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今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 1 号文件和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标,以实施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抓手,突出工作重点,落实有力措施,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县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 2019 年主要工作和成效 (一)农村经济发展实现新增长。预计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 64.49 亿元,同比增长 5.2%;实现粮食总产 46.93 万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8亿元,同比增长 15.6%;争取中省涉农项目 106个,项目资金 5.2亿元,分别增长 65.6%和 7%;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36.5 万人,同比增长 3.1%,创劳务收入 41 亿元,同比增长 16.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 8411 元,同比增加 1283 元,增长 18%。我县先后获得全国首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首批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等荣誉称号。 (二)现代农业发展取 得新进展。稳定发展粮油生产。实施 “40万亩粮食丰收工程 ”,建成优质高产良田 30 万亩,小麦、水稻、大豆等高产示范片 6 万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 166.42 万亩,实现粮食总产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46.62 万吨,油料 2.71 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 0.24%、 1.1%。改造提升果蔬产业基地。实施 “15 万亩优质柑桔 ”工程,新建优质柑桔基地1.2万亩,全县水果面积达 14.8万亩。实施 “30万亩榨菜 ”和 “20万亩调味品 ”工程,发展榨菜 6 万亩、青菜 10 万亩、海椒 5 万亩,全县蔬菜基地达到 16.5 万亩,其中大棚设施蔬菜 1 万亩。加快发展特色基地。实施 “20 万亩稻田生态水产及有机稻 ”工程,新建生态有机稻基地5000亩,发展稻田养鱼 1000 亩。稳步发展食用菌及中药材产业,新建食用菌种植基地 300 余亩,发展食用菌 2019 万袋。新建中药材基地 2019 亩,全县优质中药材面积达 3.6万亩。 (三)现代畜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以建设现代畜牧业重点县为契机,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 “五化 ”要求,加快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促进现代畜牧业提质扩面。实施 “200 万头优质生猪 ”工程,依托超强、和泰、清泉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绿色生猪产业,全 县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591 个,万头猪场 23个,种猪繁育场 11个,良种扩繁场 87 个,适度规模养殖户近 9000 户,年出栏生猪 142万头,肉牛 6.2万头、肉羊 22 万只,分别增长 5.09%、 28.8%、 7.9%。实施 “1亿只白羽肉鸡 ”工程,依托金川公司,已发展标准化肉鸡养殖户 19 户,面积 4.07 万平方米,在建农户 153 户,面积 35.4 万平方米,肉鸡生产加工能力已达 3000 万只。全县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比重达到 66%。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四)现代林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快速推进现代林产业基地建设,实施 “30万亩特色经济林 ”工程, 重点打造以核桃、香桂、青花椒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全县已建成核桃基地 8.5万亩,香桂树基地 5.2 万亩,青花椒基地 2 万亩,黄柏、杜仲、连翘、佛手等中药材基地 2.5万亩,椿树、杨树等工业原料林基地 13.1万亩,竹产业基地 4 万亩,全县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总面积达 35.4 万亩。加快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业,全县林下养殖总面积达 1.2万亩,养殖土鸡、鹅、猪等 200万只(头)。加快发展林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3 家,全县年木竹材加工产值实现 2.3亿元。 (五)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得到新加强。加快百亿农产品生产加工园区建 设,培育引进实际龙头企业 4 家,签约企业 5 家,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 5亿元,产业工人达到 2200人,实现生产总值 10 亿元以上。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已完成园区规划并通过市级评审,规划在、 5 个乡镇建设核心区 5 万亩,辐射区 10 万亩。加快建设金鹤超强绿色农牧园区,以超强公司为依托,已建成绿色蔬菜基地 1万亩,发展绿色生猪 0.7 万头,带动农民养殖生猪 504户。加快建设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业主实施土地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已建成大棚设施蔬菜基地 5000 亩。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六)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新改善。积极推进水利 建设,全县新建、整治渠道 124.9公里,完成水库除险加固 5 座,整治山坪塘、石河堰116 处,新建蓄水池 141 口,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30 平方公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 3.8 万人,新增蓄引提水能力 406.6 万方,新增节水能力 221.5万方。大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 5.31万亩,完成土地开发整理 14862.7亩,新增耕地 1497.8亩。扎实推进道路交通和农机化建设,新建县乡断头路 50 公里 ,通村联网路 100 公里,机耕便民道建设 147 公里,修复提灌机械 876 台,新增提水控灌设备 90台,机电提水 0.4 亿立方 米,提水保灌面积达 17 万亩。大力推进生态农村建设,完成森林管护 62.2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6.22万亩,新建高效经济林 3.8 万亩,新增户用沼气池 4320 口,完成户办工程建设 12500户,完成重点村建设 37 个。 (七)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新提升。坚持外引内育方针,加大对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农业大户的扶持和指导力度。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78 家,其中国家级 1 家、省级 5 家、市级 33 家,实现销售收入 25.8亿元,同比增长 7%。发展各类专合组织总数达到 460个,入社成员 4.8 万个,其中农民成员占 95.2%, 带动农户 10.86 万户,联系农户 4.23 万户。新发展标准化适度规模种养殖大户 110 户,全县各类农业大户达到 5000 多户,其中县级大户达到 360 户。全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 5 个,总数达到 35 个,新增绿色食品 5 个,总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达到 7 个,新增有机食品 1 个,总数达到 4个,申报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1 个。各类带动主体带动农民覆盖面达到 60%以上。 (八)新农村建设取得新业绩。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按照 “五位一体 ”、 “七区配套 ”的要求,深入促进省道 205 线新农村示范带集中连片发展,全县新建农村综合体 3 个,实施风貌改造 1.27 万户,打造风貌整治精品户 363 户,发展优质柑桔基地 4.2 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 30 个,新建提灌站 10 座,新建(整治)山坪塘、蓄水池 1600口,新建村社道路 200公里,入户路硬化率达 95%。大力加强新村建设。按照 “全域、全程、全面小康 ”、 “三打破、三提高 ”和“产村相融、成片推进 ”的要求,统筹推进新村建设,建成县级样板村12 个,市级样板村 4 个。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重点,配套建设 “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 30 个,新建村级组织阵地 231处,新建改建乡镇综合文化活动站 32 个。扎实开展城乡 环境综合整治。坚持 “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 (乡 )运转、县处理 ”的建设运行机制,全县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 14 座、垃圾压缩站 6座、生态垃圾池 85 口、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站 30 座。深入推进全县 2镇 15 村开展环境优美示范城镇乡村创建。继续加大绵遂高速公路、省道 205 线段沿线的农户风貌打造力度,完成镇魏家营村风貌整治精品户打造 90 户。 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九)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筹备组建农业投资公司,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社会资金、信贷资金等投入农业农村发展,前期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深化农民利益联结,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 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或专合组织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依托金川公司,采取 “五统一分零风险 ”一体化经营模式,发展养殖大户近 200 户,新建肉鸡标准养殖场 40 万平方米。依托清见公司、金柠公司、子昂李烧腊等,采取 “寄种寄养 ”生产模式,新发展野山猪寄养 1 万头,百草鹅寄养近 20 万只。依托威迈公司,采取 “土地入股、收益保底、产值分成 ”的共建共享模式,新发展青花椒种植基地 1 万亩。 (十)农村惠农政策得到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良种 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资金 4032.6 万元,兑现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资金 2500 万元。加强农村卫生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7%。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新农保覆盖人数达到 18.16 万人, 60 岁以上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 99%以上,供养符合条件农村五保户 5706人,人平月供养金 150 元。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输出,全年开展农民工培训 1.53 万人,同比增长 5.5%,劳务输出 36.5万人,创劳务收入 41 亿元,同比增长 16.5%。大力开展农村扶贫开发,深入推进整村扶贫开发、产业扶贫、金鹤连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片扶贫开发 等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建设,受益贫困人口达到 1.4 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度较大。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加,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城乡就业渠道少,农民增收门路窄。 二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体现在农业融资困难,业主和农户投入不够,农业结构调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农村有效劳动力缺乏。劳动者年龄偏大,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能力弱,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快速推广应用。 四是新农村建设推进进度放缓。全县新农村覆盖面还不大,乡镇之间、公路沿线与偏远地方之间发展不平衡, 部分乡镇 “等、靠、要 ”思想较重,群众积极性发挥不够。 三、 2019 年工作要点 2019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精神的的开局之年,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一年,是加快建设经济强县建设的关键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 “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 ”的总任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工作目标是: 全县农业总产值增长 6%以上,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20%以上,农机化率达到 40%以上,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 50%以上,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 80%以上。 (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按照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的要求,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础上,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成片推进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做强做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 6 大主导产业发展。实施 200万头优质生猪工程,大力开展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等 “五化 ”示范活动,积极推进适度规模健康养殖小区建设 ,培育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大户,新建养殖小区 20个,新发展 500 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 50户以上。实施 1 亿只白羽肉鸡建设工程,依托金川公司,采取 “五统一分零风险 ”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肉鸡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力争生产加工能力达到 5000万只以上。实施 20 万亩 “稻-鱼 -果 ”建设工程,以陈古、等乡镇为核心,以有机水稻、生态水产、极晚熟李子为重点,新建 “稻 -鱼 -果 ”立体农业基地 2万亩。实施 30 万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亩现代林产业基地和柏木精油精深加工建设工程,依托威迈公司、隆鑫香料公司、云南寿利国公司等龙头企业,以、东岳等乡镇为核心辐射 全县,新建 2 万亩青花椒、 1 万亩核桃、 1 万亩香桂种植基地;依托广西森呼吸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柏木精油深加工基地。实施 15 万亩优质柑桔及林下生态种养基地建设工程,以金华、广兴、等乡镇为核心,建设高标准甜橙、子昂金柑、柠檬基地,并在林下套种 3 万亩中药材、花生等,种草养殖 100 万只百草鹅。实施 40万亩绿色蔬菜基地建设工程,以、等乡镇为核心,建设 35 万亩榨菜、青菜、海椒等加工型调味品蔬菜基地、 5 万亩商品设施蔬菜基地。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全县现代农业跨 越发展,重点抓好 4个特色农业园区发展。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 5 个乡镇建设核心区 5 万亩,辐射区 10 万亩,加快建设 4 万亩优质柑橘、 5 万亩有机稻及生态水产、 3 万亩蔬菜、 3万亩青花椒基地、 50 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 20个生态肉牛养殖小区、 80 个白羽肉鸡标准化养殖小区。抓好金鹤超强绿色农牧园区,以超强公司为依托,以才子中心村建设为平台,建设绿色蔬菜基地 1 万亩,发展绿色生猪 1 万头,带动农民养殖生猪500 户。抓好标准化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引进业主实施土地整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棚设施蔬菜基地 1 万亩。抓好百亿农产 品生产加工园区,稳妥推进大塘溪村、金龟寺村、万福桥村征地拆迁工作,加全县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及工作要点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强园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促进加工型龙头企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产品、科技和管理创新,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深入推进 “两个带动 ”,加快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全县重点产业领军企业,支持企业集群化发展,扶持农民专合组织强化功能,推广 “大园区、小业主 ”、 “大产业、小单元 ”等新机制、新模式,力争新引进培育龙头企业 10 家以上,规范发展农民专合组织 50 家以上。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积极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积极争创名品名牌,深化农业与文化有机融合,改进农产品包装设计,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继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努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群英水库、东明分干渠、灾毁水利设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强沈水河、桃花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加 大四大灌区沟渠疏浚整治力度,继续强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大力发展农村 “五小 ”水利工程设施,切实提高农田排灌能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重点加强通村通社断头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