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 2018.12) 目录 引言 .A 一、 基础与优势 . 1 (一 ) 经济基础与产业链互补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基础 . 1 1.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呈平稳高速增长 . 1 2.大湾区产业优势互补,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增加 . 3 (二 ) 高端创新资源汇聚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环境 . 5 1.丰富的国际化高校资源 . 5 2.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与科研机构 . 5 3.以广深港澳科技走廊为核心形成产学研合作区 . 7 (三 ) 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人才提供安居的保障 . 7 1.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 7 2.医疗机构 ?量多质优 ? . 9 3.开放包容的文化资源 . 10 (四 ) 具有全国领先优势的政策为人才提供集聚的动力 .10 1.大湾区出台具有竞争力的招才引智政策 . 10 2.自贸区提供人才制度先试先行的 ?试验田 ? . 12 二、 发展与挑战 . 16 (一 ) 湾区高端人才不够、原创性不足、转化率低 .16 1.国际一流人才的数量有限 . 16 2.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 17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17 (二 ) 粤港澳三地合作不够紧密,抑制人才流动的积极性 .18 1.税制冲突明显 . 18 2.出入境欠便利 . 19 3.公共服务衔接尚未建立 . 21 4.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不紧密 . 21 (三 ) 新一、二线城市 ?抢人大战 ?,给湾区人才集聚带来挑战 .22 1.先进省市加大引才力度 . 22 2.各地自由贸易港规划陆续推出 . 23 三、 国际著名湾区对比借鉴 . 26 (一 ) 四大著名湾区对比 .26 1.大湾区港口集群优势领先,国际化综合枢纽地位明显 . 26 2.大湾区 人才聚集力相对较弱,创新平台载体数量较少 . 27 3.大湾区人才国际化程度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 . 30 4.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和产出不高,产业结构亟待升级 . 33 (二 ) 三大湾区人才发展经验借鉴 .36 1.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人才活力 . 36 2.面向全球实施开放性的人才政策 . 37 3.加强校企联合培育急需紧缺人才 . 39 4.营造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41 四、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一体化建议 . 43 (一 ) 人才机制创新路 径 棗 创新大湾区人才发展体制机 制 ,打造湾区人才 发展优质软环境 .43 1.建立大湾区人才一体化运行机制,完善区域人才发展顶层设计 . 43 2.建设人才保税区,打造大湾区国际人才自由港 . 43 3.构建高端智库集群,为区域发展提供软实力保障 . 44 (二 ) 人才载体升级路 径 棗 创新人才发展 平台建设,增强大湾区纳才用才 能力 45 1.试点建立人才飞地,实现大湾区各地优势互补 . 45 2.建设 ?全球人才大会 ?永久会址,打造大湾区全球人才大会品牌 . 46 3.设立海外华侨华人交流中心,试点对海外华人实行免签 . 47 4.借鉴香港人才社会化、市场化的行业协会认证模式 . 48 (三 ) 人才引进开放路 径 棗 拓宽全球人才招揽渠道,提升大湾区国际化人 才竞争力 49 1.借鉴海南省免签新政,放宽海外人才入境大湾区限制 . 49 2.实施工作假期签证,拓宽引才渠道 . 49 3.实施全球英才招聘工程计划,推动落实引才系统化精准化 . 50 (四 ) 人才培育合作路 径 棗 优化三地人才培育资源配 置 ,促进大湾区人才 共享共融共建 .52 1.实施粤港澳三地人才流动计划,增强三地人才资源的交流合作 . 52 2.放松外国留学生在大湾 区实习就业限制,激活湾区青年人才双创力量 .53 3.放宽内地学生在港澳实习就业的限制,实现大湾区青年人才联合培养 .54 4.粤港澳三方合作,共同建设湾区大学 . 55 (五 ) 人才互联互通路径 棗 破除限制人才流动机制障 碍 ,助力三地人才高 水平融通 56 1.借鉴香港的税收政策,降低在湾区工作的港澳及外籍人才的税负水平 .56 2.取消粤港澳人才三地来往的通行证,实现三地人才来往 ?无证化 ? . 57 3.探索大湾区外籍人才入籍归化政策,试点外国人才身份转换制度 . 58 4.推广大湾区地区人才执业资格互认制度,盘活三地专业人才资源 . 59 (六 ) 人才服务对接路 径 棗 多方面提高三地人才服务质 量 ,增强服务保障 供给能力 60 1.推动粤港澳三地 ?社保 +医疗 +教育 ?互认互通,畅通人才服务衔接渠道 .60 2.打造大湾区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湾区内资金互联互通便利化 . 61 3.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直接在境外申请在华永久居留的渠道和便利 . 62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广州篇 . 63 一、广州人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65 二、对策与建议 .73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广州南沙篇 . 80 一、南沙区人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80 二、南沙区人才发展对策建议 .83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深圳篇 . 92 一、深圳人才发展的机遇 .92 二、深圳与其他城市的对比 . 103 三、提升深圳人才竞争力,优 化人才发展环境的建议 . 118 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报告 -香港篇 . 126 一、香港人才发展的基础和优势 . 127 二、香港人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132 三、集聚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 139 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全球国家间的竞争日益转变为 “ 人才战争 ” 。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 2017年国际移民报告, 2017年全球移民人 口达到 2.58亿,其中有 74%为 20-64岁的劳动人口。 1各主 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如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 新加坡等,相继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建立起吸引国际人才的 制度体系和环境,抢占 “ 人才大战 ” 的先机。改革开放后中 国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已经接近 1000万 2。与此同时,新生代 劳动人口减少,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引进优质人才迫在眉睫。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决策,对于支撑 “ 一带一 路 ” 建设,推动港澳参与国家发展战略,保持国家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纽约湾区是 “ 金融湾区 ” ,旧金山湾区是 “ 科技湾区 ” ,东京湾区是 “ 产业湾区 ” ,那么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就是 “ 人才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 人才、教育是带动科技、工程、推动创新的重要动力。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人才战争中积极发力,特别是广州和深圳, “ 人才新政 ” 不断升级。珠海、佛山、中山等地也出台更加 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凸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构建具 有国际竞争 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抓住国际人才 “ 抄底 ” 机遇,加大国际人才引进力度,实现弯道超车尤为关键。 一、 基础与优势 (一 )经济基础与产业链互补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基础 1.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经济呈平稳高速增长 根据目前最新的 GDP数据来看 ,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 “ 9+2”城市 GDP总额首次突破 10万亿人民币 ,其中,香港 实现GDP23049.14亿元,增速 3.7%,经济体量位居粤港 澳大湾区第 1名;深圳实现 GDP22438.39亿元,增速 8.8%, 暂居大粤港澳大湾区第 2名;广州实现 GDP21500亿元, 增速 7%, 粤港澳大湾区第 3名;澳门实现 GDP3102亿元, 增速 10.9%,粤港澳大湾区第 8位。 2017年珠三角九市经 济总量占广东省的 75%,粤港澳大湾区 11市经济总量占全 国 12%。依托世界级海港群和空港群,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机场旅客量、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在全球湾区 中独占鳌头。 2 图 1-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2017GDP表现 3 粤港澳大湾区总体经济增速平均在 7%以上, 2016年经济增速 ( 较 2015年增长 7.9%) 分别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 旧金山湾区的 2.26倍、 2.19倍和 2.93倍 4。按照粤港澳大 湾区年均增长 7%,纽约湾区年均增长 3%,旧金山湾区年均 增长 5%,东京湾区年均增长 2%计算,由预测模型计算结 果,粤港澳大湾区将在 2022年超过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 在世界四大湾区中 GDP总量第一。 3数据来源: 2017年广东省统计年鉴 4数据来源: 2017年珠三角竞争力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