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约客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 删除。 第 1 页 约客 宋代:赵师秀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 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注释 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 黄梅时节: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 “梅雨季节 ”,所以称江南雨季为 “黄梅时节 ”。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处处蛙:到处是蛙声。 有约:即为邀约友人。 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约客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 删除。 第 2 页 落,使 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赏析 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难免焦躁不安,这大概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经验,以此入诗,就难以写得蕴藉有味。然而赵师秀的这首小诗状此种情致,却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 “黄梅时节家家雨。 ”作品开篇首先点明了时令 ,“黄梅时节 ”,也就是梅子黄熟的江南雨季。接着用 “家家雨 ”三个字写出了 “黄梅时节 ”的特别之处,描绘了一幅烟雨蒙蒙的江南诗画,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青草池塘处处蛙。 ”在 这句中,诗人以笼罩在蒙蒙烟雨中的青草池塘,震耳欲聋的蛙鸣,反衬出了一种江南夏夜特有的寂静的美。蛙声愈是此起彼伏,愈是震耳欲聋,就越突出了夏夜的寂静 ,这就是文学作品常用的手法,以动写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 ”,这一句才点明了诗题,也使得上面两句景物、声响的描绘有了着落。用 “有约 ”点出了诗人曾 “约客 ”来访, “过夜半 ”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约客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 删除。 第 3 页 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闲敲棋子落灯花 ”是全诗的诗眼,使诗歌陡然 生辉。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渐渐快燃尽,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诗人独自静静地敲着棋子,看着满桌的灯花,友人久等不至,虽然使他不耐烦,但诗人的心绪却于这一刹那脱离了等待,陶醉于窗外之景并融入其中,寻到了独得之乐。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 “闲敲棋子 ”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 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作一种单调机械的动作 ,像是有意要弄出一点声响去打破沉寂、冲淡优虑,诗人这里的 “闲敲棋子 ”,正是这样的动作。 “落灯花 ”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诗人怅惘失意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敲棋这一细节中,包含了多层意蕴,有语近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可见艺术创作中捕捉典型细节的重要。 这首诗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前两句写户外的“家家雨 ”、 “处处蛙 ”,直如两部鼓吹,喧聒盈耳。后两句写户内的一灯如豆,枯坐敲棋,寂静无聊,恰与前文构成鲜明对照,通过这种对约客 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DOC 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 互联网 , 我司不 为其真实性 及所产生的后果 负责,如有异议请 联系我们及时 删除。 第 4 页 照,更深地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的情怀。由此可知 ,赵师秀等 “四灵 ”诗人虽以淡泊清新的面目出现,其实颇有精心结撰的功夫。 赵师秀( 1170 1219 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