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机械行业2018年度策略: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长期竞争力评级 : 高于行业均值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27 国金其它通用设备指数  4723.64 沪深 300 指数  3980.86 上证指数  3266.14 深证成指  10998.12 中小板综指  11437.95 相关报告  1.制造业再获政策扶持,多个重点领域受益 -机械行业周报 17121., 2017.12.11 2.工业企业利润高增长,关注需求高景气子行业 -机械行业周报 171., 2017.12.4 5.铁总招标长编组复兴号,智能制造再获支持 -机械行业周报 1711., 2017.11.13     潘贻立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5040004 (8621)60230252 panyiligjzq 卞晨晔  联系人  biancygjzq 机械行业 2018 年度策略   传统设备发新芽,智能制造迎先机  投资建议   下游盈利改善、资本开支传导,机械 行业 投资价值显现。 机械设备 处于制造业的中游,行业景气度受下游需求影响十分显著, 从消费终端到设备投资,往往需经历二阶传导过程,行业内上市公司业绩变化的速度通常滞后于终端市场,但下游需求仍是决定行业景气程度 及盈利性的 关键因素。短期来看,设备投资需求释放和原材料价格成本压力缓解对设备制造业形成确定性利好,美国减税政策的出台或将对全球进出口贸易形成拉动,同时影响国内税收政策预期。长期来看,技术升级国产化的“进口替代”叠加自动化的“人工替代”对高端装备发展形成长期性的双轮驱动力。   根据调研和产业上下游验证,资本开支已进入向上周期, 2018 年将集中体现为企业盈利改善后的资本开支和基建加速。 因此我 们认为 2018 年将是机械设备行业投资的大年,策略上 依然是传统设备和新兴成长的结构性轮动,相比板块龙头,我们更看好 估值合理又兼具成长性的优质细分 公司 。 比如 手机、家具、纺织服装等行业,劳动力密集度高、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低,对自动化改造有强烈需求,在消费升级的需求中逐步替换成高端产能,从而来匹配创新和降本增效的诉求。如今年的大族激光、杰克股份、弘亚数控下游市场都偏传统,但都拿出了不亚于优质成长股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体现了企业在存量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投资策略 : 一是跟 随供给侧改革传导主线,子行业为工程机械、煤化 工等;二是智能制造与 高端装备主线,子行业为 高铁轨交、 工业机器人、锂电设备、 3C 设备、半导体设备等。 重点推荐: 【高铁轨交】 中国中车、 新宏泰 、康尼机电、华铁股份 ;【工程机械】 徐工机械、中集集团 、 三一重工 、安徽合力 ;【煤化工】 陕鼓动力、 杭氧股份 ;【 工业机器人 】 机器人、 双环传动 、华中数控 、中大力德 ; 【锂电设备】 先导智能 、 星云股份 ;【 3C 自动化】 联得装备、 精测电子 。  行业 观点  一、 供给侧改革主线 ( 供给收缩、盈利传导,侧重做减法 )   工程机械: 需求基础仍在, 利润释放有更大空间 。 今年工程机械销量大幅增长, 1-11 月挖机销量 同比翻番,各类工程机械产品 总 销量合计增长 46%。行业维持高景气,一是由于下游投资增长,尤其是采矿业回暖及环保、水利投资的强劲带动;二是自身库存消化,存量设备更新需求充分释放。 11 月 小松开机小时数同比增长 8.3%,反应下游需求基础仍在,明年挖机销量预计增长 10%-30%。 当前市场对销量数据 反应 平淡, 更 应关注的是 从量到质的改变 ,包括 企业 盈利能力 的提高 、 资产负债表 修复 与海外市场 的 拓展。 由于上游零部件供应不足、清理库存旧账等因素制约, 今年 行业利润端释放并不充分, 三一、徐工、柳工三家公司 17Q3 营收虽已达到 2011 年同期的72%, 但净利润仅相当于 2011 年同期的 24%, 明年 零部件供应缓解及资产包袱清理完成,各 龙头公司 利润修复 将有更大空间。重点推荐: 三一重工、4635506654975928635867897220161219170319170619170919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17年 12月 17 日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证券研究报告  智能制造与新材料研究中心  机械 行业研究    买入 ( 维持评级 )  用使司公限有理管金基银瑞投国供仅告报此此报告仅供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使用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徐工机械、柳工、中集集团 。   叉车 : 制造业 扩张 +渗透率提升 +电动化提高,市场空间持续扩展 。 叉车属于工程机械行业,但其面向下游领域并非基建与房地产,而是广泛的制造业各领域。 今年前 10 月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 12%,同期叉车销量 41 万台、同比增长 35%。 制造业规模的 增长 提供需求基础 , 同时叉车渗透率逐年上升,使用密度由 2011 年 1.56 提高到 2016 年 2.31;电动化比例提升至近 40%,相比全球平均 55%仍有提升空间。三因素助力 叉车 行业 需求 稳定增长,2016 年行业市场规模约 300 亿元,预计到 2020 年超过 500 亿。 重点推荐: 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   煤化工 :环保 压力增大 煤炭需求受限,煤化工打开 清洁利用窗口 。 2016 年以来,煤化工项目审批放行、煤炭深加工指导政策出台, 煤化工行业开始复苏 。今年北方地区大规模推行煤改气,带来煤炭需求下降、天然气需求上升 ,趋势上煤价下行而气价上行, 叠加油价处于 60 美元 /桶以上,煤化工经济性将更加明显, 利好煤化工项目落地,带动装备需求释放。根 据规划,十三五末 ,我国 煤制天然气产能将达到 170 亿立方米 /年、煤制油 1300 万吨 /年, 新增产能预计总投资近 2962 亿元,对应装备投资预计超过 1400 亿。重点推荐: 陕鼓动力、杭氧股份 。  二、 智能制造 与 高端装备 主线( 提质增效,侧重做加法 )   工业机器人: 成本下降 及政策扶持,应用普及 将加速推进。 2016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8.7 万台、同比增长 27%,稳居世界第一销量大国。但从普及程度来看仍有较大欠缺, 16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 68,仅为韩 国十分之一、日本四分之一,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近年人力成本持续上 涨,工业机器人经济性日益明显,以当前制造业平均工资计算,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已经缩短至 2 年左右,市场化驱动因素将加快工业机器人应用普及。根据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到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将达到 150 以上,测算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超过 600 亿,十三五年均复合增长 25%。重点推荐: 机器人、双环传动、华中数控、中大力德 。   锂电自动化 : 新能源汽车长期趋势明确,锂电设备需求高景气 。 锂电设备 增长的 长期逻辑在于新能源汽车发展 , 今年新能源汽车预计销售 70 万辆,到2020 年达到 200 万辆,年均增长 40%。按当前单车电池容 量 55kWh 计算, 2020 年 动力锂 电池需求量 约 110GWh, 2017-2020 年锂电自动化设备市场需求超过 500 亿 。目前 宁德时代等锂电厂商扩产规划已经达到150GWh,电池厂商扩产之下,锂电设备 正处于需求高峰期。对于短期动力电池产能可能存在过剩的担 忧,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定位于取代传 统燃油车,但目前续航里程仅有为其一半,单车电池容量提升是长期 趋势,目前特斯拉 Model S 电池容量 可达 85kWh,以此测算则动力电池产能处合理区间。重点推荐: 先导智能、星云股份 。   3C 自动化与 半导体设备 :受益电子产业向大陆转移,新建产能带动设备投资 。 当前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及半导体产业向亚洲地区转移, 中国大陆地区面板与半导体投资加速。根据京东方等主要面板厂商投资规划,我国在建及规划中面板生产线投资规模超过 5000 亿元,国内设备厂商已经在后段模组设备领域具备竞争优势,并有部分领先企业延伸至中段制程领域,对应设备市场规模超过 200 亿元 ,重点推荐: 联得装备、精测电子 。 半导体产业受到国家政策及资金大力支持,处于投资建设高峰期, SEMI 预计 2017-2020 年新增投产 62 座晶圆厂,中国占比 40%,到 2018 年中国半导体 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 110 亿美元、相比 2016 年增长 70%。国内设备企业在前端生产设备及后端封测设备取得 进展,相关标的: 北方华创、长川科技、至纯科技 。   轨交 装备 : 通车高峰 与标动上线双向共振 ,板块业绩迎来向上拐点 。 2018年预计是动车组招标大年,一是根据在建高铁及批复项目进度, 2019 年前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后将迎来新一轮通车高峰,带来 线路的铺车需求;二是复兴号标动上线,加速铁总将采购需求转化为招标订单。路网与车辆形成双向共振,预计明年动车组招标需求超过 450 列,行业 有望迎来业绩向上拐点。对于中国中车,从长期看公司 是国内具备全球竞 争力的 少数 企业,国内市场保增长、国外市场提增量,具备长期投资价值;从业绩弹性来看,有望进入高铁闸片领域的新宏泰,具备更强业绩成长性,拟收购标的天宜上佳在复兴号的独家供应地位,将保障公司未来两年的黄金发展 期 。 重点推荐: 中国中车、新宏泰、康尼机电、华铁股份 。  风险提示   机械行业受下游需求影响较大,如果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或下滑,可能造成工程机械等专用设备需求大幅下降的风险。   钢材等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造成行业内公司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下降,可能造成短期锂电池产能过剩,影响设备投资预期。   3C 自动化行业市场较为分散,如果行业竞争加剧,可能造成产品价格下滑、盈利能力下降。   动车组采购价格下降 ,可能降低配套厂商盈利能力;高铁安全事件的发生可能拖累高铁整体发展与建设进度。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机械行业 2018 投资策略:沿寻供给侧改革与智能制造主线  .6 1.1、供给侧改革继续,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促进资本支出增加  .6 1.2、契合制造强国战略,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培育长期竞争力  .7 二、重点子行业  .8 2.1、工程机械:需求基础仍在,利润释放有更大空间  .8 2.2、煤化工:环保高压之下,煤化工打开煤炭清洁利用窗口 .14 2.3、高铁轨交:通车采购高峰将至,业绩迎来向上拐点 .17 2.4、工业机器人:政策扶持及自身成本下降,应用普及程度加速推进 .22 2.5、锂电自动化:受益新能源汽车发展,锂电自动化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26 2.6、 3C 与半导体设备:受益电子产业转移,新建产能带动设备投资  .28 三、投资标的  .31 四、风险提示  .35 图表目录  图表 1:供给侧改革从长期利好设备投资  .6 图表 2: 2017 年工业企业利润大幅提升奠定设备需求传导基础  .6 图表 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情况  .7 图表 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情况  .7 图表 5:供给侧改革传导主线子行业  .7 图表 6:智能制造与高端装 备主线 .8 图表 7: 2017 年挖掘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8 图表 8: 2017年 1-11 月挖机销量结构  .8 图表 9:挖机历史销量及预测 .9 图表 10: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量(台) .10 图表 11:挖机龙头市场占有率提高  .10 图表 12:今年以来叉车销量(台) . 11 图表 13:近两年叉车行业历史销量及预期(台) . 11 图表 14:电 动叉车占比逐年提高至近 40% . 11 图表 15:叉车销量与制造业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12 图表 16:制造业收入增速提高 .12 图表 17: 20062016 年期间制造业收入翻两番  .13 图表 18: 20082016 期间叉车渗透率逐步上升  .13 图表 19:叉车行业销量构成要点  .13 图表 20:叉车市场空间测算  .14 图表 21:近期煤化工相关政策文件梳理 .14 图表 22:布伦特原油 期货结算价  .15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3:十三五煤化工规划产能空间较大  .16 图表 24: 2016-2017 年以来批复煤化工项目 .16 图表 25: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及渗透率处于上升阶段  .17 图表 26:远期规划里程仍有翻倍空间  .17 图表 27: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 2011 年跌入低谷、 2014 年恢复高位  .18 图表 28: 2019 年将迎来高铁通车高峰 .18 图表 29: 2018 年有望迎来动车组采购高峰 .19 图表 30:我国高速动车组型号谱系 .20 图表 31:高铁规划里程分地区占比情况 .20 图表 32:高铁规划里程分国家情况 .20 图表 33:十三五期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有望翻倍 .21 图表 34:十三五期间城轨投资仍将大幅增长 .21 图表 35: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投资占比  .21 图表 36:城轨装备各部分市场规模(亿元) .21 图表 37:以 2003 年标准评估城轨建设受影响程度  .22 图表 38:以包头为基准评估城轨建设受影响程度 .22 图表 39: 2016 年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销量 .22 图表 40: 2016 年各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占比 .22 图表 41:近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 .23 图表 42: 2016 年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台 /万名工人)  .23 图表 43: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测算 .24 图表 44: 2020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各环节市场空间测算  .24 图表 45:工业机器人投资回收期缩短、经济性逐步显现  .25 图表 46: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频繁出台 .25 图表 47: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及预计 .26 图表 48:新能源锂电池产量预计  .27 图表 49:新能源锂电设备 行业市场规模预计 .27 图表 50:显示面板制程工艺及主要设备 .28 图表 51:主要面板厂商投资规划  .28 图表 52:面板产线投资完成时间节奏  .28 图表 53: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 .29 图表 54: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  .29 图表 55:我国集成电路制造业投资完成额  .29 图表 56:集成电路主要设备分类  .30 图表 57:机械行业 2018 年投资策略标的梳理  .34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 机械行业 2018 投资策略 : 沿寻 供给侧改革与智能制造主线  1.1、 供给侧改革 继续 , 工业企业盈利改善,促进资本支出增加   供给侧改革推行、下游盈利改善、 提振资本支出。 机械行业 处于 中游, 为制造业各部门提供生产装备 ,受下游需求影响明显 。 2015 年 以来 的供给侧改革 对行业带来变化 : 短期利空,下游行业 清退落后与过剩产能, 对设备支出造成压制;长期利多,下游产品价格回升、企业盈利回升 、 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 , 新一轮设备更新投资有望逐步开启。 2015 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见底, 16 年增速回升至 8.5%, 17 年前 10 月 同比增速达到 23%,工业企业盈利大幅增长,打下设备需求传导的基础。  图表 1: 供给侧改革从长期利好设备投资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2: 2017 年工业企业利润大幅提升奠定设备需求传导基础  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国金证券研究所   煤炭盈利恢复至 2013 年、钢铁行业盈利创历史新高。 2017 年 1-10 月,煤炭开采洗选业 利润总额 2506 亿元,同比增长 629%,前 10 月盈利水平已达到 2013 年全年 。 黑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前 10 月实现利润总额2737 亿元,同比增长 162%,达到近 10 年来的最高水平。  -2.30% 8.50% 23.30% -5%0%5%10%15%20%25%3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前 10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万亿)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情况   图表 4: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利润情况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家统计局,国金证券研究所   沿寻供给侧改革逻辑,存在投资机会的子行业包括工程机械、叉车、煤化工装备、集装箱等 。  图表 5: 供给侧改革传导主线子行业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契合 制造强国战略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 培育长期竞争力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培育长期竞争力。 供给侧改革 后半程,将更加侧重于提质增效、做加法,智能制造 及高端装备 是提高经济的长期潜在增长率 及产品质量的 关键 。 如手机、家具、纺织服装等行业,劳动力密集度高、市场规模大、行业集中度低,对自动化改造有强烈需求,在消费升 级的需求中逐步替换成高端产能,从而来匹配创新和降本增效的诉求。 今年的大族激光、杰克股份、弘亚数控下游市场都偏传统,但都拿出了不亚于优质成长股的业绩和股价表现,体现了企业在存量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200%-100%0%100%200%300%400%500%600%7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利润总额 :累计值(亿)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利润总额 :累计同比  -100%-50%0%50%100%150%200%25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利润总额 :累计值(亿)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利润总额 :累计同比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6: 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主线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二 、 重点子行业  2.1、 工程机械 : 需求基础仍在, 利润释放有更大空间   要点: 行业需求增长基础仍在,明年更应关注利润释放的弹性, 由于上游零部件供应不足、清理库存旧账等因素制约,今年行业利润端释放并不充分, 随着 零部件供应缓解及资产包袱清理完成,各龙头公司利润修复将有更大空间。重点推荐:徐工机械、 三一重工、 柳工、中集集团 。   挖机销量高基数上维持高增长,复苏动能强劲。 今年四季度以来,挖机销量 在基数提高之后,仍保持了单月 80%以上的高速增长, 11 月单月销量1.38 万台、增速 107%;  1-11 月 25 家主机制造企业累计销售 126298 台,同比增长 99%。 产品结构上,小挖占据销量主体、中大挖增速更高, 1-11月小挖销量 7.77 万 台、同比增长 90%,销量占比 62%;中挖销量 1.5 万台、同比增长 106%,销量占比 24%;大挖销量 7506 台、同比增长 135%,占比 14%。  图表 7: 2017 年 挖掘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图表 8: 2017 年 1-11 月挖机销量结构  来源: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0%50%100%150%200%250%300%35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挖机销量(台)  同比  小挖  62% 中挖  24% 大挖  14%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挖机销量高增长原因: 下游投资回暖、二手机出清、更新需求释放。 今年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增长,尤其是采矿业投资回暖,带动大挖销量增长;且前 10 月环境治理投资增长 24%、水利建设投资增长23%,带动中挖、小挖销量 增长。从行业本身看,二手机库存逐步消化出清,存量设备更新需求充分释放,带来行业销量高增长的持续。根据协会数据,目前十年挖机保有量约 130 万台,整体规模趋于稳定、每年有 2%左右的小幅增长,未来存量设备更新将成最主要的需求来源, 预计今 年销量约 14 万台、同比翻番增长 , 明年行业销量增速区间 10%-30%。  图表 9: 挖机历史销量及预测  来源: 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国金证券研究所   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全面复苏 。 根据 行业协会数据 , 2017 年 1-10 月工程机械主要企业产品累计销量 65.5 万台,同比增长 46%。 挖掘机翻番增长,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 45%,推土 机( +40%)、 起重机( 123%)、 压路机( +48%)、叉车( +35%)也实现了明显的增长。 工程机械各类主要产品呈现全面复苏 ,总体 销量实现大 幅增长。  -60%-40%-20%0%20%40%60%80%100%12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160,000180,000200,000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E 2018E挖机销量(台)  同比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0: 工程机械主要产品销量(台)  来源: 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国金证券研究所   挖机市场集中度提高,行业龙头优势显现。 行业历经过去几年低谷,主机制造企业数量相比高峰缩减 50%,在技术、品 牌、渠道和供应链具备优势的龙头公司,成为本轮行业复苏最大受益者。 今年前 11 月挖机前十名厂家合计销量 10.5 万台、市场份额 83%,相比 2016 年提高 4.6 个百分点; 国产品牌市占率稳定提升至 50%左右,其中三一重工 1-11 月挖机销量27962 台,市占率 22.14%,相比 16 年提高 2.15 个百分点;徐工市占率10.03%,提高 2.53 个百分点。 由于上游零部件供应不足、清理库存旧账等因素制约,今年行业利润端释放并不充分,三一、徐工、柳工三家公司17Q3 营收虽已达到 2011 年同期的 72%,但净利润仅相当于 2011 年同期的 24%,明年零部件供应缓解及资产包袱清理完成,各龙头公司利润修复将有更大空间。  图表 11: 挖机龙头市场占有率提高  来源: 工程机械行业协会, 国金证券研究所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70,00080,0002016前 10月  2017前 10月  0.00%5.00%10.00%15.00%20.00%25.00%2015 2016 2017年 1-11月  三一  徐工  柳工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叉车 : 制造业风向标,三因素助力持续增长   要点: 制造业规模扩张 +叉车渗透率提升 +产品结构电动化趋势,行业保持稳定增长。重点推荐: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叉车 行业 销量 高增长, 今年历史新高已成定局 。 2016 年叉车行业 销量 37万台 ,实现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叉车销售维持高增长, 1-10 月行业整体销量 40.98 万台, 同比增长 35%,已超过去年全年 。 预计 今年 全年 叉车行业销量有望 接近 50 万台、同比增长 34%,再次突破 历史新高。  图表 12:今年以来叉车销量(台)   图表 13:近两年叉车行业历史销量及预期(台)  来源:工业车辆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工业车辆分会,国金证券研究所   叉车销量结构变化,电动叉车占比提升至四成 。 今年 前 11 月 电动叉车累计销售 14.5 万台、同比增长 44%;内燃叉车累计 销量 22.4 万台,同比增长30%。 电动叉车 销量占比逐年提升, 2012 年叉车电动化比例为 28%,今年已提升至接近 40%。 在环保标准日益严格之下,电动叉车 节能环保 优势凸显,在食品、医药制造业应用更为广泛,未来仍将继续提升。内燃叉车由于 在于性价比和 续航上占有优势,仍是当前叉车销量的主体,但占比在不断下降 。  图表 14: 电动叉车占比逐 年提高至近 40% 来源: 工业车辆分会, 国金证券研究所  0%20%40%60%80%100%12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叉车销量  同比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5 2016 20170%10%20%30%40%50%60%70%8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前 9月  内燃占比  电动占比  行业研究中期年度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今年 11 月制造业 PMI 为 51.8%,反映制造业处于 加速扩张区间,下游制造业的持续扩张,提供叉车销量增长的需求基础, 叉车行业发展与制造业增长高度相关 ,制造业处于扩张期,支撑叉车需求增长。 叉车销量增速与制造业收入增速高度相关,二者相关系数为 0.82。 2017 年国内制造业加速增长,前 10 月累计实现收入 90.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2.2%。  图表 15: 叉车销量与制造业规模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来源: w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16: 制造业收入增速提高  来源: 国家统计局, 国金证券研究所   制造业规模扩张 +叉车渗透率提高,叉车行业规模倍增可期。 分析历史数据 ,影响 叉车行业规模的两个关键指标,制造业规模与叉车渗透率均在 持 续上升 : ( 1 )制 造业收 入: 20062010 年 4 年翻番,20102016 年 6 年翻番; ( 2)叉车渗透率:以“每亿元制造业收入对应叉车台数”为代表的渗透率逐年上升, 2008 年每亿元制造业收入对应叉车数量为 1.59 台, 2016 年达到 2.31 台,提高 45%。  -30.0%-20.0%-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1-5叉车销量同比增速  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速  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0200,000400,000600,000800,0001,000,0001,200,0002016-022016-032016-042016-052016-062016-072016-082016-092016-102016-112016-122017-012017-022017-032017-042017-052017-062017-072017-082017-092017-10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值(亿元)  同比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