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环评证乙字第2920号 L-2014012 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 (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稿) 建设单位: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前 言 一、 项目的由来 随着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南宁市外东环地区不仅将是中心城区居住功能外移的主要承接区域, 同时也将是为自身郊区城市化过程提供居住空间,是以新城区和中心镇为 核心、生活便利、环境宜人的居住地带。同时,根据外东环所处的地位 和自身条件及南宁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外东环地区是以现代物流、高教科研 、休闲旅游为重点、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拓展区。另外,顺应南 宁市区域环境发展,加强南宁市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海工业的区域 合作,积极主动融入沿海大型工业区的辐射,在生产服务业上,外东环地 区主要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并与中心城区则 有错位层次的水平分工。外东环地区是以工业园区为主体,跨越式发展成 为规模化、高效化、循环利用的现代制造业、出口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增长基地。 为妥善解决南宁铁路枢纽屯里动车所项目涉及仙葫开发区那舅社区的征地拆迁安置问题,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已于 2011 年 5 月同意将蓉茉大道延长线西侧(即蓉茉大道与凤岭北路交 叉口西南角)部分土地作为那舅社区农民产业及回建住宅用地。由于该选 址用地周边目前尚无已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开展安置工 作。为完善安置用地周边基础设施,便于开展群众思想工作,确保南宁枢 纽铁路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南宁市铁路建设办公室、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政 府及南宁市人民政府已多次提出加快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工程建设的号召。 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位于外东环地区屯里片区, 项目的实施将改善仙葫开发区那舅社区拆迁安置用地的交通环境,加快南宁市外东环地区的发展,完善 城市交通路网,提高城市道路功能,改善交通条件,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改善外东环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以利于“外引内联”吸引更 多的资金用于开发建设;带动了沿线多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南宁市 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南宁市发改委于 2012 年 7 月 30 日对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项目建 议书进行了立项批复;南宁市规划管 理局于 2013 年 6月 9日对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 (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工程方案设计进行了批复。 由于在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项目建议书阶段,该项目所在区域尚未进行 较为详细的规划,该项目参照现状蓉茉大道(柳南高速以南路段)来设计,设计红线宽度为 45m,因此,立项批复文件上该项目红线宽度为 45m,长度为 7904m;至该项目方案设计阶段,该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较为系统 详细的规划,即南宁市屯里片区发展控制规划 ,根据该规划,将该项目红线宽度调整为 60m,因此,方案设计批复文件上该项目红线宽度为 60m,长度也相应调整为 8163.745m。 此外,因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凤岭北路延长线昆仑大道)工程涉及与现状湘桂铁路、在建高铁、规划铁路等多条铁路相交节点,需单独报铁路部门审批而程序复杂且周期长 , 无法在近期实施,而目前急需改善仙葫开发区那舅社区拆迁安置用地(该用地选址位于蓉茉大道北延长线与凤岭北路延长线交叉口西南角)的交通环境,以顺利推进南宁铁路枢纽屯里动车所项目,因此,经项目业主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后,将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 -昆仑大道)工程分段分期实施,即:一期为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二期为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凤岭北路延长线昆仑大道)工程。 另外,南宁市发改委同意先实施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路段,并将南宁 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列入 2013 年第一期的城建计划( 附件 4)的建设内容中。因此,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 2013 年 5 月 31 日委托我院进行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 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环评报告的编制。 综上,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起点位于蓉茉大道南段与柳南高速公路相交(桩号 K0+150) ,路线为由南往北走向,北止于凤岭北路延长线( K2+200) ,路线全长 2050m,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 60m,双向 8 车道,设计速度为 60km/h。 二、 项目环评开展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第 253 号文建设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 该项目需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受项目业主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 公司委托,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 托后,环评工作组成员对项目场址及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及污染源进行了现 场调查。在大概了解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的基础上,走访了当地政府等有关 单位,咨询与项目有关的污染源、生态敏感区、饮用水保护区等规划情况 及相关项目进展,收集与项目有关资料文件。通过现场调查、相关部门咨 询及资料分析,结合项目排污特征及周边环境敏感点、污染源分布及相关 规划情况,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在此基础上制订了项目环境质量 现状监测方案并委托了广西交通环境监测中心站进行现场监测,获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数据。 在公众参与调查方面,在 2013 年 5 月 31 日接受项目环评工作委托后的第 6 天即在广西交通运输厅网站公示了项目的基本信息,并于现场踏勘期间在项目周边村庄公告栏上公示了该项目的基本信息; 在 2014 年 1 月完成初稿,得出项目初步环评结论后即 在南宁市环保局网站公示了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污染防治措施,总体评 价结论等内容。在第二次公示后通过走访群众,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直接收 集公众对拟建项目的环境保护意见和建议。 环评工作组依据现状数据和有关资料,结合项目特点,经过深入的调查、分析和预测,并在充分的公众参 与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技术导则、规范,编制了本环境 影响报告书送审稿。南宁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 2014 年 3 月 5 日在南宁组织专家对其进行技术评审, 我单位在环评报告送审稿的基础上,根据专 家评审意见,对其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于 2014 年 3 月中旬完成了该环评报告书(报批稿) 三、 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护措施 拟建项目为新建城市道路项目,项目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噪声污染,项目运营后,随着交通流量的 增大,交通噪声贡献值增大,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经 预测,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噪声级最大增高量达 20.4dB(A), 本评价对声环境超标建筑采取换装通风式隔声窗的措施,以减缓营运期项目 交通噪声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同时本评价对生态环境、地表水环境和地 下水环境等保护要求提出了相应的防 护措施。 四、 评价总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未涉及无法避让的重大环境问题,项目营运后社会及经济效益明显。在本评价提出 的环保措施、环保投资有效落实的情况下,项目的建设和营运造成的环境 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项目从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 修改清单 内容 评审专家意见 涉及章节 修改内容具体位置1 补充完善项目工程立项及开展环评的支持性文件。 前言 附件 前言 附件 4 2 补充说明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补充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2.1.1 工程概况 2.1.2 技术标准 2.2.1 道路工程 P12 P13 P14 3 补充取、弃土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4.1.2 取弃土场植被现状调查 P48 4 补充机动车尾气颗粒物污染环境影响分析。 5.4.3 车辆尾气颗粒物影响分析 P8283 5 说明那平江与项目的位置关系,并图示;补充污水排放标准;完善施工期污水处理措施;进一步核实运营期区域雨、污水工程建设规划、排放去向及可行性。 1.6.4 地表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附图 1.5.2 地表水环境 5.2.1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5.2.2.1 雨水规划及影响分析 5.2.2.2 污水规划及影响分析 P9 附图 7 P7 P6364 P65 P6566 6 补充说明空气、声环境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完善空气、声环境现状监测点位设置说明。 1.5.1 大气环境 1.5.4 声环境 4.2.3 现状监测 4.3.1.1 监测点布设 P6 P8 P4950 P54 7 在工程总平面图为底图上完善等声线图。 附图 附图 16 8 进一步说明拆迁户与非拆迁户的公众意见;核实公众参与调查信息。 7.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附件 P106110附件 6 9 完善评价结论的工程概况内容,包括项目立项规模、设计情况、本次环评的工程规模 12.1 工程概况 P138 10 按与会专家与代表的意见修改报告其他文字内容及附图附件 9.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1.3 环境监测计划 附图 P118 P132 附图 1 备注:报告书中画下划线的文字为补充或完善的内容。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 1 1.1 建设的意义 . 1 1.2 评价目的 . 1 1.3 编制依据 . 2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 5 1.5 评价标准 . 6 1.6 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 9 1.7 评价方法 . 11 第二章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 12 2.1 项目基本情况 . 12 2.2 工程设计 . 14 2.3 工程占地与拆迁 . 19 2.4 土石方平衡 . 20 2.5 投资估算及工期安排 . 24 2.6 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 . 24 2.7 工程分析 . 25 2.8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 . 31 第三章 项目影响区环境概况 . 34 3.1 自然环境概况 . 34 3.2 社会环境概况 . 40 3.3 区域规划 . 42 3.4 评价区基础设施概况 . 44 第四章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46 4.1 生态影响现状评价 . 46 4.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48 4.3 环境噪声现状调查与评价 . 53 4.4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54 4.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 58 4.6 项目所在区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58 第五章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59 5.1 生态影响评价 . 59 5.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62 5.3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65 5.4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 66 5.5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 72 5.6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85 5.7 危险品运输事故风险评价 . 85 第六章 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 87 6.1 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 87 6.2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89 6.3 征地拆迁影响分析 . 89 6.4 项目施工期运输路线沿线环境影响分析 . 91 6.5 施工安全的影响 . 91 6.6 对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影响. 91 6.7 对矿产资源影响. 91 第七章 公众参与 .92 7.1 公众参与的目的及意义. 92 7.2 公众参与调查. 92 7.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95 7.4 公众意见采纳与否说明与建议. 99 第八章 水土保持方案 .100 8.1 方案设计深度及设计水平年、采用防治标准等级与目标值. 100 8.2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 100 8.3 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101 8.4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 101 8.5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主要工程量. 101 8.6 水土保持监测. 103 8.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103 8.8 结论及建议. 103 第九章 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建议 .105 9.1 设计阶段环保措施. 105 9.2 施工期环保措施. 105 9.3 营运期环保措施. 111 9.4 三同时验收内容. 114 第十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16 10.1 工程经济评价. 116 10.2 环保措施投资估算. 116 10.3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17 第十一章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18 11.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118 11.2 环境保护监督计划. 120 11.3 环境监测计划. 121 11.4 施工期环境监理. 121 第十二章 评价结论 .127 12.1 工程概况. 127 12.2 环境现状评价. 128 12.3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29 12.4 环境保护措施. 133 12.5 公众参与. 136 12.6 环保一次性投资估算及经济损益分析. 136 12.7 评价总结论. 136 附图及附件 附图: 附图 1 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拟建项目平纵面布置、敏感点分布图 附图 3 拟建项目沿线及敏感点现状图 附图 4 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示意图 附图 5 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 6 南宁市水功能区划图 附图 7 拟建项目与那平江、邕江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 8 拟建项目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关系图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附图 9 拟建项目与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中心城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附图 10 拟建项目与南宁市外东环地区发展控制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图 附图 11 拟建项目与南宁市屯里片区发展控制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关系图 附图 12 拟建项目与南宁“中国水城”建设规划关系示意图 附图 13 拟建项目雨水工程布置及汇水面积划分图 附图 14 拟建项目污水工程布置及汇水面积划分图 附图 15 拟建项目取土场、弃渣场地理位置及现状图 附图 16 拟建项目营运远期水平方向等声线图 附件: 附件 1 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环评委托书 附件 2 南发改城市 2012184 号关于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附件 3 南宁市规划管理局文件南规函 2013994 号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关于批复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方案设计的函 附件 4 南宁市发改委文件南发改投资 201346 号 关于下达 2013 年南宁市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第一期)的通知 附件 5 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 6 公众参与调查对象一览表 附件 7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信息 附件 8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信息 附件 9 现状监测报告 附件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第一章 总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0771-2311625 邮编:530007 1 第一章 总论 1.1 建设的意义 南宁市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 心城市。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首府南宁提出的新 的城市定位和发展方向,南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邕江为轴线、西建东扩、完善江 北、提升江南、重点向南”的城市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外东环地区是以现代物流、高教科研、休闲旅游 为重点、高增值、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拓展区。顺应南宁市区域环境发展,加强南 宁市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海工业的区域合作,积极主动融入沿海大型工业区的辐 射,在生产服务业上,外东环地区主要接受中心城区的辐射,承接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 ,并与中心城区则有错位层次的水平分工。外东环地区是以工业园区为主体,跨越式发 展成为规模化、高效化、循环利用的现代制造业、出口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增长基 地。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位于青秀区外东环地 区屯里片区,拟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构建外东环片区路网结构,使外东环片区的南北 间人流及货流的快速集散;有利于改善外东环地区的投资环境,全力推动外东环地区及 整个南宁市在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1.2 评价目的 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目的如下: 通过对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营运中的各种行为所带来的对周边不同环境要素的影响进行评价,为线路走向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预测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局部生态破坏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减缓或补偿措施,使项目建设带来的 环境负面影响得到有效控制; 为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使项目建设满足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地方环境规划要求, 并为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0771-2311625 邮编:530007 2 1.3 编制依据 1.3.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1989)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2008) ;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 1997)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 2000) ;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2005)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2011) ;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2004) ;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2008) ;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 2003) ; (10)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1998) ; (11)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 2008) ; (1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评公众参与暂行办法 (2006); (13)交通部 2003 年第 5 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 (14)交通运输部文件交体法发 200967 号关于印发 2009 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要点的通知 ; (15)环发 20107 号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2010)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 ( 2010 修订) ; (17)广西环保局、广西发改委、广西经济委员会桂环发 200952 号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 ( 2009 年修订)的通知 ; (18)桂政办发 2011143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气污染联防联 控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实施方案 ; (19)南宁市邕江河段水体污染防治条例 ( 2005 年修订) ; (20)南宁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 ( 2009 年) ; (21)南宁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 2008 年修订) ; ( 22)南府办 2007303 号南宁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 ( 23)南府办 2012135 号南宁市城市区域声环境功能区划 ; ( 24)南府办( 2010) 77 号南宁市生态功能区划 ; 第一章 总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0771-2311625 邮编:530007 3 ( 25)南府办 2012107 号南宁市水功能区划 ; (26)南府发 201310 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 ; (27) 南宁市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南 宁市建设工程预拌混凝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2006 年) ; (28)南府字 20111 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垃圾管理的通告 ; (29)南府办 2011137 号南宁市联防联控市区扬尘污染工作方案 ; (30)南府办 20124 号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 ; (31)关于印发南宁市联防联控市区扬尘 污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南府办2012143 号) ; ( 32)南府字 2013 6 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整治的通告 ; ( 33)南府字 2013 4 号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市容环境卫生的通告 ; ( 34)南环字 2012226 号南宁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 2012 年南宁市实施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及监测信息发布工作方案的通知 ; ( 35) 南府办 2013169 号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 市区扬尘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 1.3.2 技术规范 (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1;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 HJ/T2.3-93;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1;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2011; (7)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JTG B03-2006; (8)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GB50433-2008) ; (1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2008) ; (11)公路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 2010) ; (12)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 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0771-2311625 邮编:530007 4 (13)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1-2002; (14)环发 20107 号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 1.3.3 环境质量标准与排放标准 ( 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 3838-2002) ; ( 2) 地下水质量标准 ( GB/T14848-93) ; ( 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GB 3095-2012) ; ( 4) 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 3096-2008) 。 ( 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B16297-1996) ; ( 6)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523-2011) ; ( 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GB8978 1996) 。 1.3.4 相关规划 ( 1)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2011.10; ( 2) 南宁市外东环地区发展控制规划 2011.10; ( 3) 南宁市屯里片区发展控制规划 2012.11。 1.3.5 项目依据 ( 1)南宁纵横时代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环评委托书( 附件 1) ; ( 2)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南发改城市 2012184 号关于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速昆仑大道)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 附件 2) ; ( 3)南宁市规划管理局文件南规函 2013994 号南宁市规划管理局关于批复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柳南高 速昆仑大道)工程方案设计的函 ( 附件 3) ( 4)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 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 5)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 长线(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 ( 6)南宁市勘测院南宁市蓉茉大道北延长线 (柳南高速凤岭北路延长线)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 第一章 总论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 地址:广西南宁市高新区高新二路 6 号 电话:0771-2311625 邮编:530007 5 1.4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时段 1.4.1 评价等级 根据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工程特点、所在区域 的环境特征、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各专项技术导则关于评价级别的划分方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见表 1.4-1。 表 1.4-1 评价工作等级表 评价内容 工作等级 划分依据 拟建项目情况 声环境 一级 依据 HJ2.4-2009,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在 5dB(A)以上, 按一级评价。 依据 HJ2.4-2009,拟建项目为新建项目,位于声环境 2、 4a 类区,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噪声级增高量 20.4 dB(A)>5dB(A). 生态影响 三级 工程所属区域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含水域) 2km2,或路线长度 50km,按三级评价。 拟建项目所属区域为一般区域,工程占地0.1921km2 2km2,路线总长度 2.05km50km。 空气环境 二级 依据 HJ2.2-2008,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工作等级不低于二级。 拟建项目为城市主干路,主要污染物为CO、 NO2,评价等级设定为二级。 地表水环境 三级 依据 HJ/T2.3-93,污水排放量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属简单级别,地表水体为小型河流,水质要求为 类。 项目营运期不排污水,施工期污水排放量 1000m3/d,污水水质复杂程度为简单,地表水体为那平江,水质要求为类。 地下水环境 拟建项目为市政道路建设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地下水水质可能有影响。路基挖填方及道路不可渗漏路面不会改变地下水道的局部径流途径,区域地下水流场或水位不会因拟建项目建设发生明显变化。总体而言,拟建项目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评价仅对地下水环境做一般评述。 1.4.2 评价范围 参照各专项环境影响技术导则评价范围的划分原 则和对项目现场踏勘的实际情况,确定项目评价范围如下: 社会现状调查与评价:以项目建议书中提及的直接影响区域为主,主要在南宁市青秀区进行。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道 路中心线外两侧 200m 范围内。 声环境影响评价:道路中心线两侧 200m 范围内。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道路中心线两侧各 200m 范围内地表水体,项目雨水最终受纳水体为那平江,污水属五象污水处理厂处理范围。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道路影响的水文地质单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