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1月中国数字经济指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0102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1. 全国指数走势2018年1月,我国数字经济指数为 469,和 2017 年 12 月基本持平。从表二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指数各一级指数对总指数增长的贡献度,本月数字经济产业指数、溢出指数、融合指数和基础指数分别对总指数贡献 1.8%、-1.4%、0.2% 和 -0.5%。图 1:全国数字经济指数变化趋势表 2:2016 年以来各月数字经济环比变化和各子指数贡献表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10201709全国指数走势时间 数字经济指数变化 产业贡献 外溢贡献 融合贡献 基础贡献2016/2/1 -1.1% 0.2% -3.0% 1.6% 0.2%2016/3/1 45.1% 5.1% 4.0% 11.2% 24.8%2016/4/1 7.0% 0.1% 3.2% 0.3% 3.4%2016/5/1 20.2% 2.4% 3.3% 3.1% 11.5%2016/6/1 33.4% 2.0% 0.0% 9.5% 21.9%2016/7/1 12.1% -1.4% 1.1% 3.8% 8.6%2016/8/1 13.3% 1.0% 0.6% 3.1% 8.5%2016/9/1 1.6% -0.1% -0.1% 0.6% 1.2%2016/10/1 3.8% -0.4% 0.2% 1.2% 2.8%2016/11/1 1.4% 1.2% 0.2% -0.4% 0.4%2016/12/1 4.2% 0.4% 0.8% 0.5% 2.5%2017/1/1 4.2% 1.6% 0.1% 0.3% 2.2%2017/2/1 0.5% 0.3% 0.2% -0.2% 0.1%2017/3/1 -1.0% 0.2% -0.5% 0.1% -0.7%2017/4/1 7.8% 1.1% -1.3% 1.9% 6.1%2017/5/1 -3.3% -0.5% -0.2% -1.0% -1.7%2017/6/1 0.6% 0.7% -0.6% 0.2% 0.3%2017/7/1 2.7% -1.0% -3.4% -0.2% 7.3%2017/8/1 10.5% 0.8% -0.3% 2.3% 7.8%2017/9/1 0.4% 0.8% 0.0% -0.5% 0.1%2017/10/1 1.9% 0.2% -1.2% 1.3% 1.6%2017/11/1 2.5% 1.3% -0.9% 0.7% 1.3%2017/12/1 3.8% 0.7% -0.7% 1.7% 2.1%2018/1/1 0.1% 1.8% -1.4% 0.2% -0.5%300200100 99144154185246276313318330334349363 365 362377380390390432431441452469 469100050040003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 全国一级指数变化全国一级指数变化图 2:全国数字经济一级指数变化趋势四个一级指数自 2016 年以来的变化见上图, 2018 年 1 月,产业指数继续上升,指数录得 210,增长 5.27%,持续增长趋势明显。溢出指数本月微降,指数录得134,相对上月下降3.97%。融合和基础指数分别录得260和130,环比增速分别为0.53%和-1.34%。我国数字经济产业本身的发展持续加快,但数字经济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外部推动作用近期有一定减缓。产业 溢出 融合 基础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1020170910099114114122129118130141154154 160164163165 166172173 17617316716516115715515414914413413014020021092115116125160179201205214208212215 212 212225215217 216233224232240259 260101116113118123127130130130129132132129 128132 130129132137135 1351311325010015020025030004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全国产业指数变化3. 全国产业指数变化图 3:全国数字经济产业指数变化趋势我们对数字经济产业进行了细化,具体分为互联网 + 产业、大数据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每个产业的具体发展情况。2018年1月,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大数据产业指数分别为185、198和247,分别环比上升2.8%、5.9%和 6.0%,增幅显著,其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增速较高,月度环比增速超出 5%。总体来看,我国三个数字经济产业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其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自 2017 年 5 月以来发展速度加快,增速超越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产业 人工智能产业 大数据产业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1020170910091105110117127128132 132131136140147 147 145153156 156 157160164169175180115121115120122111115113110125125134140141147141149147153170 17118318791115117128139131139140139156161179186190193184192189194210 2082232332471851985010015020025005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4. 全国融合指数变化图 4:全国数字经济融合指数变化趋势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和金融等行业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体现为工业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和金融科技,我们根据这四个领域的劳动、资本和科技投入情况来衡量融合的程度。2018 年 1 月,工业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和金融科技领域指数分别为 390、159、231 和 261,环比分别上升 2.4%、-1.3%、-3.2% 和 2.4%。数字经济和工业、金融业的融合加深,和商贸、交通的融合速度有所下降。050100150200250300350400智慧供应链 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 共享经济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0910010010010099128131143215245264274268259271 272268 269308286279289325326337341381390769092 93107115170163156149148 150 147144 146149154117122 124137141161 159104130129147168193204 205199196201202 202 203211203189192202205 20622423988113114118149165166178232226 228236231234 234222245267284241248252255261231全国融合指数变化06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5. 总溢出指数和制造业溢出指数的变化2018 年 1 月,我国制造业和全国的数字经济溢出指数继续下降,制造业溢出指数从上月 144 降至本月 137,全国的数字经济溢出指数则从 140 下降到 134。两者环比分别下降 5.1% 和 4.0%。从图中可看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的溢出作用自 2016 年以来呈现先增后减的倒 U 形态,且制造业的变化显著大于全国所有产业的溢出指数变化,近期,制造业的溢出指数逐渐下降,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图 5:全国数字经济总溢出与制造业溢出指数变化趋势制造业溢出指数全国溢出指数050100150200250100100118130141154 154160164 163165 166172 173176173167165161157155154149144140 134131144164173178181188190186188197201203196189183181173168173166156144137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09总溢出指数和制造业溢出指数的变化07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6. 基础设施指数的变化基础设施指数的变化2018年1月,数据资源管理、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生活应用普及程度三个方面的指数分别为100、140和 151,数据资源采集指数和互联网基础设施指数略有下降,数字化生活应用普及程度继续稳步上升。图 6:全国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数变化趋势160120804060100140180020201601 201602 201603 201604 201605 201606 201607 201608 201609 201610 201611 201612 201701 201702 201703 201704 201705 201706 201707 201708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201709互联网基础设施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数字化生活应用普及程度10010010091116125127133144144141142144150156152145140131122118116110113108105111132114125132132138141138131132122113 114128 12713114215415214713914299100 101 102103105106108109111114118121124128131134137140143146147148141140 10008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7. 各省数字经济指数排序最新月份和上月分省排序情况2018年1月,数字经济指数前三甲仍为北京、广东和上海,指数分别为1381、1014和860,相对上月均略有下降。数字经济指数排名前十名省份中,福建被山东和天津超过,位列第八位,其余各省位次不变。排名最低的五个省份是新疆、海南、青海、宁夏和西藏,指数分别为 48、40、24、19 和 4。超半数省份数字经济指数本月环比微降。图 7: 2018 年 1 月各省数字经济指数北京市030060090012001500广东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山东省 天津市 福建省 四川省 安徽省 河南省 湖北省 陕西省 湖南省 辽宁省 河北省 重庆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贵州省 甘肃省 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 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13811014860720508492400398374343320 318292268239222218162153137 123102102 888786 48 4024 19409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8. 各省产业指数排序各省产业指数排序数字经济产业指数度量大数据产业、人工智能产业和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情况。从图8可见,2018年1月,全国各省信息产业指数排序,前五名不变,仍为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浙江,产业指数分别为4.07、3.65、3.19、3.04和2.71。前十名中,湖北、山东位次上升,福建、安徽位次下降。后五名分别为新疆、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图 8: 2018 年 1 月各省产业指数比较0123454.073.653.193.042.712.222.09 2.031.911.911.891.881.601.55 1.551.401.330.990.93 0.910.81 0.79 0.760.76 0.740.700.380.350.240.200.05广东省 北京市 江苏省 上海市 浙江省 四川省 山东省 湖北省 福建省 安徽省 河南省 陕西省 天津市 湖南省 辽宁省 重庆市 河北省 江西省 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贵州省 山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 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西藏自治区10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9. 各省溢出指数排序数字经济溢出指数度量当期其他产业利用数字经济产品作为中间品的比例,可以理解为数字经济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从图9可见,2018年1月,全国各省溢出指数排序,前五名为北京、青海、内蒙、上海和山东,溢出指数分别为10.8、10.2、9.7、9.3和8.6。后五名分别为甘肃、浙江、四川、重庆和新疆。各省溢出指数差距较小。图 9: 2018 年 1 月各省溢出指数比较02468101210.810.29.79.38.68.58.48.38.17.97.8 7.87.77.7 7.77.6 7.47.3 7.2 7.27.1 7.1 7.07.07.07.06.7 6.66.66.46.2北京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辽宁省青海省 福建省 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 山西省上海市 贵州省 广东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黑龙江省陕西省 浙江省湖南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河北省 安徽省 重庆市吉林省 江苏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 湖北省河南省 海南省11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10. 各省基础指数排序数字经济基础指数度量从数据的获取、传输、存储和使用四个角度来度量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增长。从图 10可见,2018年1月,全国各省基础指数排序,前十名中,四川超过辽宁,排名第九,辽宁从第九下降到第十一名,前十名其余各省位次不变,前五名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天津基础指数分别为0.85、0.82、0.81、0.80和0.80。后五名仍为甘肃、宁夏、新疆、西藏和青海,指数分别为 0.60、0.59、0.55、0.55 和 0.52。图 10: 2018 年 1 月各省基础指数比较0.00.20.40.60.81.00.850.82 0.810.80 0.80 0.790.780.74 0.740.730.730.73 0.710.71 0.71 0.700.700.70 0.680.680.67 0.670.640.62 0.620.620.60 0.590.550.550.52北京市 湖北省 山西省上海市 湖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 江西省 海南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天津市 吉林省 甘肃省广东省 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福建省 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黑龙江省西藏自治区四川省 云南省 青海省山东省 河南省辽宁省 河北省12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11. 各省融合指数排序数字经济融合指数从当期工业、商贸业、服务业和金融等行业里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具体体现为工业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和金融科技等方面,度量了融合的程度。从图 11 可见,2018 年 1 月,全国各省融合指数排序,前十名中,天津超过江苏位居第三名,其余各省位次变化不大。广东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仍为全国最高,且相对上月有所上升,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和天津。图 11: 2018 年 1 月各省融合指数比较01020304050广东省 重庆市 福建省 甘肃省浙江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南省 青海省上海市 吉林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津市 山西省海南省湖北省西藏自治区北京市 河北省陕西省山东省黑龙江省湖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 云南省辽宁省 贵州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江西省454139 3937 373735 35 35343433323130 30 30 302929 2826 26252423 2322211813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12.四个融合领域发展速度领先的省份0.00000.00030.00060.00090.00120.0015201707 201708 201709 201710 201711 201712 201801北京 - 工业互联网 北京 - 共享经济 重庆 - 智慧供应链 上海 - 金融科技 我们分析了工业互联网、共享经济、智慧供应链和金融科技四个领域各省近半年来的发展情况,从指数来看,四个领域近半年融合指数增长最快的分别是北京市、重庆市和上海市,相应的指数增长情况见图 12。从中可见各省在数字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融合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从最近半年来的情况看,北京市在工业互联网、共享经济两方面的融合发展最快,而重庆市数字经济和商贸业融合体现的智慧供应链领域发展速度最快,上海市则在金融科技领域发展方面领先其他省份。图 12:四个领域融合速度最快的省份14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附录A.1 数据(2017 年 12 月)省份 数字经济指数 产业指数 溢出指数 融合指数 基础设施指数北京市 1381 3.7 10.8 41.2 0.8广东省 1014 4.1 7.0 44.9 0.8上海市 860 3.0 9.3 37.2 0.8江苏省 720 3.2 7.2 38.7 0.8浙江省 508 2.7 6.6 35.1 0.8山东省 492 2.1 8.6 37.1 0.7天津市 400 1.6 7.9 39.3 0.8福建省 398 1.9 7.7 34.4 0.8四川省 374 2.2 6.6 34.9 0.7安徽省 343 1.9 7.2 33.6 0.7河南省 320 1.9 7.8 32.1 0.7湖北省 318 2.0 7.1 30.2 0.7陕西省 292 1.9 7.4 30.2 0.7湖南省 268 1.6 8.4 28.8 0.7辽宁省 239 1.5 7.0 30.1 0.7河北省 222 1.3 8.3 30.0 0.7重庆市 218 1.4 6.4 35.0 0.7内蒙古自治区 162 0.8 9.7 33.1 0.6江西省 153 1.0 7.7 28.3 0.7黑龙江省 137 0.9 8.5 26.0 0.7吉林省 123 0.9 8.1 23.1 0.7广西壮族自治区 102 0.8 7.8 24.4 0.7云南省 102 0.7 7.0 29.0 0.7贵州省 88 0.8 7.7 23.5 0.6甘肃省 87 0.7 6.7 31.1 0.6山西省 86 0.8 7.0 25.3 0.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8 0.4 6.2 37.3 0.6海南省 40 0.3 7.1 26.4 0.6青海省 24 0.2 10.2 21.9 0.5宁夏回族自治区 19 0.2 7.6 18.2 0.6西藏自治区 4 0.1 7.3 21.1 0.6附录15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附录A.2 数字经济指数的指标体系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定义 数据来源数字经济产业指数大数据产业大数据产业的劳动投入智联、51job、前程、猎聘、拉勾、58 同城、赶集等互联网招聘网站,专利与专利转移中心,各地工商局,私募通、投资中国等风险投资网站,各类招标网站大数据产业的资本投入大数据产业的创新投入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产业的劳动投入互联网产业的资本投入互联网产业的创新投入人工智能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的劳动投入人工智能产业的资本投入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投入数字经济融合指数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劳动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资本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投入智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领域的劳动投入智慧供应链领域的资本投入智慧供应链领域的创新投入共享经济共享经济领域的劳动投入共享经济领域的资本投入共享经济领域的创新投入金融科技金融科技领域的劳动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资本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投入数字经济溢出指数制造业对数字经济的利用率制造业中信息产业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比例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的劳动投入中信息技术相关劳动力占比 各大招聘网站制造业的创新投入中信息技术相关专利占比 专利与专利转移中心制造业占比制造业的劳动投入分布 各大招聘网站制造业的资本投入分布 工商局、风险投资数据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分布 专利与专利转移中心其他行业对数字经济的利用率(共 8 类)其他行业中信息产业作为中间投入品的比例 国家统计局其他行业的劳动投入中信息技术相关劳动力占比 各大招聘网站其他行业的创新投入中信息技术相关专利占比 专利与专利转移中心其他行业分别占比(共 8 类)各个行业的劳动投入分布 各大招聘网站各个行业的资本投入分布 工商局、风险投资数据各个行业的创新投入分布 专利与专利转移中心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指数数据资源管理体系 数据采集的基础设施各类招标网、各大招聘网站、风险投资数据、滴滴出行、CNNIC、国家统计局互联网基础设施 数据存储和传输的基础设施投入各类招标网、各大招聘网站、工商局、风险投资数据数字化生活应用普及程度在线支付比例滴滴出行共享经济比例共享经济规模16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A.3 各省数字经济指数计算公式调整附录本期,由于我们的数字经济指数为四个子指数相乘,出现各省数字经济指数计算中的规模递增效应,我们对指数计算方式进行微调。我们根据之前的指数,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四个指标的产出弹性,并根据弹性对子指数进行处理:产业指数加 1 取对数,对溢出、基础和融合指数分别开 2 次方、3 次方和 6 次方,这样计算出的数字经济投入对总经济体的产出杠杆是二次函数,符合我们回归计算结果。具体公式如下:其中 DEI 为数字经济指数,I t 、S t 、F t 、M t 分别为产业指数、溢出指数、基础指数和融合指数。其中产业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I 1t、I 2t 、I 3t 分别为大数据产业、互联网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基础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 F 1t 、F 2t 、F 3t 分别为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互联网基础设施、数字化生活应用普及程度三个数字经济基础指数。融合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M 1t 、M 2t 、M 3t 、M 4t 分别为工业互联网、智慧供应链、共享经济、金融科技四个数字经济融合指数。17 2018.01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查询详细数据,敬请联络:财新传媒高级行业分析师 刘晓英 电话:010-86547220 邮箱:liuxiaoyingcaixin行业分析师 高婉茹 电话:010-85905008邮箱:wanrugaocaixinBBDBBD( 数联铭品 ) 首席经济学家 陈沁电话:028-65290823 邮箱:chenqinbbdservice版权声明 :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是由财新传媒和成都数联铭品科技公司共同研发,按月度发布。该指数作为新经济系列指数(NEI)的子指数,利用网络大数据挖掘手段,度量了由信息技术革新驱动的数字经济的增长。力图通过对各类数字经济指数的计算,有效真实的展现数字经济对社会效率的推动作用,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为政府、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详细信息敬请浏览 index.caixin/nei关于财新传媒:财新传媒是提供财经新闻的全媒体集团,依托专业的团队和强大的原创新闻优势,以网站、移动端、期刊、视频、图书、会议等多层次的业务平台,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受众群,提供准确、全面、深入的财经新闻产品。财新智库是财新传媒通过孵化另行建立的高端金融资讯服务平台,旨在通过发展金融数据业务,壮大宏观经济研究队伍,服务于智库业务客户。详细信息,敬请浏览 caixin关于 BBD: BBD(数联铭品)是行业领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紧密围绕新经济,通过动态尽调、信用评级、风险定价和经济指数四个步骤,BBD 提供从微观到宏观的大数据服务。详细信息,敬请浏览:bbdservice 中国数字经济指数2018.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