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版 编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XX 市第三医院病房综合楼 建设单位: XX 市第三医院 (盖章 ) 编制日期: 2013 年 1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 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 ,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项目名称: XX 市第三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 评价单位 : XX 省 XX 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所 长 : 张全东 高级工程师 评价证书 : 国环评证乙字第 2211 号 发证机关 : 国家环境保护部 通讯地址 : XX 市陵园路 82 号 联系电话 : 0597-2294184, 2292601 委托单位 : XX 市第三医院 法人代表 : 温耀辉 联 系 人 : 倪跃 先 联系电话 : 13950883392 编制日期 : 2013 年 12 月 评价人员情况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上岗证书号 职责 签 名 张红兵 环境影响评价 高级工程师 B22110040800 审核 沈在友 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师 B22110060500 项目负责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XX 市第三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 建设单位 XX 市第三医院 法人代表 温耀辉 联系人 倪 跃 先 通讯地址 XX 市新罗区宝竹南路 4 号 联系电话 13950883392 传真 邮政编码 364000 建设地点 新罗区西陂镇小洋村第三医院内 立项审批部门 XX 市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 批准文号 2012145 号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卫生 Q83 建筑 面积 (m2) 10155 绿化面积 (m2) 715 总投资 (万元 ) 4050 其中 : 环保投资 (万元 ) 7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73% 评价经费 (万元 ) 0.9 预期投产日期 2015 年 5 月 1、建设项目基本概况 ( 1)建设项目由来 XX 市第三医院主要职责是承担着 XX 市 289 万人及周边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接受下级精 神卫生机构转诊及综合医院精神病专科病人的会诊与转诊,指导并参与社区精神卫生的预防、保健和康复服务工作,承担我市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任务 。 拟建的 XX 市第三医院病房综合楼地处 XX 市新罗区宝竹南路 4 号现 XX市第三医院院内,位于 XX 市城市西北面,距市中心约 3km,距火车站 2km,交通十分便利,水电、通讯均有保障。 医院现有病床 400 张(门诊综合楼 150 张,旧病房楼250 张)。项目改扩建后病房综合楼从门诊综合楼分配 100 张,旧病房楼 100 张,则改扩建病房综合楼有病床 200 张。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相 关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受业主委托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见附件 1),以供业主上报环保主管部门审批。 ( 2)项目建设内容 表 1-1 改扩建项目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 工程类别 现有 改扩建后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 工程建设内容 工程规模 主体工程 门诊楼 建筑面积 1299m2 不变 不变 病房大楼 建筑面积 4000m2 不变 不变 病房大楼 建筑面积 1420m2 不变 不变 供应室 建筑面积 138m2 不变 不变 食堂 建筑面积 687m2 病房综合楼 病房用房 建筑面积 8375 m2 消毒、保障用房 建筑面积 430 m2 预防、保健教学用房 建筑面积 550m2 餐厅 建筑面积 800 m2 配套工程 公用工程 职工宿舍( 3 幢) 建筑面积 6500m2 不变 不变 单身职工宿舍 建筑面积 576m2 不变 不变 车库 占地 125m2 不变 不变 门卫室 建筑面积 78m2 不变 不变 环保工程 绿地 占地 10660 m2 绿地 占地 11375 m2 生活垃圾池 容积 10m3 不变 不变 医疗垃圾房 建筑面积 500m2 不变 不变 调节池( 2 个) 容积合计 100 m3 调节池( 3 个) 容积合计 150 m3 隔油沉淀池 容积 20 m3 不变 不变 化粪池( 2 个) 容积合计 100 m3 化粪池 容积 150 m3 消毒池 容积 20 m3 消毒池 容积 30 m3 污水处理 站 处理能力 200m3/d 污水处理 站 处理能力 300m3/d ( 3) 项目规模、设备、原辅材料增减情况 医院现有病床 400 张(门诊综合楼 150 张,旧病房楼 250 张)。项目改扩建后病房综合楼从门诊综合楼分配 100 张,旧病房楼 100 张,则改扩建病房综合楼有病床 200张。 医院的行政科室有办公室、政工科、医务科、医教科、防治科、护理部、院感室、总务科、财务科、信息科、设备科、审计室;临床科室有检验科、放射科、 B 超室、心电图室、脑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心理测验室、生物反馈治疗室及四个精神科病区,无传染科。 医院现有职工 241 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200 名 (高级卫生专业人员 16 名、中级卫生专业人员 36 名、初级卫生专业人员 148 名 )。 项目改扩建后病房综合楼内新增医护人员 110 人。 改扩建前后 医院 规模增减情况见表 1-2。改扩建前后医院设备增 减情况见表 1-3。改扩建前后医院原辅材料增减情况见表 1-4。 表 1-2 改扩建前后 医院 规模增减情况 床位数 主要科室 经营项目 职工人数 日门诊量 现有 扩建后 现有 扩建后 现有 扩建后 现有 扩建后 现有 扩建后 400 不变 21 不变 12 不变 241 351 131 150 表 1-3 改扩建前后医院设备增减情况 序号 现有 改扩建新增 名称 数量 型号 名称 数量 型号 1 螺旋 CT 1 台 东芝 16 层螺旋 CT 机: ISX-101A 无 无 无 2 ICU(监护系统 ) 1 套 无 无 无 3 X 光机 (500 型 ) 1 台 医用 X 射线机: F99-IBT 500mA X 线透视摄影系统: ShimaVision Exquatro 无 无 无 4 核磁共振 (MR) 1 台 无 无 无 ( 4)选址分析 项目 位于 XX 市城市规划区内 ,建设地点在 XX 市第三医院内,用地属于医疗卫生建设用地,符合 XX 市城市总体规 划。本项目污染物产生量少,且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区域 环境质量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因此,项目的选址符合相关规划要求。 ( 5)施工方案 计划施工期: 2014 年 5 月 2015 年 5 月,总工期 12 个月。 ( 6)平面布置合理性 XX市第三医院病房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约 10155m2,是在对医院现有占地条件下,拆除原六十年代建设的食堂,重新建设一幢病房综合大楼,改扩建后底层为食堂 (建筑面积 800 m2) , 28层为 病房用房 ; 消毒、保障用房 ; 预防、保健教学用房 。项目位于第三医院内的北侧,其南面依次是现有门诊楼、 旧 病房、广场和主要出入口,西南面为生活区(现有职工宿舍)。在医疗布局上做到动静分区、洁污 分流、上下呼应、内外连接、流程便捷的科学布局。第三医院地形东高西低、北高南低,院内自建的污水处理站位于现有门诊综合大楼的西南侧,有利于院内医疗废水自流至污水 处理站;危废管理房位于医院东北角的厂界外,与医院内的各建筑物和改扩建病房综合楼有围墙隔离开,对项目影响不大。 因此,改扩建病房综合楼能够结合医院现状进行布局,既利用了现有设施的能力,同时也是对现有医疗能力的提升,新旧诊疗条件既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功能上又相对独立,从总图布置分析是合理的。 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 7)产业政策 建设项目为 医院 改扩建项目, 属 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医疗卫生公益项目, 符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中的鼓励类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 29“ 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 ” ,属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和XX 省当前产业政策要求 ( 发改委立项 文件见附件 3) 。 2、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的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新罗区 西陂镇小洋村第三医院内 , 用地属于医疗卫生建设用地, 项目周边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医院 现有 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见下表: 表 1-4 医院 现有 污染物 产生排放情况 污染源 污染物 门诊楼住院部 旧 病房楼 职工宿舍 食堂 生活垃圾池 危废管理房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产生量 排放量 污水量 37230 37230 21717.5 21717.5 10512 10512 7300 7300 COD 11.17 9.31 6.52 5.43 3.15 0.63 0.58 0.58 NH3-N 1.12 0.056 0.65 0.033 0.32 0.016 动植物油 0.15 0.15 生活垃 圾 167.57t/a 医疗固废 15.86t/a 项目 医院内的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 等主要环境问题已整改 情况 : 项目医院废水处理工程已由 XX 奥林环保服务有限公司设计并完工,且已进行环境保护竣工验收( 见附件 4)。 改扩建后,医院新建病房综合楼和现有门诊综合楼的废水采取 二级生化加消毒 处理,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表 2 的预处理排放标准后,与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的职工生活污水和食堂污水排往双洋路市政管网,纳入 XX 市污水处理厂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达 标后排入雁石溪。 目前医院的生活垃圾均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固体废物属危险废物管理范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实行集中代处置。项目医疗废物已委托 XX 市绿洲环保公司处理(医疗废物处置协议详 见附件 5),均可送到 XX 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集中处置。项目现状如下图: 需拆除的废旧食堂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XX 市新罗区位于 XX 省西南部,东连漳平 ,西接上杭,北邻连城、永安,东南与南靖交界,西南与永定毗邻,总面积 2685.6km2,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又是闽粤赣三省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距东南沿海口岸最近的矿区、林区和新兴的旅游区,地理位置在 北纬 2447-2535,东经 11640-11720之间。 XX 市第三医院位于 XX 市新罗区西陂镇小洋村,本次改扩建项目位于现 XX 市第三医院内。该院南面现有道路与双洋路相通,规划建设宝竹路,对外交通极为方便。具体位置见附图 1。 项目位于 XX 市新罗区西陂镇小洋村, 根据现场查看,项目周边 道路等基础设施完善, 项目东面为龙城春天住宅小区,西面和北面为天成山庄住宅小区,南面为城投公司生活小区,西南面大洋村居民住宅。项目周边情况示意图见附图 2。 (2)地形地貌 项目所在区域 属构造侵蚀中低山丘陵地貌,山脉走向受地质构造控制,多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地面呈波状起伏,河谷多呈 “V”型谷,两岸山坡较陡,植被发育。沿河河漫滩分布较广 , 常见有冲洪积阶地,较开阔的阶地多为村庄所在地或农田耕作地。 在地 质 构造上, 项目 位于闽西南拗陷带,区域地质构造以北东向断裂为主。区内无较大断裂带通过,断裂不发育。新构造运动表现不 明显,没有活动性断裂通过 项目所在 区 域。地质 构造属相对稳定地块。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加速度动峰值为 0.0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3)水文 XX 市新罗区境内流域面积 50km2 以上的河流有 22 条,河道总长度 563.5km,绝大部分属九龙江水系,仅西部少部分属汀江水系。由于山地河流下切较深,一般山岭坡度较大,地表径流汇集较快,水位变化大,流经河谷盆地的溪流,河道窄,但坡陡水急,水能资源丰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5.97 108m3, 平均径流深 1044.5mm,径流系数 0.608, 4 至 9 月的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 75%。市内水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单机 100kw 以上电站 64 处,装机容量 17.72 104kw,年电能约 5.32 108kw.h。境内主要河流有雁石溪(龙川)、万安溪(藿溪)。 雁石溪流域面积 1459km2,市境内 1447.7km2,以龙门溪为源,干流长 96.5km。多年平均流量 47.7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 15.05 108m3。河床比降 24.2 ,可能开发水能资源装机容量 3.08 104kw。上源有龙门溪(小池溪)、董邦溪( 小溪)和丰溪三条主要支流分别在城区汇合。雁石溪出 XX 盆地后先后纳入的支流有:蒋武溪(林邦溪)、富溪(白坂川)、黄庄溪(高聚溪)、硿溪、下洋坑溪、美丽溪、夏老溪(又名冢皞溪)、大洋坑溪(又名四集溪)。 本项目区域水环境为龙门溪,发源于新罗区小池镇上游,在小池何家陂汇集多条支流后,流经小池、龙门盆地,进入 XX 盆地。 龙门溪 河道长 30.5km,流域面积232.4km2,多年平均流量 7.98m3/s。 (4)气候 项目所在区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 19.9,最热月七月,极端 最高气温 38.1,最冷月一月,极端最低气温 -5.6,多年平均日照时数 1979 小时,雾日少,无霜期 291 天。 区域多年平均降雨量 1692.3mm,年平均降雨日数 163 天,区域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多雨,秋冬少雨, 3 9 月份降雨占总降雨量的 83.6%,区域多年平均蒸发量 1706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25.7%,绝对湿度 18.3hPa。 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北北东风 (风频 12.5 ),次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 (风频7.4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东,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南西风。区域静风频率达到23.2,平均风速 1.84m/s,静风和小风频率高是区域气候的一大特点。 (5)植被 新罗区在植被划分上属于常年温暖的照叶林地带,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楮类照叶林区。复杂的的地貌使该区的植被群落具有结构复杂,种类繁多的特点。但原始植被因人为的影响已所剩无几。现有植被大部分为次生林,大致可分为 20 个植被型, 10 个群系纲, 90 个群系,具有代表性的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次生针叶林与人工针叶林 (包括马尾松林和杉木林 )、亚热带竹林,无珍贵树种。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区域已很少有野生动物的活动,较大型野生动物罕见。 2、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 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 1)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性质:闽、粤、赣边区的交通枢纽,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式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 市布局结构: XX 中心城市“一城加五组团”的布局结构。中心城区包括东城、中城、南城、西城及西陂和曹溪的部分用地,五个组团分别为东肖组团、红坊组团、红碳山组团、龙门组团和铁山组团。其中中心城区以二环北路、莲花山北南环路为界划分为北部城区、中部城区和南部城区三大城区。以 XX 大道这一南北联络线为南北向发展轴,以人民路 龙川路这一东西向轴为东西 向发展轴,紧密联系三大城区。 ( 2)社会经济概况 XX 市 新罗区是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龙漳高速公路、龙长高速公路、龙梅铁路和龙赣铁路都在这交汇,下辖 12 镇 3 乡 4 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2677 km2。 2012 年常住人口 67.1 万人,户籍总人口 485855 人,比上年末增加 2865人,增长 0.6%。出生人口 4911 人,人口出生率为 10.1 ,下降 2.7 个千分点;死亡人口 4015 人,死亡率为 8.3 ,比上年上升 0.7 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 1.8 ,比上年下降 3.4 个千分点。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 GDP) 522.16 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34 亿元,增长 0.1%;第二产业增加值 356.27 亿元,增长 16.8%;第三产业增加值 142.55 亿元,增长 7.4%。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4.9: 64.1: 31.0 调整为 4.5: 67.5: 28.0。财政总收入完成 140.62 亿元,比上年增长23.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47.35 亿元,增长 24.2%。全年财政支出 48.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277 元,比上年增长 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8%;农民人均纯收入 11207 元,比上年增长 17.5%。新罗区工业以建材、机械、化工、食品、纺织、矿产、森工、煤炭、电力为主,农业以水稻为主。 西陂街道地处 XX 中心城市新区,面积 52.29km2,下辖 14 个行政村和 3 个社区居委会,另设 2 个社区居委会筹备组,总人口约 12 万人(其中户籍人口 3.3 万人)。随着 XX 中心城市“西移南扩”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商务、物流、人居”三大板块建设和龙州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西陂正逐步成为 XX 中心城市政治、经济、交通和商贸的中心。西陂位于 XX 中心城市开发新区,东与西城相连,南与曹 溪接壤,西与红坊毗连,北与北城、龙门、江山交界,东北与铁山连接。人民政府驻西山村, 2012 年末,辖区总人口 12 万人,其中:常住人口 3.3 万人,流动人口 8.7 万人。 2012 年人口出生率 13.27,死亡率 4.93,人口自然增长率 8.34;总面积 52.2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304 亩,林地面积 4 万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2238 人。 2012 年,财政收 入突破 6 亿元,达 6.07 亿元,增长 1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 2.33 亿元 ,比增 6%,地方财政收入 3.74 亿元 ,比增 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5340 元;村财总收 入 4008 万元,大洋、西山突破千万。 ( 3)教育文化 XX 市新罗区至 2012 年末拥有 2 所高等学校,在校生 13434 人,专任教师 920人; 10 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 16469 人,专任教师 498 人; 28 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 25657 人,专任教师 2237 人; 72 所小学,在校生 35206 人,专任教师 2029人; 1 所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 560 人,专任教师 49 人; 214 所幼儿园,在园人数27292 人,专任教师 1500 人。 2012 年项目所在地西陂镇现有幼儿园 39 所。完小 6 所,中学 1 所,学生总数 6400 人,其中小学 4400 人,外来人口占学生数 79%。小学有教学班 84 个,教师 188 人;中学共有 42 个教学班(其中 30 个初中教学班, 12 个高中教学班),在编教职工 169 人。文化教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 4)人文景观和人群健康 区域有红四军司令部旧址、毛泽东同志在 XX 城的旧居、闽西革命烈士陵园,这些历史文物都在 XX 市区,另有位于东肖的白土暴动遗址。这 4 处历史文物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 年末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3 个(西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XX市中医院、 XX 第三医院)。其中西陂社区卫生院 1 个,建筑面积 1500 平方 米,病床10 张,医务人员 27 人 。 2012 年完成诊疗 4.8 万人次, 14 个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和人文景观等,也未发现有任何种类的地方性疾病和环境疾病。 ( 5)市政基础设施 XX 市中心城市目前已建成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 (见附图 1) XX 城发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位于城区下游铁山镇的溪西村,服务于 XX 市中心城市,为项目所在地的 东 北面直距约 6km,中心城市污水通过污水管网送入污水处理厂, 该污水厂现状规模 15 104t/d, 远期将达到 20 104t/d, 2012 年以来,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 90.21%,其中居民生活污水约占 90%,工业废水占 10%,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管网达 137.15km(包括老城区雨污合流管道) 。 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位于西陂街道黄竹坑村东山南麓园排以东约 500m 的沟谷 中,为项目所在地的东北面约 3.5km 处,总占地面积为 38104m2,填埋场容积222.965104m3,设计日处理垃圾 350t,设计使用年限 20 年。 据了解,目前,黄竹坑垃圾填埋场已进入封场阶段。同时, XX 市已在铁山镇林邦村洋坑投资 36282.94 万元建设 XX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处理量为 600t/d 生活垃圾。 已 于 2013 年 8 月底 建成投入使用 ,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送至该厂焚烧处理 。 XX 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位于新罗区铁山镇平林村,为项目所在地的东北面约10.5km 处,占地面积 7821m2,采用 BOT 方式建设,设备采用 GB-12W-2000BF 型热解气化亚熔融工艺,日处理规模 5t/d,能覆盖处理 XX 市 5 县 1 市 1 区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医废处置中心于 2010 年 11 月建成并获得市环保局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临时)。截至 2012 年 底 ,已收集处置新罗区、永定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长汀县、漳平市等共 59 家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每天约收集 2.6t 医疗废物。 ( 6)区域污染源调查 据调查, XX 第三医院周围方圆 1km 的范围内,有一些生活污染源,这些污染源产生的生活污水均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外排,生活垃圾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主要是车辆运营和厨房油烟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产生影响,车辆噪声等声源对区域声环境质量产生影响, 与拟建项目的相对位置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基本情况见表 2-1。 表 2-1 区域污染源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污染源名称 方 位 距离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 天城山庄 北面、西面 紧邻 居住人口 800 余人,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4.38104m3/a, COD 排放量约 3.942t/a,生活垃圾产生量438t/a。 2 城投公司住宅区 南面 紧邻 在建 3 小洋村 东南、西面 紧邻 常住人口约 1500 人,外来人口约 3500 人。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27.37 104m3/a, COD 排放量约24.64t/a,生活垃圾产生量 2737.5t/a。 4 龙城春天住宅区 东面 紧邻 5 闽西交易城 西面 500m 6 保泰小区 南面 300m 三、环境质量状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 XX 市环境保护局发布的 2011 年 XX 市环境状况公报 , “XX 市城区空气污染指数 (API)年均值为 68,全年优、良以上天数 359,占 98.4%,同比上升 1.4 个百分点。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分别为0.084mg/m3、 0.035 mg/m3、 0.011 mg/m3,三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空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城区自然降尘量 8.38t/km2月 ”。因此,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可以达到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 (2)地表水质量现状 项目废水排入 双洋路市政 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污水汇入雁石溪 (雁石桥断面至合溪大桥断面) , XX 力普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2012 年 11 月 03 日和 11 月 04 日在污水处理厂上游和下游的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3-1。 表 3-1 污水处理厂上下游水质监测结果(单位: mg/L) 点位 指标 pH CODCr BOD5 NH3-N 1# 污水处理厂上 游 1.5km 2012.11.03 6.63 17 3.1 0.603 2012.11.04 6.61 18 3.4 0.597 2# 污水处理厂下 游 1.5km 2012.11.03 6.75 16 2.7 0.567 2012.11.04 6.71 17 2.9 0.549 质量标准( 类) 6 9 40 10 2.0 达标情况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监测结果表明雁石溪水质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表 1 的 类标准。 ( 3)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位于中心城区,项目 南面 为 双洋路, 受周围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影响 较 明显。其余 三面 经墙体阻隔和 距离衰减的作用下,受 交通噪声和社会噪声影响较小,声环境基本达标。 (4)生态环境现状 新罗区现有地表植被为人工马尾松、杉木林地,在山沟处有部分阔叶植物,主要为甜槠米槠群落,主要植物包括:长毛八角枫、狗脊厥、金毛狗、芒箕、中华里 白、光里白、乌厥、石韦、蕨、岭南槭、南酸枣、盐肤木、野漆树、毛冬青、猴欢喜、杜鹃、山乌桕、锥栗、米槠、甜槠、青冈、石栎,灌丛植物主要包括 槭木、檵木、盐肤木 、山苍子 等低矮灌丛,芦苇、五节芒、针茅 、山皂荚、接骨草、石竹、野菊、蒲公英 等草本植物,地被物中底层以铁芒萁、中华里白、阴地蕨等覆 盖,藤本植物主要包括广东山葡萄、葛藤、鸡血藤 、中华猕猴桃 等,现有植被覆盖较好。 项目占地现状为 医疗卫生用地 , 在项目用地范围内未发现各类珍稀保护植物。 区域内人类活动频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项目所在区域没有大型野生动物活动,未发现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的动物。 (5)主要环境问题 从现场调查情况看,目前项目区域的大气、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可以达到功能区划、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区域生态环境良好,未发现珍稀物种和需要特别保护的目标。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项目评价范围内没有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 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3-2。 表 3-2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表 环境要素 评价范围 环境功能区划 敏感目标 名称 距离 方位 受保护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大气环境 以排放源为中心点 以 2 D10%为边长的矩形区域 二类区 天成山庄 紧邻 北、西 800 余人 龙城春天小区 紧邻 东 常住 1500 人,外来 3500 人 城投公司宿舍 紧邻 南 尚未入住 门诊部、旧病房大楼 院内 南 病房 400 床 声环境 厂界外 200m 2 类区 天成山庄 紧邻 北、西 800 余人 龙城春天小区 紧邻 东 常住 1500 人,外来 3500 人 城投公司宿舍 紧邻 南 尚未入住 门诊部、旧病房大楼 院内 南 病房 400 床 地表水 环境 排污口上游 0.5km 至下游 5.0km 河段 类区 雁石溪 6km 东北 见龙桥至雁石桥段 四、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 1)大气环境: 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的二级标准。 ( 2)地表水环境: 项目区域水环境属雁石溪( 见龙桥断面 至 雁石桥 断面),水体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属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水域,执行 类标准。 ( 3)声环境: 区域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的 2 类标准(昼间 60dB,夜间 50dB), 南面 靠 双洋路 一侧执行 4a 类标准(昼间 70dB,夜间 55dB)。 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废气: 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的二级标准 ; 根据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 中规定的 污水处理站排出的废气应 进行除臭除味处理,保证污水处理站周边空气中污染物达到表 3 要求。 (2)废水: 项目 改扩建 后,职工生活废水 和医疗废水统一经生化消毒处理后,排入 双洋路市政 污水管网。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规定,项目排放废水属医疗废水,废水排放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2005)中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它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预处理标准 和 龙政建 2004公用 23 号排放污水水质标准( COD 450mg/L、 BOD5 250mg/L、 NH3-N 30mg/L、 SS 260mg/L)的要求。 (3)噪声: 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 类标准 (昼间60dB,夜间 50dB); 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 (4)固体废物: 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中的标准 ;污水处理站污泥应执行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466- 2005)中表 4 的 控制 标准 ; 危险固废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标 准。 3、总量控制指标 建设项目没有工业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 总量控制指标为 COD: 2.93t/a、 NH3-H: 0.21t/a) ,项目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入地表水体, 建设项目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计入 XX 市污水处理厂总量指标内,根据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项目无需申请 。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简述 (图示 ) 项目建设主要过程为施工过程,工艺流程简述如下:旧 食堂 拆除 并 清理场地,之后进行主体工程的建设及附属配套工程的安装、建设;经相关部门的检验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使用。项目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场地清理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营运期植被破坏、固体废物 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 废水 、固体废物、社会噪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附属工程产污流程工艺流程 XXXXXX图 5-1 病房综合楼 改扩建 工艺 流程图 2、主要污染工序 ( 1)施工期 大气污染源: 主要是施工期的场地扬尘、施工材料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废 气及 装修废气 。 水污染源: 施工期 水污染源 主要是施工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生活污水。 高峰期施工人员有 80人, 平均上场人数 50 人, 均不住在施工场地,按人均排放生活污水 0.05m3/Pd(不住场)计,本项目施工期大约为 12 个月,则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2.5m3/d,施工期 生活污水总排放量 912.5m3。 施工期生 产废水主要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施工废水经 3m3 沉淀池沉淀后可循环使用,基本上不外排。 噪声: 主要是施工期现场装修噪声,噪声声级一般 85 110dB,车辆运输噪声声级一般在 75dB 左右 (距离 5m)。 固体废物: 施工期间固体废弃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的成份主要是一些碎砂石、砖、混凝土等。 项目需要拆除旧的食堂占地 687 m2,产生的建筑垃圾按 0.12t/m2( 3 米 /层的住宅)计算,则项目拆迁固废产生量约 82.44 t。 项目 地上总的 建筑面积为 10155 m2,按每平方米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为 50kg 计 ,则施工期产生建筑垃圾约为 507.75t。 本项目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为 1300m2,根据设计图纸,建筑物为多层建筑,基础施工按平均每平方米挖深 0.5m 测算,总的土方开挖量约为 650m3。施工挖方大多可用于回填,产生的多余土石方、建筑装修垃圾及场地清理垃圾均运往城建部门指定地点堆放,则 施工期间 的 固体废弃物 对环境影响小。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产生量按每人 0.4kg/d 计,则施工期生活垃圾总产生量为 7.3t。 生态影响: 项目建设将造成地表裸露,施工过程中逢雨季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按项目总用地面积 1300m2 计算, 平地 取基础开挖期土壤侵蚀模数取 5000t/km2 a, 则项目 施工期 裸露地表水土流失量为 6.5t。 ( 2)运营期 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 建成后大气污染源主要 来源于食堂炊事时产生的厨房油烟、 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少量恶臭气体 和 垃圾收集点的臭气等。 食堂 厨房在炒菜时会产生少量油烟,主要成分是动、植物油,遇热挥发、裂解的产物及气味、水蒸气等。食堂 建成后可 供应 医院 1000 名 病患及家属 的饮食,根据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 2010 年的调查显示,人均日消耗食用油约为 20.5g/d,由此计算得项目食用 油耗用量为 20.5kg/d, 7.48t/a(工作日 365 天 ),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损失为 3%,即0.615kg/d, 0.22t/a,设计灶头 4 个,油烟净化器配套风机风量为 20000m3/h,取工作时间每天 3h,产生浓度约为 10.25mg/m3,食堂油烟 经竖向专用烟道引出 病房综合楼 屋顶 集中排放, 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去除率可达 70%左右,故年排放油烟量约为 0.185kg/d,0.067t/a,排放浓度约为 3.075mg/m3,对周边环境影响轻微。 污水处理站的废气来源主要来自于调节池、水解氧化池和沉淀池等构筑物,因此要 将此股废气预先治理后方可排放。 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产生恶臭气体,在夏季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