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一、 2019 年 “三农 ”工作回顾 2019 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 “北承南接 ”的战略部署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面完成 “6+1”工作任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5278元,同比增长 13%,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增长速度,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逆势上扬、齐步推进的良好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进程不断加快。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6 万亩,粮食总产 5.4 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 1.25 亿袋,其中香菇8230万袋,灰树花 1660 万袋,黑木耳 1460 万袋;标准化率达 75%,实现产值 3.5亿元。建成全省首个香菇菌棒专业工厂化生产基地,食用菌品种结构和布局调整更趋合理。获得了中国食用菌协会 “全国食用菌产业特殊贡献奖 ”和 “小蘑菇新农村建设 ”十强县称号, “香菇 ”跻身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前八强,品牌价值达 43.1 亿元,名列全国食用菌类品牌首位,黄田获得 “中国灰树花之乡 ”称号, “香菇砍花技艺 ”列入省 “非遗 ”项目。以省级毛竹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广竹腔施肥 1万亩,培育高产高效毛竹示范林,新建竹林道路 265 公里,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累计建成竹林道路 1300公里,位于全省首位。成功举办中国(国际)竹炭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扩大竹产业的影响力。制定扶持政策,建立蔬菜生产专项资金,深入实施蔬菜产业提升工程;高山蔬菜播种面积3.3 万亩,总产 4.5 万吨,产值 1 亿元,成为我县继食用菌、毛竹产业之后跻身亿元的农业主导产业。水干果、茶叶、烤烟、畜牧业、稻田养殖业得到有序发展。全县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 8869 万元,加工队伍发展到 2.9 万人 、培养经纪人 225名,发展机械加工点 7个,加工种类不断增多,加工区域不断扩大,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加工考核一等奖。 (二)基础建设力度加大,农村环境不断改善。大力组织实施 “十村示范、百村整治 ”工程、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扎实推进康庄公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新一轮广播电视和通信“村村通 ”工程,农村环境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完成 40个村的村庄环境整治和 7 个污水处理项目,建成 1个农村新社区(屏都镇坪洋村)和 1个市级新农村示范村(屏都镇官山头村)。全县农村垃圾集 中收集率 75%,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56%,建成 1200户农村户用沼气、 8 个养殖小区沼气池、 4 个沼气示范村,全县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 41%。实施旧村改造 21 个,复垦宅基地 275.5 亩,完成危旧房改造 4690 户,其中批建新房户 2349户,组织危旧房修缮2341 户,拆除危旧房面积 30.9 万平方米。 102 个保留村完成村庄建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设规划, 97 个村制定土地调剂办法,全面兴起农民建房和修缮的高潮。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通过三年建设,共投资 1亿元,新建成 285个村的饮水工程,解决了 14.53 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用水问题,超额完成省下达 10.26 万人口的责任状目标。完成河道整治 35.3 公里。建成 5 个达标乡镇综合文化站,完成 207 个行政村有线广播 “村村响 ”,创建 40 个小康体育村,建成 3 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全县有农民信箱用户 17804 人, 103个行政村建立了网站,创建村级社区服务中心 41个。农资经营网络不断完善,累计建成 17 家放心农资连锁经营店,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布局合理、运转有效的连锁销售网络。 (三)服务三农力度加大,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民创业创新活力,为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是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深化集 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权抵押贷款模式,率先推行 “林权 IC”卡制度,林权信息化和林权抵押信用证贷款成为全国样板,林权制度改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三年全市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考核名列第一。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 1.02 亿元,盘活森林资产 15 万亩,为农民创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稳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农民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的 “三联评 ”工作。全县新评信用户 13024 户,取得金融机构授信的农户有 12132 户,授信总金额 2.57 亿元。二是深化结对帮扶工作。健全省、市、县结对帮扶机制,以 222 个低收 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深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积极搭建农民发展平台。结对帮扶单位共落实帮扶资金 585 万元,资助物资 55万元,实施帮扶项目 223 个,带动低收入农户 3.7 万余人。三是推进农民异地转移。 2019 年实现下山搬迁 1092户 4023人,其中高山远山区 854户 3107 人,地质灾害点 238户 916 人;完成整村搬迁 2个行政村 11个自然村, 459户 1716 人。四是强化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启动农村 “两创 ”人才培训,全县完成培训 7561 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 1444 个,组织农民 转移就业 4852 人。五是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建设,推进耕地、林地经营权流转。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获得市级以上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 45家、示范性合作社 7 家,辐射带动农户 5.7 万户。 (四)社会保障力度加大,民生水平不断提高。高度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始终将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点之一,继续实施低保扩面提标工程、农村合作医疗和政策性住房保险,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全县有 4090户 7849人列入最低生活保障,每月补差不低于 100元,基本实现 “应保尽保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 140元,参合率达 95%,农民健康体检率达 67%。农村住房政策性保险参保率 99.3%,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 108%。全县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 3706 人, 2019 年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新参保 798人,实现了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的 “先保后征 ”。 (五)生态建设力度加大,生态品牌不断巩固。完成绿化造林面积11437亩,开展省级公益林示范县创建活动。省级公益林扩面面积 63.4万亩,增划后全县重点公益林面积为 127.3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 50.6%。在百 山祖乡、五大堡乡、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建立公益林管理站,提高基层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和管理能力。实施阔叶林发展工程 4988 亩,提高重点公益林林分质量。创建绿化示范村 27 个,其中省级 1 个、市级 8个、县级 18个。 同志们,回顾 2019 年, “三农 ”工作成绩斐然,这是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一是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进入市场的深度和组织化程度不高,规避风险的能力不强;三是农村贫困面大,全面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仍很艰巨;四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农民增收难度还很大。因此,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懈怠,务必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推动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二、 2019 年主要工作 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今年是实施 “十一五 ”规划的最后一年,谋划 “十二五 ”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关系全局,意义重大。去年年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围绕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政策 措施,为我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深入研究各项政策,进一步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2019 年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及省委 “两创 ”总战略、市委 “三市并举 ”战略、县委 “北承南接 ”发展战略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以深入实施农村 “135”工程和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为抓手,以深入推进农村 “创三新 ”、 “破三难 ”为核心 ,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激发农民创业活力有机结合,与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高效配置、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有机结合,加快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农村向现代社区转型、传统农民向现代居民转型,不断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 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主要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增长 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0%,增幅继续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低收入农户中 20%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 2500 元, 35%以上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 4000 元;完成农民异地转移 2800 人;农民转移就业 4500人,帮助解决农民就业岗位 1400 个,其中异地转移 农民占 6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提高 3 个百分点;落实农村 “135”工程,培育中心村 8个,转化后进村 35 个,创建生态文明村 50 个;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 4600 户,其中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 1870户,继续实施旧村改造 21 个行政村,新启动旧村改造村 20 个;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 1.8 亿元(其中林农小额循环贷款余额达到 3600 万元),林权抵押贷款授信额度 7.6 亿元;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产业培育,着力提高农业效益。围绕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要 求,科学规划三大园区,着重培育三大产业,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 1)推进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谋划好三大农业区块。一是东部生态经济农业园。利用我县在全省乃至华东稀缺的 6万亩高海拔耕地资源和 100 多万亩山地资源,发展绿色、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天然、生态、高品质的以松花菜、茭白为主的反季节蔬菜,积极培育毛竹、锥栗、吊瓜、小尖椒、田鱼、田螺、娃娃鱼等特色农产品。二是城郊高效设施农业园。针对人口集聚及解决下山搬迁农民生存发展问题,以高效化、设施化生产为特色,引导农民发展近郊菜篮农业,工厂化和设施化农业。三 是西部特色现代农业园。针对西部乡镇立地条件优越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毛竹、灰树花、精品水干果等产业,以现代化生产、特色化品种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产品。并以吸引台资为重点,构建以牛樟芝、茶叶为主的对台农业合作示范园区。 ( 2)加快三大传统产业提升。全力围绕发展食用菌、毛竹、高山蔬菜的优势,使这三大支柱产业不断焕发活力。 1、加快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我县虽然是食用菌大县,但是食用菌的深层次开发还有待提高,高附加值产品还有待开发,为应对食用菌产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做好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县里提出 食用菌转型升级的 “123”行动计划, “1”就是食用菌转型 10 大创新, “23”指的是 23 项具体任务。今年主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方面,农业部门要科学规划,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好良种场、大坑、巾子、石坝、中济等片区推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经贸、工业园区等部门要加强规划,科学选址,力争食用菌加工专业园区开工建设;供销、国资、建设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9 页 积极争取,力争香菇市场建设项目早日上马;经贸、食用菌管理局等部门要加大 “中国食用菌产业基地 ”的申报力度,制订 “香菇 ”品牌使用办法,整合网络资源,打 造 “中国食用菌网 ”,推进公共品牌建设。二是在提升产业技术支撑方面,科技、食用菌管理局等部门要加大力度,切实抓好 “省食用菌研究院 ”和 “省食用菌科技创新平台 ”的申报和筹建工作,积极筹建技术学院食用菌学院,加强新品种的选育,新技术的研发和新产品的开发,推进产业集约发展。三是在挖掘核心文化价值方面,建设、国土、文化、旅游等部门要加快进度,今年重点抓好香菇文化主题公园建设和香菇博物馆的迁建工作,制订香菇文化保护与发展规划。举全县之力办好第八届中国香菇文化节暨食用菌美食节。 2、加快毛竹产业提质扩面。围绕打造 “北有安 吉、南有 ”的目标,着力推进毛竹产业转型升级。县委、县政府提出了 “八大创新 ”,共 23项具体任务;对毛竹一产出台了竹林培育三级科技示范网络构建与扶持办法,在西部乡镇重点推行高效经营模式,推广液态生物施肥、竹腔施肥等先进技术,加大笋用林、竹筷、竹模板等专用竹材的定向竹林培育力度,实行集约化经营;在东部乡镇重点营造增加毛竹林面积,加强低产低效林改造,提高单产效益。构建毛竹三级示范基地。通过构建示范区、示范片、示范点,推进竹林现代化生产。构建毛竹三级示范体系。通过构建示范乡(镇)、示范村、示范户,提高竹林副县长在农业农村暨香菇文化节讲话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0 页 经营水平 ,提高农民人均收入。构建毛竹三级培训体系。外聘竹类权威专家培训县级技术骨干,县级技术骨干培训农民讲师团成员,农民讲师团成员对竹农进行培训;通过三级培训全面提高我县毛竹专业技术人员的总体素质和竹农的经营管理水平。 3、加快高山蔬菜产业做大做强。要充分依托生态环境第一县的生态优势和东部乡镇高海拔耕地多的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生产源头洁净化、生产与加工标准化、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化、产品经营品牌化的要求,加大高山蔬菜准出管理和农产品溯源管理,打造原生态农产品品牌,全面提升我县高山蔬菜产业效益 和市场竞争力,发展高山蔬菜 3.5 万亩,总产值突破 1.2 亿元。具体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大经营规模。以规模经营为导向,土地流转向大户、龙头企业集中,鼓励东部乡镇扩大种植整体规模,并积极发展种植大户,提高单户种植规模和效益。二是扶持重点环节。科学安排专项经费,对冷库等基础设施投入、营销队伍建设、品牌宣传等重点环节进行扶持。三是强化技术支撑。以松花菜、高山茭白为主,确定 34 个主导品种,合理轮作,减少土地退化,利用林学院、省农科院合作平台,强化技术支撑。 在推进三大农业园区建设、提升三大主导产业,推进农业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同时也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推进市场营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