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日本歌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赠日本歌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赠日本歌人》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赠日本歌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赠日本歌人 近现代:鲁迅 原文 春江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 莫向遥天望歌舞,西游演了是封神。 译文 烟花三月依然柳绿桃红,远方客人此时登上归程。 请莫回想这里的歌舞演出,演来演去尽是些牛鬼蛇神。 注释 日本歌人:指的是日本戏剧评论家升屋治三郎。 春江:春申江,即黄浦江,指上海。战国晚期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被封于吴地,疏浚此河,故称春申江、黄浦江。 远国:指日本。原作 “海国 ”,在编入集外集时改成 “远国 ”。征人:行人,指升屋治三郎。此际:这个时候。 歌舞:指戏剧。 “望歌舞 ”原作 “忆歌舞 ”,在编入集外集时改成 “望歌舞 ”。遥天:遥远的天边,此处指远方。 西游:指以神话小说西游记为内容的戏剧。封神:指以神怪小说封神榜为内容的戏剧。写姜子牙(吕尚)助武王伐纣,各神怪来助战,终于灭纣,姜子牙册封诸神告终。 赠日本歌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赏析 “春江好景依然在 ”,出句朴素而用意深刻。这里不用 “浦江 ”或 “沪间 ”等,而独用 “春江 ”,不仅道出了送别地点,而且自然地照应了条幅上题记的 “三月 ”,点明了送别日本友人的时令正是春天。而 “春江好景 ”又暗含了唐代张虚若诗篇春江花月夜的典故 。张诗开头是景物描写: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这里的春江、花、月、夜等等美景都是作为背景而出现的自然景色,作者并未赋予什么象征意义。鲁迅此处用典也就是要说明:诗中的 “春江好景 ”乃是指大自然的景色而言,上海人间社会并没有包括在内。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鲁迅的 “春江好景 ”,正是用这样的对衬手法来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的:上海只有艳丽春光依然象历年一样还自然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而其余一切 “好景 ”都被破坏了,摧残了。鲁迅写这首诗时,柔石等五位革命作家己被国民党暗杀,反革命文化 “围剿 ”甚嚣 尘上。当时国民党 “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家对立的,也只有流氓,侦探,刽子手。 ”(二心集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诗句寄托着诗人鲁迅的极大悲忿。 “远国征人此际行 ”一句直接点明友人离别远行。 “远国征人 ”来到上海非常不易,而正当盛春到来之际却要离开了(并未见发生意外变故)。诗句流露出作者送别时的沉重心情和无限感慨。一位 “远国 ”赠日本歌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来的戏剧工作者竟无意于 “春江好景 ”,不愿继续停留;作者也未能留住他共度春光,只得就此送行。这从侧面写出了国民党统治的可憎及当时的上海剧坛令人生厌 。 “莫向遥天望歌午,西游演了是封神 ”两句,紧承送行,劝告升屋回到日本后,也不要遥想看到国民党统治下的上海大戏院会出现什么新的歌舞,这里演来演去的不过是西游、封神之类的妖魔鬼怪、黄色下流戏。 当时,投靠帝国主义的蒋介石国民党,为维护其统治,在进行反革命文化 “围剿 ”的同时,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买办资产阶级的文化腐蚀人民。鲁迅在 1929 年春给韦素园信中就曾抨击说: “上海市民是在看开天辟地(现在己到 尧皇出世 了)和封神榜这些旧戏,新戏有黄慧如产后血崩(你看怪不怪?) ”其时, “属于统 治阶级的所谓 文艺家 ,早己腐烂到连所谓 为艺术而艺术 以至 颓废 的作品也不能产生。 ”(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他们于是便歪曲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榜等,对其中的糟粕部分加以肆意渲染、夸张,编演所谓西游、封神之类的 “连台本戏 ”,或者炮制一些低劣、下流的节目。由于蒋介石国民党实行地主、资产阶级的文化专制主义,残酷压迫左翼文艺运动,只准演神怪戏和色情戏,上海戏剧舞台这种乌烟瘴气的局面是不会改观的。所以,鲁迅劝告日本戏剧工作者升屋,不要在这方面抱什么新的希望。在此,鲁迅赠日本歌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4 页 用这种方式表示了对国民党 的反革命文化专制主义及其反动文艺的深恶痛绝。 鲁迅认为: “各种文学,都是应环境而产生的 ”,在事实上 “是政治先行,文艺后变。 ”(三闲集 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国民党文艺的堕落,正是其政治腐败的结果。鲁迅曾把各派军阀与蒋介石的种种政争,嘲弄为西游记中的大闹天官,把蒋介石为缓和他们彼此的矛盾而对军阀、政客封官晋爵形容为封神榜的封神拜妖。所以“莫向遥天望歌午,西游演了是封神 ”一语双关,不仅是对当下剧坛的批判,而且也是对国民党腐败政治的尖锐讽刺。 这首诗从上海的艺术舞台联系到中国的政治舞台,用西 游、封神里的妖魔鬼怪,来影射国民党,寓意深刻,讽刺尖锐,表现了鲁迅对国民党统治的无比愤慨和极端痛恨。 鲁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 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赠日本歌人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5 页 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