 和 消费在 大部分时间都 处于 同涨同跌 之中 。当 股市 上涨时,持有股票 或 相关资产的民众 会将其 视为一笔额外收入,资产的 增值有助消费者 信心的上升。 另一个例子是中国的 房地产价格 , 房价 对 消费 的影响 对 不同人群有所区别 :房价 上升的过程中, 房屋拥有者会 产生 所持 资产增加的感受,因此 这部分 人的消费意愿将会增强 ; 但 房价 以及 房租 的 节节上涨 会 占用 购房者 (无论是 刚需还是投资 )以及租房者 的 资金,令其 产生可支配收入减少的感受,因此这部分人的消费意愿 会被抑制。目前 中国 的房价增速 与消费数据 呈现轻度的负相关性,意味着 当前 房价对消费 总体而言 产生了抑制效应。事实上, 中国 消费 增速在 最近数年处 于 下滑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是由于 居民部门杠杆 过度 倾向 房地产市场 , 以至于房地产 产生 的财富效应较大所 带来 的结果。 能够 产生 财富效应 的因素 众多 , 受 篇幅所限,无法穷举,我们在此只 列 举了 失业率、 股价以及房价的例子。 2 中国 城镇调查失业率 从 2018 年 1 月 才开始公布,数据样本太小, 因此 在这一部分 不做 相关统计分析。 024681012-15-10-50510151993-011994-071996-011997-071999-012000-072002-012003-072005-012006-072008-012009-072011-012012-072014-012015-072017-012018-07美国 :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 :总计 :同比美国 :失业率 :季调( RHS)01234567-20-15-10-505101520251980-011982-031984-051986-071988-091990-111993-011995-031997-051999-072001-092003-112006-012008-032010-052012-072014-092016-11日本 :商业销售额 :零售 :同比 日本 :失业率 (RHS)中信期货研究 |宏观策略 专题 报告 9 / 20 图 10: 股指 vs消费 (美国 ) 单位 : % 图 11: 房价 vs消费 (中国 ) 单位 : % 资料来源: Wind 中 信 期货研究 部 最后 是 商品和服务的性价比, 物美 价廉、 性价比 高 才能 引起 消费 的 冲动。 如果说 前述的收入以及收入预期是来自需求侧的影响, 性价 比 则是来自 供给侧 的影响 。技术 进步、工艺水平的上升会使得 商品性能提升 (变得 更加 物美 )、 成本降低 (变得更加价廉 ),令 更多的人愿意 购买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手机 的 普及 。 1973 年 ,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最早的移动通讯工具 手提电话。 1987 年 11 月 ,广东省开通全国第一个 移动 通信网,一部手提电话 的 公开 价格在 20000 元 左右, 入网费 6000 元 , 首批 用户仅 700 名 。 由于 其 高昂的价格,很多人将其 称为“大哥大” , 其功能也仅限于打电话。 “大哥大”随后 被 体型更小 、价格更为低廉的功能机接班, 而 世界 上公认 的第一 部 智能手机IBM Simon 诞生于 1993 年。 随着 手机成本 的 下降 , 当前智能手机 已经 走进了 千家万户 。 根据 德勤 发布的 2018 年 中国移动消费者调研 , 2018 年中国 手机持有率高达 96%(全球 90%,下同 ), 全年 更换率高达 80%(58%), 此外有 38%的用户表示 5G 时代来临后会及时更换设备从而使用 5G 网络。 手机在 中国引进并普及的历程不过 三十余载 ,但是这 可以 作为 产品 升级引发消费量 激增 的 非常 好的样本。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 ,技术 进步 更 是引导需求 、 激发需求的 原 动力。 图 12: 两万 元的 “ 大哥大 ” 早已被 均价千余元的 智能手机取代 单位 : 元 资料来源: Wind 中信期货研究 部 -15-10-5051015-60-40-200204060801993-011994-081996-031997-101999-052000-122002-072004-022005-092007-042008-112010-062012-012013-082015-032016-102018-05美国 :标准普尔 500指数 :月 :同比美国 :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 :总计 :同比-10-505101520257911131517192011-062011-112012-042012-092013-022013-072013-122014-052014-102015-032015-082016-012016-062016-112017-042017-092018-022018-072018-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城镇 :当月同比百城住宅价格指数 :同比( RHS)120012501300135014001450150015501600165017002013-012013-042013-072013-102014-012014-042014-072014-102015-012015-042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