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XX清洁能源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 副本.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行) 项目名称 :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清洁能源改造 工程 建设单位 (盖章 ):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11 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2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清洁能源改造 工程 建设单位 北京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李大维 联系人 王红霞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西大望路 1 号 联系电话 010-67126916 传真 - 邮政编码 100022 建设地点 北京市丰台区中核路 11 号 立项审批部门 丰台 区发改委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D4430 热力生产和供应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84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19444.16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16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8.2 评价经费 (万元) 4 预计投产日期 2014 年 11 月 1.1 工程内容及规模 1.1.1 项目由来 北京科丰热力供应中心位于丰台科技园,西四环科丰桥外侧,建设于 1996 年, 设有6 台 35t/h 燃煤蒸汽锅炉。主要为丰台科技园产业基地一期入园企业及周边企业办公楼和居民建筑提供冬季供热、夏季制冷、生活热水以及生产用蒸汽。 现状供热面积约 1281752 m,预计到 2016 年总供热面积将达到 4300000m。 由于锅炉房 规模 已不能满足城区发展的要求 ,并且 管网年久失修,跑冒滴漏严重,导致锅炉房运行成本大大增加。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压减燃煤促进空气质量改善的工作方案 ( 京政发 201216 号 )及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关于集中开展城六区 20 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的通知( 京环发 2010233 号)的要求 ,北京将加快城六区燃煤锅炉房清洁改造,争取 “十二五 ”期间基本实现城六区无燃煤。 北京热力集 3 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建设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清洁能源改造工程,对 北 京科 丰热力供应中心实施煤改气, 改扩建后 可 有效解决热源自身存在的问题, 同时满足燃煤锅炉房清洁能源改造的统一要求。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清洁能源改造工程 新增 3 台 29MW 及 3 台 58MW 燃气热水锅炉,新增水处理及热网循环系统,新增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新增配电系统,新增全厂消防系统 ,新增员工食堂 。 热力供应中心 新增燃气 调压区 及压差发电系 统 、 厂区外 燃气及热水管线 的建设 不在 本次 评价 范围内 。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的有关规定,本 工程 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并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了“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清洁能源改造 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1.1.2 工程 概况 1.1.2.1 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清洁能源改造 工程 。 (2)建设性质:改扩建。 (3)建设 地点: 北京市丰台区中核路 11 号 。 改扩建工程 在原锅炉房内进行建设, 无新增用地。 中心地理坐标 北纬 39.8322, 东经 116.2791。 (4)四至及 周边环境概 况 : 西临京山铁路,北侧紧邻丰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科技园区执法分队,东至外环西路,南侧邻紧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管委会。 本工程周边主要分布居民楼、办公楼等建筑。周边主要建筑及与本工程的关系见表1.1-1,周边关系图见附图 2。 表 1.1-1 工程周边关系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方位 与 厂界距离 (m) 与锅炉房 距离 (m) 1 丰台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 科技园区 执法分队 N 紧邻 95 2 马场保温段小区 N 55 160 3 中关村科技园区 丰台园管委会 S 紧邻 10 4 健都药业公司 E 20 45 4 5 中铁快运北京营业部 E 20 40 6 京山铁路 W 70 100 (5)工程投资:总投资 19444.16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60 万元,占总投资的 0.82%。 (6)工程占地 : 现状占地 28400 m2,改扩建后 保留原有锅炉房, 建筑面积 1704 m2,原有煤库及 厨房 等建筑作为剩余用地 。 本项目不涉及新征占地、新增建设用地和改变原有土地性质问题。 1.1.2.2 工程规模及内容 (1)建设规模: 现有工程: 6 台 35t/h 的 燃煤 蒸汽 锅炉 ( 型号 SHL35-1.57-AII),以及制水、输煤、除尘、电气、仪表等锅炉辅助设备 。 改造工程: 3 台 29MW 及 3 台 58MW 燃气热水锅炉 及配套设施 。 (2)项目建设内容: 拆除原锅炉房内 6 台锅炉、鼓风机、 烟囱、脱硫除尘设施、 上煤及除渣系统设备,拆除原辅助楼一层水处理及水泵 间 所有设备,拆除原辅助楼内除氧系统所有设备,拆除原引风机间所有引风机设备,拆除原配电间所有设备,拆除原蒸汽管线 ,拆除原有 员工食堂 厨房内设备 ; 新增 3 台 29MW 及 3 台 58MW 燃气热水锅炉,新增水处理及热网循环系统,新增烟气余热利用系统,新增配电系统,新增全厂消防系统 ,新增员工食堂 。 新建建筑物见表 1.1-2。 表 1.1-2 本项目新建建筑物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层数 1 综合泵房 116.8 m2 116.8 m2 1 2 门卫 52 m2 52 m2 1 3 消防水池 149 m2 1.1.2.3 主要工程设备变更情况说明 工程保留现有锅炉房,在 其 内 部 进行改造, 将原有 6 台 35t/h 燃煤 蒸汽 锅炉更换 为 3台 29MW 和 3 台 58MW 燃 气 热水 锅炉。 其余设备 在原有设备基础上尽量利旧,对不可利旧设备进行拆除,并根据工艺新增燃气供应系统等设备。 本项目建成后仅用于冬季供暖。 锅炉房内现有主要设备处置情况见表 1.1-3, 工程 改建后主要设备及规格见表 1.1-4。 5 表 1.1-3 锅炉房内现有主要设备处置情况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处置方式 说明 1 热水锅炉 台 6 拆除 拆除燃煤锅炉及 配套设备, 新建燃气热水锅炉 2 烟风系统(烟囱、风道及鼓风机) 套 6 拆除 拆除现有 烟风系统 3 热网循环系统 台 1 改造 4 热网补水系统 台 1 改造 6 厂区热网系统 套 1 改造 表 1.1-4 工程改建后主要设备及规格一览表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1 燃气热水锅炉 ( 自带燃烧器、鼓风机及锅炉自循环水泵 ) SZS29-1.6/130/90-Q Q=29MW P=1.6MPa t1=130 t2=90 台 3 SZS58-1.6/130/90-Q Q=58MW P=1.6MPa t1=130 t2=90 台 3 2 热网循环泵 Q=460m3/h, H=0.70MPa, N=132kW 台 4 Q=1370m3/h, H=0.7MPa, N=450kW 台 4 3 热网除污器 Q=20m3/h 台 2 4 热网补给水泵 Q=20m3/h 台 3 5 除氧水泵 台 3 6 自动钠离子交换器 Q=40t/h 套 1 7 除氧器 Q=40t/h 套 1 8 除氧软化水箱 V=40m3/h 4000X5600X2000(H) 套 1 9 电动葫芦(水处理) CD2-6D W=2t 起升高度 6m 台 1 10 烟囱 高 30m,内径 1.4m( 29MW)、 1.6m( 58MW) 套 6 11 烟气余热利用 套 1 12 场内换热机组 套 1 13 固定式螺杆压缩机 台 2 14 微热吸干机 FE0060 台 1 15 过滤器 台 2 1.1.2.4 总图及主厂房布置 (1)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所有锅炉及其配套设备利用原有建筑物进行建设,综合水泵房布置在厂区中部,方便厂区的消防及供水。 保留原厂区主厂房、辅助楼及其他建、构筑,拆除与燃气锅炉房烟囱发生矛盾的除尘器设备。 拆除现有厨房内设备,于锅炉房一层新建食堂 。 工程 总平面布置见附图 3。 (2)主厂房布置: 锅炉房 0.00m 层(平面布置 见附图 4)布置有库房、水泵房、配电室、热交换间 、厨房 及风机房等, 6.00m 层(平面布置见附图 5)南侧 自西向东布置 3台 58MW 及 3 台 29MW 燃气锅炉 , 北侧为 鼓风 机房屋面 。 6 1.1.2.5 燃气供应系统 本项目 从南四环路现状 DN500 次高压 A 管线上接线,引出 DN500 次高压 A 管线沿中核路向西进入到厂区内,并在厂区内新建次高压 A 调压箱一座,引出 DN500 中压 A管线供锅炉房用气。新建 DN500 次高压 A 管线 1 公里,次高压 A 调压箱设计规模为 2万 Nm/h。最终供气方案以燃气集团的规划方案为准。 燃气管线不在评价范围内。 天然气组分及物理特性 见表 1.1-5 。 采暖季满负荷时,天然气消耗量为58753098Nm3/a。 表 1.1-5 天然气组分 名称 数值 单位 高位发热量 37.5886 MJ/Nm3 低位发热量 33.9300 MJ/Nm3 硫化氢 2.7728 ppm 组分 组份 分子式 含量 (Mol%) 甲烷 (C1) CH4 94.9514 乙烷 (C2) C2H6 2,5857 丙烷 (C3) C3H8 0.4257 异丁烷 (iC4) i-C4H10 0.0743 丁烷类 (nC4) n-C4H10 0.0757 二氧化碳 (CO2) CO2 1.2457 氮 (N2) N2 0.6029 本项目 天然气热值 按 36.3MJ/Nm3( 8676kcal/Nm3) 计算 。 1.1.2.6 热负荷 (1)供热范围及面积: 北京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服务范围 为 丰台科技园产业基地一期入园企业 及周边企业办公楼和居民建筑 。现状燃煤蒸汽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蒸汽管网运送至单位或小区换热站及制冷站 提供冬季 供暖热源及 夏季 空调制冷蒸汽能源服务 。 本项目燃气热水锅炉 建成后 仅用于冬季供暖 ,夏季由各单位和小区分散 制冷 。 现状供热面积 128 104 m, 预计到 2016 年总供热面积将达到 430 104 m。 (2)采暖热负荷及热指标: 现状建筑综合采暖热指标为 60W/m2,规划新建住宅采暖热指标 45W/m2, 新建公建采暖热指标 70W/m2, 最大热负荷 258MW。 工程 现有采暖负荷详见表 1.1-6。 7 表 1.1-6 本工程现状采暖负荷一览表 名称 供热面积 m2 名称 供热面积 m2 名称 供热面积 m2 热力中心 8094.31 保温段 55301 永康 药业 2104.98 北京天鸟 6470.5 大恒 7312.72 信海丰 公司 10025 金自天正 智能控制公司 19822 锦丰 路 26104.08 崇新 大厦 10912 华远 意通供热科技公司 95532.73 颐安科技 12916.57 京丰制药 丰泽居 40721.49 中仪 科技公司 5296 九州通达站 南极星 20863.72 太极人居 6720 新丰大厦 50032.7 恒富中街 1号院 63413 富丰园 134113 星火大厦 41033.34 时代 天华 98500 中铁站 15986 昌宁大厦 26412.5 宝隆 大厦 73563 蓝谷站 12598 资和信大厦 28913.12 城市经典小区 68205.28 建筑段站 29162 福祥居 390 阳光四季南 61280 建厂局 20474 中核路 5313 阳光四季北 动力源站 15063 中国银行 30474 吉利双星公寓 29717.66 科技园管委会 8186.19 海鹰 1号 22929.39 高庄子小区 15766.14 10号地 35734.41 海鹰 2号 18322 科技企业 孵化 中心 27624.63 康的药业 4136.52 船舶 系统工程部 16212.45 1.1.2.7 工程投资 工程 总 投 资 19444.16 万 元 , 环保投资约 160 万 元。环保设施主要包括燃烧机 安装 隔声罩,鼓风机间配备消声 道 , 锅炉房、水泵间等安装穿孔金属板吸声墙面及吊顶 、中空玻璃隔声窗及隔声门 ,燃气调压箱消声隔声装置,烟囱 及进风口安装 消声器以及废水冷却降温池等。 1.1.2.8 劳动定员 本 工程现有 员工 143 人, 改建后 员工 20 人 。 1.1.2.9 建设周期 根据供热 需求 ,结合拆改燃煤锅炉房改造 ,本 工程 计划 于 2014 年 5 月开始实施, 2014年 11 月 前 完成全部工程。 1.1.3 公用及配套设施 (1)供水: 厂区 内设置环状生产生活 (室外消防 )给水管网,分西、北 2 路 (DN250mm)接到市政自来水管网 。 本项目 采用原燃煤锅炉 房给排水系统,但需根据燃气锅炉房要求改造原厂区给排水管线 。 (2)供电: 本项目用电负荷等级为二级,由两路 10kV 电源供电。当一路电源故障时, 8 另一电源不应同时断电。每路 10kV 电源线路均应满足全部二级用电负荷需求。 由于燃气锅炉房烟气系统中仅有鼓风机,远小于燃煤锅炉房鼓、引风机耗电量,而燃气锅炉房不需要上煤设备、脱硫除尘设备等用电,因此,燃气锅炉房耗电量小于燃煤锅炉房,原配电室不需扩容可以满足燃气锅炉 房用电需求。 (3)排水: 供热厂厂区排水采用 雨污 分流制,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 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后排入供热厂内的污水管, 经 市政污水管 进入进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处理 。改造实施中保留原有雨水管主管道 , 雨水 经厂区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锅炉房生产排水 经 新建冷却降温池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冲厕废水及食堂含油污水分别经化粪池及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 进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处理 。 (4)通风: 排风装置采用防爆式轴流风机。锅炉间与计量间均为自然进风,机械排风,锅炉间外墙上安装有进气消声百叶和防爆型轴流风机。 1.1.5 工程 的可行性分析 1.1.5.1 与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按照 北京市 “ 十 二 五 ” 时期供热发展规划 中对 城八区供热规划 方案要求,“按照区域统筹、效率优先、清洁低碳、综合利用的原则,对城六区 63 座大型燃煤锅炉房以及分散燃煤锅炉房进行清洁能源改造”,本 工程 符合规划要求。 1.1.5.2 与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令第 21 号 公布 ),本 工程 属于 “鼓励类 ”中第 二十二 项 “城市基础设施 ”中的第 11 条 “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 ”。本 工程 属于国家鼓 励的产业,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 。 根据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07 年本)(京发改 20072039 号),本工程 属于 “鼓励类 ”中第十九项 “城市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中的第 8 条 “城镇集中供热建设和改造工程 ”。本 工程 属于北京市鼓励的产业,符合北京市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 北京市环保局关于集中开展城六区 20 蒸吨以上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的通知(京环发 2010233 号) 中锅炉房煤改气 的 要求。 1.2 与本 工程 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1.2.1 锅炉房现状 北京 科丰热力供应中心 位于 丰台区中核路 11 号 ,现 有锅炉房建于 1996 年, 占地面 9 积 28400 m2,建筑面积 12961.5m2, 现状 供暖面积 128 104m2。锅炉房 双层布置, 设 有 6台 35t/h(型号 SHL35-1.57-AII)的 燃煤 蒸汽 锅炉, 锅炉效率约 75%。 锅炉水处理方式为钠离子软化。 6 台锅炉均采用麻石 水膜脱硫除尘器 进行除尘及脱硫。 本 工程 锅炉房及周边设施 现状照片见图 1.2-1。 图 1.2-1a 锅炉间 图 1.2-1b 厨房灶头 及油烟净化器 图 1.2-1c 煤库 图 1.2-1d 烟囱 图 1.2-1e 渣池 图 1.2-1f 脱硫除尘器 图 1.2-1 锅炉间及周边设施现状照片 10 1.2.2 生产工艺 本工程储 煤场采用封闭式室内贮煤。直接外购粒度合格的燃煤,由带式输送机连续输送到炉前贮煤斗内。原煤由煤斗落到炉篦上,然后跟随炉篦一起由前向后运动,空气则由下向上穿过煤层。燃烧后的烟气经除尘脱硫装置处理后排放。燃烧后的灰渣,采用水力排渣方式在水流作用下沿集灰沟输送至灰渣沉淀池。沥水后的灰渣外运用于建材生产。 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燃烧产物自炉膛经隔墙烟气出口窗进入燃尽室及对流管束,从前向后冲刷对流管束后进入省煤 器上烟室,烟气由上而下冲刷省煤器后进入 麻石 水膜除尘器, 后经 烟囱排入大气,烟尘排放浓度低。 每台锅炉配有单独的鼓风机、引风机、 脱硫 除尘器, 6 台锅炉共用一 根 烟囱,烟囱高100m,出口面积 2.16m2。 1.2.3 煤质及燃煤量 1.2.3.1 燃煤煤质 本工程用煤外购,根据 丰台 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提供的煤质分析检验报告 (编号:丰 mw2013-061) ,本工程燃煤煤质见表 1.2-1。 表 1.2-1 煤质检验报告 序号 检验工程 单位 标准要求 实测值 单项判定 1 灰分 (Ad) % 13.00 9.17 合格 2 全硫 (St,d) % 0.50 0.33 合格 3 发热量 (Qgr,d) MJ/kg 25.00 28.97 合格 1.2.3.2 燃煤量 根据供热 中心 提供的数据, 20122013 年采暖季耗煤量 31532t,非采暖季耗煤量7996t。 1.2.4 热力供应中心现状用水量 据调查, 现有工程 锅炉房 年耗水量 6.33 104t。 生活用水量 4415t/a, 其中采暖季858t/a、 非采暖季 3557t/a(包括 绿化用水量 3067t/a、 冲厕 及厨房用水等 490 t/a)。 现状工程 总用水量 6.77 104t/a。 1.2.5 现有污染情况 1.2.5.1 大气污染 11 (1)燃煤烟气 燃煤烟气是现有工程的主要大气污染源。烟气中主要含有烟尘、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等污染物, 现有工程采用 麻石水膜脱硫除尘器进行除尘及脱硫 ,除尘效率 高于 95%。通过增加旋流装置和喷射装置,在循环水中加入碳酸钠 或熟石灰 作为脱硫剂,形成脱硫除尘一体化 , 脱硫效率可达 85%以上;氮氧化物 的控制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 根据 华测检测 出具的锅炉烟尘烟气检测报告,本工程现状采暖季大气污染物 排放浓度 及排放量见表 1.2-2。 表 1.2-2 现状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污染物 SO2 NOx 烟尘 排放浓度( mg/m3) 2.86 79.7 4.84 采暖季 锅炉排放量( t/a) 6.27 174.86 10.62 非采暖季锅炉排放量( t/a) 1.67 46.63 2.83 年 排放总量( t/a) 7.95 221.48 13.45 (2)煤场扬尘 :本工程设置煤库用于燃料用煤的储运 ,杜绝了二次扬尘的产生。 (3)厨房含油烟废气: 本项目现状用地北侧为员工食堂, 内设 2 个灶头, 日供应 3 餐,用餐人数 143 人 , 食用油 用量 约 1.566t/a。 根据北京大学北京市空气污染的成因和来源分析中油烟排放因子每使用 1000kg 食用油产生 3.815kg 油烟计算,油烟 产生量 约5.97kg/a。 厨房 安装 有 1 台 油烟去除率 60%的油烟净化器进行处理, 处理后 外排浓度 能够 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中有关 小 型餐饮行业油烟排放限值要求( 2.0mg/m3)。 本项目 食堂 天然气 用气量约 10282m3/a。根据污染物排放因子,计算出 食堂 天然气 燃烧废气 污染物排放量为: NOx 18.10kg/a、 CO 3.6kg/a、 SO2 0.029kg/a、 烟尘 0.103kg/a。 1.2.5.2 废水污染 (1)脱硫除尘器 排出的含尘废水 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 (2)水力排渣排出来的含灰渣废水经灰渣沉淀池沉淀处理后 循环使用 。 (3)软化水处理系统排水, 排入冲渣沟回用于水力冲渣 。 办公生活 主要有员工的盥洗、冲厕 废水 等生活 污水 。冲厕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 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 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现状生活污水排放量 1078t/a(其中采暖季686t/a,非采暖季 393t/a)。 锅炉房污水主要为软化系统排水、锅炉及循环排污水及外运灰渣含水。软化水过程 12 产污量约为用水量的 5%,锅炉及循环过程排污按软化后水量的 2%计,年污水产生量约为 4366.40t,这部分废水属清净下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脱硫除尘器产生灰渣在渣池中进行沉淀和水力冲渣后外运,含水量按 30%计,这一过程消耗水量约 196.01t/a。 综上,现状 年外排废水量约 5248.79t/a,包括生活污水和部分清净下水。采暖季排水中污染物主要为来自生活污水的 COD、 BOD5、 SS 和氨氮,混合后浓度分别为 82.18mg/L、45.20mg/L、 41.09mg/L 和 5.14mg/L, 可 满足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05)中表2“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 要求 ,氨氮能够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 A 等级标准。 工程现状废水产生情况统计见表 1.2-3,水平衡见图 1.2-2。 表 1.2-3 现状工程废水产生 及排放 情况一览表 废水来源 排放 量 t/d 排放量 t/a 污染物 浓度 mg/L 排放量 t/a 去向 生活 污水 采暖季 5.72 686.4 COD 400 0.43 通过市政污水管网排入小红门 污水处理厂 BOD5 220 0.24 非采暖季 1.6 393 SS 200 0.22 氨氮 25 0.027 软化排污水 20.82 4170.39 清净下水 排入污水管网 锅炉及循环排污水 7.91 外运灰渣含水 1.63 196.01 随渣一同外运 图 1.2-2 现状工程 采 暖季 工作日 水平衡图(单位: m3/d) 软化水处理 热水管网补水 沉淀池 外运灰渣含水 1.63 软化排污水 20.82 锅炉及循环排污水 7.91 423.47 395.51 387.6 生活用水 27.09 1.88 7.15 5.72 13 1.2.5.3 噪声污染 现有工程噪声主要来自于锅炉鼓风机 , 引风机 , 各种水泵 ,如循环水泵 等设备噪声 ,各种设备均安置于厂房内。 噪声源强在 75105dB(A)之间。 风机、水泵等设备噪声多采用 基础减振处理 (水泵) +加消音器 ( 进风口 ) +燃烧器( 隔声罩) +机 房封闭隔声 (隔声门窗) +吸声顶棚(水泵间、热交换站) 等措施 ,经降噪措施处理后 现状 厂界环境噪声满足 2 类 声环境功能区标准 。 1.2.5.4 固体废物 现有工程固体废物包括燃煤灰渣 、软水废弃树脂 和生活垃圾。 (1)燃煤灰渣: 根据环境统计手册中锅炉灰渣的计算公式: 锅炉炉渣产生量: 锅炉粉煤灰产生量: 式中, , 分别为炉渣和粉煤灰产生量, t/a; B 锅炉燃煤量,本工程为 31532t/a;A 燃煤的灰分,根据煤质检测报告为 9.17%; 除尘效率,取 95%; , 分别为炉渣、粉煤灰中可燃物的含量,本工程分别取 15%和 20%; , 分别为炉渣中的灰分、烟尘中的灰分各占燃煤总灰分的百分比,本工程分别取 80%和 20%。 经计算,炉渣产生量 2721.40t/a,粉煤灰产生 量 686.73t/a。 项目产生的炉渣直接进行清运;除尘器灰渣经 水力冲渣沥水后 进行外运。粉煤灰经沉淀和水力冲渣后按灰渣含水量 30%计,该类灰渣为 892.75t/a。 因此,现状工程产生燃煤灰渣总量为 3614.14t/a,产生的灰渣全部外运 至建材企业作为生产原料 。 (2)软水废弃树脂 本工程采用树脂软水工艺,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废弃树脂,经类比,产生量约 0.6t/a,由生产厂家进行回收再生产。 (3)生活垃圾 本工程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0.5kg/人 d 计,采暖季工作人员 143 人,非采暖季 40 人, 14 生 活垃圾产生 总 量约为 13.48t/a,由丰台区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 1.2.6 小结 现状工程为 6 台 35t/h 的 燃煤 蒸汽 锅炉, 供暖面积 1281752.43m2。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为 :烟尘 13.45t/a,二氧化硫 7.95t/a,氮氧化物 221.48t/a。排放浓度: 烟尘 4.48mg/m3,二氧化硫 2.86 mg/m3,氮氧化物 79.7 mg/m3。 现状污染物排放满足北京市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DB 11/139-2007)限值。 现状工程总用水量应包括锅炉房用水量( 6.33 104t/a)和生活用水 量( 4415.2t/a),年用水总量 6.77 104t。现状 年外排废水量约 5248.79t/a,包括生活污水和部分清净下水。排水水质满足 北京市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DB11/307-2005)中表 2“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 要求 ,氨氮满足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A 等级标准。 。 现状工程固体废物产生量约 3452.63t,包括燃煤灰渣为 3614.14t,废弃树脂 0.6t,生活垃圾 13.48t。 现状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 1.2-3。 表 1.2-3 现状工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统计 类别 污染物种类 排放量 (t/a) 排放浓度 备注 大气污染物 烟尘 13.55 4.84mg/m3 SO2 7.97 2.86mg/m3 NOX 239.59 79.7mg/m3 水污染物 总量 4721.57 经 市政 污水 管网 排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 pH 69 69 COD 0.43 91.36mg/L BOD5 0.24 50.25mg/L SS 0.22 45.68mg/L 氨氮 0.027 5.71mg/L 固体废物 灰渣 3614.14 外运至建材厂综合利用 生活垃圾 13.48 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15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1、地理位置 丰台区位于北京市西南部,所辖面积 305.87km2,在城六区居第三位 。东临朝阳区,北接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西北为门头沟区,西南和东南为房山区和大兴区。区政府设在丰台区文体路 2 号,距天安门直线距离 12km。全区呈东西狭长形,最西端王佐镇的千灵山至最东端的南苑乡四道口村,东西相距 35km,南北最宽处 14km。 项目位于 丰台 科技园,西四环科丰桥外侧 。 2、地形地貌 丰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阶梯下降。按地形分为三个地貌区: 1、低山与丘陵:低山分布在羊圈原后甫营以北,面积为 800hm2,其中石灰岩占三分之二;丘陵分布于梨园村、大沟村以北的为碎屑沉积丘陵,以南的为石灰岩质丘陵; 2、台地:位于永定河以西,八宝山断裂和良乡 -前门断裂之间; 3、平原:在永定河以西王佐乡东部和长辛店乡东部的东河沿、张郭庄、长辛店、赵辛店村,土地面积 2800hm2。东部凉水河以北与城区接壤地带,海拔 40m 属古永定河冲积扇高位平原,面 积 1400hm2。低位平原:分布于永定河以东,面积为 1.57104hm2。海拔从 60m 向东南降到 35m,平均坡降 1%。 项目所处区域为城市地貌,地形平坦开阔。 3、水文 丰台区河流分属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大清河水系。永定河左、右堤之间是永定河水系,是区境内第一大河,由北向南横穿全区,境内流域面积 16.2km2。永定河河东为永定河冲积洪积平原,属北运河水系,境内面积 173km2。永定河河西为低山、丘陵、台地及山前洪积倾斜平地,属大清河水系,境内面积 115km2。 丰台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 10680.7 104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149.5m3,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 丰台区在地质构造上,处于京西隆起和北京凹陷的地质构造带中。在西北部山区的羊圈头到东河沿一带,有八宝山断裂和黄庄 -高立营断裂构造带,有岩溶 16 水可开采。向东第四系地层是松散堆积物,广泛分布在山前地带和平原地区,永定河滩及河东平原分布着永定河洪积冲积的砂卵砾石、砂和各类粘性土,地下水渗透性好。 本项目所在地区周边主要水体为南侧约 850m 处的 马草 河。 马草河位于丰台区境内,自东向西,经玉泉营、马家堡汇入凉水河, 是凉水河最大的支流, 全长12.2 公 里,控制流域面积 33 平方公里。历史中的马草河原属于农田排涝河道,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城市行洪河道 , 排洪流量可达 56.4m3/s。 4、气候气象 丰台区地处华北大平原北部(北纬 40),西北靠山,东南距渤海 150km。冬季受高纬度内陆季风影响,寒冷干燥;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是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 5、土壤资源 丰台区土壤共有 46 种之多,其中分布较广的主要有褐潮土、潮褐土、水稻土、红黄土、杏黄土、立黄土、低山褐土等。 6、动植物资源 区域内的主要植被有:杨、柳、榆、国槐、臭椿、洋槐、油松、侧柏 、白皮松、桧柏、合欢、白腊、杏、核桃、梨、苹果、桃、柿子、山楂等各类乔木;酸枣、山荆子、胡枝子等各类灌木;白草、菅草、羊胡子草等草木。 本项目位于城市建成区,周边主要树种为杨树等常见树种。 2.2 社会环境概况 1、 行政区划与人口 丰台区辖 16 个街道(地区)办事处, 268 个社区居委会; 2 个镇政府、 3 个乡政府, 68 个行政村。 截至 2012 年 年末 全区常住人口 221.4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4.4 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83.7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37.8%。在全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 220.1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 99.4%。全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 8.38 ,死亡率为 3.60 ,自然增长率为 4.78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109.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6 万人。 2、 社会经济 17 2012 年 丰台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2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 亿元,增长 34.1%;第二产业增加值 206.5 亿元,下降 0.4%;第三产业增加值 714.8 亿元,增长 12.6%。 3、文物古迹 丰台区共有文物古迹 33 项,其中 有 卢沟桥 (含 宛平城 )及金中都水关遗址2 项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项,如镇岗塔、长辛店 “ 二七 ”革命遗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1 项,如长辛店清真寺、 “ 二七 ” 烈士墓、芦井和尚塔、火神庙等。目前 90%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得到修缮和利用。 本项目周围 500m 范围内没有文物保护单位。 4、教育 、医疗、科技 、环境 2012 年 全区普通高中招生 2922 人,在校生 9267 人,毕业生 2719 人;初中招生 6800 人,在校生 19344 人,毕业生 6211 人;小学招生 12186 人,在校生65935 人,毕业生 10277 人;幼儿园在园幼儿 40252 人;职业教育招生 1642 人,在校生 4378 人,毕业生 1332 人;成人教育招生 504 人,在校生 2354 人,毕业生 480 人。 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516 个 , 其中医院 64 个。卫生机构共有床位 8275 张,其中医院床位 8038 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 15099 人,其中执业医师 5720 人,注册护士 6439 人。全区医疗机构共诊疗 874.3 万人次,健康检查 20.8 万人次 。 2012年 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 4845件和 2979件,分别比上年增长 5.5%和 1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 2190 件和 751 件,增长 17.6%和 19.4%。签订各类技术合同 2970 项,比上年增长 39.5%;技术合同成交总额490.3 亿元,增长 38.6%。 全区有密闭式清洁站 250 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 100%。城市道路日清扫保洁面积 1989 万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 278 天(丰台镇),比上年增加 17 天,占全年总天数的比重为 76%。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46.5%,林木绿化率为 39.7%,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4.8 平方米。 18 3 环境质量现状 3.1 环境质量现状 3.1.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评价采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 丰台花园 环境监测子站 (距本工程约3.5km) 2013 年 9 月 1 日 9 月 15 日 (非采暖季)和 2014 年 1 月 6 日 1 月 20 日(采暖季) 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以代表评价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见表 3.1-1。 表 3.1-1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 日期 (2013 年 ) 空气质量 指数 首要 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日期 (2014 年 ) 空气 质量 指数 首要 污染物 级别 空气质量状况 9 月 1 日 99 臭氧 2 良 1 月 6 日 203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9 月 2 日 109 臭氧 3 轻度污染 1 月 7 日 129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9 月 3 日 133 细颗粒物 3 轻度 污染 1 月 8 日 38 - 1 优 9 月 4 日 83 细颗粒物 2 良 1 月 9 日 59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9 月 5 日 46 - 1 优 1 月 10 日 136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9 月 6 日 99 细颗粒物 2 良 1 月 11 日 214 细颗粒物 5 重度污染 9 月 7 日 120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1 月 12 日 53 可吸入颗粒物 2 良 9 月 8 日 137 细颗粒物 3 轻度污染 1 月 13 日 171 细颗粒物 4 中度污染 9 月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