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目 录 前 言 . 1 1 总 论 . 3 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 3 1.2 编制依据 . 3 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 5 1.4 评价标准 . 7 1.5 评价重点 . 9 1.6 环境保护目标的确定 . 9 2 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11 2.1 企业基本情况 . 11 2.2 一期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 . 11 2.3 拟建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 19 2.4 污染物排放“三本帐”分析 . 59 3 区域环境概况 . 61 3.1 自然环境 . 61 3.2 社会环境 . 65 3.3 XX 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概况 . 66 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67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67 4.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70 4.3 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72 4.4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 82 4.4 小 结 . 82 5 环境影响评价 . 84 5.1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 . 84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 93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 93 5.4 环境噪声影响分析 . 111 5.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环境影响分析 . 114 5.6 小 结 . 115 6 环境风险评价 . 116 6.1 环境风险识别 . 116 6.2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 121 2 6.3 源项分析 . 125 6.4 后果分析 . 131 6.5 风险水平及评价 . 136 6.6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 138 6.7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153 7 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分析及建议 . 155 7.1 产业政策相符性 . 155 7.2 清洁生产分析 . 155 7.3 实施 清洁生产的建议 . 159 8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 161 8.1 大气污染物 SO2、 NOX总量控制指标分析 . 161 8.2 水污 染物 COD、氨氮总量考核指标分析 . 161 9 污染防治对策 . 162 9.1 施工期污染防治对策 . 162 9.2 营运期污染防治对 策 . 163 10 厂 址 论 证 . 175 10.1 项目选址方案 . 175 10.2 环境可行性 . 175 10.3 与项目所在区域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 175 10.4 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相容性分析 . 177 10.5 建设条件可行性 . 177 10.6 环境承载力可行性 . 179 10.7 公众认可性 . 179 10.8 厂址分析结论 . 180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181 11.1 拟建项目环保费用估算 . 181 11.2 主要环境经济损益指标分析 . 182 11.3 评价小结 . 183 12 公众参与 . 184 12.1 公众参与的目的 . 184 12.2 公众参与的方式及范围 . 184 12.3 公众调查结果 . 184 13 环保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 . 187 13.1 目的 . 187 13.2 监测机构及职能 . 187 3 13.3 环境监测纲要建议 . 187 13.4 监控制度 . 188 13.5 监测系统的设备和监测费用 . 189 13.6 排污口规范化要求 . 189 13.7 施工期环境监 理 . 190 13.8 项目“三同时”环保设施一览表 . 191 14 评 价 结 论 . 193 14.1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 193 14.2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 193 14.3 工程分析 . 193 14.4 环境影响评价 . 194 14.5 污染物防治对策及建议 . 196 14.6 公众参与 . 197 14.7 评价结论 . 197 附件及附表 附件 附件 1 XX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关于 同意 XXXX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开展前期工作 的 通知 ” 附件 2 环 评委托书 附件 3 和县环 保局 “关于 XXXX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 ” 附件 4 XX 市环保局 马环验 201239 号 “ 关于 XXXX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20 万吨 /年碳四改质装置环保设 施验收意见的函 ” 附件 5 一期工程环保验收监测 报告 摘录 ( XX 市环境监测站) 附件 6 公众参与公示材料 、公众参与调查人员信息一览表 附件 7 液化气原料 成分分析报告 、煤质 分析报告 附件 8 危废处置承诺函 附件 9 XX 省精细化工基地产业规划专家审查意见 附件 10 环境现状监测报告 附表 审批登记表 1 前 言 一、项目背景 XXXX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由江苏 XX 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注册资本金 10000 万元,位于 XX 省和县乌江省精细化工基地,占地三百多亩,离长江约 2公里 ,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一期 工程为 20 万吨 /年碳四综合利用项目 , 用地约 150 亩,投资约 1.8 亿元,建设 20 万吨 /年碳四综合利用项目, 以 碳四液化气为原料,生产附加值更高、市场紧俏的低烯烃优质液 化气、轻芳烃及重芳烃。一期工程于 2012 年 10 月 通过 XX 市环保局环保验收审查。 为满足市场需求,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公司依托原有的技术力量和资源,充分利用 XX 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地理优势和优良的投资生产环境,在现有厂区的预留发展用地内建设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 延伸了液化气深加工产业链,增强了企业竞争力。项目 的实施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项目经 XX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开展前期工作 。 二、项目特点及关注的环境问题 该项目为石油化工项目,生产过程复杂, 新增燃煤烟 气 污染物产生量相对较大 ,工艺废气经过回收和处理后排放较小 。 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构成重 大危险源。 本项目需关注的环境问题有: ( 1)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噪声的污染问题; ( 2)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及污染物达标排放; ( 3)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平衡问题; ( 4)公司环境风险防范及应急措施。 三 、环评委托及组织分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 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XXXX 石油 化工有限公司 于 2013 年 5 月委托我院进行该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 环评技术人员在现场踏勘 和完成资料收集的基础上,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和工程建设、运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范围,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及评价技术规定 , 编制完成 XXXX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 环境影响 报告书 ,现呈报环保主管部门 审批。 2 四、环评开展与分工 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 XX 省化工研究院主要从事现场勘察,资料收集,现状监测方案、公众参与调查表及环评公示内容的起草、报告书编制工作; XXXX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负责提供工程相关技术资料 、 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发放和收集 及媒体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工作; 上海沪新专业检测管理有限公司 负责提供环境现状监测数据 。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XXXX 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 厂址选择 符合 XX 省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总体规划和环境功能规划要求; 符合 国家 产业政策 和相关法规要求;项目最大限度地利用资、能源,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建设项目在落实本报告所述的各项环保处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 三同时 ” 制度,确保各类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被调查公众对本项目支持率 100,无人反对; 在完善化工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配套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环 境风险可控制在接受水平。 从环境角度,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3 1 总 论 1.1 评价目的与指导思想 1.1.1 评价目的 ( 1)通过收集资料和现状调查,查清建设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 ( 2)通过工程分析,查清建设项目污染源类型、排污节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种类,分析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可行,评述是否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 3)根据排污状况预测分析主要污染物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 ( 4)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本项目的建设、运营、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的建设 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5)从地方规划、厂址选择、环保法规、产业政策、清洁生产、环境特点、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等方面综合分析,对本项目选址是否可行作出结论。 1.1.2 指导思想 ( 1)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能源政策、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全面贯彻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坚持环评为环境管理服务。 ( 2)提高环境评价的实用性、科学性,保证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质量,为工程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3)采用类比调查、资料收集和分析等 手段,预测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 ( 4)公众参与采用网上公示、 媒体公示、 分发和收集公众参与意见调查表等方式进行。 ( 5)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论证,并力求使环评结论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项目审批、设计、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编制依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 2)中 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12 年 7 月 ;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9 月; 4 (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 污染 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 8)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评价 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 部 令第 2 号, 2008年 9 月;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91 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2011 年 3月; ( 10) 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 2001199 号关于发布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 2001 年 12 月; ( 11) 原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7 号 “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 ” ,2005 年 10 月;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令第 1 号危险废物名录, 2008 年; ( 13) 原 国家环保总局环发 2006 28 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 14)环境保护部环发 201277 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2012 年 7 月 ; ( 15)环境保护部环办 20125 号文“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 ( 16) 环保部 环发 2012 98 号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 防范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17) XX 省环境保护条例, 2010.11; ( 18) 原 XX 省环保局环监 2002 46 号文关于进一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若干意见; ( 19) 原 XX 省环保局环评 2006 113 号文 “ 印发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规范的规定(试行)的通知 ” ; ( 20) XX 省环境保护厅 XX 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 2011.12; ( 21) XX 省环保厅 皖环发 201391 号文 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公众参与工作的通知 ; ( 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 HJ2.1-20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1993)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 环境( HJ610-201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T169-2004); 环境 影响 评价技术导则 石油化工项目 ( HJ/T89-2003) ; ( 23) XX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关于 同意 XXXX 石油 化工 有限公司 碳四综合利用二期 项目 开展前期工作 的 通知 ” ; ( 24) 和县环保局 “关于 XXXX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确认函 ”; ( 25) XX 省精细化工 基地产业发展 规划 ( 2013 2020) ; ( 26) 环评委托书 ; ( 27) XXXX 石油化工 有限公司 提供的技术资料 。 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 1.3.1 评价等级 空气环境: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评价等级判据见表 1-1,采用估算模式预测数据,拟建项目 Pmax计算结果见表 1-2。拟建项目各污染因子 Pmax均小于 10%,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 表 1-1 环境空气评价 工作 等级 判据 评价工作等级 评价工作分级判据 一级 Pmax 80,且 D10% 5km 二级 其他 三级 Pmax96% 3 异丁烷 异丁烷 >98% 4 正丁烷 正丁烷 >98% 5 碳五 异戊烷 16.18% 1.4-戊二烯 0.93% 2-丁炔 0.69% 1-戊烯 3.25% 2-甲基 -1-丁烯 5.16% 正戊烷 9.86% 异戊二烯 16.00% 反 -2-戊烯 4.59% 顺 -2-戊烯 0.86% 2-甲基 -2-丁烯 1.05% 反 -1.3 戊二烯 7.68% 环戊二烯 13.00% 顺 -1.3-戊二烯 7.81% 环戊烯 3.13% 3-甲基 -1-戊烯 0.24% 环戊烷 0.71% 2-甲基戊烷 0.73% 1.5 己二烯 0.63% 3-甲基戊烷 0.88% 2-甲基 -1-戊烯 0.92% 正己烷 1.59% 3-甲基 1,3-戊二烯 0.68% 己烯 0.55% 3-甲基 -2-戊烯 0.34% 甲基环戊烷 0.92% 苯 0.86% 甲苯 0.74% 6 碳九 环戊二烯 0.08% 苯 1.53% 甲苯 8.98% 乙苯 2.26% 对二甲苯 8.54% 苯乙烯 0.98% 邻二甲苯 9.25% 丙烯基苯 0.60% 三甲基 +甲基乙苯 8.73% 甲基苯乙烯 10.59% 甲基苯乙烯 +甲基乙烯苯 10.18% 33 序号 产品名称 规格 /组成 组分名称 含量 乙基乙烯基苯 3.49% 茚 1.80% 茚满 12.52% 不饱和碳 6.96% 甲基茚 2.55% 萘 9.62% 甲基萘 1.31% 2.3.1.2 原、辅材料分析 ( 1) 原料分析 本项目 所称碳四综合利用,不是对含碳四的废物进行回收利用,而是对 石油化工产 品中的 裂解碳四、催化碳 四、匹配 碳四 等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 , 原料组成见下表。 表 2-11 原料碳四组成 催化碳四 裂解碳四 匹配碳四 组分名称 含量 名称 含量 名称 含量 C3 及 C3 以下 22.67 正丁烷 1.2 C3 及 C3 以下 24 C4 烃类 76.83 异丁烷 2.5 混合丁烯 19 C5 及 C5 以上 0.5 反 2 丁烯 7.9 正、异丁烷 57 总硫 18ppm 正丁烯 22.1 总硫 98%,碳 四 96%丙 烷 至罐区 脱异丁烷塔 不凝气 +放空气 >98%异丁烷 至火炬 >98%正丁烷 至罐区 至罐区 图 2-5-2 碳四综合利用二期工程工艺流程及污染节点图 (2) 催化剂烧焦 过程污油 切割塔 重芳烃 至罐区 催化剂烧焦 烃类 46 2.3.2.1 工艺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