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延庆县镇乡污水处理设施 打捆运营配套管网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延庆县水务局 编制日期 2014年 1 月20日 - 1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延庆县镇乡污水处理设施打捆运营配套管网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 延庆县水务局 法人代表 郝晨东 联系人 李英杰 通讯地址 北京市延庆县京张路口南水务局 联系电话 69182593 传真 邮政编码 102100 建设地点 延庆县4个重点镇和3个一般镇,重点镇包括:康庄镇、八达岭镇、旧县镇和永宁镇,一般镇包括:井庄镇、大榆树镇和香营乡 立项审批 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管道工程建筑E4852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22147.62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50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23% 评价经费 (万元) 2.0 预计投产日期 2014年12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建设背景 目前,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共有108个小城镇(纳入新城和中心城城镇除外),其中64个小城镇已建或在建污水处理厂,占59%。其中,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较好,42个重点镇中有36个镇已建或在建污水厂,占重点镇总数的86%;一般镇建设情况较差,66个一般镇中仅有28个镇已建或在建污水厂,占一般镇总数的42%。据初步统计,108个小城镇现状污水排放量约41.4万m3/d,受污水设施不足、配套管网建设不完善、经费不足等因素影响,实际污水处理量仅 17.5 万 m3/d,污水处理率约42%。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治理水污染,- 2 - 全面完成新城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城和重点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的目标。同时,“十二五”时期 10 个郊区县发展的重点也聚焦小城镇,其中镇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成为各区县关注和建设环保项目的重点,此外,小城镇污水处理领域也是区县“十二五”时期全面完成化学需氧量(COD)、氨氮减排任务的重要“挖潜”地区。 所以加快北京市郊区镇乡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确保项目效益的实现是一项重要、紧迫且艰巨的任务,仅靠各级政府投入完成任务困难较大。按照北京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向民间投资开发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未来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上述考虑,北京市发改委拟通过一批试点区县,采取“社会建厂、市和区县配网、区县和镇乡付费”的新模式来建设郊区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本项目延庆县镇乡污水处理设施打捆运营配套管网建设工程即为按现行政府投资体制实施的污水管网建设部分。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改善小城镇面貌,对项目区周边河流的水质改善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缓解小城镇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同时项目的建设对迎接2019年世园会、建成绿色北京示范区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本项目兼具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将推动宜居小城镇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加快推动当地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及深远影响。北京文化东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受延庆县水务局委托,承担延庆县镇乡污水处理设施打捆运营配套管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编制工作。 二、项目简况 本项目主要内容是完善镇乡中心区及重点功能区内的配套污水管网,收集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重点功能区内各类产业废水至规划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并结合总体规划,将部分再生水回用于绿化、道路浇洒、灌溉等。其中:新建污水管网长度196.87km;新建再生水管线10.84km。 三、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涉及延庆县4个重点镇和3个一般镇,重点镇包括:康庄镇、八达岭镇、旧县镇和永宁镇,一般镇包括:井庄镇、大榆树镇和香营乡。建设范围主要为各镇的规划镇区、周边相邻村庄及重点功能区。工程涉及镇乡所在位置见图1。 - 3 - 图1 工程涉及镇乡所在位置示意图 四、建设规模 延庆县镇乡污水处理设施打捆运营配套管网建设工程主要内容是完善镇乡中心区及重点功能区内的配套污水管网,收集镇区居民生活污水和重点功能区内各类产业废水至规划集中污水处理厂处理,并将部分再生水回用于绿化、道路浇洒、灌溉等。其中:新建污水管网长度196.87km;新建再生水管线10.84km。本项目管网建设规模及污水量预测见表1。 - 4 - - 4 - 表1 本项目管网建设规模及污水量预测表 序号 镇村名称 2012年年鉴人口 远期规划人口(2020年) 城镇综合用水指标L/(人d) 村庄综合用水指标L/(人d) 工业用水量(m3/d) 排污系数 预测污水量(m3/d)综合指标测算 污水管网长度(km) 中水管网长度(km) 备注 一 康庄镇 14376 32824.99 170 90 3847 0.85 7637.462 44.29 6.85 1 镇区 6596 20000 170 2890 2 北京人文大学 5000 10000 170 1445 3 开发区 3847 2963.95 4 251厂研究院 1800 1800 170 260.1 规划镇中心区外 1 南曹营 340 355.6096 90 27.20413 2 小王庄 320 334.6914 90 25.60389 3 北曹营 320 334.6914 90 25.60389 二 八达岭镇 34209 49402.24 170 90 0.85 4433.741 7.12 3.04 1 岔道 1181 1235.22 170 178.4893 2 南园 288 301.2222 170 43.52661 3 东沟 185 193.4935 170 27.9598 4 营城子 1074 1123.308 170 162.318 5 东曹营 708 740.5047 170 107.0029 6 西拔子 388 405.8133 170 58.64002 规划镇中心区外 1 程家窑 385 402.6756 90 30.80468 2 八达岭长城景区 30000 45000 100 3825 - 5 - 三 永宁镇 22119 22876.48 170 90 0.85 4714.451 74.32 1 左所屯 2530 2632.989 170 380.4669 2 西关 1658 1725.492 170 249.3336 3 小南园 323 336.1484 170 48.57344 4 盛世营 342 355.9218 170 51.4307 5 孔化营 1210 1259.256 170 181.9624 6 南关 695 723.2914 170 104.5156 7 狮子营 340 353.8404 170 51.12994 8 太平街 1512 1573.549 170 227.3778 9 利民街 2020 2102.228 170 303.772 10 和平街 1054 1096.905 170 158.5028 11 阜民街 1413 1470.519 170 212.49 12 北关 511 531.8013 170 76.84529 居民小区 5000 5203.535 170 751.9108 13 政府机关学校 2301 2301 170 332.4945 13 流动人口 1210 1210 170 174.845 四 旧县镇 14070 14470.42 170 90 0.85 1747.505 19.40 0.95 1 旧县村 3044 3174.172 170 458.6679 2 中、小学校 4411 4411 170 637.3895 3 机关、建雄集团 600 600 170 86.7 4 卫生院、敬老院、幼儿园 400 400 170 57.8 居民小区 800 834.2109 170 120.5435 - 6 - 规划镇中心区外 1 耿家营 785 823.4808 90 62.99628 2 车坊村 907 951.4613 90 72.78679 3 闫家庄村 1595 1673.187 90 127.9988 4 东阳坊 985 1033.285 90 79.04629 5 盆窑村 543 569.618 90 43.57577 五 香营乡 7381 7505.361 150 90 0.7 648.6276 16.81 1 香营村 1024 1051.982 150 110.4581 2 后所屯 1006 1033.49 150 108.5165 3 机关、学校 2100 2100 150 220.5 规划镇中心区外 1 东白庙 1108 1131.478 90 71.28314 里仁堡 1230 1256.064 90 79.13201 聂庄 238 243.0432 90 15.31172 2 小堡村 675 689.3032 90 43.4261 六 大榆树镇 2678 5133.767 170 90 0.85 1089.733 22.88 1 大榆树 678 4000 170 578 2 高庙屯 916 170 0 3 机关、学校、粮库等单位 用水量500m3/d 170 0 规划镇中心区外 1 刘家堡 389 406.8592 90 31.12473 2 北红门 347 362.931 90 27.76422 - 7 - 7 南红门 348 363.9769 90 27.84423 七 井庄镇 5358 5979.852 170 90 0.85 828.2432 12.04 1 小胡家营村 234 244.7431 170 35.36537 2 井庄村 829 867.0599 170 125.2902 3 柳沟 1000 1045.911 170 151.1341 流动人口 2500 2500 170 361.25 4 企业 (1) 井庄镇卫生院 20 20 170 2.89 (2) 井庄小学 191 191 170 27.5995 (3) 井庄镇纸箱厂 25 25 170 3.6125 (4) 井庄镇敬老院 16 16 170 2.312 (5) 北京宏达建春制衣厂 70 70 170 10.115 (6) 井庄镇人民政府 175 175 170 25.2875 (7) 井庄中学 178 178 170 25.721 (8) 井庄部队 120 120 170 17.34 镇外村庄 1 艾官营 504 527.1389 90 40.32613 - 8 - 五、管网设计 1、污水收集管网系统设计 (1)康庄污水管网布置 康庄镇现状汇通路、康庄大道、兴隆街、庄兴街和庄安街有部分污水管道,汇通路和康庄大道为雨、污合流管道,兴隆街、庄兴街和庄安街为雨、污分流管道。设计保留兴隆街、庄兴街和庄安街雨、污分流管道,改造汇通路和康庄大道雨、污合流管道,并在收集范围内完善支管;现状无污水管道区域,铺设干、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根据康庄镇的地形条件,将康庄镇分为4个区,一区为铁路以北,二区为铁路南和康庄大道北区域,三区为西环路东和康庄大道西区域,四区为西环路以西区域。 一区主要包含刁千户营、四街、北曹营和和开发区。区域内沿延康公路铺设一条DN600污水干管,到达北曹营东侧时折向南,穿越铁路与二区、三区和四区汇合后变为 DN800 污水干管进入再生水厂,沿线铺设支管收集污水分别接入污水干管。开发区由于地势较低,在其区域内铺设污水收集管道,收集污水后汇集开发区西北角处,经提升泵站提升进入污水干管。 二区主要包含一街、二街和三街。区域内沿汇通路铺设一条 DN600 污水干管与三区会后进入DN800污水干管,沿庄兴街DN400污水次干管接入污水主干管。由于部分区域已经铺设支管和次干管,本次在未铺设区域铺设支管收集污水,分别流入现在现状现在管道和新铺管道。 三区主要包含北京人文大学、榆林堡西侧区域、南曹营西侧区域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区域内沿康庄大道铺设一条 DN400DN600 污水主干管,接入 DN800 污水管道,进入再生水厂。沿兴隆街铺设 DN400 次干管接入康庄大道污水主干管;沿庄安街铺设DN400污水管道进入康庄大道污水主干管;沿西康公路铺设DN400污水管道接入现状DN600污水干管,最后汇入DN800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在区域内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干支管。 四区主要包含榆林堡东侧区域、南曹营和小王庄。沿榆林堡驿城遗址东侧路铺设一条DN500污水干管,干管到达小王庄后折向东,汇入DN800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沿榆林堡中心街铺设 DN400 污水次干管接入污水干管。在榆林堡东侧区域、南曹营和小王庄内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干支馆。 管网统一汇入康庄污水处理厂,按照康庄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范围为人文- 9 - 大学和一、三街及镇区企事业单位。经过管网配套后新增康庄开发区、251厂、二街、南曹营、榆林堡、小王庄、北曹营等10个村及单位。2020年规划人口3.28万人。康庄污水处理厂现状日污水处理能力 5000吨,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 10000吨。康庄镇开发区及251厂(生产玻璃钢)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无其他化学污染物,在污水处理厂的收水范围内,项目管网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2)八达岭镇污水管网布置 八达岭镇管网相对比较完善,本次主要是完善管网,对新规划小区、拆并小区等新增区域,新铺设管道,接入现状管道。 延长营城子东侧污水管道,至规划小区,管径为DN400;在西拔子西侧铺设一条DN300污水管道,向北进入现状污水管道;从南园西北角为起点铺设DN300污水管道,向北进入现状污水管道;延长镇中心小学西侧路上污水管道,一支到迁并小区,另一支到程家窑,管道管径为DN300;从大浮托铺设DN300污水管道,途径旅游集散中心至污水处理厂,并中途接纳东曹营DN300污水管道。 按照八达岭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范围为八达岭景区、西拨子、岔道、镇区企事业单位、营城子。经过管网配套后新增南园、东沟、东曹营、程家窑、小浮坨、大浮坨等6个村。 2020年规划人口5.1万人。现状日污水处理能力2000吨,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八达岭镇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2。 (3)旧县镇污水管网布置 旧县镇污水管网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区内:镇区内无污水管道区域全部铺设,一部分为镇区外:污水管道只铺设到村口合适位置,村内管网已经完善的直接接入,村内管网未完善的待完善后接入预留管道内。 旧县镇现状污水管道均为雨、污合流管道,根据调查,镇区与污水厂连接段管道中间无雨水进入,设计时给与保留,作为现状污水管道。设计主要完善上游污水管网,达到雨、污分流,污水流入现状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 镇区内:沿八峪路铺设一条DN300污水干管,在建雄集团东侧接入现状DN1000污水管道,向南进入再生水厂。沿旧县村前街铺设 DN300 污水次干管,向西进入污水干管;沿城南街铺设 DN300 污水次干管,到达旧大路时折向南,在旧县中学南侧折向西进入现状 DN1000 污水干管;沿旧小路铺设 DN300 污水次干管向东接入八峪路污水干管。在区域内沿街道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干管。 镇区外:在东羊坊东侧铺设DN300污水管道,向东进入现状DN1000污水干管;- 10 - 在盆窑西侧铺设 DN300 污水管道,向西进入现状 DN1000 污水干管;在车坊西侧铺设 DN300 污水管道,向西进入旧县村前街 DN300 污水干管;在闫家庄村南侧铺设DN300污水管道,向南进入旧县村前街DN300污水干管;在耿家营南侧铺设DN300污水管道,向南进入八峪路DN300污水干管。 按照旧县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范围旧县镇区企事业单位。经过管网配套后新增旧县村、车坊、耿家营等7个村。2020年规划人口1.9万人。现状日污水处理能力1000吨,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2000吨。旧县镇污水管网与目前现状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3。 (4)永宁镇污水管网布置 永宁镇污水管网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区内:镇区内无污水管道区域全部铺设,一部分为镇区外:污水管道只铺设到村口合适位置,村内管网已经完善的直接接入,村内管网未完善的待完善后接入预留管道内。 永宁镇现状有4条污水管道,其中有2条为雨、污合流,1条雨、污分流,1条已批复未实施雨、污分流管道,设计保留雨、污分流管,改造雨、污合流管道,并完善各街区污水管道,接入保留和改造污水管道,污水通过保留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 镇区内:沿西关村前街铺设一条 DN400 污水干管,向西到达补水渠后折向南接入现状DN800污水管道进入再生水厂;沿盛世营和南关村中心主道铺设一条DN400污水次干管接入盛世营和南关村北侧道路现状 DN800 污水干管;沿延硫路铺设一条DN400污水次干管,向西接入DN800的现状污水管道;沿左所屯和北关村中间主干道铺设一条DN400污水次干管,向西接入DN800的现状污水干管。 镇区外:在孔化营村北侧铺设一条 DN300 污水管道,向西进入污水处理厂;从狮子营西侧开始铺设一条 DN400 污水管道,向西到达延硫路时,沿着延硫路接入污水干管。 按照永宁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范围为产业园区、镇区企事业单位。经过管网配套后新增西关、北关、小南园等13个村。2020年规划人口2.3万人。现状日污水处理能力1000吨,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永宁镇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4。 (5)井庄镇污水管网布置 井庄镇污水管网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区内:镇区内现状无污水管道全部- 11 - 铺设,一部分为镇区外:污水管道只铺设到村口合适位置,村内管网已经完善的直接接入,村内管网未完善的待完善后接入预留管道内。 井庄镇现状污水管道由于高程等原因,需进行更换。柳沟村内管网已完善,通过新铺设管道引入新铺设干管,污水由干管进入污水处理站。 镇区内:沿西北路铺设一条 DN400 污水主干管,到达永西公路折向西进入艾官营西南再生水厂。沿永西公路铺设DN300污水次干管,向西进入DN400污水主干管。在区域内沿街道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干管。 镇区外:以柳沟西侧现状污水管道出口处为起点铺设 DN300 污水管道,向北接入西北路上DN400污水主干管。 按照井庄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为镇区企事业单位和艾官营、井庄、小胡家营、柳沟等4个村,村级管网支持井庄和小胡家营两个村。2020年规划人口6880人。现状无处理设施,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 1000 吨。井庄镇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5。 (6)大榆树镇污水管网布置 大榆树镇污水管网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区内:镇区内无污水管道区域全部铺设,一部分为镇区外:污水管道只铺设到村口合适位置,村内管网已经完善的直接接入,村内管网未完善的待完善后接入预留管道内。 大榆树镇镇政府门前路和刘斌堡村至镇区有现状污水主管道,设计保留;刘斌堡村内管网已完善。设计考虑通过完善大榆树村和镇政府周边单位管网进入现状污水管道,并从现状管道终点新铺设主干管,将污水送到新建污水处理站。同时完善其它区域管网进入新铺设污水管道。 镇区内:沿京银公路南侧路铺设一条 DN400 污水主干管,到达高庙屯村时管径变为 DN500,折向北进入高庙屯村北侧再生水厂。沿大榆树镇政府门前路西侧铺设DN400污水次干管,进入镇政府门前路东侧现有DN600现有管道;沿高庙屯村内南北主干道铺设DN300污水次干管,进入污水主干管。在区域内沿街道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主次干管。 镇区外:沿南红门和北红门出村道路向北铺设 DN300 污水管道,到达京银公路后折向西进入污水主干管。 按照大榆树镇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为镇区企事业单位和高庙屯、北红门、南红门、刘家堡等4个村,村级管网支持高庙屯和大榆树两个村。2020年规划人口5134- 12 - 人。现状无处理设施,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 1600 吨。大榆树镇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6。 (7)香营乡污水管网布置 香营乡污水管网铺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镇区内:镇区内现状无污水管道全部铺设,一部分为镇区外:污水管道只铺设到村口合适位置,村内管网已经完善的直接接入,村内管网未完善的待完善后接入预留管道内。 镇区内:沿香营和后所屯村内主干道铺设一条 DN300 污水干管,向南穿越里仁堡到达聂庄西南角处,设置提升泵站提升污水向北进入再生水厂。沿昌赤路铺设DN300污水次干管向东北接入污水主干管;沿香营村北侧路铺设DN300污水次干管,向中间汇集进入污水主干管。在区域内沿街道铺设污水支管,收集污水进入污水干管。 镇区外:以东白庙东侧为起点,沿昌赤路向东铺设一条 DN300 污水管道进入再生水厂;以小堡东南侧为起点,铺设DN300污水管道接入东白庙污水管道。 按照香营乡镇域规划成果,主要收集范围香营乡污水收集管网干支管覆盖镇区企事业单位和香营、后所屯里仁堡等6个村,村级管网支持香营、后所屯2个村。2020年规划人口9205人。现状无处理设施,规划日污水处理能力1000吨。香营乡污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7。 2、构筑物工程 (1)检查井布置原则 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管径或者坡度改变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处设置检查井。 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1 年版)检查井在直线段的最大距离应满足以下表规定。本次设计检查井平均间距在2040m之间,详细见表2。 表2 检查井最大间距 管径或暗渠净高(mm) 最大间距(m) 污水管道 雨水管道 200400 40 50 500700 60 70 8001000 80 90 11001500 100 120 16002000 120 120 - 13 - 位于车行道的检查井,应采用具有足够承载力和稳定性良好的带有五防功能井盖和井座。 检查井要求:位于路面上的井盖宜于路面持平,位于路面以外的需高出地面20cm。 接入检查井的支管管径大于300mm时,支管数不宜超过3条。 3、再生水管道管径确定 再生水厂处理后的再生水,需由再生水厂再生水泵房加压输送至市政再生水管网内,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各镇再生水回用道管径选择情况表 序号 乡镇名称 DN200 1 康庄镇 2 八达岭镇 3 旧县镇 4、再生水管网系统设计 (1)康庄再生水管网布置 以再生水厂为起点,沿延康路铺设一条 DN200 再生水管道,终点至开发区;以再生水厂为起点,沿康庄大道铺设一条 DN200 再生水管道,终点至康庄住宅小区南侧;沿汇通路铺设一条 DN200 再生水管道,起点为康庄大道再生水管道,终点为康庄一街。 康庄再生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8。 (2)八达岭镇再生水管网布置 以再生水厂为起点,沿西东路向东铺设一条 DN200 再生水管道,终点至西关西侧,并在镇中学处预留支管。八达岭镇再生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9。 (3)旧县镇再生水管网布置 以再生水厂为起点,向北铺设一条 DN200 再生水管道,终点至建雄集团南侧。旧县镇再生水管网平面布置图具体详见附图10。 5、管道埋深 依据延庆县水文气象资料可知,延庆县冻土深度为11.5m,并结合往年给水管道- 14 - 埋深和冻坏程度,本次设计中水管道埋深按照1.5m进行设计。 6、管网附属设施 为保证管网供水安全、方便维修、接管的需要,配水管网每隔一定的距离应设置阀门井、排气阀井、泄水放空井等附属设施。 六、工程占地 临时占地:主要为施工临时占地,预计4154200m2,施工结束后进行地块原貌恢复。 永久占地:本项目不涉及征占土地,不改变土地用途。 七、工程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为22147.62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补偿费),其中工程费用19513.70万元,占总投资的88.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79.27万元,占总投资7.1%;预备费1054.65万元,占总投资的4.8%。本项目拟申请市、县两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支持。 八、建设周期 本工程计划建设总周期为18个月,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完成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施工;2014年12月交工验收。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本项目施工前,项目所在地均为道路及农田,无原有污染物排放。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15 -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延庆县位于东经1154411634,北纬40 164047,东与怀柔相邻,南与昌平相联,西面和北面与河北省怀来县、赤城县,是一个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官厅水库的云雾缭绕中的延庆八达岭长城小盆地,即延怀盆地,延庆位于盆地东部。全境平均海拔 500米左右。海坨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2241米,也是北京市第二高峰。 2 、地形、地貌 延庆县地处燕山沉降带西端,是华北平原向张北高原过渡地带,全县总体地形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东、北、南三面群山环抱,一边濒水。北部中山,海拔在1000m以上,坡度大于35度;东北部山地,地势呈西高东低的中低山,平均海拔1000m左右,坡度大于 25 度;南部山地,地势较低,属低山区,山势缓和,谷地较宽;西部盆地为一缓斜洪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为 500m,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盆地东部和南部分布有丘陵,相对高度20100m,土层薄,肥力低含有碎石,而南部山前地层深厚。主要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台地、洪冲积倾斜平原。 3、 地质构造、地震 (1) 地质构造 北京地处燕山地震带与华北平原中部地震带的交汇处,又紧邻汾渭地震带和郯庐深大断裂地震带,是个多震区。该地区处于“阴山构造带南缘”,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附近,及新华夏构造带与延昌弧形构造东北缘的复合部位。该地区内主要为一条北东向的压扭性断裂,上盘岩性为雾迷山组和高千庄组地层,下盘为雾迷山组和四海组地层。 (2) 地震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沿线区域地震烈度为度。 4、 水文地质 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可将山区基岩地下水类型及其含水岩组划分如下: (1) 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 16 - 主要为中上元古界白云岩含水岩组,大面积分布在东北部山区,岩溶裂隙较发育。沿裂隙及喷出岩接触带常有泉出露,流量较大。而在远离断裂及接触带的地方,泉流量小。地下水埋藏深度因地形而异,在东部周四沟等地民井中,埋藏深度在20m左右,而处在海拔比较高的黄石碴,地下水埋藏深度已达200m以上。该含水岩组的富水性极不均一。 (2)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包括中上元古界铁岭组、景儿峪组、杨庄组、串岭沟组,岩性为白云岩和页岩互层。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山区,呈条带状分布,厚度小,裂隙不发育,泉少。 (3)碎屑岩裂隙含水岩组 由中上元古界下马岭组、大洪峪组、常州沟组的页岩、石英砂岩、石英岩组成。分布零星,其中大洪峪组主要出露在红旗甸附近,构成红旗甸穹隆,无泉水出露,其他则呈条带状夹于碳酸盐岩之中,含水微弱,形成相对隔水层。 (4)岩浆岩裂隙含水岩组 主要为花岗岩及侏罗纪喷出岩。喷出岩分布面积较大,但裂隙不发育,仅在与花岗岩接触带及各断裂带附近相对富水,有泉水出露。在花岗岩地区,风化裂隙发育,在地势低洼处,常有泉水出露,流量一般较少。 延庆平原北、东、南三面环山,其第四系地下水补给来源除大气降水、河流入渗及农田灌溉入渗补给外,还包括部分的山区侧向径流补给。山区基岩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以河川基流、泉、暗流等途径排泄,并通过河床地带向第四系地层、山前隐伏基岩及深部断裂裂隙向平原排泄,形成山区向平原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5、 气候、气象 项目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区,是温带与中温带、半干旱与半湿润的过渡地带。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比较适中,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短。主要气象特征见表4。 表 4 项目区主要气象指标统计表 气象指标 数 值 备 注 热 量 () 年均气温 8.5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 23.5 最 月(1月)平均气温 -8.8 极端最高气温 39 1961年6月10 极端最低气温 -27.3 1973年1月23日 - 17 - 全年0积温 3795.4 全年10积温 3390 全年20积温 1620 无霜期(d) 161 降 水 年均降水量(mm) 466 年降水量72集中于6月8月 日最大降水量(mm) 70 年降水日数(d) 106124 蒸发量(mm) 历年平均蒸发量 1772 全年最高蒸发量 310.7 5月份 相对湿度(%)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57 风 年均风速(m/s) 1.8 年主导风向 SWW 1月份平均风速(m/s) 4.1 8月份平均风速(m/s) 1.7 最大风速(m/s) 24 多出现于1月和4月 年平均日照时数(h) 2806.5 冻土深度(m) 0.8 6、 地表水系、河流 延庆县四级以上的河流为 18 条,分别属于潮白河、永定河、北运河三个水系。河道总长度280km(包括季节性河流与干涸河道)。还有官厅、白河、古城等大中型水库三座,佛峪口、小张家口、上水沟等小型水库及塘坝二十余座。官厅水库的一部分在延庆县境内。 潮白河水系在延庆县境内流域面积为 821km2。白河是北部山区的主要河流,发源于河北省沽源县,在延庆县境内长 55km,年供水量达一亿立方米。由河北省赤城县的下堡村流入延庆县境内,经怀柔区注入密云水库,经过人为调控,可通过白河引水工程补给官厅水库一部分水量,并可灌溉农田,较大支流有红旗甸河、黑河、菜食河和大庄科河。 北运河在延庆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07.4km2,主要在东南部大庄科一带。 妫水河发源于永宁镇上磨村黄龙潭,是永定河的一级支流,南流至小庄科又有发源于大吉祥之新华营河汇入,自东向西横贯延庆盆地,在大路村北入官厅水库,干流河长 18.5km,宽 75m250m。沿途有古城河、佛峪口河、三里河、蔡家河和季节性- 18 - 的西二道河、小张家口河、西拨子河、邦水峪河和养鹅池河等9条支流汇入。其中,以古城河、佛峪口河较大,常年有基流,其余支流河流较小,属于季节性河流。妫水河流域面积为1064.9km2,妫水河水土流失面积达628.3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9.9%,多年侵蚀模数为2500t/ km2a。本工程不穿越妫水河及其支流。 项目区地表水年内、年际变化大,主要受河流来水量与降水量影响。全县各河系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量为 2.355 亿 m3,其中延庆盆地 1.35 亿 m3,其余地区 1.00 亿m3;两区可开采利用量8000万m3和1000万m3。 本项目位于妫河流域范围内。 7、 土壤 延庆县土壤类型以褐土潮土为主,占全区土壤面积的73%,在该区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次为棕壤,占土壤面积的20%,主要分布在延庆西部的张山营镇和北部的刘斌堡、千家店、四海、珍珠泉等乡镇的交界地区;潮土面积占 6%,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盆地,官厅水库沿岸的平原区;水稻土零星分布于水库和河流沿岸,山地草甸土分布于该县西部的张山营镇。 8 、植被 延庆县植被属于暖温带针阔混交林的过渡植被类型,除平原谷地主要为农作植被外,大部分地区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过渡的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群落除落叶阔叶林外,还有暖性针叶林,次生的落叶灌丛和草本群落,其中以次生的落叶灌丛为主。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类型丰富。主要植被类型有桦树林、山杨林、辽东栎林、油松林、侧柏林、辽东栎萌生丛、平榛灌丛。植被类型特点:天然林多以辽东栎为优势树种,杨、桦林的林下层仍以辽东栎为主。植被分布特点:混生、伴生现象多见;萌生丛多,半干旱生杂灌丛多。全县共有维管束植物物种700余种,其中资源植物有412种,占植物物种总数的57.8%。全县林木绿化率为67.4%。 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m阴坡,以桦木林为主,常混生有山杨、椴树、栎类等树种;辽东栎林、山杨林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m阴坡,多呈小片纯林,其中辽东栎林是项目区主要阔叶林类型;天然油松林在山区有分布,除松山林场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呈小片零星分布;侧柏林在县域东部石灰岩地区常见。 本项目周边植被以农作物和人工绿化为主,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或市级法定保护的野生植物物种分布。 9、 动物 - 19 - 延庆县由于旅游对于区域经济和开发活动的强烈驱动,该地区的人为活动较为剧烈,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强烈的干扰。但是由于该县具有松山、野鸭湖、八达岭等自然保护区,所以整个县的范围内,动物较为丰富,共有脊椎动物180余种,昆虫700余种,常见动物主有野兔、山鸡、喜鹊等。 沿线地区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和沿线的村民所养殖的少量的牲畜、家禽。野生动物主要有野鸡、野兔、獾等,其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主要是黑枕黄鹂、灰喜鹊、啄木鸟、柳莺、山斑鸠、金翅雀、红交嘴雀等;一些如鼠类等啮齿类的小型哺乳动物分布也较为广泛。 本项目评价范围内未发现有国家或市级法定保护的野生动物物种分布。 - 20 -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 、行政区划及人口 延庆县直辖11镇4乡,373个行政村。延庆县人民政府设在延庆镇。县城是延庆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教育和卫生的中心,县级党政机关、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及县医院、火车站等均设于此。目前城区总面积约9km2,辖区总人口为279534人,其中农业人口171786人,非农业人口107748人。 2 、市政基础 城市给水排水系统完善,日供水能力2.4万t,各乡镇均实现自来水供应。延庆县城内拥有日处理15万t的污水处理厂一座,污水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 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已建道路约为 3 万 m2,给水管网逐渐完善,排水系统已初步形成,已建成小张家口和永宁镇两座生活垃圾填埋场。北京市政府已将延庆县城确定为北京市新建卫星城的试点。 3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012年,全县农业生产增势较好,工业生产保持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旅游市场相对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建筑业产值保持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势稳定,税收收入增势较好,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 (1)农业生产增势较好。初步统计,201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9743.0万元,同比增长10.0%。其中:种植业完成71616.6万元,下降8.0%;林业完成50292万元,增长1.3倍;牧业完成119436.5万元,与上年持平;渔业完成3634.3万元,增长3.6%。 (2)工业生产保持增长。初步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