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 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 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 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 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8 环境质量状况 . 13 评价适用标准 . 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26 环境影响分析 . 2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40 结论与建议 . 41 附图: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在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土地使用规划图中的位置图 附图 3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附图 4 项目周围环境现场照片图 附图 5 项目在红水河来宾段水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 中 的位置图 附件: 附件 1 项目委托书 附件 2 项目选址建议书 附件 3 项目营业执照及身份证 附件 4 象州县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附件 5 关于同意项目在红水河自然保护区设置取水点的函 附件 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项目名称 象州巴安水务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王贤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陈东旭 通讯地址 象州县石龙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545800 建设地点 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 A 区西侧 立项审批部门 象州县发展和改革局 批准文号 象发改投资2013182 号 建设性质 新建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461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4900.4(22.35 亩)绿化面积(平方米) 7382m2总投资 (万元) 15000 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 10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0.7% 评价经费 (万元) / 投产日期 2014 年 1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象州县石龙工业集中区自 2006 年 10 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新型工业为主导,创新服务,招商引资,不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了以纸品加工、钡盐加工、林产品加工、丝绸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业为主的基地,被自治区列为 B 级园区。随着园区发展初具规模,开发不断深入,建设项目不断增加,片区用水面积扩大,用水人口增加,管道输、配水能力已不能满足用水要求,新建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提高片区生活、工业用水的水质安全可靠性已刻不容缓。 为了满足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现实和发展需要,象州巴安水务有限公司拟在象州工业园区石龙片区建设自来水厂一座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规模为供水能力 15000m3/d,配套建设自来水给水管网长 14039m。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中的相关规定,该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承担此1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受委托后,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场地进行了踏勘,并在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规范和要求,并本着“ 科学、公正、客观 ”的态度,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工程概况 1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象州巴安水务有限公司; 建设性质:新建; 总投资:15000 万元; 占地面积:14900.4m2(22.35 亩) ; 建设地点及周边环境现状 建设地点: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 A 区西侧; 周边环境现状: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北侧、南侧均为草地,西侧为乡间道路,东侧为甘蔗地。项目西南侧 300m 为来宾港象州港区钓鱼公作业区。红水河位于距项目西侧200m 处。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见图 1,具体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周围环境概况见附图4。 图 1 项目周边环境示意图 2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项目建设规模 本工程建设拟在象州工业园区石龙片区建设自来水厂一座及其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规模为供水能力 15000m3/d,占地 22.35 亩;配套建设自来水给水管网长 14039m,穿越工业园区ABC片区和石龙镇。 3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主要构(建)筑物有混合折板沉淀池、钢结构主厂房、清水池、送水泵房、污泥干化池等。处理工艺采用混合折板沉淀 +微滤成膜过滤。配套管网长铺设先由西向北经过 C 区,管道 DN600、 L=2444m;再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途径 209 国道,管道 DN600、L=2248m;最后管道分南北走向,一条向北通 向象州县工业集区石龙片区 A 区,管道DN400、 L=4376m; 一条向南通向象州县工业集区石龙片区 B 区, 管道 DN400、 L=4971m。(1)主要构筑物及管道工程见表 1。 表 1 构筑物及管道工程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 尺寸(m ) 单位 数量 结构形式 备注 主要构筑物 1 折板沉淀池 LBH 20.010.16.8 座 1 钢混 2 钢结构厂房 LBH 52225 座 1 钢结构+ 砖混 3 清水池 LBH 32.630.93.13 座 1 钢混 4 清水泵房 LBH 247.57.5 座 1 钢混 分 2 格5 污泥干化场 LBH 4572 座 1 露天 6 阀门井 LBH 2.51.51 座 1 砖砌 7 阀门井 LBH 1.51.51 座 1 砖砌 8 集水坑 V=1m3座 1 自来水厂厂区管道工程量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材料 备注 1 厂区进水管 DN450 米 300 钢 2 工艺水管 DN300 米 50 钢 3 工艺水管 DN450 米 52 钢 4 工艺水管 DN450 米 50 PE 5 工艺水管 DN300 米 210 PE 6 工艺水管 DN200 米 50 PE 7 工艺污泥管 DN150 米 200 钢 剩余污3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泥管 8 给水管 DN100 米 350 PE 9 排水管 DN100 米 200 UPVC 10 排污管 DN300 米 90 HDPE 11 钢砼 DN300 米 250 钢混 12 钢砼 DN400 米 180 钢混 13 室外消火栓 个 3 14 雨水检查井 700 砖砌 座 22 15 污水检查井 700 砖砌 座 7 16 雨水口 砖砌 座 46 (2)设施设备见表 2。 表 2 设备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 设备 单位 个数 备注静态混合器,DN300,L=2m 台 1 翼片隔板絮凝反应设备 134012504250mm 134015503950m 134021004000 各 5 格 套 1 斜板,100010001000mm ,单池尺寸为95007700mm 套 1 集水槽,每根 9900580240mm,共 5 根 套 1 浊度仪 台 1 1 折板沉淀池 电磁流量计 台 1 微滤池,2.6m2.05m2.0m 台 5 过滤水泵,215m/h,0.20MPa 台 5 硅藻土筒仓,80m ,DN3600 台 1 硅藻土布袋除尘器,2210 m/h 台 1 机械振动器,0.8m/h 台 1 星型给料机,0.8m/h 台 1 干粉螺旋输粉机,0.8m/h 台 1 倾斜式干粉螺旋输粉机,0.8m/h 台 1 房间除尘器,3284m/h 台 1 硅藻土搅拌箱,3m ,DN1500 台 1 在线铺膜硅藻土搅拌箱,3m ,DN1500 台 2 预铺膜泵,215m/h,0.15MPa 台 2 在线铺膜泵,200L/h , 0.20MPa 台 5 混凝剂溶液箱,3m ,DN1600 台 2 次氯酸钠溶液箱,3m , DN1600 台 2 混凝剂计量泵,150L/h ,0.50MPa 台 2 次氯酸钠计量泵,30L/h ,0.50MPa 台 2 仪用压缩空气罐,1m , DN1000mm 台 1 空压机及冷冻式干燥机, 0.67m/min,0.80MPa 台 2 电磁流量计 台 5 2 主厂房 浊度仪 台 5 4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超声波液位计 台 5 连杆浮球液位开关 台 3 雷达液位计 台 1 磁翻板液位计 台 4 潜水泵,3m/h ,0.20MPa 台 1 冲洗水泵,8m/h ,2.50MPa 台 2 清水泵,220m/h ,0.70MPa 台 4 电磁流量计 台 1 超声波液位计 台 2 压力变送器 台 1 pH 表 台 1 3 清水池 清水泵房 余氯表 台 1 4 取水泵房 潜水泵,AABSW150-365(L)B 离心泵,Q=365m3/h, H=25m,两用一备 台 3 (3)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 3。 表 3 供水和原辅材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用量 备注 1 原水 15005t/d 取自红水河 2 絮凝剂 6.25t/a 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 3 次氯酸钠溶液 5.73t/a 外购,1.5 t 储罐存储 4 硅藻土 8.51t/a 外购,37.6t 筒仓 4水源工程 本项目西侧为红水河,取水口设置于广西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河段石龙段白藤沟钓鱼公上游约 1km 处。 (1)取水水源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石龙水厂集水面积 1577km2,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 25.22 亿 m3,50% 来水情况下水量 24.85 亿m3,90% 来水情况下水量 18.72 亿m3。经典型年逐日调节计算:现状水平用水情况下, 50%来水量情况下可供水量为 229889 万 m3,水量利用率为 0.32%; 90%来水量情况下可供水量 161992 万 m3,水量利用率 0.45%。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下,其最高取水保证率均可以达到 100%,取水可靠。 流域可供开发利用量占天然径流量的 30%,现状开发利用量仅 14.8%,开发利用量尚有较大盈余;按照用户提出的用水方案,取水保证率为 97%,设计取水量为 0.23m3/s,年最大取水量约为 730 万 m3, 多年平均情况下水量利用率仅为 0.32%,水量利用率很小,由于漓江上游三个水库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取水口位置处流量保证率,故取水较为合理。(2)项目取水方式 5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本工程取水方式暂时采用两次提升方式,即在红水河附近按近期水位临时修建一座集水池,用潜水泵房中潜水泵提升至取水泵房,取水泵房则按远期蓄水后的水位修建。水厂通过管道将红水河水引入泵房,采用抽水泵从红水河河道抽取地表水,本水厂取水方案为引用红水河的地表水,一期日取水量 1.5 万 m3,保证率为 97%。 5管道工程 (1)输水管道 本项目输水管采用 DN450 管道,管材为饮用水专用钢管。入厂管道长度为 420m,流量设计为 182.3L/s。管道采用明挖敷设,原土回填,开挖边坡根据地质条件及开挖深度确定。管道最小埋置深度:山坡地段及耕作地为 0.7m,跨越公路处为 1.01.2m 。 (2)配水管道 根据石龙地区的实际应用情况,给水管道采用给水用高密度聚乙烯( HDPE)管,PE100,PN1.0Mpa ,管道接口为热熔连接。 本项目实施水厂工业园区的配水管道,设计配水主干道从自来水厂送水泵房出口接至各供水点,总长 14039m。其中设计 DN600 配水主干管道从送水泵房接出敷设 4.69km至石龙镇,保留石龙镇原供水管网接入主管网,经石龙镇后分成两条 DN400 配水干管,一条配水干管通向工业园 A 区; 另一条配水干管通向工业园 B 区, 并且沿路每隔 100-12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 6厂内给排水 厂内职工生活用水及厂区消防用水等由厂区直 接供给。厂区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收集到集水坑通过雨水管网排入红水河。生活及生产废水通过化粪池处理后排至污水厂处理,由于本项目 2014 年 1 月建成后园区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且本项目污水不在园区污水处理厂近期纳污范围内,所以水厂运营期间在污水处理厂建成之前的生活污水采用化粪池收集,生产废水采用沉淀池收集,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表 1 旱作标准限值要求后,定期对项目四周旱地进行灌溉,不排入自然水体;园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由于污水排放量较少,环评建议业主跟污水处理厂协商同意本项目污水接纳后,再统一用市政清污车运至园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7公用工程 本自来水厂供电工程负荷等级为二级。为保证该工程电气系统的连续、可靠运行,设计采用两路 10kV 电源供电,一用一备方式工作,两路电源均能承担本工程全部负荷。自来水厂通讯系统配置 20 门用户程控电话交换机 1 台, 2 条中继线,用于厂区内部6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管理、生产调度。另设 5 门市话,用于对外通讯使用。 8自来水厂自控设施 (1)设计要求 根据工艺生产流程及测控要求配置物位、流量、水质分析等过程控制等检测控制仪表,根据工艺及设备运行要求设置生产过程的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建立全厂生产管理、控制计算机网络系统。 (2)中型控制系统 自控系统采用集中型控制系统。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及自动化仪表组成的监测控制系统,对处理厂各过程进行集中控制,实现生产现场的无人值守,实现全厂自动化管理。 本工程控制网络系统由一层网络组成,监控室配置 2 台监控管理计算机,与 PLC 通过工业以太网相连,构成完整的控制系统。可实时掌握自来水处理工况。 (3)仪表检测系统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进出水水质及其变化过程,设计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和分析仪表,配置完整,某些与控制过程关系不密切的水质参数则采用实验分析仪表进行测试。9人员编制 根据邻近乡镇供水管理单位定岗标准及项目具体情况,项目职工共 18 人,均在厂内吃住。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为广西来宾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土地使用规划用地,原为农林地,无原有污染情况。 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项目西南面来宾港象州港 区钓鱼公作业区产生的施工噪声及粉尘。 7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 地理位置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东靠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南接武宣县,北接鹿寨县。地处东经 1092511006 ,北纬 23442418 ,土地总面积 1918 平方公里。县内有国道、省道贯通,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南宁、梧州和广州等城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运江、象州、马坪和石龙四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 象州县石龙工业集中区位于象州县石龙镇,毗邻 209 国道以及柳江、黔江、红水河三江交汇处,是象州县工业园区建设的启动区域。象州县石龙工业集中区总体规划运用了“ 一轴,两翼,三区” 的概念来阐述园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其中,一轴指的是 209 国道,两翼则是指规划中连接来宾市与象州县城的二级公路,三区就是石龙工业集中区的 ABC三个分园区。 本项目选址位于象州石龙工业集中区 C 区,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2. 地形地质地貌 象州县位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内侧,大瑶山复背斜西翼。构造较为简单,主要是燕山运动所产生的大瑶山背斜隆起所形成的次级断裂和小褶皱。 象州县主体构造为北北东向构造,以桐木百丈大断层为代表,该断层南入武宣县,向北直抵鹿寨县境,纵贯全县。在县内切过中泥盆及下泥盆统地层,规模宏大,为逆性断层,被后期北向断裂错开,主干断裂旁侧的一些小断裂及裂隙,为石英脉充填,具铜矿化。南部地区主要分布南北向构造,切过泥盆系,石炭系地质,其中以思高断层和热水断层规模大,正断层及逆断层均有。断裂带附近普遍硅化强烈,常为重晶石脉充填,同时局部含铜、锌及分解石,在走向常成“S” 型出现,后期亦有水平方向的错动。县区北部为北西向构造,切过中泥盆系及下泥盆统地层,规模不大,但切过北北东向断裂带,使其发生错动。于热水村附近有一张裂旋转帚状构造,裂隙往北撒开,往南收敛,撒开部位裂隙普遍为重晶石脉充填,收敛部位多具铜矿化,热水温泉出露干帚状构造的8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旋转中心部位。 县境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地层,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前三者系晚古生代海相及滨海相沉积,后者为新生代陆相河流沉积。在各种内外应力的长期作用下,象州县形成了东高西低,中部丘陵平原纵横交错,丘陵广布,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极不规则的现代地貌地形。境内具有多种地形,东部低山,西部丘陵形成两道屏障,中部丘陵平原纵横交错。大瑶山西侧边缘和南端低山向西南伸入县境内,形成笔架山系。象州地貌以丘陵为主,面积约 779.2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 50.13%。 3. 气候气象 象州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共同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具有热量丰富,气候宜人,雨量充沛,辐射较强,日照偏多,雨热同季,夏长冬短的特点。年平均日照系数为 1850 小时,年平均气温 21.2,无霜期达 330 天以上,平均降雨量为 1300 毫米。全年 9 月至次年 5 月以北风向为最多风向,6-8 月以南风为最多风向。由于受地形的影响,降水量相对周围县少,是桂中少雨中心的边缘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1314.3 毫米,全县各地降水量在 1200-1400 毫米之间,东部多余西部,山区多于平原,县境西部和西南部属桂中少雨中心区,个别年份降水量才 700 毫米左右。 4. 水文 (1) 地表水 象州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一级支流柳江自北向南流经运江、象州、马坪、石龙,于县西南端三江口汇合自西北而来的红水河,形成黔江流入武宣县。 红水河发源于云南省。流经广西河池、南宁两地区后,复经忻城县、合山市、兴宾区,自兴宾区三家村起,沿来宾两县边界先北南向,后西东向,于象州县南端的三江口与柳江汇合为黔江,为象州、兴宾区之界河。县内流域总面积 66.4 平方公里,河段长16 公里, 河床切割成“U” 型深槽。红水河洪水季节为每年 58 月,最大洪水多发生在 78月。枯水期一般在 12 月,港区水域条件较好,枯水期河面宽约 155m,河中水深一般达 15m 至 16m,最深处达 20m。 (2) 地下水 据地质部门探明地下河 1 条,即青凌地下河。位于石龙镇大塘村与兴宾区相邻的地带,自新塘村充水溶斗起,至青凌水轮泵坝上游排泄。流程 6.5 公里,汇水面积 20 平方公里。受地表河流补给,枯期流量 321.56 升每秒;据相关预测,该地下河有一条支流,9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自大塘村东北约 400 米处汇入青凌地下河。 松散堆积层孔隙水 象州县东部大瑶山山麓地表小河两侧和县西部高龙河两侧,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分布面积 135 平方公里。其中富水性大的有大乐中平、河村军田一带大瑶山西坡山间盆地,面积 50 平方公里。岩性为沙砾石层,砾石含量 80%以上。河床透水性强烈,地下水得到充分补给,加之地形坡度较大(5% ),径流强烈,径流模数 15.42 升每秒 平方公里。 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 分布于象州龙富、龙门,马坪乡东岸以南及是石龙镇一带地区,面积 346 平方公里。青凌河以西的大塘区域 14 平方公里为富水段,径流模数 16.1 每秒 平方公里。 5. 土壤、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象州县境出露地层主要是泥盆系地层,次为石炭系、二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前三者系晚古生代海相及滨海相沉积,后者为新生代陆相河流沉积。泥盆系分布很广,约占县域面积的五分之一,发育完善,化石丰富,赋存有重晶石和铜、锌、铅等多金属矿产,是重要的含矿地层,石炭系和二叠系见于马坪、石龙一带,分布有限,石炭系是辖内水泥原料的蕴藏地,二叠系为主要的含锰地层。 规划集中区区域为低起伏丘陵区,目前用地类型为农业用地、林业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受人类长期活动影响,区域内已无原生植被,现存植被为人工植被及次生植被,植被覆盖率约为 75%。人工植被主要是农作物及经济林木。农作物主要是以甘蔗为主,还有少量的桑树、水稻、玉米等;经济林木主要为龙眼、马尾松、尾叶桉、黄皮果、芒果等;次生植被为灌草丛,以桃金娘和香茅为优势种,其他的还有牡荆、海金沙、野菊、三叶鬼针草、雷公根、土牛膝白花草、苍耳、旱墨莲、东风菜等。 项目取水源为红水河来宾段实验区,红水河来宾段河域当前生物种类多样丰富,有鱼类 99 种, 浮游植物 7 门 61 属, 浮游动物 4 类 31 科, 低栖动物 3 门 5 类 15 种, 水生维管束植物 9 科 12 种, 野生鱼类占红水河鱼类总种数的 96%;其中还包括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和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 5 种鱼类及红水河特有的鱼类泉水鱼、巴马副原吸鳅、红河疣螺等珍稀鱼类。 综上,项目位于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周边 200m 范围内红水河有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动物, 500m 范围内无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0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的植物。 6. 自然保护区概况 广西红水河来宾段已于 2005 年 9 月经自治区政府下文批准设立为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然保护区,于 2012 年 11 月 16 日调整了广西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功能区。本项目位于广西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功能区实验区,见附图 5。 社会环境简况( 行政区划、社会经济、教育、文化、文物保护) 1. 象州县行政区划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东靠金秀瑶族自治县,西邻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南接武宣县,北接鹿寨县。辖 7 个镇 4 个乡 113 个村委会和 10 个居民委员会,土地总面积 1918 平方公里。象州辖镇包括象州镇、石龙镇、运江镇、寺村镇、中平镇、罗秀镇、 大乐镇,乡包括马坪乡、妙皇乡、百丈乡、水晶乡。其中石龙镇辖花山、中塘、青凌、大塘、大蒙、马列、迷赖、石龙区委会 8 个村(居)委、46 个自然屯,总面积128.41km2,全镇总人口 2.3 万人。石龙镇素有“ 桂中商埠重镇” 之美称。 2. 社会经济概况 象州交通发达,能源充足。县内有国道、省道贯通,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 南宁、 梧州和广州等城市,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运江、象州、马坪和石龙四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 下通广州、 深圳、 香港、 澳门 。其气候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0.7,年降雨量 1306 毫米,森林覆盖率达 40%。象州有 桂中粮仓 和 优质米之乡 之美称,是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广西主要的 蚕茧生产基地和来宾市最大的蚕茧生产县,并且矿产资源丰富, 所产重晶石矿及矿粉远销美国、 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销往国内的大庆、 胜利油田、 天津、 辽宁等地,深受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2012 年象州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 )92 亿元,增长 14.5%;财政收入 5.56 亿元,增长 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0 亿元,增长 34.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2020 元,增长 10%;农民人均纯收入 6673 元,增长 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85 亿元,增长 15.2%;完成工业总产值 110 亿元,增长 21%。各项指标全部呈两位数增长。 象州县石龙工业集中区,自 2006 年 10 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新型工业为主导,以创11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新服务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形成了以纸品加工、钡盐加工、林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丝绸加工、汽车零配件制造、纺织服装、家具制造业为主的基地,于 2011 年底被自治区列为 A 级园区。 2011 年园区引进项目总投资 1.6 亿元,完成项目任务的 200%,完成工业总产值 13.61 亿元,超出任务 70.1%, 工业增加值 4.07 亿元, 69.6%, 实现税收 7085 万元,完成任务的 117.7%。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任务。 3. 教育文化 象州县建置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建置历史长达 2100 年。是唐朝名将薛仁贵曾徙谪之地,是 太平天国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现留有郑小谷故居、薛仁贵衣冠墓、中平太平天国古战场遗址等人文遗产。 目前县内拥有 3 所高中和 3 所职业中学,年毕业生人数为:初中生 4469 人,高中1167 人,中专以上 900 人。 4. 旅游资源 象州山青水秀,人文会萃,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广西著名旅游景区象州 温泉 有 “中南第一热泉” 之称,水温高达 86,富含偏硅酸、 锶、钙 等 24 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具有很高的医疗、 保健价值,系自治区级旅游景点。县内还有古海底迷宫、大乐泥盘纪剖面、大梭生态峡谷、七星古榕群、郑小古故居、漫画大师廖冰兄展馆等多处人文、自然景点,形成以山水为特色,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象州旅游风光,年接待游客 60 万人次。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厂址区域 200 米范围内有广西来宾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广西红水河来宾段于 2005 年 9 月被自治区政府下文批准设立为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红水河来宾段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和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名录的 5 种鱼类及红水河特有的鱼类泉水鱼、巴马副原吸鳅、红河疣螺等珍稀鱼类。项目 500 米范围内未发现其他遗存的地表文物古迹、风景游览区等环境敏感地区。 12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石龙片区土地使用规划,项目地处象州石龙工业集中区 C 区,该片区以工业、道路、村庄居民用地为主,属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规定的二级标准。本项目距离东南面中塘小学约 1.5km,距离东面小石塘约 1km,本次环评参考 2012 年 10 月来宾港象州港区钓鱼公作业区二期工程(原名中塘作业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中塘小学和小石塘两个监测点的环境监测结论,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日均值及小时值、 TSP 的日均值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 中二级标准,说明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良好。 2、水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周边最近河流为项目西侧 200m 处的红水河来宾段,项目所在河段为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 区实验区,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根据本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中 2013 年 12 月 24 日对正龙乡(取水口所在红水河兴宾- 象州保留区初始断面)、取水口上游 1000 米、取水口下游 100 米等 3 个断面补充水质监测评价结果,项目取水口所在河段水质优良,水质基本项目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水质达标,符合工程用水水质要求。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区域周边规划用地主要以仓储物流功能为主,为 3 类功能区,环境噪声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3 类标准( 昼间65 dB(A) ,夜间55 dB(A)。本评价对项目区域噪声进行了现状监测,共设 4 个监测点位,东、南、西、北侧厂界外 1m处各点位监测结果见表 4。 13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表 4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 dB(A) 昼间噪声值 夜间噪声值 监测点位 监测值 标准值 监测值 标准值 1#东 43.5 65 38.4 55 2#南 41.2 65 37.6 55 3#西 46.2 65 39.8 55 4#北 42.1 65 38.0 55 注:监测时段项目未施工。 由表 4 可知,项目四周厂界昼夜噪声值均满足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类标准( 昼间 65dB(A),夜间 55dB(A),因此区域声环境质量较好。 4、生态环境现状 项目用地原为农林地,周边主要为甘蔗、草地,及少量的桑树、水稻、玉米等,项目西侧 200m 为广西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功能区,当前已知有鱼类99 种,浮游植物 7 门 61 属,浮游动物 4 类 31 科,低栖动物 3 门 5 类 15 种,水生维管束植物 9 科 12 种,其中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鳗鲡和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的 5 种鱼类及红水河特有的鱼类泉水鱼、巴马副原吸鳅、红河疣螺等珍稀鱼类。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1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的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上属于二类区,保护目标为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 2水环境:距项目较近的河流为西侧 200m 的红水河,其水质保护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3声环境:项目所在地为 3 类功能区,区域环境噪声执行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 类标准。 4敏感点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保护级别见表 5。 14象州县工业园区石龙片区自来水厂及配套给水管网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表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 保护目标名称 相对场界 方位及最近距离目标概况 环境功能及保护级别水厂 红水河 西侧 200 m 红水河来宾段珍稀鱼类保护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 行政办公、卫生院、居民 209 国道 200m 范围内 由西北向东南方向主干管道途径 209 国道配水管网 村庄 由北向南方向主干管道途径 秤砣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1996)及其修改单的二级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3 类标准 评价适用标准 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 上属于二类区,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执行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表 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 染 物 名 称 取 值 时 间 浓 度 限 值(mg/m3) 日 均 值 0.15 SO21 小时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