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XX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 中国国家画院 编制日期 2014年04月 评价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法 人 代 表:穆锦珲 项 目 名 称: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项目负责人 :任艳芳 技术审核人:朱 敏 环 评 文 件:环境影响报告表 单位地址:北京车公庄大街 9 号院(五栋大楼) 1 单元 B2-12 层 邮政编码: 100044 联系电话: 010-88395570, 88395730 传真: 010-88395751 电子邮箱: xghxgh 此件为“ 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 告表”专用,复印及扫描无效。 项目名称: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委托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评价单位: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043 号 法人代表:穆锦珲 项目负责人:任艳芳 技术审核人:朱 敏 编写人员: 姓名 从事专业 职称 证书号 职责 签名 任艳芳 环境科学 工程师 A10430391000 技术负责人 赵楠 环境工程 工程师 A10430047 编写人员 朱敏 环境科学 工程师 A10430320500 审核 评价单位地址:北京车公庄大街 9 号院(五栋大楼) B2-12 层 邮政编码: 100044 联系电话: ( 010) 88395548, 88395760 电子邮箱: xghxgh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中国国家画院 法人代表 杨晓阳 联系人 任明辉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 联系电话 13601260726 传真 邮政编码 100044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现址画院东侧 立项审批部门 / 批准文号 / 建设性质 改扩建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业 7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12945 绿化面积 (平方米)3199 总投资 (万元) 45359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74.74126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0.39 评价经费 (万元) 3 预计投产日期 2018 年 10 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背景 中国国家画院自 1977 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的改革发 展和变迁,其功能定位发生重大变化,已由单一的国画创作研 究机构向集国画、书法篆刻、油画、版画、雕塑、公共艺术等转变,按照文化部领导指示要求,国家画院 要“办成中国唯一的,代表中国美术最高水准的,引领和导向中国美 术发展,对内代表国家,对 外代表中国的美术机构。 ”职能扩展、人员编制的增加对完善各项基础设施提 出了迫切要求。国家画院现有基础设施为1981 年所建,年久失修,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关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精神,抓住事业发展的大好机遇,国家 画院将扩建工程纳入“十二 五”规划发展的重要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环保部第 2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有关规定,中国 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受中国国家画院委托,北京欣国环环境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 2、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建设性质:改扩建 建设地点: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现址画院东侧,东临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西临中国国家画院现址,南临画院南路,北临豪柏国际公寓。地理位置见附图 1。 工程投资:总投资约 2.28 亿元,全部申请中央财政拨 款。其中环保投资 174.74126万元,占总投资的 0.39%。 周边环境概况:项目北侧距豪柏国际公寓最近距离约 25m,距西北侧 15m 为酱油厂宿舍, 96m 为昌运宫居民楼,西侧紧邻中国国家画院现址,现址中有一座白塔庵塔,此塔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紧邻本项目拟建地西侧红线,西侧距西三环路约 153m,西南侧紧邻城市规划道路 -画院南路(城市支路) ,道路南侧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二院,东南侧距三虎桥南路九号院约 37m,距东侧豪柏国际公寓最近约 13m,距东侧百胜村一号院约 53m,距东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约 10m。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见附图 2,项目地形图见附图 3。项目卫星鸟瞰现状图见图 1。 图 1 拟建项目卫星鸟瞰现状图 100m 50 0 项目拟建地 153m 10m 地理信息中心白塔 庵塔 酱油厂宿舍 三虎 桥南 路九 号院 37m 13m 120m 中国国家画院现址 3 拟建项目地情况:项目拟建地现址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341 号水源井及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的用地,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关于中国国家画院扩建项目建设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文件的指示“会议同意将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341 号水源井及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用地作为中国国家画院扩建项目规划用地,海淀区政府负责协调四季青镇政府抓紧做好该地块拆迁腾退工作,市自来水集团需积极推进 341 号水源井及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搬迁安置工作 ” 。 根据中国国家画院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协商, 341 号水源井与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计划于 2015 年进行腾退搬迁安置工作,目前, 341 号水源井已关闭停用。项目现状照片见图 2。 抢修队办公区 抢修队车库 341 号水源井 图 2 项目用地内现状照片 建设周期: 本项目计划于 2016 年 10 月开工建设, 预计于 2018 年 10 月投入使用,施工期为 24 个月。 4 3、工程内容 建筑面积与平面布置 项目总用地规模 12945m2,总建设用地规模 10619m2,代征城市公共用地规模 2326 m2。 总建筑面积 33702.98m2, 其中: 地上建筑面积 22230.45m2, 地下建筑面积 11472.53m2。容积率为 2.03,绿化面积约 3199m2。建设一栋行政综合办公楼,项目规划用地指标见表1,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 表 1 规划用地指标一览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容积率 总用地面积 m212945 代征道路用地面积22234 代征绿化用地面积292 可建设用地面积 m210619 2.03 其中 文化娱乐用地面积 m210619 2.03 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项目规划建设用地性质为 C3 文化娱乐用地。主要建设内容为艺术创作用房、图书资料室、教学培训中心用房和配套办公等。建筑物各层用房面积指标见表 2,建筑物各层功能组成见表 3。 表 2 建筑物各层面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楼层 面积( m2) 1 地下二层 5853.16 2 地下一层 5164.01 室外汽车坡道 362.34 3 其他 人防室外出口 93.02 小计 地下总建筑面积 11472.53 1 一层平面 4131.32 2 二层平面 3708.29 3 三层平面 3694.13 4 四层平面 2815.12 5 五层平面 2346.05 6 六层平面 1893.30 7 七层平面 1380.32 8 八层平面 693.91 9 九层平面 671.6510 十层平面 592.66北楼屋顶层 76.38 南楼屋顶层 204.55 11 其他 人防室外出口 22.77 小计 地上总建筑面积 22230.45合计 总建筑面积 33702.98 表 3 建筑物各层功能组成表 5 楼层及面积( m2) 布局功能 分项功能 数量 版画创作室 2 雕塑创作室艺术创造用房 雕塑制作室(木雕) 2 古代书画临摹室 1 教研室 1 学院画室 4 教学培训中心用房 教学观摩厅 1 观众厅控制室 1 休息室设备间 1 国际交流会议厅 服务用房消防、安防监控室 1 楼宇自控 1 安保用房一层 /4131.32 设备间 值班用房 1 艺术创造用房 B型美术创作室 5 图书检索 1 图书阅览、开放式书库 1 书库 1 管理用房图书资料室 编目室 1 网络机房介质室 1 语音电话间设备间 1 UPS 室新闻演播厅 1 摄影翻拍室艺术信息 管理用房 1 教研室 7 教学培训中心用房 学院画室 18 灯光控制 1 放映室音响控制 1 二层 /3708.29 艺术信息 耳光室 2 大型美术创作室 6 A 型美术创作室 12 B 型美术创作室 83 三层至十层/14087.14 艺术创造用房 库房 1 消防电梯机房 1 电梯机房设备层 /204.55 设备用房 消防水箱间 1 雕塑制作区艺术创造用房 版画制作区 1 餐厅餐厅 厨房 1 地下一层 /5164.01 教学培训中心用房 库房 6 地下停车库 车位 55 变配电站 1 电缆分解室设备用房 通风机房 1 地下停车库 车位 133 给水高压泵及消防水池 1 设备用房 热力站 1 地下二层 /5853.16 人防工程 人防配套工程 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4。 表 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数值 备注 总建筑面积 m233702.98 - 地上建筑面积 m222230.45 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 m211472.53 容积率 - 2.06建筑基地面积 m24131.32 建筑高度 60m 建筑层数 10 层至 -2 层 机动车 辆 188 其中地上 6 辆 ,地下 182 辆 停车数 非机动车 辆 330 地上双层停车场 绿地率 % 30.12 绿地面积 3199m2 教学用品 本项目运营后,其中教学部分的内容主要为素描、国画,素描所需工具主要为各种型号铅笔;国画所需工具为毛笔、国画颜料,国画颜料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矿物颜料(如 硃 砂、石青、石绿等) ,另一种为植物颜料(如花青、胭脂、洋红等) ,无人工化学添加剂。 4、公用工程 本项目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周边市政配套设施完备,公用工程依托周边已有的市政配套设施,主要利用西侧三环路上的市政接口接入本项目,画院南路为市政规划道路(由市政统一规划建设) ,项目市政公用工程从西侧三环路上接至本项目所需铺设的管线均由建设单位承担,本项目周边市政管线规划图见附图 4。 给水: 新鲜用水:采用市政供水,由项目西侧西三环路现状 DN400 上水管线接入,沿画院南路新建 DN300 上水管线接入扩建项目红线范围内,长度约 350m。 中水:根据北京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试行办法第三条中的“ 2、建筑面积 3万平方米以上的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文化、体育等建筑。 ” 应按规定配套 7 建设中水设施。根据建设单位向北京城市规划设计院咨询,建筑面积指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中的“建筑控制规模(地上建筑规模) ” ,本项目地上建筑规模为 22230.45m2,小于 30000 m2,因此,本项目未设置中水配套设施。 排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雨水:沿画院南路新建一条雨水管道,向西接入西三环路东侧规划雨水管道,规划管径为 1000mm,长度约 280m,沿西三环路东侧向北接入双紫支渠,规划管径1600mm,长度约 180m。 污水:沿画院南路新建一条污水管道,向西接入西三环路东侧现状污水管道,规划管径为 400mm,长度约 280m,污水最终排入市政管网。 项目所在地区属于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收集范围。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小红门污水处理厂污水量已超出其最大处理能力,大量污水溢流至凉水河流域。为缓解凉水河流域及下游地区的水污染状 况,减少城市向天然水体的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北京市政府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3-2015年) 的要求,由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投资建设北京市郑王坟再生水厂工程分担凉水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负荷。 郑王坟再生水厂工程于 2013 年 10 月取得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的环评批复文件,批准文号为京环审 20130421 号,工程预计于 2013 年 6 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计划于 2015年 12 月竣工运营。本项目计划于 2016 年 10 月开工建设,预计于 2018 年 10 月投入使用。因此,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系统。 供电:项目由中兴京澳刀闸室供电,主要供电线路为紫竹院 110kV 变电站昌运宫开闭站文化局配电室昌运宫箱变中兴京澳刀闸室供电。 供气:项目使用天然气,从项目西侧现址的中国国家画院引入,由现状 DN100中压天然气管线开口,向东引 DN100 管线至扩建区,并在扩建区西北侧设置中低压调压箱一座,主要供给食堂用气。 取暖、 制冷: 冬季供暖由市政热力联合供热循环网供给, 由西三环北路现状 DN800管线接入,向东敷设 DN400 管线约 200m,向北开设 DN150 分支约 40m 进入项目用地红线范围内,最终进入本项目热力站内。热力站位于地下二层;夏季各办公用房设置独立空调制冷。 根据北京市热力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中国国家画院改扩建项目供热规划 8 咨询方案 ,此供热规划方案已取得北京市热力集团供热发展部的同意(审核意见单件附件) ,依据现行的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 ,并参照北京市海淀区的供热情况选取供热指标:办公采暖系统热指标为 70W/m2,居民采暖热指标为 50W/m2,具体指标计算见表 5。 表 5 供热负荷计算表 序号 用热性质 总用热面积(万 m2)总供热负荷( MW)备注 1 老区居民采暖系统 0.6800 0.340 位于老区西北侧一栋文化部宿舍楼,不属于中国国家画院,热力管线经画院接入 2 老区办公采暖系统 1.100 0.770 3 新区办公采暖系统 3.369 2.358 合计 5.149 3.468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总供热面积为 51490m2,供热热负荷合计为 3468KW,由项目西侧西三环 DN800 供热主干线供给,热力集团采用联网运行,西三环主干线是北京西部城区供热主要热力干线,其热能主要来自于石景山热电厂,由石景山热电厂(供热能力 1180MW)作为主热源,郑常庄电厂作为尖峰热源(供热能力 348MW) ,目前西三环周边区域还有约 400 万平方米左右的发展空间,随着四大热电中心的投产及集团发展规划,将增加至 600 万平方米左右,完全满足本项目供热需求。 其他:项目设有食堂一座,位于地下一层。 5、职工人数: 老院现址办公人数为 300 人,扩建工程建成后,老院办公人员中的 200人搬至新院办公,即扩建工程运营后,老院班工人数为 100 人,新院办公人数 200 人,扩建后办公人数未增加。 6、工作制度: 年工作日 250d,实行一班制,工作时间为 9:00-12:00, 13:00-18:00,即昼间 8h/d。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一、中国国家画院现址概况及污染源情况 9 1、老院现状情况 中国国家画院现址位于扩建项目西侧, 总占地面积为 18 亩, 总建筑面积为 9714.1m2,主要功能为科研、办公和教学,教学主要内容为国画、素描等,主要工具为铅笔、墨汁、毛笔等,无油画、版画等,不使用颜料等工具,办公人数为 300 人,主要建筑组成见表6,现址与扩建项目位置关系见图 3,现址现状见图 4,现址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5。 表 6 中国国家画院现址建筑组成一览表 序号 房屋建筑名称 建筑面积( m2) 使用面积( m2) 主要功能 层数 1 甲 1 号楼 273 191 办公、交流 2 2 甲 2 号楼 273 191 理论研究 2 3 甲 3 号楼 273 191 信息、网站、出版 2 4 甲 4 号楼 273 191 办公 2 5 甲 5 号楼 282.9 198 办公、教学 2 6 甲 6 号楼 273 191 出版7 乙楼 1213.8 849 创作研究 3 8 美术馆 1799.8 1259 展览、宣传 2 9 锅炉房 372.2 260 保障10 操作间 273.3 191 设备 2 11 餐厅 356.8 426 2 12 综合楼 659.2 461 办公、资料阅览 2 13 画库陈列室 2827 2120.3 库房、陈列、交流等 4 综合楼地下室 42.7 32 乙楼地下室 404.6 303.5 14 门卫值班室 83.9 62.9 1 15 传达室 32.9 24.7 1 合计 9714.1 7142.3 2、扩建后老院变化情况 老院主体功能为行政办公,绘画创作部分搬至扩建的新院内,老院绘画功能室均根据办公需要改做办公室或者库房。现办公人员为 300 人,扩建工程建成后,其中 200 人搬至新院办公,老院办公人数变为 100 人。另外,老院锅炉房停用,由市政供热替代,锅炉房功能变为库房。老院餐厅停用,改为库房,老院办公人员就餐使用扩建工程的餐厅。 10 图 3 现址与扩建项目位置关系图 图 4 中国国家画院现址现状照片 项目现址 扩建项目 11 2、原有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 1)废气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食堂废气 老院设有一座食堂,面积为 415m2,使用燃料为天然气,运行过程中产生油烟废气,配套油烟净化设施(总风量 24000m3/h,处理效率 85%) 。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设施处理后分别由引风机引至楼顶排放。且本项目扩建后,老院食堂将停用,改为库房,老院办公人员就餐使用扩建工程的餐厅。 锅炉废气 老院设有一座锅炉房冬季供暖,面积为 341m2,设有 GE615 型号的两台 1t/h 的燃气锅炉,老院供热面积为 1700m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在完全燃烧条件下,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 NOx、 SO2、 CO 以及少量的烟尘。 根据统计, 老院年用气量约为 539280m3,根据北京环境总体规划研究中给 出的排放因子,每燃烧 1000m3天然气产生1.76kgNOx、 5.7110-3kg SO2、 0.35kgCO。烟尘排放因子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 2008 年) 中关于管道天然气燃烧烟尘的产污系数,每燃烧1000m3天然气产生 0.01kg 烟尘。烟气量按照 12.31m3/Nm3天然气计算,则锅炉废气年排放量分别为烟尘 5.39kg/a、 NOx949.13kg/a、 SO2 3.08kg/a、 CO 188.75kg/a。本项目扩建后,锅炉房停用,由市政供热替代,锅炉房功能变为版画创作室。 ( 2)废水影响分析 根据统计,老院日用水量为 10m3/d,年用水量为 2500 m3/a。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包括冲厕污水和食堂污水等,仅有微量的画笔颜料冲洗水。根据统计,年排放生活污水约 2000m3/a(含画笔冲洗废水) ,食堂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 入城市管网,颜料冲洗水与冲厕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最后进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 在老院每年完成的作品约 20 幅左右,颜料使用量约在 400 盒,每盒重量为 2g/盒,颜料年用量约为 800g,颜料画板无需冲洗,可重复使用,画笔需要冲洗,年排放画笔颜料冲洗水约 1m3/a。根据中国国家画院提供的资料 ,本项目使用的颜料由上海实业马利画材有限公司提供,同时厂家提供了颜料中含的可溶性元素的检验报告,老院废水监测数据见表 7,检验报告见附件。 2014 年 3 月 10 日,建设单位委托北京新奥环标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对老院废水总排口进行了监测。老院废水排水水质见表 8。 12 表 7 颜料可溶性元素实测结果 单位: mg/kg 元素 颜料名称 锑 砷 钡 镉 铬 铅 汞 硒 1 钛白 104 5 5 45 2 2 5 2 5 2 藤黄 218 5 5 99 2 2 5 2 5 3 鹅黄 242 5 5 65 2 2 5 2 5 4 橙黄 216 5 5 44 2 2 5 2 5 5 硃磦 399 5 5 54 2 2 5 2 5 6 硃砂 398 5 5 67 2 2 5 2 5 7 胭脂 400 5 5 51 2 2 5 2 5 8 大红 302 5 5 124 2 2 5 2 5 9 牡丹红 393 5 5 53 2 2 5 2 5 10 曙红 390 5 5 61 2 2 5 2 5 11 赭石 684 5 5 5 2 2 8 2 5 12 焦茶 699 5 5 42 2 2 5 2 5 13 紫色 439 5 5 114 2 2 5 2 5 14 二青 492 5 5 115 2 2 5 2 5 15 三青(石青) 493 5 5 94 2 2 5 2 5 16 翡翠绿 511 5 5 86 2 2 5 2 5 17 头绿 591 5 5 165 2 2 5 2 5 18 二绿 592 5 5 103 2 2 5 2 5 19 三绿(石绿) 593 5 5 164 2 2 5 2 5 20 湖蓝 455 5 5 132 2 2 5 2 5 21 群青 443 5 5 64 2 2 5 2 5 22 酞青蓝 451 5 5 80 2 2 5 2 5 23 花青 495 5 5 114 2 2 5 2 5 24 黑色 793 5 5 26 2 2 5 2 5 25 头青 491 5 5 82 2 2 5 2 5 26 玫瑰红 336 5 5 223 2 2 5 2 5 27 孔雀蓝 448 5 5 45 2 2 5 2 5 28 钴蓝 448 5 5 164 2 2 5 2 5 表 8 老院废水监测水质数据结果 项目 污染物 污水排放水质( mg/L) 污水排水标准值( mg/L) 达标情况 COD 452 500 达标 BOD5154 30 达标 SS 185 400 达标 氨氮 12.4 45 达标 动植物油 5.41 50 达标 砷 0.008 0.1 达标 镉 0.001 0.02 达标 铬 0.03 0.5 达标 铅 0.01 0.1 达标 汞 0.0001 0.002 达标 硒 0.0005 0.02 达标 13 ( 3)噪声影响分析 老院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是设备运行噪声,包括水泵、地下车库风机、油烟风机等。根据海淀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实施细则 ( 2014 年 1 月 1 日实施) ,本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属 1 类区,但老院西侧距西三环辅路约 2.5m,因此,老院西侧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中的 4 类标准限值,其他三侧执行 1 类标准限值。 中国国家画院为行政办公机关,工作时间为 8:30-17:30,工作制度为一班制,因此,本次评价于 2013 年 11 月 29 日昼间对老院项目四周厂界外 1m 处,及西三环辅路外 1m处,共计 5 处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监测结果见表 9。 表 9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监测点 噪声值 dB(A) 标准值 dB(A) 达标情况 厂界东侧 51.3 55 达标 厂界南侧 53.9 55 达标 厂界西侧 70.7 70 超标 厂界北侧 52.4 55 达标 西三环辅路 72.5 70 超标 由上表可知,老院厂界除西侧外,其他厂界噪声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 GB12348-2008)中的 1 类标准限值,西侧厂界超标主要是受西三环主路、辅路的交通噪声影响,靠近西三环路的用房功能为展厅,不作为办公用房,距最近办公楼约 45m,因此,西三环路交通噪声对老院的声环境影响较小。 (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的规定,本项目不产生危险废物,废弃、过期的颜料由厂家回收。老院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和办公废物,无液体颜料废物产生,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产生量约 12t/a,办公废物主要有办公、绘画废弃的纸张,雕塑木废料等,废纸张产生量约 0.1 t/a,雕塑木废料产生量约 0.2t/a。 上述固体废物由市政环卫部门日产日清,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二、拟建项目现址概况及污染源情况 本项目拟建地现址为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341 号水源井及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的用地, 341 号水源井为备用水源井,目前,已经关闭停用。水务抢修队的主要设备为抢修设备车辆,主要职能为处理市区内有关水务产生的突发事件,抢修队内主要设有车库及车辆修理间。项目现状照片见“图 2” 。 14 抢修队运营期间主要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 办公人员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燃气锅炉冬季供暖产生的锅炉废气,抢修车辆出入的交通噪声,以及修理维护车辆产生的含油废水和含油废物等。 抢修队办公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含油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均排入市政管网, 最终排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 燃气锅炉产生的锅炉废气经 15m 高的烟囱排放;抢修车辆出入限制速度,降低噪声;生活垃圾统一收集由市政清运,含油废物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根据中国国家画院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的协商, 341 号水源井与水务抢修队办公用房计划于 2015 年进行腾退搬迁安置工作,届时,抢修队运营期产生的污染物也随之结束。 1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 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1、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 项目北侧距豪柏国际公寓最近距离约 25m,距西北侧 15m 为酱油厂宿舍, 96m 为昌运宫居民楼,西侧紧邻中国国家画院现址,现址中有一座白塔庵塔,此塔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紧邻本项目拟建地西侧红线,西侧距西三环路约 153m,西南侧紧邻城市规划道路 -画院南路(城市支路) ,道路南侧为首都师范大学北二院,东南侧距三虎桥南路九号院约 37m,距东侧豪柏国际公寓最近约 13m,距东侧百胜村一号院约 53m,距东侧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约 10m。地理位置见附图 1。 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西北部,东与西城区、朝阳区相邻,南与丰台区毗连,西与石景山、门头沟区交界,北与昌平区接壤。四季青镇位于海淀区西部,东至白颐路,东北与海淀乡相连,西至香山,南至阜石路,北与玉泉山、颐和园接壤。 2、地形地貌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 100m 以上的山地,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区分为两部分,习惯上以此山为界,山之南称为山前,山之北称为山后;东部和南部为海拔50 米左右的平原。本项目所在地属于南沙河平原地貌。 项目所处区域为城市地貌,地形平坦开阔。 3、水文地质 海淀区分为两大水文地质单元, 分别为山区和平原区。 海淀区受燕山运动的影响,使西部山区隆起,处于风化剥蚀阶段,而东部平原处于沉陷阶段,接受新生代沉积物的沉积,故这两部分的水文地质特征迥然不同。 海淀区从山前向东部的平原区,沉积了数米到 300m 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地层。平原区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永定河冲击扇、清河冲积扇和南沙河、南口冲洪积扇。海淀区平原从山区与平原区接触部位,向东沉积了数米到数百米(一般在 300m) ,巨厚的第四系松散岩层。就其中沉积的古地理环境 -物质组分,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动态变化情况而言,将平原区又分为三个次一级水文地质单元。 16 海淀区境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km,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 平方公里,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1.94km2。 距本项目红线最近的地表水体为北侧 100m 的双紫支渠,与本项目位置关系见图7,其水深约 1m,是京密引水渠向紫竹院公园供水的人工开挖河道,属于京密引水渠昆玉段(团城湖南闸 罗道庄)水体。根据北京市环境保 护局关于北京市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进行部分调整的通知(京环发 2006 195 号) ,京密引水渠昆玉段水体功能为城市景观用水,水质分类为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类标准。 根据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 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拟建场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紫竹 桥东南,地貌单元属于永定河冲积扇中上部。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为 26.00m,水位标高为 26.78m,含水层为卵石层。 4、气候气象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冬季寒冷干燥, 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年均气温 12.5 , 1 月份平均气温 -4.4 ,极端最低气温为 -21.7 ,7 月份平均气温为 25.8 ,最高气温为 41.6 。年日照数 2662 小时,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水量 628.9 毫米,集中于夏季的 6-8 月,降水量为 465.1 毫米 ,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 12-2 月份降水量最少,仅占 1 。因此,夏季雨水多,春秋干旱,冬季寒冷干燥是该区的气候特点。 5、土壤与植被 该地区土壤类型为普通褐土、潮褐土。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海淀区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800 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 60-70%;海拔 300-800 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 30-40%;海拔 70-300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17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1、行政区划 海淀区辖 21 个街道, 5 个镇, 3 个乡, 2 个地区办事处。即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温泉镇、上庄镇、苏家坨镇、西北旺镇、四季青镇、玉渊潭乡、海淀乡、东升乡、万柳地区办事处、东升地区办事处。户籍人口 202.4 万,常住人口 293 万,其中外来人口 90.6 万。 本项目位于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4 号,属紫竹院街道管辖。 2、社会经济 2012 年全年海淀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9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 亿元,增长 27.3%;第二产业增加值 457.1 亿元,增长 10.7%;第三产业增加值 3038.7 亿元,增长 9.9%。 海淀区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为辅具有海淀特色的“二三一”产业格局,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稳定增长,使其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 3、文物古迹 海淀区域内共有各类文物古迹 700 余处,其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1 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6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1 处。区域内有封建帝王和达官显贵在这里修建的行宫、宅府、园林以及坛庙,形成了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和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畅春园、圆明园等“三山五园”为代表的皇家园林和卧佛寺、大觉寺、碧云寺等风景名胜。 本项目现址中国国家画院内有一座白塔庵塔,属于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4、教育文化 海淀的文化资源居全国之首。 中央电视台、 国家图书馆等一大批国家级文化设施、场所座落海淀。区内高校林立,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68 所高等院校。区内汇集了全国最著名最具权威性的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是全国首屈一指的“智力库” 。其中科研技术人员 37.5 万人,院士 426 位,科研院所 138 个。 1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 ) 1、环境空气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海淀万柳自动监测子站与本项目相距约 3.3km,其常规监测数据可代表本次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该站的 2013 年 12 月 13 日12 月 20 日,共 7 天( 19 日无数据)的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监测点监测数据见表 10所示。 表 10 12月 13 日 12 月 20 日海淀万柳监测站监测数据摘录 海淀万柳 SO2NO2CO PM2.5 24 小时平均值 PM10 24 小时平均值1 小时平均值24 小时平均值 1 小时浓度值24 小时平均值 1 小时浓度值 24 小时平均值时间 空气污染指数 级别及首要污染物 ( g/m3) ( g/m3) ( g/m3) ( mg/m3) 12.13 47 优; - 27 47 27 18 57 35 2.5 1 12.14 99 良;PM2.574 93 38 43 41 66 0.9 2 12.15 111 轻度污染;PM2.584 104 21 52 38 75 0.8 3 12.16 128 轻度污染;PM2.598 120 75 55 66 78 1.9 4 12.17 223 重度污染;PM2.5153 168 49 94 56 92 1.2 4 12.18 30 优; - 21 25 25 24 44 35 0.9 1 12.20 125 轻度污染;PM2.595 96 61 41 77 73 2 3 标准值 75 150 500 150 200 80 10 4 占标范围 % 28-204 16.7-112 4.2-15 12-62.7 19-38.5 43.8-115 8-25 25-100 超标率 % 71.4 14.3 0 0 0 14.3 0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