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XX水泥公司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  甲  字第  1703 号              项目编号: HKYBGB (2013)02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500t/d熟料生产  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二 O 一 四 年 一 月   项目名称: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500t/d 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建设性质: 技改  委托单位: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单位: XX 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法人代表: 迟 晓德  评价证书:国环评证甲字第 1703 号  项目负责:杨佳财   高级工程师    A17030050600     技术审核: 姜维国   高级工程师  编制人员: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上岗证书号  签   字  杨佳财  环境工程  高级工程师  A17030050600   1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现有项目概 况及环境问题  .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21 环境质量状况  . 25 评价适用标准  . 2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29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 35 环境影响分析  . 3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1 污染防治措施  . 42 结论与建议  . 47 附图:  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  2、 本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3、本项目平面布置图 。  附件:  1、 XX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500t/d 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 (黑发改新能源 2013212 号 ) ;  2、 XXXX 水泥 有限 责任 公司原有环评批复及“三同时”验收意见;  3、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土地证;  4、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011 年监测报告 。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   目  名   称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500t/d 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赵君  联系人  朱永华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县多宝山镇  联系电话  0457-3534577 传真   邮 编  165000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县多宝山镇西约 2km( XX 水泥现有厂区内)  立项审批  部     门  XX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   准  文   号  黑发改新能源函 2013212 号  建   设  性   质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类别: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代码: D44 占地 面积  (m2) 1125.4(现有厂区内)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35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7.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2%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  日     期  2014 年  工程内容及规模   3 1 项目由来  XXXX 水泥有限公司位于 XX 省北部 XX 市 XX 县多宝山镇,公司厂区内 现有一条 2500t/d 水泥熟料预分解新型干法生产线。公司十分重视能源管理和资源综合利用, 为了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保证水泥生产顺利进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最大限度 地 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窑头、窑尾废气余热, XXXX水泥有限公司 对国家及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同时 在对国内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电站进行综合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现有生产规模、技术条件和现有水泥窑所产生的余热及场地布置等因素 ,拟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窑头、窑尾余热资源,建设一套纯低温余热电站。以达到综合利用水泥生产线排放的废热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XXXX 水泥有限公司决定 利用 现有 2500t/d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废气 进行 余热 发电 ,平均发电功率 4MW,配套建设 5MW 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年发电量约 2880 万 kWh,余热电站自用电率 7%,年供电量为 2678 万 kWh。   由此,建设单位 XXXX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的有关规定,委托我院承担 该项目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报告表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 XX 省环境保护厅、 XX 环境保护 局 和建设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 1)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将日益严峻,所以寻找新的资源或可再生资源,以及合理的综合利用现有的宝贵资源将是我国今后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水泥工业,首先是能源的消耗大户,其次是浪费大户。节能降耗的任务很艰巨。即使在大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由于水泥煅烧技术和生产工艺流程的 限制,大量的 360以下中、低温废气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仍有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热耗量的 35被排放掉,如何有效地回收这部分余热,一直是困扰水泥行业 4 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难题之一。  利用低参数余热锅炉和凝汽式汽轮机进行发电,充分利用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使废气余热转换成电能。  本项目建成后,项目达到设计能力时年营业收入 1771 万元 ,生产经营期内平均年利润总额为 1173 万元,平均年净利润为 880 万元,年上缴营业税金及附加27 万元 ,年上缴增值税 273 万元。  ( 2)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  由于从窑头 和窑尾排出的烟气温度较高,容易使后面的设备表面温度过高,当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会引起工作人员的烫伤等安全问题。另外,设备温度的升高会引起设备变形,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所以一方面需要采取措施,如内设耐火材料或外设保温层,来降低设备及表面温度。另一方面可采取冷却措施使烟气温度降低,如设置余热锅炉把烟气中过多的热量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设置余热锅炉,可充分利用烟气余热,使 AQC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到 100左右,减轻了对窑头废气处理系统的热破坏,提高了废气处理系统的 安全性、稳定性,减少了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降低了设备故障率。  (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国家的能源政策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重大技术经济政策,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对于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状况、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4)提高环保水平  利用余热进行发电,不需要消耗燃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本技改项目建成后余热发电 计算年供电量 2678 104kWh, 根据 2011 年全国 5000kW 及以上机组火电标准煤耗 335g/kWh 标准煤计算,年节 约 近 1 万 吨标煤 ,同时 减少了 二氧化碳和 二氧化硫的排放,提高了环保水平。  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5  由于本发电工程是余热利用技改工程,可以根据实际条件进行合理布置,主厂房及冷却塔可以利用水泥熟料生产线的空地,不再另行征地。    纯低温余热发电完全利用废气余热产生蒸汽,推动低参数汽轮机发电,不需要燃料及除灰渣系统等设备,发电系统简单、设备投资少、运行操作简单。    水泥生产用电负荷容量较大, 2500 t/d 线平均负荷 1 万多千瓦,余热发电量只有四千千瓦左右,可以完全自用。    汽轮发电机主厂房距离厂变电所很近,发 电后并网方便。    因本电站为公司的一个车间 ,工程生产后的机、电、仪表修理设施可以利用原厂生产设施,不再重复建设。一些专职机构如环保 ,职业安全卫生等,现有人员及装备已能满足要求,也不需要重复建设。  4 产业政策符合性  本项目为 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查阅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2013.2.16),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 十二 分项 “建材 ”中的第 1 条 “利用现有 2000 吨 /日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炉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生活垃圾,纯低温余热发电;粉磨系统等节能改造”,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查阅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本项目属于其中规定的第八条“国家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新型干法窑系统废气余热要进行回收利用,鼓励采用纯低温废气余热发电。鼓励和支持利用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附近大型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把水泥工厂同时作为处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本项目为属于鼓励类项目。  5 与相关规划及 法律、法规 符合性分析  5.1 与 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符合性分析  根据水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其中节能减排重点工作中要求:继续推广余热发电、布 袋除尘器、高效篦冷机、立磨、辊压机、低阻高效预热器及分解炉系统、实时质量调控系统、变频调速等技术。  本项目属于纯余热低温发电技术,属于该规划中的余热发电项目,符合水 6 泥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  5.2 与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符合性 分析  查阅 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 , 其中要求推广节能粉磨、余热发电、利用水泥窑处理工业废弃物及分类好的生活垃圾等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本项目属于纯余热低温发电技术,属于该规划中的余热发电项目,符合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要求。  6 项目工程设计指标  本项目利用 XXXX 水泥有 限责任公司 2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排放的废气余热配套建设纯低温余热电站,系统设置 AQC 窑头锅炉、 SP 窑尾锅炉各一台、 5MW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工程设计指标如下:  装  机  功   率:         5 MW 平均发电功率:         4.0 MW 年运行小时数:         7200 小时  年  发  电  量:          2880 104 kWh 自  用  电  率:          7% 年  供  电  量:          2678 104 kWh 技术方案选择  7 工程组成情况  表 1  工程组成一 览表  项目名称  2500t/d 熟料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  备注  建设单位  XXXX 水泥有限公司  /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县多宝山镇  / 建设性质  技改  / 工程总投资  3500 万元  / 计划投产时间  2014 年底  / 职工人数  现有职工 305 人,本项目新增 21 人,本项目建成后全厂职工 326 人  / 运行方式  并网不上网,自发自用  / 主体  工程  锅炉  AQC 窑头双压余热锅炉 1 台,年运行 7200 小时  新建  SP 窑尾余热锅炉 1 台,年运行时间 7200h 新建  汽轮机  补汽凝汽式汽轮机 1 台 ,年运行时间 7200h 新建  发电机  汽轮发电机 1 台,年运行时间 7200h 新建   7 改造工程  窑尾  将窑尾 SP 炉布置在窑尾高温风机旁,在最上一级预热器至高温风机的下行管道上引出废气管道与 SP 锅炉相连,原生产线的下行废气管道 做为旁通烟道 。  改造  窑头  对冷却机进行改造,从冷却机中部引出管道,抽出380左右的废气送至沉降室,滤去大颗粒粉尘后再由管道引向 AQC 锅炉。出锅炉的废气进入原有的窑头收尘器收尘后,经原窑头排风机排放。冷却机剩余的低温废气仍由原废气管路进窑头收尘器。  改造  辅助  工程  水源  本项 目用水 42.1m3/h,采用厂内现有供水设施供水 。  依托  排水  采用 雨污 分流制的排水系统, 本工程所产生生活污水经厂内现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经固固河汇入 XX。其余废水依托现有预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增湿塔增湿。 雨水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  依托  循环冷却水系统  总循环水量 1800t/h,补水量 36t/h,排污损失 10t/h,建设 500m3冷却水池一座, 2 台玻璃钢冷却塔 。  新建  化学水  处理系统  采用 采用一级反渗透 +混床 除盐 的水处理方案,设计制水能力 5m3/h,实际制水能力 2m3/h。  新建  供热  本项目不 新增供热设施 。  无  环保  工程  废气治理  窑头 AQC 锅炉前设置沉降室,去除率 75%。  窑尾 SP 锅炉前设置振打除灰系统,去除率 60%。  新建  窑头废气经沉降室后通过现有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后通过 40m 高排气筒排放。  窑尾废气经振打除灰系统后通过 现有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后通过 102m 高排气筒排放。  依托  废水治理  240t/d 污水处理站 1 座,采用“活性污泥 +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后的废水 经 固固河 汇入 XX。  依托  噪声治理  采用低噪声设备,对产噪设备加装隔音罩,对锅炉安全门排汽和一次风机入口加装消音器 ,采用封闭式控制室,门窗、顶棚和墙壁,采用隔声或吸声性能良好的材料 。 利用建筑物屏蔽噪声 。  新建  固废治理  窑头锅炉收集的积灰运至 熟 料库,窑尾锅炉收集的积灰运至 生 料库 。生活垃圾 及污泥堆场依托现有设施。  依托  7.1 主体工程设计方案  本项目余热发电系统采用双压系统 。 双压系统提高了系统循环效率。使低品位的热源充分利用,获得最大限度的发电功率,降低窑头 (AQC)双压余热锅炉的排烟温度;其次是双压系统的低压蒸汽是过热的,进入汽轮机后能保证汽轮机内的蒸汽最大湿度控制在 14以下,使汽轮机叶片工作在安全范围内,并 提高机组的效率;同时低压蒸汽还可用于供热等其它需要热源的地方,提高运行灵活性。  ( 1) AQC 余热锅炉   8 窑头采用立式双压 AQC 锅炉,主蒸汽压力 1.6MPa、温度 340,蒸发量9.9t/h,低压蒸汽 0.35 MPa、温度 180、蒸发量 2.6t/h。  ( 2) SP 余热锅炉  窑尾采用立式 SP 锅炉,主蒸汽压力 1.6MPa、温度 315,蒸发量 11.5t/h。  ( 3)补汽凝汽式汽轮机  补汽凝汽式汽轮机是为了适应废气余热发电而设计开发新型汽轮机,进汽参数低、过热度小、参数变化范围大,可以使低压蒸汽甚至是过热蒸汽补 入汽轮机增加做功,从而提高汽轮机的发电量,热量利用率可提高 8左右。  ( 4)机组运行方式  余热电站的运行以并网不上网、自发自用为原则,在电站侧的 10KV 联络线开关和发电机出口开关处设置并网同期点。  7.2 改造工程  ( 1) 窑尾预热器( C1 级)出口改造  由于水泥线工艺布置较紧凑,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建设时未为余热锅炉预留位置,而窑尾 SP 锅炉又采用立式锅炉,将窑尾 SP 炉布置在窑尾高温风机旁,在最上一级( C1 级)预热器至高温风机的下行管道上引出废气管道与 SP 锅炉相连,原生产线的下行废气管道可以做为旁通烟道,引出管道与 原下行管道以及锅炉出口管道上均增设电动百叶阀门,对气流进行控制和切换,锅炉排出的积灰由输送机送回生料库。当 SP 锅炉出现故障或水泥生产不正常时,气流可不通过锅炉而流向旁通烟道,使锅炉解列,既满足了水泥生产的稳定运行,又保证了 SP 炉的安全。通过旁通烟道的调节作用还可使水泥生产及余热锅炉的运行均达到理想的运行工况。  为满足窑尾 SP 锅炉出口烟气烘干原料的需要,控制锅炉出口烟气温度在220左右,以满足烘干原料的需要。烘干原料后的废气由原废气处理系统的收尘器净化后排入大气,窑尾 SP 锅炉的烟气阻力 800Pa,使系统的 阻力在窑尾高温风机的能力允许范围之内。  ( 2) 窑头熟料篦冷机改造   9 在熟料冷却机与窑头收尘器之间设一台 AQC 余热锅炉。由于出冷却机的余气温度大约 250左右,为提高主蒸汽品质和系统的稳定,需对冷却机进行改造,从冷却机中部引出管道,抽出 380左右的废气送至沉降室,滤去大颗粒粉尘后再由管道引向 AQC 锅炉。出锅炉的废气进入原有的窑头收尘器收尘后,经原窑头排风机排放。冷却机剩余的低温废气仍由原废气管路进窑头收尘器。当锅炉故障或水泥生产不正常时可关闭去 AQC 锅炉的阀门,废气可不经锅炉而由原废气管路直接排至窑头收尘器。 在冷却机原废气管路上、新设的去锅炉管路上和出锅炉管路上均增设电动百叶阀门,以实现对气流的控制和切换。锅炉和沉降室的烟气总阻力控制 1500Pa,使改造后的气体流量和压力在窑头排风机的能力允许范围之内。 沉降室及 AQC 锅炉收集的粉尘经两台 FU 链式输送机运至熟料链斗输送机进入熟料库。  7.3 辅助工程  ( 1)给排水  给水: 本工程新增用水量主要为循环水系统补水、化学除盐水处理用水、生活用水等,其中循环水系统补水从厂区水池经处理后补给,化学除盐水处理用水由厂区原有管网直接补给。新增用水量为: 42.1t/h,初步核算结 果如下:  冷却循环水补水 36t/h 化学水补水 2t/h 生活 及 辅助生产用水量: 0.1t/h 不可预见水量: 4t/h 合计: 42.1t/h 排水:本项目 未受污染排水(循环冷却系统排水、化学水处理车间排水、电站热力系统排水等),受污染排水(生活用水 )及雨水分流排放。  对于 未 受污染 排水 经过 厂内已建过 滤器过滤后用作增湿塔喷水 。  受污染排水(生活污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固固河。本项目厂区内 设有 240t/d 污水处理站一座, 采用活性污泥工艺,处理后的污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中表 4 一级标准 后排入固固河 , 目前污水处理站实际 10 处理能力 180t/d,尚余 60t/d 余量 ,本项目受污染排水 2.016t/d,污水处理站剩余处理能力可满足本项目使用。  图 1 本项目水平衡图  ( 2)循环冷却系统  本期工程拟建设一台补汽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凝汽器的平均凝汽量为: 24 t/h 根据 项目所在地的气象条件同时结合 全国已建电站的经验,循环水的冷却倍率为 60, 则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量为 2460 = 1440 t/h、冷油器用水量为 60 t/h、空气冷却器用水量为 60t/h;总循环水量为 Q=1440+60+60=1560 t/h。 考虑到一定的用水余量。 在设计时取总循环冷却水量为 1800 t/h。  本工程拟建循环水池一座,平面尺寸约为 10m 20m,有效容积为 500m3,占循环水总量的 23%,冷却塔直接放在集水池上面,冷却塔选用节能型玻璃钢冷却塔 2 台,每台冷却水量为 900 m3/h。选用 2 台循环水泵,每台设计流量为 900 m3/h,扬程约为 21 米。  ( 3)化学水处理系统  根据业主提供的水源情况,并 为了满足电站锅炉的用水水质标准,本工程化学水处理方式拟采用 “一级 反渗透 +混 床除盐 ”系统。处理流程为:自 水泥线生活、消防给水 管网送来的 自来水进入车间 ,根据其水压而定是否用水泵加压 ,后加酸 , 11 调节 PH 值至 5.5,经 机械过滤器和 活性碳 过滤器 ,再经 精密过滤器,过滤后,由 高压 泵将水送至 反渗透 装置,除去大部分阳 、阴 离子后进入 除二氧化碳气 , 除去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后进入中间水箱 ,再由 中间增压 泵将水送至 混合 离子交换器,出水为除盐水,进入除盐水箱 ,再 通过除盐水泵 供 给 主厂房 。处理后水质达到:电导率小于 5S/cm,二氧化硅小于 0.1mg/l。  为控制锅炉给水的含氧量,减少溶解氧对热力系统设备的腐蚀, 采用加 联氨处理 ,经化学除氧后:含氧量 0.05mg/L。 为满足锅 炉给水 PH 值的要求,采用加 吗啉 处理。  锅炉汽包水质调整,采用药液直接投放的方式由专设加药泵向锅炉汽包内投加 Na3PO4 溶液。  8 主要原辅材料用量  表 2  建设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表  序号  原材料  用量   形态  来源  1 窑头废气  120000m3/h 温度: 300  自产  2 窑尾废气  180000m3/h 温度: 330  自产  3 化学水处理车间  40%NaOH 20t/a 液态  外购  4 35%HCl 20t/a 液态  外购  5 98%磷酸盐  4.1t/a 液态  外购  6 40%联氨  1.6t/a 液态  外购  7 其他药品  若干  / 外购  9 主要设备  表 3 本次项目主要购置设备清单一览表  名称  型号规格  技术条件  数量  AQC 窑头  双压  余热  锅炉  入口废气量:  120,000Nm3/h 入口废气温度: 360  出口废气温度: 100  高压蒸汽量:  9.9t/h 高压蒸汽压力: 1.6 MPa(g) 高压蒸汽温度: 340 10  低压蒸汽量:   2.76t/h 低压蒸汽压力: 0.35 MPa(g) 低压蒸汽温度: 180  给水温度: 45  锅炉总漏风: 2  布置方式:立式  1 台   12 SP 窑尾  余热  锅炉  入口废气量: 180,000Nm3/h 入口废气温度: 330  出口废气温度: 220  高压蒸汽量:  11.5t/h 高压蒸汽压力: 1.6 MPa(g) 高压蒸汽温度: 315  给水温度:从 AQC 来  锅炉总漏风: 2  布置方式:  立式  1 台  补汽  凝汽式汽轮机  BN5-1.6/0.3 额定功率: 5MW 额定转速: 3000 r/min 进汽压力: 1.6 MPa(a) 进汽温度: 300  进汽量: 27 t/h 补汽压力: 0.35MPa(a) 补汽温度: 170  补汽量: 2t/h。  排气压力: 0.0075MPa(a) 1 台  汽轮  发电机  QF-K5-2 额定功率:        5MW 额定电压:        10.5Kv 额定转速:        3000 r/min 励磁方式:        可控硅励磁  1 台  给水泵  DG25-50 6 流量: 15-25-30 m3/h 扬程: 324-300-288 m 功率: 45 kw 2 台  低压给水泵  DG6-25 4 流量: 3.75-6.3-7.5 m3/h 扬程: 102-100-98 m 功率: 7.5 kw 2 台  循环水泵   流量:  900 m3/h 扬程:  21m 电机功率: 90 kw 2 台  玻璃钢机力冷却塔   冷却水量: 900 m3/h 功率: 45 kw 2 台  电动离心油泵  80AY100 流量: 50 m3/h 扬程: 104m  功率: 37 kw 转速: 2950 r/min 1 台  交流润滑油泵  65AY60B 流量: 20m3/h 扬程: 37.5m 功率: 7.5KW 转速: 2950 r/min 1 台  直流润滑油泵  65AY60B 流量: 20m3/h 扬程: 37.5 m 功率: 5.5KW 1 台   13 转速: 2950 r/min 凝结水泵   流量: 16.5-25-30m3/h 扬程: 45-41-38 m  2 台  射水泵  6BA-8 流量: 140m3/h 扬程: 38 m 功率: 30KW 转速: 1450 r/min 2 台  10、厂区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企业现有厂区内,新建主厂房 、化学水处理车间、余热锅炉房及循环冷却塔 等设施 。  ( 1)  主厂房 (汽轮发电机房)  汽轮发电机房面积为 24m 15m,为双层布置,配电室 0.00 m 平面布置高、低压配电柜等,布置在汽机房靠近余热锅炉的一侧。占地面积为 15.00 m 8.5 m,机、炉、电集中控制室布置 在 7.00m 平面, 12. 00m 平面主要布置除氧设备等。  ( 2) 化水处理车间  化水间 占地为 21.5m 15 m,单层布置, 配置 2 个 50m3除盐水箱 。  (3) 窑尾 SP 余热锅炉  窑尾余热锅炉布置在 高温风机上 。采用露天布置。排污扩容器、加药装置、汽水取样器等布置在 0.00 m 平面。  (4)窑头 AQC 余热锅炉及沉降室  窑头余热锅炉及沉降室布置在水泥生产线窑头篦冷机旁,采用露天布置,运行平面为 3.50m 的平台。排污扩容器、加药装置、汽水取样器等布置在 0.00m平面。  (5) 循环冷却塔  循环冷却塔布置在 接近主厂 房 的空地上。  现有项目概况及环境问题   14 XXXX 水泥有限公司 位于 XX 省 XX 市 XX 县多宝山镇,于 2002 年 12 月以 XXXX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两条 2500t/d 水泥生产环境影响报告书通过 XX 省环境保护厅审批(黑环函 2002138 号),建设期间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对生产线进行调整,目前仅建设一条 2500t/d 水泥生产线,于 2009 年通过 XX 省环境保护厅验收(黑环验200957 号)。  验收意见表明:该工程按照环评及批复要求落实了环保设施,环境管理规范,环保设施运行正常, 具备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通过项目竣工环 境保护验收。  XXXX 水泥厂占地面积 28.16ha,现有职工 305 人,年运营 300d, 24 小时连续生产,厂内一条 2500t/d 水泥生产线达到满负荷生产。 XX 水泥有限公司现有水泥生产厂区 1 处,大理岩矿区 1 处,两厂相距约 16km,本项目位于水泥生产厂区内,因此本次环评现有项目概况仅分析水泥生产厂区概况。  1 现有项目产品方案  表 4 现有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工程名称  产品名称  规格  实际生产能力  年运行时数  1 2500t/d 水泥生产线  硅酸盐熟 料   460m  2500 吨 /天   7200h 2 现有项目原 辅材料用量  表 5 现有项目原辅材料消耗  类别  序号  原辅材料  用量 ( t/a)  主要成分  原  辅  材料  1 原煤  98546.88  2 石膏  20301.09 三氧化硫  3 大理岩  515839.03 氧化钙  4 剥离土  16958.53 二氧化硅  5 铜矿废渣  37274.88 三氧化二铁  6 XX 废石  59256.52 二氧化硅  7 煤矸石  55298.89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  8 粉煤灰  1559.74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  9 尾矿  208906.58 二氧化硅  10 脱硫石膏  6268.57 三氧化硫  11 炉渣  5276.18 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  12 废石  28671.68 二氧化硅  13 磷石膏  283.53 三氧化硫  3 现有项目设备清单   15 表 6 现有项目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  数量  1 生产设备  回转窑   460m  1 2 立式辊磨  型号 :TRM36.4 1 3 煤立式磨  型号 HRM1700M 1 4 单段锤式破碎机  型号 :LPC1020.18-HH 1 5 堆取料机  型号 CHO-80 1 6 PF 系列反击式 破碎机  型号 PF1214 1 7 锤式破碎机  型号 PCF1412 1 8 球磨机   3.2x13m 2 9 离心通风机(立磨)  型号 XY6B-DR2930F 1 10 离心通风机(高温)  型号 XY6B-6DW3200P 1 11 离心通风机(窑尾)  型号 XY4G-SY28000 1 4 生产工艺流程图  图 2 现有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图  5、现有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 1)大气污染物  水泥生产厂区原辅材料装卸、物料堆放、输送、原料调配、粉磨、圣疗输送、生料均化库进料与卸料;原煤均化、破碎、 粉磨、输送;分解炉余热分解与回转窑煅烧、冷却、破碎、熟料贮存、输送、装运;水泥配料、粉磨、输送储存、包装等各道工序均产生粉尘 ,各个排尘点通过集尘罩集尘后通过布袋除尘器处理可去除大部分粉 16 尘。水泥厂区主要有组织粉尘排放源有:   窑尾废气  窑尾废气 主要为粉尘、 SO2及 NOx,废气 量约为 180000m3/h, 根据原环评中 设计 ,窑尾废气 粉尘源强为 8 104mg/m3, 经高效静电除尘器 (除尘效率 99.88%) 集尘处理后通过 80m 高排气筒排放,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96mg/m3, SO2排放的浓度 约为 63mg/m3、NOx 浓度约为 344mg/m3。  现有项目实施后,窑尾废气处理措施在环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废气处理措施采用三电场静电除尘器,排气筒高度升为 102m,根据 2011 年企业监测报告,窑尾废气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24.8mg/m3, SO2排放的浓度约为 48mg/m3、 NOx 浓度约为 255mg/m3,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 99.97%。企业实际运行时,各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均低于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中 表 2 浓度限值要求。   窑头废气  窑头主要为冷却和破碎过程中产生 的粉尘。废气源强为 120000m3/h,根据原环评 设计 ,窑头废气产生浓度约为 4 104mg/m3,经高效静电除尘器集尘处理 (除尘效率99.88%)后通过 40m 高排气筒排放, 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48mg/m3。  现有项目实施后,窑头废气处理措施在环评设计处理措施基础上进行优化,废气处理措施采用三电场静电除尘器,排气筒高度 仍 为 环评设计 40m,根据 企业验收意见 , 窑头 废气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47.6mg/m3,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达到 99.88%。企业实际运行时, 颗粒物排放浓度限 值 低于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中表 2 浓度限值要求。   煤粉磨机  原煤进入煤粉磨机后,部分煤粉随同气流进入布袋除尘器处理。 根据原环评中设计, 废气源强为 128938m3/h,粉尘源强为 60 104mg/m3,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效率 99.99%,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60mg/m3,经 25m 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项目实施后,煤粉磨机粉尘处理措施按原环评设计执行。根据企业 2011 年监测报告显示,煤粉磨机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26mg/m3,优于环评中设计的理论值。 企 17 业实际运行时,煤粉磨机颗粒物排放浓度限值低于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中表 2 浓度限值要求 。   水泥粉磨  根据原环评设计, 水泥粉磨废气排放量为 224652m3/h,粉尘源强为 80 104mg/m3,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效率 99.99%,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80mg/m3,经 30m 高排气筒排放。  现有项目实施后,水泥粉磨粉尘处理措施按原环评设计执行。根据企业 2011 年监测报告显示,水泥粉磨粉尘排放浓度约为 21.2mg/m3,优于环评中设计的理论值。企业 实际运行时,水泥粉磨颗粒物排放浓度限值低于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中表 2 浓度限值要求。  ( 2)水污染物  厂区内排水主要为生活排水、锅炉排水及厂区生活污水。根据原环评数据,原排水量约为 240m3/d,因目前水泥厂区内仅建设一条生产线,实际排水较设计排水减少,目前厂内实际排水量约为 180m3/d。  ( 3)噪声  水泥生产线的各种磨机 、空压机、风机、破碎机及各种装卸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强度在 85 110dB(A)之间。  ( 4)固体废物  厂内的 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炉渣,产生量约为 2676.52t/a,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 46t/a,污水处理站污泥,产生量约为 9.64t/a。  6 现有项目污染治理措施情况  表 7 大气污染 治理措施情况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产生浓度注 1 设计处理措施及去除率  实际处理措施及去除率  设计排放浓度  注 2 实际排放排放标准 18 浓度  注 3 注 4 1 窑尾废气  粉尘  8104mg/m3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99.88%, 80m高排气筒  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7%,102m高排气筒  96mg/m3 24.8 mg/m3 50 mg/m3 SO2 63mg/m3 63mg/m3 48 mg/m3 200 mg/m3 NOx 344mg/m3 344mg/m3 255 mg/m3 800 mg/m3 2 窑头废气(粉尘)  4104mg/m3 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99.88%, 40m高排气筒  三电场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7%,40m高排气筒  48 mg/m3 47.6 mg/m3 50 mg/m3 3 煤粉磨机(粉尘)  60104mg/m3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9%, 25m高排气筒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9%, 25m高排气筒  60mg/m3 26 mg/m3 50 mg/m3 4 水泥粉磨  80104mg/m3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9%, 25m高排气筒  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 99.99%, 25m高排气筒  80mg/m3 21.2 mg/m3 30 mg/m3 注 1:产生浓度 来源于 企业原 环评报告。  注 2:设计排放 浓度 来源于 企业原环评报告 。  注 3:实际排放浓度来源于 2011 年企业委托 XX 监测站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见附件 ),其中窑头废气在改监测报告中未进行监测,窑头废气排放浓度引用企业验收监测数据 。  注 4:排放标准执行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4915-2004)中表 2 标准。 根据该标准, 2010 年 1 月 1 日起现有生产线应执行表 2 标准。  表 8 水污染治理措施情况汇总表  序号  污染源  产生量(浓度) 注 1 设计处理措施 注 1 实际处理措施 注 2 实际产生量(浓度) 注3 实际排放量(浓度)注 3 排放标准 注 4 1 废水  废水量  240t/d 240t/d“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站,出水绿化  240t/d“活性污泥”污水处理站,出水排入固固河  180t/d 180 t/d / 2 COD 250mg/L 112mg/L 30.7mg/L 100mg/L 3 SS 150mg/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