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合肥市瑶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130号二一四年三月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I前言建设项目特点瑶海区位于合肥市主城区东部,东接肥东县,西、南滨南淝河,北邻长丰县、新站区,近年来,随着合肥市城市建设迅速发展,亟需完善区域交通网络。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樵字各资料写法不一,有资料写“谯”,本次环评正文按项目立项统一写“樵”)位于瑶海区龙岗开发区境内,为合肥市瑶海区龙岗开发区与肥东县东部新区的一条分界道路,总体为东西走向,西起南樵路(同步设计),东至相城路(同步设计),随着道路两侧地块的开发,西泉路作为开发区出行至南樵路(同步设计)、相城路(同步设计)的重要通道,项目的建设已势在必行。西泉路由瑶海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拟投资建设,总投资4058万元,含征地拆迁费用。西泉路全线为新建道路,规划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沿线主要为厂房、农田及河塘。道路全长585m,设计速度40Km/h,规划红线宽24米,双向4车道。道路横断面布置方案为:人行道4.5m+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并板15m+人行道4.5m=24m。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排水、绿化、照明、交通标志标线、交通监控、供电土建、征地拆迁等。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建设单位委托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本次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安徽省四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承担现场勘查、资料收集、公众参与与公示材料起草、周围环境现状调查及敏感点分布调查统计、报告书编制等工作;淮北恒发气体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工程技术资料提供、组织实地考察、实施公众参与调查等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要求,本次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II图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和项目沿线的环境特点,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1)施工期的施工扬尘、施工噪声对周边区域的影响。(2)营运期的交通噪声对周边的声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III通过对项目建设及运营期间环境影响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与瑶海区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相容。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虽然该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将会对沿线地区的环境噪声及沿线居民生活质量等产生一定的不利的影响,但只要认真落实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出的减缓措施,工程建设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完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本环境评价认为,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IV目录1总则.8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81.2 编制依据.81.3 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101.4 评价标准.111.5 污染物排放标准.121.6 评价重点.131.7 评价时段.131.8 环境保护目标.132项目概况.142.1 项目区现状.142.2 项目概况.152.3 工程内容.182.4 工程占地与拆迁.262.5 工程进度.273工程分析.283.1 施工工艺.283.2 施工期污染源强分析.293.3 营运期污染源分析.32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374.1 地理位置.374.2 自然环境概况.374.3 社会环境概况.394.4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41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475.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475.2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485.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515.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525.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535.6 交通影响及缓解措施建议.565.7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575.8 道路景观建设建议.586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06.1 营运期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606.2 营运期空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69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V6.3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06.4 运营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716.5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717环境保护措施.737.1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737.2 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747.3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757.4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767.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777.6 社会环境影响减缓措施.788项目建设合理性分析.798.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798.2 规划符合性分析.798.3 小结.819环境经济损益分析.829.1 经济损益分析.829.2 环保投资估算.829.3 经济效益.839.4 社会环境效益.8410公众参与.8510.1公众参与的目.8510.2公众参与的范围.8510.3公众参与的方法.8510.4公众参与反馈意见.8910.5公众参与结果分析.9210.6公众参与小结.9211环境管理及环境监测计划.9411.1环境管理目标.9411.2环境管理、执行、监督机构的落实.9411.3环境监测计划.9811.4环境保护竣工验收.99结论和建议.10112.1结论.10112.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0112.3环境影响分析.10212.4环境保护措施.10412.5建议.107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VI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VII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81总则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通过调查拟建公路沿线环境现状,识别环境敏感目标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2)依据相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工程施工和运行情况,全面系统地就工程施工、运行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行分析;(3)针对工程施工期、运行期给区域环境带来地不利影响,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使工程建设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减至最低程度;(4)从环境方面论证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为工程的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编制依据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06月29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08月29日;(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12月27日;(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3年07月;(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8)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实施);(9)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04月;(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9部令第2号,2008年10月1日;(12)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第5号;(13)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2010年12月15日。(14)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200038号;(1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11月(16) 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合肥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合肥市环境保护局,2004年2月;(17) 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18) 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1998年10月1日起施行);(19) 合肥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合肥市环境保护局,2012年9月;(20) 合肥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2004年9月1日;(21)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年10月;(23) 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3第5号;(24)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2010年12月15日。(25) 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5152号文;(2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2009年3月;(27) 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394号,2003年5月;(28) 合肥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合肥市人民政府令第172号,2013年12月27日;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0技术导则及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2008年12月;(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1994年4月;(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5)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6)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HJ/T393-2007);(7)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005-96);相关规划(1)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2)合肥市瑶海区总体规划(2012-2030);(3)合肥市污水专项规划;(4)合肥市雨水专项规划;相关技术资料(1)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关于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立项的批复发改投资2013181号,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340100201300039号;(3)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建设工程项目设计说明书;(4)其他项目相关图件等资料。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1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HJ/T2.3-93,HJ2.4-2009,HJ19-2011)中有关规定,并结合拟建项目的排污特征、污染物排放量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确定本项目各环境要素的评价工作等级如表1.3-1。表1.3-1 评价等级划分一览表评价内容 划分依据 工作等级环境空气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中要求,本项目污染源较为单一,污染程度小,本项目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三级声环境 拟建工程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 规定的3类地区,项目200m范围内无敏感点 三级水环境 施工期主要产生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及少量施工废水。营运期主要污水为路面径流,依据HJ/T2.3-93,污水排放量7.0式中:pH实测值;pHsd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下限;pHsu地表水水质标准中规定的pH值上限。6、评价标准地表水体南淝河、板桥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水质标准,监测指标的标准限值见下表4.4-6。表4.4-6 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标准单位:mg/m3项目 pH COD BOD5 氨氮 石油类标准值() 69 40 10 2.0 1.07、评价结果店埠河水质现状监测的单因子指数计算结果见表4.4-7。表4.4-7 污染指数表断面 pH BOD5 NH3-N 石油类 CODW1 0.25-0.33 1.09-1.10 7.10-7.34 0.225-0.228 1.09-1.10W2 0.18 1.15-1.16 7.25-7.60 0.241-0.244 1.230-1.235SdjPH PHPHS 0.7 0.7 0.70.7 SujPH PHPHS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6W3 0.11-0.3 1.17-1.19 7.40-7.45 0.258-0.259 1.130-1.133监测结果表明,店埠河达不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标准要求,监测断面超标污染物有BOD5、COD和NH3-N,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19倍、0.235倍和6.6倍。声环境量现状评价1、监测点位噪声监测布点位置见表4.4-8。表4.4-8 噪声监测点设置序号 监测点位1 K0+0002 K0+5852、监测时间和频次阜阳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于2014年1月2122日对项目区进行了噪声监测,监测时间为两天,昼间和夜间各监测一次。3、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有关规定执行。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4.4-9。表4.4-9 噪声监测结果一览表5、评价标准拟建道路两侧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标准值见表4.4-10。表4.4-10 声环境质量标准执行标准类别 标准值dB(A)昼间 夜间监测点位 1.21 1.22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K0+000 57.2 45.9 54.5 44.7K0+585 54.1 46.5 53.4 45.3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7GB3096-2008中3类标准 65 556、评价结果由表4.4-9 所列声环境质量现状的监测结果,对拟建道路沿线地区的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如下:项目区昼夜噪声均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85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道路建设施工阶段的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辐射的噪声,这部分噪声虽然是暂时的,但施工机械一般都具有高噪声、无规则等特点,如不加以控制,往往会对附近的居民等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噪声污染。不同施工阶段采用的施工机械见表5.1-1。 表5.1-1 不同施工阶段采用的施工机械施工阶段 施工机械 特点基础施工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 持续时间长,所用机械多,物料多,车辆多,噪声强。路面施工 装载机、平地机、沥青摊铺机、压路机施工期噪声影响预测施工机械的噪声可近似视为点声源处理,根据点声源噪声衰减模式,估算距离声源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预测模式如下:Lp=Lpo-20lg(r/ro)式中:Lp距离为r处的声级;Lpo参考距离为ro处的声级。不同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结果和夜间噪声达标场界见表5.1-1,昼间单台施工机械的辐射噪声在距施工场地50米外可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相应标准限值,夜间300米外基本可达到标准限值(打桩机除外)。但在施工现场,往往是多种施工机械共同作业,因此施工现场噪声是各种不同施工机械辐射噪声以及进出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辐射噪声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噪声达标距离要远远超过昼间50米、夜间300米的范围。可见,工程施工期间噪声影响距离较远。表5.1-2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级(注:5m处的噪声级为实测值)施工阶段 机械名称 5m 10m 20m 40m 60m 80m 100m 150m 200m 300m 夜间场界(m)基础施工阶段 装载机 90 84 78 72 68 66 64 60 58 54 281推土机 86 80 74 68 64 62 60 56 54 50 177挖掘机 84 78 72 66 62 60 58 54 52 48 141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49打桩机 100 94 88 82 78 76 74 70 68 64 夜间禁止施工路面施工阶段 振动式压路机 86 80 74 68 64 62 60 56 54 50 177平地机 90 84 78 72 68 66 64 60 58 54 281摊铺机 87 81 75 69 65.5 63 61 57.5 55 51.4 200本项目沿线少量居民已拆迁,拟建道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等敏感保护目标,施工噪声衰减至200m外噪声值将大大较小,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不会产生扰民现象。施工期噪声控制措施根据本项目位置特点,本工程施工场地周边200m范围内无居民点、学校等噪声敏感保护目标。施工场地周边也无居民区等敏感保护目标。施工期场地设备施工噪声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噪声采取一般控制性措施即可。(1)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合肥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避免施工扰民事件的发生。(2)因建筑施工工艺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须提前7日持市建筑管理部门证明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将规定的夜间和午间作业时间公告附近居民。对抢修、抢险作业的可先行施工,后向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施工工地土方挖掘、外运根据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夜间作业时间、专用车辆、指定路线进行作业,并公告附近居民。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源主要有:(1)临时料场、堆场扬尘;(2)道路施工期间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3)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1)临时料场、堆场产生的扬尘本项目拟设临时堆场和料场,料场和堆场在风力作用下易产生扬尘,应对料场和堆场采取扬尘防护措施,如篷布遮挡、遮盖等,可将堆场的扬尘影响范围控制在下风西泉路(南樵路-相城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50向50米内,鉴于与本项目相交的南樵路和相城路同时建设,建议可统一设一个临时料场,临时堆场位于料场内,临时料场、堆场可设于本项目西泉路的一侧。远离附近的居民点,则本项目临时堆场、料场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2)车辆行驶扬尘据有关文献资料介绍,在施工过程中,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占施工场地上总扬尘的60%以上。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 75.085.0 5.08.65123.0 PWVQ 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V汽车速度,km/hr;W汽车载重量,吨;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表5.2-1为一辆10吨卡车,通过一段长度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在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最有效手段。表5.2-1 在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单位:kg/辆km粉尘量车速 0.1 0.2 0.3 0.4 0.5 1.0(kg/m2) (kg/m2) (kg/m2) (kg/m2) (kg/m2) (kg/m2)5(km/h) 0.0511 0.0859 0.1164 0.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