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征文.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我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征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征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农业改革发展30年征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年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 年征文 三十年风雨兼程 ,三十载变化万千。 三十年栉风沐雨 ,三十载阔步向前。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从农村税费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从乡镇企业的兴起到农业现代化步伐大大加快 弹指一挥间 ,30 年光阴过去 ,我国农业和农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 1978 年中国农村大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开始 ,中国的农业经济逐渐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洪流中 ,推动了中国的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产权 :从 “大锅饭 ”到 “包产到户 ”的根本变革 已经年过 60 的河南省滑县城关镇贾固村村民李计堂刚从玉米地里收获回来 ,就激动地和记者聊起了自己亲历的农业与农村改革。说起他经历的农业 30 年的变化 ,可以用 “天壤之别 ”来形容。在他的眼里 ,农业的改革切切实实地从粮食的收成和农民生活上反映出来。 1978 年 ,从安徽小岗村发起 “大包干 ”开始 ,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在中国波澜壮阔地推开。 1980年 ,李计堂家承包到 5亩土地 ,开始自己播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 ,“感觉土地一下成了自己的一样 ,种田的积极性提高了。尤其是近两年通过农业技术培训 ,农产品产量一年一个新台阶 ,今年家里的玉米长 势喜人 ,亩产达到 700 公斤以上 ”。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 ,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年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端。 “1983 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推行后 ,打破了农村 一大二公 吃大锅饭的局面 ,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1985 年我国首次出现卖粮难的现象 ,这可以说是农村生产力解放 ,农民积极性极大提高的一个有力的证明。 ”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徐小青指出 ,30 年来农村的土地基本制度建立了家庭经营制度 ,最本质的就是农户的家庭承包农民集体的土地 ,使农民的收益和土地及自己的劳 动有直接的联系 ,对于解放农村的生产力 ,丰富农产品的供给起到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产品生产快速发展。 1979 年 ,我国粮食总产为6642 亿斤 ,2019 年则突破一万亿斤大关 ,达到 10030 亿斤的水平 ;肉、禽、蛋、奶、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也越过了长期短缺阶段 ,呈现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新格局 ,为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的稳步提高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经过 30 年的改革发展 ,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大大增强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保障和支撑力得到了稳步提升。 2019年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福建、江西、辽宁、浙江等省率先推进 ,山林逐 渐成为农民的 “绿色森林 ”,这是对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延伸和完善。截至目前 ,全国已完成承包的集体林地约 8.78亿亩 ,占总面积的34.5%。 经营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思想解放 1964年 ,17岁的郭凤莲是全国闻名的 “铁姑娘 ”,她和山西晋中大寨村人在 “七沟八梁一面坡 ”的荒山沟里造出了 800亩 “海绵田 ”,创下亩产 500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年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多斤的奇迹。 “文革 ”结束后 ,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 “红色样板 ”陷入低谷长达 10 年之久。上世纪 90 年代 ,郭凤莲重回大寨 ,带领村民先后兴办了制衣、水泥、煤炭运输、贸易、饮品等企业 ,并用 “大寨 ”这个金字招牌与 外地企业联手发展 ,并投资 3000万元建设了生产燃料乙醇的工厂以及沼气发电、屠宰等新项目。 从单纯的种粮村 ,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农村。大寨村的发展历程 ,从一个侧面映衬出我国农村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逐步完善农业农村经营体制的发展过程。 1979 年 ,国家逐步减少了农副产品的统派购种类。到 1985 年 ,国家对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度进行全面改革 ,取消了粮食、棉花的统购 ,将其改为合同定购 ,定购以外的粮食可以自由上市。对于其他各类农产品 ,实行价格放开 ,由市场供求调节。由国家合同订购的指令性计划形式到种什么、养什么、卖什 么由农民自己决定 ,中国农民的生产经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李国祥指出 ,1992 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推动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 ,农村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改革 ,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 ,市场机制逐步取代了计划手段 ,在调节农产品供求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 与此同时 ,农村产业结构逐渐调整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农产业在广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年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阔的农村取得了长足发展。统计显示 ,1978 年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9 亿元 ,而 2019 年则跃升至 0.96万亿元 ;农、林、牧、渔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 80:3.4:15:1.6变为 2019年的 52.3:4.0:34.2:9.5,我国农村经济从单一的农业生产为主 ,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 ,二者相辅相成 ,为农村经济腾飞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模式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湖南省临湘市坦渡乡贺家组村民贺秒新只要谈起西瓜致富 ,就口若悬河 ,滔滔不绝。三年前 ,贺秒新种植了 12 亩西瓜 ,净赚 1 万元 ,初尝甜头后 ,去年他加种两亩西瓜。 尤其让贺秒新感到踏实的是 ,外地驻扎在乡里的 “西瓜 经纪人 ”,让村里的西瓜销路顺畅 ,2019 年 ,坦渡乡在百万、永和、联合、前进等 11 个村种植西瓜 8000 多亩 ,按亩产 8000 斤预算 ,西瓜产值突破 2019 万元 ,带动农民增收 1200 多万元。西瓜种植在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有组织、有科学、有管理的致富产业。 在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 ,各地注重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经营方式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部统计显示 ,截至 2019 年底 ,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为 171608 个 ,带动农户 9511 万户 ,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38.4%。各地还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 ,围绕本地优势产品、特色产品和市场需求 ,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将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区域转移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 ,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产业带建设水平。全国已初步我国农业改革发展 30年征文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 ,内蒙古的乳品、肉类和羊绒加工 ,河南、河北的小麦和肉类加工 ,吉林的玉米和肉牛加工 ,黑龙江、湖南的水稻加工 ,江苏、浙江、福建的茶叶加工 ,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 ,山东、山西的果品加工 ,沿海各省的水产品加工 ,京津沪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发展势头旺盛。 2019 年 ,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 10.7 万个 ,比上年增加 9000 多个 ;实现增加值24175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7.5%。 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产业化 随着生产经营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完善 ,通过农业科技在农村的普及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 ,农业合作社、农业协会、农户 +公司 +基地模式的创造 ,我国农业逐渐改变了过去极贫积弱的落后面貌 ,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