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宋代:朱敦儒 原文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译文 自从汴京城被攻破后,妻离子散劳燕双飞。逃到天涯海角的亲人没有音信。常常梦回辽海北,夜夜魂断玉门关。 残月知道团圆,牛良织女星知道团聚,为何不见亲人归来?今年春天还在听杜鹃悲啼。年年看鸿雁从边塞飞来,至今已有十四回了。 注释 临江仙: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多用于咏水仙,故名。 直自:自从。 凤凰城:指汴京。这句写北宋钦宗靖康二年( 1127)汴京陷落。 擘钗( bichi):钗为古代妇女头饰,常充当定情信物,又或在分离时各执一半,以为将来复合之凭证,谓之擘钗。白居易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破镜:据孟棨本事诗载,南朝陈将亡时,驸马徐德言与乐昌公主破一铜镜各执一半,为重聚之凭,后果据此团圆。擘钗、破镜后常代指夫妻在战乱中分离。 辽海北:泛指东北海边。 玉关:玉门关,泛指西北地区。 解( ji):知道。 杜鹃:据成都志载,蜀中有望帝,名杜宇,身死之后魂化为鸟,是为杜 鹃。 塞雁:秋天雁从塞上飞回,故称塞雁。 一十四番( fn)回:指看见雁南归已经十四次了。即作者南来已有十四个年头。 赏析 词人借一位流亡江南女子怀念流落远方良人的口吻,描写了国破家亡的痛苦。 上阕写女主人公自京城汴梁被金人所破后对离散了的亲人的思念。 “直自凤凰城破后 ”中的一个 “直 ”字点明了自城破至今思念一直不断,而这种思念又不同于一般的离别,还包含城破后 “擘钗破镜分飞 ”的惊恐与担忧。 “擘钗 ”与 “破镜 ”是离乱的象征,标志着一个家庭在战乱中的毁灭,意味着恩爱夫妻被生生拆散,而 “分飞 ”则进一步点明 在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仓皇中各奔东西彼此离散。 “天涯海角信音稀 ”承 “分飞 ”而来,进一步描写了亲人的分离。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写出女主人公怀念良人的思绪的纷乱, “辽海 ”与 “玉关 ”本相距万里,一在东北,一在西北,这里是泛指,表明女主人公不知良人流落何方,因而梦魂也无定向。 下阕写女主人公翘盼良人归来而始终未归,这仍然是朝暮思念的继续,而盼归不归则更增加了女主人公内心的焦虑不安和痛苦失望。“月解重圆星解聚 ”对下句 “如何不见人归 ”是一个反衬, “解 ”字用得十分妥帖, “月 ”与 “星 ”本是自在之物,无所谓知道与否,但词人把月缺月 圆、星散星聚的规律看作它们知道再圆再聚,这既有客观的依据和现实的合理性,又寄托了词人的主观意识,使之更好地对下句进行衬托。 “今春还听杜鹃啼 ”中的 “还 ”字饶有意味,它暗示往年此时正阖家团聚,而今只有自己一人独听子规啼血,哀不待言。 “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这两句结尾尤耐人寻味,在内容上反衬出词人的失望乃至绝望的哀痛心境,在艺术上则呼应上阙的 “天涯海角 ”和 “辽海北 ”、“玉关西 ”。上下贯通一气,结构显得圆润统一。 全词笔调婉转,格调哀伤,词情凄苦,在动乱社会所造成的离乱之苦中,重点描绘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一 个侧面反映了人民的深重苦难,它无异于一曲催人泣下的乱世悲歌,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临江仙 直自凤凰城破后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朱敦儒 ( 1081 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 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 “词俊 ”之名,与 “诗俊 ”陈与义等并称为 “洛中八俊 ”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