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群发展分析报告 2019年 02月 28日 正文目录 一、 大湾区规划重磅出台,广、深引领产业升级 . 5 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改革开放先锋 . 5 广、深引领产业升级,区域协同性逐步提升 . 6 二、 完善珠三角创新体系,增强制造业 核心竞争力 . 7 专业化分工趋势驱动,珠三角积成制造中心 . 7 制造向智能化转型,奠定工业互联网基础 . 9 三、 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视频采集是前端入口 . 10 国内安防建设如火如荼,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11 AI核 心技术,引领安防智能化变革 . 13 场景应用延伸,从 1到 N带来市场空间倍增 . 15 从设备供应商过度至运营服务商,未来可期 . 15 四、 投资建议 16 五、 风险提示 17 图表目录 图表 1 广东省 GDP稳步增长 . 5 图表 2 广东省 GDP第三产业占比显著提升 . 5 图表 3 粤港澳大湾区 GDP占全国比重 . 5 图表 4 2016-2018年广深佛三地工业增加值 . 5 图表 5 广东省重要城市 GDP第二产业占比 . 6 图表 6 广东省重要城市 GDP第三 产业占比 . 6 图表 7 广州第三产业批发零售、金融、地产等占比上行 . 6 图表 8 广东省重要城市 GDP第三产业占比 . 6 图表 9 广东省各城市电子行业上市企业数量 . 7 图表 10 广东省重要城市电子上市企业营收 . 7 图表 11 广东省重要城市电子上市企业归母净利 . 7 图表 12 2014-2021年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总收入 . 8 图表 13 2017年电子设备智能制造收入分布 . 8 图表 14 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收入(亿美元) . 8 图表 15 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 . 9 图表 16 电子设备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 的 基础环节 . 10 图表 17 中国安防行业发展进程 . 11 图表 18 2012-2020年全球安防行业规模及增速 . 11 图表 19 2012-2020年国内安防行业规模及增速 . 11 图表 20 国内安防 产业业务构成( 2010) . 12 图表 21 国内安防产业业务构成( 2017) . 12 图表 22 视频监控产业链 . 12 图表 23 后端应用的深化正成为产业趋势 . 13 图表 24 智能化升级提升安防效率 . 14 图表 25 海 康 AI系列产品 . 14 图表 26 各地城市的智慧项目建设 . 15 图表 27 国内安防运营服务比重有望提升 . 16 图表 28 公司推荐列表 . 17 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智慧城市群,广、深引领产业升级: 2月 18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论在经济体制上还是在资源禀赋上,粤港澳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香港、中国 澳门拥有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其市场经济体制与相关制度运行体系相对更加成熟,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拥有规模可观的著名大学与金融管理人才;而珠三角则拥有广大的腹地、创新产业集群与较大的增长潜力。从产业结构上, 2018年广州第二产业 GDP占比约为 27%,深圳第二产业 GDP占比为 41%,东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约为50%,深圳和广州在大湾区的几个内地城市产业升级中领跑。 完善珠三角创新体系,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深圳共有 57家电子行业上市公司,占到 A股电子上市企业的四分之一,由于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崛起和全 球电子产业价值链分工的日益细化,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制造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亚洲市场 2017年收入达 3,617亿美元,占全球电子设备智能制造行业总收入的 81.8%。珠三角凭借区位地理优势,成为国内生产制造核心。在“先进制造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将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大湾区纲要指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优化发展,支持东莞等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佛山深入开展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珠三角电子制造企业有望逐步受益产业创新升 级。 打造世界级智慧城市群,视频采集是前端入口: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走向高潮。安防行业作为智慧城市的安全之门,同时也担负着智慧城市中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社区等多个系统视频图像识别的“智慧之眼”。随着智慧城市项目不断落地以及智能化要求提高,安防企业凭借多年平安城市项目及技术经验,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行业大趋势。根据中安协发布中国安防行业“十三五”( 2016-2020年)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安防行业将向规模化、自动化、智能 化转型升级,且到 2020年,安防企业总收入将达到 8000亿元左右,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实现行业增加值 2500亿元。 投资策略:智能制造领域:在大湾区产业升级背景下,电子设备制造行业将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工业互联网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依托富士康在制造服务业的强大经验积累,工业富联有望成为“先进制造 +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的典范企业。智慧城市领域:伴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走向高潮。芯片端:随着中国安防市场的迅速发展 ,在国产化趋势下,安防芯片市场迎来良机,建议关注国内芯片厂商国科微和富瀚微。设备端:在价格竞争激烈,高、中、低产品的界限日渐模糊,凭借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龙头厂商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安防龙头大力开拓 AI技术的产品模式和应用市场,与现有解决方案相整合为企业铸就宽广的护城河,建议关注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 风险提示: 1)技术更新换代风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的业务模式和应用需求可能会随之演变。如果产业链公司不能密切追踪前沿技术的更新和变化,不能快速实现业务的创新发展 ,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将会加大;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国内安防芯片发展速度快,但国外企业在安防芯片领域起步较早,在规模和技术上有较大优势。安防行业中游进入壁垒不高,竞争者如采用低价策略,行业附加值可能走低; 3)全球市场开拓风险:相关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果业务开展所在国出现贸易保护、债务问题、政治冲突等情况,可能对公司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汇率波动的风险:产业链中的大部分公司的采购及销售涉及外币计算,汇率波动会对其财务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注:未评级公司数据采用 wind一致预期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股票价格 EPS P/E 评级 2019/ 02/27 2017A 2018E 2019E2020E 2017A2018E 2019E 2020E 工业富联 601138.SH 14.93 0.81 0.84 0.981.15 18.4317.77 15.23 12.98 推荐 海康威视 002415.SZ 34.10 1.02 1.25 1.521.85 33.4327.28 22.43 18.43 推荐 大华股份 002236.SZ 15.99 0.82 0.84 1.021.25 19.5019.04 15.68 12.79 未评级 富瀚微 300613.SZ 111.96 2.34 1.20 2.072.74 47.8593.30 54.09 40.86 未评级 一、大湾区规划重磅出台,广、深引领产业升级 月 18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不断深化粤港澳互利合作,进一步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合作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为港澳发展注入新动能,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 支撑,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改革开放先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省由于毗邻港澳,且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对外开放前十年的进程中独占鳌头。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 9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与原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合成的“大珠三角”在覆盖范围上基本一致。 作为最早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中国香港可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发挥其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同时扮演粤港澳大湾 区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超级联络人”角色。中国香港可以利用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准与制度体系来帮助海外产业更好的投资内地,同时可以帮助内地企业更加顺利地走出去。图 表 1 广东省 GDP稳步增长 图 表 2 广东省 GDP第三产业占比显著提升 120,000 100,000 80,000 60,000 40,000 20,000 0 广东省 GDP(亿人民币) YoY( %) 25% 20% 15% 10% 5% 0% 60% 55% 50% 45% 40% 35% 30% 广东省 第二产业占比( %) 图 表 3 粤港澳大湾区 GDP占全国比重 图 表 4 2016-2018年广深佛三地工业增加值 14% 12% 10% 8% 6% 4% 2% 0% 粤港澳大湾区 GDP占全国(含港澳)比重珠三角占 GDP占全国比重 广东 GDP占全国比重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16年工业增加值(亿元) 2017年工业增加值(亿元) 2018年工业增加值(亿元) 广州 深圳 佛山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在经济总量、消费总额、工业增加值等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占全国比重均为 11-12%之间,其中工业增加值占比低于 11.5%,消费与 GDP占比均为 12%;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分量较重的同时,其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也与全国水平相当。出口方面,粤港澳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超过 40%;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绝佳的地理位置与世界级港口群,另一方面受到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转口贸易影响较大:部分产品从内地运到港 澳时,已计入出口额,从中国香港再转出至第三方,再次计入出口额。另外,珠三角出口额占全国比重高于 26%,远超其 GDP权重,仍然能够显示出世界级港口群的存在与地理优势给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出口优势。 广、深引领产业升级,区域协同性逐步提升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除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外,广州、深圳作为大湾区的两个核心城市,从经济规模看,广深两地相当,但深圳在人均产值上稍高于广州。从产业结构上, 2018年广州第二产业 GDP占比约为 27%,深圳第二产业 GDP占比为 41%,东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约为 50%, 深圳和广州在大湾区的几个内地城市产业升级中领跑。比较而言,广州优势在于经济、消费规模与科研院所上,深圳在人均产值、出口、财政、科技研发等领域均有明显优势。图 表 5 广东省重要城市 GDP第二产业占比 图 表 6 广东省重要城市GDP第三产业占比 图 表 7 广州第三产业批发零售 、 金融 、 地产等占比上行 图 表 8 广东省重要城市GDP第三产业占比 16% 14% 12% 10% 8% 6% 4% 2% 0% 14% 12% 10% 8% 6% 4% 2% 0% 2005年服务业分项 GDP占比( %) 2017年服务业分项 GDP占比( %) 广州 惠州 深圳 珠海 东莞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广州 惠州 深圳 珠海 东莞 80% 70% 60% 50% 40% 30% 20% 2005年服务业分项 GDP占比 2017年服务业分项 GDP占比 教育科学研究信息技术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租 赁商服交 通运输信 息技术教育公共管理卫生科研技术 住宿餐饮 文体娱乐 居民服务 水利环境金融业批发零售房地产交通运输 租赁商服公共管理住宿餐饮卫生居民服务水利文化娱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