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赠邬其山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1 页 赠邬其山 近现代:鲁迅 原文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译文 你在上海居住了二十年,看透了中国社会的奇观。 政客们失势装病不求药,无聊时闭门读书遮场面; 他们一旦阔气就露原形,杀人如麻依然凶狠阴险; 忽然再度失势通电下野,阿弥陀佛大家谢天谢地。 注释 邬其山:即是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先生。内山两字的日文发音是邬其亚马( wuqi yama)。为了适应中国人的名字形式,鲁迅保留 “山 ”字,将内山写为邬其山。 廿( nin)年:二十,廿年,内山于 1911 年辛亥革命前到中国,至此时,已有二十年。 中华:中国。 赠邬其山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2 页 阔:阔气,这里引申为得势、上台的意思。 下野:下台。 南无阿( )弥陀:佛号,是佛教徒经常念诵的。当时下台的军阀政客有的还假称吃斋学佛,这两句就是指这种情况。又,在江浙人的口头禅中 “南无阿弥陀佛 ”又有 “谢天谢地 ”的意思。作者这里语带双关。表现了对当时国民政府的蔑视和冷嘲。 赏析 这是一首从受诗者所见所闻而写的诗,全诗意在嘲讽国民政府统治者的怪相,采用了写实手法,摒弃了比喻修辞,直斥国民政府,笔锋犀利泼 辣,痛快淋漓。 诗的首句平铺直叙,直言总括,要写这二十年来的中华的状况。后三句又用口语化的语言,概括写了国民政府军阀政客们的种种伎俩。其中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句,写出了军阀政客们手段的凶钱,指出了他们毫不以生命为意、视生命如草芥的模样。尾句用 “南无阿弥陀 ”的敬佛念佛声作结,既写了军阀政客下台失势后,以皈依佛门的形式避仇和等待东山再起的伎俩,又写了民众对他们下台的态度:谢天谢地,他们终于下台了。结句语含双关,幽默风趣,耐人寻味。 赠邬其山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第 3 页 全诗明白如话,每一句抓住一个典型现象,高度概括了军阀、政客们的 形象和手段,末句于幽默诙谐中,寄寓了作者对军阀政客们的愤恨。 这首诗凭写实手法,行嘲讽之旨,且不求渲染,运用白描手法,不事雕琢,节奏明快,有民歌风味,语言通俗易懂,爱憎分明。 鲁迅( 1881 年 9 月 25 日 1936 年 10 月 19 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 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 “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