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名 称 : 型煤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盖章 ):XXXX 型煤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3 月 XX 师范大学 编制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 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 (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 建设地点 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 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 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 境保护目标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 预审意见 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 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3 项 目 名 称: 型煤加工项目 环 评 文 件: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 目 类 别:新建 委 托 单 位: XXXX 型煤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单 位: XX 师范大学 评 价 证 书:乙级,国环评乙字第 1711 号 所长、法人代表: 王选章 环评专职机构 : XX 师范大学 项目负责人 : 王忠良 项目技术审查 :李春艳 报告表编写人员: 姓 名 职 称 专业 上岗证书号码 签字 李春艳 研究员 环境科学 B17110001 王忠良 助 教 环境科学 B17110010 4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5 环境质量状况 . 8 评价适用标准 . 10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 11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 15 环境 影响分析 . 16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 23 结论与建议 . 24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型煤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 XXXX 型煤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王喜海 联系人 王喜海 通讯地址 XX 市 XX 区黎明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 联系电话 13946069681 传真 - 邮政编码 150049 建设地点 XX 市 XX 区黎明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 立项审 批部门 - 审批文号 - 建设性质 新 建 行业类别 及代码 C4230 煤制品制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000 绿化面积 (平方米) 300 总投资 ( 万 元) 1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3.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3.0% 评价经费 (万 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4 年 7 月 工 程内容及规模 : 1、评价任务的由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了查清本项目现有的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依据,促使本次环评工作的形成。 2、 项目地理位置及占地 本 项目 位于 XX 市 XX 区黎明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 ,项目 南 侧为 乡村路 ,北 侧 为 隔乡村路为树林 , 西侧 隔乡村路为农田 , 东侧 为 空地 ,项目 占地面积3000m2, 建筑面积为 1650m2,具体地理位置见附 图 1, 平面布置 见附图 2, 周边环境 见附图 3。 3、 工程概况 2 本项目 使用 现有 库房 一 , 新建 厂房 和库房 2, 项目 总 建筑面积为 1650m2。本项目 工程内容见表 1, 原材料 见表 2,主要 设备见表 3, 产品 见表 4。 表 1 工程内容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库房 一 150 现有 2 库房 二 900 新建 3 厂房 600 新建 4 合计 1650 - 表 2 项目原材料表 序号 名称 年用量 1 原煤 500t/a 2 无烟煤 500t/a 3 煤泥 500t/a 表 3 主要 设备一览 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1 粉碎机 1 台 2 搅拌机 1 台 3 型煤机 2 台 表 4 产品及产量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年产量 (吨) 1 型煤 100mm 100mm、 200mm 150mm 1500t/a 4、 公共工程 供热 本项目季 节性 生产,冬季不生产,无需热源取暖, 因此无需新建取暖锅炉 。 供水 本项目供水由深井提供,生产用水 3.5t/a,职工生活用水 32.4t/a(按照每人每天 30 升计算) ,厂区共用水 35.9t/a。 3 供电 该项目用电由当地变电设施提供。 排水 本 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排废水,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产生生活污水为 26.0t/a,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容积不小于 5m3),定期清掏,外 运积肥,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职工 本项目 劳动 定员 6 人 ,厂区无食堂,无宿舍,一班制 ,年工作日为 180 天 。 5、产业政策 本项目为 生产型煤 项目,不 属于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中淘汰和限制类项目。 6、选址合理性 分析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黎明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 , 项目 使用 原闲置企业空地 和房屋 ,盘活闲置资产,还可以增加当地社会就业机会。 项目在 厂房 采取安装减震设备 、 生产时 关闭窗户 等措施 后, 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 标准要求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有限,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 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 GB18083-2000) 中的 规定,型煤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 米,本项目 南侧为 乡村路, 北侧 为隔乡村路为树林 ,西侧 隔乡村路为农田 ,东侧 为空地 , 本项目 600 米内无居民, 所以 本项 选址 符合 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 00)中的规定,选址合理 。 4 综上所述,在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保证各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前提下,项目建设可行。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 环境问题: 本项目 使用 现有 空地 和 库房 ,无任何 现有环境 污染问题产生。 5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 XX 区是 XX 市的开埠地和最早的市政区之一,位于 XX 的东南部,与南岗区、道外区、阿城区、平房区接壤,是 XX 市四个中心城区之一。总面积 339.5平方公里,下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 3 镇 1 乡,人口约 83 万人。 二、水文、气象 XX 市境内的河流均属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及其 14 条重要支流。松花江 XX 江 段全长 466 公里,其年径流量变化成双峰型。 XX 市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在极地大陆气团控制之下,气候严寒、干燥、漫长;夏季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充沛,气候温热、湿润,日照时间长,适宜万物生长。年平均降水量 500 毫米,日照 2600 小时,无霜期160 天,最高月( 7 月)平均气温摄氏 23.2 度,最低月( 1 月)平均气温摄氏 -15.8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三、地质、地貌、地震 XX 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东部隆起区的边缘,该区域地层基底主要是白垩纪陆相碎屑岩地层,表层沉积第四纪松散地层。城区地势平坦 ,南部漫川漫岗,呈波状。地貌属二阶地,海拔在 155 175 米之间。 6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一、区划及人口 XX 区位于 XX 市东南部,是四个中心城区之一。 XX 区是 XX 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皇室禁苑”。清光绪年间有河北乐亭人氏来此开线香作坊而始称 XX。 新 XX 区位于 XX 市东南部,区划面积 339.55 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 43.8 平方公里,辖 20 个街道办事处, 3 镇 1 乡,总人口约 79 万人 (含流动人口 )。 XX 区是 XX 市的发祥地之一,曾为金国内地的 “皇室禁苑 ”。清光绪年 间有河北乐亭人氏来此开线香作坊而始称 XX。 1898 年中东铁东在 XX 设置火车站,称 XX 驿。 1938 年伪满当局在 XX 市实行区制,设 XX 区。 1946 年XX 解放后,按新的行政区划组建了 XX 区。 1958 年人民公社时期,将机电公社划出成立动力区。 2006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复,撤销 XX 区和动力区,成立新的 XX 区。新的 XX 区东与 阿城区 接壤,北连南岗区,西接 平房区 ,已成为哈市的四个中心城区之一。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 2013 年, XX 区实现生产总值 469 亿元,同比增长 12.7%;全口径财政收入 32.4 亿元,同比增长 19.5%。 2013 年末,一、二、三产业比例为 1: 64.1:34.9,以工业为主体、新兴物流业和新型商服业为两翼、现代农业为补充的较为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三、科技、教育、文化 区域内拥有哈电集团、轴承集团、哈量等大型企业,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处于 同行业最高水平。辖区内有东北农大、 703 研究所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7 科技、人才、教育和科研基础力量雄厚。充分发挥大学、大所、科技人才等相对集中的优势,以科技园区建设为龙头,以各类园区为基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全年共新办科技企业 153 户,全区民营科技企业达到 920 户,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初见成效。 8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质量概 要内容, “2012 年 XX 市 环境空气 首要污染物为 可吸入颗粒物 , 年均值为 0.094 毫克 /立方米 ,未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二氧化硫年均值为 0.036 毫克 /立方米, 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二氧化氮年均值为 0.047 毫克 /立方米 ,未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降水 pH 年均值为 7.50,全年未出现酸雨 。 ” 本项目位于 XX 区 ,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 未达 环境空气质量 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硫年均值 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氮年均值 未达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二级标准要求。 二、水环境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质量概要内容, “按年均值评价, 2012 年 松花江 XX 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口上 6 个断面水质均符合 类 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规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 3 个断面的水质均优于水体功能规划目标。松花江 XX 江 段 类 水质断面比例达到 100.0%。” 9 “ 2012 年松花江 XX 江段 12 条一级支流水质 总体状况为 轻度污染 ,与上年相比无变化 。 30 个监测断面中, 类水质断面 比例为 3.3%, 类 为 56.7%, 类 为 20.0%; 类 为 3.3%,劣 类为 16.7%。支流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本项目位于 XX 区 , 2012 年 松花江 XX 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水质达到水体功能区划目标 。 三、声环境 根据 2012 年 XX 市环境质量概要内容, “2012 年市区区域 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市区区域声环境等效声级范围为 45.964.1 分贝,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55.9 分贝,与上年相比持平。 “呼兰区 区域 声 环境 等效声级面积加权平均值为 50.5 分贝,全市最低;道外区为 56.4 分贝,全市最高。呼兰、阿城和平房 3 个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较好(二级),其余 4 个区为一般(三级)。 本项目位于 XX 区 , 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 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表 5 项目环境敏 感保护目标一览表 保护目标 方位距离 保护内容 保护时段 区域环境 - 大气环境 声环境 施工期 营运期 东方红村村民 东侧 600 米 10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类 3.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DB23/485-1998) 4.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 类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 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 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 总量控制 本项目冬季不生产,不建设锅炉,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旱厕,定期外运堆肥,生活污水不外排。 本项目 无总量控制因子 外排。 11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本项目按照施工期 和运营期两个时段进行分析,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期: 图 1 施工期工艺流程图 营运期: 本项目 以原煤、无烟煤和煤泥按一定比例混合,计量后放到输送机上,运送至搅拌机,加入水后搅拌,然后送入成型机,压制成型,经人工小车推至场地,自然冷却后放入 库房 ,等待销售。 生产 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 输送 搅拌 粉尘 、噪声 成型 图 2 生产工艺流程图 粉尘 、噪声 噪声 自然晾晒 产品 粉碎 粉尘 、噪声 水 场地平整 基础施工 主体施工 装修 噪声 扬尘 噪声 扬尘 噪声 扬尘 噪声 粉尘 水土流失 12 主要污染工序 一、施工期 ( 1)施工扬尘 施工扬尘来自于土地清理、挖掘、回 填、土方转运和堆积,大部分是由车辆在工地的来往行驶引起的。扬尘的排放与施工场地的面积和施工活动频率成比例,与土壤的泥沙颗粒含量成正比的,还与当地气象条件如风速、湿度、日照等有关。施工期的扬尘按同类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计算,施工工地扬尘浓度约为 0.5 0.7mg/m3。 (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主要是各个施工阶段的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产生的。 A.土石方施工阶段 该阶段的噪声源主要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及运输车辆。噪声源声功率级 92-95dB(A)。 B.基础施工阶段 该阶段噪声源主 要是起重设备、推土机以及运输车辆,声功率级85-90dB(A)。 C.结构施工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噪声源是振捣棒、吊车、电锯及运输平台等,声功率级95-102dB(A)。 D装修阶段 装修阶段主要噪声源时吊车、升降机、砂轮机、剪断机等。声功率级 13 85-90dB(A)。 ( 3)施工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 COD、 SS 等。施工活动自身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水、建筑保养废水等,主要污染因子为 SS。 ( 4)固体废物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 要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二、营运期 1、废气 本项目 冬季不生产,因此无需 建设 锅炉 ,无锅炉烟气 产生 。 项目生产过程中 原料粉碎、输送、搅拌过程 产生粉尘,需安装 集气罩 除尘装置,收尘效率不低于 90%,统一收集产生的粉尘,经 15m 高排气筒 排放 ,颗粒物排放浓度 120mg/m3,排放速率 3.5kg/h,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2、废水 本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有生活污水产生。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容积不小于 5m3),定期清掏,外运积肥,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3、噪声 本项目为 型煤生产项目 ,项目建 成 后噪声主要为 生产设备的 机械噪声,噪声值在 80100 dB 之间 。 4、固体废弃物 14 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量 0.7kg 计算,共 6 人 ,则年产生垃圾量约为0.76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生产废物 本项目 生产废料主要为 收尘器收集粉尘 和残次产品,收尘器收集粉尘量为1.0t/a, 用做原料, 残次品产生量为 1.5t/a, 全部粉碎作为 原料 ,回用于生产过程。 15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 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单位) 浓度 (单位) 量 (单位) 浓度 (单位) 量 (单位) 大气污染物 生产车间 粉尘 - 排放浓度 120mg/m3 排放速率 3.5kg/h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水量 26.0t/a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容积不小于 5m3),定期由当地农民清掏,外运积肥,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COD 350mg/l 0.0091t/a SS 200mg/L 0.0052t/a 氨氮 25mg/L 0.00065t/a 固体废物 生产区 收尘器收集粉尘、残次品 2.5t/a 用作原料,回用于生产。 生活区 生活垃圾 0.76t/a 统一收集 ,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 噪声 生产车间 机械 噪声 80100dB(A) 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后, 厂 界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 3 类 标准 。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位于 XX 区 , 在厂区 内进行绿化, 可起到吸音降噪、绿化、美化环境的作用, 使 周围生态环境可得到改善。 内 容 类 型 16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环境影响分析 : 1、施工期扬尘影响分析 ( 1)施工现场的扬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A.土方的挖掘及现场堆放; B.建筑材料(灰土、砂、水泥等)的现场搬运及堆放; C.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 D.车辆及施工机械往来造 成 的道路扬尘。 ( 2)施工期扬尘分析 施工现场的扬尘大小与施工现场的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强度及施工季节、建设地区土质及天气情况等 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对现场扬尘源强进行定量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现在尚未有充分的实验数据来推导扬尘的排放量。本评价采用类比法对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情况进行分析。 施工期产生扬尘较多的阶段有土石方、土地平整和物料装卸与运输以及相应的土建施工阶段。根据类似工程的实测数据表明,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可达厂址外 150 米左右,工地内部的粉尘污染最大,厂址外的影响程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本项目施工期扬尘对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 ( 3)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为控制扬尘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严格采取以下施工污染控制对策: A.建设工 程施工方案中必须有防止泄漏遗撒污染环境的具体措施,编制防止扬尘的操作规范,其中应包括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建筑材料堆存,对易起尘 17 物料实行库存或加盖苫布,运输车辆要完好、装载不宜过满、对易起尘物料加盖蓬布、控制车速、减少卸料落差等内容。 B.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地坪必须进行硬化处理,条件允许应采取混凝土地坪;工地出口处要设置冲洗车轮的设施,确保出入工地的车辆车轮不带泥土。 C.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必须设立垃圾站,并及时回收、清运垃圾及工程废土;高处工程垃圾应用容器垂直清运,严禁凌空抛撒及乱倒乱卸。 D.建立洒水清扫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洒水和清扫工作。 E.建筑工地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禁止现场搅拌,禁止现场消化石灰、拌合成土或其他有严重粉尘污染的作业; F.建筑工地建筑施工外脚手架一律采用密目网维护; G.建筑工地四周围档必须齐全,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设置; H.当出现 4 级及以上风力天气情况时禁止进行土方施工,并做好遮掩工作。 2、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需动用大量的车辆及施工机械,它们的噪声强度较大,且声源较多,在一定范围内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施工机械(搅拌机、振动棒等)及运输车辆,在5 米 范围内一般为 7090dB(A)。由于项目建设地点距离住宅区较近,施工会对该区域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施工期间一定要确保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减小的最小的程度,为此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A.用低噪声设备,加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可固定的机械设备如空压机、电锯等安置在施工场地临时房间内,房屋内设吸声材料,降低噪声,使其向周 18 围生活环境排放 的 建筑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B.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的施工中采用人工打桩、气打桩、搅拌混凝土、联络性鸣笛等施工方式。 C.除抢修、抢险作业外 ,不得在夜间进行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确需夜间施工作业的,必须提前 3 日向所在地的区、县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并由建设单位公告当地居民。 D.向周围环境排放建筑施工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得,确因技术条件所限,不能通过治理消除环境噪声污染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把噪声污染降至最低,并在施工现场所在地区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监督下与受其噪声污染的居民组织和有关单位协商,达成一致后,方可施工。 E.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尽可能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 F.要多征求居民意见, 与居民多沟通,求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G.现场施工人员要严加管理,拆卸模板时要防止模板互相撞击噪声扰民,要文明施工。 3、施工期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来源于现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和施工阶段桩基、灌梁等环节产生的泥浆废水。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排放量小,冲洗废水主要是水泥碎粒、沙土构成的悬浮物污染。泥浆废水是一种含有微细颗粒的悬浮混浊液体,外观呈土灰色,比重 1.20-1.46,含泥量 30-50%, PH值约 6-7,如果施工阶段不进行严格管理,将对施工场产生一定影响。为减少施工期间废水的 19 污 染,施工人员进入到现场后,在建设临时设施后,应设置沉淀池,临时厕所等处理设施。施工机械冲洗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 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积肥。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废建筑材料,如碎砖块、水泥块、废木料、工程土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工地工人废弃物品。由于工地风速较大,撒落的泥土容易随风飘落到其他地区形成扬尘污染,生活垃圾容易腐烂发味,既污染环境,又可能传播疾病。因此对于固体废物应集中堆放及时清理,施工单位应按规定办理好淤泥渣土的排放手续 ,外运到有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固废倾倒场,防止露天长期堆放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施工临时占地,在短期内改变土地使用功能,在施工结束后,采取复垦复植措施,可以恢复临时占用土地的原有功能。 综上所述,施工期间对环境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由于施工期较短,施工期对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除。 20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空气环境 本项目冬季不生产,只是 5 月 10 月进行生产,不需建设取暖锅炉。 项目生产过程中 原料粉碎、输送、搅拌过程 产生粉尘,需安装收尘装置,收尘效率不低于 90%,统一收集产生的粉尘,经 15m 高排气筒 排放 ,颗粒物排放浓度 120mg/m3,排放速率 3.5kg/h,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收尘器采用防静电滤料,并设有泄压装置,适用于煤粉制备系统粉尘的收集,该 设备机械动作部件少,维修工作量小,换袋方便,由于采用脉动分室清尘 ,收尘效率高,能够长期、高效运行,收尘效率在 90%以上。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水泥、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作废气的收尘。 收尘器工作原理主要是经过轴流风机,在产生粉尘的部位上方形成负压区域,将产生的 粉尘统一收集,然后经管道进行袋式收尘器,统一收集产生的粉尘,尾气通过排气筒达标排放。 原料无烟煤堆场、原煤堆场需 放置于 全封闭的 库房 ,并及时散水降尘,在原料装卸过程中采取湿式作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扬尘。 另外, 该工程不设职工食堂、无食堂油烟产生 ; 新建厂区内出入车辆较少,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 因此, 从大气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下,项目建设可行。 二、水环境 21 本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 6 人 ,无食堂、无宿舍,厂区只是产生少量生活污水, 无生产废水外排。 产生生活污水为 26.0t/a,生活污水集中收集 ,排入防渗旱厕(容积不小于 5m3),定期清掏,外运积肥,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生产区地面全部采用硬质覆盖,对初期雨水(降雨 15 分钟)集中收集,对该部分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再排放。 因此, 从水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三、声环境 本项目建成后,噪声主要来 生产车间的机械 噪声 , 其声级约在 80100 dB( A)之间。 项目在 厂房 采取安装减震设备 、 安装隔声窗 、 生产时 关闭窗户 等措施 后, 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 标准要求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有限,可被周围环境 所接受 。 因此, 从 声 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四、固体废物 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量 0.7kg 计算,共 6 人 ,则年产生垃圾量约为0.76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生产废物 本项目 生产废料主要为收尘器收集粉尘和残次产品,收尘器收集粉尘量为1.0t/a,用做原料,残次品产生量为 1.5t/a,全部粉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过程。 总之,该项目的三废在采取了必要的处理措施后排放量较少。因此,项目 22 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的不 良影响。 23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处理效果 大气污染物 生产车间 粉尘 袋式收尘器,收尘效率 90%。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二级标准要求。 水污染物 生活污水 COD 统一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 用于堆肥,不外排。 SS 氨氮 固废弃物 生产区 收尘器收集粉尘 用作原料,回用于生产过程 处置率 100% 残次品 生活区 生活垃圾 统一收集,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处置率 100% 噪声 生产车间 噪声 减振降噪措施 采 取 减振降噪后,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类 标准。 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本项目 应在建筑周边进行 绿化, 既美化环境,又有滞尘作用,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内 容 类 型 24 结论与建议 1.评价结论 ( 1)环境现状评价结论 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其 环境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次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 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 未达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硫年均值 达二级标准要求; 二氧化氮年均值 未达二级标准要求。 XX 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一般(三级) 。 ( 2)环境影响 评价结论 大气环境 项目生产过程中 原料粉碎、输送、搅拌过程 产生粉尘,需安装 收尘 装置,收尘效率不低于 90%,统一收集产生的粉尘,经 15m 高排气筒,颗粒物排放浓度 120mg/m3,排放速率 3.5kg/h, 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 7-1996)二级标准要求达标排放。 原料无烟煤堆场和原煤堆场需 放置于 全封闭的 库房 ,并及时散水降尘,在原料装卸过程中采取湿式作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二次扬尘。 因此, 从大气 环境影响角度分析,在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下,项目建设可行。 水环境 本项目建成后工作人员 6 人 ,无食堂、无宿舍,厂区只是产生少量生活污水,无生产废水外排。产生生活污水为 26.0t/a,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排入防渗旱厕(容积不小于 5m3),定期清掏,外运积肥,实现生活污水的零排放。 25 生产区地面全部采用硬质覆盖,对初期雨水(降雨 15 分钟)集中收集,对该部分雨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再排放。 因此, 从水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声环境 本项目 建成后,噪声主要来 自 生产车间的机械 噪声 , 其声级约在 80100dB( A) 之间。 项目在 厂房 采取安装减震设备 、 安装隔声窗 、关闭窗户 等措施 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 -2008)中的 3 类标准要求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有限,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 因此, 从 声 环境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固体废物 项目投入营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生产废物。 A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量 0.7kg 计算,共 6 人 ,则年产生垃圾量约为0.76t/a。生活垃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进行卫生填埋。 B 生产废物 本项目 生产废料主要为收尘器收集粉尘和残次产品, 收尘器收集粉尘量为1.0t/a,用做原料,残次品产生量为 1.5t/a,全部粉碎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过程。 因此, 从 固体废物 影响角度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 ( 3) 产业政策分析结论 本项目为 型煤 生产 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 年本 )(修正 ) 26 中淘汰和限制类项目。 ( 4) 选址合理性分析结论 项目 使用 原闲置企业空地,盘活闲置资产,还可以增加当地社会就业机会。本项目位于 XX 市 XX 区黎明街道办事处东方红村 。 项目在 厂房 采取安装减震设备 、 安装隔声窗 、 生产时 关闭窗户 等措施 后,厂界噪声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 排放标准( GB12348-2008)中的 3 类标准要求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有限,可被周围环境所接受 。 本项目选址可行。 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83-2000 中规定,型煤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 米,本项目 南侧为 乡村路, 北侧 为隔乡村路为树林 ,西侧 隔乡村路为农田 ,东侧 为空地 , 本项目 600 米内无居民, 项目建设符合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本项 所以选址 基本 合理的。 综上可知, 本项目所排废物在采取了本报告表所提出的有效的环保净化措施以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 项目是可行的。 2.环保对策 为将本项目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改善和提高评价区环境质量,提出以下建议和要求: ( 1)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 ( 2)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 3)对进出厂区车辆加强管理,设禁鸣、限速标志,车速不得超过 10km/h, 27 尽量减少噪声源强度。 3.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资 3.0 万元,占总投资的 1.5%。其中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0.5 万元; 绿化: 0.5 万元; 降噪设施: 0.8 万元 ; 收尘 装置: 1.2 万元 。 28 预 审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29 审批意见 公 章 经办人: 年 月 日 30 注 释 一、 报告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 1 立项批准文件 附件 2 其他与环评有关的行政管理文件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应反映行政区划、水系、标明纳污口位置和地形地貌等) 附图 2 项目平面布置图 二、 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该项目产生的污染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的环境特征,应选下列 12 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